2023年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实用14篇)

时间:2024-10-29 作者:文轩

环保宣传语是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手段。环保宣传要及时总结和评估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宣传策略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见证环保力量的环保宣传语,希望能给您以启迪。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课前准备:图片

媒体说明: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94课时)

预习内容: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师: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有狮子,有鹿。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什么?狮子的凶猛,鹿的美丽,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大声读课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让自己险些丧了命。

三、朗读体会,深化感悟

1.一开始,鹿觉得自己的角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欣赏、多么)

2.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鹿的得意洋洋。你体会到此时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为自己有这么一对美丽的鹿角而无比的自豪)

得意,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开心,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丽的鹿角,其实,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优点。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而欣喜不已,为自己感到高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鹿自我陶醉的话语吧!(重点指导“啊”。1、读出惊喜。2、读出激动。3、读出喜悦。……一切的感情融于这个错综复杂的“啊”中。)

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起了波纹,此时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变化呢?

读读描写腿的句子。

同学们,此时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条细长的腿。

那四条和他的美丽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条让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处。

他的不足。

读出此时他的一点伤感。

读出他的感叹。

读出他的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体会到的情绪,通过各自的朗读表达出来。

正在他抱怨之时,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请继续往下读。

你读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烦。狮子在向他扑来。

于是鹿开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让他脱离了险境?

生:那四条细长的腿。

生:那四条让他感到难看的腿。

生:那四条让他认为美中不足的腿。

……

在这紧要关头,是什么差点让他送了命?

那两只漂亮的鹿角,当他的鹿角挂在树丛里的时候,他此时会对鹿角说什么?

生:这该死的角,怎么在这个时候给我带来麻烦,气死人了。(埋怨)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讨厌)

生:后悔身上长了那两只角。于是他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脱离了险境。

当他奋力奔跑逃离狮口后,他再次来到小溪边,又会说些什么呢?

原来光讲漂亮是没用的,要讲求实用。

原来身上每一样东西,对我说都是无价之宝。

原来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四、拓展阅读

《同步阅读》灰猫妈妈

五、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朗读。

抓两个感叹句为契入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惊险的过程中,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在平和的环境中,他才自己欣赏到鹿角的美丽。而在危机时刻,是那四条细长的腿救了“我”的命。从而领会到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差点送命逃

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二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运用诗句积累、资料交流、说话练习等形式感受月亮的神秘,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3.激发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学习重点:

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感受月亮的神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明月图)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望着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2.皎洁的月光引起了小朋友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古代的诗人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怀,写下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诗句。来吟诵一下你课前收集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吧!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来读一读。

3.多么动人的诗句,多么美丽的月亮!(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指名读。“遐想”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来理解吗?找近义词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一样,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对于月亮,人们充满了好奇。齐读第一段。

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月球之谜》。“之”是什么意思?“谜”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在书上标一标: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反馈:说一说有哪些月球之谜。

3.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受“奇异”

1.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终于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默读第2段,划出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2.读句子,说一说:月球上有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补充资料,认识环形山。

大家好!我登上月球后,看见这里的天空____________,表面却____________。我的周围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我没看到____________,没发现____________。在我看来,月球是____________。

5.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关于月球的资料,现在请你做一次整理,选择你认为最奇异的一点一会儿再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交流。

小组内交流关于月球的资料,组长组织好发言顺序,要求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全班交流。听了同伴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个月球之谜已经被解开了?齐读第二段。这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三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教学重点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口算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

30×450×5300×7200×860×4

32×325×242×223×311×8

2.指名让学生说说30×4、200×8、42×2的口算方法。

(二)学习新知

1.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发现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一共有多少盒?

(3)怎样列式?15×3

(4)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10×3=30

5×3=15

30+15=45

预设2: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再将两个积相加。

2.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1)分组进行讨论150×3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

150×3=100×3=300

50×3=150

300+150=450

(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3)学生独立完成p41/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15=144=156=234=

1105=1404=1506=2304=

(4)观察:上述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四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的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的很愉快的。(上课)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生读课题)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师:了解了女娲,想去欣赏这个神奇的故事吗?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默读第一段,品读“可怕”

1、师:我们能读出这么多各自不同的感受,可真了不起!请看大屏幕

出示:

轰隆隆的响声道道深沟

黑黑的大窟窿熊熊大火

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写出了女娲补天的原因)

3、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神话中女娲补天的年代。请同学们划出女娲为什么补天的句子。谁来读一读自己划的句子。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2、对比朗读,比较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

师小结:简单的两个词,却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可怕,读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看来文章写得好不好,有时就是一字之差。

3、读着这句话,你会想到哪个词?(天崩地裂)你真聪明,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你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这段话读成了一个词。

4、是啊,这黑黑的大窟窿,看着让人毛骨悚然,再加上这道道犹如猛兽大嘴巴似的深沟,似乎要将人类统统吞掉。

齐读,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画面。

5、我们再来看看这场灾难中的人类,抽一生朗读。

出示“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自由练读。

认读“燃烧”,谁能最快发现这个词中的秘密?

(1)看这“围困”和“挣扎”,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似乎又听到了什么?

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正受着痛苦的煎熬,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这是人类在面临死亡时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多可怕啊!

教师引读:老师也很想和大家一起读,此时此刻,我们看见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看到这一切,有谁不大声地喊:“(天哪,太可怕了!)

(2)天哪,太可怕了!谁能说说人们正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中呢?(水深火热)

练笔:此时此刻,如果我是女娲,我想

交流

四、品悟女娲的伟大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三四自然段,看看女娲是怎样补天的?请大家自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再找一找哪些词或句子能看出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拿出笔来画一画。

生默读

1、交流、反馈

谁来说说,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用五彩的石头来补天,这想象有多神奇呀!抽一两个学生回答。

板书:(找——炼——补)

2、哪些句子看出了女娲的了不起和神奇呢?

预设:女娲是个坚强、不怕辛苦的人。

(1)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又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

朗读指导。朗读评价。找得确实有些辛苦!找得非常辛苦!

“终于”让你读出了什么?找到了五彩石,女娲是多么高兴啊(指导朗读)

抽生读---师范读----齐读,带着我们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点击)

(2)她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佷稠的液体。

朗读指导。强调五天五夜,可以想象,能把石头炼成液体,这个神火的温度肯定——很高。可是女娲却要在高温的神火旁呆上——五天五夜。在这五天五夜里,女娲不敢闭眼,怕一闭眼神火熄灭了,怕一走开,五彩石出了一丝的差错……即使热得头晕目眩,即使困得摇摇欲坠,女娲还是坚持着,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这是多么辛苦多么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呀)!

(3)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太神奇了,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齐读,感受女娲神力

五、过渡:孩子们,真是神奇呀,这一泼,泼出了五彩的云霞,灾难过去了,大地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你们看天空多美好(课件)这(课件)教师深情朗读: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板书(五彩云霞)

想像:看到这五彩的云霞,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女娲说句什么话呢?板书(了不起)

七、拓展,激发兴趣

孩子们,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完了,看来同学们被这个神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其实我们现在学的课文是作者根据《淮南子览冥训》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最早的《女娲补天》更加瑰丽、神奇,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出示幻灯:古文)

还能看出来哪个句子是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吗?(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文中的三四自然段就是根据这一句话来写的。其实为了彻底拯救人类,女娲还做了几件神奇的事情。断鳌足以立四极,(传说当时的天空已经倾斜了,于是女娲又到东海抓来一只巨大的龟杀掉,砍下了它的四条腿,支撑在天的四面,把倾斜的天给扶正了)杀黑龙以济冀州,(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积芦灰以止淫水。(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也可以读读《中国神话故事》,去感受更多的神奇,去感受更多神话人物的勇敢和智慧。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五

答:我们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水、食物、能源。这些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地球为我们奉献了什么?

答:水、空气、森林、煤炭、石油、粮食。

3、根据有关资料,说一说月球、火星或其他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地球月球火星

大气状况: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月球表面没有氧气大气里几乎不含

充足的氧气氧气

温度状况: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没有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为零下适宜的温度60c

水的状况: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没有水有少量水蒸充足的水源

4、为什么称地球为负重的大地?

答:地球变挤了,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地球变穷了资源不断减少,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地球变脏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答:河水变臭变脏里面的鱼虾就会死亡。陆地上的植被也会枯萎。人类饮用受污染的河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对生命构成威胁。

答: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使地球的资源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丢弃或排放到地球上。他们又会污染地球的环境,是地球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7、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在母亲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8、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留住大自然的绿色?

答:(1)多植树种草,美化环境。(2)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3)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4)节约资源,不浪费各种资源。

9、我国是缺水国家吗?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如何?

答:我国是缺水性国家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10位之后。

10、你家的废水有没有再利用?是怎么利用的?

答:我家废水再利用。如:用淘米的氺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11、你在洗碗洗菜时有没有注意节水?是怎样做的?

答:我注意了节约用水。一时不开这水龙头洗碗洗菜;二是一水多用,洗第二次菜的水洗第一次碗。

12、看看人们是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为了不污染环境,我们如何处理这些垃圾?

答:人们把垃圾随便堆放或随手乱扔。(1)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站。(2)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3)利用科技手段,对垃圾进行焚烧发电,造福人类。

13、在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1)不必要使用的或可以减少使用的有: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我们应该不使用或少使用.(2)还可继续使用的有:作业本,旧课本。我们应该继续使用。(3)确实无法使用,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有:废纸、废塑料、废钢铁。我们应该积极回收。(4)会严重污染环境的有:电池、废农药瓶。我们应该科学处理。

14、我们会发生哪些重大自然灾害?

答:地震、台风、滑坡、火山、干旱。

15、上个世纪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是:

答: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二十世纪中国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高层建筑和民房几乎全部坍塌,铁轨弯曲变形,公路面开裂,工矿设施大部分毁坏。

16、连线题:

(1)世界主要大地震及造成的灾害损失

死亡人数最多的:127月,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地震造成的死亡人人数约11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神户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共达1000亿美元。

无家人数最多的:1976年2月4日,发生在危地马拉的地震,造成100最多的多万人无家可归。

(2)近二十年来的世界重大自然灾害

灾害时间后果

萨尔诺泥石流5月5日137人丧生,1500间房屋被毁,损失5亿美元。

米切尔飓风1910月26日一万多人丧生,22万多房间被毁,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俄克拉荷马城龙卷风5月3日64人丧生,900多人受伤,损失10亿美元。

印度洋海啸12月26日约30万人丧生。

17、东汉末年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它是人类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18、写出几条关于预报自然灾害的谚语。

答:预报台风的:跑马云,台风临;北风冷,台风循;风起长浪,不久台风降。

19、地震有哪些前兆?

答:(1)震前天边闪光。(2)井水变多或变混。(3)动物异常鸡鸭不归巢。

20、洪水来临时,往什么地方跑比较安全?

答: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跑。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王爷爷送给三(2)班同学一些书

名称《科技书》8本

《故事书》9本

《精版作文选》8本

学生尝试独立提出问题。可能:

(1)《科技书》一共要多少元?

(2)《故事书》一共要多少元?

……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自由挑题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8×7=9×6=

10×8=20×5=

师:上面的算式,哪题你能很快地报出它的得数?(学生可能说8×7和9×6)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数?(学生可能会说用乘法口诀)

师:10×8有乘法口诀吗?没有口诀,你有什么办法快速地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生:想(一)8个10相加等于80(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10个8相加等到于80

(三)把0不看,1×8,再在后面加个0。

师板书:1个十×8=8个十

师:明明是10乘8,为什么可以不看0再加0呢?

生:1个十乘8等于8个十,是80。

6×90=540

6×900=5400

6×9000=54000

(学生尝试总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可以将题看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算出积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出示20×5=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好象和刚才的结论不一样啊,因数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同

师:那为什么会不同呢?

生:哦,一位数乘一位数时,已经满十,多出了个0了!

三、巩固提高

(一)你能快速地计算出下面这些题的得数吗?

10×7=10×8=30×5=

70×8=300×3=500×6=

(二)数学卡片口算

4×5=30×3=20×7=200×7=

3×3=4000×5=300×3=2×7=

400×5=3000×3=20xx×7=40×5=

(三)师:现在老师要带30个同学们到儿童乐园去玩玩,来到售票处,发现上面写着:

游乐项目价格表

名称

价格1旋转木马2元2碰碰车3元3激流勇进6元4登月火箭8元5过山车10元师:老师想请他们玩旋转木马和登月火箭,付300元钱,你看我够不够?学生探究方案。

汇报方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

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七

【设计意图】课前梳理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铺垫。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超市进了一批橙子,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6×10=

(4)小组合作,探究算理。

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不同算法。

(5)小组代表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算法预设:

方法一: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6×9=54,54+6=60(个)。

方法二:

方法三:先不看0,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

【设计意图】情境图直观生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探究多种算法。

2.深入练习,知识迁移。

(1)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在练习之后,体会并掌握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3.层层递进,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超市预定的苹果也到货了,同学们愿意帮帮忙吗?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12×20=

(4)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

先独立想一想,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5)学生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板书。

算法预设:

方法一:12×2=24,24×10=240(个)。

方法二:

【设计意图】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6)再思考:超市进了200盒苹果,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思考口算方法。

(7)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说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8)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三)练习反馈,知识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1)独立思考完成第一列和第三列。

(2)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3)寻找两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一说,再完成第二列和第四列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育苗路小学安排三年级同学去游乐园玩,三(1)班有52人,三(2)班有50人,三(3)班有58人,游乐园的游乐项目票价如下:

(1)三(2)班同学一起去玩蹦蹦床,交给售票员1000元,够吗?

(2)三年级同学一同去玩旋转木马,需要花多少钱买票?

(3)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回顾所学,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八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能辨别四边形。”在深入分析教材翻阅教参时,我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就有了很多的困惑,这一知识点到底该在课里占有多少比例?是否利用分类来达到这一目标?权衡一番后我便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在此——“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可能是有此前因导致我上课时有些顾虑,难点本就在心中有疑虑,固课堂上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尚有欠缺。反思过后,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整堂课节奏过紧,可能与事先没有试讲有关,原本我担心的是时间不够用,这么多的活动,能完成吗?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课堂的步伐,导致时间过松。造成时间多下来的原因还在于自己事先设计的一些环节无法展示,被自己一带而过,不能省给省了下来。

2、列举四边形时应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这里我好像有点喧宾夺主,过后我觉得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的美!而我列出的图片也太过仓促,没有给予合理的加工,应把图片里的四边形给描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触。

4、最大的争议:关于分类。教材上列举了两种分法,但是学生们到底会怎么分?会不会分?这也是我课前最担心的问题。有些同事认为我不该给学生“边/角”的标准提示,而另有同事则认为我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分类的标准细化,给他们明确的指引。我想我是介于他们两种不同见解的中间,原因就在于“教无定法”,学生们的思维到底会有多宽或是有多窄?只有经历过后才知道。我又想起了我们新教育中经常提到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一说法并不是贬低了孩子们的能力,他们是很棒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们的聪明而忽视了自己每一个环节的预设,而在这一环节我恰好是缺少了充足的预设,我曾想过孩子们可能会有很多种的分法,但在课堂上,六个小组却千篇一律地按“有没有直角”来分,个别小组为了跳出这一常规,寻找新法,却因理解不到位表达不清晰而未能成功。这一环节成了课堂中最大的败笔。至于怎么分?怎么正确地引导,孩子们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增加一定会更加清晰明了,而我们还可以再找时间进一步分一分,研一研这个有趣的话题。

5、制作四边形:这一环节我想了很久,在第一次同事们收集资料时我便心动了,各种方法都很好,都很有趣,我想让孩子们尽可能地体验多种活动方法,我找遍了可以尝试的方法,有画、剪、折、围(钉子板)、拼(七巧板)、搭(小棒),但是孩子们不可能每人样样试到,于是我又利用小组的功能,给每个小组发派一种材料,并给组长下发了制作要求:“作一个任意四边形、有直角的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等”,孩子们乐意动手,在学中玩的感觉是最奇妙的,这能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堂,轻松地学习。当初我的设计是一定要展示的,为了能展示,我还给小棒组买了磁性小棒,但货到了我却失望了,小棒仅有24根,一组六人,人人参与,这些小棒也不够呀;七巧板组呢?七巧板一拿起来就会散掉,也无法展示呀,而且人人都有参与,都有制作成果,他们会对别人的制作感兴趣吗?最终在课堂上我放弃了这一想法,没有给学生们作品展示的机会,临时改成让他们课后与同学分享展示。这一点又埋下了遗憾。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

2.从议交通事故、玩交通安全棋中,学习交通规则

3.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4.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习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的出行者。

活动过程:

活动一: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

1.师:阳光明媚的春天真是出行的好日子!孩子们,周末你们去过什么地方?

2.可是,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却发生这样的让人痛心的事情。

3.出示视频:

4.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5.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据,出示课件。

6.说说此时你在想什么?

7.师:是啊,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带来不幸,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是什么呢?玩一玩你手中的安全棋,你会有所发现。

活动二:学习交通规则

1.玩交通安全棋,学习交通规则。

2.师: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师将生所说的交通规则总结在大屏幕上。

4.生活中你有违反交通规则吗?

5.出示交通安全儿歌,记住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三:认识交通标志

过渡:创设出行去摘草莓的情景。车停了。

1.出示注意危险的交通标志。

2.出示70页中的交通标志,让学生认识。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标志。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十

通过万以内的加减法学习,同学们三位数加减都掌握得很不错了,有的同学甚至能达到口算的水平。开心之余,又有诸多担忧,因为这节课,将接触“估算”,我就很担心孩子们看见算式就直接报出计算。,所以我在上估算课堂之前,就想着一定先要引入“估算”的概念,并且让他们了解到“估算”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估算;而且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这堂课我的反思如下:

1、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也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有部分孩子还是先算后估、不能正确选择估算方法的现象。例如估算“398+131”他先把398+131计算出来,得到529,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530。这样实际上是对估算的意义不理解。在解决购物问题时,有的孩子估算后说够,有的孩子通过计算知道不够。于是我对学生们适时引导:实际的结果与我们估算出的结果有时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像这类购物的估算问题应该往大的方面去估算,这样我们购物时才不会出现钱不够的情况。

2、但大部分孩子还是做得不错,能找到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进行估算,也让他们分享了估算方法与技巧。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是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需要多体验生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要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的习惯,明白估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有用之处,让他们主动积极的进行估算。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十一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的体

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挂图出示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题。

(1)列算式。

提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箱有12瓶

师::要知道10箱够不够,就是要算出有多少瓶。

列式

(2)探讨12x10的算法。

学生自由计算

2。教学“试——试”。

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列式:12x30=——()

(2)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

(3)在班内交流,得出最佳方案。

12x3=3612x30=360

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应给予鼓励,然后让他比较几种算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边添写1个0。)

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l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相互交流,改正错误。

(3)分析每组题之间的联系,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回答。

(2)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得到的数的后边添写2个0)。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一个学生拿卡片,其余学生抢答。

(2)同桌互相评价。

4、做“想想做做”第3、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30—31页。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会计算方法的需要,并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灵感。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谈话导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问题也不例外。

2、估算。

(1)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钱?(300元)

(2)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问题:

有什么办法来说明白己估测的是否接近正确答案,或者与正确答案相差很远?(算一算)。

怎样算呢?你们能自己动动脑解决这个问题吗?

2、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

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交流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4)用竖式计算。

请学生说说用前三种方法算的道理。

5、比较方法:

这个竖式同方法(3)比较有无联系?(实际上都是分三步计算的,竖式是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式子里。)

6、选择方法:

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算一算。

7、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1)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3)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

(4)这一结果和我们开始的估测差不多吗?

8、归纳提炼。

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指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其实是把它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来分别计算,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9、完成“试一试”。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2)各自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4、5题。

(1)观察题目提供的场景。提问: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朋友应付多少元?)

(2)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l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教学内容:

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课书第3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巩固前面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1014×2040×6010×94

30×233×9030×2030×12

40×1112+2040×5080×50

二复习笔算

1判断下面各题并改正。

243259

×25×56×14

120162236

4815059

1681662726

要求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在改正。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5673×2739×16

43×2815×6435×62

3填表。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2)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出“一共的支数”的,可以用每个的支数乘盒数得出,也可以看后面的盒数是5盒的几倍,后面相应的支数也应是60的几倍。从而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三练习应用题

1讨论第4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知道了那些信息?

(2)一共有多少千克?怎样求?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2讨论第5题

(1)让学生观察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一共住多少户?怎样求?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说出每步的意思?

教学内容: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科书33—34页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估算方法,并通过笔算得出精确结果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估算价值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方法

1、谈话:估算以下明明一家一天可以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2、全班讨论交流

引导评析:你觉得他的方法合理吗?

教师提问:29×42比800大,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用这个“多”字。

29×42比1500大,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用这个“少”字。

3、计算验证:我们估算的对不对呢,请你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验证。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看书交流

5、讲述:只要方法合理,都是可以的。

三、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的t2、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的t5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想想做做的t4、5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十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来到中心校,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见到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老师想跟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么?

师:既然我们都是朋友了,那大家能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么?

师:老师这有4个苹果,老师要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老师应该怎样分?

师:那老师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

师:看!老师这还有几个苹果?

师:那老师把这一个苹果也平均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

师:教师演示:苹果的一半

那这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

师:关于分数,你们想知道什么?

我们想知道什么叫分数?

分数怎么写?

分数怎么读?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中的一部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动手折一折,建立表象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那你能找到这个图形的一半么?自己动手折一折。

生:展示作品,说说怎么折。

(2)教学读法、写法、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师:刚才这个同学用对折的方法。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它的一半。我们除了可以用图形来表示一半以外,还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板书)

师:怎么写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先画一条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在分数线下面写分母2,在分数上面写分子1。(板书1/2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读法。从下往上读1/2。

师:那分母2表示什么?那分子1表示什么?(明确分数意义)

师:出示图片,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么?

(3)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1/3、1/4、1/5…..并指导这些数都是分数。

师:这个图形能用1/2表示么?

师:这个图形把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那其中的一份就叫?

为什么是1/3?

师:展示图形:那老师继续往下分,看看平均分成了几分?一份是多少?

那老师继续往下分?又平均分成了几分?那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师:如果老师接着往下分,还可以出现几分之一?

师:小结:想1/2、1/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4)再次操作,创造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那些分数?请你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你想表示的几分之一。

(学生动手折纸,画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展示作品。)

师:选择1/4这个分数。问:谁还找到它的1/4。

(学生展示作品)

师:为什么折法不同,都能用1/4表示呢?

师: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的物体,它的1/4是一样大的。

(5)比较分数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相同的物体,分的分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反而越小。)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折一折,验证规律)

师:你们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么?

1/3和1/5谁大?1/6和1/4谁大?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师:同学们学的真是太快了。太棒了。那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敢于挑战么?

1、说,说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2、涂:看分数,涂颜色。

3比:谁吃得多?谁吃得少?比较分数的大小.

4、看:涂色的部分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5、想:你是你同桌的几分之一?你是你这一小组的几分之一?你是全班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

1.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长度的估计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三、编排特点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利用校园的情境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树叶、教科书、小国旗、钟面)来认识和计算周长。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教材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涂色、分类、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用长方形纸剪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实际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等等。这也是由几何知识的直观操作性决定的。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此外,通过对一般图形周长求法的探索,使学生经历长、正方形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具体编排

(一)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主题图

提供了一个校园的场景,图中有很多几何图形,其中包括很多四边形,如学校大门的推拉门上有平行四边形,人行道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篮板是一个长方形,篮板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框、羽毛球场地上有很多长方形、足球门上有长方形、梯形,远处教学楼的楼梯上有平行四边形、窗户是长方形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观察。有些名词,如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虽然没学过,但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给予肯定。通过观察主题图,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各种四边形。

2.例1(认识四边形)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从而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认识长、正方形的基础,可以利用长、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归纳四边形的特征。这也是合情推理(归纳)的一种体现。

可能有的学生一开始认为第三行第二个图形也是四边形,认识了四边形的这两个特征以后,就能正确地判断了。

通过本例,学生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种特殊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认识。

3.例2(对四边形分类)

(1)例1的目的是把四边形从其他图形中区别出来,例2是在四边形内部进行分类。

(2)教材上给出了三种分类结果:

a.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类,其他是一类。(突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的特征。)

b.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突出所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特征。)

c.长方形是一类,正方形和菱形是一类,平行四边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把第二种分法进一步细分,突出正方形和菱形四边相等的特征。)

(3)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分法,但是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说出分的理由来。(如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矩形和一般平行四边形两类,或分成邻边不相等的和菱形两类。)

(4)通过本例,可以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和区别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4.“做一做”

第1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四边形,可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2题,让学生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不同的四边形,可以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矩形四个角是直角等特征。

5.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下面的“做一做”

(1)在前面认识四边形时,学生已经见过平行四边形,这儿是单独对它进行初步的认识。

(2)通过校园里楼梯上和伸缩门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门能伸缩?”去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变形后仍是平行四边形)。

(3)下面的“做一做”实际上就是对例1问题的回答。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可变性,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固定,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就稳定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性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当椅子发生前后左右晃动时,只要在凳子腿上斜着钉一根木条就固定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6.围、画、剪平行四边形

(1)前面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在这儿也不对平行四边形下定义,只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围出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它的边有什么特征,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画平行四边形比围平行四边形稍难,要让学生结合围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来想应该怎样画。(首先确定一个顶点,再任意画出一条边,然后任意画出相邻的边,这样就确定了三个顶点,最后一个顶点就不能任意画了,要使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

(3)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很多,教材上只提供了两种,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剪法来,而且要保证剪出来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四边形,不能仅凭感觉剪出来像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7.练习九

第3题,改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很多,体现开放性。

第4题,让学生通过测量、比较探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但只是初步的描述,以后还要学习更数学化的表述。

(二)周长

1.例1(概念)

(1)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实物有不规则的,有规则的。但这些实物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封闭图形。

(2)用描述性的的语言来定义周长。

(3)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2.例2(长方形的周长)

体现了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在这儿没有总结出(长+宽)×2的公式,学生只要理解了周长的涵义并会计算就可以了。

3.“做一做”第2题

可以看作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开放性很大,选取的物品表面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不规则,采取的方法也是开放的,可以直接测量,也可以先量再计算。

4.例3(正方形的周长)

编排方式同例2。

5.“做一做”第2题

解决的方式多样,可以看作一个新的2×1的长方形,也可以先算出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再减去重合的两条边的长。

6.练习十

第3、4题都是实际操作的题目,体现开放性。其中第3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周长的实际应用,如做衣服时要知道胸围和腰围。

(三)长度的估计

对长度的估计不是一节课上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长度观念。

1.例4

凭感觉画出8厘米的线段,完全依靠平时积累的长度的表象。画完后再用尺量一量,帮助学生重新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培养估计的能力。

2.例5(对周长的估计)

涉及到对铅笔盒长、宽的估计,周长的估算,对彩纸长度的估计。估计完了以后,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计算一下,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修正自己的估计策略。

3.“做一做”

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估计哪条路线近些,哪条路线远些,再运用数学知识精确地判断一下(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有两条路线是同样长的,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第3题,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估计一下,可以直接估计,也可以先估计出一个人的臂展,再估算出5个同学拉成一圈的周长。第2小题也是同样。

4.练习十一

第3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算策略。当长方形的一面靠墙以后,首先要从图上判断是哪一面靠墙,再计算。计算时,可以直接把其他三边长度相加,也可以用计算出来的周长减去该边长度。

第4题,由于学生还没学习24÷2,所以在这儿还不能要求学生用周长的逆运算来解决。可以让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来解决,如可以先确定一条边的长,如1厘米,再看另外一边,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通过探究围出一个长方形后,可以启发学生有规律地围出其他图形(一边增加1厘米,另一边减少1厘米)。

第5题,也是一个实践活动的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空间与图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几何知识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察、画一画、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

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索,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察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这儿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

三年级浏阳河教学反思篇十四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1.找四边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光明小学,高兴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图形?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师:噢,这么多我们熟悉的图形,有些同学还认出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真厉害!

2.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发现的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四边形。板书(四边形的认识)

3.给四边形涂色

师:同学们,这里有许多的图形,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师:我们来看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那冬冬你说说看,为什么长方体也是四边形呢?

生: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所以我觉得它也是四边形。

师:对啊,很有道理,谁来反驳他呢?小明你说

生: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整个图形就不是四边形了

师:恩,很好,四边形他是个平面图形,而长方体是立体图形。所以冬冬你现在认为呢?

4.讨论四边形的特征

师: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哦,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师:有四条直的边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呢?为什么?

生:不是,他有一条弯曲的边

师:你的意思是说,你来

生:要有四条直的边。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生:他们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另外几个没有四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就要看他有没有具备四边形的特征板书(四边形的特征)

师:下面同桌之间说一说四边形的特征,再分别指一指这些四边形的边和角

4.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生:黑版的表面,电视机的表面,课本的表面,,,

生:黑板的表面

师:是吗?谁来说说为什么这个面是四边形呢?小红,你来

生:因为他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所以我认为他是四边形

师:你说,课本的表面对吗

师:你来,国旗的表面她说得怎样呢

二.分类,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我们说也说不完,虽然都是四边形,可他们还是有些不同的,你能给他们分一分吗?好,开始吧!分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你来说,君君

生:我是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分为一类。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君君是按照什么来分的呀

师:哦,也就是按照是否有四个直角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分为为另一类

师:长方形正方形真这么特殊,你能上台来验证一下吗?其他同学也动手试试

师:恩,刚才君君按角的不同,把四边形分成了两类,分法很不错!

师:好,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回答的同学不仅要说出分类结果,还要说清楚你的分类标准,会不会!

生:我是按四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分为一类。

师:说的真完整!来,掌声表扬一下

师:那么分类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四边形各边,只有他们的对边相等,所以刚才的分类结果是对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正方形和菱形四条边都相等

师:这特征真不一般,你们发现了吗?

师:很好,刚才从边的角度进行分类,恩,真会思考!同学们,你还有其他分法吗

师:你说,恩,也可以!

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分,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啊!

三.围一围,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四边形,好,请大家拿出钉子板,在上面围出你心中的四边形。然后给你的同桌欣赏下你围的四边形。

师:接下来,老师要求同学们围一个长方形,然后说一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正方形

师:那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好,谁能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呢?

师:哦,都有四个直角,非常好

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而长方形呢

师:来,小组同学再来说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收获了什么呢?

生:认识了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能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呢?

师:好!那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