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半生雪竖笛教学 竖笛兴趣小组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BW笔侠最新半生雪竖笛教学 竖笛兴趣小组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名片”,有助于用人单位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求职者的背景和能力。欢迎阅读下面的个人简历示范,希望能对您的求职之路有所帮助。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一

工作总结

府谷四小 张治强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我校成立了竖笛兴趣小组,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今后培养音乐人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将本学期的竖笛兴趣小组开展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知识。

竖笛各部位名称,吹奏的姿势,怎样拿竖笛,吹奏的口形,竖笛演奏指法表,呼吸训练以及长音、吐音、琶音和力度练习等。

2、进行竖笛音阶练习。

练习音阶可以锻炼多种感官的协调性,能有效增强控制气息强弱的能力,以及气息与指法的配合度,又可以达到视唱练耳的目的。

3、进行视谱练习。

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短小乐曲,如《小毛驴》、《新年好》、《春天在哪里》等,教师先范奏,然后带领队员一起吹奏,能吹奏简单的乐句乃至一个乐段后,学生的视谱能力和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4、根据不同学生全面施教,注意分层次教学,并对学生做出不同要求。

5、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表演,在表演中获得满足感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二

音乐课外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音乐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而竖笛兴趣小组同样如此。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扩大音乐视野,培养乐感来说,竖笛作为一种乐器,也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现将本学期的竖笛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为了给爱好音乐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组建本小组。通过竖笛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周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教室。

三、本学年竖笛教学目标:

2、能够用吐音、连音干净有表情的吹奏五首竖笛曲,并以此为起点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吐音及连音);要求学生在练习当中要做到“吐、稳、快”三字要诀,即音头要做到“吐”奏,每个音出来时都要带个“t”,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气呼出来;音身进行过程中要平衡,不能忽强忽弱;音的收尾要快,不能有余音出现。在这当中我天天强调的他们的就是“吐奏”,因为许多学生对这比较陌生,练习也比较困难,所以往往没做好,严重制约着今后的发展。

3、对本学年的竖笛音乐知识有较牢固的掌握。四、活动具体安排:

第2周用连奏的方法学习演奏曲子《欢乐颂》

第13周复习演奏前面学过的曲子,并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同时加入训练节奏。

第14周复习演奏前面学过的曲子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三

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降低过难的视谱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竖笛课辅课,在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校培养音乐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1、了解竖笛的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竖笛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连音、倚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一)知识与能力:

1、竖笛的各部位名称;吹奏的姿势;怎样拿笛;吹奏的口形;竖笛演奏指法表;

3、对本学年的竖笛音乐知识有较牢固的掌握。

4、将所学知识点的构成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吹奏乐曲,体验乐曲情感,内容,表现方法等。

2、在熟练的基础上自我创编曲目

3、探究乐曲的表现手法,按照乐曲要求有表情的吹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

2、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4、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七、教学进度表:(见附表)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四

辅导教师:赵永福 和全福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我校成立了器乐兴趣小组,本学期器乐兴趣小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主要开展竖笛教学活动。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今后培养音乐人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将本学期的竖笛兴趣小组开展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知识。

竖笛各部位名称,吹奏的姿势,怎样拿竖笛,吹奏的口形,竖笛演奏指法表,呼吸训练以及长音、吐音、琶音和力度练习等。

2、进行竖笛音阶练习。

练习音阶可以锻炼多种感官的协调性,能有效增强控制气息强弱的能力,以及气息与指法的配合度,又可以达到视唱练耳的目的。

3、进行视谱练习。

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短小乐曲,如《划小船》、《粉刷匠》、《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教师先范奏,然后带领队员一起吹奏,能吹奏简单的乐句乃至一个乐段后,学生的视谱能力和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4、根据不同学生全面施教,注意分层次教学,并对学生做出不同要求。

5、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表演,在表演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6、在我校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文艺演出中,竖笛兴趣小组合奏了《划小船》、《粉刷匠》,将学习成果展现给广大师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五

工作总结

府谷四小 张治强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我校成立了竖笛兴趣小组,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今后培养音乐人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将本学期的竖笛兴趣小组开展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知识。

竖笛各部位名称,吹奏的姿势,怎样拿竖笛,吹奏的口形,竖笛演奏指法表,呼吸训练以及长音、吐音、琶音和力度练习等。

2、进行竖笛音阶练习。

练习音阶可以锻炼多种感官的协调性,能有效增强控制气息强弱的能力,以及气息与指法的配合度,又可以达到视唱练耳的目的。

3、进行视谱练习。

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短小乐曲,如《小毛驴》、《新年好》、《春天在哪里》等,教师先范奏,然后带领队员一起吹奏,能吹奏简单的乐句乃至一个乐段后,学生的视谱能力和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4、根据不同学生全面施教,注意分层次教学,并对学生做出不同要求。

5、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表演,在表演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6、在我校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文艺演出中,竖笛兴趣小组合奏了《小毛驴》、《新年好》,将学习成果展现给广大师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通过竖笛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生拿到竖笛就被激发起学习兴趣,当身临其境欣赏到教师现场演奏后,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孩子们生性好动、自制能力弱,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竖笛,稍不注意,便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只有统一的指令、统一的动作,才能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教师先宣布“预备”、“吹奏”、“不发声”、“放下乐器”等规范的指令,严格的进行练习,避免学生因为好奇而随便乱吹。

2、通过竖笛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上竖笛课先点名,发现没带竖笛的学生,立即问清原因,确保不再犯,学生只有每次都带竖笛来上课,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在竖笛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演奏竖笛的正确姿势。即坐姿要端正,头部微倾,两眼平视,竖笛沿身体中线伸向前下方,与身体形成40-45度夹角,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吹奏前要洗净双手,手呈半握拳形,两手掌心相对成凹形,指肚按孔;双唇呈微笑状,放松的含住笛头。吹奏后要甩干积水,用布擦净,小心保管。

3、通过竖笛教学,细致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了指导。一支竖笛,十个人吹奏可能会有十种音色,在教学中,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由于每周都安排了两节课的时间,所以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教师充分的指导。

4、通过竖笛教学,解决了学生口风的差异。口风的强弱就是气流的压力,在同一个音上,口风强,音偏高;口风弱,音偏低。学生初学时因为个人口风强弱不等,会造成音准不一致,发出刺耳的声音,通过逐一调音,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听辨音准,调节口风,达到音准一致。

5、通过竖笛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经常范奏动听乐谱,或介绍著名的竖笛曲,欣赏精彩的竖笛演奏,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竖笛魅力,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学习。

三、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有的学生的基本功没练好,在演奏中有一定的困难。可在分组练习后,各小组进行展示,既可以检验学生的演奏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齐奏中的位置、作用,以取得整体统一和协调。2、学生的表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表演,在表演中既锻炼了胆量,同时又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六

一、竖笛简介

迄今最早发现的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在荷兰的一个小镇,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是欧洲传统、专业木管乐器,20世纪后在专业音乐演奏领域及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均得到极大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学习人口最多的乐器。

在中国内地,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以课堂乐器的形象出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且基本使用高音笛。以其一吹就响、一学就会、价格便宜、养护方便等优势而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吹奏乐器!台湾地区称其为直笛,中国内地则称为竖笛,木质的直笛称木笛。

二、竖笛的构造

竖笛总体由笛头、笛身组成。笛头上端最前面是“吹口”,笛头下端处有“出音孔”,笛身上有六个发音孔,自上而下依次数起,第一孔至第六孔。

三、竖笛的专用术语

介绍什么是风门、口劲、口风、筒音、宫调。

四、竖笛的正确吹奏方法

1、持笛。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头平视,笛子和身体 垂直与胸呈小于45°角,手指自然弯曲,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

2、含笛。

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吹口含入口中约0.8厘米,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

3、摁孔。摁严音孔,要注意两点:(1)用指前端柔软多肉处。(2)摁音孔时手指自然放松,手指不要抬起过高,以免指法不灵巧。(不高于2厘米)。手指也不要抬起过低,影响音孔出气声音 偏低(不低于1.5厘米)。

4、气息。

气息是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气息分为缓吹法和急吹法。为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管所产生效果的不同。

吹奏“5-4”这组音时,用“缓吹”,口腔为圆形,唇肌放松,吹出的音.浑厚结实。“5-3”这组音要用“急吹法”,口腔为扁狭形,唇部肌肉收缩,嘴角向两边拉。这种吹法急而有力,发出清脆而明亮的音。

5、“v”表示换气记号,吸气时上嘴唇可张开,下嘴唇不动。每个音吐奏的力度要均匀适中,无换气记号时,各音吐奏只是舌头运动,气流保持,以免断断续续乐曲不完整。根据换气处的记号,迅速“偷气、抢气”,以保证乐曲连贯。

四、介绍竖笛的吹奏技法

基本演奏技法分单吐法和连音法。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嘟”音的感觉。连音法是指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嘟”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城里面的音就像“嘟鸣”的感觉。

五、竖笛吹奏的指法

1、将最上面的三个孔摁住是1,抬一个是2,抬两个是3,将2,3个孔摁住抬第一个是4,全摁住是5,抬最下一个是6,再抬一个是7.2、高音部分。

3、低音部分。

六、竖笛曲目的练习

1、《竖笛是我的好朋友》

2、《闪烁的小星》

3、《希望》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七

1.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5.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xx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与启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案例。

6.观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观摩一位实习教师《我的读书生活》一课,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教学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工夫读书。”“我觉得读书苦中有乐。”正在兴头上,班上一位后进生“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实习教师慌了神,不知怎样应对,只好微笑着以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插曲。因为它可以检验出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机智,又关系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还关系到教师是否对学生成长坚持了正面引导。这就是一个很有反思研讨价值的失败案例。

7.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半生雪竖笛教学篇八

一、演奏者的气质

(1)演奏者的气质应当是:巧手抚摸乐器,音韵妙合曲情,境界达于无限。

(2)演奏音乐有心知而手到者,有心知而手不到者,有不知而手到者,亦有心小知而手不到者。其一为全才,其二为*才,其三为庸才,其末为不才,即无趣乏味者也,故自幼须学乐,以活心性,达事理,通人际。世称童子功是也。

(3)教乐须有济世之志,练乐须有坚韧之心,上台须有帝正气象,下台须有谦恭之姿。

(4)善乐者出于便意趣盎然,如见嬉戏稚童,彰见生命之活力:不善乐者发音便觉死气沉沉,如望阴脸老妪,令人一瞥尘厌。善乐者音如金石,不善乐者音如瓦釜。

(5)乐器如肺,弦如声带,手如气息,一双妙手是演奏的动力所在。动力若无心、灵相系,则如机械运动;动力若与心灵相应,则有灵性的闪光。

(6)做人耍诚实,奏乐须圆活。

(7)豪爽傲物之人,其出音多粗犷甚少韵致:心性谨弱之人,其出音多迟滞乏力,其少神逸。

(8)“功夫在诗外”。起于演奏止于演奏则活,起于演奏广于百学则通。

二、演奏的审美

(1)鉴赏音乐的最大秘诀是用心听音乐。

(2)乐音,须有山之挺拔,水之流动,松之苍劲,竹之坚致,梅之俏丽,草之柔韧……山川景观,悉在其中,方为乐音之极致也。

(3)音直则不飘逸,音飘则不淳厚,音厚则不俊俏,音俏则不挺拔,音挺则不柔韧。唯有调动上述各种美音为我所用者,才是一个成熟的演奏者。

(4)浑厚之音如浓墨点敷,微妙之音如淡墨轻掠,藕断丝连之音若即若离,顿性之音如横笔转折,书如行云,音如流水,各具幻化之妙。人云:书法如音乐,盖不诬也。

(5)演奏音乐犹如用娓娓动听的语言与人促膝谈心。真诚的人格是奏乐的前提,刻苦是奏乐的'捷径。音符、休止符、节奏、力度记号……无不在演奏者的指下跳动,被赋予生命的活力与人格的魅力。

(6)奏乐须先立意,意在曲先,立意则传种,入韵,有味,轻音柔,强音刚,轻重悠然,刚柔相济。轻音悠远,强音贴近,远者艨胧,近者朗朗。抑扬如波,顿挫如骨,抑扬顿挫,骨肉停匀。轻重得体,环环相扣,徐而不拖,疚而不赶,肢体放松,气贯顶足,外松内紧,大气凛然。曲有说唱,乐有收放,说说唱唱,收放自如。

(7)疏密出节奏,浓淡生对比,疏密浓淡,不可或缺。

(8)抑扬则低迥、高扬;顿挫则停顿、挫折;轻重则力度变化:徐疾则徐缓、疾速,抑扬顿挫、轻重徐疾,八字概括曲调、节奏、力度、速度之和,悉为奏乐之道也。

(9)音乐是无形的建筑,无影的书,无言的诗,无字义的圣经。

(10)奏乐如吟诗,抑扬顿挫,潇洒飘逸,任何拘蔗与呆板都会相形见拙。

(11)奏乐如画,旋律如线条,节奏如敷彩,强弱如浓淡,刚柔如枯湿,音韵入画,如影随形。

(12)王羲之《笔阵图》云:“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义:《兰亭序》中“之”字笔笔不同。故艺之要决在于避同求异,犹如人之眼神,目视万物,时时不一。奏乐亦然—音既出,即求变,首音相连,妙变其间,即使演奏音阶,亦须与稳定中力求其变,奏时心中快乐怡然,其妙无穷。若音相似,千人一面,形如算盘子,则艺之大忌也。

(13)天地情怀,云水烟雨,心源活水,随我血脉运行,我的音乐奔向无限大的空间,奔向心灵的深处。

(14)音止而意不止,无声则胜有声,音出而不乍出,其声自然含情。

(15)曲速则势壮,曲缓则意精,以势壮引发激情,以精细倾诉衷肠。所谓气势如虹,中有妙音,反差愈大,感人愈烈是也。

(16)音乐是海洋,律动的音波筑起层层声浪环绕着您,犹如心的孤舟洋溢在声波中循环往复;音乐是大山,嶙峋的山石交错起跌宕山峰雄视着您,犹如思的远行穿巡于山间探幽揽胜。音乐是世界,人间百态万物均可入乐。

(17)玩乐器于股掌间,如杂技艺人手抛五棒而神态自若:使奏乐于轻松状态,如四两秤砣压千斤而随意调适。技不到则人怯,艺不到则人木,神不到则人顿失光彩。

(18)从来的大画家当以意笔取胜,公认的大音乐家则以意境见长,以意入乐则畅,以物入乐则俗。鸟鸣、马叫入乐虽有趣,终不若畅情达意更见功。

(19)现代人演奏音乐多喜繁浓瑰丽之响,不爱轻悠淡远之音。古人则不然。彼时崇尚简淡悠远的淡泊情趣,弃尽繁缛,归于真朴。

(20)好曲须环环紧扣,音音珠玑,宽可走马,密不容针,大气凛然,精妙入微,于净利索,刚柔一体。

(21)奏乐三要:一要听众感受音乐的气氛,二要听众进入音乐的意境,三要听众理解音乐的奥妙。

(22)听琴萧如临世外天籁,听二胡阅尽人间悲欢,听琵琶涌现过眼烟云,听鼓点激起胸中豪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