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分析总结 教师考试分析总结(优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文锋数学考试分析总结 教师考试分析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考试分析总结篇一

本次期末考试,从试卷来看,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具体要求进行命题,紧扣教材,题型较灵活。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也较差。

现将本次考试得与失进行分析,以便于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扬优势,避免失误。

本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乡统一考试。流长小学三年级(2)班,应考人数40人,实考人数40人,实得总分1579分。平均分39.48分,40分以下20人,40—59分数段10人,60分以上10人。有两人数1人。优良率2.5%,及格率25%。

老师们批改试卷都是比较认真的,比较仔细的,试卷中没有出现漏批漏改的现象。从卷面看。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卷面不整洁、美观。所以更要求老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补好这一环节。

(二)基础知识的掌握从卷面来看还算理想,学生掌握牢固,这是本班的一大优势,需要继续保持。本次考试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默写古诗,学生得分率为百分之九十几,就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但第二小题得分偏低,大部分学生把拼音给忘了,班上中上等生还可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正确书写生字以外,还要求我们要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尤其是辨析同音异形字。

第三小题联系句意,选择正确的画横线。考查书本知识的掌握,有学生丢题;错的最多的是最后一小题,“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一架移动的吊桥。”这个句子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正确的是:打比方和列数字。这种类似说明方法在复习时,也列为重点题强调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错。说明力度不够,同时覆盖面不够全面,只是一部分学生掌握。第四小题用直线把对应的诗句和成语连起来。这题考查学生对于诗句的积累情况。错误集中在: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草易为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出一部分学生诗句积累不过关,看来课前两分钟除教授诗句以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让他们得以牢固掌握。

第五小题仿写句子,错的最多的就是第二小题,是用四个“有的”造句,一部分学生只用了三个有的造句,说明没有好好审题。

(三)诵读积累部分学生做的不错,得分率达到了85.9%,主要错误集中在有些字不会写,如:嘉峪关的“嘉峪”,一大部分学生写错。还有的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像第一个空格“像(),连绵起伏”,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成了“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四)连线课文分两小项,第一小项是根据阅读积累填空,这部分学生做的相当不错,说明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都能认真对待,牢固掌握。而第二小项,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这是《狼和鹿》的阅读片段,主要错误集中在最后一题,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想,这题在复习的时候也涉及到。可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五)阅读分析部分课内的一题答题情况良好,但课外阅读情况普遍较差,当然这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但也反映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对较灵活的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六)最后一题习作题做的很不理想,当时看到试卷时,我就有些担心,肯定有很多学生写走题了:没有写成童话故事;另一方面怕他们审题不清,题目上有个要求:三个小和尚该怎样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结果果不其然,居然没想到有的学生写的并不是三个小和尚的故事,而是写的其他童话故事。三年级习作能力还处在起步阶段,看来在习作上我还要多下功夫:首先要让他们审好题,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要交给他们习作的方法,不急于动笔,首先好好构思,有必要的话打一下草稿。

(六)纵观本次考试,试卷的难度、坡度应该说并不大,理应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仍有不及格的学生,学生的审题,漏题的、答非所问的、张冠李戴的比比皆是,说明学生在答题时并没有认真读题,只是瞄了一眼,就匆匆忙忙回答,做完也不知或不能认真检查。这也是以往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平时甚至考前再三提醒,可在考试过程中不少学生仍然屡教不改,实在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进行质量分析后,本班考的不理想,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就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注意重点抓基础的知识,争取能够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熟练的掌握。其次就是抓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一些解题思路,还有就是交给孩子做一些灵活题目的技巧。同时,抓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养成作业、卷面整洁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做题时多多审题再去做。

最后抓作文的教学,平常让孩子多练、多写。平时在学校加强教师间的集体备课,多商讨、研究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家长多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同时在平常继续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工作,以期更大的进步。

根据本次考试出现的情况,几点努力措施:

1、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2、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如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词语积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帮助学生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能提出不懂问题与同学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4、针对这次试卷上出现的问题,我也利用假期让学生有计划有要求的完成一些假期作业:

(1)针对班级整体的书写情况,我让家长去买《小学生必背古诗》练字本,让孩子每天写一页,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书写质量,同时又能积累古诗。

(2)让家长参照评价手册后推荐的几本书中,和孩子商量,至少买两本,在假期让孩子阅读,同时写两篇读后感。

(3)在假期中写五篇日记,记录下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同时也是一次提高作文水平的练习。

数学考试分析总结篇二

我叫__。在__次考试中。我考了__分。全班平均分是__分。最高分是__。我的分数比最高分差__分。比平均分差__分。在班里位居__名。综合分析。此次考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思想不重视。认为这次考试是小考。没有意义。对付对付就完了。但是正是我轻视的思想造成了此次考试不好的结果。平时我的语文成绩不错。在班里居中上游。第二:从此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基础知识项目被扣__分。占全部被扣分数的__%。原以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扎实。其实不然。给自己敲了警钟。第三:从考试中。发现自己上课没有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因为很多老师讲的内容出现在考试中。而自己没有听讲。所以不会。由以上几点。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第一:重视每一次考试。当成练兵。积累自己的考试经验;第二:平时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可满足于现状;第三:上课注意听讲。认真记笔记我保证。

在以后的语文考试中。一定要提高自己跌语文成绩。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监督我!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数学考试分析总结篇三

一是考风考纪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个别考点仍有本校教师私自进班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个别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命题难易不太平衡,五年级数学,三年级科学等学科试题难度较大。三是部分学校平时对综合各小学科重视不够,虽考前突击,亡羊补牢,但还有相当部分学校的小学科成绩较差。

考试是对前段教学工作的一次总结,望各校一定抽出一定时间,组织教师认真评析试卷,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力争将下期工作做得更好。今后,中心校还将进一步改革考试办法,使我镇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更加科学完善。

数学考试分析总结篇四

本次期中考试,三年级四个班级成绩较好,及格率100%,优秀率85%以上。本次考试全面检测了学生对一到六单词及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情况,从卷面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听辨所学的内容,并初步具备单词拼读能力;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准确地运用日常交际用语。

1、一些学生不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做题,听读速度跟不上;

2、部分学生的缺乏解题技巧,需要培养和提高;

3、少数学生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丢分较多,成绩不理想;

4、对英语的拼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上掌握知识;

3,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努力帮助他们学好英语;

4,注意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数学考试分析总结篇五

1、考试结构、范围、难易度:

全卷共26题,满分100分。客观性试题48题,主观性试题2题,分值52分。考试范围是高一必修《政治生活》第一至三课的内容,考试总体来说难易适中,考试面向全体学生。

2、分值的分布情况

1、选择题的特点:从总体上看,符合现在的高一学生的实际。选择题5、6、8、9、11、12、15、17、18、19、21、22、24小题考察的是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2、3、4、7、10、13、16、23小题考察的是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识记和理解能力。

2、非选择题部分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2)贴近现实生活,注重哲学原理的应用。如:25(2)题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该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原理掌握状况,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3)突出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6题,特别是26题第二问,要求比较高,需要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需要对教材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把握。

(一)成绩统计分析

本次月考均分为56.4分,其中选择题均分为36.4分:非选择题均分为20分。

1、选择题抽样得分率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因此,答题时只能就是论事,就题目所给的材料“论”材料,缺少理论分析,缺少知识理解。或者观点就是错误的,或者将哲学观点列上一些,毫无针对性,或者大抄试题材料。凡此种种,都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审题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材料读得不仔细,不能从情境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3、解题不规范,逻辑性不强。政治试题回答应当规范,一般要求紧扣题意,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用政治语言要点式回答。但有的考生答题时不分要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层次性;有的考生答题不够全面,只考虑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缺乏逻辑性。有的考生答题过于口语化,重复性语言可有可无的语言过多,不懂得用政治术语简明扼要地回答。

1、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重点讲评典型试题,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启迪学生思维。

2、关注热点,抓住教材与现实问题结合点。高考试题,与社会重热点问题的联系紧密,因此,在完成对教材基础知识整理后应结合现实问题进行专题训练,要抓住当前党和国家关注的,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影响较大的重要事件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3、提高解题能力,学会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学会破题,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明确试题的“立意”,找准解答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准确把握试题中心的设问,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题材中所给的材料。在评讲试题过程中,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必须清楚展示答案的推导过程和生成思路,然后作总结,从而逐步提高考生解题能力。

4、加强答题规范化训练。学生答卷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习惯差,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平时训练,长期坚持严格要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