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雨中梧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在教学过程中使我感受颇多。课堂伊始,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奠基,所以我用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来学习。一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解决问题时由学生列式分析题意,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课上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些都是成功之处,但是整节课下来教师感觉有些累,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于放手。如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是由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把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由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再比较它们算法的不同,由学生把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课上学生能够找到算法的不同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讲解的过程不是十分顺利。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应该是有教师的参与,由学生试算完成后,学生边讲由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样教学时,教师既能起到示范作用,用能让学生把算理说得更清楚。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定位比较高,没有预设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做计算时把十位上的数和个位的零一起落下来进行计算,教师解决的不够到位,只是一代而过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没有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在应急时有些草率了。

3、教师在突破难点时坡度比较大,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突破难点时,有些倾向于注重方法的指导,欠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阐述。如“304÷2”让学生判断一个算式的结果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其实让学生能够说出百位上的3比2大够商1,所以商是三位数就可以了,而老师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规律使学生感觉有些难,课堂气氛就下来了。

今天的反思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以注意!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二

对于例题,采用了两个问题进行教学:

(1)“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学生能得到70多的人不是很多,“有100多吗?”引导学生感受百位上的数不够除,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了需要用31÷4,得出估计。

(2)“那我们估计的是否比较准确呢?请你列竖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学生独立计算。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为了留给部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出了“你能像前面一样,验一验你的结果吗?”学生完成验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呈现了两个学生的作业:一个正确,另一个“7”的位置写在百位上的情况?生生互动,解决“7为什么要商在十位上?”这个问题。教学反思第一部分的学习由于受昨天学生意外情况的出现,教学时过于谨慎,出现迈“小步子”领着学生学习的状态,现在想想,其实完全可以把四个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进行“放”:“先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然后利用竖式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是不是比较准确。对于竖式计算,你有其他方法进行检验吗?试着做一做。”这样设计,学生可以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算过程:估一估、算一算、验一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实践“课堂开放”,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收”的过程中,先解决估计,然后解决算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计算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落,而不是在整个学习结束后来总结。最后验算、总结,一是检验估计的方法是否正确,二是引导学生还可以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检验,并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第二部分的学习可以由三个问题组成:第一个问题不变,估计。第二个问题把“算一算、验一验”相结合,问题以块状呈现,在交流过程中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不同情况的展示,理解“7为什么要商在十位”。接着进行巩固练习,熟练方法。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今天和昨天都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比,建立联系,使孩子的数学学习可以螺旋式上升。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三

首先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而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很好,因此我充分的利用教材,在课堂开始就从书店销售情况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索。

接着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感知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去练习巩固。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再由此引出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同与不同点,从而概括总结出计算法则。

另外,我还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对比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所得的积是几位数,并要求学生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能判断出积的大致范围,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本课复习的内容包括第四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二)》,涉及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具体表现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这些内容中,应该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为重点。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形成初步估算意识。

2、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课外活动?(生说:跳绳、拔河、阅读……)

2、小结揭题。

谈话:其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1、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

谈话:重点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3、班级交流。

预设:三个层次:问题——算式——计算过程

4、归纳小结。谈话: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时用分解数的方法,先分解大数,再进行加减。

(二)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

1、提出问题。

2、独立解答。

谈话: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算的?(找4名学生板演)

3、班级交流。

预设:(1)口算的,要充分肯定。

(2)笔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竖式计算的方法。

4、概括小结。

谈话:(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的从十位借一个十,在个位上加10,再减。(出示课件,齐读)

(三)复习分类,引导建构

1、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

3、班级交流。

预设:可能分成加法类,减法类。

追问:(1)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个位时有什么不同?这样加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引导加法分成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4、归纳小结。

谈话:刚才,我们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先是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加法,一类是减法;接着又把加法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进位加法,一类是进位加法;还把减法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退位减法,一类是退位减法。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叫分类整理法。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家学的都很好。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1、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488278+27+64573443623

3、花儿笑了(算出结果,连一连)

83682839433411+8+1819

4、我是最棒的(接龙练习)

12+27=+35=()-24=()-17=()+28=()-46=()+39=()

5、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升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方法、情感)。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卷分析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稿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上来,因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是在三年级的上册第一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是在三年级的下册第一课时,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可能一些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已经比较模糊,所以我认为复习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我先出示了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三道除法算式:75÷3600÷3986÷2。75÷3这道笔算题,利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引入,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的笔算过程和算理,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算法的探究做好铺垫。600÷3这道题,我先让学生说口算结果,接着让孩子同桌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然后通过“想想做做”1的练习,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为教学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的`理解做好准备。紧接着出示课本986÷2探究笔算的方法,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商是几百多,为解决商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奠定基础,再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在自己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算法,让学生板演这两种方法。这节课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设计复习环节,发现百位余1学生不知道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继续除,由于现在有了复习做铺垫,学生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两种情况,一种是除完百位把十位和个位一起除以2,一种就是正确的算法。在两位学生在板演的过程中,我让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再让板演的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算法,请下面的同学评价那种算法更为科学、合理,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算法后,教师再请一名学生上来说说是怎么算的,在学生说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教师重点点拨:为什么4要写在百位上?百位上余的1怎么办?十位上是多少个十除以2?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样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让学生明确986÷2的计算过程和算理。最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改进,并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练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重点解决“想想做做”2,因为“想想做做”2基本涵盖了所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同类型,通过“想想做做”2的练习也有助于学生从例题的学习运用到练习中去,进一步的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和算法,让我欣喜的是在这四题的练习中基本没有出现错误。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在最后的总结中,我采取师生共同评价总结,教师先说说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在请学生说说一节课的收获,重点回顾计算方法。

其实,我的教学设计从拿到课题到最后定稿,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了至少三四次的调整,我们希望尽可能的体现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很多地方还欠缺考虑,特别在听了童老师的讲座后有了更深的领悟,教学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而且还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想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在一些细节方面也没有深入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例如在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理解上不够到位,没有为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做好铺垫。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的收获很多,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能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学无止尽,我一定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我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地发展,让我的教学生涯少留遗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