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FS文字使者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精选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篇一

撰稿人:黄伟(一至五单元)、谢芬(六至九单元)

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

一、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1、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1、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算式的应用

二、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图三式

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得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图形与变换

锐角和钝角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的认识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出平移后的距离

2、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移动后的图形。

剪一剪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能剪出各样图形

四、表内乘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用表内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2、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读写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1、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2、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近似数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4、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5、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2、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六、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

认识、感受质量单位千克、克。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口算能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估算

加、减法估算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有多重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概念。

2、通过活动,感受测量质量工具的作用。

3、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感受测量质量工具的作用。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八、统计

复式统计表

认识、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九、找规律

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找图形的排列规律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找数列的排列规律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篇二

撰稿人:刘兴会(一至三单元)、郭菊芳(四至七单元)

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

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1、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变换过程。

2、旋转一个图形绕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1、通过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旋转的变换过程。

2、知道一个图案变换的过程;

二、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4、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2、5、3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2、3、5倍数的特征是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是教学难点。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2、一个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2、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一样;

3、长方体有12条棱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1、通过观察实物和学具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在观察、操作、体验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比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渗透集合思想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十长×高十宽×高)×2。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问题源于生活与生产实际。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习惯。教学重点:

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2.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来确定各个长方形面的长和宽。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体积单位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cm3、、m3、dm3;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3;

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1m3=1000dm3;1dm=1000cm3;

2、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互化;

容积和容积单位1、箱子、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容积;

2、1l=1000ml;1l=1dm3;1ml=1cm3;1.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知道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产生。2、分数的意义。3、分数与除法。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3、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理解分数的产生,掌握分数的意义。2、、理解单位“1”,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3、、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与假分数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2、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2、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2、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1、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1、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1、最大公因数。2、求最大公因数。3、最简分数。4、约分及其方法。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3、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3、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5、通分1、最小公倍数。2、求最小公倍数。3、分数比大小。4、通分及其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掌握同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4、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灵活选择方法。3、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算理并掌握方法。4、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6、分数和小数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2、分数化成小数。1、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学会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2、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六、统计1、众数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的意义。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1、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2、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归纳复式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3、综合应用打电话1、能够在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找到最优方案。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2、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策略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探讨最优方案。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七、数学广角1、利用天平找出5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2、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1、利用天平找出5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2、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篇三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一)人教版第五册数学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学生直尺、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等。

四、采取的教学措施:

1、尽快走近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对老师有亲近感,

并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刚接触一个新的教学任务,我要用很短的时间通读教材,把握教材,掌握教材安排的内容及重难点,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要根据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要提出严要求、高标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动手的自己能够主动动手,需要参与的孩子自觉参与。

4、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喜欢学数学。

5、向35分钟要质量,课上能解决的问题决不留在课下,努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重视作业的设计,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对个别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普遍问题抽时间在班内做重点辅导。

7、注重反思,及时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学生学习中的胜与败做到心中有数,它将会成为我明天教学的动力,学生学习的方向。

8、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对学困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9、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将合作学习落实在行动中。

10、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适当教给家长如何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

减法--------------3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篇四

撰稿人:柳永红(一至五单元)、毛卫民(六至九单元)

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

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分米与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感受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

千米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与米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与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对1千米的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

吨的认识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间的关系。认识质量度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吨与千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感受1吨的实际重量,对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质量。

加减法的验算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三、四边形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找出四边形的特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估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掌握简单的基本的估算方法。

四、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解决问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时、分、秒秒的认识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

1分=60秒。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时间单位的进率以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填一填,说一说统计完成家庭发作业的时间,统计一下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计算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搜集信息,使学生从小养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去有目的的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合理的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估算1、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

有乘法。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3、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笔算乘法1、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

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的算法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几分之一:包括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

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

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的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简单计算1、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2、1减去几分之几。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加、减法。

教学难点: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

法的实际问题。

八、可能性可能性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使学生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重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单元难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九、数学广角数学广角1、介绍排列以及组合。

2、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单元难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掷一掷

通过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对结果有一个初步的猜想,然后通过相对严密的“数学化”的过程,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工作目标篇五

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

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读法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1.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含两级的数的读法与写法。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2.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近似数.

2.数的产生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掌握十进制计数法。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3.亿以上数的认识1、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2、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4.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二、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1、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2.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不同角的度数.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3.角的分类1、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理解这几类角之间的关系。

3、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1、使学生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依据角的度数区分各种角。

教学难点:理解周角的概念。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速度”的含义。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能理解又优化的算法。

2.笔算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

2、积的变化规律。1、以学生以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

2、通过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项计算方法的技能。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书写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1、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4、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5、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1.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笔算除法1、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商的变化规律。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4、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六、统计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你寄过贺卡吗?统计贺卡,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用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美术课四季的色彩教案 五年级美术色彩的明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

    2023年竞聘会计岗位的理由 经理竞聘报告(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

    2023年美术搭房子教案 活动美术心得体会(大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

    月考勤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

    最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优缺点(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最新大班歌唱活动教案虫儿飞(汇总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

    六一餐饮活动文案(精选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热门房屋安全使用承诺书(模板12篇)

    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引领着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深入研究经典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作品。这是一部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卫健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汇报(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最新大班科学曹冲称象教案及反思(优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