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

时间:2024-03-08 作者:紫薇儿

范文范本一般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写作要求。以下是一些范文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一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计算机网络也像其它事物一样,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面对这些多彩的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正确引导。

计算机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开发时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许多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是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另外,一些游戏的内容要么把中国丑化,或者美化侵略战争,而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少有注意其中的是非观。这时,应当使他们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让其能从游戏中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益的游戏,如《抗美援朝》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发展。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让别人在不久的将来也玩上你编的游戏,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向上的心理动机。

二、取精华,弃糟泊。

互联网的地位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它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很多家长都是看重这一点,想让其孩子在互联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用什么?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三、规范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评选网络优秀作品或文章时,传统环境下的评选,可以正确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愿;若通过网络投票,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这样就未必能真实反映出广大同学的意愿。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正如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不再乘坐汽车一样,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明事非”和“不正常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二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我们大学生影像很大。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知荣辱、讲道理的人,这不仅是社会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恪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也可意为风俗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和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是引导我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我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是让人积极向上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道德也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既然道德这么的重要,我们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水平,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将道德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坚持“八荣八耻”等荣辱观,修身律已,自觉想劳动模范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他们优秀的道德观念。重视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虽然大学时期的我们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二)从我们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看,我们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社会实践非常缺乏,不能真真切切地体验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因此,容易出现思想方法脱离实际、价值观抽象等问题,以至进入社会处理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实际能力。因此,要尽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从教育者着手,教师要有丰富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水平。这样学生才可以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课本外的东西,这也可以是我们进入社会前学到的“社会经验”。我们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快速传播,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时社会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我相信这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也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一方面是联系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重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习。“不行不为真知”。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总之,只有我们的道德观念和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有知识有内涵的大学生,这要我们养成一日三省的习惯,自省自警,自珍自爱,知荣求善,知耻改过,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以上我们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汇总了几点心得体会。首先,在道德培养中,家庭和学校应有紧密的配合,形成合力;其次,教师在道德培养中应起到表率作用;最后,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也至关重要。

第二段: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250字)。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道德培养的两个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道德观念的起点,父母对孩子进行道德观念教育的力度和方法至关重要。而学校则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主阵地,学校应该从规章制度、课堂教育、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进行道德培养。教师和家长之间要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三段:教师的表率作用(250字)。

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中,应当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模范。他们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引领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他们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等道德情感。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和制度规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段: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250字)。

学生在道德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该积极参与道德活动,主动学习和实践道德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自主性,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有目的地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在校园内外展示自己的道德才能。

第五段:总结(300字)。

学生道德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家庭和学校需要紧密配合,教师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参与积极。同时,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使道德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前进的基础。希望未来的道德培养能够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培养出更多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四

近年来,人们对中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中学生的道德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我在中学生道德培养中有着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中学生道德习惯养成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果家庭和谐、温暖,父母之间互敬互爱,孩子自然会从小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另外,父母应教育孩子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自律的意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学校教育在中学生道德培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地。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主题班会、开设道德课程等,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道德教育,与学生讨论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探讨道德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宽容、乐于助人等美德。通过这些方式,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另外,社会环境对中学生道德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可忽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提供模范榜样,他们会受到身边优秀的人物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相反,负面的社会环境则会对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社会有责任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此外,中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自律也是道德培养的关键。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且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中学生还应当注重自我反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主动改正错误。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在道德培养中不断进步。

最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中学生道德培养的基础与保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士都应该共同努力,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道德培养环境。政府需要加大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家庭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中学生道德培养体系。

总之,中学生道德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中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中学生将会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为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五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作为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道德培养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孩子道德观念形成的最初场所,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和家庭需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一些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的方法,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道德培养中来。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家庭环境的观察和了解,通过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价值观环境。

其次,需要建立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体系。“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并重,两者相得益彰。课堂教育可以通过开设道德课程、组织道德讲座等形式进行;而课外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价值。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考核,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

再次,学生道德培养要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是人的第二本性,也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关爱他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友爱心。同时,学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他人服务,形成一种良好的品德。

最后,学校要加强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是道德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班主任制、设置导师制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育人合力,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生道德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我多年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重要性。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配合,建立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注重情感教育,加强师生关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六

启东市紫薇小学近日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此次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感恩篇、爱心篇、和谐篇。

感恩篇主要包括亲情问卷和亲情日志,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答题的方式,让父母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中,同时也让家长感受了一回自己与孩子间的亲密程度,更好的促进父母与孩子的和谐相处,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爱心篇主要是一次以学会关爱、爱心义卖为主题的拍卖会,同学们把不用的或闲置的物品拿来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献爱心的教育活动,更增强了队员们的互助意识、节约意识、推销意识,培养了队员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让队员们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提高了队员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紫薇小学教职工和学生们的一颗浓浓关爱之心,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靠大家的努力,汇聚更多的爱心,才能作出更大的奉献。

在和谐篇中,我校中、高年级举行了和谐校园我同行的征文和演讲比赛,通过这次活动,下课时楼梯间争先恐后下楼的现象没有了,校园里的追吵打闹也变少了,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多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整个校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得每个人的心间都暖洋洋的。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我们每个老师教育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成大事者必先学会做人,紫小也将一如既往地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让道德二字伴随孩子的一生。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七

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亲身经历了中学生道德培养的我,对于道德的认识和体会逐渐加深。下面我将从家庭教育、校内培养、社会交往、自我修养四个方面谈谈我对于中学生道德培养的体会。

首先,家庭教育是中学生道德培养的最根本的一环。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养成道德习惯的摇篮。作为父母,我们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明白什么事是对是错,什么是美好的行为。此外,家庭里的家纪家规也是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制定一些家庭规矩,并对孩子进行约束和教育,让他们明白这些规矩背后的道德价值。通过家庭教育,我明白到中学生道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教育和引导。

其次,学校教育在中学生道德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中学生的第二个家,老师们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学校里,各种活动和课程都与道德有关,学校倡导的价值观也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举个例子,在我们学校,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每周一次的班会,其中的话题常常是关于道德行为和责任感的讨论。通过这样的班会,我对于道德的认知和理解逐渐加深,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

另外,社会交往是培养中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会交往中,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我们必须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我曾经遇到过一次考试作弊的情况,但我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参与其中。这种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到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最后,自我修养在中学生道德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我经常通过读书、学习和参加志愿者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些活动使我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满足感,同时也增强了我的道德自信。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交往和自我修养,我发现中学生道德培养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更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我坚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培养中不断实践,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获得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在今后的道德修养过程中,我将继续努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将这一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之,中学生道德培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多个方面。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交往和自我修养的综合培养,我们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负责任的行为准则,从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只有每一个中学生都用行动践行自己的道德追求,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辉煌。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八

为弘扬传统美德,汲取榜样力量,培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16日下午,实验小学开展了以“学习身边好人感受榜样力量”为主题的班级道德小讲堂活动。

在学校德育处的统一安排下,活动共分为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看一段视频、讲一个故事和谈一番感悟五个环节。在讲堂上,大家一起观看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的视频短片,聆听最美孝心少年孙梅的故事,齐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榜样就在身边,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孝老敬亲,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的好少年。

活动的成功开展,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美德是做人的前提,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相信它定会在实验小学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给他人带来愉悦,让校园充满温馨,使社会更加和谐。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九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认识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即其所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苟子认为,只有以理“识道”,才能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证“行无过”(《苟子・劝学篇》)。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意识到了如果忽略受教育者认知理性的发展,只要求他们接受现成的道德内容、观点,必然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首先要认识道德,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能和识别能力。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其社会认知为前提,由于其在社会和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需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去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学会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正是通过不断整合自己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重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世界的社会认知的经验,通过对这些认识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批评,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志锻炼不是要使学生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行为习惯,而要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一种比较稳定的道德意志一经确定之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性和独立性。

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动。具有这种意志品德的学生,他不去等待别人的暗示、指示,也从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从科学的信念、知识的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他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不向不正确的事物投降,同时又善于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动;而与主动性、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和独断性。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地坚持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决定就是独断性。

2.坚持性。

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在意志行动中必要时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定地执行决定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任何创造性劳动都是不可能实现。教师要培养、教育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应有轻率的举动。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坚持说理,不和对方争吵,更不能使用暴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

4.果断性。

果断性指善于及时地采取决断的能力。果断性是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虑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及时地采取决断,需要机智和无畏,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当情况不需要立刻执行时,他肯于从容考虑,深思熟虑,使决定的行动更趋于完善;而当情况不允许迟延时,他能以高度的机智对事情进行分析和判断,立即做出行动的决定。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不只是看他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道德认识水平,也不只是看他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感表现,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履行道德的实际行动,以及履行了怎样的道德行动同样,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把他们习得的道德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见之于行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品德形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概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善恶是非准则不清,行动会摇摆;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行动,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能辨明道德的善果与不道德的恶果,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道德的准则。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在讲解道德概念时要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例如,在讲解“礼貌”时,不能停留在礼貌是一个人的语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和恭敬的概念上,还必须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2.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

品德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在学校教育中,不是任何一种道德认识都能转化为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上,渗透情感因素,有情感,认识才能深刻、持久。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才可能产生一定的道德行动。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应注重:

(1)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比如歌颂英雄人物忘我劳动时,教师有感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控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用理智战胜情感,不要让情感支配理智的能力。

(3)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活动是产生多种多样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生新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可以消除某些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情感。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

为丰富学校的校园生活,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xx年5月下旬,南湾营小学分年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活动。

一、二年级开展了文明标语设计大赛。我是校园小主人,标语标牌我设计。活动期间,学生们纷纷利用居家时间查阅资料,大胆设计、精心制作环保创意标语。同时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邻居为如何维护现在及将来,美好学习、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四年级开展了“平语书签”活动。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沉浸在创意的海洋中,一双双巧手灵活翻动,做出了一张张生动有趣的书签。这些书签造型各异、色彩鲜亮。

五六年级开展了党史宣讲员活动。加强了少先队员对党史、国情知识的深入了解,引导他们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引导全体少先队员坚定理想信念。队员们宣讲革命英雄的“红色故事”,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生活是德法课堂最好的资源,相信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获得了很好的生活体验,从而快乐成长,共同进步。道德与法治学科将结合教材开展更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发展、幸福成长。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一

对教师来说,首先自身要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和评判。在看到网络负能量的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并且要认识到网络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通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及时地将这种认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知。学生只有对网络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够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念,从而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要求。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

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中学生不遵守网络道德的事件以及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从这些案例中看到网络道德培养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特别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因玩游戏、过度上网以及肆意传播网络谣言等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接受度。教师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设置一些关于网络道德的话题,让学生自由辩论。辩论前,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网络上搜寻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学生的搜寻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我网络道德培养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网络道德培养的意义。

四结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网络道德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平台。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对网络道德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道德,进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代宪华.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j].考试周刊.(18).

[2]沈贵鹏.网络社会与青少年亚道德——兼谈网络道德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02).

[3]姜虹.利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德育教育的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

[4]丁余.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网络道德教育[a].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二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全方位渗透信息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本文从信息道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整合、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融合来探讨其培养策略。

教育以德为先,信息技术教育也不例外。先进的技术为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传统道德伦理相悖的现象,如黑客现象、网络犯罪……使用者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其正面的作用。中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对于不正确、不健康信息缺乏分辨力,自制能力也很差,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可以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可以体现在方兴未艾的技术与课程整合,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学生的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环境。结合德育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策略。

在任务设计中渗透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单元的任务设计时,可以依据三维目标体系,分析该教学单元目标中的道德教育成分,结合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其中核心的道德品质来设计任务。在任务设计伊始,可考虑此任务能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道德教育,如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等等。如在小学四年级《关键字查询》教学中,在帮助学生体验“关键字检索信息”的同时,结合2008年奥运会要在我国举办的实际,布置综合性任务,要求学生检索“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相关内容,并提示学生思考自己能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做些什么,以此加强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民优良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拾金不昧……这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美德,都可以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去。无论画图、指法练习、文字处理,还是幻灯片制作、网上冲浪,都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传统美德的渗透。

在作品中渗透信息道德教育学生的作品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反映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因此,在学生作品中要渗透信息道德教育。教师在布置作品任务时,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教学《画图》之后,让学生去画一幅《我的家乡》,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在学习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后,让学生完成《介绍我们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的'教育。同时可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几个学生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品”任务,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三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为了帮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更好的健康成长,为此,班级制定了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案。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宜传信息安全危害的严重性,提高学生应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技能,切实提高维护个人信息以及国家网络信息保护的意识。

三九班全体学生。

多媒体环境。

增强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校首先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宣传,使学生了解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安全遭到破坏后的危害性。普及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对自我信息国家信息安全性的重视,提高个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使同学们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处理能力。

为此,班级开展了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主题班会。班级开展“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人人文明安全上网”的主题班会。及时宜传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播放相关新闻和真实案件,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向每一位学生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何识别信息泄露,怎样应付和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在开相关主题班会时,有计划,有顺序的播放网络信息安全的公益视频:《电脑病毒的危害》、《安全上网,不可大意》、《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你知道吗》、《全民安全上网,保护信息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与网络的关系》。

班会结束后,制作活动方案。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四

现在是网络发达的新时代,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更新速度更是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进行着,我们的教育也不断与时代发展大趋势接轨,不断输入科技新血液,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互联网中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一些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如何科学的上网,如何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帮助学生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和资源,在网络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隐私,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等也成为今天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西未庄乡朱洼联办小学各年级进行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进行了信息道德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普及了对小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教育!

学校开展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专题班会,在网上找一些案例给学生们观看并分析,培养学生一些网络道德是非观。

进行学生信息道德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并分析学生目前网络信息道德安全意识,面对不良信息道德行为指导科学正确的解决方案!

此次一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了信息道德教育,规范了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使学生对学生信息道德素养有了新的、比较全面的认知,有助于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后类似的活动还要进行,不断更新信息道德范畴的科学认知,让孩子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享受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深远影响!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道德情感是人类维系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行为个体道德生活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优化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机制,阐明了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意义。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而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倾向,表现为个体品德构成中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定势。

大学时期,正是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时期,是大学生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他们渴望发展自身、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能力和较强的道德需要。系统的学校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又使其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的感受。由此使大学生在道德情感上具有稳定性、理智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如大学生的各种道德情感像爱国主义情感、集体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已充分发展并基本得到巩固,他们较少受具体道德情境左右,在行为上能保持坚定性、一贯性。但是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达到成熟,在心理上特别在社会性方面则还远没有成熟,因此他们在确立正确的道德情感时,往往也有些消极、不健康的道德情感。如自私、贪欲、冷漠、麻木等。而这些不健康的道德情感一旦确立,就会对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产生极大障碍,不仅危害个人。也影响社会。为此,必须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德情感是形成学生品德的重要方面,它在道德由一种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需求并进而转变为个人的具体行动中起着“枢纽”和“契机”的作用。没有道德情感的认可,道德要求不可能为人们内心接受,更不可能自觉自愿履行,道德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无法体现。具体说,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起诱发和定向作用。道德情感因其具有的动机功能而成为大学生道德活动的直接动因。正像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使人保持一腔热情去追求善,去吸收并实践那些有利于自身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而且道德情感所进发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不顾一切、毫不犹豫地去选择情感指向的道德行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爱憎好恶之情,使人的'道德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本能的同情心、义务感和良心的呼唤往往是我们采取道德行为最强大、最直接的推动力量。

其二,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起固化和调节作用。道德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力量是道德情感。外力的强迫尽管也会使人趋善避恶,但这种表里不一,动机与效果分离的行为,非但不能体现道德活动的高尚性,反而能使人变得虚伪、麻木。一旦失去外力的强制,行为者可能马上将道德律令弃之一旁。而带着热情,自愿地去履行道德义务,就会充分体验到它所带来的精神欢愉,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地在道德实践中用自己的善行来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等等。对道德现象重复出现的道德情感体验,必然强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巩固行为的成果,最终使人们达到行为上的坚定性、一贯性。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们都会以道义为首位。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以此换得精神的满足,实现道德的神圣性和高尚性。

其三,道德情感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起裁判和激励的作用。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完成都会收到来自社会、他人或自身对这一行为的信息反馈,即对这一行为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尽管要以社会道德准则作为衡量尺度,但却是通过道德情感表现出来。肯定或否定的情感体验表明了人们对某一行为的不同态度。如果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对该行为产生钦佩、赞赏、满意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如果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则对该行为产生愤恨、蔑视、谴责的否定情感。由于人们对一些道德现象往往表现出相同的态度、立场和情感反应。加之众人普遍存在的“摹仿”、“认同”的心理倾向,当某一行为公众大加称赞时,情感的力量会驱使人们去效仿这种行为,激励人们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活动,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与完善。

第一,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作为对道德现象爱憎好恶的情感体验,必须依赖于所掌握的道德认识和以往的道德经验。即如康德指出的:“必须先体验到你们所谓职责的重要,道德法则的尊严,以及当事人因遵守法则之故跟里所见到的直接价值,然后才能对自己契合法则一事的意识感到满意,并在自责违反法则时感到惨痛”(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9―40页)。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越深,感之越切。没有对道德法则的充分认识,不具备一定的评价、判断能力,就不可能对道德现象产生相应的态度倾向和情感体验。一个缺乏道德认识的人,面对高尚道德行为可能毫不动情,对败坏道德的现象无动于衷;也可能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为常态而心安理得。这种人必然缺乏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终将变得冷漠、麻木。

应该说,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善恶标准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少数学生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的确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善恶评价能力,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如在图书馆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随手撕下,甚至整书拿走,据为己有;考试时想方设法欺骗老师以达到作弊之目的;恋爱中的同学无论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其他公共场合如此“亲密无间”,令人“目不忍睹”。种种所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者大有人在。据此,学校应该首先向学生反复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明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的道德要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讲道德体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不讲道德只能证明你的愚昧、无知,没有修养,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当然在给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时,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因为这往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应该把学生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要爱憎分明,严于律己,对学生本着热情关怀、真诚信任的情感态度。以感情向学生传递道德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教师在讲述集体利益的行为时。从积极肯定的态度出发,使用赞赏的词句,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会给集体、个人带来的荣誉,从而产生羡慕、向往的愉快的情绪,反之,则从否定的态度出发,强烈指责、批评那些不守纪律、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使学生把这种恶劣行为与羞耻、愤慨等不愉快的情绪联结起来。这种人情人理、以情动人的道德认识教育,既向学生传授了道德知识,又使学生在反复激起的情感体验中去认可并接受这些道德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确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凝聚为道德信念,学生就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是什么”、“应该如何”这种低层次的道德认识上,而是对道德准则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自愿并始终如一地去履行道德义务。所以,强化道德认识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

第二,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道德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它的践履性。道德的高尚性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和证实,也只有在道德活动中,才能切实体验列从事道德活动所带来的精神快乐,感受到旁观者无法感受的心灵的满足。因此,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学校应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爱心奉献”活动。如组织“学雷锋小组”、“便民服务小组”等义务性活动,让大学生把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在实践中巩固、深化和升华。实践证明“爱心服务”是解决当今社会人情冷漠、自私空虚等现代病的良药。现代西方许多国家为解决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冷漠、空虚、麻木不仁、失落等各种精神疾病和情感障碍,纷纷兴起“社会自助运动”,组织互助小组。开展“爱心服务”。把一些丧失生活信心、情感麻木的人组成小组去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之通过为他人服务,与他人真诚的交往,体验到社会、他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尊重,由此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并热爱人生。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心奉献”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发现、去感受人间真情。当大学生在为他人服务时,所获得的赞扬和精神的快慰,会使他从内心深处感受道德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洗涤心灵,净化灵魂。在道德实践中,课堂上所接受的抽象道德概念被赋予浓厚的情感色彩,被注人血和肉,镶嵌进记忆的深处。

学校还可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深人贫困地区,体察国情民情,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此唤起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忧虑感和义务感,并以之作为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动力和养成节俭、朴素美德的内在动机。再如组织学生参观先进单位,访问模范人物。运用典型示范,激发大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正义感。因为典型形象本身是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而存在的,而且典型形象本身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易引起大学生感情的共鸣。雷锋、张海迪、孔繁森的形象就不知感染、教育了多少人。这种“榜样的力量”,必然会唤起大学生的良好动机,使之积极地去学习、仿效典型人物的行为.由此提高并扩大自身的精神境界。广泛的道德实践活动,既强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也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优化学校的道德环境。大学生主要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因此,学校必须造就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学校的道德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起着导向、定向和矫正的作用。健康和谐的道德气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会促使学生道德活动的开展。使积极的道德成果得以巩固和发扬。反之,则会助长不良行为,导致恶行蔓延。因此,学校必须树立正气,抵制邪气,大张旗鼓宣扬好人好事,态度鲜明地反对不良行为,充分利用舆论的评价作用,烘托学校的道德气氛,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处处感受到道德的威力。如果学校缺乏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气氛,对不道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不仅纵容和助长了行为者的恶习,而且也直接打击了从事道德活动的同学的热情,因他们的善行得不到学校舆论的赞赏和认可,而做坏事者却心安理得,仍我行我素,由此必然造成先进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精神不愉快。久之,就会丧失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趋冷漠、麻木。为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宣传舆论的作用。弘扬道德威力,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大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学校还应建立配套的奖罚措施,宣传教育、舆论谴责虽然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因不触动切身利益,少数学生仍对此不以为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到道德威力,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境育人外,还须辅以各种奖罚措施作为后盾,把道德活动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对于积极从事道德活动,一贯做好事的同学,学校在大力宣传、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还需从物质上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广大同学的更大的道德热情,而对做坏事、道德败坏的学生,则应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或行政处分,或经济罚款,让不道德学生体验到不遵守道德法则对自身造成的直接危害。真正做到奖善罚恶,不仅对行为者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大批同学,使之择善而行。宣传舆论的力量加之行之有效的奖罚措施,相互作用,必将创造出一种健康和谐、鼓舞人进取向上的道德气氛。在这种道德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们终会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习惯。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六

当前,网络使用人群的低龄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网络使用者的行列中来。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网络道德培养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网络使用行为,使学生能够做到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不会因为网络虚拟世界的特性而摒弃道德的约束。

2.加强学生道德意识,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必然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诸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内容存在。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网络道德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身免疫力,使他们在面对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时,能够在保证自身不受侵害的同时,拿起法律的武器,对不文明行为和内容进行抵制。

3.用道德的力量帮助学生远离网络“负能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对网络道德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并使他们利用道德的价值和力量,分清网络中的正确和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道德的学习和培养,在学生周围树立起一道安全的屏障,让学生自觉地远离网络中的负能量,成为网络中正能量的传播者。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七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古今中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径。

一、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21世纪,人们将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平等性,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深化,道德人格教育正体现了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确立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做到: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所谓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调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理解生命、追求价值、活出人的意义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要想使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就必须以人文主义的理念作为指导。即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当代工作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与完善,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2.恪守教育的“全人教育”使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其全人教育论中明确指出:“全我的中心点和统一点,就是自己的良心,是神,是生命。”小原国芳在这里所强调的良知、神以及生命就是指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即精神、理想、信仰、价值等。“全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享受真正的生活,全面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关怀学生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与满足,以达到学生身、心、灵各方面的平衡与发展。台湾中原大学的王惠芝先生在谈到“全人教育”时指出:“全人教育的主要宗旨之一便在训练出身、心、灵都平衡而又能健全发展的学生。一个受过健全教育的学生终其一生,在道德选择上有清楚的明辨能力,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忠实尽责,完成生命意义的实现。”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包含智慧之爱,应当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应当培养学生美好的理想,应当让学生具有公正、自由、民主的信念,应当使学生理解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追求智慧、关注生命、理解价值、提升精神、培养信仰,从而养成一种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

3.重视教育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教育不应当只成为我们追求功利的一个手段,而应当回归到它的本质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在工作中尽量体现和突出人性。师生间要建立亲密的人性关系,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人性内容或人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的确不能改变课程的日趋专业化和破碎化,也不能改变社会观念对学校的巨大影响,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和为人使学生意识到,最光荣伟大的事业莫过于怎样做一个人。

二、注重科学的“灌输”方法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统一。

1.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所有德育活动都应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要激励、发挥其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全部心理机能去感知、想象、体验和理解相应的社会意识与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科学“灌输”的实质与存在的必然性。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由教师直接传授却仍不失为一条捷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授人以渔”先于“授人以鱼”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大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尚未形成和完善之际,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的客观要求。当然,这里说的直接传授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上的科学灌输,不是那种无视学生主体,只强调服从的填鸭式的灌输。

3.主体性有效发挥与科学“灌输”的结合。强调灌输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灌输的内容内化并外化为行为,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其价值在于有效性,提高有效性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往教育的缺陷并不在于灌输,而是在于没有将灌输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灌输。道德教育的最佳境界,在于形成知、情、意、行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协调,从而构成系统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机械而简单的德育方法是完不成此任务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将科学的灌输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并进一步落实到中学生的知、情、意相统一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上。

三、培育大学生自我建构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意识。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体、思想、行为的活动状况的意识,是对自己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一种全面认识和评价。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自我意识开始指向内心世界,是独立自主、尊重自信、自我调节与控制等心理品质养成的最佳时期,但由于自身的局限,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帮助与指导。学校内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2.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发展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期间,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人格建设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林斯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和方法,在道德人格教育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目的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养成探究行为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只有当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所以,教师应明确地对学生提出任务、目标、要求,激发其道德人格建设的意向,依靠受教育者道德人格自我建设积极性的发挥,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以培养其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精神,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其控制和支配行为的能力,使其成长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四、营造培养中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良好校园氛围。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内部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把它变成一种由教育者有意识地控制和设计的隐性课程,以增强育人效果,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整合的概念,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应重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中隐性教育因素的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2.加强班集体建设。集体并不是通过关于集体主义的谈论来建立的。建立和培养学生班集体,必须以这样的两点作为基础:第一,要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第二,集体活动的组织必须有助于学生相互了解、建立友谊,以及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激发,使他们结成友好的和有工作能力的集体,使班集体在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它更强调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德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认为,应当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学校生活不能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知和行要统一。杜威认为学校对儿童应该给予多方面的道德训练,仅把儿童训练成为一个会投票的选民、一个守法的公民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所以,德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

1.树立道德榜样,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的活动。要充分利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道德教育。要树立一批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少年身边的道德楷模,开展扎实深入的向模范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的青少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道德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

2.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要广泛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通过公民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开展应有的礼仪教育活动,倡导和推广公民道德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礼仪教育在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讲文明、讲礼貌活动,倡导文明言行,推广文明礼节,使重礼节、讲礼貌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青年志愿者行动中,要进一步突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要继续深化希望工程,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通过青年文明社区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引导青少年从爱护身边的环境做起,帮助他们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使道德践行能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地看,真正地想,只有使学生真正受到感动,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全而完善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道德培养(热门18篇)篇十八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3月2日,学校邀请企业微信技术人员过来做专题培训,技术人员先是给校级领导们详细解答了关于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上的一些困惑。

3月3日,技术人员联同教导处组织学校各科教学骨干进行培训,详细讲解了能力点选择需注意的事项,近期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该如何开展,帮助大家理清了工作的.思路。

3月4日,企业微信技术团队再次应邀到我校,给全校老师做专题培训,技术团队在教学骨干们已经传达的基础上,再次详细讲解了能力点选择需注意的事项,近期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该如何开展,同时也耐心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疑惑,至此,老师们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无烟日心得体会范文(24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行动和经历,总结出的有关某个问题或主题的个人见解和认识。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和参考。一年一度的升学季又将

    教师行政助理工作总结(热门19篇)

    教师工作总结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从范文中找到灵感和思

    销售人员转正述职报告的总结与反思大全(17篇)

    述职报告需要客观地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业绩和成果,同时也要诚实地反映自己的不足和改进计划。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电工技师技术总结(汇总21篇)

    范文范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也是我们写作的启示和指导。这些范例文章包括了优秀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和风格。电工技师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

    律师的财产保全异议申请书范文(20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章进行剖析和解读,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总结参考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请求事项:二、

    学生与教师的大学学期心得交流(精选14篇)

    范本是我们写作必备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运用优秀的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交流是教师和小学生之间建立密切关系的重要

    教师实践总结大全(19篇)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加强职业教育与

    幼儿教师思想工作总结(优质19篇)

    在撰写教师工作总结时,要注重事实数据的支撑,结合具体案例和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从日常生活抓起,

    行政助理的重要性和职责(实用15篇)

    行政是管理人员通过组织、协调和监督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协助领导进行公司常规招聘、邀约面试、接待

    学生会工作总结范例范文(22篇)

    学生会是学校里组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组织,我们需要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总结了。请大家关注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