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文轩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自信心,增强自身的教学实力。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一

不知不觉2019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自然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自然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

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自然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行为中的几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几多欢乐,不知不觉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为此,我针对本学科特点完成了以下尝试: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常常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我总是从多角度鼓励全体学生猜想,而不是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都要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转变角色,引导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会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在实验教学中却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4、共同探讨,积极反馈。教师在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完成后要有反馈。我们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上告诉学生,老师要将你们的活动、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这不是给学生压力,仍是一种鼓励。但在结果上很难完整的评价:因为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他人替代完成的情况。如制作材料的完成。因此公正性不够。所以我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先说说具体过程,然后进行评价。

5、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自然、科学教学工作。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二

一年来,我自觉加强业务学习,虚心求教释惑,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时时思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改革的策略,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

1、夯实业务功底。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越发感受到如果教研员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不广博,那么工作就会肤浅,指导课就不能高瞻远瞩,因此多渠道地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外出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是教研员的必修课。

教研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有时间就认真学习课标,阅读教材,分析教师用书,利用一切时间与教师一起研究课堂。外面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外面的名师各有风格。只要有机会,我就积极走出去领会名师风采,边听边权衡自己做法的利弊。每次外出学习,随带u盘,及时拷贝重要材料带回来细细研究。

2、积淀管理理论。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对县、市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我都认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理论。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一年来,通过不懈的学习,我对的常识教研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以往拥有的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全校的常识教师的恐惧感也慢慢消退,变得自信满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是靠教师来完成的,教师不断研究教学,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研员的理论只有很好的落实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适时和各位常识教师交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是教研员的职责所在。20xx年12月27日三位教师成功的展示了三节风格迥异的常识课堂,我组织各位教师及时反思,同时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在议课过程中,教师们都能以新课改理念认真评价每一节课。谈亮点,找不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项活动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教研活动,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牢固树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融会贯通,达到凸显个性、力促均衡、全面提升。

通过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的.发挥,自学、合作、探索、发现等学习方法的实施,这都是课程改革理念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和力争做到的。我们也力争走在改革的前沿,我校品生教师张秀聪执教的《小小一张纸》在去年的全县高效课堂研讨中,以其巧妙的课堂组织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博得与会人员的好评。在今年四月份的优质课评比中我们也收获颇丰,王桂花老师执教的《蒸发》,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视角及敏锐的洞察力征服了在场的评委,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刘长艳老师执教的《无形的指挥棒》为学生呈现出一场场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深入的思考,在无形中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为了激发科学教师的偏激做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上学年我对科学课的评价方式做了大胆尝试,采用定性加定量的评价方式。彻底改变科学课只以成绩评判教师和学生的评定办法,注重考核学生平时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建立平时操作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法。为了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去年我定期对中心小学的9个科学实验班级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抽测考核。为使这项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今年4月,我又对中心小学的实验班级进行了全面的抽测,从四个实验年级中的每个班级抽取10名学生,对进度内的不同实验进行操作,做到对学生学习跟踪评价,对学生实验学习的记录和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同时学生的操作水平也作为教师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考核因素纳入教师个人量化,并作为评选实验教学奖的必要条件。

一连串的操作跟踪调查评价,老师、学生充分感觉出领导对实验操作的重视。彻底改变了过去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突击质量检测的现象;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猜想意识、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现在,我校的孩子们都能合理地进行实验猜想,能独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孩子们真正爱上了科学,爱上了实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证明了这种多元评价方式是有利于孩子们发展的,也是值得推广的。

自身存在的不足:

1、对新的知识的学习不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刻,课堂改革的创新力度不大。

2、服务意识还不强,不能很好的为常识教师提供服务,为他们解疑答惑。

下步的打算:

1、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课堂效益;

2、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和常识教师交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三

20xx年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塑造教师教育行为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环。

世界的飞速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教育者中心”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给学生知识”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终结”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终生教育”的教育模式等等。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是什么?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功能观;在教育活动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学生终生学习的尊基人的教师观;把教育的对象看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活动的主体,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学生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目前学校课程已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多元的课程结构发展,强化学科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意识,发展教师从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并了解隐性课程规律,使教师具备从事多种课程的复合教学能力的课程观;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观。这些都是教育观念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

“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观念就是教师从教之路的火把。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与设想的过程,因而设计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等因素将起重要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将起着定向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因而,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师的“教”,在设计中更多考虑教师的方便和需求,凸现教师的权威和地位,相应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削弱学生能力作用的发挥。在课程中,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学设计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中介或桥梁;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的选择与确定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落在具体的素质提高上,知识将成为实现素质目标的使用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不再限于教科书范围之内;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总之,我还要不断的学习,尽量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把自然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四

3、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栽培、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通过讲述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秘密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愿为科学献身的科学态度;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一些自然事物的规律、自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环境教育: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保护的方法,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

在体育方面,向学生进行了营养卫生教育,以及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保健教育;此外还有安全用电的教育。

1、观察能力:

(1)通过《星座》的教学,指导学生辨认星座、观察星座的方法;。

(3)通过〈怎样测量太阳高度〉的教学,使学生学到了用量影作图的方法。

2、实验能力:

(2)继续学习设计对比实验,运用对比实验探究自然规律和自然变化的原因。

3、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与综合能力,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认识空气的成分、燃烧的条件、声音传播的途径、空气污染的原因等。

4、想象能力:想象雷电的形成过程。

5、动手能力:

(1)制作: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

(2)栽培:用扦插方法繁殖植物。

3、我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学工作,在期末统考中,学生的自然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五

不知不觉2017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自然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自然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自然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六

告别了难忘的旧岁,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春。伴随着新春的来临,新的一学期有开始了,为了确保自然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特拟订计划如下。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精神,以教材为依据,以实验教学为重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目的。

我班有学生46人,女19人,学生来源于居峪、标湖、前湾四个村。通过上学期的教育、要求,次班学生对自然这一学科比较感兴趣,参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比较高,认识事物、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对头,对一些自然现象弄不明白,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张冠李戴,造成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少数学生因接受能力差,学习任务总是拖拉,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以下任务。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人体的骨骼以及骨骼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人体的6大关节,并知道关节的作用。

3、指导学生知道人体的正面和背面7块大的肌肉,知道肌肉的作用。

4、使学生知道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

5、知道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

6、使学生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

7、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三个条件。

8、观察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干制法制作昆虫标本。

10、使学生知道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作用。

1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水域的污染”,了解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以及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

1、课前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深钻教材,认真备课。

2、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学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愉快中获知。

3、课后加强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4、注重实验教学,课前做好实验准备,让学生积极投入实验过程的探究,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的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动手操作习惯,完成任务习惯。

6、加强辅导,使优生不骄,差生不馁,中等生积极进取。教学进度时间

完成的任务

1——4周第一单元

3——5周第二单元

6——8周第三单元

9——12周第四单元

13周第五单元

14——17周第六单元

19——结束复习、考试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七

2012年12月31日,在路政一中队三楼会议室,我队开展了“迎新年,促团结”的交流活动—茶话会。此次茶话会由中队办公室主办,同时邀请中队各班组代表和中队领导代表出席这次茶话会。在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之下,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茶话会中,重点总结了2012年工作各项工作和2013年开展工作的各项目标。

会议中,中队领导代表对2012年以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披露总结。职工代表们也提出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普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领导代表表示,能够尽快解决的问题一定会尽快解决,绝不拖延;而一些需要大量经费或很困难的问题,中队也会尽快拿出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力求给职工们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职工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最后,队长郭建林作了发言,认为这次茶话会很成功,帮他们了解到职工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有许多急需去解决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使他们的工作更有动力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努力,用心去解决职工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表示,会议结束后,他们会亲自去察看这些问题,并尽快的去解决他们,为职工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八

科研总结:丰富自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然科既是一门精确的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实践操作性。它通过实验来建立和验证理论,形象鲜明地得出自然学科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实验教学是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一切创新都发源于实践,创新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凡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创新上有所建树的,大多数是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大胆革新的人。自然课应要重视实践,强调通过操作、观察、学习,“导、学、做”合一。为学生创设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创新需要强烈的兴趣和动机,需要丰富的实践表象储备,才能为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

因此,我们在自然课中,尽可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己实践,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本学年,我校自然科组就以上的课题,以六年(1)班为突破口,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小学的自然实验,通常要求分组实验。在做实验时,我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分工协作,各施其职,群策群力。好的同学作好示范,帮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要虚心学习,努力完成实验任务,我常通过竞赛,评选优秀的实验小组,借此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另外,在自然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好奇心重,胆子大,会有不按实验规程操作的.现象。因此,我注意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说明违反规程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如:实验失败,损毁器材,造成人员伤亡等。启发学生不乱扔乱放实验器材,实验完成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这样,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品德,为创新作好思想准备。

在自然实验中,我发现个别学生有时操作不认真,观察不仔细,对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兴趣不大。他们只热衷抄袭别人的实验成果,不问实验的过程。为此,我介绍了我国航天.航空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大,发展我国的航天航空高科技事业,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实验,准确真实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往往是废寝忘食,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使学生对科学工作者产生由衷的敬意,自发向科学家学习,人小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自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十分注意创造条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怎样利用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我提醒学生除要对实验现象产生兴趣外,还要注意发现引起映像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倒像.虚像.实像等成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如实验认识磁铁的性质,我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知识,让学生边讨论,边小结,得出磁铁的各种性质,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高了学生观察理解,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的习惯。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的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特别强。在小学自然教材中,设置了不省有趣的自然实验。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有趣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大气压力时,演示了下面的小实验:在一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盖上一块光滑的纸片,按住纸片,倒转杯口,不让水流出。我问学生:“老师松开按纸片的手,纸片会怎样?”在学生充分议论后,我松开按纸的手,这时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现象,并惊奇地发现,纸片并没有掉下来。这时学生处于求知而又不能解的状态,唤起了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我把一干纸团固定在一只空杯底部,然后杯口向下,垂直插入水桶中,让学生猜:干纸团会湿吗,为什么?……通过实验,学生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更趋集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心理。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九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行为中的几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几多欢乐,不知不觉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如下: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为此,我针对本学科特点完成了以下尝试: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常常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2、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我总是从多角度鼓励全体学生猜想,而不是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结论。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都要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转变角色,引导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会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在实验教学中却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4、共同探讨,积极反馈。教师在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完成后要有反馈。我们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上告诉学生,老师要将你们的活动、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这不是给学生压力,仍是一种鼓励。但在结果上很难完整的评价:因为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他人替代完成的情况。如制作材料的完成。因此公正性不够。所以我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先说说具体过程,然后进行评价。

5、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自然、科学教学工作。

不知不觉20**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自然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自然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自然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自然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1、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自然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2、课堂教学活应不乱,教师收放应有度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都抱着求实的工作态度,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文是由本站教学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个人自然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在教育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认真参加教改实践活动。本人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继续教育课程资源。认真记录心得笔记,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充实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几年来先后参加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2002年,我市实施新课改,本人参加了学科培训,并经过培训,提高了思想认识。在学校承担了科研课题研究,在课改年级开展实践活动,参加课改研讨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本人被评为阿城市课改先进工作者,教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及哈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在这几年里本人先后撰写了论文《培养科学素养,探求自然知识》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校本培训在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中的思考》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阿城市一等奖;《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获哈市论文一等奖。

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学科带头作用,先后取得优异的成绩。

2002年9月,自然学科教学研讨课《食物的营养》获一等奖;。

2003年1月,被评为哈尔滨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工作者;。

2003年7月,自然学科《种子的构造》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2004年12月,自然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食物营养》获省级二等奖;。

2004年6月,自然学科《花的构造》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2004年6月,综合活动教学设计《校园环境的调查与设计》二等奖;。

2004年6月,自然学科研讨示范课《种子的构造》;。

2004年6月,第三其后备骨干教师教学设计大赛《电路》获二等奖;。

2004年10月,获得阿城市学科教学大赛《我的手》一等奖;。

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首先感谢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对我信任,给了我良好的展示机会。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研究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教学中,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引导者和促进者。总结积累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在课改实践中捕捉案例,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大胆实践,锻炼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科教学能手,把握每一次机会,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一

静静地回忆了工作以来我在教学教学方面的收获和一路走来遇到的难题,我也有了自己的点滴感受,有喜有忧,有苦有乐。其中让我受益较多的是讲公开课,和同事交流,反思。

公开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都说“举一反三”,有了一才能有三,对我来说,“一”就是讲公开课,尽管讲之前心里很忐忑,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但讲完之后必定会有收获。讲公开课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备课的重要性。只有讲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才能思路清晰,自如的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公开课可以在无形中提高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通过听课,我发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并尝试着把丰富的评价性语言运用到教学中,孩子们非常喜欢有针对性的鼓励。

第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事间的交流让我学到很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是常有的,身边的教师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我常向轩老师、贾老师请教,她们的指导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来弥补。

最后,在反思中成长。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三省”而后知道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胜欣慰,如有所失,明日必当加倍努力以弥补。希望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二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变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自然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了几十年,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课堂是由教师支配的,教师让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讨论……等等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转,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条目和知识灌输等教学目标上,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要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变革长期来旧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因此,我国把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人认为,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就应当从基础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要把课堂当作实现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场所,要重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以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不仅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证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培养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就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和发问,多一点引导、点拨和激励,彻底改变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条做法。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

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自然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和配合。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期的育人观,要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索、求取新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培育好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三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变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自然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了几十年,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课堂是由教师支配的,教师让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讨论……等等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转,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条目和知识灌输等教学目标上,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要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变革长期来旧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因此,我国把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人认为,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就应当从基础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要把课堂当作实现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场所,要重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以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不仅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证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培养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就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和发问,多一点引导、点拨和激励,彻底改变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条做法。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自然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和配合。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期的育人观,要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索、求取新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培育好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四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塑造教师教育行为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环。

世界的飞速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教育者中心”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给学生知识”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终结”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终生教育”的教育模式等等。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是什么?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功能观;在教育活动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学生终生学习的尊基人的教师观;把教育的对象看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活动的主体,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学生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目前学校课程已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多元的课程结构发展,强化学科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意识,发展教师从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并了解隐性课程规律,使教师具备从事多种课程的复合教学能力的课程观;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观。这些都是教育观念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

“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观念就是教师从教之路的火把。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与设想的过程,因而设计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等因素将起重要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将起着定向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因而,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师的“教”,在设计中更多考虑教师的方便和需求,凸现教师的和地位,相应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削弱学生能力作用的发挥。在课程中,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学设计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

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中介或桥梁;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的选择与确定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落在具体的素质提高上,知识将成为实现素质目标的使用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不再限于教科书范围之内;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总之,我还要不断的学习,尽量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把自然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五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还有很多的遗憾,三年级科学教学总结。我知道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提笔写下点什么以促进今后的教学更加完善是及其重要的。以下算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总结吧。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六

科研总结:丰富自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自然科既是一门精确的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实践操作性。它通过实验来建立和验证理论,形象鲜明地得出自然学科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实验教学是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 一切创新都发源于实践,创新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凡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创新上有所建树的,大多数是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大胆革新的人。自然课应要重视实践,强调通过操作、观察、学习,“导、学、做”合一。为学生创设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创新需要强烈的兴趣和动机,需要丰富的实践表象储备,才能为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

因此,我们在自然课中,尽可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己实践,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本学年,我校自然科组就以上的课题,以六年(1)班为突破口,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小学的自然实验,通常要求分组实验。在做实验时,我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分工协作,各施其职,群策群力。好的同学作好示范,帮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要虚心学习,努力完成实验任务,我常通过竞赛,评选优秀的实验小组,借此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另外,在自然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好奇心重,胆子大,会有不按实验规程操作的现象。因此,我注意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说明违反规程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如:实验失败,损毁器材,造成人员伤亡等。启发学生不乱扔乱放实验器材,实验完成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这样,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品德,为创新作好思想准备。

在自然实验中,我发现个别学生有时操作不认真,观察不仔细,对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兴趣不大。他们只热衷抄袭别人的实验成果,不问实验的过程。为此,我介绍了我国航天.航空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大,发展我国的航天航空高科技事业,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实验,准确真实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往往是废寝忘食,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使学生对科学工作者产生由衷的敬意,自发向科学家学习,人小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自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十分注意创造条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怎样利用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我提醒学生除要对实验现象产生兴趣外,还要注意发现引起映像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倒像.虚像.实像等成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如实验认识磁铁的性质,我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知识,让学生边讨论,边小结,得出磁铁的各种性质,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高了学生观察理解,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的习惯。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的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特别强。在小学自然教材中,设置了不省有趣的自然实验。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有趣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大气压力时,演示了下面的小实验:在一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盖上一块光滑的纸片,按住纸片,倒转杯口,不让水流出。我问学生:“老师松开按纸片的手,纸片会怎样?”在学生充分议论后,我松开按纸的手,这时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现象,并惊奇地发现,纸片并没有掉下来。这时学生处于求知而又不能解的状态,唤起了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我把一干纸团固定在一只空杯底部,然后杯口向下,垂直插入水桶中,让学生猜:干纸团会湿吗,为什么?……通过实验,学生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更趋集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心理。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七

九八年那场洪水过后,(洪灾,只是长江地区而言,而宁阳地区只能是称之为降雨量比往年稍多而已),宁阳地区这几年来一直比较干旱,尤其是夏季。

夏季,对以长江沿岸地区的人们来说,要时刻做好防汛准备,而对于山东大部分地区来说,则是做好防旱工作。山东省境内的宁阳县,曾是一个美丽的农业县,由于最近几年的干旱。宁阳县各城镇的粮食产量停留在98年水平甚至还有些下降。

人们为了浇地,打了不知多少井/可是都没有多少水。甚至是没水。这样的劳作,耗时又耗力,可回头看对村里没多少帮助,我采访了一个打井队队长,究竟谁的情况了解一下,井水的多少一是:地下水的水位,二是:井的位置。若是能打在比较浅的地方,还有能打出水来,在目前这种水位越来越低的情况,竞若能搭载泉眼上市最好的事了,可泉眼又能有几个呢?而目前的打井还不能准确的找出它的位置。而人们只好望着新打的井感叹了。

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隐蔽的问题了。只不过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以我家乡来说,我们现在没安上自来水,以往的用水是靠压水机来满足的,今年暑假期间竟然旱到压水机都不行了,只有靠挑水来维持日常的用水情况,而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地下水下降太快,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快的原因,有时人们无节制的用水,以及人们无意见的对地下水的破坏。

不敢想象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人们还没意识到地下水的使用问题,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八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及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朝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到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的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时,我采取了联系上下文、联系对比、换位思考和抓重点词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引导理解感悟的方法和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可以从下面三个教学片断中可见一斑:

教学片段一: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后,找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找出了“紧张”、“焦急”。

师:此刻“我们”为什么会紧张、会焦急呢?

师:要理解我们此刻的情感,结合上文理解。

师:(指名读文)“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朝鸫突然飞来,他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回沙滩去”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们”之所以紧张和焦急,是因为我们为幼龟的安危担忧。

生:说明“我们”有保护动物的善心。。。。。。

教学片断二:采用联系对比理解感悟

眼前发生的惨剧让大家感到很“震惊”。是怎样的惨剧呢?为什么作者不用“吃惊”而用“震惊”呢?教学环节中,我采取了采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我让学生认真看课文插图,追问学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金黄的沙滩上,有许多幼龟放心大胆地爬出巢穴,正努力奔向大海。大海里有他们日夜思念的妈妈。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天空中还有很多食肉鸟正铺天盖地地扑来,那些幼龟马上就要变成它们的美食了。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十九

20xx-20xx学年即将过去,蓦然回首,我已在百小讲台上站了整整八个年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我皆尝遍过;有人说,婚姻有“七年之痒”,然而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反而离不开这个职业。如果说工作前三年,是激情带给我无比的冲劲而使我热血沸腾的话,那么激情过后还剩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热情;相比较而言,热情比激情更沉稳,更具张力也更富韧性。

人生定向——目标。在这一年度中,我本着“校荣我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能力让百小科技特色教育更显明、更闪亮,尽自己的能量在各级各部门举行的活动或竞赛中,体现我校以“尊重生命,享受教育”为办学理念的显著成效以及“以人文增内涵,以科技创特色”办法思想的突出成果,打响我校特色教育的招牌,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个人也充分享受着的乐趣和幸福。

爱有所出——回报。我爱我的事业,我把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管是教学还是教育工作,都力争做的更好,用自己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我爱我的事业,是学校给予了我,培养了我,发展了我,所以我将学校的安排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我爱我的事业,所以我力争做一个开拓进取,不断完善的教师。热爱这项事业,我将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做学生的好老师,做学校的好教师。

情有源头——事业。何为事业?我有自己的理解。多少次校长找我谈心,问我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我毫不犹豫也无需思考地说:“我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这份事业,所以无论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还是学校里其他工作,我都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内驱力,这样工作上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我是把它不仅仅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把当真正当成是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理想的事业来做的。”正是由于这份情和意,所以我能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自家的事来做。作为本组教研组长,这学期,我带领教研组全体同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积极配合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百小娃娃科学宫”。为此我们整理出了近年来学校在科技教育领域中所取得的所有成果和活动资料,还收集了许多主题式的资料,如:地质方面、各类动物方面、创新思维与方法方面、航天方面等。经过屡次的修改及与校领导与设计公司的商榷,才最终定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我又多次主动进行现象查看,提出建议,督促整改;种类动物标本订购……我想,最终“娃娃科学宫”的如期顺利揭牌及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都离不开科学组全体同仁们的辛勤汗水的付出和集体智慧的凝聚。此外,我还尽可能为学校谋求发展之路,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或努力争取大型科技活动承办权,以促进我校科技特色项目向更高的目标挺进。

2.参加活动找差距.市、区科学教研活动比较频繁,这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因为在活动,我能借鉴他人丰富的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所用。特别是自己感到不太适应的课型,在听课过程中,努力做到不轻易漏掉一个字。回来后,结合本人特点作适当修改,立即上一遍,再做反思。我想,只有这样的教研活动才对我有更大的帮助,我也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所以,在5月份新北区小学科学培育室活动中,我执教了一堂展示课《认识固体》能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我想也与我的不断学习,不断磨砺是分不开的。

3.研读专著形风格.我精读了《日本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指导与评价》一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内涵和外延,更明确了常规下科学探究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此外我还带领组内老师研讨《新课程》《科学课》等杂志,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我深深体会到了一点.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都能以“理念先行”为原则,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法。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成长之路,我由衷地感受到“书能明理”的巨大功能和作用。从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级职称评定”,一路走过来,每次教学理论考试均能很轻松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我想也得益于此。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

小学自然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分组实验以学生个别操作,研究主特点,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中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实验的准备上要注意一个“细”字。

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考虑周详,它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等。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实验的特点和自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自然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例如,自然教材第七册的《简单电路》一课,教师在课前除了将电流实验盒按组配置齐之外,还要逐盒检查仪器是否齐全、电池是否有电、仪器是否有故障等,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是圆满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有了这些准备后,才能动手做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比如,我在上《动物与环境》一课时,分组实验前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已准备蚯蚓并观察其喜欢的土壤,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蚯蚓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就在实验课快结束时,李艺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他家房后的一块地土壤阴暗、潮湿却一条蚯蚓也没有?其他几位同学也提出类似问题。课后,我和李艺等同学一起去观察那块地里的土壤,并带回样品。第二节课上,我将土壤样品和另一份有蚯蚓生活的土壤同时展示出来,并把两份检测结果让学生比较,很快学生便得出结论———蚯蚓喜欢在ph4、5—8、5的土壤中生活,李艺同学家屋后的土壤碱性太重而不适于蚯蚓生活。

二、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放”字。

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老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愈新就愈要鼓励。我在上《电磁铁》一课时,实验时学生一人一组,自已准备,挑选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脑思考、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二节课上孩子们把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既丰富又有趣,还远超出我设计的内容,他们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时,教师要注意一个“导”字。

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或观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总结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不要简单地让学生翻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或严密,教师也不要立即否定,也不应强迫背诵书上的结论,而可以引导学生对结论再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尽量取得统一。有创造性发现应及时给予表扬。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诗人是鼓手,他们打着鼓前进。”而做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自然课的老师也要做一名科学的鼓手,以生动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实验、巧妙的设计,千方百计地打好鼓来吸引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引导他们进入科学的殿堂,争取成为科学启蒙教育的艺术大师。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一

20xx年在酉鸡的畅鸣中悄然而逝。回顾20xx年,本人作为区自然教研员密切配合市小教部的教研工作,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努力提高广大自然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在全区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的完成了09年的工作任务。

现将20xx年度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09年暑期参加了区教委举办的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作好笔记,自愿订阅党员刊物,积极主动参加教委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

自然学科的宗旨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自然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自然学科教学观念。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举办了自然教师的全员培训和科学实验教师的培训。为老师们打印《科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和文章。改变以往的教研员主讲的培训方式,以“参与式(活动式)学习”为主要培训形式,以具有“问题中心、自主探究、重在发现、发展能力”的特征的“做中学”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探究活动设计、课例解剖等方式展开研究,既有理论性,又突出了实用性,让教师感到非常受用。教师们根据版本和所教年级自主划分小组,确立一名小组负责人;一名记录员,每个小组提出2~3个在教学中存在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把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每个小组选出自己小组能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改变培训的形式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用新观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学骨干,使其成为自然教学战线上的生力军。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及肯钻研的新教师参加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帮助教师订阅学科杂志《科学课》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定期听骨干教师的课,课后组织骨干教师座谈,由教师本人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课后反思,共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注重让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使全区的自然教学水平有一个较明显的飞跃。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肯钻研的新教师,就追踪听课,课后教研员和教师一起分析思路及反思教学,使新教师快步成长。

我区有六所学校参加国家、省、市级的科研课题,09年末《小学自然(科学)自主探究》科研课题接受验收。我区滨河路小学和矿工街小学在省科研课题研讨会上交流了各自学校的特色,受到与会领导及老师们的认可和好评。

教师们在几年的课题实验中,发现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设计思路——上观摩课——介绍经验——整理材料——形成终端实验报告。

为了全区能够顺利进行自然课的常规教学,我在每学年的培训中都安排观摩课,还组织举办研讨会,由骨干教师为全区自然教师作引路课,使教师们在常规课的基础上有发展,做到“保底不封顶”。

矿工街小学、滨河路小学在省课题研讨会中交流成果。

中华路小学承办市学科年会。

新华小学承办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科学》教材回访座谈会。

1、教师的成绩

滨河路小学郝春光老师在辽宁省首届“视频案例”评比活动中成绩优秀,被报送参加国家级评选。此视频案例在地方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

矿工街小学吴翠萍在省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中华路小学宋莹老师在市优课评比中课例突出,在年会中一展风采。

西华园小学张继伟老师在市学具教学研讨会中所上的课获一等奖。

滨河路小学郝春光老师撰写的论文立意新颖,在年会中得以交流。

2、本人的成绩

撰写的论文在09年全国学科年会中获国家级优秀论文。

参加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科技教育》的编写,教材已出版发行,学生开始使用。

撰写的论文《关注发展 有的放矢》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当代教育杂志》中发表。

参加省级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成绩合格,颁发合格证书。

在省级学科骨干培训中完成“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颁发结业证书。

设计的自然课《保护大自然》在辽宁省创新教育优秀课评比中获省一等奖。

指导的自然课《日食和月食》在20xx年度省小学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获指导奖。

指导的自然课《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全市学具工作研讨

会中获指导奖

1、继续开展扎实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培训。

事先征集教师的合理建议和好的提案。

2、继续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追踪调研,使骨干不断成熟,发挥作用。

3、分区域开展教研活动。调动不同地区自然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扩大自然教师展示自己的机会。

自然教学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二

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分组实验以学生个别操作,研究主特点,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中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实验的准备上要注意一个“细”字。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考虑周详,它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等。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实验的特点和自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自然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例如,自然教材第七册的《简单电路》一课,教师在课前除了将电流实验盒按组配置齐之外,还要逐盒检查仪器是否齐全、电池是否有电、仪器是否有故障等,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是圆满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有了这些准备后,才能动手做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比如,我在上《动物与环境》一课时,分组实验前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已准备蚯蚓并观察其喜欢的土壤,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蚯蚓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就在实验课快结束时,李艺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他家房后的一块地土壤阴暗、潮湿却一条蚯蚓也没有?其他几位同学也提出类似问题。课后,我和李艺等同学一起去观察那块地里的土壤,并带回样品。第二节课上,我将土壤样品和另一份有蚯蚓生活的土壤同时展示出来,并把两份检测结果让学生比较,很快学生便得出结论———蚯蚓喜欢在ph4.5—8.5的土壤中生活,李艺同学家屋后的土壤碱性太重而不适于蚯蚓生活。

二、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放”字。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老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愈新就愈要鼓励。我在上《电磁铁》一课时,实验时学生一人一组,自已准备,挑选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脑思考、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二节课上孩子们把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既丰富又有趣,还远超出我设计的内容,他们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周的工作计划(模板15篇)

    安全工作计划的制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议大家利用以下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单位的计划。

    述职述廉述学报告全套资料(优质15篇)

    述廉报告的撰写应注重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根源,以便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接下来,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几篇写作精良的述廉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餐饮服务员实习总结(专业24篇)

    实习总结是对自己在实习期间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习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实习总结。

    高校教师调动申请书(实用17篇)

    申请书是向对方展示你的独特性和个人魅力的一个机会,你应该好好利用它。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范文中汲取灵感,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一份独特而精彩的申请书。尊敬的各位领导:我

    小学二年级语文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3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次盘点,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而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发展。通过学习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自己

    讲卫生健康教案(通用14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计划。请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共同提高教

    骆驼祥子中学生的读后感(优秀15篇)

    优秀学生不仅有出色的学术表现,还具备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优秀学生的共同特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方案范文(15篇)

    计划书不仅是一份规划行动的文件,更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理性思考和规划。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份计划书,那么以下的范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1、作为晋级、解雇和调整岗位依据,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优质21篇)

    教案应当注重情感教育和生活教育,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和借鉴小班教案范文,探索更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中班社会微笑教案大全(18篇)

    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中班教案的编写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