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GZ才子

通过制定教案,教师可以提前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准备。通过阅读教案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一

1.填空题(24%)。

(l)一次式-3中,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长为a厘米,宽为3厘米,则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厘米.

(3)当x=__________时,一次式-x+4的值是-4.

(4)某人骑车到外地参观,第一个小时走了x千米,第二个小时比第一小时少走3千米,则两小时内共走了_________千米.

(5)三个连续奇数,最小的一个为x,则其余两个的和为___________.

(6)甲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3小时后,他们两人间的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7)某数的与某数的30%的和比某数小3,若设某数为x,则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8)若某种商品的售出单价为a元,毛利润是售价的35%,则买入单价是_________元.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正数(b)-a是负数(c)a的.系数是1(d)-a的系数是1。

(a)x=y-2(b)2×3+1=7(c)-5=3x(d)-1=x。

(3)若方程ax+2=8x-6的解是x=-4,则a是()。

(a)160(b)(c)9(d)10。

(4)x=3是下面哪个方程的解()。

(a)5x=7+4x(b)3(x-3)=2x-3。

(c)=10(x+2)(d)4(x-2)=5-x。

(5)化简2x-2(1-x)的结果是()。

(a)3x-2(b)-2(c)4x-2(d)4x。

(6)把108册课外读物按2∶3∶4的比例分给初一(1)班、初一(2)班和初一(3)班的学生,则初一(2)班得到的课外读物为()。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二

教学后记。

课 题。

数据的收集(2)。

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

教法选择。

学法引导。

课堂组织形式。

一、课堂导入  。

二、分组讨论。

三、集体分享。

四、课堂调查。

五、反思提高。

六、课后作业 。

备注: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三

(1)本节的重点是会用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判定两条直线垂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两直线垂直的定义中虽然强调“有一个角是直角”,但实际上由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可以得到其他三个角也都是直角,因此不指定哪一个角是直角,实际上无论哪一个角是直角,都可以判定两直线垂直.反过来,已知两直线垂直,那么它们的四个交角中无论哪一个角都是直角.对于点到直线的距离,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能误认为是垂线段本身.

(2)本节的难点是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因为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想象不出什么情况下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教科书是学生在对长方体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对于这些结论,只要求学生有感性认识,不要求学生掌握,所以老师不要深挖.

(1)本节仍用上节用过的相交线模型作演示(也可用我们提供的课件),在让学生观察模型时,不要只让学生看热闹,而要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可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认识垂线的唯一性);(2)当a、b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是直角吗?然后找学生回答,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两直线垂直的.感性认识.

我们做了一个课件,这个课件把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情况,更直观的展现了学生,帮助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四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水的净化——。

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复习提问: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新授:

提问:什么地方存在水?

学生思考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

提问:有没有同学看到黄河?(电视上也行)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答:很浑。

提问:能不能说一下原因?

学生: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

提问:那么你说黄河水是纯净物还产混合物呢?

学生:是混合物。

提问:捧起一捧海水是否是清澈透明的?尝一下是什么味道?为什么?

学生:是,是咸的。因为含有食盐。

提问:那么,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是混合物。

总结:自然界的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象泥沙这样不溶性杂质还有象食盐这样可溶性的杂质,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如何除去这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这就是水的净化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怎样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请同学们看书参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总结一下可以采取哪些操作来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

1.沉淀演示实验:观察混浊的水的静置,并比较颗粒大的和小的沉淀的快慢,从而得出加絮凝剂的作用:使小的颗粒凝聚成大的颗粒,加快沉淀。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

问题:上述操作哪个净化效果最好?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经是澄清透明的了,这些水是纯净的吗?

学生答:不是,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提问: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喝矿泉水好呢?还是喝纯净水好呢?为什么?

学生答:矿泉水,化学教案《水的净化——》。因为矿泉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

学生答:钙的化合物、镁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问: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请同学们看书。

提问:你能鉴别硬水和软水吗?

学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软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软化:有哪此操作?

学生答:煮沸水蒸馏。

提问:同上面的几个操作相比,蒸馏的净水效果怎样?

练习题:56页1、2、3。

下面咱们重点学习一下过滤的实验操作。

“一贴”

“二低”

“三靠”

练习:基础训练。

小结:请学生总结都学到什么?

作业:一课三练。

检测。

板书水的净化。

水:化学符号,组成;构成。(纯净物)。

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混合物)。

1.沉淀(加絮凝剂)“一贴”

2.过滤:小的走,大的留“二低”

3.吸附:物理变化“三靠”

1.硬水:含钙、镁的化合物较多。

2.鉴别:用肥皂:渣硬沫软。

3.软化:煮沸:家庭。

蒸馏:液气液。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去括号)。

=7x2+x-1(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b=-3a2+b2+2c2,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去括号)。

=7x2+x-1(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b=-3a2+b2+2c2,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去括号)。

=7x2+x-1(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b=-3a2+b2+2c2,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六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

能力: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结合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边讲边实验。

仪器;烧杯、尖嘴玻璃导管、硬质玻璃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药品;氧化铜、一氧化碳气体(贮气瓶中贮存)、澄清石灰水。

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co和co2,本节主要学习co的性质。

从贮气瓶中排出一瓶co气体。(集气瓶倒置)。

回忆观察引出本节主题。

1。通过观察和推理可得出co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回答后给出co的密度(1。75克/升)。

2。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煤气中毒事件,说明co有什么气味?

讲述:co无色、无气味,不易被人察觉,所以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因此科天燃煤或使用液化石油气热器时应注意空气流通,防止煤气中毒。

观察并回答:

co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结合实际回答:

分析后得出结论:co无气味。

思考、理解。

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

进行有关环保和安全教育。

将一盆水放在煤炉上能否防止煤气中毒?为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co的物理性质。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结合生活实验分析。回答不能,因为co难溶于水。归纳小结:

co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嗅、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完成。

边小结物性边完成。

及时落实及学知识达到承上启下作用。

说明:上面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由于co的毒性引起的,这是它的化学性质。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为什么会发生co中毒,中毒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99co的毒性记录: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

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o2强,使之丧失载氧能力,造成人体缺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煤炉或煤气燃烧时火馅的颜色是怎样的?(说明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2。上述现象说明co有什么性质?

指导学生完成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用什么方法检验co燃烧产物?

co的可燃性及产物的检验(课本p。97实验5—10)。

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回忆并回答:

co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完成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

讨论并回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co2。

观察、验证实验现象。

结合实际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完成化学议程式的能力。

巩固co2的检验方法。

巩固所学知识。

根据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析,co。

可以从o2继续得到氧变成co2。

标出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并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co能否从其它含氧元素的物质中夺取氧,生成co2呢?

co还原cuo。

(课本p。98实验5—11)。

思考。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

实验装置图及讨论题讨论题:

加热前为什么选通一会儿co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试管上尖嘴处排出的主要气体是什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思考并完成讨论题结合h2的验纯,对比回答。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多余co气体,散逸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人中毒,应将它点燃。

复习有关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注意事项。

应用co的可燃性解决实际问题。

co燃烧时放出热量,可以利用它作为co与cuo反应的热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思考并回答:

既防止了co的污染,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领悟co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结合co的性质,渗透对事物的认识要"一分为二",不可绝对化的思想。

co为什么能还原氧化铜?说明co有什么性质?

2。还原性。

讨论并回答:

co可以继续得氧变成co2,它可以使cuo失去氧,还原成cu。说明co具有还原性。

完成现象到本质的分析。

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完成。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co的性质。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一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co和co2(b)co2tna2co3(c)c和co(d)co和caco3。

3。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它。

无色、无气味(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能溶于水。

附2:课堂练习二。

4.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色火焰,同时,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一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它可以做。

5.一氧化碳能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性,在该反应中做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气体中有剧毒的是。

h2(b)n2(c)co(d)co2。

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碳(b)一氧化碳(c)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d)氢气。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无无难略小2。b3。c。

4。蓝放出热量5。还原还原6。c7。b。

附4:随堂检测。

co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

黄色(b)蓝色(c)紫色(d)淡蓝色。

2。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

o2和co2(b)h2和co2(c)co和co2(d)h2和co。

3。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c(b)h2(c)co(d)co2。

4。鉴别h2和co的是根据它们的。

密度(b)溶解性(c)还原性(d)燃烧后的产物。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七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1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一瓶氧气。

1.说出氧气的色态。

2.氧气有气味吗?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液态氧固态氧。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八

本人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采用“目标--问题”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本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原则,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半数的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但碍于教学计划,有的问题在答问过程中还不时得到本人的提醒,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难于发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多提问”固然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知识,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起于疑,疑源于思,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目标--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本节课由于教学设计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偏少,导致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太少,长此以往的“后遗症”是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而在探索问题的关键时候,本人也缺乏耐心急于把思路给出,这是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将因此产生思维惰性。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吹尽黄沙始现金,我们只有以“没有最好,力求更好”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九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如果且,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

(1课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节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

(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

(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总结板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讲解]: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3页。

[板书]: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演示实验]: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演示试验]: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学生活动]: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目的意图]: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提问]: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板书]:

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问]:

(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总结板书]: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实验]:再次演示实验5—8: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5页的选学材料,回答每种灭火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目的意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板书]:四.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四)总结、扩展。

比较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列表比较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

2.教材第96页习题2、3、4、5。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一

教者。

杨1。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7—1溶液。

教学。

目标。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溶液——。

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建立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法。

实验探究,自学归纳。

教具。

实验用品,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激趣导学。

引入溶液。

引言。

激发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探索新知。

溶液定义。

溶液的形成。

生:实验(一)。

师:启发观察,

引导总结,化学教案《溶液——》。

微观演示。

生:实验(二)。

激发兴趣,培养。

动手能力。

引导启发,培养。

观察分析能力。

对比总结,培养。

表述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探索新知。

定义。

组成。

特征。

应用。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讲解。

师:必要的指导。

师生讨论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

形成创新能力。

总结提高。

生自主完成。

师做补充。

形成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7—1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组成:

溶剂。

特征:

应用:

课后回忆。

溶液——。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二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正、负数的意义,

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三

§1空气。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第一节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火焰。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检查】课堂练习一指导学生做练习。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举例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检测】课堂练习二。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专题设计。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课后反思:

test: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b)21%(c)0.94%(d)0.03%。

(1)二氧化碳()(2)氧气()(3)氮气()(4)稀有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四

§1空气。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第一节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火焰。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学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五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六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第一节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火焰。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检查】课堂练习一指导学生做练习。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举例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检测】课堂练习二。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专题设计。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学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七

2、经历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代数式求值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三、课堂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投影)。

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二)师生共同研究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2、结合上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x+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例1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当x=7,y=4,z=0时。

x(2x-y+3z)=7(27-4+30)。

=7(14-4)。

=70、

注意:如果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上乘号。

例2根据下面a,b的值,求代数式a2-b2的值?

(1)a=4,b=12,(2)a=1,b=1、

注意(1)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

(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

四、课堂练习。

1、(1)当x=2时,求代数式x2-1的值;

(2)当x=2,y=4时,求代数式x(x-y)的值。

2、当a=-1,b=2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2;(2)(a-b)2、

3、当x=5,y=3时,求代数式xy+2y2的值、

五、师生共同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

3、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

六、当堂检测。

1、当a=2,b=1,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c-(c-a)(c-b);(2)b2-4ac。

2、根据下面所给字母a、b的值,求代数式a+b的值。

(1)a=-3,b=-2(2)a=-8.b=+2(3)a=3/2,b=0。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八

摘要: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就应该进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然后才能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数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科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永远的课题。数学知识抽象艰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困难。教师应该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从教材、学生、教法、评价几方面认真筹划一节课,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一、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排的,是教学活动的蓝本,是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所以教师要把钻研教材作为教学的前提,只有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才能够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所以教师要通读教材,树立大数学观,站在全单元的高度,站在全册的高度,站在年段的高度去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之后再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变量与函数》的教学,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函数放在整个年段的视角下进行教学。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其内容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函数是研究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变化的关系。(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教师怎样把学生带入函数的大门,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函数基础,另一方面考虑到知识的拓展和教材内容的延伸。《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对函数意义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要考虑知识的衔接问题,学生在此之后将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今天的学习要为明天的新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着眼现在,而且还要想到承前启后。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而为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制订明确的目标,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在备课时,应该充分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该部分教学内容的规定,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教学的范围。然后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应该掌握到什么深度,需要进行哪些延伸和拓展等。在明确这些目标后,开始为目标的实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多媒体的运用等。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还是以函数的教学为例,在《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学时,首先要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并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数学思考目标,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问题解决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函数获取信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够有章可循,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而且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了解学生是一名教师必须做的教学准备工作。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不长,注意力易分散,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渴望被重视和被肯定。我在开学之初进行摸底调查和实验,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和知识认知基础。可以通过问卷和答卷的形式,对全班学生有一个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期待目标进行教学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开发学生的潜能,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的学习中。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多种途径的交流,表达不应只成为文科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既可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亲历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形成深刻的烙印,强化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

数学是中考乃至高考的重点科目,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其主导地位,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课堂上的表现就越从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越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越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定位:“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玉龙。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6)。

[2]刘春林。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03)。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乌当第二中学)。

相关范文推荐

    学雷锋在行动倡议书(专业17篇)

    通过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2023年新学期新起点的演讲稿分钟(模板15篇)

    演讲稿可以是学术性的、娱乐性的或者是传达某种宣告和倡议的。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第二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模板18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我们每个学期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学生撰写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教研室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更有条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和工作内容,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指导思想:本学期

    2023年语文教师工作计划小学工作目标(优质23篇)

    教师工作计划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具体可行的短期目标。【范文6】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教材为基本

    酒店新员工转正个人工作总结(优质19篇)

    转正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方式。通过读这些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最新读书的好处演讲稿经典(优秀23篇)

    初中毕业,家里无力送我升学,不得不辍学谋生。因为读书少,对读书人无比敬仰,觉得他们很高大、很了不起。长大了些,才渐渐知道,许多人用心刻苦读书,是因为读书有许多好

    最新诚实守信三年级参考大全(17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对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刻表达,以及对语言和结构进行合理运用而得以形成的一种文体。它能够展现出作者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最新听心理讲座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我们的成长轨迹,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长久以来,我都凭着自己的一点点积累和

    2023年热爱生命初三(通用19篇)

    优秀作文能够给人带来思考和启发,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