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翰墨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期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计划的质量。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一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集体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破这一难点我们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新课前先是出示了口算卡:

接着在方程意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明白什么是相等关系,我们先用了一把1米长粗细均匀的直尺横放在手指上,通过这一简单的小游戏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衡和不平衡,平衡的情况是当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时(食指位天直尺中央),紧接着引入了天平的演示,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30的两只正方体、50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我们的口算题引入本来是为这节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但在第一次上课时,口算题我们做完后没有再回过头来再充分利用。课后经过大家的评课和科培中心老帅的指点,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几道口算题,其中隐藏着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第二节课中我们通过改进,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又回到口算卡,将口算卡的题通过变化——只是等式|,——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就弄得明明白白了。

文档为doc格式。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二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时通过天平的演示: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低视的动手能力,但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天平,起码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将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法解题思路对列方程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关系时表示时可能存在困难,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三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前展示了一架天平,从学生认识天平平衡的特性导入新课,在新事物面前,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提出疑问,顺利掌握了方程的定义。上完这节课我的主要收获如下: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如果离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通过天平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在对比总结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在得到相关式子时,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别总结出各自的特征,最后我把方程的式子全部圈了出来,告诉学生,在数学上把这样的关系式叫做方程,让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概念,学生们很自然就归纳出这一类式子的特征,总结出了方程的概念,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起方程的数学模型。

在学生总结出方程的意义之后,自己列方程,并同桌互相检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偏差和用字母表示数含糊的知识都暴露了出来,通过指名学生发言,学生在争论中逐步明白了相关知识,以前没问题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深化了认识。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我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等题型,体现了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学生参与的很积极,也觉得很有趣。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突出得不够。对方程的定义中“含有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必要的条件强调不到位,导致学生在选择题时有个别学生把y+24选择为方程。

2、对学生“说”的训练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述的机会。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四

《方程的意义》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属于概念教学。对于概念的学习来说,如何理解定义是重要的,方程的意义不在于方程概念本身,而是方程更为丰富的内涵。就本节课反思如下:

等式的认识是学习方程的一个前概念,因此,在认识方程之前,我先安排了一个关于“等号”意义话题的讨论。出示如:2+3=57+2=4+5,这两个题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3=5这个题中“=”表示计算结果,而7+2=4+5表示是一种关系,让学生对等号的认识实现一种转变,从而为建立方程埋下伏笔,也体现了思考问题着眼点的变化。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临时改变思路,根据课件天平左盘放着20千克和50千克的物体,右盘放着70千克的物体,学生列出算式20+50=70,我就问这个等号表示什么意思?由于这个算式有了天平具体的直观形象,学生一下子过渡到等号表示一种关系。我想让学生体会等号从表示一种过程过渡到表示一种关系,但课后我反思没有必要,以前学生已经知道等号表示一种过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等号还表示一种关系,为建立方程打下基础,所以,当学生已经在天平直观形象中认识到等号表示一种关系,就可以往下进行。所以,这个环节浪费了时间,同时我认识到课前每个环节都要慎思。

新授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我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解每幅图的意思,让学生经历认识方程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深刻的思考中,体验方程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从而列出方程并认识方程。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对方程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我安排了以下4道习题:

第1题:下面这些式子是方程吗?

x×2-5=100y-2=35()+3=5苹果+50=300。

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是任何字母,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物体或者画括号等。让学生体会到其实方程在一年级就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和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只是在一年级我们没有给出它名字,()+3=5就是方程的雏形。

课后我反思这一环节应该增加一些不是方程的习题,如:2x-362x+9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式子中辨别方程会更好些。

第2题,出示天平图,左盘放着一个160克的苹果和一个重x的梨,右盘放着240克砝码,你能列出方程吗?很多学生列的方程是160+x=240,我就出示240-160=x这个式子是方程吗?让学生在思辨中明晰,它只有方程的形式而没有方程的实质,进一步明白方程的`定义中“含有”未知数指的就是未知数要与已知数参加列式运算,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第3题,出示了天平图,左盘放着250克砝码,右盘放着一个重a克和b克的物体,让学生列方程。通过此题的训练,学生知道了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不只是一个,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个。方程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浮出水面。

课后我反思,通过此题的训练,也应该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数用不同的未知数表示。

生1:800=300+5x。

生2:800=300+y。

师;为了不让别人产生误会,要写上一句话,写清x、y分别表示什么。

这样为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会减少漏写设句的几率。也让学生明白,没有天平要想列出方程,要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起等量关系。

本节课我以等式入手建立方程的概念,以判断方程为依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以解决问题为抓手,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深刻体会“含有”未知数的真正含义,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一种思辨的状态中体验到方程是表达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文档为doc格式。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五

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提出疑问,顺利掌握了方程的定义。上完这节课我的主要收获如下:

1、通过天平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科学课上认识了天平,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在得到相关式子时,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别总结出各自的特征,最后我把方程的式子全部圈了出来,告诉学生,在数学上把这样的关系式叫做方程,让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概念,学生们很自然就归纳出这一类式子的特征,总结出了方程的`概念。

3、在学生总结出方程的意义之后,自己列方程,并同桌互相检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偏差和用字母表示数含糊的知识都暴露了出来,通过指名学生发言,学生在争论中逐步明白了相关知识,以前没问题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深化了认识。

11。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六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理论性、学术性较强,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教学,是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知识支撑。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还可以,有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七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如后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题等等。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几乎提不出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都是些求未知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直接出示要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式,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找等量关系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知道从哪入手。学生思考讨论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也没有结果,我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多了。课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如何引导还需要多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学生很容易根据天平列出算式。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刚才列出的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这些等式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一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后,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但我补充进去了,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清晰,会表述,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述不清,发言不够积极。看来,课堂教学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多想些办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交流则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展示交流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就会发生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果与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八

师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师: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生:平衡。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生:(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师: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生:(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反思:本节课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天平到抽象的方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大飞越,要让学生达到由具体到抽象的真正理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变为渗透思想,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本节课巧妙地把天平与方程中“相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调整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对方程的意义有了较好的理解。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一个主动探索的心态,有一个敢干质疑的精神。在本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解决的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同时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深化了新知,在交流中提高了准确表达能力,这样不仅使课堂有了活气,学生放得开,学得活,而且从思想上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分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九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执教中通过天平的演示: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将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法解题思路对列方程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关系时表示时可能存在困难,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堂上让学生借助于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列出表示等与不等关系的式子,为进一步认识等式、不等式提供了观察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式子分类,建立等式概念,并举出新的生活实例进行强化。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深化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还可以,有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制作的不够精细,完美!所以应用起来不够方便!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开课活动,在活动中我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旧教材先利用天平认识等式,然后认识方程。而新教材通过情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最后揭示方程的意义。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如后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题等等。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几乎提不出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都是些求未知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直接出示要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式,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找等量关系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知道从哪入手。学生思考讨论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也没有结果,我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多了。课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如何引导还需要多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学生很容易根据天平列出算式。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刚才列出的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这些等式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一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后,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但我补充进去了,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清晰,会表述,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述不清,发言不够积极。看来,课堂教学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多想些办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交流则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展示交流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就会发生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果与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先引入了天平的演示,然后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g和30g的两只正方体、50g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g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g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我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好在练习题中有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对的)但是通过同桌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争论,答案不一。虽然做错的同学最后被做对的同学说服了,但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学生对其还存在模糊概念。进一步研究。

创建形象、生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学生最开心的,应该是自己经过探索后的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乐学、好学、积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

文档为doc格式。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一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将“等式”和“方程”进行直接对比。以使学生理解和区分“等式”和“方程”。口算题引入铺垫后,要再回过头来充分利用。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再回到口算题上,将口算题通过变化由等式到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明白“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二

教材比旧教材对方程教学的要求提高了。《方程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在课堂教学中,方程意义的教学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讨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时,学生能清楚的表达,指出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能说明自己的理由。在知识渗透方面:当教师在天平放上未知重量的物体时,学生能自觉用字母表示求知数x+50=200;在左边放入一个一元硬币和一个五角硬币,右边放一个5克砝码,天平平衡时,学生通过争论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求和数x+y=5,学生自己说明了理由;在讨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时,学生也能自己理解集合图的含义。由此可见,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把握了合适的教学时机。这堂课上完,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知识巩固的时间太少。

方程意义的教学的练习足足用了27分钟。“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不到位。课后我一直想“这27分钟花得是否值得?怎样处理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还有方程意义教学时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学生在看,学生的自主性不够,这是我教学设计时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让分小组学生自己操作,教学时间会更加不够。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我又设想,对教材作些处理。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放到下一课时,剩下的时间,利用学生头脑中刚刚建立的天平这一数学模型,加强学生列方程的练习。这样处理是否会更好。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三

《方程的意义》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属于概念教学。对于概念的学习来说,如何理解定义是重要的,方程的意义不在于方程概念本身,而是方程更为丰富的内涵。就本节课反思如下:

等式的认识是学习方程的一个前概念,因此,在认识方程之前,我先安排了一个关于“等号”意义话题的讨论。出示如:2+3=57+2=4+5,这两个题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3=5这个题中“=”表示计算结果,而7+2=4+5表示是一种关系,让学生对等号的认识实现一种转变,从而为建立方程埋下伏笔,也体现了思考问题着眼点的变化。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临时改变思路,根据课件天平左盘放着20千克和50千克的物体,右盘放着70千克的物体,学生列出算式20+50=70,我就问这个等号表示什么意思?由于这个算式有了天平具体的直观形象,学生一下子过渡到等号表示一种关系。我想让学生体会等号从表示一种过程过渡到表示一种关系,但课后我反思没有必要,以前学生已经知道等号表示一种过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等号还表示一种关系,为建立方程打下基础,所以,当学生已经在天平直观形象中认识到等号表示一种关系,就可以往下进行。所以,这个环节浪费了时间,同时我认识到课前每个环节都要慎思。

新授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我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解每幅图的意思,让学生经历认识方程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深刻的思考中,体验方程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从而列出方程并认识方程。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对方程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我安排了以下4道习题:

第1题:下面这些式子是方程吗?

x×2-5=100y-2=35()+3=5苹果+50=300。

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是任何字母,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物体或者画括号等。让学生体会到其实方程在一年级就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和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只是在一年级我们没有给出它名字,()+3=5就是方程的雏形。

课后我反思这一环节应该增加一些不是方程的习题,如:2x-362x+9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式子中辨别方程会更好些。

第2题,出示天平图,左盘放着一个160克的苹果和一个重x的梨,右盘放着240克砝码,你能列出方程吗?很多学生列的方程是160+x=240,我就出示240-160=x这个式子是方程吗?让学生在思辨中明晰,它只有方程的形式而没有方程的实质,进一步明白方程的定义中“含有”未知数指的就是未知数要与已知数参加列式运算,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第3题,出示了天平图,左盘放着250克砝码,右盘放着一个重a克和b克的物体,让学生列方程。通过此题的训练,学生知道了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不只是一个,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个。方程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浮出水面。

课后我反思,通过此题的训练,也应该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数用不同的未知数表示。

生1:800=300+5x。

生2:800=300+y。

师;为了不让别人产生误会,要写上一句话,写清x、y分别表示什么。

这样为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会减少漏写设句的几率。也让学生明白,没有天平要想列出方程,要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起等量关系。

本节课我以等式入手建立方程的概念,以判断方程为依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以解决问题为抓手,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深刻体会“含有”未知数的真正含义,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一种思辨的状态中体验到方程是表达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四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1)使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方程的意义。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出示实物天平。

(实物天平比较小,用屏幕上的天平来模拟实验。)。

2、两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西瓜,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猜猜看,天平可能会哪边重呢?(说明两边的重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用式子描述重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一场篮球比赛,红、蓝两队打得还挺激烈的,你能来描述两队的情况吗?

用式子表示两队比分的关系。

用式子来表示比分的三种关系。

4、创设四个情景。

(1)每个情景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关系式清晰地来描述吗?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刚才我们对情景的描述得到了很多式子。

2801001204?25+?=7022y+720=1050。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1)看是否是等式。

(2)看是否含有未知数。

……。

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4、引导概括方程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三、抓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本质。

1、演示动态平衡。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2、出示情景(没有等量关系,不能用方程表示。)。

出示情景120元正好买2个玩具企鹅。(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3、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四、联系实际,应用与拓展。

1、周老师从无锡到徐州来上课。

(1)线段图。

(2)我乘火车从无锡站开出,每小时行?千米,7小时到达徐州站。无锡站到徐州站的铁路长525千米。

(3)到了徐州站,我买了3枝圆珠笔,每枝?元,付出20元,找回2元。

2、情景图。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队获得了?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了32枚,日本队获得y枚。男孩说:“中国台北队金牌数的16倍正好等于中国队的金牌数。”女孩说:“日本队的金牌数等于中国台北队的8倍。”

3、开放题。

小芳集邮共260张,小明集邮共300张。怎样才能使两人的集邮张数一样多?(用方程表示)。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五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新旧知识点衔接点。决定打破教材的教学程序。分以下四个层次展示探究过程:

(一)我先出示一架天平,让学生观察,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在天平的左边加两个砝码(例:10克、20克),右边加一个30克的砝码,让学生再次观察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天平左边的质量10+20是30(克),和天平右边的30克是相等的。然后在平衡的天平左边仍然放两个砝码(例:20克、?克),右边放一个砝码(60克),这时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学生再次感知天平左右两边所放砝码的质量是相等的。不同的是,由具体的数量过渡到了未知数量的参与,这在孩子认知思维上又加深了一步。

(二)着重启发学生根据信息表达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正确列出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逐个出示课本信息窗的主题图,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信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再鼓励学生任意用一个未知数表示题中的问题,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在这个环节,速度一定放慢,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参与。

(三)师点拨,像这样左右两边表示的意义一样,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像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等式,而后让学生举出几个等式的例子。(注意:学生举例时,要鼓励学生呈现不同的形式。纯数字的等式和含有字母的等式)引导让学生对以上等式进行分类,学生很容易把等式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纯数字的等式,另一类是含有字母的等式。通过读课本学生明白了:含有字母的等式就叫方程,为了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让每人举出3个方程,同桌判断对否。这样由直观到抽象,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得轻松,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理想。

特别是在探讨“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那就是学生举得例子很形象,恰如其分,超出了我的意料。他们把“等式”比做一个鸡蛋(蛋清和蛋黄),“方程”就是鸡蛋中的蛋黄。他们解释说:“蛋黄一定是鸡蛋,也就是方程一定是等式,鸡蛋不全是蛋黄也就是说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孩子们的潜力真是不可低估、他们语出惊人,令我震惊,我及时就给他们高度的评价,孩子们创新之花是多么的美丽、灿烂。我要保存这火花的余温,让它再次绽放在我的课堂上。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六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新旧知识点衔接点。决定打破教材的教学程序。分以下四个层次展示探究过程:

(一)我先出示一架天平,让学生观察,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在天平的左边加两个砝码(例:10克、20克),右边加一个30克的砝码,让学生再次观察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天平左边的质量10+20是30(克),和天平右边的30克是相等的。然后在平衡的天平左边仍然放两个砝码(例:20克、?克),右边放一个砝码(60克),这时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学生再次感知天平左右两边所放砝码的质量是相等的。不同的是,由具体的数量过渡到了未知数量的参与,这在孩子认知思维上又加深了一步。

(二)着重启发学生根据信息表达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正确列出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逐个出示课本信息窗的主题图,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信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再鼓励学生任意用一个未知数表示题中的问题,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在这个环节,速度一定放慢,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参与。

(三)师点拨,像这样左右两边表示的意义一样,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像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等式,而后让学生举出几个等式的例子。(注意:学生举例时,要鼓励学生呈现不同的形式。纯数字的等式和含有字母的等式)引导让学生对以上等式进行分类,学生很容易把等式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纯数字的等式,另一类是含有字母的等式。通过读课本学生明白了:含有字母的等式就叫方程,为了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让每人举出3个方程,同桌判断对否。这样由直观到抽象,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得轻松,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理想。

特别是在探讨“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那就是学生举得例子很形象,恰如其分,超出了我的意料。他们把“等式”比做一个鸡蛋(蛋清和蛋黄),“方程”就是鸡蛋中的蛋黄。他们解释说:“蛋黄一定是鸡蛋,也就是方程一定是等式,鸡蛋不全是蛋黄也就是说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孩子们的潜力真是不可低估、他们语出惊人,令我震惊,我及时就给他们高度的评价,孩子们创新之花是多么的美丽、灿烂。我要保存这火花的余温,让它再次绽放在我的课堂上。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开课活动,在活动中我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旧教材先利用天平认识等式,然后认识方程。而新教材通过情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最后揭示方程的意义。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如后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题等等。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几乎提不出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都是些求未知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直接出示要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式,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找等量关系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知道从哪入手。学生思考讨论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也没有结果,我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多了。课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如何引导还需要多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学生很容易根据天平列出算式。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刚才列出的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这些等式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一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后,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但我补充进去了,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清晰,会表述,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述不清,发言不够积极。看来,课堂教学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多想些办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交流则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展示交流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就会发生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果与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先引入了天平的演示,然后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g和30g的两只正方体、50g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g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g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我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好在练习题中有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对的)但是通过同桌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争论,答案不一。虽然做错的同学最后被做对的同学说服了,但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学生对其还存在模糊概念。进一步研究。

创建形象、生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学生最开心的,应该是自己经过探索后的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乐学、好学、积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

方程的意义教案反思(优秀17篇)篇十七

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提出疑问,顺利掌握了方程的定义。上完这节课我的主要收获如下:

1、通过天平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科学课上认识了天平,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在得到相关式子时,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别总结出各自的特征,最后我把方程的式子全部圈了出来,告诉学生,在数学上把这样的关系式叫做方程,让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概念,学生们很自然就归纳出这一类式子的特征,总结出了方程的概念。

3、在学生总结出方程的意义之后,自己列方程,并同桌互相检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偏差和用字母表示数含糊的知识都暴露了出来,通过指名学生发言,学生在争论中逐步明白了相关知识,以前没问题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深化了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

    放射医师工作总结大全(19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就感,激励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用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辞职报告范例(通用16篇)

    辞职报告在离职之际,加深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双方留下了美好的离职印象和积极的合作回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辞职报告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工程大包合同(汇总22篇)

    合同协议的目的是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合作提供明确的框架和规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编写合同协议时常犯的错误和容易忽略的事项,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

    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实用19篇)

    意见建议的有效性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对解决方案的合理设想。请您放心,以下范文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都是经过实际验证有效的建议和意见。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

    住房租住协议书(精选14篇)

    合同协议一旦签署,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协议内容执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出租方:(甲方)身份证:承租方:(乙方)身份证:甲、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协议书(模板18篇)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方协商和协议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劳动合同的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劳动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我是98年11月到单位

    团队经理工作计划(热门18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希望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可以激发你的创造力和写作灵感,祝你成功!转眼已到年底,20xx已近在眼

    五一劳动节促销活动方案设计大全(15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安排。请大家参考以下活动方案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组织未来的活动。__月__日-__月__日。二、

    大学生爱心助学金申请书(热门15篇)

    通过撰写助学金申请书,申请人可以向资助机构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下面是一些申请助学金成功的学子们的申请书,一起来看看吧。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

    篮球演讲稿(通用18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文本材料。这是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通过阅读和分析可以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守着一壶水冲上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