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18篇)

时间:2023-03-29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18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18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一

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欢迎阅览!

一、指导思想

1.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注高考,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与把握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任教(2)、(3)、(5)、(7)、(8)、(9)、(10)七个班级的政治教学,前三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后四个班正取生没有超过总人 数的1/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太恰当,停留在学习积累的水平上,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学习起来 无计划,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高中必修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三大产业 以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概况;使学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 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准确地贯彻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特点。

2.要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形象、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生情况简析:

高二全班31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7人;政治科学生成绩较好(60分以上)只有7人,其余大多数学习成绩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更谈不上刻苦,且有几个学生经常旷课、不做作业。因此本学期教学除教给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启发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新学期的教学。

二、教材总体分析:

此册教材在以往的各种教材体系中是没有的一个模块内容,在新课试验区的教材中编入较为适宜。因为文化在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以及文化现象也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故而有此新教材的加入。全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十课的教学内容。整个体系不是“四不像”,而是“形散神聚,杂而不乱”,课程虽然未刻意塑造“文化学”的学科体系,恰恰相反:在整体建造全新教材体系中,包括框架结构和编写体例等都有独到之意,基本上达到了学生和教师都有“乐学”、“好教”的感受。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2、使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现象,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能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正确面对外来文化,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3、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使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方法与措施

方法上主要采取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育,以及现时流行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古老而有新意的讲授法,因此每课具体采取什么方法要视教材内容及学生当时的具体状况和知识基础灵活掌握。

措施上主要采取每课都要抓住重点,想方设法突破难点,讲授方法得当,板书计划科学而又精当,使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同时,课后布置与教学内容一致的、适量的习题或探究活动、社会调查等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让学生感到新鲜和生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三

本人今年担任高二年级文科16班、17班以及理科9班、10班、11班、19班、21班共7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针对此等形势,为尽快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乐趣,提高政治学科成绩特制定此计划:

1、认真学习课改相应理论,从源头上更新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充分体现时代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

2、全面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做好备学生工作。学生高一的学习也是本人所教,因而学生也已适应本人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经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两大必修模块的学习,如今已能较快地适应政治科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政治科的学习规律。但是两个文科班面临着高考,理科班还将面临高中学业的学习考试,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还是比较有困难。而且文科班在教学上还面临着其它科目的冲击,需要认真对待。对于一个理科班来说,哲学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而学业水平考试又是对高一、高二四本必修书的考察,因而考试的内容对他们也提出了综合分析能力方面的要求。

3、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有目的性。

学期开设的主干课程是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和必修3《文化生活》模块。通过教学,继续培养高二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热情,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打牢学科基础知识,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针对高二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本学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审题、答题的规范性,大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改进教育教学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认真研读新课标《教学大纲》和最新《考试说明》,打好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2)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注重老师的讲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避免由“人灌”向“机灌”,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高到新一层次,真正向课堂要质量。

(4)教学中目标明确,条理清楚,讲练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问题,化难为易。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中等,照顾两头。

(5)精心编印试题,用心组织练习,抓好单元测试。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6)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学习及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及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以稳定学科学习。

(7)通过个别谈话、集体活动等多种渠道与学困生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学困生的责任感和意志品质;教学过程中,适时指导学困生学会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特别是在记忆方法上加强指导,使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有所收获,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和培养,课堂随机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情况,促使学生常回头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对笔记做得好的给予表扬,不做笔记、做得差的给予批评,促使学生养成多做笔记、会做笔记的好习惯。

(9)阶段总结,不断反思。教学中做到每课反思,每单元反思,进行交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应课改要求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10)深入开展听课、评课,做好记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争取开好公开课,借此机会向同事学习,提高自我。积极参加业务能力与业务水平的考核,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四

【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

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

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

⊙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

⊙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信访、利用电子政务、

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途径

2、我国的政府

(1)政府……工作的原因: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国体、意义

(2)政府如何开展……工作: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

审慎用权、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联系: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

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免责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力运行的规则)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a、党……工作的原因: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体、意义

b、党如何开展……工作: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

⊙党的性质: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中共与8大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的内容(略)

③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易错,与人大区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掌握“客观依据及意义”)。

②促进民族……的措施: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c、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联系:反对民族分裂)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c、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4、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则是对立的根源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a、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b、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e、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5个)

g、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人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权、平等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e、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五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_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_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_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_、集会、_等自由)③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_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_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①社情_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_,体现决策的_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_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_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_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_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_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_管理的途径,意义?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_管理的途径,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政府)

发展基层_,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_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0、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管理和服务①保障人民_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注意: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能混淆,不能混用)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2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书本59页最后一段)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直接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去贯彻执行。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课本61页,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角度)

2、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3、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6、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7、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补充说明: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8、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4)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0、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a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c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e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

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不是西方宣传的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

3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3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

①原因: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补充说明)

(2)民族团结。

①形成: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②重要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原因: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3、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2)作为青年学生,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把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3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2)(补充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3)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4)优越性: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5、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有四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c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d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无论信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e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36、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课本83页)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补充说明)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补充,书本83页)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3)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补充,书本83页)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4、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1)、(补充)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考试中注意分析材料)

第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第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15—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2)、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6、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依法行政的含义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①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关于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17、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一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是加强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整合书本45页: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18、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

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19、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等;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等。

20、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政府的权威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2)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

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信誉;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促进作用;

(3)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书本50-51页)

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脚踏实地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最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八

当代国际社会

37、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1)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则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独立权 、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权等。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38、国际组织的含义和作用

国际组织是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作用:各个国际组织宗旨不同,职能各异,性质和作用也不相同,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39、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0、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

①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

③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④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否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41、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维护我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2、当今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

(2)、和平问题

a和平问题的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c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含义: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d、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e、二战后世界和平的总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世界仍不安宁。

(3)、发展问题

a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b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特点:总体发展,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4)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6)世界发展的主体是世界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1)、世界多极化的含义: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4)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4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基本内容)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首要目标。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b、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c、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46、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书本109-110)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自身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3)中国的和平发展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4)为了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九

高一政治生活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

(2)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又反作用于经济。

(3)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2、政治的实质是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斗争。

**阶级: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同。阶级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为了实现和维护各自阶级、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则势必发生激烈的阶级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就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生活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1)阶级性是政治根本属性;

(2)政治关系随社会阶级关系而变化。

现阶段,我国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原因:(1)国家政权是维护阶级统治和实现阶级利益的工具;

(2)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问题开展的;

(3)各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政权有关;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而为了实现和维护这一利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同时,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管理和利益应当怎么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所以,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二、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1)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格局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各政治赋予的.新的内容。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s初级阶段;在这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当然是政治。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矛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反映了s现代化建设是我国s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又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所以,……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金额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如何组织、管理,通过政府执行)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体、国体、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责任)

四、学习方法及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实性、实践性);

2、坚持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比较分析方法;

3、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4、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

5、同学们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6、希望大家课后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识的理解。

7、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录音等途径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性质: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⑴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⑵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⑶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⑵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⑶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贯彻的关键、核心、本质?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6)多党合作的重要活动机构:政协(爱国统一战线,不是国家机关)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一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什么?法律地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义务:(1)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3)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权利:审议各项议案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表现是什么?民主集中制⑴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⑵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有人民代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⑶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二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各种污染等。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3、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①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利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是什么?:①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腐败行为,保正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三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 )

点拨: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并且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主权属性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 )

点拨: 社会主义民主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它不是全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点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 )

点拨: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点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等方面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 18 周岁,二是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 )

点拨: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可非法剥夺的,但自身享有的权利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不容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 )

点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不能体现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平等、司法平等,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 )

点拨: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但不能由此得出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结论。 例如未成年人、残疾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而不能让其履行他们不能履行的义务。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 )

点拨: 四种选举方式各有利弊,采取何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因此不能说哪个更民主、更优越。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决策权。( × )

点拨: 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不具有决策权。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 )

点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

点拨: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

5、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 )

点拨: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6、在基层自治中,村(居) 委会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 × )

点拨: 在基层自治中,村(居) 民会议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并监督村(居)委会的工作。

7、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

点拨: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但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8、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 )

点拨: 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但并没有扩大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既不能任意扩大,也不能任意缩小。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 )

点拨: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们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当然也不能行使政府职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它们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国家职能,但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2、政府公正司法,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 )

点拨:政府是行政机关,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另外,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

3、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 )

点拨: 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职能。 政府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越位”“错位”,把不该管的事管起来,也不能“缺位”“虚位”,该管的事不管,因此,既不能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政府该管的事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就应该放权。

4、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弱化政府管理职能。( × )

点拨: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管理和服务都是政府的职能,不能弱化管理职能,也不能弱化服务职能。

5、社会一切事务都由政府决定。( × )

点拨: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 )

点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而非所有者,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人民。

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 × )

点拨: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并不是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应该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

8、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 × )

分析 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另一方面,人民也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要依法执政。( × )

点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 )

点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 )

点拨:有权必有责,法制的完善不会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4、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 )

点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人民有权监督政府。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各种监督方式和途径都对政府的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说哪种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5、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 )

点拨: 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权威,但其不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6、最大程度地放权就能提升政府的权威。( × )

点拨: 政府要坚持权责统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被人民认可和接受,可以提升政府的权威。

7、政府的权威就是使人民服从政府。( × )

点拨: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政府才有权威。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点拨: 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人大代表的权利 = 公民的政治权利。( × )

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 )

点拨:人大产生同级的“一府一委两院”,“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种监督是单向的,不是相互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

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

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拥有立法权,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

点拨: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但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前不能加“最高”。

7、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

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但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8、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

点拨: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 )

分析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第六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 )

点拨: 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制定方针政策,但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

2、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 )

点拨: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3、人民政协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 )

点拨: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但其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

点拨: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 )

点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6、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 )

点拨: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参政不等于执政。

7、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点拨: 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 )

点拨: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 )

点拨: 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各民族在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方面的差异是没有必要消除的。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点拨: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 )

点拨: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点拨: 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5、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

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本质没有变化,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6、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 )

点拨: 在我国目前,宗教仍主要起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7、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国家支持、提倡、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 )

点拨: 我国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不反对人们信仰宗教,但也不支持、不提倡、不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8、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 )

点拨: 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的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的说法正确。 我国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的说法错误。但宗教人士依法享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 × )

点拨: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第二类是国际组织。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政权。( × )

点拨: 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3、国家的主权是由国际社会赋予的。( × )

点拨: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固有而非外界所赋予的,不从属于外来的意志,不受外来意志的干预。

4、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 )

点拨: 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5、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 )

点拨: 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6、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 )

点拨: 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7、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

点拨: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都只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 )

点拨: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的目的都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但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不能只顾本国国家利益,更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9、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

点拨: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有共同的利益,但两国的根本利益不一定一致,甚至可能是对立的。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国际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 )

点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 )

点拨: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点拨: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4、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 )

点拨: 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所以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意见并非一致。

5、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 )

点拨: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 )

点拨: 目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发挥着主导作用。

7、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点拨: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8、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是一种结盟关系。( × )

点拨: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政策。 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平等相待、友好合作的关系。

学好高中政治的方法

怎么样学好高中政治高一政治学习方法心得体会。升入高中以后,多数同学可能都感到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难学了。其实并不是这样,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高一政治学习方法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方法得当的话,相对来说就不会太难了,逐渐也会对这门学科增加一些兴趣,就会觉得政治其实和别的学科一样好学、一样有趣。

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要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高中政治学习效率。

其次,要提高阅读速度。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今天一行,明天二行……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是将来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的提高会立下大功的。

再次,同学们还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上课很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45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要好。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不一定都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多看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多做题。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同学们还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生活要关心,要注意,关心不只是要对时事政治那方面的,还有比如说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这些来积累大量的感性素材。如果是那种对生活很麻木不仁,每天只知道关注自己,每天关注于身边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人,肯定是学不好政治。另外,对生活关心的人因为用了心,所以记忆对他们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俗话说的好:“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用心、肯下功夫,相信政治课就会在你感到愉快的过程中学好的!

怎么样学好高中政治切记:既然是非做不可的事情,非学不可的内容,那么改变对其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学会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慢慢培养出兴趣来,过程就会变得有趣多了。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四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安排初三教案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导入新课: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p73的小故事,想一想这则小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小结: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呢?这是我们第六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六课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板书)

老师:为什么我们可以参与政治生活?

小结: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探究一:带着以下问题进入情景

a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b人民怎样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的权力?

模拟情景:选举人大代表(通过现场的模拟情景,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人民---选举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学生回答

1.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板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

探究二:结合探究活动p74,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权利是怎样的

(多媒体显示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请问你在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得到哪些信息?

b探究活动: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市人大代会通过,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

3.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板书)

4. 全国人大的职权:(板书)

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探究三:学生观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图》,思考一览表说明了什么?

小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板书)

经过五十多年来数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懈努力,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1.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板书)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

提问:如何理解法治?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你觉得我们国家还应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规?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实现依法治国了呢?

不可以,还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请同学们思考: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

有法可依 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

违法必究 人人学法、懂法、守法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书)

(4)个人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板书)

(5)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板书)

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小树立法治观念,认真学法,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五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六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本框是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和理解该框内容,有助于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把握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本节课的设计从一组国际交往的剪影入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正确的理性认识分析当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国际政治现象的认识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增强能力,并增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在理解国家利益时,要结合国家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判断,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2.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识记并学会运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感悟并说出我国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正当利益。

教学重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时事快播:请一位同学来播报几条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

二、情景激疑: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中国外交部:美国不是南海当事方应谨言慎行》提出问题:南海问题的当事国是中国和菲律宾,而美国作为域外大国,插手南海问题,其真实意图何在?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呢?请大家带着问题来自主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说出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并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国际关系吗?属于国际关系的哪种内容和基本形式?

1、4月,中国外交部: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单方面提交的南海仲裁案。

2、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人蔡英文即将在5月20日就职。台湾经济已因蔡英文两岸政策不明朗而受到“惊吓”。

3、国际竞争表现在各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4、205月9日,中印尼高层经济对话在雅加达举行。

探究二(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请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分析。

四、误区诊断、思维拓展

1、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2、国际关系纷繁复杂,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3、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时,必须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

2.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4.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现象的能力。

5.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6.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

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的认识和区分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导入。出示关于普通人依法纳税的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然后引入新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导入实录: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的是年迈的张大爷,仍然不忘依法纳税的故事。故事看完了,大家想一想,张大爷为什么说“公民依法纳税,利国利民”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税收的性质

过渡: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第一段的内容,思考这个问题,一会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学生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违反税法的行为

过渡:我们知道了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下的四个案例,同学们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注意思考:他们分别属于那种违反税法的现象?违反税法的后果是什么?

探究一: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十分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王某经过苦思冥想,想出一条“妙计”,他采取销售收入不记账,把销售收入当作集资款入账,不纳税,用这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后经举报,检察院一举破案,王某被提到公诉。虽然没有把钱塞进自己的腰包,但他的行为已经违反税法。

探究二:某电子元件厂厂长刘某以货贷被骗为由,应缴税款迟迟不交,税务工作人员多次催缴,刘某却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仍以无钱为由拒不缴纳税款。司法机关对刘某依法拘留。拘留期间,该厂缴清了全部税款和罚款。

探究三:某市五金电线厂等5家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相互勾结,在短短的4个月内,开出227份,总金额1.92亿元的空头发票和45份假已税证明。国家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返还退税款1218万多元。此案已告破。

探究四:陈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经理。,该厂应缴税715万元,但他拖拖拉拉地只交了16万元。6月,税务机关在催缴未果之后,依法将该厂库存款扣押。陈某不仅不配合税务工作,反而带人阻拦,煽动不明真相的职工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月7日,当地人民法院以抗税罪处以陈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以罚金50万元。

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材料一中的王某就是用了欺骗、隐瞒的方式偷税的。偷税的手段还有很多,例如:伪造、销毁、涂改账本和票据,隐瞒经营利润等。

2.欠税:材料二中刘某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以无钱为由拖欠税款就属于欠税。

欠税就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是1-15天,但超过5天还未缴纳税款;或者纳税期限是30天,但超过7天还未缴纳税款,就属于欠税行为。

3.骗税

材料三种五金电线厂的行为是骗税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

材料四中陈某不仅欠税,而且带人阻拦、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的行为属于抗税行为。所谓抗税,即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以上的四种违法税法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针对这些现象,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一方面,公民应当履行义务自觉纳税,另一方面,公民还要行使权利,树立纳税人意识。包括:

1.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监督意识

2.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3.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之后,希望大家能够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做一个守法公民。

作业: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税收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一论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八

高中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各教学第一线都被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新课标,要体现新课程的新要求。高中教师该如何把高中新课程实施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略有反想:

一、课怎么上?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怎么上?课时要如何安排是我们最最关注的。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年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而每周课时仍为2节。新教材虽经压缩但知识点没减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内容多而课时少,教不完。”

出于习惯,刚开始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达的“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的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的旧教材上的理论内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的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的“怪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思考后,我们终于发现: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根据、为根本要求,才能恰当地控制教学总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于是我们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的“内容目标”,是如何从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意义上表达、呈现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的侧重、难易、详略的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较多的教学内容。

同样讲授“国家收入的分配”,新课标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要求学生“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根据课标的这一规定,新教材把有关教学内容缩为了两框内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教学时就要注意控制这个内容的教学总量和学习要求:减少学时,只需2课时;减少内容,学生只要重点掌握“什么是财政,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内容及其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就可以了。至于教材上的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概念等,并不需要详细分析,不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只要知道会用就行了。教学的侧重点在于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再现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的事实,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事实中所体现的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作用的评议――归纳提升,理解相应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专家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但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老师讲的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而现在课堂上谁说的是对的呢?

学习气氛空前活跃,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的面并不广。课改让部分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而另一啊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这样下去就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因此我认为教和学都无定法,该探究时就探究,该传统时就传统,关键在于实效性,这是不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三、学生的学习如何评价

评价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评价就必须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掌握。主要评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识记和理解。基础知识包括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政策、基本事实。基本技能,包括基于原理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观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问题的一些基本技术。

2.能力发展。主要包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等。这是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思维水平,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指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态度,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势。

4.学习情感。主要观察评价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能否积极参与本课程的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成相应的作业练习等学习任务。

5.学习方式。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如能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否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否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能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等等。

对学生的学业的考核评价是一个难点,要真的体现出上述的五点要求靠一张考卷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对于修习过程的评价如何做到公正、客观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来探索,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个既符合我们学科实际,又可操作的好的评价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周末问候祝福语暖心(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求职个人推荐信(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最新对称的短句文案(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周末问候祝福语正能量(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求职个人推荐信600字(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最新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稿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最新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稿(1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

    最新求职个人推荐信600字(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求职个人推荐

    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稿(1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2023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不足之处1000字左右 班主任工作不足之处(十七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