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BW笔侠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实用8篇)

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凝聚力量,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是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有效途径。请大家阅读以下民族团结的重要讲话和演讲稿,思考一下。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者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组课文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此次口语交际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以下三项:

1.课余做了哪些有趣、特别的事情;

2.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3.你觉得哪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比较好,你打算以后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由于本班孩子全都是汉族,而且从小在城市中生活,交际能力相对比较强。在这节课中,我把内容稍微扩展了一些,要求方面也适当提高了一下,我要求学生要把事情说具体,说有趣,并引导学生把收获和感受说得更具体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当中的有趣、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时学会倾听,礼貌发问;自然大方地把话说清楚明白,知道哪些地方应该说具体。

3、展示课余生活记录,评议一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最好,说说你自己的打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难点: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前准备:

1.设计了表格,记录课余生活,课前完成上交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刚过去的暑假(只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课余活动)

2.收集学生课余生活的记录照片

教学用具:

表格、照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

1、出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师:前段时间,我们用表格记录下了课余生活的点滴,有些还拍成了照片,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学生边欣赏边回答,教师及时板书课余活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游戏、个人爱好、出游、家务、小制作等)

在这里的展示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

2、多么丰富的课余生活呀!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课余生活,比一比谁说得有趣,说得清楚。(板书课题:我们的课余生活)

二、自主交流,尝试交际训练

1、回忆生活,激发兴趣。

师: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记录照片,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有趣或者特别的事情呢,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先自己想一想。

2、指导练说,合作交流。

(1)师生讨论,指导方法

提问一名学生,

师:今天你想跟大家分享你课余生活的哪项活动?

生1:我想跟大家分享课间跟同学玩的“老鼠偷油”游戏,非常有趣

师:好,那请你说一说。相信你可以把它说清楚、说有趣的。

生1:我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每次下课都和班上的男生一起玩这个游戏,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师:这个时候,谁来当小老师评一评?

生2:xx,我觉得你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说有趣。

师:发问有礼貌,也有理有据,那谁给他提点意见,要怎么说?

生3:xx,你应该把游戏的经过说一说,把好玩、有趣的地方说长一点

生4:我觉得应该把游戏中,作为“老鼠”的我们怎样引开“猫”,然后怎么合作去偷油。

师:你们觉得他提的意见怎样?真棒!那你(生1)清楚应该怎样说具体,说有趣了吧?。其他同学也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说,那些地方要具体,才能把事情说得既清楚又有趣。

(2)小组合作,说给小组同学听。

提出小组合作交流要求:1.想好了再说,有次序;2.态度自然大方,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有趣。

四人小组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评一评。组内将汇报课余生活最有趣的同学推选为代表,参加全班的评选活动。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互动交流,全班分享小组的汇报。

师:“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现在开始!

请各小组推举代表展示多彩的课余生活,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不足)。

3、师生评议,学会方法。

师:刚才你觉得哪些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哪些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通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及时给说得好的孩子加盖印章(从“态度自然大方、完整、清楚明白、具体有趣”几个点进行评价盖印章)。

4、评选、小结。

从课余生活中选择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师:介绍课余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评议、畅谈

1、展示评议。

2.说说你的打算

师:你打算今后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什么计划,想一想,说一说。

四、总结收获,准备习作。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重温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对今后的活动做好了计划,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与同学交流。这才是最有趣的、最大的收获。

五、作业

跟爸妈交流你的课余生活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环环相扣,由于是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都显得很有兴趣。刚开始部分学生不明白怎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后面经过“指导练说”这一具体事例的指导,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启发,并能落实在小组交流中。特别是生1,在后面小组交流的时候,我特意走过去听了一下,发现他能现学现用,把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好意见都用上了,说得很不错。在教学时间上,显得有点不够,主要费时比较多的在小组汇报和评奖上,在汇报上,我想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的所在,总结出方法,所以这里耗时比较多。在评奖中,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耗时比计划中多,以后这个环节我打算在课下进行。另外,在跟学生交流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记录表格上看,感觉城市里面的孩子,课余生活大多都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所以在课余生活的多样性方面比较缺乏。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二

本次习作是学生进入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组编排来看,本组课文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过渡和接口。该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图画,同时还安排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本次习作训练也是学生从写一段话过渡到写成篇习作。因此,要求就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联系自已的生活,从课余生活中选择一件,能把一项活动,一件事情写清楚。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表达的快乐,使这次训练成为一次快乐的体验。

1、以课文为例子,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指导与训练。

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将游戏、活动进行具体描写的。

2、进行充分的搜集素材的准备,在生活中提取快乐。

在学完第一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制作一周课余生活记录表,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并通过口语交际,充分回忆、交流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激活情感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是啊,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大家感受到无限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板书“我的课余生活”)。

第二部分:说说写写,组段成篇。

第一环节:自选话题,乐写开头

1、师生交流:“谁来告诉老师,自己在课余时间里,都喜欢做什么?”(如果学生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也可以。)

课件出示:

下课的时候,我最喜欢_____。

平常,做完作业以后,我最喜欢_____。

星期六、星期天,我喜欢_____。

(寒)暑假里,我喜欢(做)_____。

2、引导写话。

老师和几位同学交流后,可这样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这么多同学一个个说,太耽误时间了,大家能把自己要告诉老师的这句话用你的笔写下来吗?”。学生用1、2分钟时间写下来。然后,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写清楚、完整。比如学生写到:“下课的时候,我最喜欢玩游戏。”就可以通过评议,引导学生说清楚:人物、地点、事情。如说清人物,“一个人玩?”{和几个同学}玩游戏的地点:“在教室玩?”(在操场上)游戏的名称:“玩什么游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说)

3、继续交流,引导学生说喜欢的原因。

老师继续谈话引导:“你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游戏?”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课余生活可能会回答(好玩、开心、有趣、有意义……)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继续写话:“看来,喜欢的原因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理由。你们接着前面的话继续写下来。”

4、小结评价。学生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自已写的话,老师进行鼓励或表扬:“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一段话了,通过这段话告诉了别人自己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什么和喜欢的原因。”(板书:喜欢什么,为什么)

第二环节:创境导说,乐说易写

1、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中的过程、见闻说清楚。

师生交流:“比如,你说你是滑滑板的高手,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你怎么有什么绝招能赢?你说你爱钓龙虾,你觉得哪一次最有意思,说说那一次的经过?”当学生感觉表达有困难时,老师以实例《钓龙虾》引导:

“老师也喜欢钓龙虾。有一次,我带着我儿子到我家后面的小池塘里去钓龙虾。那里的龙虾又多又笨。我俩每人捡了一根树枝,上面绑上一根线,线上再绑上土哈蟆的腿,然后把线甩到池塘里就行了。那些龙虾像饿坏了似的,扑上来就用大钳子夹。我把钓竿提上来,那龙虾也不知道跑,只知道死死地夹着哈蟆腿不放,好像在想:哼,好容易找到的好吃的,想让我放,没门!我把它抓下来放进桶子里时,它还舍不得呢!那天,我钓了一只又一只,没用多少时间,就钓了三十多只呢!晚上,我们全家美美地吃了一顿“爆炒龙虾。”

经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哦,原来就是这么说呀!”叙述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自然,只要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就行了。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玩法、过程和喜欢做的事情的做法、经过说清楚。交流中,老师适时评价,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过程、见闻(板书)。如果学生能运用恰当的词语,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都要进行及时的赞美、鼓励。

2、同桌互说、引导学生写

师生交流中积极的鼓励、赞许,一定能激发学生们说的欲望。此时,老师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课余生活,进行同桌互说,然后写下来: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一个有一个的趣味,一个有一个的精彩,每个人的课余生活,我都想听,大家也一定想听,可是听不过来呀,怎么办?对,写下来,大家写下来,我们来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最有意思。”

3.于是学生写,师适时指点,进行温馨提示,比如:写完一句话之后,不要忘记加上标点;写的时候,要专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完后,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4.选择先完成的学生文稿,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表扬,暗示同学学习、修改。

5.老师小结鼓励:“大家都把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写出来了,还能写出其中有趣、有意思的内容,真棒!如果能把自己在这课余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写出来,别人对你写的课余生活的有趣、意义会有更深的理解,就会在评选中投你一票。比如,你说说滑滑板有什么好处?在钓龙虾中你有什么感想、收获?”师生交流后,再写课余生活的感想、收获。(板书:感想、收获)

第三环节:组段成篇,引导修改

1、老师谈话,引导学生给习作加题目:“大家看,围绕着课余生活,你们不知不觉写下了这么多话,这就是一篇作文。作文就是用笔把我们心里想到的话用笔写下来。你看,你们已经会写作文了。对了,我们的作文应该取个合适的名字。引导学生给习作取名字。”

2、引导自读修改,互读修改。

老师引导:“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第一篇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给他们带来一个惊喜。如果你们担心自己的第一篇作文还不够可爱,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学生自读修改的方法:读一读,改一改,再誊抄下来。(老师事先通过家校网给家长发短信,让每一位父母配合,给孩子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以树立孩子的信心。 )

(设计意图:做为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过分的|“放”,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于下笔,无所适从,结果将是一次失败的体验,必然使孩子从此畏惧作文,而精心预设,关注学生习作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则使学生沉浸于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的氛围中)

第三部分:快乐体验,享受成功

1、同伴交流,自我欣赏:小组交流,朗读自己作文的精彩之处,互相找出精彩的句子,哪怕是一个精美的词语或者一个生动的句子即可。有一处即可获一颗星。

2、班级交流,展示自我:由小组推荐,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师点评,多鼓励。

3、选出学生佳作进行展示。

新课标指出,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要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在本次习作教学设计中,我想让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次习作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习作的自信,为今后的习作学习迈开充满信心的第一步。

题目:————————————————————————

喜欢什么、为什么

我的课余生活 过程、见闻

感想、收获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三

本次习作是学生进入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组编排来看,本组课文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过渡和接口。该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图画,同时还安排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本次习作训练也是学生从写一段话过渡到写成篇习作。因此,要求就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联系自已的生活,从课余生活中选择一件,能把一项活动,一件事情写清楚。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表达的快乐,使这次训练成为一次快乐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

1、以课文为例子,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指导与训练。

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将游戏、活动进行具体描写的。

2、进行充分的搜集素材的准备,在生活中提取快乐。

在学完第一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制作一周课余生活记录表,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并通过口语交际,充分回忆、交流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激活情感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是啊,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大家感受到无限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板书“我的课余生活”)。

第二部分:说说写写,组段成篇。

第一环节:自选话题,乐写开头

1、师生交流:“谁来告诉老师,自己在课余时间里,都喜欢做什么?”(如果学生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也可以。)

课件出示:

下课的时候,我最喜欢_____。

平常,做完作业以后,我最喜欢_____。

星期六、星期天,我喜欢_____。

(寒)暑假里,我喜欢(做)_____。

2、引导写话。

老师和几位同学交流后,可这样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这么多同学一个个说,太耽误时间了,大家能把自己要告诉老师的这句话用你的笔写下来吗?”。学生用1、2分钟时间写下来。然后,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写清楚、完整。比如学生写到:“下课的时候,我最喜欢玩游戏。”就可以通过评议,引导学生说清楚:人物、地点、事情。如说清人物,“一个人玩?”{和几个同学}玩游戏的地点:“在教室玩?”(在操场上)游戏的名称:“玩什么游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说)

3、继续交流,引导学生说喜欢的原因。

老师继续谈话引导:“你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游戏?”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课余生活可能会回答(好玩、开心、有趣、有意义……)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继续写话:“看来,喜欢的原因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理由。你们接着前面的话继续写下来。”

4、小结评价。学生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自已写的话,老师进行鼓励或表扬:“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一段话了,通过这段话告诉了别人自己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什么和喜欢的原因。”(板书:喜欢什么,为什么)

第二环节:创境导说,乐说易写

1、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中的过程、见闻说清楚。

师生交流:“比如,你说你是滑滑板的高手,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你怎么有什么绝招能赢?你说你爱钓龙虾,你觉得哪一次最有意思,说说那一次的经过?”当学生感觉表达有困难时,老师以实例《钓龙虾》引导:

“老师也喜欢钓龙虾。有一次,我带着我儿子到我家后面的小池塘里去钓龙虾。那里的龙虾又多又笨。我俩每人捡了一根树枝,上面绑上一根线,线上再绑上土哈蟆的腿,然后把线甩到池塘里就行了。那些龙虾像饿坏了似的,扑上来就用大钳子夹。我把钓竿提上来,那龙虾也不知道跑,只知道死死地夹着哈蟆腿不放,好像在想:哼,好容易找到的好吃的,想让我放,没门!我把它抓下来放进桶子里时,它还舍不得呢!那天,我钓了一只又一只,没用多少时间,就钓了三十多只呢!晚上,我们全家美美地吃了一顿“爆炒龙虾。”

经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哦,原来就是这么说呀!”叙述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自然,只要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就行了。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玩法、过程和喜欢做的事情的做法、经过说清楚。交流中,老师适时评价,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过程、见闻(板书)。如果学生能运用恰当的词语,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都要进行及时的赞美、鼓励。

2、同桌互说、引导学生写

师生交流中积极的鼓励、赞许,一定能激发学生们说的欲望。此时,老师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课余生活,进行同桌互说,然后写下来: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一个有一个的趣味,一个有一个的精彩,每个人的课余生活,我都想听,大家也一定想听,可是听不过来呀,怎么办?对,写下来,大家写下来,我们来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最有意思。”

3.于是学生写,师适时指点,进行温馨提示,比如:写完一句话之后,不要忘记加上标点;写的时候,要专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完后,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4.选择先完成的学生文稿,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表扬,暗示同学学习、修改。

5.老师小结鼓励:“大家都把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写出来了,还能写出其中有趣、有意思的内容,真棒!如果能把自己在这课余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写出来,别人对你写的课余生活的有趣、意义会有更深的理解,就会在评选中投你一票。比如,你说说滑滑板有什么好处?在钓龙虾中你有什么感想、收获?”师生交流后,再写课余生活的感想、收获。(板书:感想、收获)

第三环节:组段成篇,引导修改

1、老师谈话,引导学生给习作加题目:“大家看,围绕着课余生活,你们不知不觉写下了这么多话,这就是一篇作文。作文就是用笔把我们心里想到的话用笔写下来。你看,你们已经会写作文了。对了,我们的作文应该取个合适的名字。引导学生给习作取名字。”

2、引导自读修改,互读修改。

老师引导:“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第一篇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给他们带来一个惊喜。如果你们担心自己的第一篇作文还不够可爱,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学生自读修改的方法:读一读,改一改,再誊抄下来。(老师事先通过家校网给家长发短信,让每一位父母配合,给孩子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以树立孩子的信心。)

(设计意图:做为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过分的|“放”,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于下笔,无所适从,结果将是一次失败的体验,必然使孩子从此畏惧作文,而精心预设,关注学生习作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则使学生沉浸于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的氛围中)

第三部分:快乐体验,享受成功

1、同伴交流,自我欣赏:小组交流,朗读自己作文的精彩之处,互相找出精彩的句子,哪怕是一个精美的词语或者一个生动的句子即可。有一处即可获一颗星。

2、班级交流,展示自我:由小组推荐,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师点评,多鼓励。

3、选出学生佳作进行展示。

新课标指出,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要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在本次习作教学设计中,我想让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次习作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习作的自信,为今后的习作学习迈开充满信心的第一步。

五、板书设计:

题目:――――――――――――――――――――――――

喜欢什么、为什么

我的课余生活过程、见闻

感想、收获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四

这次口语交际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组课文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此次口语交际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以下三项:

1.课余做了哪些有趣、特别的事情;

2.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3.你觉得哪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比较好,你打算以后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由于本班孩子全都是汉族,而且从小在城市中生活,交际能力相对比较强。在这节课中,我把内容稍微扩展了一些,要求方面也适当提高了一下,我要求学生要把事情说具体,说有趣,并引导学生把收获和感受说得更具体些。

1、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当中的有趣、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时学会倾听,礼貌发问;自然大方地把话说清楚明白,知道哪些地方应该说具体。

3、展示课余生活记录,评议一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最好,说说你自己的打算。

重点: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难点: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1.设计了表格,记录课余生活,课前完成上交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刚过去的暑假(只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课余活动)

2.收集学生课余生活的记录照片

教学用具:

表格、照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

1、出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师:前段时间,我们用表格记录下了课余生活的点滴,有些还拍成了照片,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学生边欣赏边回答,教师及时板书课余活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游戏、个人爱好、出游、家务、小制作等)

在这里的展示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

2、多么丰富的课余生活呀!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课余生活,比一比谁说得有趣,说得清楚。(板书课题:我们的课余生活)

二、自主交流,尝试交际训练

1、回忆生活,激发兴趣。

师: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记录照片,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有趣或者特别的事情呢,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先自己想一想。

2、指导练说,合作交流。

(1)师生讨论,指导方法

提问一名学生,

师:今天你想跟大家分享你课余生活的哪项活动?

生1:我想跟大家分享课间跟同学玩的“老鼠偷油”游戏,非常有趣

师:好,那请你说一说。相信你可以把它说清楚、说有趣的。

生1:我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每次下课都和班上的男生一起玩这个游戏,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师:这个时候,谁来当小老师评一评?

生2:xx,我觉得你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说有趣。

师:发问有礼貌,也有理有据,那谁给他提点意见,要怎么说?

生3:xx,你应该把游戏的经过说一说,把好玩、有趣的地方说长一点

生4:我觉得应该把游戏中,作为“老鼠”的我们怎样引开“猫”,然后怎么合作去偷油。

师:你们觉得他提的意见怎样?真棒!那你(生1)清楚应该怎样说具体,说有趣了吧?。其他同学也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说,那些地方要具体,才能把事情说得既清楚又有趣。

(2)小组合作,说给小组同学听。

提出小组合作交流要求:1.想好了再说,有次序;2.态度自然大方,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有趣。

四人小组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评一评。组内将汇报课余生活最有趣的同学推选为代表,参加全班的评选活动。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互动交流,全班分享小组的汇报。

师:“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现在开始!

请各小组推举代表展示多彩的课余生活,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不足)。

3、师生评议,学会方法。

师:刚才你觉得哪些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哪些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通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及时给说得好的孩子加盖印章(从“态度自然大方、完整、清楚明白、具体有趣”几个点进行评价盖印章)。

4、评选、小结。

从课余生活中选择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师:介绍课余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评议、畅谈

1、 展示评议。

2.说说你的打算

师:你打算今后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什么计划,想一想,说一说。

四、总结收获,准备习作。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重温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对今后的活动做好了计划,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与同学交流。这才是最有趣的、最大的收获。

五、作业

跟爸妈交流你的课余生活

在这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环环相扣,由于是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都显得很有兴趣。刚开始部分学生不明白怎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后面经过“指导练说”这一具体事例的指导,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启发,并能落实在小组交流中。特别是生1,在后面小组交流的时候,我特意走过去听了一下,发现他能现学现用,把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好意见都用上了,说得很不错。在教学时间上,显得有点不够,主要费时比较多的在小组汇报和评奖上,在汇报上,我想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的所在,总结出方法,所以这里耗时比较多。在评奖中,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耗时比计划中多,以后这个环节我打算在课下进行。另外,在跟学生交流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记录表格上看,感觉城市里面的孩子,课余生活大多都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所以在课余生活的多样性方面比较缺乏。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2.能力目标: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

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课前准备:

1.情境表演的角色安排,小剧本。

2.名人成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才艺大展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播放歌曲《童年》。

2.“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你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周末吗?是,这是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你在课余有着哪些兴趣爱好呢?投影仪展示学生参加业余生活的照片,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让学生秀一秀。

3.大家的课余生活如七色彩虹般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我的课余生活》。(板书课题:课余生活)

二、心理小天使

2、表演

3、小组合作学习:感到身心疲惫的某某来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你们现在就是心理小天使,你们想说些什么?可结合书上的小故事或其他名人成才的故事,法律小博士的话等一些资料来说。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4、集体交流

5、总结:通过刚才各心理小天使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是一味地多做练习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小小调查员

1.刚才的同学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填写调查表。

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统计分为两个层次:

(1)满意;

(2)不满意。

3.那你一天中的课余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呢?请同桌互相采访并填写调查表。

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

小结:课余生活不等于玩,合理的安排很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做主规划设计课余生活,做到学习、休息、娱乐、锻炼有机结合。(板书补充课题:我做主)

四、小小设计师

1.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3.教师总结设计要求:要合理安排时间,有益身心健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还要注意安全。(教师板书)课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特别的课余活动方案。

4.下节课各小组汇报,教师指导评价。评选“最佳设计方案”。学生修改自己的计划。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吧,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将自己制定的特别的课余活动方案付诸实施。不过千万别忘了得到父母的允许哦!

板书:

课余生活我做主

合理安排有益身心

丰富多彩注意安全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此次研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的课余生活才对自己的身心有益,学会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会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

教学方法: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问卷,采访、讨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帮助。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解分析过程

1、师生共同学习第一单元四篇课文,了解什么是课余生活。

2、学生交流自己目前的课余生活。

3、布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我的课余生活。

二: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1、讲解记录课余生活的方法:日记、表格、画图等多种方法。

2、学生每天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探寻他人的课余生活

1、通过观察,用多种方法记录身边同学的课余生活。

2、通过采访,用多种方法记录身边除同学外的人群的课余生活。

四:汇报展示

1、学生写出自己本次实践活动的感受。

2、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整个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资料。

3.教师按学生记录的方式分类装订成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布置开始到展示结束历经两周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完成每一阶段布置的任务,重要的是他们在进行课余生活的时候能用心的感受每一个细节,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使他们能够有丰富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七

1、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2、制作录音磁带。

3、准备设计方案的纸张。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你们的课余时间是怎样度过的呃?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1、我的课余生活)

2、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

1、教师播放一位同学的录音:我叫明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可忙了,每天一早到学校上学,下午5点放学后,我一回到家要先做家庭作业,做完后还要做一大堆家长布置的作业,常常要到晚上十点才能睡觉。有时我想打打自己心爱的篮球,爸爸就会说:“现在还有时间玩?快做作业去。”有时我想看看课外书,妈妈就会把书一把抢过去说:“课本不看,看这些闲书有啥用?快复习功课去。”一到星期六、星期日我就更惨了,爸爸妈妈帮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我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我除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玩,就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师生之间展开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

4、师生辩论的主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

(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

(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

6、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

7、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陈词: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只是读教科书,做习题,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习、娱乐、休息、锻炼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

1、同学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们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

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统计分为四个层次:

(1)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很不满意。

3、请每位同学填写书上第4页的调查表。

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

5、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得合理?哪些方面安排得不够合理?

1、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一天的安排。

2、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推荐一份最佳方案进行全班交流。

《我的课余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课余生活的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时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把话听清楚、听明白。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大胆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

记录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内容,激发交流欲望

1、第一组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课余生活?

在操场上做游戏,去小河里钓鱼捉虾,去树林里采集标本,跳孔雀舞,摔跤,在草地上玩耍,爬山,爬树勾槐米,整理自己的房间,做家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多么有意思的课余生活呀!

2、解说“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指下课后,在学校里或在校外的生活

二、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课余生活

1、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组照片

师生共同回忆课余生活,加深学生对课余生活的理解

2、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互动交流,全班分享(及时表扬和鼓励)

交流自己课余生活中的一件具体的事情,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不足。

三、及时指导,掌握方法

1、师生评议,学会方法。

你觉得哪些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哪些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2、教师小结,活动升华。

介绍课余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