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 伟大的悲剧阅读笔记(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LZ文人最新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 伟大的悲剧阅读笔记(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篇一

生活总是变幻多姿,有的人把生活当作享受,则有的人把生活当做冒险.我们中的主人公就把生活当做冒险,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他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英雄!

斯科特的五位队员,他们是人类敬仰的英雄.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战胜了心灵的考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高尚品质:在与队友的相处之间,他们将自我牺牲,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表露的天衣无缝;这往往让我想起,在我们班上的有部分同学“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浓重,他们缺乏的是团结,总是把班级的利益抛之九霄云外,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在事业上,他们流露出的是勇敢,是坚毅,是执著,是为事业而甘于献身的英雄气概,不为个人得失和利益,只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只为自己所追求的而努力!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对亲人,对朋友,对祖国,他们流露出来的是无私的爱,这些队员是人类学习的楷模,他们是最伟大的!

在任何事情上,只要有亲自实践过,有真正用心的努力过,这样就会问心无愧了!

认识大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生活才会丰富多姿!

斯科特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什么也不是.”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到达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时,不应该认为自己无能,自己没有拥有什么,更应该认为过程是最重要的,起码自己在为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有过努力,奋斗.斯科特的意思说他什么也不是,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和他的队友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持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探险留下足迹.虽然他在与阿蒙森的角逐中他输了,但是他的气度,他的勇敢远战胜阿蒙森.即使肉体倒下了,但心却可以永远屹立极点之上.

项羽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的英雄,可以说他打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但最终由于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军队死伤惨重,项羽也自刎而死.他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死,也为自己的尊严而死,直到现在人们也非常看重他.虽然他的生命结束,但是他的精神留在人们的心中.输了一场,他并不是失败者,反而这样的悲剧使他成为历史敬重的人.

这使我想起了杨虎城将军,他与张学良将军提出和中国***一起抗日,但遭到的拒绝,可能杨虎城将军也会想:自己不能够为祖国做些什么,这很过意不去,在今后几年,他的行踪几乎由掌握着,在1949年8月,让特务将杨虎城,他的儿女及杨虎城的秘书一同杀害了,自始至终,虽然杨虎城并不能与***一起抗日,但他对祖国的坚持,令人震撼.悲惨的命运在他身上演绎,他与他的儿女将在世界的另一头,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他们悲惨的命运,并不代表他们的失败,反而那个过程值得我们永记.

向悲剧的英雄致敬!

斯科特让我颤动,探险队让我颤动,这伟大的悲剧让我颤动.

以斯科特为代表,一行五人的英国探险队满怀雄心壮志向南极点出发,但挪威人的捷足先登使他们激昂的心顿时心灰意冷,心灵的谷底徘徊是他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与其说他们的经历曲折离奇,不如说他们的遭遇令人心酸,令人深感惋惜与悲壮.

我一向被司马迁那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精辟见解而深深折服.我认为这伟大的悲剧也一样.正如我嘲笑那两个在足球比赛将近结束才进场的人,见到比分为零比零便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没有错过任何精彩的愚蠢一样,输赢只是竞争结束时一个必须的结局,过程才是产生英雄的一种难忘.

当读到奥茨自知自己将拖累同伴时,没有苦苦的哀求,没有对自己不幸的抱怨,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无畏死神,为同伴的生存而自我了解的硬汉.如果说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象征着慈祥,那么这位英国皇家禁卫军上尉的背影无疑象征着视死如归.

还有,那不得不令我产生敬仰之情的海军上校斯科特.日记,这位英雄不停记载,至死方休的物件,正是他个人的真实的伟大写照,那是一颗颗倾注了个人对挚爱的亲人,亲爱的朋友以及深深爱着的祖国的高尚露珠灌溉而成的神圣心田,那是劣境中英雄价值的最深体现.

悲壮的英雄们,愿远在他方的你们能聆听我们深切的呼唤.在这里,向你们呈以白色的致敬.

人性中至上的灵魂

南极,是一个冰天雪地的神秘国度,能够征服南极,是一个创举一个奇迹.

191月16日,斯科特一队经过重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了南极点.但对手阿蒙森比他们早了一个月,已经把挪威国旗插在了极点上.斯科特一队探险队员,沮丧地往回走.斯科特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证明阿蒙森胜利的责任.他们失败了,但仍坚毅执著地生存下来.不久,奥茨为了不连累大家,毅然走上死亡之路.斯科特临死前还在写日记,献给他所爱的每个人.

读了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对英雄们的死去是深切的哀悼,使我们钦佩万分的是斯科特队员们的英雄气概.

他们之所以能给我们震撼、哀悼、钦佩,是因为他们他们表现出了人性中最高尚、最崇高的灵魂.他们身上闪烁着至上的光辉!

斯科特表现出的是诚信正直的绅士风度.当时极点上只有他们,他们完全可以拔掉挪威国旗,插上联合王国的旗帜.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证明阿蒙森胜利的责任.斯科特是一个好汉,是一个铁铮铮的硬汉子!

他们还表现出了坚毅执著优秀品质.失败了,不放弃,仍然保持着生存的意志.能活着回去就是好样的,他们不是一群怕死的懦夫,而是一群热爱生命的强者.

奥茨在临死前,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为了不连累大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走向了死亡之路.大风雪把这位无私的英雄吞噬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斯科特在临死前,仍然坚持着写日记,直到手指被完全冻僵.他把日记献给了他所爱的每个人,这份无私的祝福、无私的爱,使我们感到了温暖.

“有的人死了,名字比尸体腐烂的更早;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一个英雄死了,他的灵魂会变得无比高尚.这在任何时代也是伟大的悲剧,也是震撼人心的伟大故事.


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篇二

1、他忽然感觉到右手没有了力量,他还能清楚地听见手枪滑落并掉到地上的声音,但是过后他就一点意识也没有了。

2、马林科夫斯基少校是一名职业军人,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但是带兵很有一套,并且思想和战法都十分新颖。就个人来说他长得十分英俊、高大,团里很多女通讯员都很喜欢她。但他一般都比较严肃,不苟言笑。

3、坐在旁边的里宾特洛甫惊恐地看了--义演,看到他的小胡子在微微颤动,显然他的内心就像翻滚的沸水一样不平静。

4、一声巨响,一枚炸弹扔在了彼得洛夫中校的旁边,但他很幸运,弹片只是擦破了点皮,但是爆炸掀起的气浪却把彼得洛夫政委甩到了十米开外的地方,他头朝下落地,撞到了柔软的草原上。

5、扎伊采夫上校脸部的肌肉突然紧绷了一下,几滴血液溅到了他的脸上。他认为自己正在见马克思的路上。不一会他又突然发现不对劲,自己并没有死,于是他睁开眼睛,看到他面前正躺着一具尸体,是刚才那个德国人的,他的脑袋被子弹击穿,血浆四溅。扎伊采夫上校猛的一抬头,发现费得连科大尉正背对着他向村口跑去。

6、双方相互射击了很长时间,黑压压的一片德军冲了过来,红军战士就立即用圆盘冲锋枪射击,德军多次冲击未果,遂放弃了从一营正面通过,转而从四营防线通过。

7、山路上。到处不停地有松散的沙石从山坡滑落下来,有几块较大的石头甚至搅进了红军的队伍里,然而他们只是把他绕开。红军士兵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沮丧、忧愁,好像家里死了人一样,或者不能说好像,应该是事实。

8、这时,他又发现这辆坦克四周还有数辆坦克环绕着它运动,于是他断定这是一辆德军指挥坦克,他向前打了一个滚,迅速地扔出了燃烧瓶,正准备跳开,可突然,三发子弹射了过来,有一发子弹直奔高察克上士,高察克上士躲闪不及,左手中了一弹,疼得要命,但看到德军坦克被燃烧瓶烧毁了油箱,里面的人连滚带爬地跳出坦克,心里还是非常的畅快。

9、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寂静,以至于寂静得让人奇怪。冰冷的风吹在白桦林中,发出尖利的呼啸。浓雾笼罩在白桦林中。

11、拽,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

12、双方展开了争执,最后朱可夫只好中止了发言。筑垒地域的工作是由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具体领导的,一句是总军事委员会批准的计划。因此这个问题牵扯十分广泛,连伏罗希洛夫也很不高兴。像刚才一样,有人站起来岔开了话题,才避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13、在悲壮的基辅保卫战中,苏军将士英勇无畏地抵挡着凶狠的法西斯侵略军。尽管苏军十分顽强拼搏,历时两个多月的基辅保卫战还是以苏联的失利结束了。但是苏军成功地延缓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推进,为莫斯科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基辅会战被认为是“德军战术上的胜利,苏军战略上的胜利。”

14、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

16、我们爱和平,但是我们拿起了枪,我们要同敌人斗争!我们要同法西斯战斗!我们要同最最危险的危害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的纳粹战斗!我们要与邪恶的敌人战斗!

17、奥里特少将继续表演,唾沫星子横飞。旅长们越听越兴奋,好像莫斯科就已经在他们手中,只有第四突击旅旅长欧文威上校闷闷不乐地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英国地图,那是用来迷惑苏联统帅部的。

18、扎伊采夫上校又陷入了沉思。一种感觉很强烈,就像海底的飓风一样,将扎伊采夫上校卷到小路那边,但是军事常识告诉他走山路肯定是对的,他在两种选择中徘徊,抉择。

19、远处的白桦林仍然在沙沙作响。忽然,有一种像是两个物体在摩擦的声音,是风声吗?不,由于人工制造的声音根本无法与自然的语言相媲美,所以他很快分辨出有人在国境线上活动。

20、顿时,四周同时传来了死沉、呆滞的脚步声。亚历山大中尉屏住呼吸,尽管他不怕死,尽管身体被地面凸起的小土块和碎石硌得很不舒服,但是他还是不敢动,也不敢用手枪射击,因为心中的人。他握枪的手顿时像抹了猪油一样又烫又滑。冰冷的月光穿透树叶洒在他的脸上,被他躲开了。

21、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22、他恋恋不舍地从门前跨过,脚上向有千斤的石头压着一样。但他又十分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头不会地缓缓想前走去,伊里奇倚在门旁申请地望着即将出征的丈夫,她知道他是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去的,她并不生气,她只是十分不舍。

25、一个军官正在拿着望远镜向村口张望。他的个子和刚才的那个老人一样高。但是他的衣服却和一般红军战士的军衣很不一样,可以明显地看出他衣服上的黑鹰标记——德国人!

26、现在正是最冷的时候,晶莹纯洁的白雪覆盖了整个俄罗斯大地。在村庄里一个并不高大的房子里,一个身高1米98的魁梧男子正笔直地站在房门前望着门外纷纷绕绕的白雪正在想着什么。他的脸看上去十分严峻而又坚定,一对鹰一样犀利的眼睛目视着前方。

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篇三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极展开的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结果阿蒙森捷足先登,斯科特失败,斯科特在返回时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后,最后长眠于冰雪之中的故事,这其中,斯科特伟大的精神和悲壮的结局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抨击和震撼。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一次去欢乐谷游玩的一次经历。

那天,我和同学去欢乐谷玩,一进大门,同学们便直奔欢乐谷三期——那儿有很多惊险的娱乐设施,我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望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身影,我却很胆怯,但同伴似乎觉察到了我和她们的不一样,于是纷纷鼓励我,在推推搡搡中,我被她们拉到了“ufo”去排队。

不容我多想,机器开动了,我们坐在一个大圆盘上,在“u”行动轨道上感受着天旋地转的感觉,我像一只蚂蚁,在圆盘上任由摆布,我感到身体里五脏六腑似乎也在随着“ufo”的运动翻来覆去地转,我闭上了眼睛,生怕机器失灵把我给甩了出去,突然,我的耳边听到了同伴们的尖叫声,于是我也放开嗓门尖叫起来,在风的陪伴下,在尖叫声的回荡中,我抛开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学习上的一切困难,感受着这在空中“转来转去”的“宁静”。,那一刻,我真的释然了,那一刻,我真的放开了,那一刻,我真的变得勇敢了!

《伟大的悲剧》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我怀着敬佩的心情阅读了《伟大的悲剧》这一课,

文中,斯科特代表英国率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最后的挑战,但是挪威人阿蒙森早已来到了这里。斯科特一行十分沮丧,十分失望。在返回的途中,天气越来越恶劣,人类的勇气被大自然的.威力无情的销蚀了,斯科特一行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威力,全部长眠在茫茫的雪地上。

在这个故事里,有无数感人的故事。例如奥茨不幸生病了,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在是大家的帮手,而是大家负担,为了团队可以继续走下去,他希望尽快结束自己,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尽管这样可以走的快一些,但他的同伴们坚决反对这样做,他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伙伴。在一个暴风雪的日子里,所有的人敬畏地看着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探险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同伴的互相关爱之情吗?

一个看似平静的一天。一家影院突发大火,熊熊的烈火吞噬着数千人的生命。所有的人不顾一切,争先恐后地向出口跑去,很窄的门迅速被堵死了,里面的人们无法出去,营救的人员无法进来。怎么办?上帝似乎正在开生命的玩笑,让后面的人群如潮水般的向前涌来。无情的烈火喷出它杀人的浓烟,向魔鬼一样伸出自己的“夺命之爪”。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肉体哪能抵挡得住这熊熊的火焰。不到半小时,这里就成了死亡的墓地。

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他让有的人失去了集体主义的伟大精神,失去了对同伴的互相关爱。但是,依然有人没有抛弃这伟大的精神,在为之努力奋斗。

烈日炙烤着大地,水井干枯了。但小女孩依旧照料着生病的母亲,母亲渴急了,小女孩被迫带上家里的水壶,出门找水给母亲喝。在山里,小女孩发现了山泉,她本想自己先喝一口,但是想起重病在身的母亲,她认为水应该给母亲喝,于是小女孩打了山泉朝家里走去。路上,她碰见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她将水给小狗喝,小狗立刻活蹦乱跳起来,她会心地笑了。她回到家,把水递给母亲,但母亲让她先喝,把水又交给了她。瞬间,地上冒出了大量的泉水,托着七颗星星,升上天空。水不用发愁了,小女孩用自己的强烈集体主义精神拯救了所有的人。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也表达了古时人们对一个有集体主义精神和一个互相关心爱护的和谐社会的向往。

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篇四

这是一篇语气十分凝重的文章,读完后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文中,斯科特代表英国率领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最后的挑战,但是挪威人阿蒙森早已来到了这里。斯科特一行十分沮丧,十分失望。在返回的途中,南极的寒季提前到来,天气越来越恶劣,人类的勇气被大自然的威力无情的销蚀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搏斗。最后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使斯科特一行人在茨威格笔下、在人类心目中变成了英雄。为什么会被称为英雄?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而向死神飞奔。最后,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坦然、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临。而斯科特呢?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考虑的不是自己,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他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篇五

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曾说:“悲剧比别的任何文学形式更能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重要关头的最动人的生活。它比别的任何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它唤起我们最大量的生命能量,并使之宣泄……它是最使人激动的经验,而我们的快感的最大来源也在于此。”这湖里面既是最动人的生活,又是快感的最大来源,可见悲剧对于我们来说极其重要。

但要说到小说或戏剧上来的话,其实中国自古便少有写得很好的悲剧式小说和戏剧。尽管中国的小说家、戏剧家在有意写悲剧的情况下制造大量的悬念和冲突,令人感到或恐惧或惊悚,但这些都只停留在了“人们的同情”上,而没有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悲剧体验”,即令人痛苦的印象。

中国人难以传达出令人痛苦的精神,究其原因,想必是中国人有些“幸福”了。没有切身的体会或有却未能表达出来,所以个个便往“家破人亡”、“死于非命”,“哭哭啼啼”方面去想,然后写下来。但这自然只在于表面上,当然只可停留在个人的“同情”上。

中国虽然少有好的悲剧式小说和戏剧但还是有的。张爱玲写得一些小说及戏剧很令人读完后心中还久久萦绕着痛苦悲凉之感。其实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出上演的悲剧。张爱玲本家庭显赫,但因为父母沉迷吸xxx,败坏家产,所以家道中落,对张爱玲和张子静也弃之不顾,终于奠定了张爱玲冷、悲、凉、自私的心理。但她对大xxx胡兰成可一点也不自私,为了他,张爱玲甚至奉上了自己的前途。张爱玲渴求父爱般得爱情,这是张爱玲的死穴。尽管张爱玲如何挣扎,身心如何倦怠也只可喘着气,冒着冷汗把一个个悲剧写出来。使读者深深感到张爱玲付诸于华丽的苍凉,从而生出悲痛之感,终至于难以治愈。

但并非要有切身体会才可写出好的悲剧是作品来。例如於黎华的《彼岸》,尽管於黎华生活美满,没有张爱玲所受过的苍凉冷漠但她的《彼岸》却是个悲剧。里面并没有很多中国文学家创作时一如既往的悬念和冲突,而是着笔于温馨美好的场面以作烘托,小说结尾的时候出人意料,一下子把悲剧体验层次上升得极高而富有诗意,令人的悲痛之感余意无穷,若只作一作对比又易于体会。

所以写好的悲剧式作品也并非唯一,只要悲之有物而后言之而出,再作一番处理并反复揣摩那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些都仅为我所见。其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对于悲剧的定义自然不同。姚一苇在论述元代杂剧时说“如果悲剧一词是指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则中国是没有悲剧的”然而钱钟书先生却将元剧《窦娥冤》和《赵氏孤儿》当做中国的“伟大悲剧”。所以悲剧并非一个永恒的定点。然而,因为在这一领域的差异反倒丰富了文学的创作及比较文学,所以还是有利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