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

时间:2023-12-25 作者:笔舞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一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一

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同时为选修四学习氯碱工业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节通过教材上实验、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重点学习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单质、确认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从能力层面上看,本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有利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室进行试管实验的简便易行与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法设计上,我采用“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方式。一个中心指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中心,两个主线指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高视角、低起点,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设问、类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向追求多元化学习目标、重视过程的理解和体会的方向转变。

2.学情和学法分析。

学生已具有物质分离、碘单质与淀粉间的相互检验、卤素间的置换等知识。思维具有广阔性,富有想象力,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他们特别想知道丰富的海水资源包含哪些及如何提取它们为人类服务;而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将教材上的内容设计为流程图等可以获得。

3.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我提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顺利连接蒸馏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绘制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图,并能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表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中提取镁的探讨和学习,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将物质分离,氧化还原,金属冶炼等知识应用到物质提取中。但如何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5.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情入境导入新课。

本阶段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前预习内容: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搜集海洋中蕴含资源和能源的相关信息,用图片、文字、数据等加以说明,交由三组整理,准备汇报。这样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整理,学生触动很大,发现海洋不再是他们眼中那个似乎很了解的海洋,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提升了对本节课学习的渴望程度。

上课伊始,三组同学边播放图片,边讲解海洋中存在的水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空间资源等,作业完成质量之高是超出我想象的。这时再让学生列举海洋资源存在哪些?并告知本节课中重点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便顺利引出本节课主题。

第二个阶段:推陈出新讲授新课。

将海水资源简单归类为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其他资源三个方面,并提出每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更好的有的放矢。

探究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我以“海水水量如此之大,为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却频频叫“渴”,国家因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形式迅速寻找答案。蒸馏操作在必修一有所涉及,所以要求学生描述蒸馏操作所需仪器、注意事项,并安装蒸馏装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至于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了解性内容,我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呈现,配以简单讲解。

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氯化钠提取及应用。

对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已在九年级及必修一有所接触,因此我通过展示盐场的图片将教学重点放在思考氯化钠的工业提取过程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他们的头脑中种下了种子,并迅速的成长。他们冷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设疑氯化钠除食用外,又是如何用于钠、漂白粉等化工产品生产的?并告知选修四还会继续学习利用食盐生产烧碱、纯碱、氯气等。学生在复习元素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提升了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确认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

海带中富含碘元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是学生熟知的,但一盘清新的凉拌海带丝依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海带中的碘元素以负一价的碘离子形式存在,要求学生在不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确认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编写流程图。几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设计的原理、步骤等。从整体上看,他们基本上都考虑了获得碘离子溶液,转化为碘单质、加淀粉检验的思路。我充分肯定他们设计中的合理及创新成分,然后他们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栏目,比较与自己设计的不同,分析其所用试剂的原因。这样学生深入理解了获取碘离子的方法及选择双氧水做氧化剂的绿色化学理念。既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又使他们认识了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加以注意。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解释结论、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至于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留给优生课下继续探究。

探究四: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提取溴单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工业提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海洋元素”溴提取我采取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内容,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编写并用有关方程式表示的方式。在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想再一次得到触动,体会到工业生产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性、差异性、复杂性。

探究五:海水其他资源的利用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通过阅读学生搜集的资料及教材最后一段内容,学生了解海水中还存在大量其它资源,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通过阅读科学视野——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交流自己的理解与体会,使学生理解化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本阶段的设置是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比如教材习题中工业上提取镁的问题,依据工业冶炼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然而引导学生思考各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及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选择氢氧化钙做沉淀剂,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个阶段布置作业深化理念。

作业一:将教材93页3、4题写在作业本上,作业二:写一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警示语或搜集一种海水资源利用情况,作业三:调研天津海水资源开发现状并作简单评述。学困生做作业一,学有余力的同学做作业一和二,学优生做作业一和三。这样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损害子孙的利益,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6.教学反思。

各个栏目,突出程序性知识,淡化陈述性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后我和学生达到了双赢。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教学过程:

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导读。

1、读书而有所感。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其实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汤姆,我也把我的感受写了出来,放在我的电脑中的共享e盘里,请大家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我的电脑,也来看看老师心中的汤姆。

2、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汤姆这个形象,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学教研版。

三、精读《当海盗去》。

1、谈完了对汤姆的印象,我们的同学其实对书中的情节更感兴趣,因为情节是小说的生命线。在书中最能引起我们遐想的是哪一个情节呢?(《当海盗去》)。

那谁能立刻把这个片断的梗概写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呢?还是以论坛帖的形式。

2、在这个片断中,汤姆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她会是什么呢?你读出来了吗?能否在网上找一幅图片把这个抽象的心愿直观地表达出来呢?(帖子)。

海盗。汤姆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当“海盗”。

播放电影片断。

4、很显然,汤姆的海盗不是这种杀人放火的强盗。那他想当海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请将你的观点上传。

5.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汤姆的际遇,你将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呢?

四、拓展。

1、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论坛帖上传。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上网搜索网络中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资料。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三

能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分析人与行为,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悟爱心的巨大力量,要有一颗对父母、师长、亲朋好友的爱心。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3、利用丰富的想象构思故事。

多媒体教学。

1课时。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村所不可缺少的,没有了水,每个人都无法生存,没有了水,地球上的花花草草都将凋谢,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变成一片荒漠。如果缺水我们的生活将变成怎样呢?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师:短片中人们最需要什么?

生:水。

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找水开始,引出要讲的课文《七颗钻石》。

童话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做补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童话,以及童话的特点。

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里?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明确:1.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的时候水罐变出了水。

将水省给母亲喝,摔倒了罐子确变得端端正正。

倒水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从木的变成了银的。

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的时候水罐银的变成了金的。

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的时候水罐里跳出钻石引出巨大水流。

2、爱。

问题:这两则故事里的爱心体现在哪里?(2~3位同学回答)。

是爱心延续了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拿出纸笔用我们爱的箴言向爱心致敬,请以“从这里,我懂得了”的句式写出你爱的箴言,找同学分享。

在这首歌中,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愿爱心永恒,由你们传递,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大胆发挥想想写写小女孩的梦中发生了什么事。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展示图片)。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已经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6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板书)(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

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1+2%)=243799。

243799_1.7%=4145。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_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板书)(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展示图片)。

首先,看图1.2整体感知一下,这幅图有几个拐点,被分为几级台阶?(两个拐点,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被分为两级台阶)。

(活动)请学生根据图1.2分析每一个阶段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原因。

(板书)。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提问)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那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1.3回答这个问题。20世纪以来。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3)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排序说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4)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排序说明?(欧洲、北美、大洋洲)。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情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

(学生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类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较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育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人口老龄化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果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大家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包括: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

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

材料五: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

材料六: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小结)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与发达国家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应采取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的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五

1.观察、认识春天动物、植物、人等显著的特征,从多个方面了解春天的变化。

2.歌颂春天的词语、诗歌。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春天动植物等变化细心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亲手制作警示语、影响周围的人一起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体验等活动感受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欲望和情感。

2.通过对保护树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了解春天到来之后,动植物的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关心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让学生感悟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你们听!(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啊,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嘀哩,嘀哩嘀哩……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歌中的小朋友找到了春天,听说你们也去找春天了,你们找到了吗?

春天到了,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

生:春天到了,我在……发现了……。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1、图片:(学生自己照的照片)。

这是**找到的春天,他很用心地把它们拍了下来!

2、画春天:已经画好的。

3、写春天:写下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

总结:我发现咱班同学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你们找到的春天真美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迎春花:你们看,迎春花也开放了,金灿灿的,特别漂亮!

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春天的百花园里看看?

(欣赏图片)。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会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啊?

生:春天太美丽了!

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用我们喜欢的春天的歌,在春风中尽情地享受春天吧!(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六

1.学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积累有关桥梁的知识。

3.激发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思想感情。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课文朗读、品味语言完成

师: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生:学生观看与桥有关的图片。

(学法指导:营造氛围)

师: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文章介绍了哪些桥?

生:学生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

(学法指导: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师:

1.指导学生如何默读。

2.找学生交流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生:

1.默读

2.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概括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学法指导:默读探究)

明确: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师:

1.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生:

1.朗读语句,勾画喜欢的语句。

2.从说明方法赏析语句。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法指导: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总结方法。)

师:

仿照《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手法,选择自己最喜爱事物,进行介绍。

点评学生佳作。

生:学生自主写作。

小组合作交流。

佳作展示。

(学法指导:学以致用。)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七

一、指导思想:

在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教材实施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由教学传授者转变为引领者。在教学中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调动练习的积极性。课上以人性化教育为主,将游戏贯穿体育课的始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1、投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2、素质练习:往返接力。

三、教材分析。

实心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但投掷课主要的特点是趣味性差、身体负荷重,尤其是女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动作、实践练习、教师示范纠错、巡回指导、分组分层教学等方法,在练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往返接力能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以竞赛和游戏的形式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又巩固提高了技术动作。

四、课的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集合,师生问好,检查学生人数、服装,安排好见习生。

2、准备部分。

根据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得到合理、充分的热身,尽量避免减少运动损伤。

3、基本部分。

采用学生观察练习、教师提问、学生体会等方法。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教师及时进行鼓励、示范并运用口诀讲解动作要领,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动作有针对性地利用器械进行纠正,最后安排自我展示。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接力教材中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实心球进行往返接力的练习,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最好的锻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4、结束部分。

通过轻柔的舞蹈动作,进行全身心的放松,让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最后进行小结,学生归还器材。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八

本节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根据个体差异,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与创新精神,引导他们通过在“玩中学,学中乐”,掌握原地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要领,体验投掷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中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技能。投掷实心球教材不仅能够较好的增强学生的腰腹力量,对协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以往教学的观察,在动作技术上突出了:“蹬、撑、甩”三个基本动作要点。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两人合作和不同方式的体验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教材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实心球教材有着本身固有枯燥的特质,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触激他们的兴趣点?又能针对重难点合理的取舍教材,让他们能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动作要领,并能有效的发展力量,协调,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获得各个领域目标的成功。

四、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进取与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七、教学程序。

准备部分:首先以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关节绕环”运动将身体各个关节充分活动,达到初步热身的要求。然后以双人合作练习的“双人压肩”“互背”做专项准备活动,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接着用游戏“打猎”将学生引入到情境教学之中。通过游戏“打猎”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实心球的球性,进一步熟悉双手投掷实心球中的“握球”“反弓”“预摆”等姿势。让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做游戏的同时强调学生“运送炮弹”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要握紧、传稳,注意安全。

基本部分:通过解放军学本领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主教材学习之中。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并念出口诀:双脚前后站、持球头后边、上体向后仰、用力向前抛。让学生对完整动作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自主尝试练习:教师抛出问题:

1、原地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需要身体的哪些地方用力?、用力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怎样才能投的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练习。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研讨探究动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共同总结出正确动作方法,并讨论影响远度都有哪些因素,解决所设置的问题。

4、持球练习:教师讲解持球动作方法,两手拇指和食指呈心形图案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以便更好的掌握持球动作方法并解释心形持球方法的好处。

5、体验练习:学生通过前面的几步学习进一步体验动作技术。讲解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解决本课的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学生互相评价观摩、互相帮助比较练习,通过练习学生能客观的评价出他人和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场地上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错误。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

6、游戏“炸碉堡”:通过“运送弹药”——‘学习本领”然后进入本堂课的潜能发挥阶段“炸碉堡”通过小组对抗比赛,进一步使学生对所学动作进行巩固练习,同时,通过比赛的激烈气氛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体会投掷课程的乐趣。

意图:通过游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请“打靶”打的好的同学谈一谈怎样才能投到高分?学生:瞄的准..力气大„。

教师:怎样才能瞄得准?怎样才能发挥力气?

学生:对准靶心、出手角度掌握好„„..;利用全身上力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思考问题比较全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重点解决投掷时“出手角度”的问题,由于是实心球相对较重,所以今天我们的练习要求是双手,课的最后我们将看看谁通过学习投的更远、球飞行的弧线最优美。2.双手投掷纸球意图:安全教育;感觉体验“双手前掷”的动作概念教师:(教师假装不小心掷一个纸球到一个学生身上,假装大惊失色,赶紧过去询问怎么样)啊,好危险啊。

学生表情:大笑,大惊小怪。

意图:体验不同出手角度(高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意图:确定合理的出手角度、自己适宜的出手高度。

教师:大家思考、观察很仔细,回答很有见地。通过研究发现出手角度42度左右,投的最远。

教师:在体验练习10次左右,看看你的远度有没有提高。学生:好的。

教师:哦,不错,球飞行的弧线很优美、很漂亮„..有进步„..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为什么他投的远?学生:力气大、出手角度好。

意图:激发练习积极性、培养进取意识。

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竞争意识。

教师:(总结)今天的练习大家不仅努力认真,还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探索与经验积累,这是我们体育学习必不可少的意识,希望下节课在“全身协调用力”的探索中大家继续发挥这种精神,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八、学习评价。

1、评价学生学习实心球练习时,做到及时、有效、语言简洁,采用诊断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新技术的方法,提高自我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评价游戏时,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互助、自主性与合作性。

八、负荷预计。

九、场地器材。

十、课后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九

学习内容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做准备。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已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阴影部分,已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经验。

教学目标:

3:经历猜想、验证、实践等数学活动,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并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主动探索过程并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以前我曾经听过几节这样的课,感觉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觉得这知识不难,用不着老师多讲了,也就使整节课显得有点单调,枯燥。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直接写出得数:

(1)18÷6=(2)120÷40=(3)2÷3=—。

180÷60=12÷4=10÷15=—。

2、你能从前两组题中回忆起商不变性质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你能根据第三组题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商不变性质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改为分子、分母、分数值后又怎么说?(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分数中是否真有这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上述知识的复习,为下面沟通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的联系作准备。)。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折一折,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张长方形纸片。

要求:1)将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将第一张的3份画上阴影,第二张的6份画上阴影,第三张的12份画上阴影。

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3)将阴影部分剪下来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

2、汇报。(师将一份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请这一同学谈谈发现:通过比较,三幅图阴影部分面积一样,因而三个分数一样大。(师板书三个分数相等的式子)。

3、师出示例2的三幅图,

4、请学生写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再观察三幅图阴影部分面积,同样得出三个分数一样大的结论。

3、算一算。

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里讨论交流想法。

3)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根据汇报适当板书。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把大家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呢?

2、师:像右边那样列式行吗?=,为什么?你能将刚才概括出的规律修正一下吗?(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全班齐读一遍。)。

3、师小结: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在课本第四十三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你有哪个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在课本上用笔标示出来。(全班再齐读一遍)。

(让学生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子分母同时乘以0,引导学生发现分母为0,分数没有意义,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同时回应前面的复习练习。)。

三、解释应用,强化认知。

2、第43页试一试。

3、练一练。第44页第4题。

4、判断对错。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

(4)10/24的分子加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必须加5。

()。

4、数学游戏“你说我对”(图略)。

(利用以上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四、小结回顾,评价激励。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复习所学知识和方法,加深认识,深化主题)。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本第44页第1、2、3题。(巩固所学知识)。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

知识与能力:

1、品析诗中那一个个生动画面,体会收获季节给农家、渔家、牧家带来的欢乐和喜庆。

2、品味重点词语如栖息、游戏、梦寐等在诗中的作用。

3、学会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的方法,培养自己独特的观察技能。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并背诵全诗。

2、通过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通过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1、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朗读法、视觉再现法。

1课时。

一、导入。

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在脑中形成一幅画面,然后试着说出听后的第一感受。(培养学生感悟和视觉再现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1)师配乐诗朗诵,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划分诗的停顿和重音。

(2)生正确把握诗歌节奏和重音后,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3)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思考: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三、研读赏析。

1、将自己想像成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3、优美语句赏析:

(1)先找出优美的语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a.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c.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d.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e.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f.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由远及近。

四、小结点评。

师: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感情。

师: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生: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六、作业布置。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一

课型:

上课日期:

作者:

单位:

新授。

《初春》1课时。

课前预习:

自读诗歌,积累文中生字、生词,了解作家王宜振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新课标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

1.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培养诗歌阅读能力,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评价任务:

1.识记字词、作家作品常识。

2.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1.朱自清先生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美在。

2.林斤澜先生钟情于北国春风,是因为北国春风。(学生回忆课文,填空)。

(一)、整体感知,读《初春》。

1.从诗中勾画出作者着力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学生边读边画)明确:毛毛雨、小树、新芽、新叶、蝴蝶、蜜蜂、蛙鸣、风筝等。

2.为什么这首诗有一种强烈的清新感?

明确:本诗都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处?(学生对比阅读两篇文章)。

明确:(1)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文字风格都细腻、清新、俏皮。

(3)都五官开放,多角度描写。

4.读《初春》思考:语言风格想象特点。

明确:语言风格:清新活泼。

想象特点:想象的导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气的,天真的。

(二)、读三、四节,体会诗歌想象的特点(学生找想象的诗句品读)。

明确:石子---蝴蝶;书中倾听----蜜蜂歌唱;池塘中的蝌蚪----美人的雀斑,甚至想到了夏天的情景。

小结:这样的想象奇特而又大胆,在这样超常的,陌生的想象中传达着初春景色的美好。

“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一句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是春天在摇摇晃晃吗?(是作者陶醉在这“小、嫩、新、美”初春的美景中,陶醉的摇摇晃晃。)小结:这样的想象仍然奇特而又大胆,超常而又陌生。

(四)、小诗让我们产生新鲜感的原因(生读诗,探究)。

写作视角: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亲切,清新,可爱取胜。

语言特色:想象中的语言,拟人,比喻,想象奇特而又大胆,超常而又陌生,文字新颖而亲切;以新取胜。

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动,表达出春天的喜爱之情。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初春》,知道了它写了什么,还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这样的方法写写有关春天的文章。

板书设计:

毛毛雨新芽初蛙鸣风筝儿童心理。

春蝴蝶蜜蜂爱春之情。

蝌蚪教学反思。

本课词的学习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预习提纲自学。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学生主动、投。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二

学习目标:

和同伴一起完成练习。

学习内容:

重点:

难点: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学习步骤:

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游戏《贴大饼》的要求。

2、讲解规则和方法。

3、组织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

1、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积极的投入到游戏。

组织: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

难点: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实心求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自主的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4、组织学用垒球进行模拟实心球投掷。

5、组织进行实心球的投掷练习。

6、划分等级线,组织练习。

学生活动:

1、自主的进行准备活动。

2、和同伴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垒球的模拟练习。

5、利用等级线进行对自己的评估。

组织:

激烈的接力练习。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利用实心球布置接力的场地。

3、组织学生熟悉接力场地。

4、组织接力练习。

学生活动:

1、和同伴一起布置场地。

2、熟悉场地。

3、和同伴一起完成接力。

课后小结:

在练习实心球的时候通过,练习方法的改变激发的大家的学习激情。同学们的动作是、都很到位,正确。但是力量的素质的局限。投掷的距离不是很满意。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三

抓住现有器材特点,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运用,创造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简单易行、形式活泼、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真正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堂中去。

二、学情分析。

水平三(五、六年级)是从小学向中学过渡的重要阶段,同三、四年级相比,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将自己划分为高年级的“大学生”了。在运动中,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些粗略、浅显的教学内容和幼稚的情景游戏,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于枯燥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范要求也不大感兴趣,更热衷于“有一些技术含量、有一定挑战性和难度”的运动和游戏,喜欢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竞争,展现自己,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材简析。

随着水平三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垒球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在发展投掷能力方面的需要。因此,本单元的教材以实心球作为主要器材,选择了不同方式的双手推、抛实心球和原地侧身单手肩上推实心球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和技术。同时,也将实心球在跑、跳、游戏、轻器械操等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爱实心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灵敏和协调能力,发展创造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投掷教学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法学法。

这一单元的教学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解示范下的学生体验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激励评价下的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等方法。另外,根据我校班级人数比较多和投掷教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特点,在分组学习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使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四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依托水平二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材为载体,重视课堂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自学”的主体地位。在练习手段上,教师重视教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评价标准上,教师注重过程评价,尤其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具体性、指导性。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要培养安全保护责任意识,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属于田径教学范畴,是田径教材中的重点教材。本课教材为水平二内容,共分5课次完成,本课为第二课次。本课教学结合游戏《实心球智力换位》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展示自我,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通过对投掷学习,发展学生力量、爆发力、协调性,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和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品质。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身体上分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开始时期,肌肉的发育与骨骼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具有精力旺盛、进取心强、情感容易外露、喜欢挑战与超越等特点。从技能方面分析,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实心球,本课也仅是第二课时,上节课只是学习了持球的方法和持球部位,初步能进行投掷。但是技能形成简单、粗浅,因此本课学习是一个讲授、细化、提升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经过各种方式的抛接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2)经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投掷动作用力的变化,明确用力顺序正确是提高成绩的重要作用。

(3)有60%以上的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力顺序,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和身体协调素质。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动作用力变化。

教学难点:

掌握用力顺序自下而上,协调正确。

3.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导学”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重点落实在用力顺序上。首先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进行双臂投,腰腹和双臂投,腿部、腰腹和双臂一起投三种姿势的用力变化,同时对比这三次远度有什么变化。使学生既有直观的理解也有思想的认识;然后通过挂图,教师的讲解导入,并采用形象教学法、讲解示范法、自主练习、激励法、分层法、评价法贯穿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同时让学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4.学法:

任何一堂课,从教师制定的精确教学目标,充分的学情分析,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针对性的评价等都是为了学生学习而服务的。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长的骨干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体验、观察学习、探究合作、分层学习、挑战自我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用力顺序自下而上,协调正确。同时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在组长确认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投球和捡球的动作。整节课始终在一个安全有序,积极进取的氛围中进行。

五、教学思路:

(一)课的开始环节:(共4分钟)。

进行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队列练习。

(二)课的准备环节:(共9分钟)。

(3分钟)让学围绕场地慢跑和跳跃热身,在跑动和跳跃中体会身体用力的变化。

2.(2分钟)教师的针对主教材进行针对性准备活动,师生共同进行徒手操的练习。

3.(4分钟)学生个人,两人一组自主进行各种方式的投球练习。

(三)主体环节:(共24分钟)。

1.(15分钟)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2)教师导学出双脚前后投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用力顺序:

(3)教师引导背弓和拨球练习。

(4)教师设置不同的练习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9分钟)游戏:“实心球智力换位”教师讲解规则示范,学生进行学习。

(四)课的结束环节:

(共3分钟)安排了放松小律动《小火车》。

六、本课的特色。

在练习中,教师紧抓重点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在教师的导学下,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教材内容发展了体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培养团结、和谐、向上的精神。

七.媒体应用。

放音机一部,小尺寸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挂图八幅。八.场地器材。

实心球42个,小红旗8面,呼啦圈32个。

九.预计效果与负荷。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针对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课的“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并根据体育教学特点遵循“动作技术形成、人体机能适应性、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规律。

在开始部分中设计了慢跑绕过实心球和单脚跳跃实心球的内容,是想通过慢跑使学生身体产生一定的热量,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身体重心的变化,体会用力的顺序。在准备部分中我创编了针对主教材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既感到新鲜又达到了活动关节韧带的目的。在辅助环节我安排了三种不同姿势的投球,然学生观察并体会身体的不同的变化带来的投球的远近,同时为主教材的用力顺序做了铺垫。在主教材上通过自己引导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更能在学习中体验到身心的变化。使学生能因学习的深入被吸引、因收获技能而感动、因享受快乐而激励,也使教与学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走向自然环境。在游戏的环节,既让学生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在活动中进行探究,享受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五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一、(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今天这堂课,总的来说是按照预设上完了,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从预设角度上来看。我一直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字词,句子,学习方法?还是一首诗,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从教以来,我认为,语文应该是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语文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流动图书馆。于是,我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元素。

《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和边塞图片直观去体会,以诗解诗,对于我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来说或许稍难,但我预设之初是非常想做这样一个尝试的。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通过分析,去体会。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

我想说的是对于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本课教学我的失误在于注重了课堂预设,却忽略了课堂生成。而课堂生成才是一堂课中最闪亮之处呀!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六

学习阶段:

水平二。

学习目标:

和同伴一起完成练习。

学习内容:

重点:

难点: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学习步骤:

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游戏《贴大饼》的要求。

2.讲解规则和方法。

3.组织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

1.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积极的投入到游戏。

组织: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

难点: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实心求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自主的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4.组织学用垒球进行模拟实心球投掷。

6.划分等级线,组织练习。

学生活动:

1.自主的进行准备活动。

2.和同伴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垒球的模拟练习。

5.利用等级线进行对自己的评估。

组织:

激烈的接力练习。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利用实心球布置接力的场地。

3.组织学生熟悉接力场地。

4.组织接力练习。

学生活动:

1.和同伴一起布置场地。

2.熟悉场地。

3.和同伴一起完成接力。

课后小结:

在练习实心球的时候通过,练习方法的改变激发的大家的学习激情。同学们的动作是、都很到位,正确。但是力量的素质的局限。投掷的距离不是很满意。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七

教学内容:

看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拓展活读。

师:用什么办法告诉台湾小朋友,祖国大陆的小朋友欢迎他们来看雪玩雪呢?

师:我现在是一位台属,我的女儿在台湾,你又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略)。

师:我现在就是新浪网,你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略)。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掌握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能够运用完整动作,比较准确的练习;。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上下肢用力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解析与拓展。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2.准备活动:操场慢跑两圈、齐步走---立定。

专项准备:“指腕肘关节”挥摆练习。

二、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

强调:蹬地有力,伸展迅速充分。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弯曲,两手直臂持球于体前;然后两腿用力蹬地、顶髋、上体抬起向前、向上,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挥臂,将球向前抛出。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徒手模仿体会。

3.学生持球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纠正易犯错误:

抛球时蹬神不够、身体协调用力顺序差。

三、游戏:超级运送。

游戏方法:全班分成两组,以横队站立(见队形)。听老师哨声,各队排头迅速跑出,至球圈持球返回队尾,并依次传递至新排头,新排头再返回队尾继续传递,先完成者获胜。

规则:1、谁掉谁捡2、依次传递。

1.简介示范,明确方法和规则。

2.强调安全。

3.教师指导游戏。

要求:遵守规则团结合作。

四、总结评价整节课.宣布下课。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九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节科我们来学习第10课,《捞铁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谁捞铁牛?(你真会思考)。

生2:怎么样捞铁牛?(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生3:为什么要捞铁牛?(你为什么这么惊讶?)。

4、你们觉得打捞大铁牛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猜猜一只大铁牛有多重?出示图片。

5、通过预习,你知道谁捞起了笨重的大铁牛?

生:怀丙(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介绍怀丙。

二、自读自悟(生本对话)。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探究”部分:怀丙和尚为了捞大铁牛做了哪些准备?每一步准备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吗?写出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出示重点句子,进行精讲、品读。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都讨论的非常认真,不错。怀丙和尚为了捞大铁牛一共做了几步准备?(生:4歩。)。

师:对,你说的很准确,说明你读书最认真。那现在谁来说说怀丙和尚做了哪四步准备呢?也留一点机会给别人展现自己哦~a、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1、师:同学们都找到这句话了吗?齐读一次。你能用简短的几个字来概括这一步的内容吗?(这一步着重讲了什么呢?同学们拿出笔划出关键字)生:先请(先请人干什么?)(潜水对,所以关键字是潜水)(潜水干什么?)(摸清牛)。

2、相机板书:潜水摸清牛。

过渡:先潜水摸清牛,然后呢?

b、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1、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了抓住关键字来概括内容,那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试试概括这一段的内容吗?)生:准备装沙(用什么装沙?)(木船)(所以是大木船装沙)。

2、相机板书:大木船装沙。

3、过渡:大木船已经装好沙了,再下来要做些什么呢?c、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1、师:用抓住关键字的办法来概括,看看谁最厉害!(并排栓船的目的是为了干什么?搭架,所以可以概括为并船搭架)。

2、相机板书:并船搭架。

过渡:最后一步又需要做什么?

d、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1、师:一样的办法,谁来概括?(绳子栓牛)板书:绳子栓牛。

2、师:怀丙一共做了这四步准备,那课文在叙述时是怎么样把这四步准备工作说清楚的?(引导用了表示顺序的词)(先„然后„再„又(最后)„)。

3、是的,同学们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时,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可以把事情讲清楚。

4、我们一起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5、从怀丙做的准备工作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1:聪明(聪明体现在哪里?)想事情非常的周到板书:聪明、考虑周全。

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那怎么样把铁牛给捞上来呢?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1、请同学们结合这一自然段来看一看怀丙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2、为什么要让人潜水摸牛?(是为了摸清牛的位置)。

3、为什么要给大船装沙?(当把船上的泥沙铲掉时,船身会向上浮,这里运用了一个科学知识就是——水的浮力)。

4、为什么要把两只船并排搭架再捞牛?(为了保持平衡,况且一只船也打捞不上来笨重的铁牛。)。

5、为什么要用粗绳子栓牛?(当绳子绷紧时,铁牛才能被拔出来)。

6、师: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运用科学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从这儿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用科学)。

7、第一只铁牛已经打捞上来了,那现在谁能说说怀丙是怎样大佬第二只铁牛的?生:先潜水摸牛,然后大船装沙,再并排搭架,又粗绳栓牛,最后铲沙拔牛。

8、就这样,怀丙让人们用同样的办法,把八只铁牛一只一只地拖回来了。

9、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聪明的古人懂得运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那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加应该热爱科学、学好科学,让科学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五.拓展延伸(完成《导学案》中的达标训练)1.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组词。

付()()。

本()()。

劳()()夸()()。

生()()。

全()()2.巧填反义词组成语。

()生()死。

()入()出。

眼()手()()奉()违。

避()就()。

天()地()3.说说课文的段落大意。

10捞铁牛。

怀丙聪明考虑周全善用科学。

七、教学反思。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十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解决办法: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诵读法谈话法。

幻灯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年轻人、杰克逊)。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

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

出示:默读课文,用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1)请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2)理解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3)问:那你能从这些描写逃难者的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观潮完整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方法: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

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板书设计:情节艺术手法突出特点。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意境高洁、清幽。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

五、《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的魅力:

《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相关范文推荐

    水利局党政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通用13篇)

    述廉报告是对一个人在廉政方面的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文献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廉政意识。以下述廉报告范文中的案例和数据,能够直观地展示廉政工作的实际情

    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心得(热门16篇)

    在学习心得中,可以记录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学习心得范文是我们获取写作经验和技巧的重要资源,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这次国家进行了新一

    乡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实用22篇)

    工作汇报的撰写应该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重复。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工作汇报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

    幼儿园安全第一课教案及反思(专业23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和课堂管理的有效组织。想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吗?不妨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或许会有所收获。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稿大全(14篇)

    党课不仅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途径,也是开展集体学习、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场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党课教材和学习资源,大家一起来分享学习心得。

    书面检讨书(精选15篇)

    检讨书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检讨书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写检讨书,我

    幼儿园教师总结小班(优秀20篇)

    幼儿园小班的班级管理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并思考如何写出更好的总结。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

    司法所季度党风廉政工作总结(热门17篇)

    进行司法工作总结有助于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司法公正的实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法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推动廉

    河长制进社区工作总结大全(23篇)

    社区工作总结是对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工作态度和能力的检验和提升的有效手段。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社区工作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x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

    政府领导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实用15篇)

    进行月工作总结可以梳理整个月份的工作台账,为下个月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年初我室与州委、州人民政府签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