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温柔雨

教学计划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科学安排和决策。如果你正在制定教学计划,以下的范文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和帮助。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一

1、掌握生字词。

2、结合读写例话《详写和略写》学习课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详写的,哪些材料是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样安排详略,为什么要安排详略。

录像带、小黑板

两课时

昨天,我们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后小标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成了五段,请读一读。另外,还仔细学习了第一、二段。请回想一下,这一详一略的两段都是围绕题目中哪个字写的?“壮”字是什意思?(板书:勇敢、不怕牺牲)请再回忆一下,在学习一、二段时,主要采取了哪两种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请齐读。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两种方法学习课文的三、四、五段。

1、默读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句子。

(1)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走!”(板书)是人物的什么?语言(指小黑板)“!”说明什么?(班长坚决果断)还有哪个词也可以看出了?“斩”怎样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个词呢?课文中指什么坚决果断?(把敌人引上绝路)“绝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长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死路,说明他怎样?(扣壮士——勇敢,不怕牺牲)渗透学法:从这里看出,理解成语,要先弄清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的意思,最后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2)写战士们是哪些句子?这儿为什么不逐个描写?从哪个词看出心情一致(热心沸腾)从哪个词可看出他们行动一致?(紧跟)(板书)删掉“紧”也说得通,能否删,为什么?渗透学法:从这里看出,理解词语还可以用删词同原文对照比较的方法。

2、战士们要把敌人引上绝路,难道他们面前只有绝路一条吗?从哪个句子看出?

3、扣“壮”:生路就摆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壮士!

4、小结:

(1)这段写了什么?

(2)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勇敢)

(3)他们的这种品质通过什么来表达的?(语言、动作)

(4)这段写得详细还是简略?过渡:刚才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两种方法(指小黑板)学习的。下面继续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段。

1、五壮士来到顶峰,居高临下地把敌人打得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可班长负伤,只剩下唯一的一颗手榴弹!

(2)班长已经负伤了,为什么动作这样快?力量这么大?所以,他高声喊道一一(齐读、导读、引读)

3、战斗就这样持续着,当又一群敌人上来时,班长是怎么做的?齐读。

4、扣“壮”。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血肉横飞,我们一定会大声喊道:打得——好!五位战士真勇敢,不愧为是壮士。

5、这段写班长、战士以外,还写了谁?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敌人?

6、小结本段。

(1)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写得详还是略?

(2)我们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质7(动作、语言)

2、请看课文,齐读第一句。“屹立”可换哪些词?能否换?为什么?“眺望”呢?

渗透学法:抓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我们用换词同原文对照比较理解到本句既写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又写出了他们与父老乡亲,与亲密战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齐读第2句。“回头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所以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班长是怎么说出这种喜悦的?指导读。他是怎样做的?“纵身”看出什么?

5、战士们是怎么做的?说明他们怎样?

6、扣“壮”。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可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五壮士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他们崇高的精神,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7、请听听吧,他们在跳崖时高呼的口号,至今还回荡在我们耳边。请齐读,指导读。引读。

8、小结本段。

1、全文主要写什么?表现了五壮士什么品质?

2、这五段中,哪些段写得详哪些段写得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3、另外,我们还学会了两学习方法,请读一读。今后我们要继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二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侵略者,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寇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五壮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五位勇士,演义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带着对烈士的缅怀,沿着烈士们的足迹,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硝烟战起的历史中去。

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哪个字最能突出五壮士的精神?再齐读课题突出重音壮。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请同学们回忆说一说。

这五部分,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五壮士的精神。

指名读这一段。

请同学们围绕小标题提问:

1、五壮士为什么要在顶峰歼敌?

师追问:可顶峰三面悬崖是绝路呀,为什么非要走向顶峰?

小结:五壮士明知有生命危险,但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甘愿牺牲自己,坚决果断,义无返顾地走向了狼牙山顶峰。

2、怎样在顶峰英勇善战?为什么用石头砸?你们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

3、在顶峰歼敌的过程中,敌人有什么可耻的下场:

4、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齐读,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憎恨。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一段,围绕小标题来提问:

1、为什么要英勇跳崖?

2、怎么英勇跳崖?

师指导读这一部分。学生齐读。

小结: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仿佛看到马宝玉是那么从容,脚步是那么坚定。战士们昂首挺胸,没有丝毫犹豫,相继往下跳。他们似乎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新的战斗。伴随他们的是回响在山谷中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全部男生齐读。)。

3、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缅怀,再一次回到历史中去,用心来感受他们那伟大的精神。

师问:你觉的片中什么地方最感人?

小结:江河呜咽,群山肃立,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让我们世世代代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子。

4、再来齐读这一段。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三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3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一、第二部分。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5、指名分别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英。

诱敌上山——勇。

接受任务——跳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五

好,时间到了,咱们开始上课?上课。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迅速扫读全文,看看在这几部分中,那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最令你感动,找出来,把它好好读读,也可以在文字旁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觉得自己读好了,就先读给同位听听,同位哪里读得好,你要向人家学习,哪里读得不好,给他指出来,教教他。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学生先读那部分,就先理解那部分。)

1、第二部分:

一次又一次:几次?很多次,再读一遍。狠狠地打:不够狠,再狠点。大吼一声,声音怎样?好,再读一次,大吼一声。好使出浑身的力气,你还有劲吗?再使劲。加上动作试试。同学们一起试试。接着读,读得很准确,绷得紧紧的。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什么感觉?读出来。好,非常好。同学们,也读读这一自然段,注意把五位战士的不同表现读出来。觉得不过瘾,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

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抓住五位战士的特点刻画的是那样形象,仿佛他们就站在我们眼前一样。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象作者一样,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

2、第三部分:

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会有什么后果?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有退路吗?不是还有一面吗?那一面全是敌人,有三四千敌人呢!也就是说,走这条路,意味着什么?走哪条路呢?接着读。说了一声“走!”马宝玉说什么?怎么说?你,你,你,他读得跟你读得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果断、这么干脆,因为,马宝玉是斩钉截铁的说,理解了吗?斩钉截铁什么意思?对,形容处理事情或者说话果断,毫不犹豫。马宝玉在处理什么事情,这个“走”意味着什么?面对死亡他还能这么果断,毫不犹豫,可以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好,再读读这句话。男生,女生。你接着读。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还紧跟其后,还热血沸腾,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再读读最后一句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第四部分: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为什么说又呢?好,接着读。居高临下是?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一颗手榴弹,他会怎么想?对,他跟你们想的一样,可是他刚要拧开盖子,读。抢前一步,抢,速度应该?对,要快,读。(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猛地举起读的很好,这一系的列动作是很快的。再读读这半句话。一起来。大声喊道,读。声音够大吗?再来。一起。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你自己读读这句话,看从这句话中,能读出什么?石头一块接一块,形容石头很多。带着五位壮士什么决心,他们为什么那么想消灭敌人,中国人民为什么那么仇恨日本鬼子?你知道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都有那些恶行?日本鬼子可恨不可很?那就把这种仇恨的感觉读出来。马宝玉抢前一步,起。读书一定要边读边想,(板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字读成一幅画,读成一部电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看能不能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出来。这样吧,咱们演一演。我是胡福才,谁是马宝玉?他演得怎么样?看来你是真把文这段文字理解了。你接着读。敌人纷纷滚落山谷,看到可恶狠的日本鬼子纷纷滚落山谷,什么感觉?痛快啊!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六

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宁死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刻苦学习(zh09)。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慨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4、提高阅读速度。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和语句;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提高阅读速度。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

一、 导入:

很多同学都看过《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都被壮士们那种不怕牺牲精神所感动,那么,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的体会五壮士那种伟大的献身精神(板书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快速默读课文,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3、 点拨:本文记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默读、小组合作读……),读后讨论: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1、 生读课文

2、 讨论问题

3、 师: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看五壮士的光辉形象。

图片一、

1、请同学来读一读画面的话

2、这段文字是第2自然段的,本段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动?为什么?

a、班长:下命令狼狼地打

b、副班长:大吼

c、宋学义;抡

d、胡德林和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

4、 你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怎样的情感?恨

5、 指名读

图片二

1、 师读文字

2、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儿?

例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走”字铿锵有力,表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判断果断

3、 从中表现出什么精神?(自我牺牲,爱人民)

4、 指生读本段,突出重点词

图片三

1、 生自己读文字

2、 4、5段中啊句话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猛、有力,体现杀敌决心和与敌人血拼到底的英雄气慨。

3、 带着豪情读

图片四、

小组读,看哪些词用得好?交流五壮士怎么样?(不怕死,英勇顽强)

小结:五壮士热爱人了,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zh09),让我们还着钦佩的心情,再来领略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吧!

四、 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

,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七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八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阅读的速度。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 崖 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 ),带着(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顶峰歼敌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勇敢顽强

不怕牺牲

诱敌上山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九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阅读的速度。

课前阅读抗日英雄故事等有关书籍,或组织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电影。有条件的可让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概括各部分内容(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4、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画出使自己受感动的句子,然后反复地诵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并说出自己受感动的原因,还要加以适当的评点,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第二学时

1、听写词语。

2、交流画出使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判断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朗读时,要体现出五壮士的战斗豪情。)

3、阅读第三自然段,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完这个自然段;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可以一行一行地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准备转移,有两条路可选,决定走第二条路,把敌人引上绝路)。读后交流这样读书的体会,谈谈自己是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

4、在搜集描写英雄人物成语的基础上,看课文插图,描述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并用上积累的成语。

5、回答“思考·练习”4时,可以先找出课文描写两次胜利完成任务的部分,然后加以比较,明确第二次是重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五位壮士虽然第一次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们如果当时就去追赶部队,敌人有可能尾随而来,使群众和主力部队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为了更好地保证群众的安全,他们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并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思想准备。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五位壮士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6、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文档为doc格式。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3课时。

练习朗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二

情景说明:

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宁死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刻苦学习(zh0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慨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4、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和语句;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同学都看过《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都被壮士们那种不怕牺牲精神所感动,那么,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的体会五壮士那种伟大的献身精神(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3、点拨:本文记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默读、小组合作读……),读后讨论: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1、生读课文。

2、讨论问题。

3、师: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看五壮士的光辉形象。

图片一、

1、请同学来读一读画面的话。

2、这段文字是第2自然段的,本段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动?为什么?

a、班长:下命令狼狼地打。

b、副班长:大吼。

c、宋学义;抡。

d、胡德林和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

4、你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怎样的情感?恨。

5、指名读。

图片二。

1、师读文字。

2、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儿?

例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走”字铿锵有力,表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判断果断。

3、从中表现出什么精神?(自我牺牲,爱人民)。

4、指生读本段,突出重点词。

图片三。

1、生自己读文字。

2、4、5段中啊句话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猛、有力,体现杀敌决心和与敌人血拼到底的英雄气慨。

3、带着豪情读。

图片四、

小组读,看哪些词用得好?交流五壮士怎么样?(不怕死,英勇顽强)。

小结:五壮士热爱人了,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zh09),让我们还着钦佩的心情,再来领略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吧!

四、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

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三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的眼里不犹地浮现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日寇的嚣张,我的眼睛里也不觉得湿润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他们勇敢的把敌人引诱到了山上,他们在顶峰顽强歼敌,当他们把弹药全部用完时,英勇的跳下了悬崖。谁读完了这个故事不会被感动。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有这样品格的人,例如:刘胡兰、雷锋......他们总是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啊!五位壮士们我赞美你们那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侵略者,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寇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语。

《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五壮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五位勇士,演义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带着对烈士的缅怀,沿着烈士们的足迹,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硝烟战起的历史中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

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哪个字最能突出五壮士的精神?再齐读课题突出重音壮。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请同学们回忆说一说。

这五部分,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五壮士的精神。

二、学习“顶锋歼敌”这一部分。

指名读这一段。

请同学们围绕小标题提问:

1、五壮士为什么要在顶峰歼敌?

师追问:可顶峰三面悬崖是绝路呀,为什么非要走向顶峰?

小结:五壮士明知有生命危险,但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甘愿牺牲自己,坚决果断,义无返顾地走向了狼牙山顶峰。

2、怎样在顶峰英勇善战?为什么用石头砸?你们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

3、在顶峰歼敌的过程中,敌人有什么可耻的下场:

4、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齐读,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憎恨。

三、五壮士在顶峰,面对着生死决择,毅然决然地英勇跳崖。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一段,围绕小标题来提问:

1、为什么要英勇跳崖?

2、怎么英勇跳崖?

师指导读这一部分。学生齐读。

小结: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仿佛看到马宝玉是那么从容,脚步是那么坚定。战士们昂首挺胸,没有丝毫犹豫,相继往下跳。他们似乎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新的战斗。伴随他们的是回响在山谷中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全部男生齐读。)。

3、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缅怀,再一次回到历史中去,用心来感受他们那伟大的精神。

师问:你觉的片中什么地方最感人?

小结:江河呜咽,群山肃立,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让我们世世代代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子。

4、再来齐读这一段。

四、学完这一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什么感受?畅所欲言。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五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阅读的速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顶峰歼敌。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勇敢顽强。

不怕牺牲。

诱敌上山。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六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七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地部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任务: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第二两段。

第二课时完成任务:学习三、四、五三段,落实相关教学要求与教学重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课后思考练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述: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出示小黑板)你们还可以提出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地方,说出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讨论。

二、分段感知教材,逐步达标。

(一)感知教材第三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1个问。

1、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动手在书中做记号。

2、讨论。

(1)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转移?

(2)他们的态度如何?用“斩钉截铁”造句。

(3)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

(二)感知教材第四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2个词。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课文哪一段内容?

2、听课文朗读,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3、讨论。

(1)第四段前两句写什么,后几句写什么?

(2)划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简单说说词的意思,可做动作帮助理解。

(3)这段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4)“用石头砸”换成“扔”“投”“掷”等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石头像雹子一样”说明了什么?

(6)这段详写的是谁?设疑全文哪几段详写。

(三)感知教材第无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3问。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哪一段内容,看完后有和感想。

2、出示课文投影,情感引读。

3、老师在引读中添加了哪几个关键性的词语?

4、五壮士的英雄形象——顶天立地。

5、他们对人民——满怀深情。

6、对敌人——无比轻蔑。

7、对死亡——视死如归。

8、第五段中,哪些表现动作的词语有力地描绘了五壮士地英雄形象,表象了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深情,对敌人无比蔑视,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请在书上加着重号,请一个在投影片上加。

9、结合插图理解“屹立”。

10、比较“眺望”和“望望”。

11、再次进行“情感引读”。(根据第一次朗读效果决定)。

12、理解“坚强不屈”,并造句。

三、释疑总结。

1、解决生提疑问。

2、填空。

五壮士_______人民,________敌人,为祖国为人民__________。

3、这三段中,详写了哪几段,为什么要详写。

四、扩展。

1、学生谈自己还知道哪些英雄故事,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2、结合实际,谈对战争的看法。

板书设计。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抢夺插举砸。

屹立眺望望望纵身跳下昂首挺胸。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八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很佩服五位壮士的爱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这篇课文首先讲的是五位壮士接受了重大的任务,然后去攻击敌人,班长马宝玉指挥着战斗,副班长葛振林发奋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着手榴弹,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的瞄准敌人射击。

他们五位壮士成功的完成了掩护任务,他们目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追上连队,另一条路是走向狼牙山顶峰,那是悬崖绝壁,五位壮士为了让群众和部队安全,他们走上了狼牙山顶峰。

现在大家听了我的介绍,大家也一定喜欢上这篇课文了吧!赶快来看看吧!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模板19篇)篇十九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相关范文推荐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写事(专业20篇)

    优秀作文是写作者对所学知识的巧妙运用和个人思想的独特体现,它能够展示出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感谢大家的关注,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

    在政协闭幕会上讲话文档(优秀18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确保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流传已久的演讲稿范文,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魅力。

    2023年篇三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大全(17篇)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过程进行规范和梳理的工作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些范文并非固定的模板,而是展示了不同领域、不同目标的工

    思想汇报新时代思想汇报(模板16篇)

    通过思想汇报,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经验教训,方便今后的借鉴和回顾。借鉴以下这些思想汇报范文,你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水平。敬爱的党组织:前不久,

    我懂了妈妈的爱(热门23篇)

    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雕琢,才能呈现出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表达。通过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可以了解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我的妈妈有许多优点:在人群

    我学会了懂你范文(20篇)

    优秀作文通过生动细腻的表达,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优秀作文是对学习过程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空间。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要熟悉

    最新高考题目年温州高考题目已公布(专业18篇)

    优秀作文是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反复练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

    2023年小学五年级我学会了溜冰(实用17篇)

    通过学习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开拓思维,提升写作水平,让作文成为我们思考和表达的重要工具。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高考题目广州高考题目(热门14篇)

    优秀作文有着清晰的结构,合理的逻辑,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认同。以下是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目(

    中秋党员活动方案(热门17篇)

    活动方案应该注重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其他背景灯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