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还可以促进教师团队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一

教科书第72页。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又完全相同,因此,把连加、连减两个内容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而且有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投影仪、投影片、主题图、动物卡片。

一、复习旧知。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口算后交流。

导入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二、学习连加。

1.演示,引出算式。

a.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主题图中出现“5”)。

b.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又跑来的1只小鸡。

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题图中出现“2”、“1”)。

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主题图中出现“5+2+1”)。

要求学生结合板书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2.学习计算顺序。

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

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板书演示,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

问: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3.揭示课题。

a.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连加)。

b.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

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三、学习连减。

1.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a.草地上出现8只小鸡。问:现在有几只小鸡?在算式中填数。

b.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

3.交流。

a.说说“8-2-2”的含义。b.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并补充课题。

四、巩固练习。

1.第72页“做一做”。

要求:先用一种学具摆一摆,再填数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3.练习十一的第3、6题。

a.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

b.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五、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相对算式含义的理解而言,连加、连减的口算常有一些学生感到有点困难。分析原因,除了学生初次接触两步计算不习惯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凭短时间记忆进行第二步口算时发生障碍。为此,本课的巩固练习,在“先操作再计算”和“看图计算”之后,安排了“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的专项练习,着重训练学生记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这是很有针对性的。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二

认识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一、复习引入。

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找几位同学来说说这几道题的答案。(出示口算课件)。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连加。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课件,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小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三.习题巩固。

1.八道连加的算术题,两分钟之后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对。

2.初始课件解决问题的习题。

3.课堂小游戏,两人分组竞争,看谁分数高。

4.快乐提升。

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3人,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我们知道了先是知道了连加的计算方法,随后我们通过习题以及游戏进行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希望大家下去多多练习,能够很好的利用连加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三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10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

2+4(再加3)9-2(再减5)。

6+1(再加2)10-4(再减4)。

3+4(再加1)8-2(再减3)。

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1)师:听,什么声音?(图1)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鸟。(图2)。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3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2+3=5。

师:(出示图3)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1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5+1=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生:鸟台上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2加3在加1等于6。(学生跟读)。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2加3在加1等于6,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2+3=55+1=6所以2+3+1=6。

2+3+1=65。

(2)出示:3+4+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3+4=7,7+2=9所以3+4+2=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3)模仿练习。

师:谁来算一算(卡片)。

4+2+32+3+5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1)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6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学生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6-2-1=14(2)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

9-3-2=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8-5-1=9-2-4=。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连加算式;结合情境图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是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难点是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课件、学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师:米老鼠要带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玩。去动物园,要乘公交车(出示课件:车上有5个小朋友。)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现在呢?(来了2 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你刚才看到的跟同桌说说,再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注意,在说的时候,两个小朋友,要做到你说,我听,再换一换,我说你听!明白吗?开始!

学生交流。

师: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谁还会说或谁再来说说)

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车上有几个小朋友?

师:现在谁来说说算式怎么列呢?

生:5+2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为什么你想到用5+2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请小朋友注意,你又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

生:又来了1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刚才你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车上有5个小朋友,来了2 个小朋友,后来又来了1个小朋友。)

师:你照他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听。

同桌互说。

师:现在你想到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说出: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如果学生提不出,出示课件:

米老鼠说:别急,我来为你们提个数学问题。听好: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谁来列出算式?(生可能会列出:5+2+1)板书:5+2+1=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请说给其他同学听听。(表扬)

师: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你会算5+2+1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不出算理,那么你能不能请小棒来帮忙呢?)

学生可能说:(1)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2)5个小朋友加上2个是7个小朋友, 再加上1个就是8个小朋友。

(3)原来有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又跑来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8个小朋友。

师:我们一起来再看看:(课件)

板书: 5 + 2 + 1 = 8

7

师:这样的算式与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生:多了一个“+1”)

师小结:这个算式我们不认识,谁能给它起个名字。(板书:连加)

师:5+2+1这个连加算式可以解决上车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动手操作:摆一摆。

师:米老鼠请8个小朋友下车,拿出了一堆小珠子,让我们和这8个小朋友一起来玩珠子:

(1)请拿出4粒黄珠子,再拿出3粒红珠子,再拿出1粒绿珠子。

(2)请你来向米老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粒珠子?)

(3)请你来写出算式并计算:4+3+1=8

(4)说说你计算方法。先算4加3等于7,再7加上1就等于8。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师:米老鼠见小朋友们表现得那么棒!它想邀请你们先一起来跳跳绳:看几个小朋友已经早来了(出示课件:2个甩,3个跳,有5个小朋友在跳绳。)

(1)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3)算式是:2+3=5

(4)(出示课件)后来又来了4个小朋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5)列式计算,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3+4=9 要先算2加3等于5,再用5加上4就等于9。

师:米老鼠知道小朋友玩累了,请小朋友先休息一下,来看一看可爱的小燕子:(出示课件)练习十一的第2题。

(1)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2)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别急,只要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计算这些算式吗?你能解决一个就能见到一种小动物。快来吧!

(1)小组共同完成各算式,再交流连加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见到小动物,打个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师:米老鼠请小朋友带2只小动物回家。(在日字格里自选两道题目写一写)

注意:写字要做端正,字要写得清楚、端正。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的新朋友米老鼠带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你还有哪里不懂的问题吗?

3、完成作业本p34页。

有三点粗浅的看法:

1、本节课要很好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铺垫。虽然在设计中有所体现,但是老师关注的不够,要能在学生解决问题的之初,强调结合已有的方法解决的策略及过程。顺利找好学生认知的起点。进而突出重点。

3、关于给算式起个名字的做法,注意要处理好,不要成了走形式,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知道与前面学习的加法有所不同就行了,命名的事情,不要强求。

以上的建议,也许设计者实际中会注意到,这里提出来,也是强调一下。我的建议还是笼统了些,总体看,你的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相信你的试讲效果会不错的。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五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在家做家务吗?你平时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师:小明是个特别爱劳动的小朋友,星期天在农场帮爷爷喂鸡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视频导入)。

1.(ppt课件演示教材第65页动态小鸡图1)学生仔细观察。

师:小明是个勤快,有孝心的孩子,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2只小鸡。(贴教具)。

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谁能将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2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

············································(1)。

师:很好!我们继续观看,又来了几只小鸡?(1只)。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如何列式?

···········································(2)。

师:5,2,1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5代表原来有5只小鸡,2表示后来的2只小鸡,1表示最后来的1只小鸡。

师:真不错!那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第(2)个式子与第(1)个式子有什么不同呢?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第(2)个式子取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板书:连加)。

师:(出示“”):这个算式读作:

生:学生齐读算式。

师:那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

1.(ppt课件演示教材第65页动态小鸡图2)学生观察图片。

师:接下来小鸡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生: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4只小鸡。

师追问:这4只小鸡是同时走的吗?(不是,是先走了2只,再走了2只)。

师:谁能完整将这幅图的故事说给大家听(指多名学生说)。

生: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还剩多少只?

8-2-2师:怎么列式?

师:8,2,2各表示什么?

生:8表示原来一共有8只小鸡,第一个2表示先走了2只小鸡,第二个2表示又走了2只小鸡。

师:这个式子与我们以前学的减法式子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式子多了一个“-”号和一个数字。

师:那我们给这个式子取个名字,叫什么呢?

(板书:连减)。

师:式子怎么读呢?

生:?

师:我们学习了连加的计算方法,那连减怎么计算呢?

生:

师:对比连加连减,想一想:1)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它们在计算的时候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说)。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师:你们想不想了解数学文化呢?(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高斯在不到10岁的时候就解出1+2+3+4……+97+98+99+100=?想知道他是怎么解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

你能用下面的算式编一个故事吗?运用“原来……,先……,又……,现在……”等词语。

9-3-2=?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六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 5-1-2=2(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小结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相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巩固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连加 :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1+2+3=6 (只)

连减: 还剩几架? 5-1-2=2 (架)

设计意图: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索连加、连减 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七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二、目标设计背景。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一)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环节五,关于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5+2+1=8。

五、作业设计。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八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机动方案:

(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

(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四第1、2、5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九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拓展应用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

2+4(再加 3 ) 9-2(再减 5 )

6+1(再加 2 ) 10-4(再减4)

3+4(再加1) 8-2(再减3)

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 1 ) 师:听,什么声音?(图 1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鸟。(图 2 )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2 + 3 = 5

师:(出示图 3 )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学生跟读)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2+3+1=6 5

( 2 ) 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 3 )模仿练习

师:谁来算一算(卡片)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 1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学生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6-2-1=1 4( 2 )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一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一、情景导入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窗口5)我们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几种标本?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标本的价钱。

2、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回答下面问题;

妈妈想买什么标本?

拿多少钱去买?

大约还剩多少元钱呢?估计一下,

还剩多少元应该怎样计算的?

3、全班交流

师:哪个组员一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进行解决

学生可能出现:

13+17=30(元)

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能否将你们的两个算式组成一个算式,

小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书算式

师:这些算式你觉得熟悉吗?

有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样列竖式?

4、如果给你50元钱,你想要买哪些物品?还剩多少元钱?

学生提问,集体解答,解答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举例连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先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然后解答自主练习第一题

2、比一比,谁最棒!

解答自主练习第二题

3、看看谁有一双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

解答自主练习第二题

四、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二

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1、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一大早,小明就跟着妈妈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去奶奶家玩。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5+3? 7+1? 3-1? 6-2?? 6-6?? 7+3

2 你们看奶奶拿着气球在门口欢迎小明的到来。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气球提一个数学问题呢?(生回答)

小明想把这些气球送给表现最好的那组。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小明到奶奶家,经常帮奶奶做家务,你看他在院子里帮奶奶喂小鸡。)

(1)说图意,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两只。)

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随生答板书:(1)5+2=7??

继续出示小鸡图

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怎样列式?(5+2+1)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

学习算法: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3)出示小黑板:

2+4+3=????????????????????????? 3+1+6=

先算( )+( )=( )??????? 先算( )+( )= (?? )

再算( )+( )=( )??????? 再算( )+( )=( )

2、探究连减

(1)、师:小鸡吃饱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出示主题图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

(2)、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3)、生讨论算法并算出得数(8-2-2先算8-2=6,再算6-2=4)

师问:第二步算几减几?为什么是6减2?

(4)、小结: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现在翻开书本65页

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

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把它写在书本上。

指名回答,师随生板书。

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

(2)先摆10个三角形片,先拿掉三个,再拿掉5个(师先用线划掉3个,再圈出5个)还剩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把它写在书本上。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五)布置作业

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练习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连加就是连续加法并要先算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加第3个数的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1、物图形卡片。2、多媒体课件。3、装钱的信封。

学具准备:。

10根小棒。

通过课件演示使探究新知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展现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并利用计算顺序得出结果。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带着疑问走进新课。】。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2、交流、汇报。

a.问: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2=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

d.引导。

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a.提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b.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d.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1=8。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应用拓展。

1、动手操作:

a.教师谈话,拿出小棒,跟老师这样做:先拿出4根,再拿出2。

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几根?列算式说得数。

b.学生活动。请照老师的样子,和你的同位,来试一试:拿小律、

说算式、说得数。

(1)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

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1、3。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连加算式的计算顺序的印象,并正确的计算结果。】。

四、课堂小结。

问学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四

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生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加上,再加上”,体会“减去,再减去”。 在具体的情境中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要记住第一步口算的结果。

1、口算

师:黑板上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的题,请同学计算出答案

3+2 5+1 6+4 9-3 6-1 5-5

2、编题

生说一个加法一个减法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也带来一个小故事,仔细看(出示图)

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

有几只小鸡?(5只)

原来有5只小鸡(板书“原来)

现在呢?(课件演示)(来了2只)(板书“来了”)

继续看图,现在又来了几只?(又来了1只)(板书“又来了”)

为了区分开,我们在这里加“先”,先来了,又来了

看图自己试着说一说这三句话,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看看黑板(学生自己说)

找同学来说(多找几人)

2、尝试列示

师:你能用个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5+2+1)

5、 2、 1各表示什么?

每来一次我们就用什么连接?(加号)

换个图你还会吗?

3、出示小狗图

师:请同学们看图,仔细想一想(只看不说话)

谁能用三句话说一说?(原来有1只小狗,先来了4只,又来了2只)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板书“一共有”))

你能给同桌说一说这四句话吗?(同桌互说)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几人说)

你能写个加法算式吗?(1+4+2)

1、 4、 2各表示什么?

4、出示燕子图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敢挑战吗?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静态图,你看懂了吗?(出示燕子图)

谁能指一指那些是原来的?有几只?

哪些是先飞来的?有几只?

哪些是又飞来的?有几只?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让我们求什么?(一共……)

同学们一起来说四句话

谁能列算式?(3+4+2)

5、认识“连加”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3幅图列出了3个算式,和以前的一样吗?(不一样,这是3个数加起来的)(你真善于观察)

这些算式里都有2个加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加,是把几部分合起来(三部分)

像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你会哪一个就给同桌说哪一个。(同桌互说)

6、学习算法

师:你会哪个就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想来试试?(一生说5+2+1)

我怎样算就好算了?

刚才这个同学是先把哪两个数合起来了?(5+2)(师板书)

他先算了谁?(5+2)等于几?(7)

谁来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先算了5+2=7)多找几人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先算了什么?再找人说(板书“先算”)

再算什么?(两生说7+1=8)(板书“再算”)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人说、全班说、几人说)

7、巩固算法

师:如果把这两句话用到第2个题中,你会说吗?

先算什么?(先算1+4=5)再算什么?(再算5+2=7)(板书)

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其他同学带着任务听,看谁说的好)

3+4+2=这个能说吗?

全班一起说,师板书

8、指导算法

师:为了方便计算,老师用尺子把大家先算的数画了下来,仔细看,都是先算什么?(前两个数)

也就是先算5+2、 1+4、 3+4,这些都在你的那个方向?(左)

所以可以说从哪往哪算?(从左往右,板书)

9、练习

师:下面咱们来练习一下

出示练习题,说过程。3+4+1 2+2+4 4+3+2

7+2+1 6+4+0 5+0+3

注意把话说完整

10、学习连减

师:刚才咱们学习了连加,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时候,小鸡吃食儿,有几只小鸡?(8只)(板书:有 )

小鸡吃饱了,你看怎么了?(课件出示:先走了)

先走了几只?(3只)

再走了几只?(2只)

还剩几只?

谁能完整的用4句话说一说这幅图?(一生说)

能列算式吗?(8-3-2)

11、出示猴子摘苹果图

师:猜一猜小猴子要干什么?(摘苹果)

树上有几个苹果?(10个)

先摘了几个?(学生跟着课件数:6个)

又摘了几个?(2个)

还剩几个?

怎样列算式?(10-6-2)

12、出示小汽车图

师:这又是一个有难度的图,静态的图,你能看出谁是走的吗?(车头朝右)

走了几次?(两次)

先走了几辆?(4辆)

又走了几辆?(2辆)

还剩几辆?

谁能列算式?(8-4-2)

13、认识连减

师:这三个算式和连加很像对不对?但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都是减法)

没错,算式里是两个减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减

计算方法和连加也很像,连加是从哪往哪算?(从左往右)

连减也是从左往右算

请同学们尝试算一算这三个算式

左边两第一题,中间三组第二题,右边两组第三题

汇报。

那老师考考大家。出示:3+4+2、9-1-2

请大家计算在练习纸上

《连加连减》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教学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空间:

空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喂小鸡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之后给学生更多的情境图,从动态图到静态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训练学生理解能力。

空间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

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空间三:教方法,熟记运算顺序

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生:5+2=7。

师:很好!继续看!又跑来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

生:7+1=8。

师:很不错!如果三幅图我们放在一起,你会列式吗?

生说,教师板演:5+2+1=8。

我们原来的加法是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三部分合在一起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他连加。(板书;课题)这样的算式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2.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生齐读。

师: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同位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

师板书,重复。边说边在算式上标出运算顺序。

师:5、2、1各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你没看明白了吗?

3.做一做。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师:谁能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

列式:8-2-2=4,

师:这样连着加的算式我们叫他连加,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谁能给起个名字?生说师板书。

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2.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三、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2题和第4题。

四、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学连加连减至少得几个数?会了吗?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六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5+2+1=8。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七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连加。

5+2+1=8。

7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八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掌握连加连、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师:小朋友们,今天谭老师去数学王国游玩,你们谁想去呀?(生:想。)我们就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准备出发吧!

1、学生看着屏幕口算。(小朋友们,我们认真算对每一道题才可以上车哟!你们能行吗?)太棒了!你们个个都是口算小高手!

2、动画演示,欢迎进入数学王国。(看!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欢迎小朋友们走进数学王国。)。

(过渡:首先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农场,爱劳动的小明连忙跑过去帮叔叔喂鸡呢!)。

(一)探究连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演示,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鸡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

(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2)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看图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板书:5+2+1)。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3、揭示课题。

师:看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4、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讨论,再汇报)。

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演示课件,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

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相加,然后再把算出来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5、出示连加算式练习(为了检验你们的能力,数学王国的国王想考考你们?)。

(二)探究连减。

(过渡:小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它们吃的好开心呀!)。

1、情境演示,说图意。

师:草地上有几只小鸡。看,那几只小鸡吃饱了!(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过程完整地说一说?(仔细观察图画,把你看到的内容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草地上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又跑走了3只,请问: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2、提问并列式师:

看图,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板书:8-2-2)。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8、2、2各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师: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表扬鼓励:你们起的名字和数学家起的名字一样,你们就是未来的数学家!)。

3、读算式揭示课题。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连减”。

4、合作探究,连减运算顺序。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全班交流,小结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来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5、出示连减算式练习(智慧老爷爷也想考考大家。)。

(三)初步小结:我们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从左往右)。

(过渡:带着连加连减这两位好朋友走出了农场,我们来到数学王国里的动物乐园。)。

幻灯片出示习题。

师:看,白鸽在空中给我们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1、白鸽空中舞(连减练习)。

师:热情的小猴给我们摘下红红的大苹果。

2、小猴摘苹果(连减练习)。

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动物乐园,来到了停车场。)。

3、停车场乘车(连加、连减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在数学王国的表现真棒,老师请你们去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1、幻灯片出示购买食品习题。

2、小朋友,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少,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三、导入新课。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28+34+23。

四、教学新知。

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先算28+34。

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吗?

(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

完成“做一做”49+25+17。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

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在板书上用红色虚线把52框起来。

-20。

——。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

“做一做”84-26-30=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六、课堂练习。

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

做第1题。

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

3、另外,如果在计算中,我们发现一些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算,不写竖式。

我们来做一下第三题,看谁能不用竖式,直接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例128+34+23=85。

2862简便28。

+34+23写法+34。

————————————。

628562。

+23。

————。

85。

5232简便52。

-20-18写法-20。

————————————。

321432。

-18。

————。

14。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二十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生:5+2=7

师:很好!继续看!又跑来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

生:7+1=8

师:很不错!如果三幅图我们放在一起,你会列式吗?

生说,教师板演:5+2+1=8

我们原来的加法是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三部分合在一起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他连加。(板书;课题)这样的算式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2.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生齐读。

师: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同位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

师板书,重复。边说边在算式上标出运算顺序。

师:5、2、1各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你没看明白了吗?

3.做一做。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师:谁能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

列式:8-2-2=4,

师:这样连着加的算式我们叫他连加,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谁能给起个名字?生说师板书。

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2.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三、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2题和第4题

四、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学连加连减至少得几个数?会了吗?

连加的教学设计(优秀21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三、导入新课。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28+34+23。

四、教学新知。

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先算28+34。

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吗?

(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

完成“做一做”49+25+17。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

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在板书上用红色虚线把52框起来。

-20。

——。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

“做一做”84-26-30=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六、课堂练习。

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

做第1题。

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

3、另外,如果在计算中,我们发现一些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算,不写竖式。

我们来做一下第三题,看谁能不用竖式,直接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例128+34+23=85。

2862简便28。

+34+23写法+34。

————————————。

628562。

+23。

————。

85。

5232简便52。

-20-18写法-20。

————————————。

321432。

-18。

————。

14。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的天空(实用19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思考,通过文字表达出个人的独到见解。这里有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是浅绿色的.我们生命力超

    骑车记小学(模板16篇)

    优秀作文常常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观点、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下午,我和妈妈比赛骑自行车。第一次,我和妈妈同时

    幼儿园消防培训活动总结(实用17篇)

    活动总结是活动策划和执行过程的必要环节,也是活动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活动总结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难忘小学的时光(优质17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后的结果,它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够达到完美的程度。无忧的微笑:每个人都羡慕他的微笑,因为那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微笑。光阴似箭,日月

    课堂实验教学心得(热门18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次旅行的思考和感悟,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接下来是一些实践中总结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年级语文教案(汇总15篇)

    在教学过程中,二年级教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张坚强的脸(优质17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丰富的语言和表达工具,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流连忘返。无论是在论述、议论还是抒情等各个写作类型上,这些优秀作文都展现了作者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思想

    辅导学困生工作计划(专业21篇)

    在工作计划书中,我们可以明确工作的目标、计划和预期成果,为实现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编写工作

    这也是一种缺憾(实用22篇)

    一篇优秀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思考和启发。这篇优秀作文范文的结构严谨,观点鲜明,引人入胜,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美在关爱。——题

    阳光下成长六年级(优质15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一篇文章,它引人入胜,触动人心。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在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