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纸韵

通过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教学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一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二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1.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明白口诀的来源。

2.难点: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的一些数呢?是多少呀?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只有从小学好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揭示课题。

师:这里有一列数,你能看出他们排列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师:你能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吗?

生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写完后,师生一起观察。一个9是9,二个9是18,三个9是27......齐读这组数据。

师:这组数据都和几有关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主题图,自编乘法口诀。

出示赛龙舟图,学生观察。

提问:一共有几艘龙舟?一艘龙舟上有几个人?

师板书:1×9=99×1=9一九得九。

师:二艘呢?三艘呢?......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口诀的方法自己来列出乘法算式,编出9的乘法口诀。

(1)引导学生自编口诀。并把书本第84页上的内容填写完整。

(2)交流成果。

学生说算式及口诀,教师板书:

9×1=9一九得九1×9=9。

9×2=18二九十八2×9=18。

9×3=27三九二十七3×9=27。

9×4=36四九三十六4×9=36。

9×5=45五九四十五5×9=45。

9×6=54六九五十四6×9=54。

9×7=63七九六十三7×9=63。

9×8=72***七十二8×9=72。

9×9=81九九八十一。

3、找规律,记口诀。

(1)提问:你编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2)提问:四九三十六是什么意思?九九八十一呢?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每句的第一个数是按1~9的顺序依次排列;第二个数都是九,积是一个比一个大九。)。

师:刚才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可以怎么说?(一个比一个少九。)。

找完规律后,大家看着得数,试着背口诀。正背、倒背。

师:刚才大家找了那么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方法,我们来看一看,9的口诀其实就藏在我们身上,在哪呢?(播放录象--手指记忆法)边放边指导,学生跟着做,最后一起做一遍。

4、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口诀。

根据我们刚才找的规律,自己小声读一读记口诀,一会我们比赛。看得数记口诀,男女比赛读,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大屏幕出示86页第7题。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哪句口诀2×9=3×9=7×9=。

5×9=6×9=1×9=。

8×9=4×9=6×9=。

3、9个5相加是多少?

9个7相加是多少?

6和9相乘是多少?

4、生活中的数学:

播放几张冬天的图片,问:古时候的人们没有天气预报,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预知全国的天气吗?用9的乘法口诀,奇怪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记得一年级时语文书里学的九九歌吗?古时候人们就用它来计算冬天的日子,冬至那天表示冬天来了,人们开始数九来预知冬天天气的变化。

出示: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问题:(1)一九是多少天?

(2)当二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

(3)81天之后,几九结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三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四

【设计意图】课前梳理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铺垫。

1.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超市进了一批橙子,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6×10=

(4)小组合作,探究算理。

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不同算法。

(5)小组代表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算法预设:

方法一: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6×9=54,54+6=60(个)。

方法二:

方法三:先不看0,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

【设计意图】情境图直观生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探究多种算法。

2.深入练习,知识迁移。

(1)计算下列各题。

5×10= 9×10= 18×10= 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在练习之后,体会并掌握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3.层层递进,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超市预定的苹果也到货了,同学们愿意帮帮忙吗?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12×20=

(4)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

先独立想一想,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5)学生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板书。

算法预设:

方法一:12×2=24,24×10=240(个)。

方法二:

【设计意图】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6)再思考:超市进了200盒苹果,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思考口算方法。

(7)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说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8)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1.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1)独立思考完成第一列和第三列。

(2)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3)寻找两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一说,再完成第二列和第四列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育苗路小学安排三年级同学去游乐园玩,三(1)班有52人,三(2)班有50人,三(3)班有58人,游乐园的游乐项目票价如下:

(1)三(2)班同学一起去玩蹦蹦床,交给售票员1000元,够吗?

(2)三年级同学一同去玩旋转木马,需要花多少钱买票?

(3)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五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2、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3、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出示:一本书23元。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买2本要多少钱?算式怎么列?买10本呢?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会算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3、如果要买12本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23×1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

生解决,反馈: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3个12)

c: 12估成10,23×10=23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2个23)

2、自主探索: 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算一算,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学生练习题)

3、合作学习 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师:想好后可以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5、研究笔算:

1)(学生出现了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些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地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对学生的竖式进行一一评价。 (学生没有出现竖式)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列竖式来解决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练习,反馈: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起先我们通过拆数将新知识变成旧知识来算。现在又学会了列竖式,方法可真多呀!口算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列竖式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整板书)“笔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题

1、你能接着算吗? 指着两个84,问:两个都是84,意思一样吗?

2、选择练习题: 选二道算一算: 32×12 22×14 21×34 34×21(有什么发现?)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在书中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把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五)布置作业

1、直接写得数

33×30= 42×10= 50×20=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3×31 42×22 44×11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心感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以妈妈带着孩子去买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思考用口算应怎样算,再出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复习

1、竖式计算:24×13=78×8=124×5=495×7=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算的。

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41×2123×31 32×1243×1222×14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七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

(2)提问: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一起从图上数出3个2和4个3;板书算式:2+2+2=6(只)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2)用“几个几相加”表述。

启发提问:你能用几个几相加得几这样的说法来说一说每个算式吗?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2)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

(2)认识乘法。

教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写成4×2或2×4。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

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

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

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

(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馈核对。

提问:计算4个5相加的和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

列乘法算式时是怎么想的?得数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看来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4)观察比较。

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联系生活,感受应用。

提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算?

(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六、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

(1)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题。

学生独立看题,摆学具,填写。

(3)思考:写乘法算式的时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指名几生进行反馈。

5、想想做做5。

学生先填写,然后核对,再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强调读法和写法的统一。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八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1。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2根筷子。

2。画一画。

3。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

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

1.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2.在表中,把1,2,5—9分别与2相乘,将得到的数画上圈。

3.算一算。

4.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2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了吗?

(五)板书设计。

1×2=2一二得二2×1=2。

2×2=4二二得四2×2=4。

2×3=6二三得六3×2=6。

2×4=8二四得八4×2=8。

2×5=10二五一十5×2=10。

2×6=12二六十二6×2=12。

2×7=14二七十四7×2=14。

2×8=16二八十六8×2=16。

2×9=18二九十八9×2=18。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名称;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的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在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个几相加。

1、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你是怎么数的?

这是数的,你能用算式算出来一共有多少只吗?

那么小鸡一共有几只?

你是怎么数的?

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2、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2+2+2=6”

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2相加?

3个2相加得几?

全班齐说:相同加数是2,3个2相加得6。

(2)“3+3+3+3+3=12”

这道算式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3相加?

4个3相加得几?

谁能完整地说?

3、“6+6+6=18    4+4+4+4=16”

和你的同桌选择一题完整地说说“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相加得几”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片图。

看!美丽的花儿也争先开放了,装扮着春天,横着看,第一行有几多花?

第二行呢?第三行呢?

除了横着看,还可以怎么看?

竖着看是几朵几朵多排的?

要求一共开多少朵花,可以怎样写加法算式?(3+3+3+3+3+3=15)。

这是几个3相加?

还可以写出别的加法算式吗?(5+5+5=15)。

这是几个5相加?

(2)生填书p68  试一试。

(3)小结比较:

1、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这样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让我们到小动物的电脑教室去找一找(出示电脑图)。

每张桌子有几台电脑?

有几张桌子?

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么加法算式?

几个几相加?

如果我们班上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要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样写加法算式?(师生齐说2+2+2+2······)。

太麻烦了!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

象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

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者2×4=8。

这个算式里有一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猜猜这是什么符号?

乘法象什么?

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边说边写:先向左斜,再向右斜)。

乘号两边叫“乘数”。得数叫做“积”。

追问:2是什么?4是什么?

8呢?“×”呢?

算式读作“2乘4等于8”。(多人读)。

4、填写书p70  3。

独立做,指名板演。

5、出示口算黑板。

指明多人说乘法算式。

6、教学“试一试”

出示跳绳图。

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每组都有几个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是什么?(齐读算式)。

是几个5相加?

会写乘法算式吗?(齐读算式)。

刚才我们读了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简便?

你们愿意和乘法做朋友吗?

四、巩固延伸,拓展练习。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2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几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2、 出示草莓图。

左边有几个草莓?

右边的草莓被挡住了,想想如果可以用乘法来算它的总数,右边应该是几个草莓呢?

乘法算式怎么写?

说的真好,老师送你一个草莓。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草莓还能用乘法算吗?

为什么呢?

你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可以用乘法算呢?

3、 诗句中的数学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总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再和老师交流交流。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在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利用一般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方法与过程: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和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人设计教案时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特点:

故事向来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因此,根据课本插图,把摘鲜桃的情节让学生编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来到蟠桃园,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仙女们回来,想王母娘娘报告情况……”适时提出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由此引出连续几个0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结果等于0,又通过“想一想:0×3=0,9×0=0,0×0=0”,紧接着学生又举出0×()=0的例子,观察后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在这里我又设计孙悟空两手一共拿几个桃子?0+7个,和0×7进行比较,初步让学生感知0+7和0×7在意义上的区别,紧着在学生完成一组口算题的基础上,通过两组题0×5=00+5=5和8×0=08+0=8,再次比较,使他们发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意义上的区别。接着又以老寿星散步的故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

求寿星每天散步多少米?可以用估算,也可以用口算用,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时,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与0相乘时怎么处理?

2、十位上为什么只写进位2,(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

508。

×3。

1524。

另一种方法是分步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直接进行口算,从高位算起。

500×3=1500。

8×3=24。

1500+24=1524。

学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时,做一些相关练习,其中包括0和别的数相加,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比较计算。学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后,通过207×8和502×3的比较,再次让学生感受到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并让学生掌握个位相乘不满时,一位数和十位相乘要用0占位。

回顾整个课堂,应该说学生掌握情况还可以。我最满意的地方通过几次对比,使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了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区别,在计算时才不会出错。不足的地方:口算方法,503×8=1524,0×3=0这一步处理的有些过急,不应该擦掉,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不管多位数中间有没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数位上的每一位数。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一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特点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掌握估算的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估算。

复习引入。

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谁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计着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们刚学的近似数。

生答: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估算。

创设情景。

师:你能帮老师估算出结果吗?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师:同学们,你们说哪种方法对呢?

生1:第一种对,算得很正确。

生2:第二种对,现在要我们算得是大约多少元。

学生展开讨论。

师总结:在加法估算的时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后,再进行计算。

深入探究。

师出示问题:三年级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个班大约多少元?

师:请你试着估算出他们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样,把要估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

小组合作练习。

你现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师出示练习题,

妈妈要买5袋饼干,每袋1元8角,带多少钱合适?

要求(1)你试着估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

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前三个算式都只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数都一样。而后两个式子都有两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学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错。

师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师: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

学生解答,并汇报结果。

生:2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接近,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生3:我们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况,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从现在学生们的情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具体表现在:估算方法的运用不灵活,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但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二

生:把每块饼干都分成2个,6块饼干的就相当于6个,也就是3块饼干。

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了6块饼干的是3块饼干。

师:那么这道题应该如何列式计算呢?(6个列式为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综合以上两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三

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这是在上学期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15×3时,我让孩子们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生1: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生2:我是想笔算的过程,3乘5等于15,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5,1乘3得3,再加进位1等于4,所以15×3=45。接着口算150×3,120×30我还是让会口算的学生说说口算方法,然后让中等生和学困生说,最后总结口算方法。

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练习,我觉得效果还可以,想着这么简单的口算,孩子们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在午自习时,我们做了一次作业。批改过后我发现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很好,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算错1、2道,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错的比较多。

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这么简单的口算为什么学生掌握的不好?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问题出在:我只是让学生说了口算方法,思维敏捷的学生一听就会,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对于另外一些反应较慢,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有了难度。要是在教学时,我能利用方块图或实物图,以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可能就好多了。

根据学生口算能力较弱、方法掌握不熟练的现象,我又进行了一次口算练习课。首先进行简洁的口算训练。先让学生说算法,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接着在一步步的练习中掌握算法。最后在具体情景中巩固口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题和第9题用“开火车”的形式,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争当最快小火车”为动力,培养集体意识,提升口算能力。第6题以学生喜欢的糖葫芦为载体,继续训练两位数乘整十数,并学会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第10题让学生利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解决(1)、(2)两个问题。第(3)小题是供有余力的学生解决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李响是我们班比较聪明的学生,他站起来说:“先用20×22算出羚羊跑的路程是440米,再用20×31算出豹子跑的路程是620米,620―440=180米,180>150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这时刘紫征的小手还不放下,我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只见这孩子胸有成竹地说:“先用31―22=9米,算出豹子每秒比羚羊多跑9米,再用20×9=180米,180>150所以20秒后豹子能追上羚羊。”刘紫征刚说完,吴耀辉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我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前两步和李响说的一样,先算出羚羊和豹子20秒跑的路程,然后用羚羊跑的440米加上150米等于590米,小余豹子跑的620米,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我真的没想到孩子们能说出这么多的解题方法,不禁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只想出1种解题方法,你们竟想出了三种。看来还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啊!”

说实话,课前我在看这道题的时候,只想到用两者间的速度差乘时间得出追及路程(刘紫征说的方法)这一种方法,没有多想。孩子们一说我才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法啊!看来平时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们又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四

课前梳理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铺垫。

1.创设情境,探究算理。

超市进了一批橙子,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6×10=。

(4)小组合作,探究算理。

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不同算法。

(5)小组代表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算法预设:

方法一: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6×9=54,54+6=60(个)。

方法二:

方法三:先不看0,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

【设计意图】情境图直观生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探究多种算法。

2.深入练习,知识迁移。

(1)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在练习之后,体会并掌握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3.层层递进,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超市预定的苹果也到货了,同学们愿意帮帮忙吗?

(2)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3)学生列式汇报,教师板书:12×20=。

(4)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

先独立想一想,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方法一:12×2=24,24×10=240(个)。

方法二:

【设计意图】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6)再思考:超市进了200盒苹果,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思考口算方法。

(7)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说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8)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1.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1)独立思考完成第一列和第三列。

(2)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3)寻找两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一说,再完成第二列和第四列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育苗路小学安排三年级同学去游乐园玩,三(1)班有52人,三(2)班有50人,三(3)班有58人,游乐园的游乐项目票价如下:

(1)三(2)班同学一起去玩蹦蹦床,交给售票员1000元,够吗?

(2)三年级同学一同去玩旋转木马,需要花多少钱买票?

(3)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五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所以,教材中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安排在学生掌握了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0在乘的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

教材中先讲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了0乘非零自然数、非零自然数乘0和0乘0三种情况。对于0乘非零自然数,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0的和。

例5教学关于0的乘法,说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为后继教学做好准备。"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个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0和任一非0自然数相乘及0乘0两种情况。对于0和非0自然数相乘,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几的和。对于0乘0,就不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种情况在数学理论上只是一种补充规定,在教学中只能直接告诉学生,不宜作其他的解释。

例5首先呈现了一幅极富情趣的主题图:七仙女向王母娘娘汇报说,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大仙桃也没摘到。由此引出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的问题。然后通过加法和乘法的计算,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例6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里教材也呈现出了一幅有趣的主题画,老寿星因为天天到公园散步所以才会长寿。他每天都要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里步行3圈,从而引出了问题: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要步行多少米吗?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教材出示了学生的两种算法,既可互相对照,又体现多种算法。对于分步计算的方法,因为进位难度降低,所以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从高位算起,直接进行口算。

有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0在乘的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已能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使"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的规律呈现出来。学生在出次接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8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对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加强比较和改错的教学。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六

1、正确地进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12×4200×31200×4×3120×4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尝试计算。师巡视。

师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在练习本上试做,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1、生解释算法一: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乘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2、生解释算法二: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3、师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4、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做一做。

420×6370×5130×9260×7。

2、把乘得的积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3、王叔叔平均1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课件。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八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认识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来源和含义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材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主题图是草地上小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或不同的数相加,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接触较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教师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2+2+2=6(只)]。

师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想让你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绵宝宝)。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海绵宝宝?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     3个5相加。

3+3+3+3+3=15, 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题纸上)。

师:同学们,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太麻烦)。

师: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算式太长的问题,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反思乘法的意义。

三、课堂训练与达标检测。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5个)。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集体交流订正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题:你会将下面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1)12+12+12+6=( )×( )。

(2)6+6+6+3=( )×( )。

(3)10+10+5+5+10=( )×( )。

四、课堂小结。

兔的只数:2+2+2=6(只)         鸡的只数:3+3+3+3=12(只)。

3个2相加得6                     4个3相加得12。

2+2+2+2=8(4个2相加)              4+4+4=12(3个4相加)。

5+5+5=15(3个5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电脑的台数:2+2+2+2=8(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2=8或  2  × 4  =  8。

乘数   乘数    积。

教学反思:学生一年级学过连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而几个相同数连加是认识乘法的生长点。因而在教学中,从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通过一系列题目的训练,为学生认识乘法做好知识铺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引导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乘法计算的优越性。最后借助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动嘴说,动脑想,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动手摆、说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面不够,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乘法教学设计大全(19篇)篇十九

2、把240缩小10、100、1000、10000是。

同步口答追问指出: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添0补足。

3、评议追问算法随即揭题。

1、例30.36×0.24。

试算集体评议比一比一样对吗?追问:为什么积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吗?

结果怎样?说明什么?

2、例4小明体重35.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集体读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计积比35.5大还是小?为什么练习简评。

3、香蕉买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师引出第一条规律,生说规律2、3。

一个大于0的数乘,积这个数。

应用规律比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练一练1。

练一练2。

相关范文推荐

    高手炒股绝密心得(优质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以下是一些在工作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职场技巧和个人成长的经验分享。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专业19篇)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具体情况。接下来是一些编写教学工作计划的技巧和经验,建议大家参考一下。师:在诗人眼里,美丽的夜空是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雨的秘密(通用14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关于大班教案的范文,相信对您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启发。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天气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优质17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教材内容和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高中语文前赤壁赋的教案(通用17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提高教学效果。基本信息名称《赤壁赋》

    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体会范文(19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迪。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产

    幼儿园教师冬季发言稿大全(17篇)

    发言稿的撰写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我们应该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每一个字句都能精准地表达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在撰写发言稿时,借鉴一些范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雷锋月校园活动策划案范文(20篇)

    创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非常重要。小编整理了一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彩云追月教学计划(专业19篇)

    教学计划是教学评价的基准,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接下来请大家共同来看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的范文。有幸在实小听了云梅老师的音乐

    雷雨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19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一些优秀的教学反思范文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课题:授课时间:20x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