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琉璃

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经过精心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一

一、创设情境: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二

转眼间,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就结束了。纵观这半年来的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各种应用文的写法,更让我们对应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层的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应用文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人民群众处理个人事务使用的,具有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书,是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文,比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申请书、总结,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在这个学期学习了应用文之后,有了许多收获,我们学习了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比如报告、请示、批复、函、计划、总结、通知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而通过《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后,对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这个学期的应用文学习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了应用文这门学科,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

1.要研读教材中的内容,关注教材中的细节。通过研读应用文教材,熟悉应用文的大体内容,对书本章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查漏补缺,纠偏固体。熟悉以往使用过的文种,对于忽略或根本没想到的问题要全面掌握,也要争对平时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弄清它的正确做法,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三

1.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求一个树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

2.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经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发现和探讨问题,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灵活解答。

一.巧设铺垫,激趣导入。

1.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兵,谁呢?(请出小记者)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采访:在前面所的知识中,你感觉哪部分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与小记者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应用题”)。

2.设疑:小记者请求大家来帮助他如何理解、掌握应用题?

3.小记者设问探讨:解答前面所学的分数应用题关键在哪?(学生自由探讨,发表意见,引出找关键句、找单位“1”及数量关系,也可画线段图理解关系)。

4.小记者示题:说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及数量关系。

(1)一些奖状,发了3/5。

(2)已经看了全书的1/8。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7。

(学生自由口述,选择喜欢的题目解答)。

引出“刚刚的3句话,在应用题中是作为什么部分?(关键句)。

5.示问:除了刚刚的几句关键句,你能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过类似的话?又如何找出单位“1”及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探讨,根据学生回答选择适当的关键句写在黑板上,为后面服务)。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一)自由构建新知。

1.设疑: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除了关键句,还需要什么部分?(学生交流,引出“条件、问题“)。

2.编题:那你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关键句,补充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我们分小组比赛,看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有新意,可邀请我们的小记者和老师一并参与(分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入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所,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为有意义。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通过动脑编题——动手写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比赛,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掌握新知的方法。

(二)探讨交流新知。

1.交流展示成果:选一些小组向全班交流。

根据小组的汇报,选出一些典型的题目(多媒体)适时展示,全班共同交流。

例如:一些奖状共15张,发了3/5,还剩几张?(发了几张?)(发了的的比剩下的少几张?发了的比剩下的少几分之几?)。

示问:对刚刚那小组的成果(题目),你们会帮忙解答吗?(全班尝试解答,请部分学生板演)。

2.交流:“还剩几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介绍方法:

(1)根据数量关系,总共的—发了的=剩下的,总共的×3/5=运走的。

15—15×3/5。

=15—9。

=6(张)。

(2)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分析:结合线段图理解“把什么看作单位“!”,运走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各是哪部分?怎么表示的?)。

15×(1—3/5)。

=15×2/5。

=6(张)。

整个方法介绍过程中,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3.小结:刚刚由于全班的共同努力,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了,真是聪明!看来我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解答刚刚那一小组的题目的,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自由发言)。

那对于刚刚的方法还有什么困惑的吗?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三)灵活运用新知。

2.学生解答剩余的题目,拓展、巩固对新知的理解。(自由发言、交流)。

4.小记者兴致昂然,想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本领,请其余同学出题来考他。(学生出题,视平台展示)。

4.创设情景:小记者解答有困难(数量关系出错,对应分率出错)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突出强调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理清数量关系,理清对应分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表现颁发奖状,与我们的例题浑然一体,学生兴趣昂然激发了学生后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设立小记者遇到困难,突出强调今天所学的知识的重点。这一活动,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

小记者出题:看同学们表现那么棒,考官做的那么溜,也想当会考官,你们敢不敢应战?(多媒体演示出题)。

我设计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是为新授部分服务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一开始,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方面比较困惑的知识话题导入新课,从“解答应用题关键所在”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他们被浓浓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关键句编题并思考如何解答。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解答的方法。从自己质疑——解疑问——汇报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双基训练扎实。教学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问题,拓宽了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学习的课程渠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注重学习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整个学习过程,从问题导入,引出新知,到自由探讨新知,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和辅助。学生是整节课引发的一环有一环,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性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四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说服力。教学时,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果。

简明扼要地从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质: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根据实验提纲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硝酸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五

比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关系和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数量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对于“按比分配”的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

2、了解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3、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140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谈话引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学生交流分配方案。

(1)平均分配,把橘子平均分给两个班。

(2)按人数分配,人多的班分多点,人少的班分少点。

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抓住契机,适时提问。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1)用小棒进行实际的操作。

(2)分组进行操作,组长记录分配的过程。(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3、提升认识,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种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问题—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4、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师:如果这些橘子的个数刚好是140个,按刚才的比3:2进行分配,该怎么分?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方法。(3)提问方法,学生板书。

方法一:3+2=5140÷5=28(个)28×3=84(个)28×2=56(个)方法二:3+2=5140×3/5=84(个)140×2/5=56(个)。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法的问题。第二种解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的问题。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实践运用,巩固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有许多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比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一一解决。

1、课本75页试一试: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

3、蛋糕师傅制作蛋糕时,分别使用鸡蛋、白糖和面粉三种原料配在一起,三种原料的比:18:9:8,这样一个7千克的面团需要多少鸡蛋,白糖和面粉呢?(1)引导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做题。(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介绍比的应用的广泛性。

2、数学书第56页练一练第2题。

3、数学故事:

一个老地主临死时把他的11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继承二分之一,老二继承四分之一,老三继承六分之一,可是三个儿子不知道怎样分,你能帮助他吗?孩子在学了按比例分配之后兴趣正在浓厚的时刻,在次给他增加难度,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再次得到升华。

五:回顾教学,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应用的一些方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

我们班准备在班队会上进行一次制作水果沙拉的比赛。要求:选择几样水果,按照一定的比,设计制作500克一盘的水果沙拉。要求要简介设计的名称、思路,并计算出所需水果的数量。

七:板书设计:比的应用。

方法一:3+2=5方法二:3+2=5140÷5=28(个)140×3/5=84(个)28×3=84(个)140×2/5=56(个)28×2=56(个)。

答:大班分到84个,小班分到56个。

一、充分挖掘教材,旧知迁移新知。“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反思比的应用是平均分后又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本重点例题当成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两种分法,这位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或教具,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题、客体、媒体处于不断地先通过互作用和转换生成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常常发生难以预设和意料的变化。对此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一个积极、热情的“旁观者”,时时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心关注,感受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审时度势地做出激励,调整,启迪,补充,提醒等及时引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高效而少费时。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以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使学生明白算理,从而明白按比例分配。由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猜想、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了新知,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学生不仅为自己的发现而喜悦,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教师在小结升华时讲解。

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汇报等具体的情景中明白了算理,学生已经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掌握的比较好,教师只要在小结时加以强调,:刚才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法的问题。第二种解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的问题。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六

(9)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1)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60米,30天可以修完。如果要提前5天修完,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比例解)。

(12)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提前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13)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14)用一边长为3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2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2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

(15)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13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用比例解答)。

(16)工厂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4吨,42天可以烧完。实际每天节约1/8,实际可以烧多少天?(比例解)。

(17)解放军某部行军演习,4小时走了22.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6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用比例方法解)。

(18)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主动轮有60个齿,每分转80转。从动轮有20个齿,每分转多少转?(用比例方法解)。

(19)6台榨油机每天榨油48.6吨,现在增加了13台同样的榨油机,每天共榨油多少吨?(用比例方法解)。

(20)一某工厂要生产一批机器零件,5天生产410个,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066个机器零件需要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

(21)某工地要运一堆土,每天运150车,需要24天运完,如果要提前4天就完成,每天要多运多少车?(用比例方法解)。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

3、学会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分析、推理、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收集的物品,体会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师:看来,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课件,观察老师收集的物品,齐读什么叫稀释液,谈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例题,齐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做实验。

3、画线段图。

师生一起在线段图上表示浓缩液、水和稀释液之间的关系。让生上台指出各部分表示什么。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合起来是几份?板书:1+4=5?把稀释液看出单位“1”,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还能怎样表示?水呢?板书: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找生板演,同桌交流,最后集体汇报(注意对应关系)。

5、归纳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方法二,把1:4转化成分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6、检验。

师:这道题我们做的对不对呢?如何检验?

三、

巩固练习。

2、适用范围。

稀释比例。

(原液:水)。

作用时间。

(分钟)。

使用方法。

一般物体表面。

1:20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消毒。

1:100。

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喷洒消毒。

果蔬。

1:250。

将果蔬洗净后再消毒;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织物。

1:125。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排泄物。

1:4。

120。

按照1份消毒液、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

周末小明清洗苹果,需要配置502ml的稀释液,需要消毒液和水各多少毫升?

四、全课。

总结。

谈收获,图片欣赏。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八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两步除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活动,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1、用两种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口算练习卡片、投影仪等。

一、复习。

1、口算:13×690÷380÷5÷340÷4÷548÷(2×4)。

4、引出课题(板书:连除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策略。

1、探究例4的解答方法。

(1)读例题,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思考讨论。

2、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3、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4、引发思考,巩固解题方法。三、巩固提升。

1、独立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判断题。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在课堂中我注重学生解题策略的讲解,用线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用不同的说的方式展示自己,如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每列出一个算式,就要求说出求的是什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九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

2、正确理解解题思路。

3、正确解答应用题。

:理解解题思路。

小黑板。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课题。

关于问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有一个已经知道,有一个还不知道。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要先求出不知道的已知条件,再求问题,解答。

出示。

幼儿园买来12千克水果糖,13千克奶糖。分给小朋友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读题。

求问题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一共有多少千克糖和分了多少千克糖)。

哪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个不知道?

一共多少千克糖不知道。

所以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生动手解答。

指名板演。

1一共有多少千克糖?

12+13=25(千克)。

2还剩多少千克?

答:还剩10千克。

出示例2。

幼儿园买来25千克糖果。分给小班7千克,分给大班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题。

问题是什么?要知道还剩多少千克就要知道一共多少千克和分了多少千克。

分了几次?

引导学生明确连续分两次的可以一次一次分,也可以两次和起来再一起分。

生动手解答。

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三、练习。

1、出示。

商店运来800根竹竿。上午卖出147根,下午又卖出85根,还剩多少根?

生自己按步骤解答应用题。

师巡视。

个别指导。

集体订正。

2、出示。

停车厂原来停有小轿车37辆,面包车25辆,开走了16辆,还剩多少辆?

生独立解答。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作用、分类知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应用文各类固定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

应用文写作中正确用词用句。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应用文的含义:

1、概念:

应用文是指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解决社会各种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惯有格式的文体。它与人们的关系最为直接,使用频率也最高。

由于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复杂精细的社会生产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要求人们掌握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因此应用文体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文秘工作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而文秘工作的中心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使信息尽快的产生社会效益,完成这项工作的工具当然要靠应用写作,所以应用写作将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传播的价值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成为文秘人员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有无实用价值是应用文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明显特征。

2、真实性:具有真实广泛的内容,是应用文的生命。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3、对象明确:由于应用文中的每一个文种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所以对于确定的作者和读者来说是非写不可、非读不可的,否则将贻误工作。

4、格式固定:其目的是为了清晰醒目,便于使用,便于即时处理,充分发挥应用文的社会功能。

5、时效性:要求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快写、快办、快发,不允许任何拖延,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6、简明性:应用文要求简洁明了、干净利索,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必须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无误。所以应用文具有朴素平实的语言风格。

(三)应用文的作用: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2、加强联系和团结,组织社会生产和协调人际关系。

3、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4、积累和提供历史材料。

应用文中有一些固定的文言词汇和句子,体现其准确性、简明性。

1、分类:

2、称谓用语:我、本、你、贵、该。

(1)自称:本、我、敝。

如“本厂”、“我校”、“敝公司”等。

(2)称对方:你、贵。

如“你局”、“贵公司”等。

(3)称他方:该。

级通用。

3、经办用语:经,业经。

表示经办工作处理过程已结束,表明处理时间和经过情况。

如:(1)经召集有关班委讨论,

(2)上述各款,业经董事会批准。

4、引叙用语:前接、近接、顷接、悉、收悉,敬悉等。

引叙来文时的用语:

(1)近接贵公司来函。

(2)你厂关于××问题请示悉(收悉)。

(3)来函敬悉。

5、期请用语:表示期望、请求。

如:“即请照办。希即遵照、请、拟请、希望”等。

例:(1)以上各点,即请查照。

(2)现将《规定》发给你们,希即遵照(执行)。

(3)请(希)即按有关规定办理。

6、表态用语:

有“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等。

例:“对××问题,同意按来文意见办理。”

7、征询、期复用语:

征询用语:当否,妥否,是否可行,可否等。

期复用语:请批示,请核示,请回复,请指示等。

例:“上述报告,如无不当,请批示。”“上述处理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执行。”

8、综述过渡用语:有“为此对此、综上所述”等。

一般用在前文末或后文开头,起过渡作用。

例:(1)“对此,特提出下列意见”

(2)“为此,必须重申”

(3)“综上所述,要求””

9、结尾用语:

指一般函件或公文的结尾处用语,如:“为要,为盼,为何、特此通知(通报)”等。

例:(1)“望给予接待为何(为惑)”

(2)“请拨冗函复为盼”

(3)“务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执行为要”

(六)应用文的句式:

1、句中介词结构较多。

如:“有关问题”、“关于通知”、“根据文件”、“为了,特制定本计划”

2、句式多为叙述句和祈使句,不同感叹句和反问句。

3、修辞方法几乎不用。

【教学过程】。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解决生活问题。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1、体育室花19.4元买来一筒羽毛球,每筒12个,平均每个多少元?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讲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算钱时可以保留几位小数,为什么?

2、引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1、学习例12(1)。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2.5÷0.4=6.25(个)。

(5)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为什么?

(6)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7)演示多媒体课件,验证结果。

(8)小结:在这道题里,应用我们以前学习的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能解决问题吗?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不满5也需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进一法”。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像这样的情况吗?请你说一说。

2、填一填。

列式为:210÷40=5.25≈()辆应用()法取近似值。

(2)把一包150千克的大米平均分成每袋40千克,需要准备几个袋子?

列式为:150÷40=3.75≈()个应用()法取近似值。

3、学习例12(2)。

(2)要求这个问题,要用什么方法列式?怎样列?

(4)小结:在这道题里,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这样的情况吗?请你说一说。

4、选一选。

(1)做一套衣服要用布2.5m,现有30.5m的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列式为:()。

a、30.5÷2.5=12.2≈12(套)b、30.5÷2.5=12.2≈13(套)。

(2)同学们把75.5厘米的纸条按每6厘米裁成一段做圆环,这个纸条最多能做成几个圆环?列式为:()。

a、75.5÷6=12.58≈13(个)b、75.5÷6=12.58≈12(个)。

5、学生看书本p33的内容,质疑。

6、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有的时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有的时候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总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1、p33“做一做”的题目。

2、p35第7题。

3、大家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个漂亮的地方。(出示漂亮的桂林山水的风景)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游览吗?这里有一种既开心刺激又经济实惠的游览方式——“乘坐竹筏游漓江”。请看:(1)一个竹筏一天租金220元,可乘6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后,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2)我们班有47人,准备乘坐竹筏游漓江,已知每个竹筏可乘6人,得租几个竹筏?(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3)同学们,朴实的桂林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一个个精美的竹筏,为桂林的旅游事业争光添彩。我还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做一个竹筏需要10根竹子,请问96根符合要求的竹子能做几个这样的竹筏?(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课本p35第6、8、9题。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二

李娜。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的应用》.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3月12号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88棵小树苗的任务分给六年级的每位同学,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样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2、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该怎样分?

自学提示:(1)可列表或画图。

(2)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将本题转化成相关的分数应用题。

(3)你还有其它的什么想法,用你的方法试试吧!

3、小组合作、4、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5、解题思路:

(1)明确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2)计算总份数。

(3)根据具体数量与对应分数的关系解题。

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解答。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1)把60根小棒按2:3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2)把60根小棒按1:1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实际应用。

3、拓展延伸。

把刚开始上课时老师留下的第二道题完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后练一练的1题、2题、3题。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三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和数形结合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发展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用“说思路”的方式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产生良好情感,并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一、谈话导入: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3)男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4)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2.口答。

追问:如果告诉你六一班有40人,六二班有30人。又可以怎么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比的含义扫清障碍。

老师这里有一个稀释液体的法宝,你想知道它是怎样稀释液体的吗?(浓缩液+水=稀释液)。

(课件出示稀释瓶图片)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生谈发现,引导学生理解1:2表示把稀释液平均分成了3份浓缩液占其中的1份,水占了其中的2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自主探究要求:画图展示想法(生读题,完成任务卡阅读与理解)生交流汇报,集体更正。

2.课件出示自主探究要求:解答问题(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汇报)生交流汇报,集体更正。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课堂小结。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小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

已知总数量是多少和部分量的比是多少,求各部分量是多少方法归纳。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方法一:先求总份数,再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的量,最后用部分量的份数乘以每份的量,求出各部分的量。

三、课堂练习。

(生独立完成,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四、拓展练习。

1.小张、小王和小李合伙买彩票,结果他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金额为9000元。奖金应该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占总体积的1)5(占总体积的浓缩液的体积占1份。

水的体积占4份。

4)5。

稀释液的体积总共分成5份。

单位“1”

解法一:总份数1+4=5(份)。

每份是500÷5=100(毫升)浓缩液有100×1=100(毫升)水有100×4=400(毫升)。

解法二:总份数1+4=5(份)。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四

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报和简报的写作格式,学写海报和简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应用文的写作兴趣。

了解会议记录的写作格式和记录的技巧,学写会议记录。

会写海报和简报。

指导法,展示法,练习法。

一课时。

了解海报和简报的写作格式,学写海报和简报。

(一)海报。

海报是向广大人民群众预告临时性消息或活动时使用的招贴式应用文。多用于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报告会等场合。

海报一般都会有标题、正文、插图和落款。

标题。一般是在纸的上方中间。

正文。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参加方式、注意事项等,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插图。要考虑到正文和插图的比例及位置安排,做到布局新颖,图文并茂。落款。正文的右下方写上主办单位组织的名称,最后写上日期。

(二)简报。

简报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编发的汇报工作、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内部文件。

简报在格式上由报头、主体、报尾三部分组成。

1.报头。由“简报名称”“期数编号”“编印单位”“编印时间”四部分组成,占简报第一页的三分之一篇幅。

2.主体。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导语。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全文。

主体。运用具体事例、典型材料和确凿数据来说明中心问题。

结尾。用一段话对全文阐述的内容做一个概括、总结,加深印象。

3.报尾。位于简报最后一页下方,包括:报(指上级单位)、送(指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下级单位)。

编写简报要做到材料准确,内容真实。其次,要求文字简洁,对事物做概括的反映。

见课文164~165页。

完成课后练习二。

比应用教学设计大全(15篇)篇十五

1、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投影: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画面(撬棒、压水井手柄,羊角锤撬钉子),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工具的共同点。在讨论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后,引出杠杆的特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使用过哪些杠杆?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的认识。

(通过创设学生常见的又充满趣味的情境来引出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引导,鼓励猜想。

在上面比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在比赛中发现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画出杠杆的三要素(动力,阻力,支点)。并猜想杠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省力又不费力?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这一环节中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的研究,来判断什么时候杠杆是平衡的,什么时候是不平衡的,从而认识几种不同的杠杆。

出示“小跷跷板”和天平,请学生分析出动力、阻力和支点。教师模拟跷跷板和天平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投影:由此可见杠杆的平衡除了与力的有关,还与力的有关。

投影: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除了力的大小、方向之外,还与力的。

有关。

(再次为力臂的知识做好铺垫)。

3、悉心辅导,设计实验。

安排学生分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主要让学生用平衡架来进行实地研究。因为平衡架是在两边各挂钩码使其平衡,学生对把平衡架的实验结果与杠杆原理联系起来有一个思维的转化过程,并且让学生找到支点、阻力和动力这三个点,充分地预测,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一组正确的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除用钩码做三次实验外,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先竖直拉,再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力臂,并板书示范力臂的画法。

讨论:在探究实验中,为什么要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这种设计思路,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力臂的概念,引导学生画动力臂、阻力臂,能突破难点,能卓有成效的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组织讨论,获得结论。

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成为“杠杆平衡条件”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让学生将自行研究自己带来的各种类型的工具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认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让他们找到生活中应用到杠杆原理的地方,以及为什么要应用杠杆的道理。他们对一些工具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改进方案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讨论:1、用一只弹簧测力计能测出一头大象的重吗?

2、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能撬动地球”,他的说法能实现吗?

(让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此环节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什么是杠杆?2、杠杆平衡的条件;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汇总15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给大家展示一份教学工作计划的示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指导思想:本学

    销售啤酒年终总结(优秀17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自我检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问题,并积极面对和解决。想要写一篇令人满意的年终总结吗?不妨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新

    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优质17篇)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来简化居住的烦琐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租房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甲方:(乡镇人民政府)。依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论文范文(22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作品中的精华和亮点进行提炼和总结的一种文本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邀请大家共同阅读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一起挖

    蜘蛛开店续写续写(汇总20篇)

    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独特性,能够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实例,读完后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蜘蛛一天到晚都在织着袜子,他足足

    交通事故的应急方案(精选16篇)

    一个好的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计划书范文中的成功案例可以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激发我们的潜能和动力。为坚决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

    最新指标房买卖合同大全(14篇)

    买卖中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由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决定。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买卖案例,小编精心挑选了几篇实用的范文供大家参考。甲方配偶:________

    美丽的海巷小学生大全(16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价值,更是作者才情和思考能力的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欣赏。有个词语“日新月异”,如今,用在咱们的家乡

    初一小小动物园大全(22篇)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优秀作文能够承载和传递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通过读取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物园”我家

    这样更好这样更好(模板24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我们从词语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方面下功夫。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身体健康,万事不愁;疾病伤身,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