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紫薇儿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内容。在编写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参考一些优秀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思考和制定计划,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一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

第1。

1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流利地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老师课前查阅有关洞庭湖的有关资料。

2、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

3、制作剪贴画。(蓝天、湖水、秋月、倒影、青螺、船只、楼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欣赏诗文,交流感受。

1、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欣赏,聆听。

三、轻读诗文,自学字词。

1、学生各自轻读诗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布置学习任务: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工具或联系诗文弄懂字意。二类生字要多读读。看谁读得快。

3、学生自学。

5、对于他的讲解,你有什么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理解诗句,拼贴图画。

1、指名读诗文。老师、学生加以评点。

2、再次默读,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用笔画出来。

五、整体赏图,精读感悟。

2、老师加以点拨、评点。

5、学生评点。[培养学生感受、评价能力。]。

6、同学们,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这美景,被深深地吸引了,便诗兴大法,写下了《望洞庭》。乘着兴致,小小诗人们,让我们一起来吟诵一番吧!(配乐朗读)。

六、积累内化,迁移练习。

1、背诵古诗。

教学随笔:

老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二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三

《望洞庭》这首诗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美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或者说在一堂课上,要有一两个闪光点,那么这堂课就会变得精彩的多。

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古诗,并且要注意朗读的要求。

生:自由读(有的同学都读了好几遍了)。

师: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看你们究竟有多少人会读这首古诗。

(学生们都高举着小手,都想上来表现一下)生1:开始读古诗(没有感情,语言干巴巴的)。

生2:开始读古诗(声音响亮,有点感情)。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你们认为谁读的好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都说第二位同学读的好)。

师:那么读古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生1:要响亮的读。

生2:要读的顺。

生3:既要响亮,还有有感情。

师:除了这些,谁还有补充吗?

(学生哑口无言)。

这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片呢?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1:感觉很平静。

生2:让人感觉很舒服。

生3: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生:应用平静、柔美的语气来读。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对于朗读的意义,普遍都是认为只要把书读好,读的响亮,读的正确,读的流利就行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感情地朗读。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容,受到熏陶,并且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怎样朗读。更何况古诗写的本来就很美,因此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出古诗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感情。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幅画,你感觉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再请学生结合诗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说出图画的内容,还能大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那么老师便在他们不懂的地方指导,让他们自主的学,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上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最终做到朗读之中领悟的效果。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四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光、色。

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五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六

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

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

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

湖光秋月潭面君山玉盘青螺。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朦胧迷人的湖光柔美似水的秋月波光粼粼的潭面。

苍翠欲滴的山水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潭面。

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美。

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妙。(结合理解“两相和“)。

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

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神往。

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洞庭秋月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情境练说: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道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布置课外作业:

在生字本书写本课生字。

想象《洞庭湖》所描写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句、图画等资料。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

3、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的反应,教师提示:一个是李白,人称“诗仙”,一个是“诗圣”杜甫。)。

2、揭题,谁来背李白的诗,会背几首就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要顺势揭题板书)。

二、整体诵读,初步感受。

1、启示学习方法和要求: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注解理解词句。

连起来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

2、学生自由读古诗,后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

抓景物。这首诗写了众鸟、孤云、敬亭山三样景物。

三、分步解题,感悟诗情。

第一步,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画。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议。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为什么只画一片云?帮助理解“众鸟”“孤云”。再出示一空白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需要这个画面?以此理解“尽”和“去”

3、转。教师语言过渡:看来,静止的画面是无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用字的精妙的。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4、品。作者的这种孤独的内心世界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的?你从那些字词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涵。

5、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第二步,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汇报。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释疑。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诗句内涵。(班上的一对好朋友)就像你看他,看不厌,他看你,看不厌,很喜欢。他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而李白把敬亭山当成了知心朋友。

4、感悟。猜一猜看,此时诗人在想些什么?投影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紧扣“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从表面上,诗人找到了朋友,显得轻松自在,其实作者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因为他只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知己”,求得心灵的安慰。

5、品读。此时,你就是诗人李白,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其实也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着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

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朦胧迷人的湖光    柔美似水的秋月   波光粼粼的潭面。

苍翠欲滴的山水    银光闪闪的玉盘   玲珑剔透的潭面。

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美。

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妙。(结合理解“两相和“)。

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

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神往。

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洞庭秋月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情境练说: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道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布置课外作业:

在生字本书写本课生字。

想象《洞庭湖》所描写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句、图画等资料。

教学反思:

由于时代的久远,环境、思想形态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阅读者甚至于创作者的情况。《独坐敬亭山》究竟流露着诗人什么样的心境,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是找不到知己,只好以山水为伴的孤独寂寞感,是因与敬亭山的相知相悦的轻松慰藉感,还是寄情山水的宁静安详感,抑或是不向世俗低头,特性独立的坚定感?恐怕连诗人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楚,也许是兼而有之吧。所以,教学时,应该允许学生作符合诗意和诗境的个性化感悟。本设计中采用“感到孤独,寻找安慰“一说只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的,教学中,如果有学生说出其他几种,只要是从语言中悟出的,而且合理,也应肯定。

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的特点,而小学生因为生活积累不多,情感体验有限,在阅读中获得的表象往往很笼统、模糊,此时,就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品读尽情展开想象,通过“猜猜诗人的心情”“你就是诗人”“创设情境,想象练说”等,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灵性的对话,从古诗词生动的语言中猜度诗人的心境,进而陶醉在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主要依赖教师成功的点拨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既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八

《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其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些积累,本诗并无生僻之字,学生基本可以通过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诗的表面之意,在头脑中模糊出现诗中之景。但这画面如果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可能对他们难度稍大。因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与作者经历及相隔年代遥远,所以很难将诗人与诗联系起来,将想象中的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为本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

1、认识“螺”,掌握“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4、感悟作者眼中洞庭湖那“和谐之美”,体会诗的静态美,为下一首《望天门上》的动态美做好铺垫。

学古诗注重积累,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让学生对课本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课前交流:背诵积累学习过的诗,(用相机照下原课文图片,大屏出示,模糊古诗字迹,帮助回忆。)。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写景的诗吗?

2、课余时间你还积累过哪些写景的诗呢,说出题目来大家一起背吧。

一、欣赏诗中景。

(一)解题“望洞庭”,初读求通顺。

生解题,师补充。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二)讨论诗意,初理诗脉。

欣赏古诗与所配的插图,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学生汇报为主初步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的“宁静”之美。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从哪些句子或词语知道的?

2、还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

3、查找工具书,或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

4、每解决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诗句。

(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弯新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诗文的兴趣,吸引并引导学生通览全诗,直面作品,自主读书,探究阅读,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看同一处景感受也会不一样,再读读诗,看看画,说说自己看到的诗中的画面,这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宁静、美丽、和谐)。

1、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描写之巧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理解成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也可以理解成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

2、围绕字眼“和”感受画面美。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是一种柔和之美。青山倒映在水中,碧水掩映着青山,是一种融和之美。作者虽然被贬,可是依然乐观豁达,作者的心与这景之间的平和之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通过想象画面,丰富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用字简明却意境深远,抓住字眼,多角度解读。

二、感悟诗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的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着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

【设计意图:透过古诗了解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这首诗,还原作品,既品出本诗的写作之美,又悟出作者为人之美,实现学生、文本、读者的多角度对话。

三、欣赏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一)推荐给学生拓展阅读的古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借助图片课件,师生同读诗句,教师简介诗意或词意,旨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魅力,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大,雄伟壮阔。“前人之述备矣。”说明洞庭湖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5、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设计意图: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仅仅是一个原点,如何让这个原点生发一个面积较大的圆,让它成为学生阅读经验的有效区域,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拓展,以诗中“洞庭湖之美”这一主题,为原点向外画圆让学生感受众多诗人笔下多姿多彩的洞庭湖。以上环节就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设计意图:精美的卡片利于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益于激发学生把字写好的愿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这必须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持久注意提醒、纠正,才会逐渐养成习惯。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九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洞庭》名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人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让洞庭湖的宁静、和谐之美跃然纸上,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1、会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读写遥望、银盘、青螺“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会通过看注释等途径,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古诗的大意,并体会诗人喜爱洞庭湖之情。(目标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师生的双边活动,会使课堂产生灵动和智慧。本节课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诗人对洞庭的喜爱之情。

:白板课件。

一、教师导学,创设情境,初识诗人揭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我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跟随着教科书的作者欣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喜爱富饶的西沙群岛,喜欢风景迷人的黄山,赞叹壮观的钱塘潮,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飞瀑,最爱“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今天我们将走进祖国的另一处山水。(播放视频)。

2、播放画面叙述: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它在湖南省北部,号称“八百里洞庭湖”。那里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水天一色,真是绚丽迷人。

3、(播放洞庭湖风光课件后),说:“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板书:望洞庭)(注重书写“庭”)(田字格出示)。

4、简单了解刘禹锡。

今天,我们就随着刘禹锡一起去欣赏他眼中的洞庭美景。

二、初读正音,感受诗的韵律美。

1、学生自己练读。(时间两分钟)。

(要求:能读多少遍就读多少编,每读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能读正确了,就试着读流利,能读流利了就读出节奏,能读出节奏了,就要求自己背诵。)。

小结:孩子们,你读书时的模样、读诗的声音,都将给我带来美的感受。)。

2、检查反馈。(出示节奏)。

三、探究展示,感受诗的意境美。

(一)了解背景,为蓄情做准备。

了解学古诗就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你对洞庭湖、诗人有什么了解呢?(总结学法: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转换为自己的语言,为学诗而准备。这是学诗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句,赏画面之“和”

欣赏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美,从反复读诗句入手:

一边读,一边画,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借助注释,结合诗句,你望到了怎样的景像?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合作汇报。

1.两相和。

(月给了水清辉满怀,水给了月灵动无限,月色与水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镜未磨。

(这里的镜指古代的铜镜,(出示课件)古时候使用的'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而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在月色下,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看上去模模糊糊,朦朦胧胧。再加上洞庭湖面,略带水雾,在月色的映照下,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用铜镜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这句比喻真是妙不可言)。

a什么是盛靑螺的白银盘呢?(出示插图)。

b浩瀚无际的洞庭湖,那湖中翠绿的君山,为何浓缩为精致小巧的白玉盘,一青螺呢?

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初步欣赏洞庭湖的画面的和谐之美。

(三)知诗意,品自然之“和”

1、品读前两行诗。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仅仅27个字,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品味,你会发现诗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读前两行诗,想象画面,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感受。

师:是呀,正是月下湖面的平静,朦胧,才让我们感受到湖光、月色的和谐。这份和谐的美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学生试读)。

引读:

教师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板书:和)。

2、品读后两行诗。

月光下的洞庭湖,虽然比不上甲天下的漓江,也比不上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但在诗人的眼中,此时,它就是最美的。让我们继续来欣赏洞庭湖的其他美景。

(1)(山就是指君山,水就是洞庭湖)你从哪里感受到“和”字?

(2)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形成的景色,像什么呢?怎么读出感受?

(识记生字“螺”)。

(指名读,评价。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这两行诗,齐读)。

诵读过诗后,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叙述画面)。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不由赞叹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子,楚楚动人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是呀,陶醉在美景中的刘禹锡,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飘飘欲仙。他忽发奇想,如果能够飞上云端,鸟瞰洞庭山水,那八百里月光闪烁的湖面,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而湖中碧玉般挺立着的君山,不恰好是白银盘中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完成板书简笔画部分)。

(四)品意境,悟人景之“和”

1、寻找“和”字背后的故事,探寻诗人的人生经历。

这首诗的诗眼是“和”字,在“和”字背后,隐藏着什么耐人寻味意境呢?(出示资料)。

(二十三岁踏上仕途的刘禹锡,三十三岁成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只进行了半年便以失败告终,刘禹锡接连被贬。四十二岁奉召回京,次年写诗得罪执政,外放为连州刺史,后又担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五十四岁从和州召回洛阳。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可见本诗是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所写。)。

小结: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他忘掉了被贬的痛苦,忘掉了四处奔波的辛酸,只感觉心旷神怡,如饮美酒,请你再读读整首诗——(配乐)。

2、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向大家展示这首古诗?(展示)。

小结:你们读出了情,把静止的画面读活了。我们还可以用歌声演绎对洞庭湖的喜爱,(放歌曲)。

(五)拓展延伸,感受诗的情感美。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孟浩然、雍陶有名的诗句。

1、拓展诗:《望洞庭赠张丞相》《题君山》。

2、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洞庭美景,分享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课后让我们继续了解洞庭湖与刘禹锡。

画一画洞庭湖的美景。

读一读关于洞庭湖的文章。

赏一赏刘禹锡的诗作。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 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

(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2) 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洞庭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和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笔下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苏轼眼中无论晴雨,依旧美丽动人的杭州西湖……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至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诗佳句。今天就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湖南的洞庭湖去看看。(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2读诗要先学会读题,你从题目了解了一些这首诗的什么信息?(“望”:远远地看)。

3、简单介绍作者和洞庭湖。

二、读准全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师生共评)。

3、古诗啊光读正确了还不够,还要读出它特有的节奏和味道。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

4、指名读,标停顿。

5、有节奏地齐读。

三、诗中寻画。

1、同学们,借助下面的注释和课文中的插图,你能读出自己初步的感受吗?试试看。

2、谁来说说这首诗带给你的初步感受啊?(宁静、美、和谐……)。

3、小组合作:都说诗中有画,你能够在诗中读出画面吗?请你们再读一读,看看我们能在诗中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诗中寻画)。

4、交流:“我从……这句诗中,看到了……的画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a.“和”:和谐,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b.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洞庭湖湖面朦胧之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a.连用两个比喻,将洞庭湖比喻成白银盘,将君山比喻成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b.诗意: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让生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

5、秋夜的皎皎明月映照在澄澈的湖面上,澄澈的湖面反衬着娇娇明月,水天一色,玉宇无尘,而更加清澈、宁静、和谐的是人的内心。被放逐的诗人远离了“紫陌红尘”,却亲近了高旷清超,明月和清风陶冶着他的襟怀的气度,艰难困苦淬炼着他的境界与品格。怪不得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贬之后,内心依旧能如这水天一色的洞庭湖一般宁静和谐。

6、配乐朗读。

四、吟诵古诗(时间允许)。

1、孩子们,你们那投入认真的模样,那字正腔圆的朗读声配上这柔美的音乐,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真让人陶醉。

2、那你们想听听古人是怎么读这首古诗的吗?

3、师简单介绍吟诵的方法(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平低仄高,二四六位置上,平声字要拖长)。

4、师带读,师生共吟。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二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难点:。

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三、作者简介。

四、初步感知这首诗。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否只是描写洞庭风光的诗歌?

明确:重在:赠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时当朝宰相]。

2、这是一首干谒诗[求取,谋求,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

3、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五、课文研讨。

1、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2、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3、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调动所有感官,体会岳阳楼的浩瀚气势。

5、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6、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7、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大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8、如何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六、课文小结。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七、齐读课文。

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词之妙。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2、向学生会写一封自荐信,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的渴望,仿照本诗含而不露的艺术特色。

3、完成下列练习题。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4、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分析]。

1、b(“欲济”不能的原因是“无舟楫”,这里作者用“渡水凭恃的工具”来隐喻张丞相的引荐)。

2、c(欲渡无舟、欲钓无器,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三

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运用古诗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得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1、背诵。

2、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秋夜思恋友人、故乡的'深情。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2、理解:

望:遥看。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今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1、和:和谐。

2、山水色: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1、学生说。

(板书: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2、师小结: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1、齐读。

2、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什么不同之处:

同是写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刘禹锡是赞美之情。感情不一样,意境也不一样。

凄凉、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这就是诗,因此需要我们去研读、去体会。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四

教材简析: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古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湖光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一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二是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主题、选编目的,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依据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已有知识基础、文本特点和教材选编意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难点是: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引导诵读,引导探究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引导法:引导学生诵读领悟诗句的美景,引导学生探究诗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诵读领悟,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要重视朗读训练,所以我引导学生主要运用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和诗文,运用读、思、议相结合的方法,经历“初读通顺――读出节奏――细读明白――熟读积累”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首诗我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处理生字:庭)。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揭题: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一首《望洞庭》。

从课题的“望”字,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开课之处首先让学生交流关于洞庭湖的一些知识,旨在通过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洞庭湖有一个感知,经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并起到引题与解题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情况,适时处理生字词:多音字:和,磨。生字的书写:潭,螺。

3、范读,读出平仄。师示范读。并介绍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音读长,仄音读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两个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能力,通过两个层次的读,一是正确,二读通顺,三读出韵脚,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方法,理解词意也是建立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两个层次的朗读足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本中出现的生字也要随文学习,所以,安排识字写字也是语文基础性的直接体现。)。

三、细读诗句读明白。

1、结合插图和诗文,你能说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吗?(湖光、秋月、湖面、君山、)?

2、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加强积累)3、再读诗句,边读边和同桌讨论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4、合作交流,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比喻句要注意)。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读出平仄和感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注意诗的节奏)。

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纸和绿粉笔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情读好这两句诗。

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意诗的平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三步,一是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插图,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尝试用学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意境,为下文理解两个比喻句做好铺垫,第二步是让学校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在学生合作时,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帮助他们解决疑难,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第三步是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理解环节中,我将理解词句与领悟意境融合在一起,从中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美景。)。

四、熟读诗句强积累。

1、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秋月高照的夜晚,登临岳阳楼,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请用诗句告诉大家。)。

2、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漫步在洞庭湖边,看到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朦朦胧胧,宁静和谐,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诗句。

3、这首诗意境很美,请同学们美美地吟诵并试着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齐背。

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有三步,一是创设情境,用我心作你心,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作者,入情入境的诵读;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并检查。第三步是我通过结束语,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兴趣,激发学生有实地欣赏游览的想法,从而落实单元训练主题: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五

教材分析:

《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其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些积累,本诗并无生僻之字,学生基本可以通过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诗的表面之意,在头脑中模糊出现诗中之景。但这画面如果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可能对他们难度稍大。因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与作者经历及相隔年代遥远,所以很难将诗人与诗联系起来,将想象中的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为本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螺”,掌握“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4、感悟作者眼中洞庭湖那“和谐之美”,体会诗的静态美,为下一首《望天门上》的动态美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

学古诗注重积累,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让学生对课本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课前交流:   背诵积累学习过的诗,(用相机照下原课文图片,大屏出示,模糊古诗字迹,帮助回忆。)。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写景的诗吗?

2、课余时间你还积累过哪些写景的诗呢,说出题目来大家一起背吧。

教学流程:

一、欣赏诗中景。

(一)解题“望洞庭”,初读求通顺。

生解题,师补充。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二)讨论诗意,初理诗脉。

欣赏古诗与所配的插图,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学生汇报为主初步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的“宁静”之美。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从哪些句子或词语知道的?

2、还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

3、查找工具书,或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

4、每解决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诗句。

(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弯新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看同一处景感受也会不一样,再读读诗,看看画,说说自己看到的诗中的画面,这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宁静、美丽、和谐)。

1、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描写之巧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理解成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也可以理解成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

2、围绕字眼“和”感受画面美。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是一种柔和之美。青山倒映在水中,碧水掩映着青山,是一种融和之美。作者虽然被贬,可是依然乐观豁达,作者的心与这景之间的平和之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悟。

二、感悟诗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的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着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

三、欣赏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一)推荐给学生拓展阅读的古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借助图片课件,师生同读诗句,教师简介诗意或词意,旨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魅力,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大,雄伟壮阔。“前人之述备矣。”说明洞庭湖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5、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六

教材解读:

《望洞庭》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幻想和想象”这一单元的古诗。本诗描写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夜游洞庭,对洞庭湖万籁俱寂的夜色所发出的由衷感叹。全诗四句,字字珠玑,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一幅安宁恬静的画面。作者始终以“远望”的视角进行观察,并且辅以大胆优美的想象,让我们从诗中处处体验美,处处找寻美,把洞庭湖的美融入了每一笔,每一画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读课文的能力。古诗虽短,但是充斥了很多文言气息,因此在教授时,大部分时间可由学生进行自读,从不断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深意,教师可从旁进行辅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相对困难的词句,对全诗内容进行适当提点,以便学生能尽可能领略诗中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习《望洞庭》,用正确的方法朗读诗歌,读出诗歌所表现出的韵味和含义,了解全诗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升华至朗诵,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山水的美。

3.抓住重点词语“望”“和”“镜”等进行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各中意境,促使学生升华品味全诗。

重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湖包含的那份大自然的美。

2.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大胆进行想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诗歌,通过各种方式自查生字,并朗读熟练)。

教师所制作的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背诵曾经学过的古诗。

2.进行和诗歌有关的自我介绍,并以一种游玩的方式导入课题。

3..从一幅优美的图画中去进行观察,并给出这些美丽景色的地点:洞庭。

(设计意图:游玩于山水之间的诗句,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导入。而这样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方便学生尽快地进入诗歌环境。)。

二.朗读诗歌,观察美景。

1.观察洞庭的距离是远还是近?(远)。

2.从哪个字能看出来?(望)。

3.围绕着图画,自由读全诗,读出一定的节奏。自由读诗后,请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朗读,尤其是掌握一定节奏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全诗之前,让学生能通过朗读初步建立一种诗歌的音韵美。)。

三.通过美图,理解全诗。

1.通过夜间的洞庭湖美景,再次询问学生能望见什么(在询问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说词句进行适当补充完善)。

2.由重点词语“湖光”,“秋月”,品味当时洞庭湖上的那一片安静的风光,理解“湖光”从何而来,“秋月”对我们在夜色中观察洞庭湖起到了哪些作用。

3.在洞庭湖中,能看见几幅图画呢?分别在哪里?为什么你能够望见?

(设计意图:此三问为第一句的重点,将重点词语和“两相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从美景的欣赏中准确找出“两相和”的原因)。

4.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忍心破坏吗?所以我们要如何观察?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着中心词“望”,让学生明白“望”能够发现如此之多的美景)。

5.我们不忍心破坏,那大自然忍心破坏吗?你从哪里能感觉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感觉升华景物的观察,由表及里,对美景进行层层递进。)。

6.水面像什么?像一面什么样子的镜子?原因是什么?

7.原来水面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难怪你能看见两幅图画。再读一二句。(通过“镜未磨”很自然地联系回第一句话的画面,使两句诗有机结合。)。

9,孩子们,原来大自然妈妈没有打扰洞庭湖的美梦,是想送给她一件青葱翠绿的外衣啊,让我们再远一点,读——遥望洞庭山水翠。

(设计意图:以拟人的手法进行过渡,突出洞庭湖的颜色)。

11.银白色的盘子里装了些什么呢?(学生可畅所欲言)。

12.再读全诗,感受洞庭湖安静祥和的意境。

13.出示白天的洞庭湖,与夜晚的洞庭湖进行比较。

14.揭示“望”在全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对诗歌的理解再次升华,从对美景的欣赏转变为对生活的感悟。)。

15.配合音乐,再读全诗。

16.欣赏音乐,再次回忆。

17.将刚才洞庭湖美景写在纸上,并写出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再次升华,由读到写,让学生写出如同游记一般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十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11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流利地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老师课前查阅有关洞庭湖的有关资料。

2、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

3、制作剪贴画。(蓝天、湖水、秋月、倒影、青螺、船只、楼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欣赏诗文,交流感受。

1、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欣赏,聆听。

三、轻读诗文,自学字词。

1、学生各自轻读诗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布置学习任务: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工具或联系诗文弄懂字意。二类生字要多读读。看谁读得快。

3、学生自学。

5、对于他的讲解,你有什么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理解诗句,拼贴图画。

1、指名读诗文。老师、学生加以评点。

2、再次默读,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用笔画出来。

五、整体赏图,精读感悟。

2、老师加以点拨、评点。

5、学生评点。[培养学生感受、评价能力。]。

6、同学们,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这美景,被深深地吸引了,便诗兴大法,写下了《望洞庭》。乘着兴致,小小诗人们,让我们一起来吟诵一番吧!(配乐朗读)。

六、积累内化,迁移练习。

1、背诵古诗。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父母的爱(通用17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下面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父母是养育我们恩人

    中自我鉴定(汇总17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作品中优秀部分进行提取和总结的一种文本形式,它可以为我们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经典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大一一学年:经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简历范文(20篇)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结晶,他们即将投身社会,在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通过阅读这些毕业生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和自我反思过程。语言能力(本文由(

    移动个人工作计划(汇总20篇)

    制定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处理各种工作事务,减少遗漏和混乱的可能性。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编写出更好的工作

    学校远程教育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5篇)

    工作总结的过程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有助于个人成长和提升。附上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为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酒水毕业实习报告(通用23篇)

    在实习报告中,我们可以详细地描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遭遇的挑战,以及自己的成长和收获。紧接着,将分享一些实习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报告。

    村民写申请书(实用17篇)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份出色的更多申请书可以让我脱颖而出。撰写优秀的更多申请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通过范文的学习和模仿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尊敬的领导:你们

    文明职工先进事迹材料(汇总19篇)

    事迹材料的汇总和展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对于事迹材料的创作灵感。丈夫。。。,女儿

    我的溜溜球我的溜溜球(通用17篇)

    优秀作文是一篇精彩的文字作品,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请大家对比下面一篇优秀作文的范文,看看自己的写作是否有所欠缺。在20**年的小升初战役中,备战了六

    小学六年级百优少年事迹材料(通用17篇)

    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对成功事迹的学习,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借鉴和启示。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人或团体在不同场合下的事迹材料,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