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碧墨

教学计划的编写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小编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一

马来西亚留学在吉隆坡的同学们可谓是占尽了先机,疯狂购物是免不了的了,留学马来西亚须知购物小窍门。吉隆坡是有名的购物天堂,而且该城居民约三分之二是华人,当地主要的`购物场所基本上都在华人聚居的区域唐人街,也就是主要集中在武吉宾当路、苏丹伊士迈路、安邦路及敦拉萨路上。

马来西亚留学生活在吉隆坡市中心巴生河畔的中心市场是一处很好的购物及饮食中心。楼下的商店鳞次栉比,以经营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手工艺品为主,也有出售中国玉雕、瓷器、文房四宝的小店。每当夜幕降临,市场的那个大花园里还举办民歌舞晚会,免费为游客演出。

吉隆坡全市还有12座以上新颖而又宏伟的购物中心。商店的营业时间一般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而且主要的信用卡和旅行支票都被接受。大部分的购物中心内都有美食、娱乐中心,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马来西亚留学生活在当地夜市上还可以体会到不同的购物乐趣。当夜色渐暗时,那些小贩们摆好草席,放好桌子,慢慢陈列出商品,小摊子上有各式各样的马来西亚食物及传统草药。不过,在购物前,一定要好好杀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活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二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件

一、新课导入。

(一)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小熊胖胖和乐乐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二)对话平台,学习新知

乐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3、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二、综合练习

(1)出示算式,说出现算什么后算什么

(2)自己动笔完成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三、全课总结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三

重点: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一、创设情景。

师:哇,商店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学生回答。

师:现在把你想买的东西变成一个问题?

生(板演):4×3=12(元)12+6=18(元)3×4=12(元)6+12=18(元)4×3+6=18(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列的算式,你能告诉我们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4×3可以求出4个面包的价钱,12+6表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的价钱。

生2:4×3+6: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的价钱。师:(1点名学生说,2同桌互相说)。

师: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生:6+4×3(若无则教师自己抛出)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算一算。师:看老师这样算对不对?6+4×3改正为:6+4×3=10×3=6+12=30(元)=18(元)生:错。

师:(让学生结合题目的实际意义说说为什么错。)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改一改。

师小结: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三、合作探索。

3×7+65×2+650-6×724-2×5五、课堂小结。

师:你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呢?

1、认识了“综合算式”这个新朋友,知道了在计算时要遵循5个步骤:一看二想三画四算五检。

2、在混合算式中,有乘法,有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小熊胖胖和乐乐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二)对话平台,学习新知。

乐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学中做。

3、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二、综合练习。

(1)出示算式,说出现算什么后算什么。

(2)自己动笔完成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三、全课总结。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五

1、了解商品的一些优惠措施,懂得把握购物时机。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切合实际、货比三家的购买学问。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具体案例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学问。

学生分析整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窍门无处不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以生活小窍门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窍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购物问题。那么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购物的学问。

二、汇报分析,知识积累。

1、看一看。

教师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展示商家的优惠活动吸引学生注意。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信息。教师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展示在大屏幕上。

如:清仓处理原价80元现价50元;(削价)。

夏季服装全场八折;(打折)。

化妆品20倍积分;(积分)。

买裘皮中轿车;(抽奖)。

买200元送100元;(返券)。

酸奶买四赠一;(赠送)。

满18元加1元换三元钱香皂。(换购)。

3、议一议。

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探讨这些优惠措施的含义,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4、交流信息的含义,了解商家推出优惠活动主要有以上(括号中)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把握商家的优惠策略选择最佳购物时机,买到所需商品。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知。

怎样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我们来试一试。

(一)、做消费者,购买一种新上市的饮料。

1、三家超市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措施。甲超市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超市大、小瓶全部九折;丙超市购物30元以上商品打八折。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最划算的购买场所,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买。

2、如果其他顾客购买,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归纳购买的学问,应该根据自己实际购买数量来决定到哪购买最划算。(切合实际)。

(二)帮助老师买书包。

1、出示四家不同商场同类商品的具体情况。

表格:

商场商品价格优惠措施。

新玛特商场蓝猫书包200元八折。

东飞米奇书包200元七折。

大世界蓝猫书包150元九折。

东市场顽皮狗书包150元特价100元。

2、小组活动,帮老师选一选。学生小组商量购买哪个商场的书包最合适。(教师在小组活动时指导要及时、有效,为学生明确购买方向,先算出价钱再比较其他。)。

3、小组汇报选择的购买场所,说出为什么。学生找到购买窍门要货比三家。价格相近,选质量好的;质量相近,选价格低的;价格、质量都相近时,选售后服务好的。

四、整理归纳,拓展延伸。

学生回顾购物学问和窍门,谈体会感受。

教师启发性小结: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购物还有许多学问和窍门,比如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么办、砍价的学问等等。这些问题,让我们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能,学会一些方法。所以本节课,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具有两方面特点:

一、突出现实性、实践性。

我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此为基础努力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具体体现在以下环节:

课前,让学生去商场体验,调查访问各种商品的优惠措施信息。

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我摄制的一段新玛特商场的商品优惠信息,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知,熟悉生活场景的'再现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大社会氛围之中,学生顿时兴趣倍增。

再现两次购物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实践购物。

这些活动的设计,很自然的就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去,亲自尝试,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习方式体现活动性。如:课堂上购买表的填写过程中,学生小组交流、展示、亲自参与实践的活动,以活动做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表:

购买量甲超市用的钱乙超市用的钱丙超市用的钱最优选择。

三、把问题抛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时,我对每一步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设疑激趣。又引导学生多疑多问,当学生有困惑时,我不忙于给答案,而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释疑,并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这样,学生既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动活泼的课内教学形式使同学们从不自觉到自觉经历了购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社会体验,学习认识、参于理解的这一过程,学生自觉地探索、领悟,创新地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相关的参与适应、改善社会生活的能力。达到综合实践课实践的目的。

文档为doc格式。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

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

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

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

生:1万元。

四、分析讨论。

(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七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1、同学们都有到商场或超市购物的经验,你在购物时见到过哪些促销方式?

打折、赠品、返卷、抽奖、免费试用……。

2、如果你要购买一件商品,面对名目繁多的促销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3、看来,购物也要讲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购物策略》。

1、上面这些促销方式中最常见的是哪种?

2、使学生体会:如果购买物品不足30元按第一种方式买合适,如果购买物品超过30元按第二种方式买合适。

1、出示问题,甲商店: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出示一组数据,大瓶饮料1200毫升,10元;小瓶饮料200毫升,2元。通过计算,说说在哪个商店买饮料合适。

2、使学生体会:

(1)如果买一小瓶饮料,去乙商店买合适。

(2)如果买一大一小两瓶饮料,去甲商店买合适。

3、重点讨论买一大瓶饮料的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比较方法:

方法一:1400÷10=140毫升1200÷9≈133.3毫升。

甲商店1元钱大约可以买140毫升,乙商店1元钱可以买133.3毫升,所以去甲商店买合适。

方法二:甲商店需要10元,乙商店需要9元,所以去乙商店买合适。

使学生体会: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1、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

甲商店: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满30元打八折。数据,大瓶饮料1200毫升,10元;小瓶饮料200毫升,2元。

2、学生可以通过前面探索的结果直接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这节课上我们分析、比较了常见的促销方式,同时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做出判断,进行决策。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

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玩中学)。

说一说: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算一算: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习:完成试一试的第(1)(2)(3)题。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由学生集体回答)。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这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在这课创设让学生为春游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2、新课标中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教学时,我首先请学生观察主体图,找出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和小熊胖胖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再让学生自己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和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列出的算式有分步的,有综合的,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使学生理解每一个算式的含义,使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明白先算乘法的必要性。在解决“该付多少元”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学生讨论:“有20元,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元?”因为考虑到前面已经讲过乘加算式了,我就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3、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我认为师生互动,反馈交流:“你买的是什么?怎样算出付了多少钱?”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现在我们玩个游戏,交换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买了什么食品吗?”我想通过这个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调动他们探索算式意义的好奇心理。再提问:“谁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大家猜一猜。”“你是怎么算的?”让生同桌交流。“怎么能让同学们在你的算式中看到你的计算过程呢?有办法吗?”

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的地方:

1、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评价,而不是好或者不够好而已。

2、班里有部分学生没有调动起来。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九

荔涛。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教材(第12~13页)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根据购物图的内容,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课堂中,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会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正确的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索有关乘法和加减法两步式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七、教学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3*5。

7*3。

20--15。

17--9。

12+6。

20--4。

10+3。

7+6。

8+7。

6+42、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丁丁买一双袜子3元,买5双多少元?

3*5=15(元)。

(2)小东有童话故事4本,小文的童话故事是小东的2倍,小东有几本童话故事?

4*2=8(本)。

(二)出示挂图,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小熊购物”挂图: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我们和胖胖、乐乐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6元。

花生每包7元。

糖果每袋5元。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胖胖要买四个面包和一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方法1:3+3+3+3=12(元)。

方法2:3*4=12(元)。

方法3:3*4+6。

6+3*4。

12+6=18(元)。

12+6=18(元)。

=12+6。

=6+12。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大家帮助乐乐估计一下,20元钱够买三包饼干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列式,并板书:

方法1:4*3=12(元)。

方法2:20--3*4。

20--12=8(元)。

=20--12。

=8(元)。

答:20元钱够买3包饼干,还应找回8元。

归纳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减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三)课堂练习。

7*3+5。

50--4*5。

7+6*2。

(指名学生上黑板做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p16练习二。

第1、2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学习了一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通过讲解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脱式计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附:板书设计。

购物超市。

胖胖。

3块面包和1瓶饮料。

3*4+6。

乐乐20元钱买3包饼干。

20--3*4。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件。

小熊胖胖和乐乐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乐中学。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学中做。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出示算式,说出现算什么后算什么。

(2)自己动笔完成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一

1、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习,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

本校地处大庆市中心区,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本校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在计算教学方面重视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学生养成了记数学日记的好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学生接受了两步题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和1枝,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习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习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不少教师有着这样的疑问,在看似平淡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实,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从这节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

也许,我们总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用数学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人。这节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二

本课选自《品德与社会》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单元以“聪明的消费者”为主线,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了解生活,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学生从小爱生活、会生活。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商店》,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既承接前面的内容,又为下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课的内容来看,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价格的秘密”,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个人经历层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购物常识,它是后两个板块的铺垫。

第二板块是“买东西看什么”,从个人实践、走访调查的角度强调了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旨在让学生学会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板块是借助三无产品以及发票,旨在让学生能明明白白地购物。

《购物有学问》这个教材,能促使学生走进商业场所,走进社会,了解购物这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并体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正确的购物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儿童正处于主动消费的萌芽期,许多消费领域都开始渐渐涉足,其消费价值观尚处于模糊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本课的内容正符合孩子实际生活需要,因此,是孩子们乐学、愿学的。多数学生对于购物、消费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认识。加之社会物质环境的不断丰富、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断优越,学生的消费比较盲目,“乱花钱”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热闹的市场始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的。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掌握基本的消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行为目标: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由于学生缺乏对购物知识的了解,因此让学生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使学生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逐步形成独立的购物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对于教学而言,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教学;也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创设充满生活味、人情味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小课堂”体现“大世界”。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新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将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根植现实――课堂中的“肥沃土壤”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按照表格所列的方法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课中分小组讨论,汇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事实面前,明白价格变化的原因。

二、快乐辩论――课堂中的“温暖阳光”辩论,让学生明理,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

三、情景体验――课堂中的“甘甜雨露”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消费者角色,在体验中加深认识,从而明白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商场,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我将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切入新课。课件出示:购物场所的分类照片(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交流在这些地方买东西的感受,引导归纳,得出大型商场环境舒适,物品齐全;超市卖场方便快捷,货真价实;农贸市场食品新鲜,经济实惠;批发市场名目繁多,真假要辨。相机揭示课题,“购物的学问”。(板题、读题)本节课一开始便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回顾自己的生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探究的欲望,这也遵循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方式去探究。”

二、调查汇报,体验生活。

这一块面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出示在不同的地方买的同一块橡皮,请学生你猜猜它们的价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购物场所不同,价格就可能不同。

适时交流课前调查,顺利转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价格的学问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商品的价格的变化,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调查表来引导学生讨论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记录下研究的记录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由于价格是由变化的,所以买东西时要注意:价相近,比(质量)质相近,比(价格)质价相近,比(售后服务)。由于教学充分调动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了解了商品变化的原因,就可以在现在和将来的购物中更加主动,同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商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感悟。因此,课前让学生调查,课上教师以此为辐射点。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的体验会更深。整个教学环节紧扣重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小小辩论,互动明理。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让学生开个小小辩论会,利用自己的调查所得,现学现卖。

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把想到的、看到的都作为自己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辩论会的基础来自于生活,能引发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得到了尽情发挥,继而形成正确的购物观念。

四、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购物的学问很多,参与了一次家庭购物的你,有哪些金点子告诉大家,怎样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汇报金点子。:在激励的情境下,让学生敞开心怀,去畅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掌握购物的知识。

五、现场模拟,体验快乐。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方法后,教师组织在班上开一个小型商场,定好每件商品的价格,要求学生在其中购买到便宜、实惠的好商品,评选“聪明的顾客”。

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设身处地,感受购物快乐,使得学生在课后,面对琳琅满目商品,纷繁多样的促销手段,能“货比三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购物品质。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三

看卖家信誉值的真假:

一般来说,信誉值越高的就越可信,但是,不能光看他有几个钻石,几个皇冠,还要看看他的钻石和皇冠是怎么来的!

曾经看过一个卖家,5个钻石!我一页一页的看,发现这个卖家经常在半夜时候大量卖出商品,两个小时内卖出了80件,每个买家都是买6件!看出门道了吧?原来他是专业给骗子冲信誉值的!每个价格都是0.01元人民币包运费!都是当时拍下,当时发货,当时好评!这样的店铺,永远不要买他的东西,无论他的东西多么的价廉物美!

专门看卖家信誉值中的中评和差评:

拍之前要问清楚商品的每一个细节:

有些卖家玩弄文字游戏,瞒天过海,有的卖家命名货物没有了,在他的店铺里面那商品还依然在货架上,而且数量还很多!尤其是卖qq业务的店铺!有的写着“不要密码”,当你拍下来也付款了,他说要密码,问他为什么商品说明里面写着“不要密码”,他居然说写错了!如果你不问清楚,直接拍下,对方确认发货,你怎么办?尤其这种虚拟物品时说不清楚的,就是投诉到商城那里,也是很难说明白!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四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11课《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教案)京山县石龙镇小学孙文伦教学目标:1、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2、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3、了解基本的消费常识,增强消费意识,懂得商品质量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影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并具有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各种小商品的包装盒;查找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并做好记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品表演2、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在买东西时,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生答)3、小结:看来,买东西还有不少的学问呢?究竟怎样才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购物的小窍门。(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找一找,价格的变化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任选一件商品,查一查在你们家附近不同的商店它的价格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调查结果。2、学生汇报3、师:同学们,通过这些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吗?(生答)4、师:你们真棒,真会分析问题,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为什么不一样呢?让咱们赶紧去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吧!(板书)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任选其中一个记录,说出你的看法。5、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活动二:说一说,商品的质量1、小结过渡:通过调查比较,我们发现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出示课件)所以买商品时,我们要多留心观察,注意比较价格,同样的商品买便宜的更划算,那除了注意商品的价格,还要注意什么呢?(商品的质量)2、如何比较商品的质量?首先要知道商品的商标,什么叫商标?我们来听一听。(出示)你能举例说说一些商品的商标吗?3、学生交流4、除了选择商品的商标,还有哪些购物小窍门?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8页的内容,拿出手中的小商品比较,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5、全班交流6、教师小结活动三:演一演,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1、师:其实我国对商品的质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我们一起来看有关的内容。2、师生合作情境表演。3、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大家购物懂得了既挑价格,也选质量,而且还会相互比较,真是聪明的消费者!(板书)板书设计:购物小窍门找一找说一说价格的变化商品的质量kl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

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促销。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1、学生自学。

2、交流。

(预设)。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这里不需学生能精确计算每个商店的优惠额度,但大体上能了解每个商店更适合。

2怎样购物。)。

(二)提出问题(1):买1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2袋、3袋呢?

1、思考。

2、全班交流。

(预设)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

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问题(2):买7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8袋、9袋、10袋呢?

1、自己独立思考、计算。

2、全班交流。

(预设)。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板书: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按以上方法交流买8、9、10袋的结果)。

10袋情况预设:

甲店1、1.5×9=13.5(元)。

13.5÷10=1.35(元)。

甲店2、1.5×10=15(元)。

10+2=12(袋)。

1.5÷12=1.25(元)。

乙店:

1.5×10×90%=13.5(元)。

(这里面甲店的第二种购买方法,虽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便宜方案,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应按错误定论。)。

(四)提出问题(3)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学生计算后汇报。

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五)提出问题(4)。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预设)。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继续探究: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

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叫“合理购物”。

活动二:有奖销售。

(一)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81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了解广告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有奖销售”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四)提出问题(3)。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继续探究: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为学校拿个主意:到哪个商家购买更便宜?

甲:一次购买20台以上(含20台)的,按七五折优惠。

乙:“买十送三”,即每买10台另外免费送3台同样的电视机,不满10台仍按原价计算。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

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

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

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

生:1万元。

四、分析讨论。

(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品的一些优惠措施,懂得把握购物时机。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切合实际、货比三家的购买学问。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具体案例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组合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学问。

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整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窍门无处不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以生活小窍门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窍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购物问题。那么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购物的学问。

二、汇报分析,知识积累。

1、看一看。

教师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展示商家的优惠活动吸引学生注意。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信息。教师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展示在大屏幕上。

如:清仓处理原价80元现价50元;(削价)。

夏季服装全场八折;(打折)。

化妆品20倍积分;(积分)。

买裘皮中轿车;(抽奖)。

买200元送100元;(返券)。

酸奶买四赠一;(赠送)。

满18元加1元换三元钱香皂。(换购)。

3、议一议。

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探讨这些优惠措施的含义,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4、交流信息的含义,了解商家推出优惠活动主要有以上(括号中)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把握商家的优惠策略选择最佳购物时机,买到所需商品。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知。

怎样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我们来试一试。

(一)、做消费者,购买一种新上市的饮料。

1、三家超市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措施。甲超市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超市大、小瓶全部九折;丙超市购物30元以上商品打八折。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最划算的购买场所,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买。

2、如果其他顾客购买,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归纳购买的学问,应该根据自己实际购买数量来决定到哪购买最划算。(切合实际)。

(二)帮助老师买书包。

1、出示四家不同商场同类商品的具体情况。

表格:

商场商品价格优惠措施。

新玛特商场蓝猫书包200元八折。

东飞米奇书包200元七折。

大世界蓝猫书包150元九折。

东市场顽皮狗书包150元特价100元。

2、小组活动,帮老师选一选。学生小组商量购买哪个商场的书包最合适。(教师在小组活动时指导要及时、有效,为学生明确购买方向,先算出价钱再比较其他。)。

3、小组汇报选择的购买场所,说出为什么。学生找到购买窍门要货比三家。价格相近,选质量好的;质量相近,选价格低的;价格、质量都相近时,选售后服务好的。

四、整理归纳,拓展延伸。

学生回顾购物学问和窍门,谈体会感受。

教师启发性小结: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购物还有许多学问和窍门,比如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么办、砍价的学问等等。这些问题,让我们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教学反思。

能,学会一些方法。所以本节课,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具有两方面特点:

一、突出现实性、实践性。

我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此为基础努力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具体体现在以下环节:

课前,让学生去商场体验,调查访问各种商品的优惠措施信息。

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我摄制的一段新玛特商场的商品优惠信息,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知,熟悉生活场景的'再现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大社会氛围之中,学生顿时兴趣倍增。

再现两次购物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实践购物。

这些活动的设计,很自然的就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去,亲自尝试,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习方式体现活动性。如:课堂上购买表的填写过程中,学生小组交流、展示、亲自参与实践的活动,以活动做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表:

购买量甲超市用的钱乙超市用的钱丙超市用的钱最优选择。

三、把问题抛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时,我对每一步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设疑激趣。又引导学生多疑多问,当学生有困惑时,我不忙于给答案,而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释疑,并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这样,学生既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动活泼的课内教学形式使同学们从不自觉到自觉经历了购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社会体验,学习认识、参于理解的这一过程,学生自觉地探索、领悟,创新地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相关的参与适应、改善社会生活的能力。达到综合实践课实践的目的。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

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促销。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1、学生自学。

2、交流。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这里不需学生能精确计算每个商店的优惠额度,但大体上能了解每个商店更适合。

2怎样购物。)。

(二)提出问题(1):买1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2袋、3袋呢?

1、思考。

2、全班交流。

(预设)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

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问题(2):买7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8袋、9袋、10袋呢?

1、自己独立思考、计算。

2、全班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板书: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按以上方法交流买8、9、10袋的结果)。

10袋情况预设:

甲店1、1.5×9=13.5(元)。

13.5÷10=1.35(元)。

甲店2、1.5×10=15(元)。

10+2=12(袋)。

1.5÷12=1.25(元)。

乙店:

1.5×10×90%=13.5(元)。

(这里面甲店的第二种购买方法,虽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便宜方案,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应按错误定论。)。

(四)提出问题(3)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学生计算后汇报。

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继续探究: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

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叫“合理购物”。

活动二:有奖销售。

(一)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81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了解广告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有奖销售”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继续探究: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为学校拿个主意:到哪个商家购买更便宜?

甲:一次购买20台以上(含20台)的,按七五折优惠。

乙:“买十送三”,即每买10台另外免费送3台同样的电视机,不满10台仍按原价计算。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八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以下是“购物有学问教学设计”,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课时1:价格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价格变化的原因,学会选择比较适合的商品。

2、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独立的购买能力。

教学内容。

价格的秘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购买过物品吗?你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学问吗?

3、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价格的秘密”。

活动二:价格的变化。

1、投影出示:蔬菜早晚价格,了解为什么变化。

2、投影出示:p39下面的表格,了解价格的变化。

教师:价格的变化还有很多,下面看看同学们了解的商品价格的情况。

活动三:集体讨论。

1、分组讨论:商品价格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2、集体交流:按组汇报。

3、总结:同一种商品因地域不同、商店不同……从而运输成本不同、利润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同。

活动四:快乐购物。

2、总结: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活动五:小小辩论会。

1、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2、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3、你赞同哪个观点?

4、根据观点分组选出三名代表进行辩论。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师德师风个人剖析材料报告(专业24篇)

    师风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所展示出来的风度和风范。范文中的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师德师风的要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表现要更加突出。我平

    抗旱减灾工作情况汇报(专业21篇)

    工作汇报还可以作为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展示,对于晋升、评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您可以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安排。柿子园乡辖54个村庄

    第一书记辞职申请(实用14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并且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

    免费精美个人简历(热门18篇)

    撰写个人简历是一个反复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以下是一些精心编写的个人简历样本,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结构,但都相当出色。姓名:国籍:中国。目前所在

    事业单位退休通知书(优质24篇)

    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我们单位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果你对单位管理有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以下这些专业网站。

    政务值班工作制度大全(21篇)

    政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需要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在政务工作中,回顾经验和总结教训,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协会工作

    度社区个人述职报告大全(18篇)

    述职报告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工作能力的方式,更是一种展示自身价值和努力成果的机会。下面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述职报告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

    展望未来年终总结(专业19篇)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自己在工作中付出的血汗和努力的一种回报和肯定,也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种促进和推动。以下是一些年终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

    敬老院管理制度条例范文(14篇)

    规章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范文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注重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一致性。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工作心得体会按部就班(模板18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发现并记录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功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