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请大家共同分享一些成功的教学计划,以便我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一

一、课题:

人教版义务教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小学五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3、通过与他人合作,能够进行歌表演。

三、教材分析:

xxx0的节奏型基本上贯穿了全曲,情绪显得高昂有力。

四、教学重点:

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变换拍的准确掌握。

2、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来进行歌表演。

六、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资料片、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峡。

1、导语。

2、简介三峡及三峡工程的作用。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是由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组成的。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

三峡工程能够改善航运、推动发展农村养殖业、发电、防洪、发展旅游业。

(二)学唱歌曲。

1、导语。

三峡工程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你们想一想住在三峡附近的人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三峡的小朋友对三峡工程的热爱吧!

2、听歌曲。

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向人们述说了什么?

4、学唱歌曲。

(1)随师轻声的哼唱歌曲。(强调变换拍时值的准确掌握)。

(2)师生接龙唱歌曲。(师生相互交换)。

(3)学生随师的琴声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讨论用什么样的速度及情绪才能表现出三峡孩子对三峡的热爱呢?(速度:稍快,情绪:活泼欢快)。

(2)全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设计领唱与齐唱。

讨论怎样设计歌曲的领唱与齐唱,并演唱。

(五)创编表演。

学生自主分组,进歌曲的创编表演。(伴奏组、演唱组、舞蹈组)。

(六)小结。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吧!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二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多媒体,利用丰富的“三峡”声像资料,形象直观地感受三峡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凋动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笔法之妙。

【教学过程】。

序曲。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峡》这篇课文(展示课题)。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郦道元,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欣赏有关三峡图片,领略三峡壮丽景色。(感受瞿塘峡的雄伟险峻,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水险。)。

本篇课文的学习分为四大板块进行:

教学板块一:复习旧知,积累词汇。

1、大屏幕投影。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

2、大屏幕投影。

明确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半,不见曦月;

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教学板块二:研读赏析,共同探究。

过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顺句子,体会文章的音乐之美。

2、共同探究:

a.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b.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

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c.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屏幕显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

a.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三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例如:0.5=5/100.50=50/100。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9+8.3等题的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5;1.31等)。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所带学生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本人认真分析总结了一下,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想学、肯学,养成了爱动脑子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习惯。

二、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本人始终认为:一个不重视课堂教学管理的教师是一个对学生、对学生家长、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教师。针对现代孩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使学生们能主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

三、不断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性、逻辑性、趣味性、生动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学生学习活动起来精神饱满,兴味盎然,思想活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敢于表现,敢于表达,与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密切配合。

四、重视双基训练。在教学中尽管本人不断地、积极大胆地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但始终立足根本,牢牢把握住教育教学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知识规律、知识奥妙,锻炼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习到基本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形成基本能力,形成能终生受用的基本能力。

当然,学生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还与本人扎实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分不开。但是本人觉得:本人做得还远远不够,今后仍将再接再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更加完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刀砍剑劈”、“嘶鸣吼叫”、“撕咬崖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2——5自然段;

3、能仿照课文句子,赞美一个地方;

4、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三峡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读并背诵2——5自然段。

教学准备:

《船过三峡》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

1、导入课文。

2、复习回顾。

二、细读品情,深究重点。

(一)揭示中心,欣赏激情。

1、课件显示中心句:“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2、齐读中心句。

3、欣赏三峡风光。

4、学生谈感受。

(二)品读“山奇”,渗透学法。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反馈。

(1)随机点拨:刀砍剑劈、笔直陡峭写出了山陡;起伏高耸、云雾缠绕写出了山高;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写出了山有模样多。

(2)指导朗读。

3、分析段落结构,明确学习方法。

(1)分析段落结构。

(2)明确学习方法。

(三)学法迁移,自学“水急”、“船险”。

1、独立或小组合作选择学习。

2、反馈。(教学顺序由生反馈而定)。

(1)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三峡的“水急”或者“船险”?

(2)思维训练。

(3)指导朗读。

(四)再读中心句,情感升华。

1、齐读,指名读,评比读。

2、你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学生自由发挥。

三、积累词句,指导背诵。

1、明确背诵方法。

2、齐背一个自然段。

四、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1、布置任务。(课件显示“露一手”:播音员——读出三峡的美;小画家——画出三峡的特点;导游——解说三峡风光。)。

2、学生自主训练。

3、反馈。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明确要求:仿照“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的句式去赞美一个或几个地方。(课件显示中心句)。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

六、课外作业。

(课件显示)自助餐:

1、搜集有关三峡资料;

2、回家当一回导游;

3、为宣传三峡或家乡桃渚风光写几条广告语或作一首诗。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六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教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就语文复习课来说,只要潜心设计,同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

二、知识之间的互融性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习过程的开放性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己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n探06777078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七

01、《沁园春•雪》。

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

02、《雨说》。

田圃喧嚷洗礼襁褓温声细语润如油膏。

05、《敬业与乐业》。

征引旁骛亵渎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行相顾强聒不舍。

0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陨落灵柩凌驾睿智弥留之际媚上欺下恪尽职守、

07、《傅雷家书两则》。

凭吊谀词扶掖大惊小怪廓然无累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

08、《致女儿的信》。

忐忑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怒不可遏一抔黄土。

09、《故乡》。

萧索家景如许鄙夷恣睢。

10、《孤独之旅》。

厚实嬉闹驱除歇斯底里。

11、《我的叔叔于勒》。

拮据栈桥煞白十拿九稳。

12、《心声》。

沙哑发窘抽噎出风头。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根深蒂固持之以恒轻而易举。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格物致知袖手旁观。

15、《短文两篇》。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

17、《智取生辰纲》。

怄端的干系寻思逞辩勾当。

18、《杨修之死》。

沉吟禀请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

19、《范进中举》。

倒运腆着舍与央及管待商酌叙功相与唯唯连声。

20、《香菱学诗》。

腻烦怔怔笑吟吟茶饭无心挖心搜胆精血诚聚。

二、文学常识。

0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影响100人之一。02、《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0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顾城、北岛、舒婷和杨炼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

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02、《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叶赛宁,全名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19发表抒情诗《白桦》,19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80卷之多。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短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杂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小说。

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莫泊桑去世时,爱弥尔•左拉致悼词,并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永垂不朽,将是“未来的学生们作为无懈可击的完美典范口口相传”的作品。普法战争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性爱》等。

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代表作品:《夜夜狂欢》《午夜鸡尾酒》《何处归程》《世纪恋情》及《含羞草》等。

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

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芹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24、《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亮》,作者诸葛亮。

25、《词五首》。

01《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作者温庭筠,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02《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03《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学者。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作品有《赤壁赋》、《后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等。

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三、成语注释。

0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02、一代天骄:其创意来自伟人毛泽东对世界历史风云人物成吉思汗的赞颂与点评。

03、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声音温和而委婉,多形容女子。温:温和;细语:小声地说话。04、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06、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义”通”

意“即意思。

07、不二法门: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08、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09、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0、弥留之际: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

11、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压下属。媚:有意讨人喜欢。

12、兼而有之:兼: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也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4、黎民百姓:指普通老百姓。

15、恼羞成怒:恼:气恼,恼恨;羞:羞臊。因气恼和羞愧而恼怒。

16、恪尽职守:谨慎,恭敬。尽:完善。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

17、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18、廓然无累: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

19、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2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21、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评估的意思。

直冲天际。

23、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乌有:哪有,何有。乌:虚幻,不存在。

伦比:类比,匹敌。

25、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6、一抔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一抔:一捧。一捧黄土。

绪失常。

28、十拿九稳:十成的机率,占了九成。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29、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

30、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下去。持: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

31、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轻、易:容易,做起来不费事。而:像,达到;举:举起手。

究;致:求得。

33、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第4/5页。

的推求。

35、味同嚼蜡:1、读书或文章、听人说话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嚼:咀嚼。

2、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蜡:比喻无味。

的地步。

37、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甚:过分、很、极、非常。

38、狂妄自大:形容人十分骄傲自满。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大:十分骄傲。

39、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现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

40、因小失大: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

41、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就彻底明白。

42、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

43、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44、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请命:请示保全生命。

45、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46、唯唯连声:连声应答,以示顺从。唯唯:答应的声音。

47、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48、挖心搜胆:指苦苦思考,费尽心思。

费心思和精神所取得的成就。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系统学习法。

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识根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联系紧密、调动迅速的知识网络,才能有在此基础上的对知识的运用自如,才能有创造和创新。

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在现时说来,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把这套教材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这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切磋,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掌握好。这个系统的学习事我们整个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

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们完整的系统,对其他各科知识系统的掌握其实也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无所不包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整个学习的内容相等。

另外,你还可以系统地读一些书,以期对某一科、某一类有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例如系统读一些历史的、哲学的等等方面的书。

这样长期以来,你才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洞明一切;写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统学习的意识、意向,然后有系统学习的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八

饼干抑制挫折清洁墙壁冠军。

香蕉简单干燥洗澡遭受浴血。

焦急竹筒急躁早操糟糕欲望。

富裕石碑柞树。

世俗牌坊作业。

二、解释课文、语句。

《老人与海鸥》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送老人,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4、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5、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九

作为我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和大家做的都一样,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二、作文教学。

(一)模式教学。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是一样,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一不一不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我想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道,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例:课文《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开头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里,我就教给孩子们开头可直接点题。例如《颐和园》这篇课文,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在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写作文时,结尾处可写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可以说,我在上每一篇课文时都会涉及到作文教学。

(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我受到老师第一次表扬的作文是写的《我的家人》,而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关键,只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为受人观注的文章。虽然三年级还只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但我仍要求孩子们写作文时尽量写自己身边最真实的事来写,而除此,我还有一个要求:每篇作文的结尾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和观点,而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孩子们能获奖的原因,或许就是真中取胜吧!

(三)悄悄话和睡前半小时。

什么是悄悄话?这又是一种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实这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真实独白,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悄悄话其实就是日记的另外一种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在这种形式中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做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随心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所以孩子们更乐于接受。但如果只是孩子说而我却无动于衷,那就不叫交流了。面对孩子们心中的高兴和烦恼,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和他们交心,有时在本子上直接给孩子回话,而更多的是找他们谈心。而从中可以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有了老师的回音,孩子们在写时就会没顾及,而写的兴趣也会更浓。还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对你有意见。要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阅读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时的读书计划。睡前半小时,就是睡觉前必须读书半小时,而书籍类型我并不做规定。因为我记得窦桂梅老师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童年、少年时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话、神话、名人传记,除此之外,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包袱他的诗意、灵性和慧根,只有孩子们在阅读着沾满蜂蜜的书籍,在舒展自由心灵,张开想象的翅膀的阅读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智慧。”但这些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所以之前我和家长都做了交心谈心,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及好处,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睡前半小时的计划也顺利开展起来了。刚开始,只是阅读,然后家长在签字本上反映孩子们阅读情况,随后,我开始教给孩子们怎样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如何做批三注,这项工作也在进行中。

要想写好作文,无外乎多练。我布置小练笔是很频繁的,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级中出现的事写自己的感想。其实,课文也是很好的小练笔的来源。例:学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再连续帮家长做一个星期的家务,再来写一篇感想。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们真真了解槐乡孩子的了不起。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

《草原》一课是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上课伊始,我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课程结束,以歌曲结束,让学生再次受到美的熏陶。第二步,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景美。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第三步,选精彩段落感悟人情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整体来看,本课完成的较为理想。

不足之处:学生放手不够,教师点拨语、总结语缺乏感染力。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一

教材简析与设计意图:

《约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册内容,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在约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发展动机;创造机会,提供发展条件;因材施教,扩大发展层面;激活思维,深化发展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探索约分的方法。

2、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进行约分。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猜测验证。

1、创设游泳情境,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到游泳场看一场激烈的百米游泳比赛。

(播放游泳比赛录像,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过程)。

师:游在第一位的运动员已经游了75米。

师:一共100米,已经游了75米,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还有25米没有游;。

生2:已经游了全程的75/100;。

生3:还剩全程的25/100没有游;。

生4:已经游了全程的3/4;。

生5:还有1/4没有游。

师:已经游了全程的75/100和游了全程的3/4是一回事吗?

生1:不是。

生2:是一回事。

师: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验证你们的结论吗?

2、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验证。

学生进行激烈的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什么知识呢?

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你们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找到它们是相等的,还有其他的验证方法吗?

生:我们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75/100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得到3/4。

师追问:为什么同时除以25?

生:25是75和100的最大公因数。

师:你们组不仅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还找到了75和100的最大公因数25,从而验证出相等,能学以致用,多好啊!

(板书:75/100=3/4)。

3、根据验证过程引出最简分数的意义。

生:6/8、12/16、15/20、30/40------。

师:这些分数中哪个最简单,为什么?

生:3/4最简单,因为3/4的分子和分母是一对互质数。

师:什么是互质数?

生: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师:其他同学听出来了吗,有个词用得很好?

生:是“只有”

师:对,我们就把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这样的分数就叫做最简分数。

(板书:最简分数)。

师:在黑板上你还能很快找出一个最简分数吗?

生:1/4。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1/4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所以它是最简分数。

师:那你现在知道1/4和25/100的关系了吗?

生:也是相等的。

师:很好,你们还能再举出一些最简分数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猜测、验证得出了最简分数的意义,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把一个分数化简称最简分数。

二、自主探索约分的方法。

1、理解意义。

出示例4: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

师:仔细读题,如何理解“化成最简分数”这句话。

生:就是把24/30变成和它大小相等,并且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这样的分数。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该怎么做呢?

学生互说并汇报。

生: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用24和30的公因数2去除,发现12/15不是最简分数,还有公因数3,再用3去除,最后得到最简分数4/5。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4/30=24÷6/30÷6=4/5,我是先找到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6,再用6去除分子和分母从而得到最简分数4/5。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一些呢?

生: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更快地把一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

师小结:同学们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你们知道吗,刚才的这一过程叫做约分。(板书课题)。

2、学生独立探究,尝试约分。

学生看书p85,约分的一般方法。

师:看完后,你能回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每一步中都是用分子、分母的哪个公因数去除的?"。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约分的步骤及方法,并强调书写格式。

师:在把一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时,如果能很快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用最大公因数去约分,如果一下子找不到最大公因数,可以一步一步地用公因数去约分。下面请你仿照这一方法,把8/12进行约分。

学生自己完成。

三、综合练习。

1、情境中折纸表示8/32。

出示蛋糕图。

师:用你们手中的圆片代表蛋糕,并很快表示它的8/32。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认真观察分数,有的急于动手折8/32,最终出现两种折法。

生1:我是把圆片对折了5次,平均分成了32份,再表示出其中的8份。

生2:我只折了它的1/4。

师:为什么?

生2:我发现8/32的分子和分母都有最大公因数8,约分后得到1/4。

师:多好啊!通过你的认真观察,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约分,很快地找到了这个蛋糕的“8/32”,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师小结:学习约分不仅可以分蛋糕,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只要你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你一定能做得最好、用得更好。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16/24=4/615/36=5/1228/42=14/2116/12=8/6。

3、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每项活动占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生:20/60化简成10/30,在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发现哦一班种得最多。

生:看来约分不一定必须化简成最简分数,要根据实际而定。

师:说的多好啊!你们不仅会学以致用,而且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二

最近,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的一点是怎样把一课一得落实到位。以前,在面对教材时,常常恐怕有遗漏的地方。现在发现,其实找到重点,找到课文的突破点才更重要,更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以《玩出了名堂》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两点去理解,一是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二是列文虎克玩出了哪些名堂。学生弄懂了这两点,也就理解透了课文。

再以《找骆驼》一课来说,学生重点理解的是第十自然段,也就是老人不紧不慢的说话的那一段,其他段落就以自己领会为主了。在学习这一段时,学生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老人有哪些发现,根据发现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二是作者是怎样把老人的话写明白的。这样安排也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实现了读写结合。

抓住重点教学,是需要我继续探索的教学问题。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三

1、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没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祝贺生日。在强烈的对比之下,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2、根据课改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沉默的可贵。

二、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做到听、说、读、写想结合的特点,根据以上教学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去;同时渗透学生自学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为:检查——质疑导入——初读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

(一)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二)质疑导入。

以题目为切入点提问:读了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会想知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在沉默?等一系列问题。

(三)初读感知。

学生带着质疑读课文,更具针对性,在些基础上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相机总结出课文的主要框架:热闹——沉默——热闹。

(四)研读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这么热闹?哪些地地方引起了你的共鸣?(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把读文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板书感受爱)。

接着出示课文的第二幅图提问:是什么让兴奋的孩子们霎时沉默了呢?孩子们沉默中想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入怀入境,深入思考)。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精读的基础上我出示句子:我想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问: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又出示: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码的神色之中?问:为什么学生犯了错还说他们可爱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反思自己的表现,知道要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原来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回报父母,这也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这些总是的设置紧扣主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男女生赛读的方法加深体会。

(五)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开放化,生活化,为了将课堂融入生活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歌曲《感恩的心》中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渲泄,主题得以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读写结合的宗旨。

(六)作业设计。

本课的作业是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

四、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中间的红色爱心,一看就知道是爱的教育,便于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在设计《可贵的沉默》一课中的几点想法,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四

时间很快一学期又要结束了,这一学期我仍然担任一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工作,教学期间我能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三、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4、由于课时少,学生练习的不够精、不够深,学生的自学意识薄弱,个别学生上课小动作较多,为此,下学期我将在课堂设计上层次更分明一些,使个层面学生都能感兴趣。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再多样化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五

教学要求:

1.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

2.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3.意识到人们在认识到金属的共同特点后,就能够更好的利用金属为人们服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分组材料:铜丝、铁丝、铝丝、砂纸、导线、电池、小灯座、电池夹、小灯泡、烧杯、热水、小锤子等。

演示材料:金属制品的实物及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铜、铁、铝。

教学过程:

一、了解铜、铁、铝的用途。

铜、铁、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许多用品都是用它们制成的。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三组插图。“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这三种金属制品呢?”

二、探究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

实验:分别选取铜丝、铁丝、铝丝各一段,研究它们有哪些特点。

根据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连接到电路中、把一端置于热水中、用砂布打磨和用小锤敲砸,分别研究的是铜、铁、铝的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四个方面的特点。实验时要求同学们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发现的现象,然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要求学生边实验边作好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实验完后,分析实验记录,找出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概括金属的共同特点。

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和铜、铁、铝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它们有什么作用?

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这些之外,请同学们说说还有哪些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

先找到与铜、铁、铝有相同特点(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的材料,再告诉学生铜、铁、铝以及与它们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由此推想出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

四、利用金属的特点设计作品。

要求同学们根据金属的特点(四个特点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把自己的设想写或画出来。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六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课标要求。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教材分析】。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教材把金属知识安排在酸碱盐等化合物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物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的认识金属的相关知识,既有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体系、全面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节从金属的存在形式、分类、物理性质、合金组成与性能以及应用角度,勾画出认识化学物质的基本框架,即从物质存在、分类、组成结构、性质等视角对物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

对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获知: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金属制品的性能反推其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铜用作导线,推知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二是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锡片和焊锡熔点的高低;三是通过“在线测试”让学生分析数据信息,获取金属物理性质及相应的用途。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途径和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个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同的金属既有物理通性,又有各自特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用途;第三个基本观点是通过混合能改变物质的性质,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教材先从学生身边的金属制品入手,最后又介绍了广泛使用的合金,凸显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

1.能列举出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并通过对身边的金属制品的分析,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并能归纳出金属物理性质共性的原因。

2、通过分析“不同金属物理性质比较图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和原因,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的化学观念。

3、通过分析制造火箭外壳的金属材料所需的条件和铝合金的生产工艺,知道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性能更优越的合金。

4、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合金的性质,通过分析合金的组成和结构,知道合金的性质优于纯金属的原因。

5、通过分析“常见的合金”材料,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知道通过“混合”可以改变物质性能,发展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的认识。

6、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图表,了解金属材料广泛使用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单元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是学生继学习了氧气、氧气、水、二氧化碳以及常见的酸、碱和盐等之后,又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化学与社会发展或物质的类别的角度看,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认识一类材料——金属材料。

本单元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另一类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有益于建构认识物质的完整框架,包括:物质存在和分类,组成、结构与性质,转化和应用。

【评价设计】。

(1)通过展示、交流,归纳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对“不同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的分析,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观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合金性质”的实验探究以及合金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检测目标4的达成。

(5)通过分析“常见的合金”,观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检测目标5的达成。

(6)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检测目标6的达成。

(7)通过设计课堂达标检测题,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那通过你的学习,你能列举出学过的哪些物质,并说出所属物质类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了3000多万种物质,种类繁多,不可能一种一种的分析,因此化学上通常采用分类的方法。加上金属这类物质之后,我们对物质的认识相对来说就比较完整了。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所以学习金属这类物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金属能有新的认识。请同学们交流展示你课前搜集的关于金属的资料。

学生列举相应物质及所属类别。

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金属的资料。

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物质并指出所属类别,感受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的好处。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贴近学生生活,感受到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生活。

板块一。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共性。

呈现常见金属的用途。

提问:

1、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交流,思考我们都是从哪些方面研究金属的物理性质的?

2、大多数金属在这些物理性质方面有哪些共性?

3、为何不同的金属会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金属的特性。

呈现:不同金属物理性质比较图表。

提问:

1、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质完全相同吗?

2、不同金属有各自特性的原因。

3、根据这些金属的特性,你能分析出这些金属各自有何用途吗?

4、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实际应用中,我们考虑物质的用途都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归纳总结金属的共性和微观的原因。

强化学生利用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块二。

合金。

一、理解合金。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2、翠鸟这样的外形特点与平时的活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深入学习。

二、复习生词。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大家都知道翠鸟又名“叼鱼郎”那它平时是怎样活动的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对比句。(学生自己谈感受)。

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轻盈。“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指名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学生读“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并模仿)这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4.过渡:翠鸟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小鱼出现呢,那翠鸟是怎样捕捉小鱼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2)指名读有关句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画出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词。

“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指2、3名同学读再齐读)出示对比句,“蹬”看出翠鸟用力猛,比如跳远,用力跳就会跳很远。“像箭一样”是把翠鸟比作箭,可以突出飞得很迅速。在疾飞中叼起鱼是因为它那“又尖又长的嘴”。

还从哪里看出翠鸟的动作迅速?“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4)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5)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很迅捷。

(7)找两位同学读出翠鸟的机警。可分男生女生读。

(8)按照翠鸟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来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情感升华。

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

1、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没有像小作者一样,有啥想法呢?(饲养一只)。

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看看从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住处隐蔽。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大家做朋友的呀!你们现在的想法是什么?生1: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

生3: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五、小结。

是啊!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六、作业:

1、继续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2、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七、板书设计:

5、翠鸟。

外形。

(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

保护。

住所。

(动作敏捷)。

(隐蔽)。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八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合金?

2、现实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更多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的原因。

二、合金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实验准备: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

呈现:

1、常见的合金的组成成分。

2、纯金属和合金的内部结构。

提出问题:

为何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

三、观念方法的提升。

“混合”改变物质的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总结通过“混合”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得到我们想要的物质。

通过阅读材料,交流得出合金。

学生分组实验:

1、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2、通过相互刻画区分铝片和铝合金。

3、比较锡片和焊锡的熔点高低。

学生归纳总结合金的性质。

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合金性质的分析,归纳总结通过提供真实的素材使学生明白单一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可以采用“混合”改变物质的性能,因此合金应运而生。

学生通过自己分组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了解了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出了实验结论,增强了学习兴趣。

体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关系的理解板块三。

常见的合金。

多媒体呈现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常见的合金。

学生自学,归纳总结体现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板块四。

金属材料广泛使用的原因。

呈现资料:

元素周期表、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图表。

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板块五。

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金属有何新的认识。

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认识金属。

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板块六。

布置作业。

1、学习了“混合”的方法后,你对获得新的金属材料有何想法?

2、以金属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通过这样的作业旨在让学生建立化学观念与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十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p30~32页。

【教材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灯泡发光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节重点在于利用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走进电的世界,满足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3、知道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局部组成;知道开关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完整电路的组成局部。

【教学难点】。

完整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表示符号。

【教学过程】。

〔一〕玩手电筒,初探电路。

1、导入。

合上开关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灯泡亮了。

2、拆装手电筒,研究手电筒发亮的秘密。

谈话:要想知道手电筒发亮的秘密,最好的方法是把它拆开,仔细研究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怎样发亮的。

动手实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1:有电池、小灯泡、开关、筒四局部组成。

预设2:电池提供电量。

预设3:小灯泡通电可以亮。

预设4:开关控制手电筒灯泡的亮灭。

预设5:筒相当于导线。

4、学生想象电流的情景。

学生交流。

教师讲解、灯泡发亮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灯泡亮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大局部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引入,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处处不在。

〔二〕动手做,亲身体验电路。

2.学生交流所需材料。

预设1:电池。

预设2:开关。

预设3:电线。

预设4:灯泡。

3、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材料组装电路。

4、汇报展示交流。

5、学画电路图。

a、谈话:观察你的这个装置主要有几局部?

预设1:电源。

预设2:开关。

预设3:灯泡。

预设4:电线。

教师讲解:像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这样一个简单装置,我们叫它是一个完整的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4局部。

b、谈话:同学们能把刚刚连接的电路用图的形式在纸上画出来吗?试着画一画。

c、学生画电路图,展示交流、借鉴修改,教师补充,课件展示电路图有关符号。

开关。

电池。

导线。

灯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课堂的轻松气氛。在教师引入正确的科学用语以后,通过学生自己交流讨论总结,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4局部。

〔三〕学以致用。

1、谈话:现在老师手头有些灯泡,其中有几个坏了,你能想方法帮老师找出来吗?

2、发放灯泡,学生实验检测。

3、学生汇报结果,交流方法。

〔四〕课堂小结。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快乐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预设1:不仅知道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而且掌握了许多电路知识,课后试着设计一个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电路。

预设2:可以画图说明一个电路图。

预设3:实际动手做一下,我学会了连接一个电路图。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二十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学习重点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5)扩词。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

洒:不要写成“酒”。

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范写“冒、迹、滴”。

“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 “迹”字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 “滴”字的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听写生字。

2:给“冒、迹、迷”扩词。

二、朗读感悟

1.读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1)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2)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3)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2.悟

(1)练读(四人为一组)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3)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4)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二十一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优句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要求提出后,教室里举手要求表达的学生并没有如我预期的哪样纷纷举手,而是一片沉默。看到学生有困难,我又提示学生可将景点里自己想介绍的具体景物列成提纲以便介绍。学生们都去思索提纲,好半天没想好的样子。一节课在沉闷与学生的思索中用去了一大半时间。此后匆匆的分小组交流、派代表介绍,草草收场。

课后与组内教师反思失败的原因一是过分重视与作文衔接,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二是一口气提出了作文的五点要求,忽视了学生年段特点,要求学生出口成章,拔高了口语交际的要求。老师贪多求全,反而挡住了学生的交际欲望,学生由于无法同时满足种种要求望而怯步。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住,这一思想同样运用贯穿于口语交际教学之中,学生能说一段话,能针对五项要求在一段话中体现一项即是很大的了不起。

这节失败的口语交际课提示我们,教师应时刻将学生年段特点放在心中,提出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要求。将教材中的种种要求想出具体的办法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生硬的出示成对学生的要求。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在创设宽松交际氛围同时,更要提供给学生具体的说话材料,即让学生有具体的说话内容,知道按怎样的顺序说,有哪些具体的词汇和方式(如拟人、比喻、数字说明等)去说清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一步一步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自由、有话可说、知道如何说的交际平台。在扎实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三下语文教学设计(专业22篇)篇二十二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交流收集的材料。

1、简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简介时代背景。

二、自选方式,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读书后,要求他们提出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仅以易读错的字音为例,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几个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旧模样勉强倾听。

可采用教师带读、轮读、个别读等方式练习读准字音。

三、检查朗读,从正确、流利两个方面评价。

四、交流初读收获。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对渔夫夫妇的悲惨生活和优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几个方面谈谈初读的收获。

五、置疑,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提出小组内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问题:

1、为什么以“穷人”为题,而不以“桑娜和渔夫”为题?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当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邻居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有什么表现?

4、文章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其中,第一个问题学生较易理解,因此当堂课就可以解决。而后三个问题比较有深度,初读课文后便回答比较困难。可待到以后深入理解课文时再给予解决。

六、学写生字。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难写的字,并自己想办法识记。

相关范文推荐

    我爱我家红领巾广播稿(模板19篇)

    广播稿通过声音和语言来传达信息,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注意。无论你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广播人,这些广播稿范文都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合:大家下午好!男:

    小学生家乡的景物(精选17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优美动人,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技巧。我的家乡也很美

    水果宝宝去旅行活动教案大全(15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前安排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条理和系统。为了更好地指导您的教学工作,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参考。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

    四川高考题目(模板15篇)

    作为一篇优秀作文,关键在于能够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赏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

    成本核算在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论文(实用17篇)

    范本的作用在于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下面是一些范文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文章探讨了建筑经济

    暑假下乡实践总结(优秀18篇)

    在实践报告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记录实践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要发现。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对写作实践报告有所帮助。盛夏的七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

    县教师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热门18篇)

    教师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教师总结并提炼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写得较为出色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最近,我们有幸

    乱扔垃圾调查报告范文(19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某一问题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一、调查目的:有车一

    大学毕业班请假条大全(18篇)

    范文范本是提供给人们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的标准作品。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好帮手,通过对范文的仔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中秋团圆的演讲稿分享(实用13篇)

    演讲稿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对于每一篇演讲稿范文,都有其独特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