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念青松

教学计划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规划,用于指导教师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教学计划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相比,在算理和算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3×30=47×20=。

42×19≈58×41≈。

2、笔算。

43×26=12×34=。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默读题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怎样解答?

4、怎样计算145×12:

(一)、估算。

师:你们可以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

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

(二)、笔算。

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

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同学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2:竖式计算。

(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同情况,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

生:……。

师:我们一起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

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

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

(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这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可以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

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

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

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

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

师:最后写什么?

生:将两次乘积相加。

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

生:他没有乘百位,……。

(师要强调我们现在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可以和45×12进行对比。)。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

知识运用。

1.做一做。

134。

第二部分积。

该怎样写?

×12。

2.做一做。

176。

×47425237。

3.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34134。

×16×16。

十位上的1和4相乘,所得的积要对准十位。

4、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购买这些。

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129元∕套。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生: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五、作业:

(1)数学书47页“做一做”。

(2)练习八1、2题。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我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一、比较好的几方面: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如果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恰当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预习问题。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对于问题,通过学习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1)教学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2)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3)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二、不足之处。

1、教学中没有将新旧笔算进行很好的对接。特别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没有利用好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没有进一步强调算理,教学中又没有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复习铺垫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1)必要性。相比之下,笔算乘法比笔算除法更容易掌握一些,进位加法的口算比退位减法的口算更容易掌握。在学习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题,特别是进位的加减法,因此,在学习下一个单元笔算除法时,学生遇到的困难肯定会更多。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二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

本节课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开始,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本节先让学生课前完成前置小研究,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上课让学生分小组,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进行全班交流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重点交流用竖式怎样计算,在交流中掌握正确的书写。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方法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三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两点:

第二,在练说之中,巩固算法。在后面的练习题中,我择题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因此,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基本都会表达出计算过程:个位上几减几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十,个位上就是十几减几;十位上是几减一后再减几,差就是几十几。在这样的一个练与说相结合的过成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算法。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四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笔算减法的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使学生理解退位减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名板演:(用竖式)42-21=。

2.口算.。

13-917-832-5。

15-714-640-3。

3.出示42-8=□,指名说计算的过程.。

4.订正板演.。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五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星期天,老师去新华书店挑了三本书:《十万个为什么》每本48元、《安徒生童话》每本35元、《格林童话》每本23元。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我直接把学生引向本节的学习内容,当然我也把“问题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然后大家集体交流各自方法,从而也引出了笔算减法,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这一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快乐!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六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七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课件。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50×5300×1。

40×4400×9300×3。

12×443×233×3。

23×1311×715×5。

2、说一说30×4、300×9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例题1。

(1)运用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学以致用。

80×10=60×20=50×40=24×10=。

700×20=90×90=40×80=10×200=。

2、火眼金睛。

下面计算正确吗?

(1)40×50=200。

(2)30×40=700。

3、游戏。

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4、小试牛刀。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5、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八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笔算。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教后反思: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

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

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

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会计算方法的需要,并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灵感。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谈话导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问题也不例外。

2.估算。

(1)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钱?(300元)。

(2)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来说明白己估测的是否接近正确答案,或者与正确答案相差很远?(算一算)。

怎样算呢?你们能自己动动脑解决这个问题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交流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4)用竖式计算。

请学生说说用前三种方法算的道理。

5.比较方法:这个竖式同方法(3)比较有无联系?(实际上都是分三步计算的,竖式是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式子里。)。

6.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算一算。

7.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1)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3)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

(4)这一结果和我们开始的估测差不多吗?

8.归纳提炼。

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指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其实是把它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来分别计算,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9.完成“试一试”。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2)各自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4、5题。

(1)观察题目提供的场景。提问: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朋友应付多少元?)。

(2)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l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一

课前构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以“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乘船”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现实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在多种口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我班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90%的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难题,能通过自已的努力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即使最差的学生也会用想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口算。为此我设想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完善——多项训练巩固提高”的程序开展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体验运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和交流过程中,掌握其口算方法,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经历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过程。教学方法:合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小组活动式学习。

2、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进一步强化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一、游戏导入。

(一)猜歌名。

大屏幕上有4组题目,每组有2个算式,只要你回答对了,后面就会有一段音乐,这4组算式都回答出来,并且猜出是什么歌曲,闯关就成功了!成功了会有惊喜哦!

这是什么歌?(郊游)。

(二)说数的组成1.()个十和()个一组成45.2.31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成功闯关,那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郊游了,在郊游之前,我们要来说一说,出去郊游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我们要去什么地方郊游啊?二年级这么多人怎么去呢?

嗯,鸟岛在湖中央,所以我们要坐船去,而且老师已经把船都租来了。每条船限乘68人,我租来两条船,怎样乘船比较合理呢?(两个班级合乘一条船)你想让哪两个班合乘一条船?(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1)23+31。

(2)23+32。

(3)23+39。

32+39。

31+39。

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船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68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得到达目的地。

(二)教学不进位加现在让我妈一起来验证吧!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案:23+31怎样计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

23+31=54,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条船。

(三)教学进位加。

那我们再来看看二(3)班和二(4)班可不可以合乘一条船呢?

32+39怎么计算?((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

3、凑整十数的方法。)。

(四)小结计算方法。

(五)分组验证。

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学到的方法计算方案二和方案三的算式。请第一组验证方案二,第二组验证方案三。

指名学生汇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条船。

1、23+31红灯。

2、23+32。

红灯。

3、23+39绿灯。

32+39。

31+39。

31+32。

三、应用与拓展。

(一)乘船问题解决了,快让我们排队上船。船开起来了!

我们一路欢歌笑语,很快来到闻名中外的鸟岛。鸟儿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

快向他们问好吧!

导游告诉我们,在湖中有28种鸟,在湖面的岛上有65种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种鸟呢?(用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试一试)。

(二)在我们前面飞来了6只小鸟,它们说:“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迷路了,你们能送我们回家吗?”

17+5836+3227+5451+2439+2933+42。

(三)把小鸟们送回了家,一转眼,我们回家的时间到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在已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对学生而言并不难,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意在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明确算法的多样性,并能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进行巩固,达到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情境创设方面,我始终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为切入点,从出发到结束把数学知识始终贯穿于始终。而数学最注重的说算理,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说理放在首位,让学生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我也极力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到新知。

不足之处,练习题设计还缺少点梯度,这是我今后对应注意改进的地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二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合理选择解题策略。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自主探究出多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动物们在谁跑得快比赛中,谁获得了冠军?今天小牛要主持一场动物团体操比赛。

瞧!小刺猬上场了!每行12只,排了14行,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算法。

1、列式:14×12=。

2、14×12等于多少呢?

(1)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3)对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展开讨论与质疑,在讨论与质疑中引出课题,引出估算,引出范围。

(4)将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小组讨论)。

(5)同桌说说自己认为那种方法比较方便,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体会算法;体验不同的题,最优的方法也不同。

交流:你的同桌是怎么算的?(指他的同桌)他又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思考:是不是对每题都能用你觉得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呢?

3、学生自己例举判断(如不行,教师出题:17×29)。

(1)、学生独立计算17×29。

(2)、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好方法。

(3)、小结:先要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根据题目数字的特点选择计算起来比较快的好方法。

4、出示25×24。

(1)思考: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对这题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呢?

(2)计时赛一赛,选前10名,统计不同算法名次。

(3)思考:这是巧合么?是这些同学写字速度快,还是……?

(三)、练习47×7325×3285×16。

三、整理归纳,探究规律。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理性思考。

师: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是三位数或四位数吗?肯定吗?

3、学生展开争论。

4、获得结论。

5、99×99怎样计算会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其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情分析。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

1.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明晰计算思路,汇报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在电脑上展示学生的算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它小组要认真听,及时补充。(学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竖式的方法,如果没有,还需要老师继续引导。)。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比如,讨论大头蛙提出的问题:这个“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看竖式)。

明确:因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6)练习:如果买了23盒呢?请一名学生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7)师生共同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三、识应用,扩展思维。

1.第39页练一练的第1、3小题。

2.趣味练习。11x1112x1213x1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嘛?和同学说说吧!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文档为doc格式。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师:大家想象着:如果在好人的后面也存在着那么一条对称轴的话,根据读音对称应该是:(大家一块说)人好。(点击第二个)我爱你——你爱我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六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小黑板。

一、复习铺垫。

笔算。

133945。

×12×6×5。

指名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找同学进行检验。

二、自学尝试小组交流。

1、学生观察信息窗2情景图。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坛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

1.“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7盆花,共23排。

2.“美化家园”花坛每排22盆花,。共28排。

3.街心喷泉每排有43个喷头,共32行。…………。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信息,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美化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喷泉里一共装了多少个喷头?…………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你想怎样做呢?学生自己尝试列出竖式进行解决,解决好以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自己做题的步骤,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说一说,找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并进行讲解,下面同学有什么疑问,进行提问,学生进行质疑,同学进行解答。有的同学用了估算的方法。

三、点拨升华。

教师再进一步指着竖式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中的2号同学到小黑板上进行计算,各组的组长进行判断。统计做对题的人数。

2、做书上的练习题,自主练习的第3、4、5、题。

让每组中的3号同学到黑板上进行展示。集体进行纠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计算过程中要怎样做?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七

18×26=15×21≈39×60≈16×42=。

师:能将上面的计算题按一定的规律重新分类吗?

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若与教师思路发生冲突可逐步引导)。

课件显示:(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

口算估算笔算。

40×60=39×60≈18×26=。

15×20=15×21≈16×42=。

700×50=19×52≈。

口算估算。

解决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先来算一下第一组的题目要用什么方法呢?

1、口算的判断及方法的梳理。

2、(1)学生独立计算,开火车交流,选二题说说算理。

(2)师:说说这类题目的特点生:他们的末位都是零,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师:能说说你算这种题目的思路吗?

生:用0前面的数去相乘,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

添写0,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几个0。

师:什么样的计算题用口算?怎么口算的?

生:比较简单的计算,也即数字是整十整百的计算。

3、估算的判断及方法的梳理。

(1)学生独立计算。

师:那38和19离39和21也很近啊?生:它们虽说也很近但数字计算起来不方便。

师:那也就是说我们在估算时所看作的数字既要比较接近原数也要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最好是看作整十整百的数。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这组题要用估算来计算的?生:因为它是约等于。

师:(归纳)题目对结果的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我们用估算就可以了,估算应遵循简单好算、离准确值近的原则。

3.笔算方法的回顾。

(1)指名2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展示计算结果,同时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像这样比较难算得要用笔算。

4.解决问题。

三(2)班去春游,每人交12元钱,如果全班53人参加,。

共收到:。

面值/元502010521。

张数/张21215241814。

(1)学生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人员交流。

(2)组长汇报交流结果。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口算。

70×30=90×30=20×60=80×40=80×80=。

50×70=15×20=400×20=23×20=。

2、估算19×29≈12×41≈11×89≈99×91≈39×33≈45×29≈。

3、笔算:

16×42=18×65=31×32=27×34=。

4、比较大小。

12×13○21×13。

15×24○24×15。

61×35○35×62。

54×12○540。

21×43○20×43+43。

(1)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21×4320×43+43提示学生从乘法的意义来思考。

师:这题如何思考?

生:先求出31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然后与1200比较大小。

师:很好,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1乘42呢?

小组交流。反馈:

生甲:用笔算最好了,只有算出准确值与1200比较大小才能知道是否坐得下。

生乙:不必要那样做,用估算更快。

生丙:估算的不是准确得数怎么能知道是否坐得下呢?

生乙:因为31看作30,42看作40,估算得1200,得出的得数肯定比准确的得数小,看小了之后都有1200,人数也是1200,所以能坐下,用估算也可以。

师小结:说的真好,题目也没有一定要求我们算出准确值,而我们用估算也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用估算了。

四、拓展练习思考题。

三(2)班去春游,每人交12元钱,如果全班53人参加,共收到:。

面值/元502010521。

张数/张21215241814。

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他们交上来的钱对吗?

(1)学生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人员交流。

(2)组长汇报交流结果。

五、总结并揭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板书课题),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18篇)篇十八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不存在困难。而口算速度的快慢,则直接影响着后面笔算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的口算方式提高口算能力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我们知道要提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速度,通常要“直接从高位算”起,这样比较符合算式的观察和数的书写顺序。而学生却因为长期受笔算的影响,“直接从个位加起”的算法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特意采用了“听算”这样一种口算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算的过程中,感悟“直接从高位算起”算法的优越性。

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课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学生跳绳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让学生在“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中自主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1并在练习中感悟最佳的方法,实现方法优化。

3、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课件、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说说结果。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把复习旧知的过程隐含与揭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自然感觉到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又让。

2学生初步感知“拆数”的计算方法,为探索新知识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课间活动时同学们是不是喜欢跳绳呢?小华、小红和小军他们也喜欢跳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主题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用贴近儿童实际的“跳绳”的情境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收集信息:

生1:小华跳了45下,小红比小华多跳28下。生2:小军比小华多跳23下。

2、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计算45+23你是怎么算的?

生:40+20=60,5+3=8,60+8=68。

师:很好!同学们,你看懂了吗?(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还有别的算法吗?生:45+20=65,65+3=68。

师:和他相同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呢?说给同桌听一听。再想想,还能怎么算?

3生:23+40=63,63+5=68。„„。

(二)计算45+28师:请你挑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并把想的过程写下来。指名三人上前板演。其他同学反馈:

1、40+20=60,5+8=13,60+13=73。

2、45+20=65,65+8=73。

3、28+40=68,68+5=73。

师: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种把数拆开的方法叫拆数法。用拆数法时要选择使计算简便的拆法,并且拆开后从高位开始加起。)。

(三)观察、比较,寻找异同点。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都是加法。生:这些数都是两位数。

师:那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一道是进位的,一道是不进位的。师:同学们很聪明,在口算是要特别注意区别!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吸取各种方法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口算练习。课件出示:

并要求学生尝试从直接从十位算起。

2、判断题。

4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正确的结果是什么。

3、其他练习。课件出示购物问题。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生自由发言。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怎么计算呢?指名说一说。„„。

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展开:口算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计算引发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的优势的感悟;解决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及时进行优化,还有是为了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进行拓展。

六、全课小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口算方法。

跳绳问题。

解决方法。

最好方法。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好几句话,说一说。)。

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向学生渗透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学习思想,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收获谈体会,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服务的实习心得(精选16篇)

    实习心得的写作是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改进和提升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华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

    动物人与动物的相处(精选21篇)

    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思考的产物,通过作文,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典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

    宿舍使用违禁电器检讨书(模板17篇)

    检讨书的撰写是我们反思自身行为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出色的检讨书范文,不妨继续阅读下文,小编为你准备了更多资源。

    音乐七年级教学设计(实用17篇)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学科知识与教学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编辑和筛选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广大教师参考。

    幼师暑假培训心得(实用18篇)

    培训心得可以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在以下的培训心得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培训活动的理解和体验,值得大家一读。

    我学会了一个人睡觉六年级(优秀17篇)

    优秀作文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一种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内容,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晚上九点,妈妈让我一个人睡觉。因

    税务人员中文简历写作(热门17篇)

    税务优惠是指国家为鼓励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相关税收政策,为相关企业减免税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务优惠政策案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目前所在:白云区。年龄

    秋季新学期校长发言稿(热门16篇)

    发言稿是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时所使用的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中,有一些是来自于学生的发言稿,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有

    感恩父母身体力行中学生演讲稿范文(13篇)

    撰写中学生演讲稿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简练、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以确保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这里收集了一些中学生演讲稿的优秀范例,供大家学习借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新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大全(14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一个关于自身教育教学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具有积极的教育启示作用。请看以下几篇教师工作总结的范文,相信会对大家写总结时有所启发。转眼间,一个学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