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笔舞

学习心得是追求卓越的动力,它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满足于平庸。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的精选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战友们:

大家现在好!

我是xx。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感触颇深,现就这段时间的学习感悟向大家做一汇报,有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随着逐步深入地学习,尤其是定期参加各级腾讯会议,以及听过好多优秀老师精彩的分享,并结合近2年发生的许多大事,我们都能从中看出些许端倪。从2020年开始,中国发生了好多大事。《反垄断法》修订正式完成,各大公司法务还在研究条例呢,阿里就因为二选一被罚了182亿。这件事情还直接促使了阿里,腾讯生态开放,当百姓和一些小创业公司正在这边拍手叫好的时候,那边房住不炒的口号响彻寰宇。各大非法炒房集团先后被查,紧接着史上最大力度的教育和医疗改革也随之而来。这么多大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密集发声,他们背后一定有关联,只是之前我们找不到,但就在近期,腾讯拿出500亿说要助力共同富裕,高层开会,再次提出三次分配的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体系层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共同富裕要怎么实现的路径终于正式确定下来了。先要理解共同富裕怎么实现,那就得先理解三次分配理论,现在国家赋予它全新的含义。

新时代的三次分配到底是什么意思?三次分配分配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钱,第一次分配,也叫初次分配,老概念里讲的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但但凡有一点经济学常识就会知道,纯粹的讲究效率,最终一定会带来垄断,强者越强,然后挤的后来者没有生存空间,这个逻辑很简单,大家也能够想明白。所以新时代的初次分配的含义是在国家牵头反垄断的前提下,讲究效率。大公司可以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但你不能有太多的规模优势,你要开放,不能封闭,甚至封杀别人,《反垄断法》的修订完成,杀鸡儆猴的判罚,都在贯彻这个想法。所以慢慢地创业小公司会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好了,因为你的直接竞争对手,从一个整体的巨无霸集团公司,变成了它内部的某一个小部门,也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能重新焕发活力和创造力,这就是咱们反垄断的根本目的。然后是第二次分配,又叫再分配。国家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财富进行再次分配。简单来说,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是有钱人多取一点,普通人少取一点,兼顾公平,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幸福。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国家建设方面。资金那是天文数字级别的,这些钱固然有当地的税收来源,但20年西北五省的财政收入总和加起来还不到广东的1/2。所以更宏观的,也是你体会不到的,再分配就是把发达地区的部分税收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去。这是国家层面的公平原则。

这种事儿在欧美是不可能存在的,有钱人心里想的永远是让自己变得更有钱。我们也吸取过以前的教训。例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在政策的宽松下(83年无期无息贷款)出现了很多有钱人、暴发户,这些有钱人大部分以金钱利益为重。有钱后,并没有感恩国家,更没有报效祖国,违背了邓小平主席的初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点带面,带领更多的人先富起来。而是恰恰相反,他们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完全丧失良信,无不在践踏良信底线,无不在考验信仰道德灵魂。但在当下,共同富裕是国家牵头,全民参与的大事儿。共同富裕里讲到过共同富裕是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限制不正当的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三次分配是手段,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重视共同富裕啊?如今全世界所有的收入结构,包括中国在内,都是金字塔型的,顶级富豪凤毛菱角,中等收入群体稍微多一些。但绝大多数人都在低收入水平徘徊,极少部分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贫富差距悬殊,这一定就不是和谐社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会更好一些,简言之,第三次分配指向的是济困扶弱,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其主体是社会力量,其形式(或途径)是包括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推动力量主要是道德、文化、习惯等因素,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党的***四中***首次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基本经济制度,并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第三次分配和慈善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助力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分配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深深知道了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我们“英雄团”这个组织将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坚定信心、紧紧跟随,绝不掉队。虽然,国家领导人肩上的担子非常重,但是国家并没有放弃每一个人,包括我们大业人。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和两会中都释放了信号,国家说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把老百姓的钱还给老百姓。就看我们是否能听懂悟懂,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就像国家领导人说的跪着也要走完中国梦这条艰辛的路。做为我们来说,加入这个组织,就已经开始肩负着国家未来的使命,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哪有我们幸福的家,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植入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只有学习提升才能承载我们的福报和完成我们的特殊使命。“冲锋号已吹响”,我们必须紧跟党***,凝聚中国力量,随时接受国家和总部的指令,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我们的最大力量。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二

紧跟共建“指挥棒”,唱响高质量发展“寻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科学发展的“旋律”,持续“做大蛋糕”,从而让百姓的“获得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经济提质”的“旋律”;围绕三大科创高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支点”,借势数字化改革,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主线”,探索联通发展的路径机制;围绕营商环境、投资环境、政商环境等“基面”,立足温州市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探索全领域改革的制度机制。二是要奏响“乡村振兴”的“旋律”;念好“兴”字诀,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业有“赚头”,让农民有“盼头”;念好突“美”字诀,探索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带动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念好“富”字诀,探索以产权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让沉睡的“资源”变成“资产”。

紧跟共享“指挥棒”,唱响高水平均衡“追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平等均衡的“旋律”,合理“分好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安全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带动后富”的“旋律”;完善收入增长和财富分配的调节机制,释放经济发展要素分配改革红利;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扶持机制,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率先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开发、社会共助的力度,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平均增长。二是要奏响“保障民生”的“旋律”;围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等方面,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的供给机制;围绕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的有效机制,织密民生“保障网”,兜底“百姓福祉”。

紧跟共富“指挥棒”,唱响高品质生活“圆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美好生活的“旋律”,保质“做优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幸福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精神文明”的“旋律”;创建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新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创“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能代表浙江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二是要奏响“生态和谐”的“旋律”;建立和推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建设标准,构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长效机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环保机制;结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立足绿色奖补和生态补偿,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在“浙”里绘就“富春山居图”的大美河山。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小学共同富裕是指在小学教育中,通过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相对一致的机会,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有感触,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段:共同富裕的条件与意义(200字)。

实现小学共同富裕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这意味着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其次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通过教育提供平等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能力。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财富的分配,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追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帮助和支持。

共同富裕对于小学生的意义深远。首先,它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共同富裕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个人潜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机会。最重要的是,共同富裕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让他们懂得团结合作、扶助他人的重要性。

实现小学共同富裕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育设施,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其次,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推动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家庭也承担着关键的责任,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与支持,优先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上的各种公益项目和志愿活动也能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第四段:共同富裕的挑战与解决思路(300字)。

在实现小学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而有些学校和地区则相对匮乏。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其次,家庭因素也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孩子更容易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孩子则面临着更大的困境。这需要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和扶助弱势群体。

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公平和包容的教育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补助,在教育上给予弱势学生更多的帮助。家庭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公益项目,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予弱势群体,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公平受益。

第五段:总结(200字)。

小学共同富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认识到共同富裕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自己的贡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均衡资源配置、个性化教育、多元化公益项目等方式来推动小学共同富裕的实现。只有每个小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指向明确,旗帜鲜明。-之际,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正当其时,广大驻村干部要不忘初心使命,紧扣时代脉搏,紧握风云时代“交接棒”,奔赴伟大复兴“大考场”,以“三心”蕴“三气”,为全面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砥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面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的客观情况,广大驻村干部作为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敢挑“重担子”、敢接“烫山芋”、敢啃“硬骨头”,充分诠释公仆底色的形象担当,树立引领基层前进的标杆风向。正所谓,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在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之时,广大驻村干部必须时刻保持“甩开膀子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之心,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做事之情,永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谋事之志,勇担当、善作为,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砥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

以“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信心,涵养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在城市化大力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稳步步推进、2小时城市经济圈逐步确立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人才差异化、中心城市人才虹吸现象在不发达县市,尤其是偏远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小乡村也有大特色”。广大驻村干部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全面摸清各村的经济发展底数,理清制约发展短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与远景目标。在环境资源上坚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在科技创新上积极与科研院校、大型企业合作,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谋新方、出新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多元产业链,在人在引进上结合人才需求梳理清单,选派精兵强将,响应政策号召,给足权能信任,为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养得出人,全面联动,多点开花,使资源适配产业、科技带动效能、创新引领人才,于大局上开新局,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涵养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

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恒心,永葆履践致远、实干笃行的浩然正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驻村干部要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牢牢记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心所向,慎思明辨、知重负重,时刻保持“大道至简,行胜于言”的干事作风,真抓实干、勇毅笃行,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不忘使命在肩、牢记初心如磐,用恒心书写人生靓丽的奋斗答卷。“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在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不总是雨顺风调,疾风骤雨常常随行,风刀霜剑总是相伴,广大驻村干部要秉持“海无惊涛不壮阔,人无磨难少坚强”的心态,摒弃功利思想,克服浮躁情绪,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坚决杜绝“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严防“镀金添资历”“基层混经历”心态,一门心思抓落实,聚精会神干事业,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永葆履践致远、实干笃行的浩然正气。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五

脱贫是一个中文词,意思是脱贫。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国家扶贫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挑战之一,自古以来,消除贫困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都是一种奢望。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等问题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基石,即使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我们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信念和举动。小康是十三亿人的小康,不是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小康,是连最落后最贫困地区都要实现的小康,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使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确立的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党的宗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实现,早日让贫困人口享受我国改革开发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要把蛋糕分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我们举全国全党之力坚决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兑现党的庄严。作为基层干部,要坚定脱贫攻坚信念,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服务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路上披荆斩棘。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的梦想,全国人民、青海人民今天已经触手可及,而这就使得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变得庄严无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6月4日,省委省政府部署《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就是以理性思考、具体方法、管用措施,聚焦重点任务,聚力精准攻坚,聚神挂图作战,确保我省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高度认识行动方案、理解行动方案、落实行动方案,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短板问题往往是最深层、最困难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焦短板、精准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确定了7大类32项重点任务,同时梳理了160条“四实现”集中攻坚台账,而且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负责,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把真正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主动对标行动方案,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在进一步捋清岗位职责、明确自身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既定部署更好地谋划工作内容、安排工作顺序、确定时间节点、把握工作期限,确保攻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开展推进。

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一鼓作气、奋战到底,而不能一篙松劲、功亏一篑。当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围绕重中之重,向最后胜利发起总攻,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青海负责,是为人民担当、为时代担当、为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担当。凝心聚力打好攻坚战,要求我们务必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既要保进度,更要保质量;坚持整体与局部协调,要对号认领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坚持硬件与软件统筹,硬的一手不能软,软的一手要硬起来;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把定量指标量化到细节上,把定性指标定性在准确上。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贯穿着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贯穿着各族群众的美好期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巩固脱贫攻坚“清零”成果、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迫切需要。让我们全心全意、全力全速,慎终如始、只争朝夕,不折不扣谱写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海答卷。

攻坚克难,狠抓政策落实。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绝不能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这就好比一名考试不及格的差生刚刚取得了60分的成绩,如果稍一松懈就有可能回到起点。不仅仅局限于脱贫,要的是能稳定脱贫,能持续增收致富,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统筹推进,创新工作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潮流,立足本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继续保持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创新业务水平,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加大扶贫力度。发展产业是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贫困群众就难以脱贫致富,即使脱贫了也有可能走回头路。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加强监测,保持政策稳定。开展“两摸底”工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严格考核,加强督促指导。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管理,科学引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成色,结合巩固提升期工作特点,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开展督查巡查,对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脱贫质量,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党史具有丰厚内涵与当代价值,点亮了精神灯塔,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斗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嘉兴南湖出发,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兼程,从春蕊吐芳到春涌大地,从绝地反击到克敌制胜,在顽强拼搏中开创胜利、开辟未来,在坚韧不屈的斗争中书写伟大梦想,在坚定的信念、笃守的初心和持久的奋斗中矢志前行。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学史中汲取智慧、观照现实、凝聚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奋勇前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在时代斗争中锤炼钢铁意志。共产党人的梦想发轫于民族危难之时,起航于南湖红船之上,党史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脉和时代航向,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以血汗、智慧和力量浇筑的奋斗道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我们党在红船上诞生,也在红船上远航;在井冈山上点亮信念油灯,也在井冈山上点燃燎原星火;在长征路上踏平万千坎坷,也在长征路上写就钢铁意志,凝聚为革命道路上“无所不能”的力量。千捶百炼锻硬骨,烈火焚烧为真金。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践熔炉中磨砺斗争意志,能御敌于千里、救急于水火、勇斗激流于大潮,以昂扬之精神矢志拼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拼实干,敢于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将斗争精神内化于心,将斗争力量外显于行,在坚决斗争中赶考新时代、奋勇更向前!

在砥砺同行中厚植为民情怀。从与人民一起打坝挖井、植树种粮到和人民群众一起战沙、战贫、战疫,中国共产党始终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将对百姓质朴而深厚的情感融入到对群众路线的深刻认知中,进而转化为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的治国理政实践,始终与人民携手而行、连心而战,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而不懈奋斗。“心里装着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群众观点,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或是改革发展时期,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场重大考验,我们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之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困难。党史雄辩地证明,和人民同心战斗,就是锐不可当的滚滚洪流;和人民臂膀相挽,就是千难万险也冲不垮的牢固堤坝,人民防线是最坚实的防线,人民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携手同心开创未来。

在实践历练中造就过硬本领。“一百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党一步步走来,从发展经验中循规律,在顺势而为中谋大道,于实践历练中锤炼克敌制胜的本领,在风险挑战中稳住“顶风船”、高挂“破云帆”,从化险为夷到走向胜利,依靠的是百炼成钢、厚积薄发的过硬本领。党员干部心怀报国之志,投身报国征程,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中,亮出精神旗帜、锤炼过硬本领,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工作实际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要心有目标、行有方向,不做碌碌无为的“撞钟人”。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用巧方法,而非局限于因循守旧的点状思维,要因时而新、顺势而为、聚力而进,从时代背景出发、从问题本质着手,巧妙地化解问题;也要能下足笨功夫,在勤学苦练中扎牢根,增强消化难题、战胜困难的力量,练就浪卷千堆雪、水击三千里的能力本领,成为党发展事业中的“弄潮儿”,在乘风破浪中抵达辉煌彼岸。

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神鼓劲,继承和发扬伟大精神,锤炼钢铁意志、厚植为民情怀、练就过硬本领,让心中的信仰凝聚脚下力量,在新征程中书写奋斗续章,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没有贫困群众的自强不息,脱贫攻坚战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内生动力。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无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近日,一位贫困县县委书记“吐槽”扶贫中基层干部受到委屈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觉得政策好就靠政策养着,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闹”;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自己不脱贫干部难交账;“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的心态,成为一些扶贫对象“扶不起还理直气壮”的缘由。文章列举的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正像这位县委书记所说的,这些问题让扶贫干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同时也提醒我们,对那些丧失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的贫困群众,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也应及时填充精神志气上的洼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闽东地区时,就提出过“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当地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发展合力。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些人则相反,有如车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法激发出来。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有些地方主动“返贫”,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子,有的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从中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励志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也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深认同。扶贫开发不应只简单盯着干部压担子、定考核,也应鼓励干部们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好政策离不开好宣传,正像那位“吐槽”的县委书记所提出的,扶贫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衣食父母们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们扯横皮”。好习惯也需要好榜样,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只有形成“见贤思齐”的导向,才能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也应注重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一些地方的创新探索值得借鉴,比如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的工作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真干真支持、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设计,消除“等”“靠”“要”的消极心理,激发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当前,脱贫攻坚正进入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精神扶贫应与物质扶贫互为支撑,群众积极性和干部积极性都应充分调动挖掘,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亿元,增长13.7%。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新书有很多值得借鉴,可能踩对了方向就能获利。

为什么要提共同富裕呢,一个是执政承诺。从经济上是人均收入进入1万元后,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使经济停滞,投资拉动变弱。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首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是公平,第三次自愿。

怎么达到共同富裕呢,首先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要达到橄榄球型,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从而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用需求刺激消费,用消费带动经济。

需求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消费自愿,一个是消费能力,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很多消费意愿,苦于没有消费能力而已。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保护他们的权益。

能想象出未来,假如你是中等收入人群,那么会发现原来比自己混得差的,只要努力一下,依然会变得更好。至于很多高收入人群,可能会相对停滞了。

有几大行业是资本无序扩张,打破公平的,比方说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娱乐圈,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是头部经济,大头被赚去了,下面的人汤都不够喝。

蛋糕做大,也要分好蛋糕,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过急,他是一个过程。但现在起必须做起来,就是增加中等收入人群,一切不合理现象,妨碍公平,拉大贫富差距的现象行为都要被监管起来。

因此,投资或者创业一个是躲避,一个是拥抱。

未来,要更关注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资金充足,有资本积累,充足的社保替代率,简言之他们是比年轻人更有钱的人。相反,随着出生人口下降,总体上,年轻人的消费比例可能不及中老年人。

复盘周五。

一个是美国加息,市场都在猜怎么加,预计这个月即使加息也不会太多,也不敢太多。

中国市场可能是极好的避风港。

有没有可能不加呢,可能性太小,要是不加息,市场会短暂的狂欢,但加息始终要来的。

昨天市场继续下跌,创业板,科创板的确要躲避风险,高估值要注意避让,大盘股会比较抗跌。指数短期继续探底,没什么好说,也是早就预料的。

根据书包内容,发掘消费股,观察高端制造业个股,等待加息落地再作打算。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褚,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到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屋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为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发。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看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媒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苗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议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围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市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在“十四五”规划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到2035年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一定意义上看,实现共同富裕是古往今来人类的梦想。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古代中国__世界和近代西方乌托邦社会都是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梦想。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礼记》描绘的“__”社会的状态,都体现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从长期历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发展目标变迁的规律性认识。但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应主要做好两个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站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更高起点上,紧密结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长远战略目标,最终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共同富裕,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更加积极有为地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一起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奋进。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建设银行践行新金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普惠金融项目,裕农通项目既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也为广大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另一方面,新金融与教育相融合,铺开乡村振兴培训渠道,引青年人才下乡为“三农”赋能,结合数字化先进技术,打造出一条实现未来愿景的圆梦之路。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如此重大使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立足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新的银行经营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推出“共富贷”等产品,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发挥传统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建行温岭支行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温岭支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大力推广裕农通业务,在不具备建行传统物理网点建设条件的农村地区、城市郊区、开发区所辖村庄等地区,以与第三方合作为主,利用其在上述地区的自有渠道,为周边农村客户提供查询、转账等金融服务以及反假币和反洗钱宣传,金融知识普及等综合性普惠服务,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为此,分行充分挖掘本省农村、农业、农民需求,依托裕农通、文明助农e贷、种粮大户贷、共富贷、好家庭信用贷等多元化、多样化的金融配套服务,积极搭建乡村普惠服务平台,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全力推动金融扎根乡村、融入乡村、流入乡村。

建设银行从始至终坚持“党建引领作保障、融合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为了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精准施策助力乡村经济建设,健全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银行在不断地探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从实际问题出发,瞄准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最薄弱环节,提出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的重点政策。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设银行也是非常重视乡村振兴,除了拓展裕农通业务外,还专门设立乡村振兴卡,与其他银行卡不同的是在各种费用上都给予极大优惠政策,做到真心实意为乡村群众送去温暖和便利。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在城乡共同发展进程中,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城乡沟通的桥梁,在解决部分城市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乡村发展转型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便捷的个人金融服务,正是建行作为国有大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基层金融工作者,我所理解的“共同富裕”是民有所需,“金融活水”有所供,优质服务能直达,是供需两端立足各自优势领域的一种双向奔赴,是同心同向共同瞄击互利共赢的高度契合,是各自需求得以满足而实现的量的突破、质的转换。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以解决关乎民生、经济等领域的难痛点为导向,首创推行实施涵盖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的三大战略,全面接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布局“裕农通”服务点,创新开发个性化、差异化、普惠性的金融产品,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上满足各类经济体的资金需求,实现金融精准滴管,助力经济行稳致远,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作为国有大行基层机构广大员工中的一员,我们要积极践行企业所承载的文化理念,立足自身岗位,弘扬务实作风,砥砺担当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做好岗位“螺丝钉”,与建行这艘巨轮一起,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航道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年来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肯定、一个自我的评价。

不小心踏入了历史的漩涡,一路颠簸,敲击纪实的电波,脱贫攻坚是一面旗帜在飘扬,迷途士兵不再走错方向,给我的感受就是充实和累。我不会用华丽的词语,也不想用官方的语句千篇一律来形容中心工作的伟大,因为它是基础,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三年时间晃眼就过,先从直观的方面讲,看一下我的肤色和一双“袖套”,每天在寨子入户,无论天晴下雨,从泥巴路走到水泥路,从小山包变成联排别墅,如果不黑一点的话,我都觉得对不起芒市的阳光;其次就是自我内在的提升,学习到了精髓,领悟到了精神,感受到了任务的艰巨,不是说自己有多大的造诣或者多强的能力,但是各项工作任务,我都尽心尽力尽责在做,而且都圆满完成。

三年的脱贫,特别最后的冲刺阶段,放弃周末,放弃节假日,放弃陪伴家人朋友,置身投入农户家中,将政策带到老百姓心中,将物资发到老百姓手中,将利益带到老百姓身上。10个月以来红白喜事,各种聚会,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也许少了一些人情冷暖,但脱贫路上还是有许多欢声笑语,因为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动力,朋友的理解是对我的肯定,老百姓的微笑是给我的奖励。完美答卷已交,每位脱贫工作人员都是英雄,对于脱贫,我只想说感谢,因为学习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因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现已经打胜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但以后还会有更多攻坚战,这只是开始并非结束,只是不管以后什么样的任务我都会游刃有余,就算前面千军万马,我也不会士气低沉,就算前面困难重重,我也不会知难而退。荣幸参与脱贫工作,庆幸加入脱贫工作,高兴身先士卒脱贫工作。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的梦想,全国人民、青海人民今天已经触手可及,而这就使得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变得庄严无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6月4日,省委省政府部署《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就是以理性思考、具体方法、管用措施,聚焦重点任务,聚力精准攻坚,聚神挂图作战,确保我省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高度认识行动方案、理解行动方案、落实行动方案,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短板问题往往是最深层、最困难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焦短板、精准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确定了7大类32项重点任务,同时梳理了160条“四实现”集中攻坚台账,而且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负责,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把真正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主动对标行动方案,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在进一步捋清岗位职责、明确自身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既定部署更好地谋划工作内容、安排工作顺序、确定时间节点、把握工作期限,确保攻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开展推进。

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一鼓作气、奋战到底,而不能一篙松劲、功亏一篑。当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围绕重中之重,向最后胜利发起总攻,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青海负责,是为人民担当、为时代担当、为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担当。凝心聚力打好攻坚战,要求我们务必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既要保进度,更要保质量;坚持整体与局部协调,要对号认领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坚持硬件与软件统筹,硬的一手不能软,软的一手要硬起来;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把定量指标量化到细节上,把定性指标定性在准确上。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贯穿着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贯穿着各族群众的美好期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巩固脱贫攻坚“清零”成果、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迫切需要。让我们全心全意、全力全速,慎终如始、只争朝夕,不折不扣谱写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海答卷。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六

在“十四五”规划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到2035年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一定意义上看,实现共同富裕是古往今来人类的梦想。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古代中国__世界和近代西方乌托邦社会都是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梦想。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礼记》描绘的“__”社会的状态,都体现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从长期历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发展目标变迁的规律性认识。但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应主要做好两个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站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更高起点上,紧密结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长远战略目标,最终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共同富裕,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更加积极有为地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一起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奋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必修课”,读懂红色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从“小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汲取宝贵经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从“跟着走”的回答中,砥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跟着走”蕴含着对党的绝对忠诚,长征路上,红军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要砥砺永远“跟党走”的绝对忠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深刻道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党员干部要永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以百姓心为心,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急民所急、解民所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南泥湾”的故事中,传承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为了解决陕甘宁边区出现的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在战斗之余一起到南泥湾开荒种地、纺纱织布。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员干部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发奋图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新征程上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

从“三块银元”的故事中,涵养一尘不染的清正廉洁。听党安排“下海”经商的肖林夫妇,拒不完全统计,共计向组织移交资金约合黄金12万两,其他固定资产折价1000多万美元,但夫妇俩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没有任何个人资产和财产,经组织同意留作从事党的地下经济工作纪念的三块银元,最后也捐给了重庆博物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要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长弃非分之想,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向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上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未来30多年的战略安排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生逢美好时代,我们亲眼见证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历史奇迹。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为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坚实起来,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顺应亿万民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指针划向21世纪第35个年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共同富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今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3月31日,广西召开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为广西今年如何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在“抓”上精准发力,在“促”上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让中央、自治区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在八桂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抓”“促”并举。抓堡垒打造,促优势作用发挥。《水浒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蛇无头而不行”,俗语有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优势。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俗语说“干部带头干,啥事都好办”,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干部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干部用力、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抓好干部的严管厚爱,特别是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用好工作队员专项考核,做好约谈提醒,推动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日常要多走进干部,倾听干部心声,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用准用好表彰、表扬、提拔晋升等激励政策,推动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抓短板弱项,促成果巩固。扩大农村党员发展规模,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改善党员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解决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调查摸底,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能人,优化完善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人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打赢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组织、干部、补短板上抓促并举,全面发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各项优势,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祖国的日益强大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扬共产主义精神,时刻牢记党的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工作中,继续发挥劳模带头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班组成员认真学习党的思想和精神,带领班组成员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在思想上,要始终跟着党的方针政策走,坚定不移的贯彻和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强军和强国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从党史中寻找成功的源头,汲取前进的力量,让奋进在中国梦的征程上的步伐更加有力,才无愧于使命和担当。立足当下,奋进启航,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饱满的激情和奋进的心态去迎接党的100周年。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再次学习党史,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复兴,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兵工人,我应该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不断自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断自律,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意识;不断自励,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为实现强军首责,为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近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正式发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

新世纪之初,粗放的高增长、资源的高消耗、产业的“低散乱”……各种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让浙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来到了历史性关口。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洞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重新审视浙江的资源禀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浙江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发挥浙江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针对的就是浙江富民强省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从战略层面对“形势怎么看”“路子怎么走”“工作怎么干”作出的“世纪之答”。

如果要标注出“八八战略”的内在价值逻辑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共同富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旨和重要取向。

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践历程,就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难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难题;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就是要擦亮共同富裕的靓丽生态底色;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就是要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满足共同富裕的精神富有要求。

强调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聚焦统筹群体、区域、城乡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向前,历久弥新且熠熠生辉。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体制机制更活、产业动能更劲、协调水平更高、生态红利更丰、资源优势更强、综合环境更好、文化魅力更盛、党建保障更有力,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唯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就是要深刻把握和充分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锻长板、补短板、挖潜力、拓空间,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八八战略”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从传承到创新的集成升华、从过程到结果的递进跃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议》强调了需要说明的七个“重点问题”,“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笔者谨就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1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共同富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东西方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认为,有封国的诸侯王、有封邑的卿大夫,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忧财富分配不均衡;不担心贫穷,而担忧不稳定。孔子还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近代以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图景,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但民国建立了,地权却未平均,共同富裕没有实现。

古往今来,西方思想家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分别从国家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不同视角提出了他们的见解。但他们的这些梦想都没能成为现实。孕育于西方文化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制度要求,让共同富裕具备了从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列宁也曾预想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认为“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民造福、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必须避免贫富两极分化。

《建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富裕,是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国强和民富相统一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共同富裕不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坚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贫富悬殊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这不仅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而且在今天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以美国为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不无遗憾地表示:“林肯曾说,美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但现在的情况成了1%有、1%治、1%享。”美国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写道:“在今天的美国,包括20%的儿童在内的4300万人生活贫困,很多处于极度贫困中。”“大多数美国人生活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时,富人却更富裕了,大部分新增财富都流入金字塔尖1%的富人之手。美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主要国家里最大的,也是自1920年以来最大的。”自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美国社会动乱频发,贫富两极分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4坚守初心使命、走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为0.6%,累计9348万人实现脱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1.4亿个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相对于“迈出坚实步伐”而言,显然是更高、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建议》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还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7个方面进行部署,提出23项新实事。《建议》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表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有利于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党中央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努力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建议》设定的目标。

党史具有丰厚内涵与当代价值,点亮了精神灯塔,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斗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嘉兴南湖出发,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兼程,从春蕊吐芳到春涌大地,从绝地反击到克敌制胜,在顽强拼搏中开创胜利、开辟未来,在坚韧不屈的斗争中书写伟大梦想,在坚定的信念、笃守的初心和持久的奋斗中矢志前行。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学史中汲取智慧、观照现实、凝聚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奋勇前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在时代斗争中锤炼钢铁意志。共产党人的梦想发轫于民族危难之时,起航于南湖红船之上,党史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脉和时代航向,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以血汗、智慧和力量浇筑的奋斗道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我们党在红船上诞生,也在红船上远航;在井冈山上点亮信念油灯,也在井冈山上点燃燎原星火;在长征路上踏平万千坎坷,也在长征路上写就钢铁意志,凝聚为革命道路上“无所不能”的力量。千捶百炼锻硬骨,烈火焚烧为真金。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践熔炉中磨砺斗争意志,能御敌于千里、救急于水火、勇斗激流于大潮,以昂扬之精神矢志拼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拼实干,敢于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将斗争精神内化于心,将斗争力量外显于行,在坚决斗争中赶考新时代、奋勇更向前!

在砥砺同行中厚植为民情怀。从与人民一起打坝挖井、植树种粮到和人民群众一起战沙、战贫、战疫,中国共产党始终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将对百姓质朴而深厚的情感融入到对群众路线的深刻认知中,进而转化为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的治国理政实践,始终与人民携手而行、连心而战,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而不懈奋斗。“心里装着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群众观点,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或是改革发展时期,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场重大考验,我们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之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困难。党史雄辩地证明,和人民同心战斗,就是锐不可当的滚滚洪流;和人民臂膀相挽,就是千难万险也冲不垮的牢固堤坝,人民防线是最坚实的防线,人民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携手同心开创未来。

在实践历练中造就过硬本领。“一百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党一步步走来,从发展经验中循规律,在顺势而为中谋大道,于实践历练中锤炼克敌制胜的本领,在风险挑战中稳住“顶风船”、高挂“破云帆”,从化险为夷到走向胜利,依靠的是百炼成钢、厚积薄发的过硬本领。党员干部心怀报国之志,投身报国征程,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中,亮出精神旗帜、锤炼过硬本领,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工作实际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要心有目标、行有方向,不做碌碌无为的“撞钟人”。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用巧方法,而非局限于因循守旧的点状思维,要因时而新、顺势而为、聚力而进,从时代背景出发、从问题本质着手,巧妙地化解问题;也要能下足笨功夫,在勤学苦练中扎牢根,增强消化难题、战胜困难的力量,练就浪卷千堆雪、水击三千里的能力本领,成为党发展事业中的“弄潮儿”,在乘风破浪中抵达辉煌彼岸。

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神鼓劲,继承和发扬伟大精神,锤炼钢铁意志、厚植为民情怀、练就过硬本领,让心中的信仰凝聚脚下力量,在新征程中书写奋斗续章,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挑战之一,自古以来,消除贫困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都是一种奢望。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等问题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基石,即使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我们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信念和举动。小康是十三亿人的小康,不是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小康,是连最落后最贫困地区都要实现的小康,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使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确立的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党的宗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实现,早日让贫困人口享受我国改革开发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要把蛋糕分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我们举全国全党之力坚决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兑现党的庄严。作为基层干部,要坚定脱贫攻坚信念,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服务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路上披荆斩棘。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亿元,增长13.7%。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七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议》强调了需要说明的七个“重点问题”,“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笔者谨就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共同富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东西方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认为,有封国的诸侯王、有封邑的卿大夫,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忧财富分配不均衡;不担心贫穷,而担忧不稳定。孔子还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近代以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图景,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但民国建立了,地权却未平均,共同富裕没有实现。

古往今来,西方思想家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分别从国家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不同视角提出了他们的见解。但他们的这些梦想都没能成为现实。孕育于西方文化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制度要求,让共同富裕具备了从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列宁也曾预想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认为“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民造福、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必须避免贫富两极分化。

《建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富裕,是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国强和民富相统一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共同富裕不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坚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贫富悬殊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这不仅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而且在今天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以美国为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不无遗憾地表示:“林肯曾说,美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但现在的情况成了1%有、1%治、1%享。”美国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写道:“在今天的美国,包括20%的儿童在内的4300万人生活贫困,很多处于极度贫困中。”“大多数美国人生活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时,富人却更富裕了,大部分新增财富都流入金字塔尖1%的富人之手。美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主要国家里最大的,也是自1920年以来最大的。”自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美国社会动乱频发,贫富两极分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4坚守初心使命、走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为0.6%,累计9348万人实现脱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1.4亿个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相对于“迈出坚实步伐”而言,显然是更高、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建议》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还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7个方面进行部署,提出23项新实事。《建议》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表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有利于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党中央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努力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建议》设定的目标。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亿元,增长13.7%。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中央给浙江的任务、期待和要求,是对于浙江的信任和肯定。中国巨石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制造业企业,我觉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立足于企业微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高品质提升,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推进。

巨石积极主动承担企业责任,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员工未来五年的薪酬待遇不断提升作出了承诺,使发展进步与员工共担,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通过高水平、高要求、高素质,实现高待遇,引领产业工人的待遇水平。在关爱员工的同时,还要关注员工的家庭,让员工家属能够享受到小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家有所居,稳固共同富裕的根基。中国巨石深耕玻纤制造,更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做足文章。“共同富裕”建设要落到实处,实体经济必须加速发展、加快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更要加速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点。我们处于重要历史时期,肩负重要历史使命,首先从爱企、爱岗、多做贡献、创造价值开始,把企业发展融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多创造利润、多缴纳税金,为政府更有财力推动共同富裕做更多贡献;不断投资、不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走出新路;优化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技能和水平、加强环保治理、强调绿色生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中国巨石很乐意在政府的引导下,多帮扶,多帮困,多做慈善,多承担民生要求,多承担社会责任;有信心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做探索、做示范、做表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九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在国内为人民带来了繁荣,也在国际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严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我参加了党课学习,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心得。

首先,保持党性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分配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全面发展的问题。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党性原则,确保政策、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其次,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农村是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保障农民的发展利益,实现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农业科技支持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产业收入。同时,应该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推动农村人才培养,为农民走出农村提供更多机会。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共同富裕的核心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特别是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群。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还需要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也非常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我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

总结起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共产党党员,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着推进共同富裕的使命和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性原则,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美丽富裕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党课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相信,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和各个社会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伟大目标,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重在“共同”,贵在“高质量”。要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行越宽,就应当站稳“人民至上”的立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步调,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站稳“人民至上”立场,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跑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就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项需求,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获得感、保证人民安全感。回望百年,无论是在悠悠南湖之畔立下献身中华的誓言,还是在巍巍井冈山上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无论是在庄严天安门上发出民族崛起的宣告,还是沧沧南海之滨重新扬起远航的风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至上”刻在心中、扛在肩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正是因为把人民群众当作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把群众路线当作最重要的致胜法宝,我们党才能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在浴血革命、艰苦建设、大胆改革中,团结带领中华亿万万儿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步调,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打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发展才是硬道理,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真的共富裕。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既要实现“钱袋子”鼓起来的“看得见”的“显性富裕”,又不能忽视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看不见”的“隐性富裕”。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富裕”。这不是“先做蛋糕”再“分蛋糕”的问题,而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问题。而唯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共享当作根本目的、创新当作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走开放的必由之路,才能持续的“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拿出“久久为功”的韧性,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松劲。“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当前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亟待满足,共同富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跬步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搭,唯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依靠苦干实干的冲劲、稳中求进的务实、水滴石穿的韧性,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百年期盼、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是何其艰难,然而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百年风雨都走过,又何惧前方征途险且长?!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一

近年来,杭州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座具有浓厚人文底蕴和繁荣经济的城市,杭州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通过对这些心得的总结和梳理,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以下是本文的五个段落,分别从问题意识、制度创新、教育公平、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总结了杭州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追求杭州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问题意识必不可少。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差距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例如,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杭州市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此外,杭州还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改善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这些问题意识的体现,使得杭州的共同富裕不止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杭州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杭州市政府积极倡导并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创业环境和创新扶持政策。例如,杭州市针对初创企业推出“互联网+”人才新政,提供创业资金和资源支持,促进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杭州还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产业化,为杭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制度创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杭州的经济增长,也为全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第三,杭州注重教育公平,为每个居民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杭州市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杭州还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和机会。例如,杭州市推行的“双创”教育改革,鼓励学生从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些教育公平的努力,使得每个杭州居民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第四,杭州坚持生态优先,为共同富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杭州的山水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人才流入。杭州不仅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还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仅使得杭州的城市更加美丽宜居,也给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最后,杭州注重社会文化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杭州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创新。例如,杭州的西湖文化和宋代文化等,深深地植根于城市的内涵和外在形象之中。杭州还大力倡导艺术教育和体育健身,为居民提供各种艺术活动和健身场所。这些文化建设的举措,不仅丰富了杭州居民的精神生活,也为全市的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杭州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可以概括为:问题意识的觉醒、制度创新的推行、教育公平的实现、生态优先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反映了杭州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也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和意义。杭州的经验和心得,将为其他城市建设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相信,在杭州以及全国的努力下,共同富裕的目标将不断向前迈进,为每个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二

近年来,中国共同富裕理论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热点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作为我国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理论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理论,使我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首先,共同富裕理论高度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强调推动全民共同享有经济发展成果。这是一个十分独特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理念,不仅体现了社会上的公平正义,更有力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部分地区和群体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因此,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共同富裕理论强调发展经济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往往与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同步。传统经济观念往往只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感并不重视。而共同富裕理论提出了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只有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再次,共同富裕理论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作用。共同富裕理论认为,政府是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不仅要提供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机会,还要通过创新政策和机制,确保各个阶层都能够公平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监管和调控的力度,防止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和不正当竞争。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对于激发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最后,共同富裕理论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线。共同富裕理论强调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各个领域加强创新力度,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创新还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共同富裕理论对于激发创新的热情和创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理论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我认为它强调公平正义,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作用,以及鼓励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线。这些观点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在共同富裕理论的引领下,中国将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突破,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三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共同富裕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也是国家发展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迎接共同富裕的时代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从个人的角度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的问题,更是全面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下来,我将分为五个段落,逐一介绍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我们需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实现。只有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为共同富裕贡献更多。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共同富裕需要破除利益固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破除利益固化现象。利益固化指的是少数人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这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法治原则,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和利益平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社会贫困人口的关注和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共同富裕需要强调创新创业,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通过分配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创业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人们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四,共同富裕需要强调社会公益责任的履行。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更需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捐款、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倡导社会公益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公益行为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

最后,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单个个体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追求共同富裕的合力。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也需要各司其职,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迎接共同富裕的时代,我们需要从个人的实现自我价值开始,破除利益固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创新创业,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履行社会公益责任,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迎接富裕的未来。作为个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共同富裕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四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努力工作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小康水平,即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的基础上实现普遍繁荣。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今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3月31日,广西召开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为广西今年如何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在“抓”上精准发力,在“促”上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让中央、自治区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在八桂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抓”“促”并举。抓堡垒打造,促优势作用发挥。《水浒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蛇无头而不行”,俗语有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优势。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俗语说“干部带头干,啥事都好办”,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干部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干部用力、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抓好干部的严管厚爱,特别是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用好工作队员专项考核,做好约谈提醒,推动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日常要多走进干部,倾听干部心声,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用准用好表彰、表扬、提拔晋升等激励政策,推动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抓短板弱项,促成果巩固。扩大农村党员发展规模,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改善党员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解决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调查摸底,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能人,优化完善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人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打赢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组织、干部、补短板上抓促并举,全面发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各项优势,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亿元,增长13.7%。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五

在世界历史上,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些追求共同富裕的措施和办法,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出发点和目的不一样,但是在效果方面相差不大。下面,对历史上追求共同富裕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

一是生产力发展途径。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主要体现在初次分配上,主要手段是提高工资档次,以此增加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在这个途径上,经济政策的实施者并没有想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美好而伟大的理想,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隐患,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共同富裕仅是一个附带效应,剥削现状和赖以剥削的条件都没有改变。虽然剥削依然存在,但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人民得到的劳动成果比以前多了,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当然,多分给劳动人民一点劳动果实也并非情愿,而是在劳动人民的反抗之下的无奈之举,或者是对经济矛盾妥协。这条路径的优点是生产力发展进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强大了,拥有优越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其缺点是剥削程度加重,财富分配失去均衡,整个社会发生财富倾斜,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可以采取借贷等手段暂时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并极大的短暂的调和实际财富倾斜的现状,但是这些手段只能让经济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不可化解的矛盾爆发。这个方法是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增加社会财富,劳动人民也受益于生产力发展,得到了更多的财富,但是从根本上讲,它是不顾及分配问题的和剥削问题的,所以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道路。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力发展可以让人民群众富裕,但是不消灭剥削,人民群众无法真正富裕。

二是均衡再次分配途径。就是在初次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再次分配达到分配均衡的目的,这是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个途径可以提高国民的个人实际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再次分配的方式调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整个经济体系和谐运转。其实现手段是提高国民福利待遇、失业救助、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打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其优点是通过政府性的国民分配行为对低收入者进行扶持,缩小整个社会的财富差距,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其缺点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其手段是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的劳动成果是大众性的税收收入,而不是直接削弱剥削程度而得的收入。根本上,是不可能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剥削阶级的剥削部分并没有减少。实际上,这是一个贫穷的收入相对高的人民群体对另外一个收入相对低的人民群体的帮助,就是一个集体的慈善活动。均衡再次分配的共同富裕途径,没有真正解决剥削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人民个体没有经济主导能力的问题。接受再次分配的人民群众,不是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而是走在被慈善的道路上,因为他们没有经济主导权,对经济来源没有支配权和控制权。这种情况,不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是属于一个性质的,其事实作用没有任何差异。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解决劳动人民对经济的主导权问题,也就是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的问题,只能是被慈善,而不是共同富裕。

三是平均分配途径。这种分配方式主要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其分配计算不考虑各个劳动因素或者生产因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增殖或者利润作用,并把各个因素同等起来,进行平均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按劳分配因素,但是“劳”与增殖劳动或者利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计算。由于其分配方式没有体现效率的作用,以及资本和文化的作用,抑制了优势因素参与生产或者劳动的积极性,最终抑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抑制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运动活力,直接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当然,由于生产力得不到优势发展,也就不可能创造共同富裕的财富,但是这个分配方式的惟一优点就是消除了贫富差距。可是这个优点不会永远存在,会因为财富创造能力的降低而消失,甚至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财富会减少到比在剥削社会得到的财富还少。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消灭了剥削和消除了两极分化,也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综合三个启示,得出的结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是统一的行动,也就是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本身是在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经济条件,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二者必须是高度统一和协调的。同时,劳动人民个体必须掌握到相应的经济主导权,才能真正创造财富而拥有财富。实现了这些条件,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之伟业,就需要全人类来完成!我们实施的不是主义性战略,而是全人类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战略!让我们怀抱世界而拥有世界!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六

第一段:概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背景(大约200字)。

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李实精神核心所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不仅需要追求全面发展,还需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共同富裕意味着人人都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追求。然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分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迫在眉睫。

李实共同富裕的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理念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李实共同富裕的原则主要包括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增收致富、防止相对贫困等。均衡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发展要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地区间的差距要缩小;增收致富是指通过劳动和创业使人民增加收入;防止相对贫困是指不让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掉队。这些原则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第三段:李实共同富裕的实践和成果(大约300字)。

李实共同富裕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通过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增长。同时,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扶贫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改革等,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人民的权益。这些实践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李实共同富裕的挑战和未来展望(大约300字)。

尽管共同富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城乡差距、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政策调整来解决。同时,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如老龄化、环境污染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中国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五段:个人的心得体会和总结(大约300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深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的意义和重要性。共同富裕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权利,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过上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意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实践。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社会。

共同富裕学习心得(汇总17篇)篇十七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短板。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相关范文推荐

    文明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记录,也是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示范,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试的目的就

    家乡的柿子树(热门14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表达和内容思考上都达到了高水平的作品,它给人以启示和共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我的家乡在北京昌平。

    学生学期末个人自我鉴定(通用19篇)

    期末考试是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期末总结示例,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发。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大学的第

    青春随想初三(优秀18篇)

    青春是一个人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时光,我们要勇敢尝试,不留遗憾。青春是生命的火焰,我们要用激情去点燃它,活出精彩的人生。青春是什么?不知哪本书上曾经这样问过,我尝试

    颁奖类晚会主持词(通用19篇)

    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活动。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优秀主持人表演,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b:亲爱的老师、同学们:c:大家。合

    文明健康的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领悟的总结。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文明和健康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重

    检视问题整改方案(汇总17篇)

    对于一项工程项目来说,整改方案是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没有它就无法保证项目的成功完成。看看下面这些整改方案的范文,相信能够给您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庆元旦迎新春精彩演讲稿(优质21篇)

    演讲稿是一种需要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请大家阅读以下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方面的启示和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

    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20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对园内教学状况、师生情况、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概括的重要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防保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并制定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即将进入新的一个月,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对你的工作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