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BW笔侠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资源。教学计划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一

4、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

3、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2、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

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自制课件。

一、激趣导入。

(把学生由神奇的神话世界领进神奇的科学世界)。

多媒体播放《西游记》影片中孙悟空变化成一只小虫随铁扇公主喝茶时,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片段,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感受。

归纳、总结:这是神奇的神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更神奇的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这机器人长约3毫米],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这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

二、(一)阅读探究(1)。

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

什么叫纳米。

什么叫纳米技术。

什么叫纳米机器人。

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小结:

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和加工的技术。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二)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体出示标题)。

以上三个概念,它的内涵我们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别谈谈你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

1、学生自由发言,理解概念“纳米”,教师补充,请学生计算:人的一根头发直径约0.6毫米,它有多少纳米,约60万纳米),感受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本身的微小。

2、理解“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的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由于学生的知识局限,不知道分子、原子的微小,我列举初三化学课本上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滴水(约20滴水为一毫升)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大约有1.67×1024个,即10亿人同时一个一个地数,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一滴水的水分子,从而说明分子的微小,体会纳米技术的精细之极,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多媒体展示[ibm]图片,并加以说明。

三、阅读探究(二)。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勾画出纳米神奇的具体体现;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多媒体出示,阅读汇报2)。

归纳小结:并板书。

四、拓展延伸。

大胆想象,创造神奇(多媒体展示标题)。

开动思维,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运用纳米材料和技术来发明创造一些物品,并作简介介绍。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表扬鼓励。

五、纳米情报站,展示神奇。

六、科海冲浪,搜罗神奇(作业)。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科海遨游,领略了纳米的神奇,体验了阅读的快乐,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纳米科技的最新进展吗?请以四人为一小组,查阅报刊、杂志,或上互联网查阅资料,每一个小组办一份以纳米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

七、教学后记。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二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围绕“神奇”一词向读者介绍了克隆的含义、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克隆技术的庄诱人前景。文中举例丰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语言材料说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可抓住课文的介绍顺序、语言材料、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及克隆的神奇、意义及发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随课文学习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朗读——感悟——拓展。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1、出示课题,指导写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横。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

1、提出朗读要求。

2、学生读文。

3、检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克隆的?

5、解决问题,理清课文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1、问题导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读1-4自然段后说说。

2、学生回答。

3、过渡:课文又是怎样一层层的向我们介绍克隆的含义的呢?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5、指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板书:有性与无性繁殖。

7、读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书:单细胞。

8、小结。

朗读课文及查阅克隆技术相关资料。

以孙悟空为例。

有性与无性繁殖。

克隆的含义植物的压条、嫁接。

单细胞。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板书克隆。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能回答什么是克隆的句子来。(克隆底下板书:无性繁殖。

2、交流,指导理解说明方法。

3、教师捣乱语序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1、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引导找出重点(柳树枝条插进),(马铃薯。仙人掌切块)。

2、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3、植物克隆还有什么方式?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4、这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5、许多植物繁殖本领很强,会用很多方式。出示课件资料。

6、出示练习要求:仿话练习。

1.请大家自由读着两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怎样?

2、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课件资料,了解更多动物克隆情况。

2、交流。

3、随机分段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教师引读。

5、出示减负练习说话。

克隆技术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它可以——可以——可以——。

可以——可以————。

五)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补充克隆新成果资料。

3、如果你是克隆专家,你最想克隆什么?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植物。

无性繁殖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培育。

造福人类挽救。

培植。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三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色素。

2.让孩子从实验中发现色素只溶于水、不溶于牛奶的特点。

3.体验与同伴一起动手探究的乐趣。

学生情况:神奇的大自然,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也隐藏了各种颜色的染料,当幼儿在草地上打滚,会发现衣服染上了小草的'绿色,吃火龙果时,小手会变成紫色……,这些都引来孩子的阵阵欢呼和探究的眼神。而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着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本能的观察行为。

探究任务:通过牛奶跳舞家和制作熔岩灯,让孩子从实验合作探究中发现色素只溶于水、不溶于牛奶的特点,体验与同伴一起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色素。

(出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食物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吗?

小结:正是因为食用色素的存在,使得食物有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二、实验操作,感知色素的特点。

(一)牛奶跳舞家。

实验方法:将不同颜色的色素滴入装有牛奶的盘子里,再用棉签蘸一些洗洁精,将其接触到牛奶中央色素集中的地方。

小结:

1.牛奶可溶于水,不溶于牛奶。

2.牛奶中的脂肪和洗洁精中的活性因子会发生反应,从而破坏了牛奶的表面张力。

(二)制作熔岩灯。

实验方法:在瓶子里装好比例为3:1的水和油,再倒入色素,将瓶子放在手电筒上,最后放入泡腾片。

小结:

1.水油不相溶,密度大的液体沉在下面,密度小的物体飘在上面。

2.沸腾片和水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气泡。

三、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学习资源:科学实验室,教学一体机。

评价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贯穿整个课堂,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具有较高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目标达成度,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四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赏析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

1、找出其中描写极光形态的词语(如:晨曦、闪动的火焰、明亮射线、欣长的火、闪电、喷涌的火、冰冷的火等)。

2、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极光?(比喻)。

结合课本前彩图,增加对极光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研究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读课文,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1、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何不同?

附宝的故事:说明激光的古老。

烛龙的传说: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

伊欧斯的故事: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

2、你从“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什么?“一瞥”的含义是什么?

分布区域、形态、亮度、色彩。

3、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

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

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极地冰雪释放出来的阳光。

4、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大气、磁场、太阳风。

5、分析极光形成的原理。

课文是如何说明极光形成的原理的?

比喻说明。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来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

电视机成像原理,极光显示原理。

电视显像管,磁层。

电子束,太阳风粒子流。

电视屏幕,极区大气。

图象,极光。

据以上原理,筛选文中有关信息,给极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定义的方式:概念=事物的特征(种差)+种属。

例:人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高级动物。

概念种差属。

明确:极光是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活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而形成的大气发光现象。

明确: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被极区大气中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四、布置作业:

1、概述极光形成的原理,为极光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2、注释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五

3、充分体验变废为宝的美工活动的乐趣。

吸管、蛋糕盘、卡纸、剪刀、油画棒等;

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发挥幼儿的想象。

1、(出示吸管和蛋糕盘)“你可以用着两样材料变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吗?”

2、引导幼儿讨论、想象,教师可与个别幼儿交流稍作提示;

4、幼儿回答并可以借助黑板画帮助自己说明创想。

(二)欣赏范例,进一步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学习制作方法。

1、向幼儿讲解用剪刀剪吸管的不同剪法,对齐剪、剪小角等;

2、粘贴时合理(如对称)节约使用材料;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1、尝试用管子、纸盘合理组合表现物体,掌握剪法;

2、教师观擦幼儿操作状况,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帮助;

(四)作品成品展示,享受成功的快乐。

将作品集与一起,大家围坐听同伴介绍,感受变废为宝的快乐。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六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一、引导阶段

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上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猜或用手摸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

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

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

五、收拾整理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七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八

知识目标:

1、认识树叶,了解树叶的用处。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图画。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图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会创作生活、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粘贴画的方法与步骤,学会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想象与创作。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胶棒、a4纸、安全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地上有树叶。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树叶是秋天给大地送来的信使,他告诉人们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师:树叶除了是秋天的信使,你还知道树叶有什么用处吗?

生:吸收二氧化碳、遮风挡雨......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树叶被称为绿色工厂,能吸收二氧化碳时放出氧气,同时还能制造出大树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这些树叶可真神奇呀!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猜猜这些神奇的树叶落下来会变成什么?

生:变成肥料等等。

师:对有这样一句诗写道“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还会变成什么呢?他们还会变成漂亮的图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我们的一双小巧手让树叶变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画。

师:作画之前老师的考考你,看你认识那些树叶?(出示树叶图片)。

生:杨树叶、柳树叶、......

师:同学们瞪大眼睛仔细看,这些神奇的树叶摇身一变看变成了什么?

(出示粘贴画图片)欣赏完这些后,老师这里也有还想看吗?

师:看了这些,你是不是也想动手做一副了。

师:不要着急,我们先想一想怎样才能一副漂亮的树叶粘贴画。应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

二、动手操作:。

师:想要做出一幅漂亮的画我们第一步:先要想好我要做什么图画。第二步:根据要做的图画选择合适的树叶。第三部:摆一摆,试一试。第四部:动手粘一粘。

咱们总结为:一想、二选、三摆、四粘。

师:有了方法步骤老师还要向你们提几点要求:(出示幻灯片)。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

师:请完成的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这幅图画的含义,并给图画起个好听的名字。

生:我粘得是….

(找几位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展示,并评价。)。

四、课堂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1、你知道树叶有哪些作用了吗?知道的同学为自己画一颗星。

2、你觉得你尊守纪律吗?觉得自己遵守纪律的画一颗星。

3、你觉得你的作品漂亮吗?觉得自己作品漂亮的画三颗星。

师:同学们,你的了几颗星。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很多关于树叶的知识,还做出了漂亮的树叶粘贴画,我们课下继续研究树叶,找一找关于树叶的儿歌。老师这里找了一首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课件)。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九

《神奇的塔》是文采用“让角色自己说话”的方式,介绍了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外形特点和功能,反映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变化,表达了对北京建设成就的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读本课的生词,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知道中央广播电视塔的样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塔的高、美、有趣和它的一些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塔的神奇,产生对北京建设成就的自豪感。

重点:朗读课文。知道中央广播电视塔的样子,体会塔的高、美、有趣和神奇。

难点:感受塔的神奇,产生对北京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尝试背诵课文。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设计填空练习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8、《神奇的塔》。

2、复习词语。

北京瞭望台电视机宫灯旋转。

3、塔在哪?(顺势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座塔都神奇在哪?

2、学生反馈,师随机板书。

1、体会塔“高”

(1)自读描写高的句子。

(2)指名读,师指导。

(3)出示资料体会塔高,再读。

过渡:这座塔不但很高,它的外形也十分独特,谁来读一读描写塔美的句子?

2、体会塔“美”

(1)指名读。

(2)出示宫灯图,体会相似之处。

(3)自由朗读。

(4)展示读,随机奖励图片。

3、体会塔“有趣”

(1)听录音,说一说:塔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呢?

(2)想象“旋转餐厅”和“瞭望台”,自由读。

(3)展示读,读出高兴、期待的语气。

(4)放动画,师述。

(5)齐读第4自然段。

4、发信号。

(1)同桌互读妈妈的话。

(2)展示读,体会电视塔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和老师一起自豪地赞美它吧---这神奇的塔,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塔。

让我们大声地呼喊---这神奇的塔,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塔。

让我们告诉全世界的人---这神奇的塔,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塔。

1、自由背诵。

2、展示背诵成果。

1、完成练习题:按原文填空。

2、指导书写,展示、评价。

介绍上海电视塔,天津电视塔资料,激发爱国之情。

我们的祖国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中,我国共获得32枚金牌,居世界第二。中国正在飞速地向世界第一前进,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的自豪,并祝福祖国母亲在未来取得更多的第一吧!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

《神奇的手》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中的“我有两件宝”这一活动主题中的一部分。这一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在通过一些动手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动手的乐趣。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手的作用。

2、通过动手活动,感受和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准备:学生动手活动的的用品。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我观察,初步感知。

1、观察手:伸出自己的双手,说说自己的小手。

2、看图:说说图上的几位朋友用手做什么事情呢?

3、回忆:平时,我们用小手做哪些事?

4、小结:手的作用。

三、交流合作,感受乐趣。

1、创设情境,感觉手的作用(会说话)。

神奇的手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2、小组交流:你的手会说话吗?怎么说?

3、汇报交流情况:做游戏“做一做,猜一猜”。

四、深入探究,体验快乐。

1、我们的双手真神奇,有时还能代替眼睛呢!信不信?

2、做游戏:“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3、小结:手的神奇。

五、主题延伸:长大后,你想用你神奇的手做什么?

六、课堂小结:

1、我们人人都有一双神奇的手,只有常动手做事,才能成为勤劳,惹人喜爱的小朋友。同学们还要注意,一定要保护好这双神奇的物,可千万别让它受伤呀!

2、如果遇到没有神奇的手的人,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

会做事会表演会说话。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了解手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红领巾若干条游戏用材料彩纸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体验活动:用手能做哪些事?并尝试去做事。

活动一会做事的手。

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么?

生:喜欢。

师: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啊?

生说谜语大家猜。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谜语,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生:想。

师:那你要听好,十个兄弟亲一家,高矮不同本领大,学习劳动全靠它。

生(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手、手……。

师:是的!就是我们的手!

2、交流课前体验,体验会做事的手。

第一步:小组里观察小手,说说手的作用。

师:来,伸出来,互相看看!

师:大家都有一双健康可爱干净的小手!

师:你的小手都帮你做什么了?

生:……。

师:是啊,你看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学习做游戏都需要小手的帮忙,看来大家都有一双能干的手啊!

第二步:系红领巾比赛,体验小手的本领。

师:这么能干的小手想现场试试它的本领吗?

生:想。

师:那好,我们来个系红领巾比赛!看那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又好又快的系好红领巾!不仅要有速度还要系整齐呢!这可需要互相帮助才行啊!

(教师分发红领巾,学生在小组里比赛系红领巾)。

师:瞧!多棒的小手阿,戴上自己系的红领巾可真精神!

第三步:夸夸小手。

师小结:通过互相帮助系红领巾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小手的能干!

(生用各种形式夸小手。)。

活动二会认东西的手。

1、师生合作游戏“会认东西的手。

(教师出示袋子,袋子里面装有一些日常用品。)。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人愿意,每个小组来一位。

师:请第一个小朋友转过身,闭上眼,小手背过来!

2,分小组进行游戏。

3、引导学生总结提炼。

师:大家没用眼睛看,小手就认出了……你们说小手的这个神奇的本领是什么呀?(板书:认东西)。

活动三会说话的手。

1、看视频图片,感受小手会说话。

师:请同学们看,跑步得第一的这个大哥哥做了个什么动作?大家都来做一做?

师:小手仿佛再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胜利了!我是第一名!……。

师:你们真聪明!听懂了小手的话呢!

师:看来,小手还有自己的语言呢!小手会说话啊!(板书:说话)。

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小会说话。

师:老师的手也会说话那(伸出大拇指),再说什么?

生:说大家真棒!

师:(用大拇指对向其中的一个学生)哎,手又在说什么?

生:,你真棒。

(老师再次用拇指对向其中的一个学生)。

生:某某某,好样的!

师:老师没有说你们就猜出来了!看来呀!手还真的会说话呢!你的小手都会说话么?都用那些手势表示过?先做给小伙伴们看看,让大家猜猜看。

(小组活动并交流)。

活动四会表演的手。

播放《手影》视频来来吸引学生。引出手还会表演。

学生尝试表演。

播放师表演《孔雀舞》,感受表演的能力。

活动五会创造的手(学生没来得及做)。

1、课件出示图片:介绍小制作。

师:这些东西都是小手制作的!小手真巧啊!

2、教师现场制作,激起学生兴趣。

3、小组活动:折一个自己最拿手的手工。

(播放音乐,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完成制作)。

4、展示手工作品。

师:小朋友,做好了没有?你们不但手巧而且动作也快!举起来互相欣赏欣赏!真是太棒了!(师从中选4个优秀作品请到站台展示)老师发现这四位小朋友的作品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4名学生上台展示。

六、引导学生总结小手的本领。

师:这节课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小手,说说看,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呢?

生:会做事、说话、认东西……。

师:是啊!我们的手会表演、会制作还能像眼睛一样认东西、像嘴巴一样会表达这真是一双双神奇的手(板书)。

生:……。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多动手,有更多的神奇等着你们去创造呢!

引出下文,我们的手这么能干,还需要我们的脑来控制,我们有两件宝,请看儿歌,播放儿歌,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读,引出下节课我们将来学习认识大脑。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分析:

《神奇的手》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此单元分为《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意儿》《打扮我的小天地》三个主题,神奇的手是主题一《我有两件宝》的第一课时。我的手儿巧这一单元主要体现“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己能做的是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性,有毅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主题一《我有两件宝》着重让学生了解大脑和双手是人的两件宝,感受体验用手用脑的乐趣。

《神奇的手》这一课时是通过“会做事的手”“会认东西的手”“会说话的手”“会表演的手”四大板快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手,为自己有一双能干灵巧的手而高兴,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自身的双手,为自身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高兴。

2、初步感知动手与动脑的关系,感受勤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水果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十个小兄弟,分成两个家;高矮各不同,做事全靠他!”

2、师揭示谜底-----手(边说边摆动双手)。

活动一会做事的手。

1.认识小手。

师:谁能告诉大家每个手指的名称吗?

(最短的是拇指、最长的是中指、这是小指、食指。)。

(指无名指)这个叫什么?

出示图片。

2、说说小手。

(1)师:今天你都用你的小手做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2)打开课本p14,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用小手做什么事情呢?

(3)图片出示:厨师、医生、手工艺者的手。

4、小结:你看,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学习、做游戏,工作,都需要小手的帮忙,小手可以帮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说,你的小手重要么?所以,这是一双(板书:会做事的手)。

活动二会认东西的手。

1、师生合作游戏“会认东西的手。

教师出示袋子,袋子里面装有一些日常用品,请学生用手辨认。

2、引导学生总结。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没用眼睛看,小手就认出了……你们的小手可真棒!你说,那小手的这个本领是什么呀?(板书:认东西的手)。

活动三会说话的手。

3、请学生上台,猜手势。

4、小结:你们看,手的语言丰富着呢,它不仅会说话,还能表达感情呢!(板贴:会说话的手)。

活动四会表演的手。

1、课件出示视频:手影表演。

2、组织学生做手影,学手影。

3、小结:手影戏好玩吗?瞧,这就是一双会(板贴:会表演的手)。

活动五动手健脑。

1、师:我们的手做的这些活动是听的谁的话,你们知道吗?

生:大脑。

师:是不是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2、动手“双手收、放”的游戏,体验乐趣。

3、打开课本p14,读儿歌。

三、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小手,说说看,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呢?(生按板书说)。

师:我们的手会做事,会表演,还能像眼睛一样认东西、像嘴巴一样会表达,这真是一双双(神奇的手)!(板书)。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这双灵巧的手,用我们这双灵巧的手去创造更多的神奇,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强大!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结束和堂课吧!

(播放《小小手》)。

会做事的手。

会认东西的手。

会说话的手。

会表演的手。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认识手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认识手的重要作用,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手的神奇,认识到手在人类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从而热爱自己的小手,并学会用自己的小手创造生活。

教学:引导、体验、感悟、参与。

学法:自主探究,进行体验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认识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准备:根据教材制作课件,准备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见到你们非常高兴。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1、出示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指名说出谜底:手)。

2、导入课题。

同学们说对了,谜底是:手。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是不是谜语中说的形状。

(学生伸出小手观察。)。

师:我们的小手每天都在用,想不想知道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神奇的手这一课去感受手的神奇。(板书:神奇的手)。

(二)从生活入手,丰富认识。

活动一:会做事的手。

1、师:今天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的小手会做些什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能做的事情告诉老师?(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小手能做的事情)。

2、夸小手。

师:老师太高兴了,你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小手小手你真棒!

3、课件出示图片:会做事的手。

师:想不想看看别人都用手做些什么?随机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谈感受)。

生:感受到手能做的事情可真多啊!

活动二、会说话的手。

1、师:手不但会做事还会说话。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来猜一猜图片中的手在说些什么?(出示图片)。

指名说一说图片中的手在说些什么。

2、我用小手说说话。

活动三、会认东西的手。

1、引入活动。

有时候手还可以代替眼睛呢!下面我们就用手来玩“摸一摸”游戏。

游戏规则:

两位同学蒙上眼睛上台玩“摸一摸”的游戏,其他同学作评判,台上的同学说对了,就拍拍手;错了,就跺跺脚。

3、游戏开始。

将事先准备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摆放在讲台上,然后请学生上台玩“摸一摸”的游戏。

4、做完游戏说说感受。

师:做完游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手真的太神奇了)。

活动四、会表演的手。

1、引入活动。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看一看,看后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视频《千手观音》。

指名谈感受。

3、思想教育。

师:这些舞蹈演员是群聋哑人,她们用自己的手创造了神奇,我们也要相信自己也一定能用自己的小手在以后的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神奇。

(三)从自身着眼,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手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想用自己的小手去做些什么?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作业:用自己的双手,为父母、为老师、为同学、为家庭、为学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总结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手的神奇,同时你一定也感受到我们的小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相信你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小手了。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这双神奇的小手跟随音乐来做手语操《感恩的心》来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这样设计板书:

会做事。

会说话。

会认东西。

会表演。

板书随教学过程的展开逐步完成,直观简洁、明了地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引领学生思维,加深认知。

总之,本节课我力图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个性得到张扬,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亲身体验动手的乐趣。课堂的生成往往与教学预设有所相差,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四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我的“长生果”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五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学习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听话百认真有礼貌。

3、在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训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手的神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部分作品。

3、手工作品一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记得)今天(出示课件城堡),他将这座神秘的城堡里,等我们一起去找宝藏,想去吗?(想)那我们去看看吧!

1、(点击“儿歌宝库”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老师一起读一遍。

2、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手(画出“手”的形状)。

小结:今天,乐乐会带我们进入“知识宝库”去进一步了解的作用,好吗?(好)。

二、观察画面,角色体验。

1、出示课件,观察画面,板书课题。

(1)你们瞧,乐乐碰见文文,他们在说些什么?(听后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神奇的手(补充课题后齐读)。

2、出示书中内容。

(1)请小朋友利用拼音自由试着读读看;

(2)同桌互相读;

(3)分角色朗读对话;

(4)分男、女生对读。

三、引导“发现”,激活课堂。

指名说(多让学生说说自己手的'神奇)。

过渡说:小朋友们的手都很神奇,大家会做很多事,你们看作业本上漂亮的字,还有你用手整理的书包,梳得头发都很棒,更神奇的是你们画的画,现在乐乐将带我们去“梦幻宝库”里去看看他们的绘画展。

1、点击课件(书中作品)。

(1)师范讲一幅图片;

(2)引导学生说后几幅。

2、在黑板上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讲解各自所画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1、你们的小手很神奇!那老师的手也很神奇呢?(出示手工作品:千纸鹤),你们看看。

2、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人,他们手的神奇地方?(指名说)。

3、你们还知道吗?叔叔阿姨的手也很神奇,让我进入“智慧宝库”去看看吧!

4、(点击课件)指名说说图片中叔叔、阿姨们手神奇的地方。

小朋友,你们在城堡里得到了什么宝藏?(手的神奇)回到家后希望小朋友用自己的神奇小手去制作一件作品送给你们的父母,看谁最棒!让我们和好朋友乐乐说再见吧。(出城堡)。

最后,让我们用这双神奇的小手跳起《拍手舞吧》。

相关范文推荐

    团员个人团工作总结参考大全(18篇)

    每个月写一份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和提高。写月工作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下面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路漫漫其修远兮,事在人

    建设工程制安施工协议书(热门21篇)

    建设工程的周期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下是一些建设工程技术和方法的介绍和解析,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乙方: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万能退社团申请书(优秀13篇)

    申请书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流畅、句子通顺、逻辑清晰,以增加其吸引力。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几篇优秀的申请书样本,希望能够帮到你们。尊敬的校方领导:您

    幼儿园中班保育员期末总结(汇总21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接触更多的学习内容,逐渐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幼儿园中班的最新教材和教学资源吗?请看以下介绍。每一种工作都有让人值得回味和向往的理

    英语五年级学期教学计划(优质20篇)

    学期计划是指在一个学期内对学习和生活目标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计划,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我觉得制定一个学期计划会很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学期计划示

    鞋子运动会小学小学的运动会大全(15篇)

    运动会是学校里凝聚力最强的时刻,同学们在这里能够真正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动会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全体老师:现将《xx区

    运营督导工作计划(优质14篇)

    工作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在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不同职位的工作计划书,它们的特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激烈的球赛激烈的球赛(精选18篇)

    优秀的作文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美妙。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备受赞赏。海报上写着五个大字,是班级篮球赛,

    局长年度考核总结(热门21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提醒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正在写年度总结,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

    中学国演讲稿参考(热门23篇)

    演讲稿范文是指在特定场合下,为了传达特定思想、观点或者表达特定情感而书写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