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汇总(五篇)

时间:2023-04-11 作者:储x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课篇一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自身动手操作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难点: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的过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在图形的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说“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而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同学们,大家同不同意它的说法呀,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疑惑的样子,没关系,今天这位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学习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活动一:

那同学们,接下来啊我们拿出尺字,画出几个三角形,然后测量并计算一下,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第三排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你们两个人的结论。哦,他说呀他们发现他们两人画出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你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坐!后边同学有不同意见,你来说,他说呀他们两人画出的锐角三角形也是180度。也是正确的,请坐!

活动二:

那接下来5分钟我们前后排4个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待会啊老师会找同学提问。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迷茫,给大家一点小提示,我们可以用剪拼的形式来验证一下。

看来同学们的思路都非常的清晰,那同学们,由此我们就验证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看向黑板,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来做一下这道题巩固一下,在△abc中∠1=140°,∠2=25°,求出∠3的度数。课代表来黑板上板书一下。老师看到同学们笔都放下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同学的答案,∠3=15°,同学们的答案和他的是一样的吗,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都已经非常扎实了。

不知不觉本节课马上就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停顿2秒)第二排手举得最高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他说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掌握了三角形当中一个新的特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总结的非常全面见,请坐!

接下来老师来给大家布置个小任务,回家之后仔细观察一下家中的物体,看一看那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动手测量一下内角和,看一看是否满足180度,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初中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课篇二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2=180°—140°—25°=15°

∠2=180°(140°+25°)=15°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并不陌生,在平时的做题中已经涉及到了。可是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去验证,所以本节课,重点让孩子们经历体验,感悟图形。从而收获了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将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时,有的孩子将角剪得非常小,很不好拼,在此进行了重点的提示。

初中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课篇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索性质的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个内角的和。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进行度量,运用折叠、拼凑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扩充了学生认识图形的一般规律从直观感性的认识到具体的性质探索,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提出两个两个疑问:

二、初建模型,实际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把小组的测量结果和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全班进行交流。

三角形的形状

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内角和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再建模型,彻底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为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都是或接近180度。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人不同、测量工具不同可能产生一些误差。有的同学难免可能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呢?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除了测量外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们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对有困难和有疑问的同学进行提示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到前面演示验证的方法,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

四、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算一算,对于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给出其中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1小题属于基本练习)

3、想一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如何算出它的两个底角;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求三角形的顶角。

五、拓展与延伸

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事实来探讨四边形、五边行的内角和。

初中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课篇四

1、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在观察、猜想、操作、合作、分析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探究的严谨与乐趣。

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你已经知道有关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也自然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1、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引发猜想

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猜的?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始在复习三角形已学知识后,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三角形的新问题,让学生学习自己想研究的内容,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学生在平时使用三角板时已经若隐若现地有了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感觉,因此本环节,要求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并说说是怎么猜的,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体会到猜想要合理且有根据,同时也为推理验证的引出作必要的铺垫。

三、操作验证形成结论

1、交流验证方法:

(1)用什么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呢?

预设:①量算法②剪拼法③折拼法等

2、动手验证

3、全班汇报交流

4、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动手操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我们的结论也可能存在偏差。

5、方法拓展

推理验证: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证明其他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方法。

6、形成结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猜测后先独立思考验证的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量、剪、拼、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在探索活动前,交流如何使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与如何分工做到操作省时高效这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正确的研究态度,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撑。

四、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巩固新知:想一想,算一算。

2、解决问题:等腰三角形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

3、辨析训练,完善结论。

五、课堂总结,归纳研究方法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得到这些知识的?

六、课后延伸:用今天所学的方法继续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验证:量拼

结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初中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课篇五

1、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课件、三角形若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放课件。

都听清它们在争论什么吗?(它们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各抒己见,是不评价)果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

(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

(1)检查作业,并提出要求:

昨天老师让每位学生都分别剪出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量出了每个角的度数,都完成了吗?拿出来吧,一会我们要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来看一下表格以及要求。出示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组成员的姓名

三角形的形状

每个内角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的和

(要求:填完表后,请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小组合作。

会使用表格了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把结果填在小组长手中的表格内。

各组长进行汇报。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左右。

师:实际上,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就是180°,只是因为测量有误差,所以我们才得到刚才得到的数据。

2、验证推测。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折拼或剪拼的方法来看一看三角形的三个角和起来是不是180°,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三个角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师生先演示撕下三个角拼在一起是否是平角,同学们在下面操作进行体验,再用课件演示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这时要注意平行折,把一个顶点放在边上)学生也动手试一试。

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板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3、师谈话:三个三角形讨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你现在想对这三个三角形说点什么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做系统的整理。)

4、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想一想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干什么呢?(知道三角形中两个角,可以求出第三个角)

出示书28页,试一试第3题,并讲解。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30°,求另一个锐角。

生独立做,再订正格式、以及强调不要忘记写度。

小结: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没有我们来做练习。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2、出示29页第2题。

说明: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

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让学生判断。

3、画一画: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是科学家帕斯卡12岁时发现的。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