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曼珠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你还在迷茫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教学计划,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一

面板构成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盘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二

3.3×6.7=(22.11)。

3.33×66.7=(222.111)。

3.333×666.7=(2222.1111)。

3.3333×6666.7=(22222.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2、课件出示练习题。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学生独立填写结果。指名汇报结果。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45=55555.5555。

1234.5679×54=66666.6666。

(2)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

6×7=42。

6.6×6.7=44.22。

6.66×66.7=。

6.666×666.7=。

6.6666×6666.7=。

6.66666×66666.7=。

学生先独立观察,发现规律后填出结果。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6.666×666.7=4444.2222。

6.6666×6666.7=44444.22222。

6.66666×66666.7=444444.222222。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这节课上,我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课后习题。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

6÷11=0.5454。

7÷11=0.6363。

8÷11=0.7272。

9÷11=0.818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三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这一小节的教学需要注意:

2.对计算器的介绍应随着知识的学习逐步进行.。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教学过程: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2)51.7×(-7.2)。

解(1)。

∴(-3.75)+(-22.5)=-26.25。

(2)。

∴51.7×(-7.2)=-372.24。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五

华老师的那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现在将听课的几点感受小结如下:

一、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因材施教。

《用计算器计算》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电子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使用前要求孩子看好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但结合生活实际,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哪些孩子是没有接触过计算器或是没有实际使用过呢?与其让孩子按部就班、死呆死板地认识计算器或是让孩子违心地从零起点学习,势必给学生一种假的感觉,也不能真正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中亲切地请学生进行自问:“我会用计算器吗?”有一小部分孩子怯生生说:“会。”“会就是会,别不好意思……既然会就不用老师教了,好吗?请你直接用计算器算出下面三题的得数。愿意吗?”

“啊?老师真不教啊?”在台下我听到个别孩子疑惑的声音,但很快地听到的是轻轻敲击计算器键盘的声音。在紧接的汇报结果中,华老师水到渠成地请孩子边汇报边指点出了使用计算器要注意哪些地方。

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清新,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让我们听课的老师也禁不住轻声赞叹。就该课教学内容来说,其实学生的确具有对于简单的算式用计算器计算的能力。但习惯了公开课的学生可能在想:我说会,那老师干嘛呢?这不是让老师下不了台吗?现在的一部分课堂,不可避免地成了老师个人展示的舞台,学生则渐渐习惯了违心地说“不会”、“没有”。我们常说教学中要“备学生、备教材”,到底要备什么?备学生就是要结合学生真实的情况,会了的,已经掌握了的就是要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别过于吝啬老师的讲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而不是老师的表演秀。

二、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水到渠成。

“我会用计算器吗?”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上一连三请学生自问,不断地安排深入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自问中不断成熟进步,自问中不断小结感悟。

第一次自问设计在课的开始,相信孩子已有的知识能力,这是华老师课的最大特点,其间三道层次不同的练习题,鼓励孩子更加相信自已的能力,结合三道典型练习题,让孩子边做边思考认识到计算器的好处,计算器也有局限,“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人应该比机器更聪明”,真正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恰到好处地使用计算器。

第二次自问设计在教师教学孩子如何使用记忆键帮助计算的'环节。请学生在课程中进行及时小结:现在你又学会了些什么?孩子纷纷你一言我一语,“我知道计算器分聪明型和傻瓜型(科学型和普通型)”、“何时应该用何时应该自己算”、“计算时一定要小心,别按错键”……现在再问“我会用计算器吗?”这时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教师的知识传授,孩子底气更足了“会!”

第三次自问设计:在教学完巧用计算器计算更大数目的算式,让孩子找出999999999×999999999这一类不能用计算器直接计算的题目的特点,找规律写得数。并由此让孩子说说通过这类题你有什么感受?最后老师送给孩子们一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为细”。这时老师第三次请学生自问“我会用计算器吗?”有了前面学习的那么多新知识和层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孩子们这下是全班一起、理直气壮地大声说“会!”课堂气氛到达高潮,教学目的完全达到:就是要让孩子借助计算器,超越计算器,每后一次“会”都要比前一个“会”更进一步!

三、勤于思考,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对于大数目有规律的题目如何正确计算,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华老师出了一道题考考大家:22222222×55555555得几?课堂上华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象这样的题目,一般的计算器是不能计算或是计算的结果我们还不懂什么意思(1.234567815)”他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做做看,在汇报中孩子们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果,有的是计算器上显示error的标志,有的是用科学计数的方法表示的。华老师请同学们举手表决,“你认为哪个得数对,你有什么理由?”孩子都很积极,纷纷举手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华老师借此机会教学了估算的思想,让孩子们学会分析计算器中得到的数据,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是,自然而然地向学生渗透了“不盲目相信计算器”的思想。

在随后的小组交流过程中对于部分不能找到“化大为小找规律”方法的,华老师提供了“祖传秘方”——小锦囊,巧妙运用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思想,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渐渐明白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一部分计算,并找规律算出大数相乘的结果。

由于这类题目的规律是孩子们自己由困惑、顿悟得来的,孩子们举一反三起来就比较快,后面的练习效果也自然很好。整个教学让孩子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进行,真是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全课。让孩子们、老师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第四单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七

基于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整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学生成了课堂的真主人。而我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或者充当了他们的“秘书”。先由我为他们安排好工作流程(也即设计教学环节),至于每一个程序要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实现。整堂课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交流中来,包括交流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的部分功能,说明操作计算器的过程、技巧……俨然一副主人翁的姿态,在学生的自我展示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值得高兴的是,整堂课下来,没有出现大量学生中途“退学”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致在一个一个环节中保持得还不错。并且也能利用计算器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正是这“秘书”的角色和已经设计好的预案,让我在课堂上陷入了被动,失去了活力;也让部分学生的学习热度还没有完全上升。其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难道仅仅是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尽情地说?甚至是漫无目的地说?不是的,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的信息,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劲”,抓住时机,利用一个学生所说的引发更多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课堂热起来,火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八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九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到了周代,人们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在数学问题时,人们还编了一套歌诀。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是计算工具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现在片刻间就有了答案。

3、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计算器是怎样的吗?(这些美好的想法,都有待于同学们今天好好学习才能实现呢!)。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一

--教材第113页例4,练习二十六8-12题与13*。

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悉键盘和数据的录入的方法。

一、复习准备。

1.。

1234+3649=7208–376=1845+365=。

1452–786=649+9818=7000–2047=。

2.提问:整数加、减法时,你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二、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加、减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教学新课。

1.让学生看例4上面的图和一段话,在计算器上找到小数点键,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教学例418.7+3.96。

(1)清屏,键入“18.7”。(注意:有没有显示小数点)。

(2)对照表中的按键过程录入。(注意显示器的显示内容)。

(3)核对计算结果。

(4)说明: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3.补充例题:用珠算计算25.4+13.58+43.12。

(1)让学生试着。

(2)说一说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四、尝试练习。

练习二十六的第8题。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六的第9题。

(1)让学生说说表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可计算出9月2日的结存金额?为什么?

(3)以下各栏的结存金额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4)本月合计栏该怎样填?让学生完成本题。

2.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地球表面除了陆地就是什么?

(2)怎样求海洋的面积?

(3)怎样求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5.1-1.49-1.49。

=3.61-1.49。

=2.12(亿平方千米)。

3.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2)使计算结果发生变化的是哪个数?

(3)错误的算法与正确的算法相比,是多算了还是少算了?

(4)多算了多少?

72-7.2=64.8。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10、11、12题。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教材p53页例4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发票。

知道这是什么吗?

老师想检验一下应该收的总钱数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可是这上面的项目太多,算起来很麻烦,可是使用什么工具呢?

2、在计算的项目很多,或者计算的数比较大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1)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2)在计算器上输入0.8,你知道应该怎样按键呢?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当输入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只要先按。,在按小数部分的数字就可以了。

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不按。

(3)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核对结果。

4、完成“试一试”题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呢?怎样列式?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试试看。

互相说说检验的方法。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1)“练一练”的第1题。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

(2)第2题。

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练习九第6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7、练习九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2、出示练习九第9题。

自主探索:

0.9+0.99=。

0.9+0.99+0.999=。

0.9+0.99+0.999+0.9999=。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在利用规律填写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的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三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四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教学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设计上遵循新课标的几个基本理念,并体现以下特点:

1、通过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计算器已融入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

2、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我还补充出示了这样一个算式,1111111111=。

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然后再出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在这节课上,我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加10分,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问题情况给自己加分,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让小组对小组的发言作评价,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再由大家给得分高的小组作出评价。

不足之处:

1、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健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

2、课前准备应做得充分。由于计算器非常普遍,学校又没有统一购买,尽管我一再强调要带哪一种,学生带来的计算器各式各样,有的是普通计算器,有的是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关健的是计算位数不一致,这就带来课上计算时的不统一,给上课带来很多的不便,有待以后更好地解决。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五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专业16篇)篇十六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计算器一个,作业纸一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后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三、展示成功。

四、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你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出示课题)。

1、认识计算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计算器呢?(让学生自由说)。

你对计算器有哪些认识呢?同桌相互指指说说。再请学生上台交流。

说明:虽然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钮是大致一样的。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

师生一起认识计算器:上面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键盘中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功能键中有常用的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和等号键。

2、

多媒体出示:

75+47=。

24×7.6=。

62.8-0.95=。

(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完成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叙述操作过程。

如果有学生在计算62.8-0.95时是先按“6、2、·、8”,接着按“-”,再按“0,·、9、5”,最后按“=”,结果是61.85。

教师就问: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时,只按·、9、5。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

(2)多媒体出示:0.092÷1.15×25=。

3.72-2.05+0.18=。

让我们比一比谁算的最快。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不按0速度更快。

小结:像这样只含同一级运算的,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按键。

3、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你觉得怎么样啊?(让学生说)。

你知道在人类没有发明计算器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用过哪些计算工具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一一出示:石子、结绳、刻痕——算筹——算盘的历史过程。

(1)什么是算筹呢?

多媒体出示:算筹图。

结合图例说明:算筹就是一种象筷子一样的小棒,算筹有两种不同摆法横式和竖式,用算筹摆出不同的形状,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多媒体出示两个用算筹表示的数(9和173),让学生回答是几?

(2)谁来介绍一下算盘呢?

让学生试着说出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

多媒体出示算盘上的一个数(406及4060),让学生试读,从而说明要先定个位后才能读数。

多媒体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111122222222÷33333334=。

教师问: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让学生说出计算器已经不能显示这些数了。

教师再问:那该怎么办?赶快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小结: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2)多媒体播放水龙头滴水的动画。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6千克。

对此你想说什么?

多媒体依次出示:

(1)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2)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3)我们学校有45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4)如果一个3口之家,每月用水20吨,这些水可供他们用多少时间?

学生完成后,再让他们估计大约是多少年?

看着这么惊人的数据,你有何感想?(生自由说)。

小结:所以,孩子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向全人类呼吁:请节约用水珍爱生命。(多媒体打出大字)。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这样解决的?

据资料显示,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是300元。

(1)统计你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又是多少呢?

(2)你们小组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大约是多少?

(3)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相关范文推荐

    变色龙续写(专业17篇)

    作文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吧。“你这小子说什么呢?我这个早晨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月思想汇报(通用19篇)

    思想汇报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能够探索内心深处的想法。范文1:以“自我成长的思考”为主题,回顾自己的思考和行为过程,总结自己

    月份中学教师入党申请书(精选21篇)

    教师入党申请书是教师向党组织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和决心的重要沟通工具。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入党申请书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大全(19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生动的语言和精准的描述,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看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您好!我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我能为我

    幼儿园体检分析报告及总结(模板12篇)

    报告是一种对某一事件、问题或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向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深入的观点。以下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帮父母做家务(优质19篇)

    优秀作文的篇幅要适中,既能充分展开论述,又不至于啰嗦冗长。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提高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快乐是什么?是每天完成辛苦的劳动,

    我爱我家四年级(汇总19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非常优秀的作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走进家,能脱下外面的伪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清明节的未来演讲稿(通用18篇)

    演讲稿范文的写作需要考虑到演讲的目的、受众群体和演讲者的特点,以及选取恰当的话题和知识点进行展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各种类型的演讲稿范文,包括政治演讲、教育演讲等

    社区雷锋日活动方案(专业16篇)

    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需要有团队的合作和努力,以及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活动方案的资料吗?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优秀23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题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写作技巧。今年寒假,我怀着崇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