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琴心月

教案的使用与评估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四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小学数学组xx号的。

一、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二、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二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理解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

正确熟练的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复习准备: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3005=(3个500是多少)。

7800=(800个7是多少)。

你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试着说出两个除法算式吗?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15005=(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1500里面有几个300)。

5600800=(5600里面有几个800)。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尝试探索:

1.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样的口算除法?请举例说明.。

在学生举例之后,教师举例:20xx27093201045050。

说一说这些算式的意义,你是怎样口算的?

归纳:

(1)看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2)被除数与除数末尾都有一个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数相除.。

2.这样的除法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3.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4、例5(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这样的例子,就可以用学生中的例子作例题.)。

500100=2400100=1200400=3600300=。

这些题目与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百数)。

这些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又该怎样进行口算呢?(教师补充板书课题)。

4.独立试算这些题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00里面有几个100;2400里有几个100;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36个百里有几个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0800=4500500=1200600=2800400=。

1.通过口算刚才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当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整百数的时候,口算的方法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样.。

把被除数与除数分别划去末尾的两个0,用0前面的数相除.。

1.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这样的'口算题目,练一练.。

2.7001008004005500500。

40010054006002400200。

上面的口算对吗?为什么?

35000500=7。

4.列式计算:

(1)3600是400的几倍?

(2)3800与800的差是600的几倍?

(3)945里减去多少个300后剩45?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解疑。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三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二、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

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unjs分享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画角》。

小学数学说课稿《比的意义》。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混合运算》。

小学数学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四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竖式计算

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2.学习例1。(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法

出示购书情境:

预设: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先估一估买这两本书小丽要花多少元吗?

预设:

生:

因为两本书的价钱都往小估了,所以小丽买书的钱会比10元多。

(3)师:“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预设:

生1:

生2:

生3:

预设:

生1:都是用加法解决,结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两种方法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教师: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预设:

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

生2:6.45表示6个一,4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4.29表示4个一,2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得到10个一。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7)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预设:

生: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并且所有小数加法都可以这样计算。

小数减法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1)教师:关于小数加法,同学都会计算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

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

(2)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和小数加法相同,竖式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生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3)教师: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

生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差。

生2: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比较内化,突出算理

快速口算:5+20.5+0.20.05+0.02+

5-20.5-0.20.05-0.02-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

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计算时,必须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巩固练习。

(1)口算:

练习十七第1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0.815.62-7.46

强调:在计算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划掉。

(3)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如果小数部分的数位不同,怎么进行计算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试一试。

(三)课时作业

1.计算并验算。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答案:4.1228.317.04

25.64.684.26

解析:【考查目标1】正确列出竖式计算并验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小丽家两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答案:略。

解析:认真观察表格,分别计算出4月、5月两种费用的总数和每项费用两个月的总数。

3.解决问题。

(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答案:0.95-0.35=0.6(kg)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观察,第一幅图中空杯子的质量是0.35千克,装水后的质量是0.95千克,用0.95千克减去0.35千克就是杯子的质量。

答案:2.5-1.5=1(千克)2.5-1×2=0.5(千克)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分析题意,先算出减少的'质量就是一半蜂蜜的质量,再算出一整瓶蜂蜜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蜂蜜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五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8页,第1题,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5题。

教学目标:

1.通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比,强化计算方法。

我们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一)先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出示第一组题:50+20、57+20、57+2、57+9先要求学生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再让学生比较。

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2.不同点:整十数加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相加,相加不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变,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一。

(二)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减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先要求学生口算,再让学生比较。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减。

2.不同点:整十数减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减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十位上的数字不变,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三)让学生比较两组题。

提问:这两组题的口算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概括出:相同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不同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二、简缩思维,提高口算速度。

(一)。

加数50423576923。

加数203038817。

1.提问: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提问:42+3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整十数相加,只需把40和30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得72)。

4.提问:76+8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加的是一位数,把6和8相加得14,满了10,十位上应增加1,得84)。

(二)。

被减数607268413065。

减数40507348。

1.提问:已知被减数和减数,求差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41-3,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三)引导学生对比小结:

口算既要准确,又要迅速,就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还要看清符号。特别要注意,个位相加满了10,在十位上要添上1,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要减1。

三、加强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1)教科书p78页,第1题。

(2)教科书p80页,第5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并统计5分钟完成的人数。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六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学生畅所欲言。(出示课件)。

师:看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不但会遇到小数,而且还会遇到用小数计算的问题呢!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教学例1。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本第71页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图书大厦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两本图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图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图,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师:这里是两本书的价钱,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你们读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师:这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小数加减法)。

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预设: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师:转化确实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独立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板演竖式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6.45元=645分。

6.454.29元=429分。

6456.456.4510.74。

107410.641074。

1074分=10.74元。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正确的?你们的方法跟哪种方法一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逐一观察每种算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时说清理由。

预设学生几种回答情况:

(1)认为第。

种、第。

种方法都是错误的。师:我们先来看第。

种算法,还有谁也用了这种方法?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师:根据你们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经验,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有的可能会说如果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有的可能会说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表示元的数、表示角的数、表示分的数分别对齐。

师:如果我们擦掉元、角、分这些单位,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尝试举出1~2个反例来说明把小数的末位对齐是不对的,讲清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的道理,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生:第3种方法对,但是计算错了,百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却忘了向十分位上进1。第4种列式和计算过程都对,但是结果忘记点小数点。

师:那你们觉得在计算进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得数不要忘了写小数点,并且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那第2种方法对不对呢?还有谁也用了这种方法?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进行转化的,讲清算理。4.讨论比较,优化算法。

师:比较第1种和第2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达成共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优化方法。

教学例2。

师:看来小数加减法同学们都会了,老师下面考考你们。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师:这里是小林买的两本书的价钱,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你们读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1.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8.3和8.3-6.45这两个式子。

6.45+8.3=。

学生列竖式解答,选取代表性的不同做法板演。

学生讨论汇报:小数加减法,怎样能快速的把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何不同?(小数加法最后要在得数上对齐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8.3-6.45=。

学生列竖式解答,选取不同的做法板演。

订正教师提示:百分位怎样计算?不够减怎么办?

2、总结计算方法。

师: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示:列竖式时……,计算时……,末尾的0……)而后用课件出示,让生真正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提醒: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鸟巢和水立方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吗?

(1)鸟巢和水立方一共能容纳多少万人?

(2)鸟巢比水立方多容纳多少万人?

附答案:

(1)9.10+1.70=10.80(万人)。

(2)9.10-1.70=7.40(万人)。

2.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劳丽诗、李婷获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冠军的场景。课件展示决赛成绩表。

答案见课件。

3.改错题。

课件出示错例,让学生判断错误原因并改正。

答案见课件。

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七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三、运用数学模型。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四、总结。

教学反思:教材创设了核对电脑小票的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课改精神。学生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八

本节内容是在三年级观察由3个、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所摆成的物体,从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形状不变。

在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摆物体的正面的形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想一想,该怎样摆?这当中强调要有各自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里讨论,待有结果以后,再尝试拼摆,通过自己亲身实践,验证自己的设想,这样设计一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猜想,富于实践。二是亲身经历数学学习历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由猜想、假设到操作验证,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能力。

得出各种不同摆法以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摆在原物体某一个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对齐着摆就行了。摆在后面,如果允许不对齐,就会出现更多不同的摆法。

此刻,我又作了拓展;可以再添加相同的小正方体了吗?学生回答:可以。可以添加多少个?1个、2个、3个……一直到无数个。学生的思维很发散,很有创意,真了不起,他们已经发现拼摆中的规律:只要在原某一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即可。

从上面、侧面看形状不变,改变了教学的策略,先研究侧面,后研究上面。因为侧面的摆法和正面摆法有相似之处,仍然有无数种不同的摆法,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拼摆,再借助多媒体演示多种不同的摆法。当研究从上面看时,要求学生直接通过展开丰富想象无需拼摆,直接借助电脑上拖动小正方体展示不同的摆法,同时还提问: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举出了多种不同的摆法。

整个探究过程,大胆放手、扎实有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九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整理计算方法。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

有具体实际意义的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能较快地根据实际意义来计算,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无存在难度。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及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开始乱了阵脚,尤其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在教学中,发觉在没有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小数部分的数位无从讲起,也怕超越了教材。幸好学生喜欢把小数放在具体情景中,那就给算式一个具体情境在讨论“相同单位对齐”,因为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也就是0的计算又涉及小数的性质,为我们教学笔算小数带来了很大困惑。我的处理办法还是把算式搁置在具体情景中(以元为单位),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其实,这里也已经向学生渗透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自参加工作以来,对计算教学的上课思路一直是模糊的。自从参加省小学数学网络研修,听了姚宗岭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知道了计算教学是要讲清算理和算法的。并且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算理的升化。通过对小数加减法的备课,我认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相同的计数单位对齐,计算方法是小数点对齐。但是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笔算,他们大多数知道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也有个别灵的学生知道小数点要对齐,四年级再来上小数加减法这节课,那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从小数的意义来理解,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不相同的计数单位不能直接相加。(想用图形教学法,和市教研员一聊觉得这不是数学模型)。

真正上课时,县市里的教研员都来听课,有点紧张。

学生真能提出98.35+0.7=,7为什么要和3对齐,而不和5对齐?我及时抓住这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只能说出因为5在百分位上,而7在十分位上。这时,我继续追问,能否从计数单位这一方面说一下理由?这个问题有难度,只能说出5和7的计数单位不同。这时我急于总结了。其实完全可以再问怎么个不同法?学生很快会说出5表示5个0.01,而7表示7个0.1,不同的计数单位不能直接相加。

(如果能再随即出示那个图像就好了,不知行不行)。

然后,我又问为什么3非要和7对齐?强化这一算理的理解。

这时,我该总结板书了,可忘了这个环节。马上出示练习小数加法。在学生在做完练习以后,我来了个板书小结。县教研员张老师看出来,笑了。呵呵。但市教研员张老师,却认为这样做比我之前那样设计的要好。我的理解是通过让学生做几个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如何用最简炼的话说一下如何做小数加法。

再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减法,让学生体会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对于小数末尾需要添0的,我通过把3种不同方法让学生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去发现哪种方法最好。

这节课由于没有到电教室去上,没用上实物投影。所以没有处理练习题。这也是我一直毛病。不能做到精讲多练。

县教研员张老师评课:

要强调不光这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满十都要往前1位进1。多看郭思乐的三本书,要用理论来支撑,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生还要继续培养。

市教研员张老师评课:

每一步都要严谨。自主研修时,关注出错的人,每一节别留知识缺陷。

我会每天快乐的工作着、思考着。一定坚持。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笔算下面各题。

21+46=。

96—63=。

39+18=。

651—352=。

2.师:小叮当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a.0.8元=8角。

0.6元=6角。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2—0.6=)。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96页做一做。

学生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0.8+0.6=1.4。

1.2—0.6=0.6。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本节课《小数加减法》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一、生活中的数学会带给学生无尽兴趣。

引入部分,我分别采用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进行导入,促使学生对整数加减的竖式计算进行一个较好的梳理及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教学时,我还用了学生经常遇到的生活情境进行引入,通过图片让学生小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二、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课堂上,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同时,我还对题型进行了拓展,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如:7.3+3.24=、5.1+3.35=等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突出小数点对此的计算方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劳丽诗和李婷的竞赛成绩,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3、在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算出的结果是83.90。学生往往会忘记化简或者是在写到横式上时把化简的过程显示在横式上,而不是把最后的答案写在横式上。对于常犯这样错误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不会化简或不明白为什么可以化简,只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导致的结果。对于这样的学生吗,只能在做作业时多多的提醒,沉下心来做作业。慢慢克服浮躁的毛病。

4、在列竖式计算时,如果末尾两个数加起来是10的话,那个应该写在末尾的0会不写,计算出错。这都是学生粗心,浮躁导致的结果。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劳丽诗和李婷的竞赛成绩,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情景图

2.试一试:把上节课未有解决的问题,试着做一下。

3.把你解决的方法说给你的家长听一听。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出示情景图,检查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教师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拔

1.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估计一下商

(2)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方法同1

3.总结概括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计算

480÷3= 360÷3= 640÷8=

124÷6= 996÷9= 82÷4=

416÷2= 754÷5=

2.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5题

3.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这种除法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采访果品加工厂——商末尾有0的除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140(瓶)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1: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多多少钱?

师:非常好!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6.45?+4.29。

师:第二个问题,谁来?

生:6.45?-4.29。

师:很好!那6.45?+4.29和6.45?-4.29到底等于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生: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用过.

师:是呀,那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的,瞧,我们来看看小数加减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也就确保了相同数位对齐.太棒了!你们已经找到了小数加减法最关键的地方.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些礼物,瞧。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童话故事:4.25。

问: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道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能吗?拿出草稿本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列式解决。

8.3-6.45,谁做对了,你们同意第几种?

8.308.3。

-6.456.45。

1.851.95。

生:第一种。

师:那为什么是这样做的,你有想法吗?

生:8.3中有隐形的“0”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百分位上添“0”?

生:0-5忘了退位减.

师:好了,虽然这位同学出错,但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提示.

师:刚才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让我们有了新的收获,还有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咱们来看看.

如:6.45+4.25=10.70(元)。

师:仔细看看这道题的得数是10.70,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生:得数上,小数的末尾出现了“0”

师:那你知道结果可以怎样写?

生:10.7。

师:为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师:以后,当计算小数加减法,如果小数的末尾是0,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去掉0,在把化简结果写在横式里,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体现.

师:老师这再列出两个式子。.

9.6+60.4=70.0(元)。

师:你们对它有什么建议吗?

生:得数可以写成70.

师:对,最后的得数能化简的就要化简.

师:大家再瞧:9.6-7.53=2.07(元)这个得数上也有0,能去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师:刚才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小数加减法都从哪一位算起?

生:从低位算起.

师:其实这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什么算法相同?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得数要点上小数点.

师:嗯,说得太好了,这确实是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最大的不同之处。

师:谁来说一说在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同桌间相互讨论.

生:...

三、练习巩固。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下书本72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数位要对齐,小数的得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五、作业。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教材来源:

教内容来源:

授课对象: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习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课件

格子图、色彩笔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会用你手中的百格图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生: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二)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单价是整元的文具)。

板书:文具店

结合文具店柜台上各种文具的单价,提出数学问题。

1、提问题与列式。

师:熊妈妈是个热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生:以前的价钱都是整数,现在的价钱都是小数。)

师:现在买3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与前面的乘法算式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数乘整数,现在是小数乘整数。

师:对,现在是小数乘整数。那么,怎样求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板书课题)

(一)意义

下面提出以0、3×3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义?

(二)交流算法。

1、引导探究

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连加。你是怎么加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转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画格子图。学生先画,然后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3个就是3个0、3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就是0、9元。

(三)小结。

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3块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个0、3等于0、9。(师板书完整,补“0、9元”并写答语)

师:下面我们来对上面各种方法作一个分析和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说想法)

1、利用整数乘法意义(连加)

2、化为整数乘法(转化)

3、画图(数形结合)

三、解决实际问题。

(一)做一做。课本p42“试一试”1、2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42“试一试”1、2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交流算法)

(二)计算4×0、3。小组活动,交流算法。

(三)补充练习。

1、寻找小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时约生长0、03米,三时约长了多少米?

师: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生动手涂色)投影学生作品并点评。

(四)深化性练习(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42页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识拓展”(机动性练习)

小新爸爸去菜市场买菜,他买了三条鱼,每条鱼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反思,畅谈全课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乌塔的教案范文(21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为你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一位

    幼儿园大班班级个人总结报告(优秀18篇)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园中年龄最大的班级,它承载着孩子们即将步入小学的重要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学生评价成就和进步的指导和方法:姓名:z任教班级大海燕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通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提供一些借

    神奇的海底世界四年级(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其背后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欣赏优秀作文范文是一个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好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精彩范文。

    消防安全生产会议讲话稿(汇总18篇)

    讲话稿是一种在特定场合发表的演讲或讲话的文字稿件,它能够帮助发言者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意见。请大家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这些优秀讲话稿范文,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启发和帮

    中班教案水果(模板16篇)

    中班教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涂上漂亮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大全(16篇)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这些六年级教案范文涵盖了各个学科和教学环节,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

    学生稻草人读后感大全(13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读者们的读后感分享,希望对大家在写作上有所启发和帮助。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

    学校真热闹三年级(通用17篇)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专业的教育体系。下面是一些学校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思考。今天,天空总是阴云密布,天气阴沉沉的

    于六一联欢会发言稿(实用19篇)

    发言稿的结尾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通过总结观点、提出问题或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收尾。以下是一些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发言片段,希望能够为大家展示出发言对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