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HT书生

教学计划还要结合评价方法,提前设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以便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可以参考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一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在重点的突破上我设计选“最喜欢的小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的题材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熟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预设问题,学生用我所发的统计图统计时用1格表示1单位不够,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想出办法。通过预设问题,学生不但回忆了旧知,更重要的是亲自感觉到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为什么要1格表示2个单位,同时,为以后学习1格表示更大的单位打下了伏笔。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设计与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喜欢的小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投影仪和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互相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你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羊。

2、这三只当中,到底哪一只才是你们最喜欢的那只小羊呢?我们应想个什么办法呢?(学生出主意)。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统计的方法。

板书:统计。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投票环节每人领到一张选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羊。(注意,每人只能选一只羊)。

2、让小组长收集选票。

3、计票选票收集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得票数吗?要知道每只羊的得票数还要把选票进行整理。

(三)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记录他们的票数?

2、教师进行唱票。

3、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小组合作(抱票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仔细听,认真地听报出来的结果,不要计错,同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以便接下来的分析反馈)。

4、记录好后,总结每只羊的得票数。

5、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到课前所发的统计表中。

6、学生填完后,投影展示一两位同学的统计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有画勾,画圈,写数字。

教师可以用板演的方式,适时介绍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哪种计票方法最合适。最后让学生得出哪种方法最好。介绍正字方法的好处:为什么要选择“正”字呢,因为正字有5笔,我们五,十,十五,二十的算比较方便。“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

7、师:在生活中为了更清楚,更美观地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8、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空白统计图,同时投影空白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这张统计图上有多少格?(10格)。

2)可是如果他们有的票数超过了10票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办法)。

9、讨论完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10、师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提问:如果统计的数据更大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办?

11、师生共同把空白统计图的数据填上。

1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统计图作好。

13、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进行评判,(特别是单数票时怎样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4、说一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15、师小结:经过学生们收集票数、整理票数、统计票数,××羊得的票数最多,它当然也就成了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羊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1、让学生想办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选择举手表决,班长点数,老师记录)。

2、学生翻开课本95页,根据整理得统计表完成“做一做”

3、展示学生所填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订正)。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97页第二题。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在学会绕口令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注意唱准休止符。

2、根据图片变化的暗示,学习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3、敢于迎接由绕口令拗口及不断变化的歌词顺序所带来的双重挑战。

教  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了观看幻灯片、图谱的形式,运用视听唱,整体教学法,游戏表演法、提问进行教学。

学  法:利用观看幻灯片提问图谱演示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回答加深印象,指导、参与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快乐中获取知识。

活动准备:

1、山、林、草、路边、洞图片,虎、鹿、兔、猪、鼠的胸饰。

2、可移动的虎、鹿、兔、猪、鼠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教学重点:能够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来。

教学难点:在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唱准休止符,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动物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儿玩呢?

二、观看幻灯片,学说绕口令。

2、师:(教师点击幻灯片2)这是什么地方啊?(山)看看是谁藏在了上山?(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

3、带领幼儿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点击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记忆、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它们都是在哪儿找到的,(播放幻灯片7并介绍儿歌的名字《数一数》)。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幼儿说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个绕口令小朋友们已经都会了真是能干,老师可以把这首儿歌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教师清唱,在唱到休止符时唱半拍,拍一下手)。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唱,老师声音大一些,小朋友的声音小一点。

3、师:下面我们再一次,注意听了老师把拍手的不要了,放在心里面数一。(幼儿再唱一遍)。

四、歌曲表演。

1、师:接下来呀,老师要请这几只小动物上来表演,我用我的耳朵听哪些小动物唱的好我就请它上来表演。(教师听并给唱的好的幼儿带上胸饰,幼儿唱两次)。

2、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下面的幼儿帮忙唱歌。

3、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五个幼儿表演动物的住所。

4、全体幼儿一起表演,按照幼儿的想法去扮演角色。

五、结束语。

师:老师再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出示图谱,改变动物出现的地方)根据老师给的小朋友们自己改一改歌词。

(教师不断地更换图片,幼儿进行演唱)。

活动延伸:

将图片投入到表演区,鼓励幼儿在玩区域游戏的时候边玩边唱边表演。      。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三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6+6+6+6+6=30。

5+5+5+5=20。

3+3+3+3+3+3+3+3+3+3+3+3+3+3+3=45。

这节课存在的差异,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四

教学目标:

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

三、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20xx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

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五

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想一想在这片乡下的荷塘,作者都做了哪些让他难忘的事?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有字词上的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同学和老师帮助。好,现在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

2、师:好,在读课文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音吗?(读词)。

3、师:恩,字词上没有问题了,谁来说一说做作者做了哪几件事?

(师: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都非常仔细。

三、深入研读。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件事,用圈点、勾画或者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之后挑你最喜欢的事读给你的伙伴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再读课文。)。

2、师: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同学思考的都很认真,现在就请你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事,为什么?。

a、打水仗。

1、拟声词,“哗哗”、“呀呀”,很形象地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2、还用了一个侧面描写。写树上的鸟也停止了叫声,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3、后两句话,也用了一个拟声词“扑扑”,也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快乐,另外还有我们玩着玩着就混在一起,扭在一起哈哈大笑,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非常好,这里不仅能看出孩子们在玩耍时候的快乐,更能看出他们的亲密无间,他们的友情。

b、狗刨比赛。

你还喜欢那件事呢,谁来说说?

第八自然段中的“气喘吁吁”和“昏昏欲睡”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玩狗刨比赛时候的激烈和热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第七段的这句话“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向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相当在摇篮中。”这里的“钻来钻去”写出了小伙伴们在比赛时的欢快和自由自在;后边写水流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这里是我们玩耍的天堂,就像睡觉时躺的摇篮。

c、落水被救。

十二段到十六段的句子,这些语句把我当时落水的紧张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我溺水时的反应和感受。

师:你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吗?给同学们读一读可以吗?

(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

师:还有谁喜欢这件事,也来说一说。

“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小伙伴们手拉手用力的样子比喻成了铁链,说明小伙伴们团结和机智,他们能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相处这个办法是很不容易的。

这还能看出他们的勇敢,因为他们为了救我才冒险穿越那到边缘线的。

(你能从文中找到谜底吗?哪有这样的提示?在第十自然段。为后文做了有利的铺垫。)。

师:还有谁想来说说这件事吗?

第十七段的,这里也写了小伙伴的哈哈大笑,这里的笑可以看出他们救人后的轻松。

小伙伴们的善良和憨直,这是善意的嘲笑。

师:对,一方面是孩子们救人后很轻松,用笑来缓解刚才救人时的紧张;另一方面看到我的狼狈相,有可见他们的憨直纯朴。

师:那大家想一想,多年以后作者仍然能记得这些往事,还有什么原因?

荷塘很美。

师:大家同意吗?老师也很赞成!下面就请同学们比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去感受荷塘的美,并且注意老师朗读时的感情、语速和重音。

(配乐朗读第三、四、五段)。

第四段第一句。

“浮光跃金”,把夜晚水的动态和颜色表现出来了,比喻句,把月光照在水面上的样子比喻成了繁星在闪烁。

第五段的最后一句,也是一个比喻句。

把荷花在微风下颤动的样子比喻成了跳舞的少女,形象地写出了荷花摇动时的优美姿态。

上一句。

“绿光”、“绿浪”、“粉红”,这些颜色对比很明显,把白天荷塘的美表现出来了。

第四段后一句,也有写颜色的词“黑绿”,把夜晚荷塘四周的树木的颜色写出来,可以衬托月牙泡的晶莹。后边写到了“在那一位黑绿中,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也是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水面的亮和荷塘的轮廓。

认识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老师写板书)。

齐读最后两段。

四、结束语。

同学们,童年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步,童年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欢笑,是一句句天真无邪的话,是一次次开心畅怀的笑,是一个个亲密无间的伙伴,那就让我们心怀着这份快乐,品味着这份纯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4页例1和第95页的“做一做”。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格代表2个单位),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兴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准备:统计表,方格纸,课件。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七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认识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预习提纲、信息窗情境图、限时作业。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观看奥运比赛的感受。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可以是计算方面的,也可以是和统计相关的。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条形统计图来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描述数据。

1.谈话:在绘制统计图之前,我们先应将数据分类整理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教师提供的统计表。(教师在此说明:水上项目包括:跳水、游泳、划艇等;重技类项目包括:柔道、跆拳道、摔跤、拳击等。)。

项目射击水上举重球类体操重技类其他。

数量(枚)。

2.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来。)。

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项目获金牌的数量。

3.谈话:怎样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教材68页的扇形统计图)。

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分析数据。

谈话: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互动讨论。明确图中数据是指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例如:射击9.8%表示射击项目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9.8%。

谈话:仔细观察,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了解各项目所占金牌总数的比重。

(三)对比发现。

谈话: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项目所得金牌数与金牌总数的关系。

谈话:是啊,两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一)课后自主练习第1题。

这是一道阅读扇形统计图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和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如少数民族人口8.4%,能说出是指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总人数的8.4%。通过该题,学生能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

(二)课后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会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四、课堂反馈,交流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数学内容,进行交流反馈,并和同伴说说学习心得体会。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八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求、宝、剑、急、号、慌、指、靠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及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

难点:难点是学生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解决办法:通过活动及投影演示突破本课的难点、重点。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3.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提问)。

(1)课文讲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看图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想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个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和记号的词义。)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读第三段。

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

(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

4.学第四段。(重点段)。

(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4)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

(5)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宝、剑、指这三个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组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独立认识字形。

求是球字的一部分,以下几个字要做重点指导。

号:上下结构,上边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

慌:左右结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忙字的右半边,下边是撇、竖、竖弯钩。

急:由?、彐、心三部分组成。彐第二笔不出头。

靠:上下结构,告、非各占一半。

(二)指导看拼音写词语。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先让学生看思考题背诵。

(1)有个人去干什么,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事?

(2)那个人心情怎样?他做了什么事?

(3)有人催他做什么?

(4)那个人先怎样?后说了什么?

2.再去掉思考题背诵,背熟一段,再背下一段。

3.最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九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简单数据进行整理,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2、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得到充分的展示。

由于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化倾向,当讨论如果只买一种水果,该买哪种水果时,这就形成真实的两难问题.学生既要考虑到个体对水果的喜好,又想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喜好,真是左右为难.

3、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结果,六种水果该各买多少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就能知道?

引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知。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2、绘制统计图。

(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相互评价.

(2)看统计图表提问题。

三、应用知识。   完成书95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统计?

五、课后延伸。

调查本班同学,把喜欢下面几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出来。(游泳、跳绳、拍皮球、踢足球、跑步)。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材是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本套教材将它安排在本单元。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

本单元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

2.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应该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

3.本单元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

教学时出示主题图,说明这是六(1)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说这些同学都喜欢哪些体育项目,然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这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情况。由此引入新课。

2.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编排意图。

教材根据主题图情境给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的条形统计图,直观呈现出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并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即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并特别说明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使学生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做一做”用扇形统计图展示了100g牛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一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感受编码规则与要传达的信息有关,体会编码的意义和结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3.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探索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

教学准备:

学生身份证号(课前准备)、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写下这个“1”,你想到什么?

师:1表示物体的----数量。后面加一个“0”,你又想到了什么?

师:前面再加“1”,现在成了什么?“110”,报警电话号码。所以,数字不仅仅表示事物的数量、顺序,还可以把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形成编码,表示特定的信息。(板书:编码)。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编码的知识。

二、探长破案,初窥编码。

1、破案情境,激趣导学。

(1)出示情景图第一部分。

说一说:都看懂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能确定谁是犯罪嫌疑人吗?

(2)出示情景图第二部分。

假如你是探长,怎样根据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这两条线索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呢?

(设计意图:“破案推理素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破案”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成员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观察号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交流号码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2)反馈: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3)师小结。

3、根据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锁定3个1972年出生的嫌疑人,排除另外2人。

4.、能否根据银行卡号找到犯罪嫌疑人呢?

(1)出示表格。

(2)交流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设计意图:用“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作为探究对象,探索数字在编码中的应用,了解到编码的一些规则、方法和意义。)。

三、编制号码,再探编码。

1、任务: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需要为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

2、你认为在这个编码中应该体现哪引起信息?与同伴交流想法。

生1:能体现班级。

生2:要能区分男女。

生3:要知道年级。

生4:要知道是哪一个人。

……。

3、小组交流,自主编号。

师:以四年级1班的3号女同学为例,你如何进步编写学号?

(1)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与解释,完善小组编码规则。

(3)全班交流展示。

生1:413,其中4表示年级,1表示班级,3表示学号。

师:针对他的这个编号,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2:如果是学号为10号的`怎么办?

师:能为他的编码改进一下吗?

生3:4103,其中4表示年级,1表示班级,03表示学号,因为一个班级的人数不可能只有9人,会有几十人,所以要给学号两个数位。

师:说得真好,给他来点掌声。还有没有其它不一样的编写方法。

生4:40103,因为我觉得如果学校扩大招生的话,有可能一个年级会达到10个班,所以我给班级排了两个数位。

生5:这样编码还是不知道是男还是女生呀,受身份证号码的启发,看我的是这样编码的:401032,其中4表示年级,01两位表示班级,03两位表示学号,最后一位是性别码:1为男,2为女。

师:真是太棒了,说得也很流畅,把掌声送给有想法的同学。

生6:老师,老师,这是这样来区分男女的,40103g。

师:“g”又表示什么呢?

生6:我把英文和数学相结合,“g”是女生“girl”的第一个字母,男生就用“boy”的第一个字母“b”来区分,现在很多的号码都是这样的,我在电话上看过。

师: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那如果你们明年上五年级了,还能用这个吗?

……。

同学们陷入沉思……。

师:和同伴交流一下,还有什么好方法?

生7:201101032或20110103g。

师:说说你的编写规则。

生7:我是以入学年份来表示年级的,其中四年级的是入学的。

生8:那怎么看出年级呢?如果五年级的怎么表示呢?

生7:2011入学现在就是读四年级,那五年级的算一算就知道是入学的。

师:其他同学们还是什么想说的,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一到六年级都可以用这个学号,还能看出现在就读几年级。

师:那老师这儿有个学号,“201104171”表示的是哪位同学?

生9:20入学的4班的17号男生。

师:那好,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号都写出来,与同桌交流编写规则。

生10:为了和其他学校区分开来,我用学校名称的第一、二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来区分学校,“kk”就是“库坑”的第一个字母。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见识很广,还很有想法哦,给自己来点掌声吧!

3、自己尝试编制了号码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编制号码,自主探索编码规则,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

四、知识延伸,感悟编码。

1.观察旅馆房间号、电话号码,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尝试说说:邮政编码、商品的条码可能蕴含着哪些信息?

3.师简单介绍邮政编码、商品的条码。

4.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交流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了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编码在表达与交流中的简明与科学。)。

五、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数字与编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希望大家留心观察,探究更多有关编码的知识,从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二

《一只小鸟》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冰心以清新柔美的笔触,写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子打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巢里,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文章批评了人类伤害鸟类的行为,引导学生要爱护鸟类,同时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本篇课文表现了冰心对小鸟的爱。课文里的情景对于基层小学的学生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学生在生活中却很少关注。因而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试图通过课件加强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再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让孩子感受小鸟的可爱、可怜。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从而让学生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同时也感受亲情的伟大。

3、试着续写一段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体会亲情的伟大。

1、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2、试着续写一段话。

课件

2课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它的特征或者本领。

1、直接导入:学了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冰心奶奶笔下的那《一只小鸟》有了初步的认识。

2、聆听鸟的叫声。

听,它又飞来了。

出示课件:这是一只( )的小鸟。

板书:快乐 可怜 不幸 无辜

(教学意图:聆听鸟的叫声,唤醒孩子们对小鸟的回忆,从而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 的小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一)感受小鸟的“快乐”

1、出示自学要求,学习课文(幻灯片)

自学要求:同桌合作,小声地朗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受到小鸟快乐的语句。

2、学生汇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1、用“……不能……只能……”说一句话。

2、想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快乐的事情呢?生答

3、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小鸟一家的对话,再移情体验,充分朗读,让学生积淀语感,理解语言,品味情感,小鸟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自然会跃入学生的视野。)

过渡:小鸟在老鸟的关爱中快乐地生活。孩子们,你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小鸟的快乐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

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1、你从这句话中怎么感受到小鸟的快乐呢?为什么它想唱歌呢?

2、生答

出示句子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烂灿的阳光,葱绿的树林,大地一片好景致。

1、小鸟看到什么好景致?

2、欣赏大自然清晨的图片。

3、给“景致”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4、个别朗读

小结:是呀,快乐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我相信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小鸟的快乐。 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小鸟,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吧!

(教学意图:在教学“景致”一词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景致”这一词进行初步理解,接着让学生丰富对小鸟生活的环境-----“好景致”的想象,以感悟小鸟的幸福快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真正把亲密无间的小鸟一家镶嵌在精美的画卷里。画卷美仑美奂,鸟儿快乐自在,学生兴致盎然,真是“鸟在画中乐,情随歌声流”。)

(二)感受小鸟的“不幸”,与伟大的亲情。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一只多么快乐的小鸟呀。但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还看到了一只不一样的小鸟,它是多么的( )!(指黑板)

1、学生按要求学习第3-8自然段。

引:是呀!现在,请大家默读第3-8自然段,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汇报

a、出示句子

“它的血从树上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1)从哪个词知道小鸟受了严重的伤?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朗读

b、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出示第四、五自然段

1、找出小鸟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的感受。

2、生回答

3、个别朗读

c、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老鸟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1、拿起笔,找出老鸟动作的词,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3、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我抓住重点词“跌”、“一滴一滴”、“箭也似的”,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去体会小鸟伤势严重,从而在关键时刻凸显出亲情的伟大。)

(三)、体会孩子对小鸟的这份错爱

过渡:多么甜蜜、幸福的一家子呀!是谁打破了这份温馨呢?

过渡:当孩子们听到小鸟那清脆、柔美的歌声时,他们的心里对小鸟充满了()。

1、从哪些词语看出小朋友们对小鸟的喜爱?

2、生回答

3、孩子们对小鸟的这种爱,和老鸟对小鸟的爱有什么不同呢?

5、现在,这歌声已经( )了,为什么?

(教学意图: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一个学习个体自然对所阅读的文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想象的空间。因此,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你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歌声为什么会消失?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

故事还没有讲完,当孩子们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时,却不能了。小鸟的命运将会是如何呢?孩子们又将会怎么做呢?请你来写写故事的结尾吧!

(教学意图:创编故事结局时,让孩子们对小鸟未知的命运展开大胆的想象从学生们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各自心中那份独特的想象力;紧接着我问“如果你是这孩子,你会如何弥补自己的过错?让学生们有感而发,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1、积累一首古诗《鸟》

孩子们,这里有一首白居易的诗——《鸟》,是老师想送给大家的。

2、总结:孩子们,喜爱并不是占有。更不是破坏呀!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的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的美丽!

1、修改故事的结尾。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鸟、老鸟、小朋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指名读课文。

四、联系巩固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执教者:钱头小学 张施婷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1、师: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是天天做校车上下学的,请举手。(学生示意)平时坐校车时还记得应该注意什么么?学生回答。(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遵守乘车秩序,还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要注意乘车安全……)。

2、请大家仔细看一段视频(公共汽车上)人员上下车的情况。

3、指名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车上的人员在发生变化)。

4、同学们知道么:每当公交车到站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校车或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小朋友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到了,先上了3个人,还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

3、谁能将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三家店后,先上了3人,又上2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

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

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

5、谁能借助学具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板前演示。

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3个数相加等。)。

6、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七里庄站到了,同学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2。

1、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谁愿意说说?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2、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8—1—4=3)。

师: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九棵树站到了,小朋友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3。

1、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车上有9人。

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5人。

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人想到了“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到底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是比原来少了吗?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场景。

组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其余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你看懂了吗?

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也就是乘客的人数,该怎样表示?

板书:9-5+1=59+1-5=5。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

3、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先加上上车的人再减去下车的人和先减去下车的人再加上上车的人。(给学生鼓励的掌声。)。

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有加号和减号。

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

4、总结运算顺序。

生: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

生: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拓展新知。

动物园到了请小朋友下车,要注意安全。

1、师:这一路我们学习了许多与乘车有关的数学知识。大家还想再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么?让我们走进动物园去看看吧!

2、动物园里好热闹啊!小动物们正唱着迎宾歌在欢迎我们呢!老师现在有问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么?课件出示图:

说一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想一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师、这么热闹的动物园,原来正在举行运动会,大家想参加么?

3、小猴摘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小兔子采蘑菇。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4、全家总动员。说一说,算一算。

5、谁游得快。

6、齐心协力,团结胜利。

四、全课总结:

1、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的确不少,看小动物们还给你们写了四封信呢!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吗?那你得帮老师算一算,这9张邮票如果每封信上贴2张,还剩下几张?最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团结合作。

五、作业:47页5,6。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四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乘车。

2+1+4=77-3+2=66-3-3=0。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五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板书课题:乘车。

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乘车。

2+1+4=77-3+2=66-3-3=0。

9.教学设计的心得。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理解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学习难点:

计算的准确和实践运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瞧!笑笑去学校也要坐公共汽车。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和笑笑来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自主探索。

出示主题图:

1、教师说明:2路公共汽车驶来了,驶向少年宫.百货站到了。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4)学生讨论。

(5)全班交流。

3、列式计算。

(1)师:那要想准确算出在车上有多少人?(板书问题)你想怎样列式呢?(生说师板书)。

师:好,那就动笔计算一下,现在车上究竟有多少人?

(2)生独立做,师边巡视。

4、讨论探究。

全班交流,指名说,师适当点拨。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48+32—1639—13+47。

师:我希望咱班同学在计算时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那老师这里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把他做对吗,那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这两道题。

2、实践应用。

出示星星合唱队背景图。

(1)指名说清题意。

(2)估一估,现在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

(3)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四、教学回顾。

今天,你学会了些什么?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那么在课下的时候。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一、安全知识认知。

1.通过探究之旅,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2.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知识。

3.知道在遭遇突发事故时的应对方法。

二、安全技能培养。

1.掌握乘坐公交车、小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的安全技能。

2.培养在乘车过程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应急能力。

三、安全意识提升。

1.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2.提升主动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乘车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知道意外发生时如何应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

(二)提出并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板书:乘车安全)。

二、探究新课:

(一)认识乘车中的危险行为。

1.看图听故事,回答问题。

(1)公交车上发生了什么事?

(2)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3)小明听了妈妈的话又会怎样说?

2.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1)小宇为什么会受伤呢?

(2)你认为小学生在乘坐火车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3.看图,说说下列行为会导致什么危险?

(1)将身体探出车窗外。

(2)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3)在乘车中打闹。

4.小结:刚才听到、看到的故事和图片中向我们介绍的都是乘车中的危险行为,这些不良行为还有很多,它们会导致非常不好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安全乘车行为。

看图,学会安全乘车。

(1)乘车中系好安全带。

(2)乘车中抓牢安全扶手。

(3)乘车中抓牢驾驶人。

(4)想一想:我们在乘车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三)学习遇到意外时的应急方法。

1.阅读事例,回答问题。

(1)警方是如何快速找到肇事车辆的?

(2)你从这个事例中学到了什么?

2.出示重要提示,学习应急方法。

(1)发生事故后,如果发觉身体某个部位骨折或者失去知觉,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应躺在地上等待救助。

(2)遇到交通肇事者逃逸,应尽可能地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等信息,为公安机关迅速破案提供线索。

(3)及时拨打求救电话。

三、拓展实践:

危险判断:

看图,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乘车时玩尖锐、锋利、危险的玩具。

2.在公交车上打闹或把头、手、胳膊伸到车窗外。

3.汽车行驶中不抓扶手。

4.儿童坐在后排座位,未系安全带。

5.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

四、总结提升:

1.介绍小资料。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剑、舷、号、催、准”5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寓意。

学情分析:文言文文章,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见不多,因此,教会孩子读古文的方法,即是为孩子们今后学习古文推开一扇窗,铺开一条道路。三年级时,学生虽已经初步接触过古文,但要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仍有一定难度。,诵读文章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驾驶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明白求剑人的想法错在哪里,从而体会课文中要说明的道理:讽刺那些死心眼,不懂得变通的人。

教学准备:

录音文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新授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题,请同学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刻舟求剑”的字面意思。(出示课件)刻舟求剑:指的是在小船上刻个记号,再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找宝剑。师述:那么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认真听故事。

2)听课文录音(课件出示要求)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故事中人的语气,在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做记号,标出自然段。

3)检查生字的读音(出示课件)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刚刚大家听故事听得怎么样。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出这些词语。师纠音。再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生字中易错的地方。

5)出示生字卡片,指导书写。大家已经标出了课文中的生字,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写法。注意把字写规范。

(三)活动(探究课文,感悟文义)。

1)请一名学生回答上面问题。并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句子。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自然段。提问:这个人宝剑掉。

到江里后他是怎样的神情?(一点也不着急)你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学生读出句子。船舷是什么意思?船两边的木沿上。

3)提问:那么这个人宝剑掉了,别人是怎样说的?请一个同学回答。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

4)提问:那么这句话可以看出旁边的人怎样的心情?着急。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请一名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个人的宝剑掉了,别人很着急,而他反而只在船舷上做了个记号。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找出答案。注意让学生读出那个人不慌不忙的语气,使学生理解“不慌不忙”这个词语的意思。不慌不忙是指不慌忙不着急的意思。

师:大家看到文中出现了两个“这儿”这两个“这儿”指的是哪里呢?那个人认为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船舷做了记号的地方。其实船已经到岸了,那还是同一个地方吗?不是。

6)这个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你们想一想:这个人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四)练习(讨论交流,悟出寓意)。

1)学生讨论最后那个人最后没有把剑捞上来,他错在哪里?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现在再请同学们说说学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刻舟求剑》。

2、把这个故事说给同学听。

3、续写《刻舟求剑》。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十九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1)2+7-8=2+4+9=8+9-10=9-8-1=。

3+9+6=7+8-4=6+7+1=10-6+7=。

(2)27-7+10=28+8-30=8+17+20=。

36+7-20=96-6-90=54-8-30=。

2.笔算下面各题.

二、探求新知.

生:是的,我经常乘坐,当公共汽车到达一站是人数会发生变化,因为每到达一站时都会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乘客.

师:谁能说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时,车上的人会增加;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少时,车上的人数会减少.

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车上原来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师:看图,说说这幅图中车上的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多了还是少了?

学生讨论.

[点评]: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三、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上车19人,下车的有27人,下车的比上车的人多,所以现在车上的人数比原来的56人要少.

(2)车上原来有56人,下车27人,就用56减27,又上车19人,再有56减27的结果加上19就是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车上原来有56人加上上车的19人再减去下车的27人,就是车上现在的人数.

2.演示算法.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竖式算一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板演。

[点评]:在计算方法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同学们,你们也自己试试用这两种方法算算下面两道题:

学生试算。

四、课堂练习.

1.看看下列竖式毛病出在哪?

问:同学们,你能把他们改正过来吗?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点评]:在这个练习中,不仅让学生注意到计算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还让学生注意到在竖式格式上的问题.

2.练一练。

(1)出示图片.

题目:星星合唱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68+25—39=92—47+36=。

3.思维训练.

跳绳比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数。

小聪。

24。

30。

90。

小明。

29。

29。

94。

小亮。

26。

30。

(1)前两次比赛结束时,小聪共跳()下,小明共跳()下,小亮共跳()下.

(2)第三次比赛时,小聪跳()下,小明跳()下.

(3)小亮获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下,他第三次可能跳了()下.

注明:教师应让学生先讨论,弄懂这个表格的意思,再填空.(3)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因此答案是不唯一的.

[点评]:这个练习先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板书设计。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二十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板书课题:乘车。

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乘车。

2+1+4=77-3+2=66-3-3=0。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二十一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4页、4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

1、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乘车这一熟悉的生活情景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模拟演示,构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有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充分注意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生:愿意。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的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意来当司机呢?(挑选一个男生当司机)。

2、学生汇报。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1+4=7)或(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学法同上)。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可能提出有关连减的问题)。

(以上设想,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整理、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不同坡度的教学活动,达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a直接数,再填空,比较计算。b先归类、整理图片,再填空,比较计算。c直接数,再填空,然后归类摆图片,再比较计算。……)。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二十二

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魔女!

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好漂亮啊!

师:跟她打个招呼吧。

生:(踊跃地)你好!嗨!……。

师:小魔女的小魔杖可以变好多的智慧星,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最后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一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喜欢)。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你们喜欢看马戏,决定带你们去马戏团看一看。(学生兴趣高涨)。

(评析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看马戏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1.探索连加。

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师配旁白),科华北路站到了,先上了4个人,有1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

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科华北路站后,先上了4人,又上了1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4,1,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4+1=7(师板书)。

师:2,4,1,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4表示先上来4人;1表示后上来1人;7表示现在有7人。

师:孩子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

生:我是先算2+4=6,再算6+1=7。

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老师边讲边板书:2+46+1=7)。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评析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

2.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师配旁白)。汽车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前门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游乐园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7人,游乐园到了,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有6人。

师: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

生1:7+2-3=6。

生2:7-3+2=6。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1:第一个算式先算7+2=9,再算9-3=6。

生2:第二个算式先算7-3=4,再算4+2=6。

生3: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算。

师:你真聪明,会把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合在一起说,孩子们同意给他一颗智慧星吗?(同意)。

生4:是从左边算到右边。

师:真了不起,用这么简单的话说清楚了运算顺序,小魔女奖给你一颗智慧星。对,我们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四人小组,轮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讨论讨论。)。

生1:我们认为第一个算式是先加上车的,再减去下车的。

生2:我们认为第二个算式是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车的人数。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既有加号又有减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马戏团终于到了,瞧我们的小猴子站在大门口说要变魔术考考你们,不然不让进,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愿意)。

(师戴上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子。)。

师: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

生:5+2-3=4。

师: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小猴子我又要变魔术了。

(小猴子先从7根中拿走2根,再拿走3根。)。

生:7-2-3=2。(师板书)。

师: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生:因为小猴子拿走了两次。

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什么?(师引导)。

生:“连减”。

师:(取下头饰)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变魔术考考同桌好不好。

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变,一个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同桌活动)。

(评析教师示范,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教师的一句“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生: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激趣练习,应用拓展。

1.练习1。

生:8只。

生:8-2-3=3。

师:请你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汇报想法。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原来有8只鸟,先飞出来2只,又飞出来3只,还剩3只。

师:你真能干。

(评析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增进友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习的本来面目。)。

2.练习2。

接着,小鸟把我们带进了小狗训练室。瞧,我们的训兽员阿姨正在教小狗做算术呢。(动画演示,出示5-4+2,训兽员阿姨问小狗:“5-4等于几?”小狗叫:“汪”;又问:“1+2等于几?”小狗叫:“汪、汪、汪”。)。

师:你能比这只聪明的小狗算得更快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个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参看“试一试”和练习2出示三份题,以同桌为单位开火车形式比赛,计算过程和得数都对者,为本组赢得一颗智慧星。)。

(评析小狗算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习计算过程,同时也激起学生计算比赛的欲望,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掀起了高潮,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3.练习3。

生:小狗有3只,海豚有5只,老鹰有2只。

师: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一起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再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的空填一填。

狗()只海豚()只老鹰()只一共有()只。()+()+()=()。

(注:狗、海豚和老鹰用头像。)。

老鹰比狗少()只。()-()=()。

海豚比老鹰多()只。()-()=()。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活动。)。

汇报成果,并贴在黑板上展览。

(评析活动中学生有的数,有的算,有的写,有的想,好一幅“繁忙”的景像。学生在活动中手、眼、口、脑、耳多种器官并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果的汇报和展览让学生充分享受合作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4.练习4。

师:小朋友们,想看看动物们的精彩表演吗?

生:想。(兴奋又好奇。)。

师:好,我们一起去看马戏吧!要仔细看哦,因为我们的小魔女会在你们看表演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让你们帮助解决。

(放马戏录像,学生很兴奋地观看。)。

(1)马戏放映至有5只海豚,每只顶2个球的画面,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2+2+2+2+2=。教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2)马戏又放映至大象踩气球画面,有9个气球,大象踩一次炸2个,再踩一次又炸2个,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9-2-2-2-2=。教师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小魔女觉得你们真是聪明,她的小魔杖一挥,给每个小组加了两颗智慧星。

(评析由画面引出算式,计算算式时又借助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二组和三组。

师: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

生:耶!(师生一起鼓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质23篇)篇二十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设计思考:利用乘车和看马戏表演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出示课件)笑笑他们要乘公共汽车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怎样计算呢?

淘气: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

笑笑: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有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峰: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该怎样计算呢?先算7+2=9,9-3=6。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正确。7-3+2又等于多少呢?自己算一算,有困难可以摆小棒或画圆圈。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乘车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把故事的情境用画圆圈或摆小棒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乘车”的图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较容易地有加法类推到加减混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3、学习连减。

(出示课件)汽车继续前行,终于到马戏团这一站了。笑笑和她的同学们要下车了。

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东说:车上原来有6名乘客,先下去4人,有下去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自己列式解答。

6-4-2=0现在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

我们来看这个算式,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设计思考:在连减的学习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4、试一试。

书第44页试一试。

5、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课件录音)小宇: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小茹: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过马戏团大门游戏:算一算。

2+7+1=10-7-3=。

9-3-2=6-3+7=。

7+2-8=10-4+2=。

10-8+5=3+5+1=。

8-8+4=3+5-6=。

2、小鸟图。

教材第45页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

3、三只小狗算题游戏。

教材第45页第3题:数图形,算一算。

4、马术表演。

用加减混合方法解决问题。

5、马术表演、刺猬表演。

教材第45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

6、解决问题:分水果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第47页第4题。

(设计思考: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大量单一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设计马戏表演,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注意练习的适度,使学生在观看马戏表演的兴趣中掌握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

四、结束。

说一说生活中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编成数学题,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说,并和同学互相解决编的数学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团总支干事工作计划(热门18篇)

    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书可以使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从中学习和借鉴。春去夏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本学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总结报告(实用14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进行梳理和总结,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之处。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年度总结,不妨参考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初三秋的独白大全(15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还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准的表达来展示出来。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并学习。

    以生命之花为话题(通用18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优秀作文是字里行间流淌着思想火花,给人以启示和思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

    自己的收获(精选18篇)

    优秀作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增添文章的魅力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几篇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想法。爱情的事,又有谁能够真的说清楚?当两个人陷

    个人反担保协议书(精选17篇)

    担保合同应明确担保期限、逾期风险以及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担保方式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经以上双方当事人充

    太空之梦想象(专业20篇)

    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更在于他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决心。这是一些激励人心的梦想实现故事,让我们相信梦想可以成真。也许你会奇怪,我怎么能去太空呢?其

    高中励志奋进(通用19篇)

    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励志是人生的底色,成功是奋斗的动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收获。毅力坚定的人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事

    贝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6篇)

    对于一本好书的读后感,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在内心涌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能够启发和激发大家对于阅读的热爱。一片黄色的沙海,没有水,没有太多的植物

    野生动物活动方案(热门19篇)

    活动方案的实施和管理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活动方案模板,希望能给你的活动策划带来一些灵感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