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温柔雨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课时和教学进度,有计划地安排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案。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制定教学计划的思路和依据。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智叟。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板书设计:

愚公妻智叟。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二

4、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惩(    )    迂(      )    焉(     )  箕畚(     )。

荷(    )    叩(      )    龀(     )   匮(      )。

一厝(         )朔东          。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

1、自由朗读,疏通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

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3、自读课文。

(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

4、指明读 。

师生共同评价。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质疑。

学生提出疏通有困难的字、词、句。全班合作交流解决。

3、指名学生翻译。

小组和其他同学补充。

四、归纳交流。

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字、词、句中的特殊用法。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2、一词多意。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4、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字。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三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四

于春祥学生实验中学初三(5)班。

学习。

目标1.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一、二、三。

2.创新想象。

重点。

难点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课提要。

导入。

新课。

1.导语:学完了文言文《愚公移山》之后,你想欣赏《愚公移山》的动画故事吗?你想了解愚公故里的现代生活吗?你想聆听《愚公移山》动人的歌曲吗?你想展示你那丰富的想象才能吗?今天的课会使你如愿以尝。请看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2.播放学习目标幻灯片生发学习兴趣,

认定学习目标排比导入,诱发兴趣(2分钟)。

动画。

阅读1.播放《动画故事阅读》幻灯片。

3.播放创编故事片断幻灯片赏读《愚公移山》动画故事。

按要求答问并创编故事比较阅读,引发创意。

创编故事,想象求异。

网络。

阅读1.播放网络阅读幻灯片。

2.播放《愚公村》图片、文字幻灯片。

3.组织创新想象训练阅读网络图文,按要求答问。

创新想象口头表达训练培养网络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歌曲。

赏读。

结课1.播放歌曲赏读幻灯片。

3.播放片尾幻灯片歌曲欣赏,精神感悟。音乐烘托,营造高潮。

引发共鸣,含蓄而止。

下一篇: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同...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五

2、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听,完后举手纠正。 。

3、出示小黑板,给课文中生字注音。 。

4、范读课文。 。

5、学生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 。

二、1、我提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

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把它列出来,大家一齐说,我来写。 。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

2、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人物表,同学们看,这个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且:将近) 。

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 。

(孀妻、遗男) 。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

方七百里,高万仞 。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

工具简陋 。

时间漫长 。

行程远 。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

文章中有两个人物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看是谁呀? 。

愚公妻————智叟 。

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    你太不聪明了! 。

他的妻子说了吗? 。

智叟和愚公妻是怎么称呼愚公的? 。

君 ———— 汝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 。

尊敬                轻视、看不起 。

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语含关心、担心。 。

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语含一种讽刺、挖苦的意味。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不能动。 。

同学们看,我们本来还以为他们态度上差不多的,但仔细一分析比较, 。

差别就明显了。 。

4、对移山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

移山的目的明确、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              不笨! 。

对智叟的有力反驳 。

一学生读愚公语 。

智叟反应:亡以应      哑口无言      无言以对     理屈词穷 。

(全体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

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

板书设计: 。

献疑 关心担心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六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智叟。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愚公妻智叟。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七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八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认识的生字,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3:情感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深刻含义。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交流神话故事:

2、听歌曲、猜歌名:

3、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查字典、质疑问题)

谁知道愚是什么意思?公又是什么意思?愚公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课文读的很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为什么移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想一想能带来哪些难题?

3、面对着他们的生活,劳动带来了很多困难的王屋与太行,凭借着一身肝胆,愚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移山)

4、那么对于移山这件事儿,其他人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5、移山成功了吗?

学生交流,(齐读第14自然段)

6、移山遇到困难了吗?如何移山的?

8、愚公是怎样回答的?都谁来帮忙了?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还有谁来了?

10、面对着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11、愚公的话共有两句,最后以感叹号结束,表达出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引读)

(四)、分析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

1、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愚公和智叟着两个老人,愚公真的很笨吗?他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即使是山移走了,他能享受到移山之力吗?(不能)那他不是傻吗?(不是)。用我们现在的观点说他是为了谁?(子孙后代)对呀!他是为后代造福,从这个观点来看,他不仅不笨还很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是(大智慧),。文中的智叟他很聪明吗?(不是)。他只是小聪明而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人。

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课文,老师也感触颇深,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六)、用儿歌和感悟结束教学。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九

(干干所赐):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这让我觉得知识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只是知识的功能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请网友们指点迷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一

先提炼要素,揭示其作为一个隐喻,包含着励志故事的普遍特征; 。

后以同类文本作比,彰显属愚公神话特有的异志; 。

二、 教学目的 。

1.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勾选提要,了解民族的朗健精神。 。

2. 分角色朗读、辩论,懂得真理的相对性。 。

3. dv实录,小组讨论,探究愚公移山故事的文化内涵。 。

三、 教学过程 。

移 。

愚公 。

[一]四大元素 。

山 人 过程 结局 (听课文朗读) 。

山是怎么样的 愚公是怎么样的 移山是怎么样的艰苦 结局又怎么样 。

方七百里,高万仞————艰巨的 。

残年余力————————微弱的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长期的 。

无垄断焉————————最后的 。

[二]三处差异 。

比较阅读:见材料一(夸父逐日,敬畏填海) 。

1.人数 课文(5个) 材料,(1个) 。

外援 4 无 。

结局 成功 失败 。

愚公最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2.引出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辩:后息为胜,最后发言的人就是胜利者。 。

[三]两种假设 。

“……何苦而不平?” 插入 智叟曰:“…………(学生想象)” 。

文章的最后 插入 智叟曰:“…………(学生想象)” 。

两处额外添加请学生讨论 。

——如何重新评价愚公? 。

1.假如愚公早料到“帝感其诚”或者与帝达成了协议,你如何评价愚公? 。

请大家猜想 。

[四]一个疑问 。

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人还会对愚公的事迹津津乐道?引出两个外国人的思维 。

学生回答。文章回到了励志故事那一普遍特征,本文主角所表现的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二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阐述清楚。

教学难点:说话要有针对性,能有条理、合乎逻辑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录音播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四、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五、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六、总结。

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为发言最佳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颁发“最佳口才奖”。

文档为doc格式。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三

学会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的深刻含义。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好吗?(歌曲:愚公移山)。

师:听完了这首歌,你知道歌曲中唱的是谁的故事吗?(愚公)。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王屋、太行)。

师:你说得太好了,说明你们认真倾听了,认真倾听是最好的习惯,不但可以获取知识,还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有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了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认真倾听。

师:“愚公移山”就是刚才咱们欣赏的这首歌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

师:谁知道“愚”是什么意思?(愚蠢、蠢笨、傻)。

公又是什么意思?(对年老男子的尊称)。

师:愚公又是什么意思?(愚蠢的老头)。

师:同学们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听过)现在我们就到语文书中,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写愚公移山的,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100页,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的办法学一学,然后把它多读几遍,(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很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查字典、工具书、问同桌、问老师)。

师:同学们都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这样真好,本课有多要求我们会认的字,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识字成果好吗?(出示词语)。

学生认读生字。

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

三、精读课文。

师: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师:是的,“王屋、太行二山,方七万里,高万仞”就是说,王屋山和太行山面积有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给愚公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

师:同学们想一想能带来哪些困难?(生:)。

师:面对着他们的生活,劳动带来了很多困难的王屋与太行,凭借着一身肝胆,愚公作出了怎样的决定?(移山)。

师:那么对于“移山”这件事,其他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并画出来。

(愚公、子孙、妻子、孩子、智叟)。

愚公:提出并率领子孙们移山。

师:愚公是一个90岁的老人,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

90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生答)。

师:90岁基本上经历了人的一辈子了,生活经验十分丰富,他提出了移山这件事,他的子孙们同意吗?(同意)你是从哪知道的?(3、4段)。

师:移山的过程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能看出不容易呢?(8、9)。

师:同学想在移山的过程中,愚公他们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生答)。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生:石头、土块往哪放?)。

师:谁提出来的?(愚公的妻子)。

师:愚公的妻子是怎样说的?(生:读妻子的话)。

师:愚公的妻子是对移山这件事反对吗?(商量、建议)。

师:是的妻子的话体现了她的细心,把移山中的困难考虑充分,事先做好准备。

师: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应该怎样说呢?(心平气和)是像你的妈妈对爸爸说话吗?那应该是像谁?(老奶奶对老爷爷)又该怎样读呢?(生读)。

师:愚公是怎样回答的?(分角色读)。

师:是啊,只凭着愚公一家人的力量,就要把两座大山移走真是太不容易了,同学们想,我们现在又现代化的劳动工具,要想移走一座大山容易吗?(不容易)那么愚公一家老小只靠着手提、肩挑就要把大山移走,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不怕无能就怕无恒”。听到了愚公和他的子孙挖山不止的消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忙了,都谁来帮忙了?(邻居孩子)。

师:只有邻居孩子一个人吗?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还有谁来了?

师:大家每天都到山上去和愚公的家人们一起喊着号子进行劳动,刚开始只有愚公一家人,号子应是(嗨哟嗨哟)。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忙了,号子声应是(嗨哟嗨哟)。最后人们那坚定地信念,使他们的号子声惊天动地。(嗨哟嗨哟)。

(13)师:多鼓劲的号子声啊,这声音惊天动地,这声音气壮山河,这声音表达了愚公任凭扁担把脊背压弯,也要把山移走的信心和决心。

(15)师:读一读描写智叟的话,从中你知道智叟的态度如何?

(盛气凌人、嘲笑、自以为是)。

师:谁能把这个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智叟的话活灵活现的再现出来?(生读智叟的话)。

师:面对着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生:读)。

师:愚公的话共有两句,最后以感叹号结束,表现出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

教师引读。

(1)是啊,面对着满堂的儿孙,愚公要了却他心中的祈愿,所以他信心十足的告诉智叟:“生:……”

(2)面对着智叟的嘲笑,愚公移山的信念不改,所以他坚定不移的告诉智叟。生:……。

师:故事的结局怎样呢?山被移走了吗?请同学们齐读(14)段,

板书:夸娥氏的子孙,移走。

师:这么说愚公还是无能的了,最后还是靠神的力量把山搬走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感动了玉帝)。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愚公和智叟这两个老人,愚公真的很笨吗?

师:他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即使是山移走了,他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不能)那他不是傻吗?(不是)用我们现在的观点说他是为了谁?(子孙后代)对呀!他是在为后代造福,从这个观点来看,他不仅不笨还很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是(大智慧),有个成语叫大智若愚,就是说大智慧的人好像是很愚蠢,其实他深谋远虑,那些只能看见眼前利益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他,所以才说他很笨,就像是文中的“智叟”他很聪明吗?(不是)他只是小聪明而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人。

生:……。

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课文,老师也感触颇深,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司汤达的名言与同学们共勉。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的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板书设计:

子孙:同意移山。

孩子:帮助移山。

妻子:提出建议。

智叟:反对移山。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四

1.掌握文中的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

3.讲读故事情节,初步体会愚公精神。

1.掌握文中的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

(一)导入: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二)学习新课

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a、“方”七百里(方圆,指面积。这里周围的意思。)

b、“指”通豫南(通“直”一直)

c、“阳”(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d、“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e、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f、“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g、“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h、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i、汝心之“固”(固执、顽固)

j、“虽”我之死(即使)

k、“何”苦而不平(愁)

2、词性活用、一词多意、通假字

a、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b、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

c、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3、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

a、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1)杂然相许

(2)杂曰。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e、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1)“年且九十”(说明年老)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

(3)“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4、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a、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c、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

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

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3、识字写字。认读本课生字。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形声字:霄、渤、痴、娥。 “寡”的写法。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六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文档为doc格式。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七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八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十九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寓言的特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增强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3.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

4.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培养顽强的毅力及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文言文语感。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难点: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形象,领会愚公精神,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之。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老愚公。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文,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也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拜会愚公,见识他移山的壮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三、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1.补充注释的字词:

2.学生归纳通假字。

3.找出文中一词多意义的词。

年(年龄,岁月)且(将近,况且)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们,代词这,代词这件事)而(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焉(代词哪里,语气助词)其(代词他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们)。

4.请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面(名词活用为动词面对)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把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四、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模板20篇)篇二十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

    房地产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大全(15篇)

    通过撰写工作报告,我们可以记录和展示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工作报告,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大

    菜市场的小学生(通用20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逻辑严密的结构和合理的论证,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思维和敏锐观察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周末,妈妈派我

    给运动员加油广播稿(优质20篇)

    广播稿是一种通过电台或其他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书面材料,用于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意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热门话题的广播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广播稿写作有所帮助。

    职教教师心得体会职业教师心得体会(实用15篇)

    编写教师心得体会不仅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在下面的范文中,教师们详细总结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值得借鉴

    保卫安全演讲稿(实用15篇)

    安全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重点突出,让听众能够快速理解并记住安全知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次安

    检讨书自我反省小学生课间操打闹(模板24篇)

    通过写检讨书,可以增进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检讨书,以下是一些范文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参考。尊敬的老师:您好!对不起,我深深得

    我最亲爱的爸爸(专业20篇)

    作文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成绩优秀的作文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作的。我的爷爷在我很小

    小学生的建议书范文(21篇)

    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能够推动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意见建议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敬爱的校长:您好!在我们星光

    总有离开的时候初三(汇总14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能够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发。阅读优秀作文是培养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弘扬平等的演讲稿中学生(通用18篇)

    中学生演讲稿的主题可以包括学习方法、校园生活、社会问题等,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是一些中学生演讲稿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