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念青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力求做到科学有效。下面是一些经过教师们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验证。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一

一、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3、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4、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5、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通过以上分析:能否为一二节拟一个总标题。说明理由。

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是我虚化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她们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强的精神之源。

对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对生命的感悟已足够,感谢《我与地坛》,感谢史铁生。

诗朗诵:凡高散文:对生命的热爱(视频)(随机)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结束语: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二

青灯一盏,素纸两张,又可以对着无尽的绿格子随意挥洒了,自由的世界无拘无束,天地自在我心中。当幻想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从古籍中栩栩凸现时,当我把心中一切隐秘的情感托付予他们时,我惊喜地发现,他们至今都没有停止那优美而典雅的生活。

当世人在探究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欣赏维娜斯迷人的丰腴体态时,我眼前却时常出现中国古代仕女的影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蛾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人如词,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好词的评价,不仅“骨秀”更兼“神秀”.凌波微步、月露花影的仕女比起蒙娜丽莎来说,多了几分纤弱,多了几许灵秀。

当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使今天千万情侣为之昏厥的时候,陆游与唐婉的曲折恋情却更让我怀念。当那对被世人奉为精典的忠贞情人双双殉情,一了百了时,陆游却不得不在当初“红酥手、黄藤酒”的柔情蜜意中苦苦挣扎,“错、错、错”、“莫、莫、莫!”,有相思之苦的感情才有质量,这比起“生要同床、死要同穴”的决绝更让人回味。

当我们从早到晚研究english,把和外国人眉飞色舞地攀谈几句天气引以为荣时,我却醉心于华语的凝练、简约、隽永。打个比方吧,华语中的一个“郎”字用英文则要说ahandsomeboywithoutagirlfriend,如果“郎”仅仅是帅气而没有结婚的男子,那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英文又怎样还原这个至情至性的美丽画面呢?当我们不得不赘语连篇地表达一个简单的念头时,唐诗宋词,是否让你惊艳,给你慰藉。

然而今天,华语是否真的到了虎落平阳的境地,我们还能拥有那把华语晤谈境界推到极致的阵阵茶香吗?笑容只能在脸上凝结,心底卷来绵长的慨叹。

曾记否?那个属于中国人的时代——大唐帝国。她是诗的国度,更是中国古代繁荣的顶峰,这使得唐诗以神韵和气象胜。盛唐是如此的优美而典雅,比起当今欧美强国所炫耀的那种新富赤裸的刺亮,盛唐的语言优势与心理优势互为表里,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子民所应当具有的尊严与骄傲。

曾记否,唐宋时期外国人争学汉语,尤其日韩文化,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派生。一部日本古典文学著作《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的诗歌达九十余处之多,第一回《桐壶》更是有赖《长恨歌》而成立,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化,沉浸在近乎虔诚的顶礼膜拜中。

然而,曾几何时,岁月悄悄带走了我们的骄傲,我们陷入了尴尬之中,——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特别是语言文化的大国却至今无一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尽管李敖说:“我们不为诺贝尔奖写作。”尽管那仅仅是一个11个瑞典人评出的文学奖,我们可以不在乎,可是,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诸如日本的川端康成蜚声世界时,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我们的骄傲在哪里?当外国人要到日本赏樱花、品茶道,欣赏穿着和服,登着木屐的日本女子,并称之为“东方文化”时,有多少人明白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心情,有多少人愿意去体味登高时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苦楚,而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对日本女子的温良恭顺嗤之以鼻,却在满街毫无个性的烈焰红唇中标榜个性。

个性?一个连自己民族的文化都可以抛弃的人何以谈个性?这样的所谓时尚,无非西方文化的劣质拷贝。我怀念,怀念那红袖添香的温柔,我渴望,渴望那芙蓉出清水般的清纯,我期待,期待那刚出土的战国编钟,重新唤醒远祖的精魂,千年的文明。

我迷失,我彷徨。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无法融通的,就像你无法想象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何会写出一篇关于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文章。同样,就像曹雪芹之于莎士比亚,孔子之于苏格拉底,孟子之于柏拉图,荀子之于亚历士多德一般。也许这个多元的时代会让他们有了一些跨越时空、国界的联系,但是,这样统一的另一面是绝对的对立,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可证明:浩浩荡荡的五千年与小河淌水般的几百年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等同的。

我醉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流连忘返,我不可自拔。不在乎她是花开在中国而果结在了他乡,我只沉醉于花的圣洁、芳芬、高雅以及在绽放时淋漓尽致地释放生命的激情,那是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愿望与追求和渴望灿烂的写照。

山那边邻国的一位老人说:"你的花的浓郁芬芳里弥漫着如今已成梦境的岁月的声声叹息——那已消亡的世界的眷恋情深的哀思,你的轻风里满载着已从人类语言中消失的古老的爱的传奇。

让花儿永远美丽。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三

重点:

1、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样?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什么?

五、齐读第三段,写什么?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小结全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花,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于用人工方法摧残梅花为例,深刻批判统治者严酷的思想钳制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现对人才遭遇的不满。2、都表达改革现实的愿望。

异:1、前者托物言志,侧重对人才的挽救。

2、主,侧重对人才的任用。

八、板书。

龚自珍。

梅——病——祸——疗——决心。

比较鉴赏。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四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

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泣疗贮。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5.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

六、熟读。

学生熟读成诵。

七、作业。

1.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课后练习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重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解下)。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本]。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本)。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根本,基础)。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考察,推究)。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2.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1.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3.抽查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

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土”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入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为什么采用隐晦的手法?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促进学生理解。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三、鉴赏语言。

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语言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主要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本文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几句形成排比,一气呵成地写出了那些人的评梅标准。又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

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学生可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资料】。

一、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入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二、作者简介。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五

a.课时安排:11月26日共1课时。no.68。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阅读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口试)。

二、说理性、哲理性散文概说。

散文,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文学体裁,自有其“永生”的诀窍,读散文而不解其奥妙,事倍功半,尽事无功则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一)散文的特点。

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始终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一方面“是匕首,是投枪”,一方面又“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它总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为人熟悉、抑或陌生的角度,鲜明、抑或含蕴地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散文的选材非常广泛,可以是国际大事,更可是生活琐事,但无论为何,都会,也都应显现出其勃勃的生命力。

散文的写法,可谓不拘一格,异常灵活,篇幅可长可短;长则宏篇巨制,短则尺寸天地;长则例、论丰富思想深邃,短也滴水见海,微言大义。表达方式亦多种多样,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写景,融合交错;依乎自然,依乎个性。叙事或海阔天空,或一字升金;抒情或含而不露,或直抒胸臆;议论或引经据典,或针砭时弊;写景或名山大川,或街景人家。似乎散文无可不用,无可不写,却又无不关情。

情感充沛,情真意切怕是散文最大的特点了。散文贵在真情实感,舍此,无异于枯骨华装,金玉败絮,不可能有鲜活的生命,更不可能打动读者。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皆以情感人,就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狄更斯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都洋溢着作者浓郁的情思,以之唤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散文情感的表达可以直抒胸臆,可以曲折含蓄,或强烈,或平和,或浓郁,或淡泊。总之是为情造文,以情感的自然流淌为标志的散文是佳作。课本中所选大同此类。

文笔优美当是散文的突出特点。“五四”时期,散文又称为“美文”,从某一侧面就表现散文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很高,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散文的语言运用尽管因其内容不同,可以千变万化,但一定要畅达,如行云流水,行其所当行,止其不可不止;一定要生动,务去一切陈辞滥调,要有文采,给读者具体的形象的感染;一定要有音乐美,语句要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要话从已出,带着自然的音韵节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不同的功用,大体上可以从叙事性、抒情性和议论性这三种角度来对它进行区分。

在大多数散文中,自然都会具有叙事、抒情和议论三种因素,它们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过也总会有所侧重。侧重于议论的,即现代文学史上所谓的“杂文”;叙事和抒情并重的,也就是“小品”,亦有称为“散文”的,即狭义散文;至于侧重于抒情的散文,因其基本上省略了叙事因素,自然就写得十分简洁精炼,颇具诗意,就可称为“散文诗”了;而侧重于叙事的,则是三十年代之后在中国才勃兴的“报告文学”。

鉴赏要点:1、情理交融的散文美。

2、选材、结构的自然美。

1.背景简介。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的鲁迅还不是共产主义者,其思想表现中启蒙主义的色彩尚存,但从其这一时期的创作,尤其是杂文写作来看,已经开始带上了强烈的战斗性,马克思的思想已引起他的深刻思考。这一方面源于世界革命风潮的涌动,更重要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这使鲁迅等先醒者自发到自党,激情到理智地在探求中国的出路。而探求出路当以反思过去为开始,《灯下漫笔》等应运而生。

作业:熟读全文,完成3+x课前40分。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识,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七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作者:“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三、小结升华。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四、布置作业。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八

有学生在学完《灯下漫笔》后郑重提出问题:“老师,我并不觉得鲁迅有多伟大,他为文实在太刻薄了些,况且他的文章对于变革当时的社会也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我们现在学习他的文章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发起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辩论,并在总结部分做了如下的反思。

遗憾的是,我也不是很喜欢鲁迅,可以说是现在也不是很喜欢,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不会很喜欢他,因为这是个轻松的,或者说是个轻飘的时代。缺失责任感任感的时代。我们都向往活得更为轻松,于是我们超女,我们超男,我们全明星。在人活得舒服自在的时候,是很难接受鲁迅的,接受这个严肃、犀利、冷嘲热讽的鲁迅。但我尊敬他,甚至有些崇拜他。我每每想到他在那样一个压抑黑暗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时代用了他那黑色的冷峻的犀利的眼神去寻找光明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涌起了一股强大的暖流。因为有这样的人在,我们永远都不会没有希望。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被我们说得滥俗,所以我们麻木。鲁迅离我们的时代太远,远得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隔阂。他所生活的时代究竟黑暗到什么程度我们只是通过教科书才看得到,所以我们无法感同身受。连带着我们也淡漠了对他的敬意。

但我想,当你真正坐下来认真的思考之后,你一定会发自肺腑的说上一句:伟大的鲁迅.他伟大,因为他犀利如匕首般的杂文,饶有趣味的故事新编,有着形形色色经典人物形象的呐喊彷徨,所以我们说他是文学家.但,他伟大,远不止于此.他伟大更因为他深邃而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很多写出同情老百姓疾苦作品的文人,比如杜甫,比如李白,他们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但我们不会给他们冠以思想家的称号.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他只用了两句话就概括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闻了奴隶的时代.精辟,透彻.他伟大,因为他勇于自我解剖,勇于自省.对自身灵魂的不断拷问,让他瘦硬如铁,也让他的意志顽强如钢.他伟大,因为他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我们常常会感叹于古代仁人志士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的'难以实现,但对比来看我们似乎更应该感动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孤独的启蒙者,寂寞的开荒者,他艰难的行走于20世纪初黑暗的中国大地上,坚信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产生了.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想,对于鲁迅,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一定要尊敬,承认他绝对是个伟大的人.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九

教学重点:

1、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2、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板书设计:

操作步骤:

1、出示文章的主人公“祥林嫂”。

2、明确文章的故事情节,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出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初到鲁镇——被逼改嫁——再到鲁镇——乞讨惨死(完成教学重点一)。

3、引导分析祥林嫂的死因。帮助学生归纳:死于贫穷、悲伤、恐惧、绝望、孤独……从而证明祥林嫂清白无辜,对自己的死不负任何责任。

4、重点分析:谁为祥林嫂的死负责。指出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分析后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

5、总结分析:祥林嫂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是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摧残与戮杀。标出“封建礼教”(完成教学重点二)。

6、延伸: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是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的障碍。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最终将走向衰亡,走向毁灭,走进坟墓,千百万劳苦大众必将成为他们的掘墓人。标出坟墓的形状。

板书设计说明:

本板书采用图形式,把社会环境(封建礼教)设计成一座大坟墓,主人公祥林嫂处于最下层,中间依次是其他几个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最上面是“封建礼教”四个大字。目的是揭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对所有鲁镇人的残害和扼杀。

依照文意:祥林嫂之死,按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展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祥林嫂的死,谁该承担责任。再依次分析鲁四、四婶、柳妈、婆婆等人该什么责任,从而明确封建礼教上杀人凶手。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

步骤一:课前预习。

1.,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三)[能力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癸(ku)丑修禊(al)流殇fallozls)游目骋(汕ellg)怀。

b.激湍(tuan)形骸(hi)嗟(仰)悼感慨系(if)之。

c.蓬蒿(h则)管弦(d加)虚诞(dbo)趣舍万殊。

d.悲夫(fo)锋镝(df)瓮牖(…加)度长挈()大。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句:

(1)。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b.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轶丽。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

a.信可乐。

b.烟涛微茫信难求。

c.信义著于四海。

d.谓为信然。

(3)。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4)。

a.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所以动性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变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1)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a.晤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

c.死生亦大矣。

d.不能喻之于怀。

(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a.夫人之相与与:结交。

b.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

c.向之所欣向:过去。

d.未尝不临文嗟掉临:面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一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二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这篇课文,听一听富尔格姆的信条。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三、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

明确: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四、自读鉴赏。

2引导学生谈体会。

※有东西大家分享,惹了别人就说声对不起,别忘了那个“看”字。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这一点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他讲究卫生,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

※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看似与其他的人无关,其实社会就像一张大网,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网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一个很大的范围。就像一个事件,比较早的一个事件,马加爵,他与他的同学,因为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我们看来他的思想境界应该很高。可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呢?有这种冲动去杀人呢?因为同学之间的那种攀比而忌妒,他心里产生了很强的忌妒。受到一定的刺激,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平等,在他同学的刺激下,他自己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如人,这样他才会有那种冲动,才会去杀人,所以说收拾自己的地摊子,就是自我约束,约束好的自己行为,那警察都不用了。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儿、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儿。

※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

做到了返朴归真,我想这些信条,这些都是我们在幼儿园,可能在更小的时候都已经学到过了。其实像这些信条,坚持一辈子都是幸福的。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每一刻。

※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哪一条?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齐读):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四、总结全文。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当人们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通常都回答说他是个哲学家。然后他解释说,他喜欢干的事,是多多地想些平常琐事,再把他所想到的表达出来。琐事上蕴涵着卓识,这是他告诉大家的。

五、延伸拓展。

说一说自己的信条。

例:

※用宽容的心面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如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事情,面对别人的挫败,别人的缺陷,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好多人都是用放大镜看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很微不足道的,如果用宽容的心去看待的话,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做到。

在社会交往中不管人家对你怎么样,但是你首先要对别人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二、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为美明诏()大号斫()直遏()其生气甘受诟()厉多暇()日鬻()梅。

三、重点字词。

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而:于是;烈:厉害。

二三段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n。

[4]。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四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仍然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五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布置预习:

1、结合注释(1)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试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以及戏剧的语言的个性。

4、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__《雷雨》。经巴金等人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和改编巴金的《家》等着名剧本。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六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解题。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四、合作探究、品读鉴赏。

(一)研习第一段,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二)赏析本段写法的高妙之处。

1、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3、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4、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七、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二、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二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三、研习第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四、探究性训练。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2、学生列举“古今文人论生死”。

例举摘要: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人生意义来讲)。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人生意义来讲)。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从人生意义来讲)。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生命规律来讲)。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庄子:鼓盆而歌(齐生死)。

3、学生谈:怎样看待生与死?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七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相关范文推荐

    民警晨读心得体会(热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经历或学习中所获得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我觉得写一份心得体会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关于心

    车间回炉心得体会范文(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包含了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非常有参考价值。回炉重造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用来

    日月星辰的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阅读以下范文时,请大家多思考和反思,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可借鉴之处。我是一名高二的学

    钉钉使用心得感受(汇总19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更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轨迹的一种见证和认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逐

    社区工作者自我认知体会(模板15篇)

    工作体会的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掌握了一些写工作体会的技巧和方法后,我们可以来看看以下的工作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

    汽车涂装技术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经历或活动后,对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展会购销合同(专业16篇)

    购销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购销实践经验,供大家参考。首先,在购销过程中要注重服务质量,提供满足客

    扶贫购销合同协议大全(19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各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在撰写合同协议时,您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并据此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调整。甲方(卖方):甲方法定代表人:

    网络规划实例(汇总18篇)

    规划计划鼓励我们考虑长远,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的安排和决策。下面是一些规划计划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

    八年级家长会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于某一经历或事件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对大家写作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