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字海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对我们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一

摘要:本文通过在初中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习经历,反思总结如何做好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如何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更加吸引学生。

一、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的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教育技术更是一种教育服务。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前途等方面取得良好的适应,从而完美健全地成长[1]。经历了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在实习中我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是实习教师,而对于学校的各位教师来说我是实习生,在学生与教师双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了许多,也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直想要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实际扮演了教师角色后发现,老师还是要和学生间有距离,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崇拜感和距离感,有教师应有的姿态,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学生,让他们看到一个好的标榜,这也是教师”教”的一个方式。在塑造这样一个教师形象的同时不能忘记和学生是民主平等的,作为心理教师更要如此,要让学生看到对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在做错事情时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对于老师提出的批评建议发自心底的赞同、信服,严厉的批判也许当下会得到学生认错的结果,可是也许会埋下一颗反叛的种子,只有在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时才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他们行为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会行之有效。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2]。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我们更多的教授给学生贴切其年龄段生长状况的相关心理知识,同时教给他们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亲子冲突、同伴冲突等,培养并锻炼这一阶段需要加强的能力,如意志力、情绪调控能力等等。而我在作为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时,认识到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知识。常言道:”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才会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课程内容设置。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课程使学生喜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的安排。能否吸引学生重要的是能否在一开始就提起他们的兴趣,而能否提起兴趣重要的又是这些内容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贴近他们的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程的内容、搜集资料、设置活动,提起学生的兴趣就更加简单轻松一点,而这样也容易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第二,视听资料的选择。仅用单纯的文字性的材料去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转移等现象,如在课堂上与周围同学聊天,做小动作,甚至睡觉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均是学生对所讲内容感觉乏味时产生的,而适时的加入恰当的视听资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所讲内容有更多的体会,加深理解。选择恰当的视听资料是一个难点,首先该资料要贴合所讲内容,其次要有能够触动学生的方面,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习领悟,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反复回味思考。

第三,课堂活动的筛选。鉴于初中生的活泼好动这一特点,课堂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节,课堂活动的设置筛选同样要贴切课程内容,激发起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触更多学习更多。

第四,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后作业是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课程内容的环节,甚至于有些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感触到的东西更多,比如说生命教育的课后作业是每一天十五分钟体验一下盲人,残疾人,聋哑人等等在身体上不健全的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二节课上有很多学生谈到了他们在做这一作业时的感触,完全出乎我意料外的收获,远比一节课上给他们看图片、视频、讲实例带来的感受多,这样的课后作业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需要布置课后作业,主要是以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感受学习为前提的。

第五,对待学生的态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实习老师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师生双重角色的转变。要注意在学生面前要做好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摆出教师应该有的姿态,要做好榜样作用,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前要抛弃掉自己的学生角色。想要与学生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也是可以的,但是仍要保持适当的师生距离感,不能让学生觉得在你这个老师面前可以没大没小,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平等民主,可以温和但是不能没有严厉,要宽严相济,奖惩分明。

三、家校结合教育的调节。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教师与广大家长的交往、合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3]。当家长、老师、学校这三者之间因为在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方法上出现分歧时,作为心理老师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做到相互理解,这些问题在处理时就好像是做心理咨询一样,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的想法,然后进一步解除误会,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做好对学生的家校结合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4]。

参考文献:

[1]佟荣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申继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

[3]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二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维护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本文针对当代学生最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提出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基本思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走向社会以后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班主任工作;学生教育;健康心理。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期望值的逐步提高、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承受着比以往的几代人更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着曾被人称作“抱大的一代”的独生子女,由此产生了诸如自负、偏执、逆反、抑郁、冷漠等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受不得委屈,经不起挫折。近年来中学生伤人、自伤、自杀的恶*事件屡见报端,这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个人知识技能的发展,也包括个人人格的健康成长。在此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当代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且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人所具有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校教育工作前沿的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的青少年由于受到经济增长冲击面临着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当今世界有将近1/3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近的一次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有高达13.9%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一线城市40%的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于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造成冲击,以此形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种种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呈现出来。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给稚嫩的心灵带来几代人给予的压力,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几种心理的碰撞,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孩子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的缺失。

由于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孩子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按着有些家长和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积极评价少,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是会因一次考试失败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怀疑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其他能力也不如别人,觉得走上社会也是不能生存,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进而影响其行为,可能做出不利于社会、他人和自己家庭的事情。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

由于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常受到家长和老师赞扬,加之现在家庭独生子占大多数,因此家中的大人过分的溺爱,使孩子在自我意识中总是觉得自己是“太子”、是“千金”,人际交往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不善于甚至不会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经常在班级的管理中会有学生向我倾诉:“老师,我真不知道怎样与同学相处,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同学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时间安排就是“家——学校”,两点一线,“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电脑前玩电脑”,把自己封闭在网络的世界中,只会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在现实中,真实的世界中不会和别人交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真实的人际关系,以致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我总是不能加入同学们的谈话中”,“不知道和别人说什么”,“会感到特别孤独、寂寞,没有人可以交流感情”,到最后“觉得世界中只有一个人”。因此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觉得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失去生活的勇气,也有的学生因嫉妒同学而导致和同学的关系紧张。

(三)只会学习,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

当今社会由于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学校课业任务繁重,使学生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面临中考的学生当中尤其明显。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管理班级时有不少学生倾诉“想到面对又无法摆脱的压力,真实感觉窒息”,“一旦学习成绩下降,不能考入理想中的学府,真是无法面对亲戚朋友”,“我觉得学习已经尽全力了,但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没有勇气再继续学习下去了”,“我是拼着全力考进现在的学校的,下面的学习不知道如何才能再进步一点,前途一片迷茫”,“有时真想离开这个烦恼的世界”,于是内心中产生挫折感,特别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意、悲观,对别人的的言行特别的敏感,而且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四)早恋问题的困扰。

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中学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身边的异性的不断了解,导致“互有好感”,甚至觉得“爱情来了,”在我从事班主任的管理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总是希望看到他(她),看到又紧张的不行”“总想着他(她)在干什么,喜欢吃什么”“希望和他(她)有个浪漫的邂逅”等,由此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每天胡思乱想,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不是这个年龄应该进入的世界,产生心理冲突,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尤其又不敢和别人分享,所以使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彷徨中。

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那些所谓的“差生”才是最让老师担心的,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班里的优生和中等生一般都比较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有很强的自制力,比较在意在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少犯错;即使偶尔违反纪律,后果也不会很严重,老师也不会大动肝火,觉得“人无完人”,不会有太大的惩罚措施。而那些相对而言的“差生”,因为成绩比较低,又总是违反班级的纪律,自己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情绪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学习没了动力,就经常逃课、迟到、上课睡觉,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习成绩会更下降,到后来,想学也跟不上,也学不会了,在班主任的心里和眼里,也是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犯错,等待他们的可能就不是和风细雨的开导,而是老师愤怒,让老师有种无力的感觉进而漠视他。所以,大部分班主任遇到学生上述的情况,便会通知家长来到学校,和家长沟通,陈述孩子所犯的错误,想和家长一起解决,但是孩子犯错误也不是一次两次,通常都会表现无所谓,可能有的学生连家长也会顶撞,老师就会在此情况下,让父母把孩子领回家。如果我们试着换一种教育方法,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以前会开班会,在班会上反复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花费很多时间,也收集了大量的文章资料,或者利用课本故事,利用讲事例,表演节目,并制订许多规章制度;也经常找学生谈话,耳提面命,用心良苦,可是到最后,还是觉得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生不能直接理解用语言阐述的相对于他们而言比较深奥的道理,因此不能在内心中接受。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讲道理要掌握方法,要通过情真意切的生活故事,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状况,创造一种与学生心理上能够形成共鸣的情境与气氛,学生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经历由人及己,进而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最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来讲道理,有的放矢。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醒悟过来。

(二)导之以行,约束其心。

人是环境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学生会受到所生活的大环境影响,我们要尽量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学习和生活的社会环境,给学生一个理想信念,他们会做的更好,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一定要给学生们一个展现和实现梦想的机会。从人的心理发展的固有规律来看,从一个学生的求学路程来看,初中到高中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正确的指导,可能会成就一个学生考入一个理想的学府,走上自己希冀的道路。因此,引导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引入情景,使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动之以情,发其深思。

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学生本身都有一个向善的心,但是他们的人格还没有形成,正是养成的阶段,但是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正处于一个性格形成期,而且还面对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面临诸多的.诱惑,他们又有一个探索世界的心,因此避免不了常犯错误。但是,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一旦触及了他们的灵魂深处,学生们一定会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及时走上正确的道路,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对一个老师而言,一生的教育事业会面对很多的学生问题,而且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工作,在教育的同时,还要巩固已取得的成绩,需要随时随地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时时加以引导。要求班主任处处留意,每天都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情况,抱有一种爱心和宽容。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要点,只要做好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才不愧于三尺讲台。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应当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纳入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中,这是历史赋予班主任的使命。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三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时常听到家长、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学生不好教。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为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本人多年教育实践,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良好的环境直接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是联系学生的心理实际,编写系统的校本课程。实践证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是有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为了系统的引导学生进行人格的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调节,性格的自我塑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从事学习、生活和交往,研究及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知识教育又能开展心理素质培养,是值得倡导的现代教育研究课题。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人文的,对人的心态有很大影响。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能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巨匠画像,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反之,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充满视觉听觉上污染的环境,必然使人厌恶、焦虑、烦燥、紧张不安,甚至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所以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变过度期望为适度期望,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变过度溺爱或放纵自由为科学育人。使家长了解初中生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中学生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应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面对挫折,适应环境。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保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1、注重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没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卫生只能是一句空话。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注重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心理服务的水平,提高心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要关心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学校一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切勿将其形式化。如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不少初中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耐力、锻炼意志力。这些做法可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且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四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时常听到家长、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学生不好教。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为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本人多年教育实践,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良好的环境直接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是联系学生的心理实际,编写系统的校本课程。实践证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是有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为了系统的引导学生进行人格的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调节,性格的自我塑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从事学习、生活和交往,研究及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知识教育又能开展心理素质培养,是值得倡导的现代教育研究课题。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人文的,对人的心态有很大影响。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能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巨匠画像,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反之,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充满视觉听觉上污染的环境,必然使人厌恶、焦虑、烦燥、紧张不安,甚至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所以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变过度期望为适度期望,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变过度溺爱或放纵自由为科学育人。使家长了解初中生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中学生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应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面对挫折,适应环境。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保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1、注重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没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卫生只能是一句空话。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注重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心理服务的水平,提高心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要关心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学校一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切勿将其形式化。如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不少初中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耐力、锻炼意志力。这些做法可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且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五

摘要: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能够对其一生产生影响,他们在学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章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一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学校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同时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面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必须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是开展初中教育的主体,因此初中班主任工作具有较多特点。首先,班主任能够对初中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其次,班主任可利用日常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在班主任工作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生心理发展需要有效结合起来,使初中生形成一定的自律能力,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班主任不能以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自居,而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学生家长的眼光来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其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

二、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充分满足新课改对初中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初中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初中生管理有序性的提升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4.对加深初中生自我认知,促使初中生形成正确三观,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深刻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初中班主任应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心理教学、心理诊断以及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以有效充实与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

(2)初中班主任还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结合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将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转化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班主任应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部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讲座,并购买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

(4)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融渗透到班级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同时高度重视对初中生建立和谐向上的心理的引导,并基于此类个体理念与群体文化的指导,从而有效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2.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与需求。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平衡,其心理特质的外在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如一部分初中生性格较为柔弱,而另一部分初中生性格较为暴躁等。尤其是农村地区初中的学生,受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条件的限制,这些差异性表现更加明显。所以,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变化状况。此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从而“对症下药”。

为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满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变化需要,班主任可以全面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现阶段实际需求;通过谈心等方式,与初中生逐步建立深厚的感情,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以使初中生形成愿交流、敢交流和想交流的良好心态;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初中生心理变化需要的结合点,并据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3.积极创新班级活动形式。

(1)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者,可通过活动形式的创新,促使班级活动多样化,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之外的乐趣,从而合理改善其在学习中产生的倦怠情绪。班级活动不但可看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还能当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也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融入到班级活动中,使初中生通过良好的体验来意识到健康心理的价值与魅力。班主任可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健康心理知识知多少”问答比赛等,利用多种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2)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良好心态,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可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影像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初中生进行专题性讲座,以促使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4.有效借助生活场景,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1)班主任在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善于借助具体的生活场景,通过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为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2)班主任应积极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利用家校合作平台,使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共识。同时,在家校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一起对初中生施加影响,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5.合理把握教育时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指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时间和机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一般在学生学习或生活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所以,班主任在对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充分把握这些特殊时期,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例如,在每学期开学阶段,学生们大都以积极心态去学习课程知识,这段时期的初中生对各种新知识都充满好奇与渴望,所以,班主任要緊紧把握这个时机,为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结语。

总之,对学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增强初中生心理素质,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六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为此,我们必须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1.1学习方面。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和学习效率低。

(1)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初中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

(2)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张榜,搞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1)与老师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以至关系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3)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于是,有的学生就走向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话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

(1)自卑情绪严重。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和自卑。

(2)逆反心理普遍。初中学生一般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却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仍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会引起初中学生的强烈反感。

(3)性困扰频繁。性早熟的女生因为发育较快,在班上找不到交往的对象,性晚熟的男生因为较同龄人发育缓慢,在班上也找不到交往的对象。这两种人在班上好像被孤立起来了,于是,他们很痛苦,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2.1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心理环境。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社区心理环境。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重要任务,包括教学大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等在内的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三是校园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既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也是稳定心理环境的因素。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四是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2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一门学科走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中学生,作预防性辅导,运用现代心理科研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掌握一些调控自我心理的常识,学会自我修养、锻炼的具体方法,养成健康的心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无论文科、理科还是思想政治学科,都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和创造心理的指导。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把德、智、体诸学科的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2.5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对此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信箱、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努力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实施心理健康的能力。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七

摘要:“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生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发展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是当今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

1、前言。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各界的焦点。矫治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尤其通过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帮助心理问题的矫治,通过运动增加积极情绪,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因此通过有效方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2.1、城镇化、现代化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像城市转移。

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接受政策,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再加城市高消费,高成本的生活,使得许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带着孩子进入城市生活,家长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孩子越来越多的留守农村。

2.2、父母与儿童缺乏沟通。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大多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抚养,年龄上的差距使监护人的沟通较少,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郁闷无处倾诉,无从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儿童没有得到监护人正确的疏导,久而久之封闭自我,变得孤僻,暴躁。

2.3、监护人教育理念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急于想在孩子身上弥补受教育缺失的不足,认为只有不断的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一部分孩子压力过大,只顾自己的学习忽视与集体大家的交往,与同龄该有的天真活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的11个县下乡镇村的400名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农村体育教育,心理教育方法等文献资料,为文章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2)实地考察:进行实地走访,对农村当地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及体育器材数量及使用情况调查,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进行体育活动参与方面调查。

(3)问卷调查法:下发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体育课开展情况以及体育锻炼情况等,通过牡师院体育系学生利用寒暑假向位于我省境内的11个县下乡镇村各自家乡指定人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为96.8%。其中男生225人,女生162人。

(4)访谈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锻炼情况。

(5)数理统计法:对结果通过excel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日常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跑步、体育游戏、健身器械等。通过表二可以看出男生主要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是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女生主要选择的是体育游戏、跳绳。由于农村地区场地资源有限,学校普遍只有一个篮球操场和简单的乒乓球案子,大部分儿童因此也只能选择这两种运动。少部分儿童选择跳绳,都是家中自带与同学共用。体育游戏包括二人三足,接力跑等,这些项目不受器材场地约束,所以男生女生参加的人数较多较为平均。从表二可以看出,健身器械运动的儿童特别少,只有少部分农村休闲区域安装了简单的健身设施等,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健身设施配备还是不够完善。运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运动的项目不熟悉甚至不了解。

5、农村体育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5.1、体育教学活动能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加强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心理教育的过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适应成长过程中外界带来的各种压力,加强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应该从每个学生时期入手。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天赋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期间儿童应当得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喜怒哀乐都应有父母共同分享。经大量研究标明,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在运动中可以促进和培养人的积极情绪,使人在运动中释放心理压力等,对治疗抑郁症也有很好的功效。

5.2、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将忧虑,压力焦躁积极的释放出去,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许多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思念父母的异地分离状态中,长期心理得不到和父母的沟通,再加上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早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许多留守儿童存在“郁闷”、“疲惫”或“恐惧”当中。有研究标明,与不经常运动的学生相比,长期坚持运动的学生自我评价更积极、自我感受更好。

6、建议。

6.1、在教学中多样开展趣味运动和竞赛项目。

研究表明,获得乐趣和愉快感是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产生乐趣,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相反,如果参与者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积极情绪,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最终退出运动。比如“二人三足”、“背夹球”、“运球接力赛”等在游戏设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身心都充分得到放松。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增加责任感,并且可以从中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和大家互相交流,逐渐的培养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6.2、对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采用针对性的教学。

研究发现,慢跑、娱乐性游泳等项目能改变不良心境、减少应激水平,可以回避人际竞争的锻炼方式能使参与者回避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更有利于积极健康情绪的培养。因此,平时的课程设置开展当中,体育教师应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锻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选择,同时注意内容安排的层次合理性。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加集体比赛,在合作当中逐渐与他人沟通;对于性格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可以设置他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去比赛,让其充分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对于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突出的儿童,应加强重点培养和接受专业训练。必要时可推荐输送人才到各大训练队,使其接受更加专业规范的训练,为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打基础。

6.3、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硬件设施的配备。

农村体育教育硬件的配备,和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保证。针对目前贫困边远山区物资匮乏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有限资源变换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跟当地体育部门联合办学。多开设不受场地约束的跑跳练习等。

7、小结。

“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生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发展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是当今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八

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教育爱”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李吉勇。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更是浇灌心灵的甘泉,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对每一名学生的包容之心。由于我校地处较贫困农村地区,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离异家庭不断涌现,单亲家庭逐渐增加。对于这些留守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教育爱”。

2007年4月2日,星期二,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受同事之托,我收了一名本不该收的学生,因为他曾被人们称为“问题学生”--“网吧少年”y同学。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耷拉着脑袋,一幅不想与人沟通的样子。

由于我事先已从委托人那里了解到他是一名“已经近两年没有上课,心灵已高度扭曲,成天泡吧的‘网吧少年’”。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对他作任何要求,只需他向我说明“到我们班来做什么并怎么做”就行了。当他说“我保证不影响课堂纪律,上课我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觉或写日记”时,我深感问题比较严重,但还是答应了他,同时强调“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他也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和他的第一次谈话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

不出我所料,当天第四节课他就和我们班年轻的数学科教师发生了冲突,他气冲冲的走出了教室,并准备离校,中午一点我就找到他,进行了我和他之间的第二谈话,我耐心的讲解了我们班的纪律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以及管理习惯,并分析了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并声明我并不责怪他们师生俩,只希望他不要义气用事,回教室上课,一切问题我来解决。结果他听了我的话,回到了教室。下午放学后,他终于向我敞开了他封存已久的心扉,给了我第一份礼物--题为《明年花开谁复在》的作文。

明年花开谁复在。

2005,呐喊;2006,伤逝;2007,彷徨。

对于2005年夏天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我处于失忆状态。2007年,彷徨,过后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2005年,我呐喊我会考上复旦大学,2006年,我伤逝自己的年少轻狂。2007年,我彷徨,我不能平息心与心之间两种想法的争论。

我觉得我应该是莎士比亚剧中的主角,可上帝注定我这一生都充满悲情色彩。

曾经的豪情壮志在电脑前算得了什么?过去的也就过去了。

我们真的好不想犯错,我们真的难受。

恨我生在中国。

我恨中国的一切。

我恨它教育制度太苛刻,我恨中国发展太保守,甚至恨中国人的自私、无知。

打骂,偷懒,算错么?只能怪中国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只能怪我们桌子上有读不完的书。

和我一样,读书就是个悲剧。

我听人说,一辈子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幸福。

我只想以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式活着。

我不希望在我呐喊未果又黯然伤逝之后再彷徨。

我想重新给2007年下一个定义。

我不想读书,不想工作,不想做一切事情。现实是多么丑陋,你再努力,你终究比不过上帝。

我不觉得我所想的和曾经做的是错的,我不觉得我们都错了。

现实逼迫我们做过许多事,想想就忘了。2005年我去上海,曾经沉迷于那里的都市风光,我迷失过,认为现实太美好。我去过杭州,我在西湖边徜徉,从雷锋塔眺望,觉得世界就在我的掌握之中。我又错了,我又看到城市的迂腐的肮脏,我看到世界很丑。

我曾经被人称为“讽刺学者”,我有讽刺么?这是事实。

其实,我们真的没错,我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其它的,我们一无所有。

明年花开谁复在?

人过境迁,世事无常。

通过他的这篇作文我发现,他比我想象的要好,最起码他愿意和我交流,更主要的是他写作水平不一般。于是我就动员全班同学来帮助他,告诉同学们:y同学本来是非常优秀的,只因在两年前受到打击,缺乏家庭温暖和他人的理解才变成这样,现在我接收他进我们班,是想抓住这次机会来奉献我们的爱心,证明我们九(6)班不但是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和谐、充满爱的班集体。

接下来的几天,不管y同学做什么,哪怕是他上课不听,甚至和老师顶嘴,同学们还是热心的帮助他,激励他上课听不进就写作。两天后,他就向我展示的他的第二部作品《悲剧人生》,同时也向我更进一步的敞开了他的心扉。

悲剧人生。

个人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小时候,带着已能贴满一面墙的奖状的骄傲,我天真的以为活着真好。我甚至觉得,我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慢慢的,我看到社会竞争如此残酷,挫折困难来得如此之频繁,我却如此不堪一击。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孰对孰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孰轻孰重?现实让我无奈做出选择,选择之后,才觉得更加无奈。

人生如戏。

我是个演员,我努力地扮演好自己饰演的所有角色。我佯装笑着,我刻意地、极不情愿地为你歌,也为你泣。我不是主角,你更不是。我们只是在演绎悲剧的小丑。

人生如歌。

我是个歌手,我用音乐诠释人生的真谛。从上海滩的纸醉金迷,唱到战线上的英雄儿女。我想唱,唱到莎士比亚故居,让世界听得到悲歌。我们悲,为人生而悲,却悲得异常壮烈。

我是个悲剧。

友情篇。

我善意地对待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我对任何人报以信任。

木桌上笔刻的小人欲哭无泪,窗户上裂开的缝像要对我们诉说什么,听着,听着,有点累了。

友情是个悲剧。

生活篇。

好像成天无所事事。越来越颓废,越来越堕落。偶尔写几首歌,即使歌词多积极向上,我也不能摆脱现实中的阴影。一首歌,唱到不厌其烦,又有谁来倾听?歌词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呵!起初,[与歌被当作是不务正业,再后来,词里一旦带有情爱样的字眼,就被认为是想入非非,他们不懂,他们只知歌词是用来唱的,不知道歌是灵魂的洗礼,不知道歌是情感的表达。可悲乎?我觉得我好脆弱,我不断地锻炼,我整日在田径场上飞奔,我成天在篮球场上忘记了自己地投篮,然后不进,运球,突破,最后到投进。我觉得这种感觉真好。我喜欢翱翔,然后,篮球好成为禁忌品,随之而来的书,一本又一本,足装满几箩筐。可悲呵!人的生活只能是与书而伴,与墨相依么?我的天,我们不能拥有自己的喜好,仅仅用来娱乐的喜好么?可悲呵!

生活极可悲,它足心摧毁人的灵魂。看着那一串扭曲的音符,让它尽情的放任自我,让它告诉世界生活是首悲歌。带着两次骨折的右臂和疲惫的身躯,我向生活投降,我被你打败了。

生活是个悲剧。

事业篇。

事业是什么?不知道。但我知道事业不是一个月的杯水车薪,不是貌似穿着工作服,却在深思未来是否就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学历和文凭主宰职场的一切,有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样的职场,浪费了多少人才,击碎了多少人的希望,残酷的现实。

或许在虚幻世界比较好。

当我在真正成为cs玩家之后,我才发现这里更残酷。平日刻苦训练,为的就是在wcg的总决赛,但是有多少人,有多少人能像wnv一样代表中国去赢得世界冠军?这样的世界冠军又被谁认可?又有多少人了解cs,了解wcg,了解中国电子竞技?悲哀,为中国的电子竞技悲哀,嘴上说的非奥项目其实就是闲得无聊然后消遣的方式。在这样的状况下,这条路能坚持多久,又能走到多远?wnv,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电子竞技世界冠军,背后是尴尬,是辛酸。

中国的电子竞技,只能像热带国家参加冬奥会,可望而不可及。我的wnv梦,我的世界冠军梦,倾心浇灌了两年,丝毫没有可以实现的迹象。

上个月,我们战队解散了,曾经的荣耀,曾经的辉煌,曾经为遵义市电子竞技带来历史突破的骄人战绩,又有几个人记得。曾经的dell8115沾满灰尘,曾经的io1、1渗透汗水,曾经的hell2承载着不能估计的重量,曾经的a90,从这里面听到的是为中国电子竞技的悲泣。

我把曾经朝夕为伴的游戏装备送人了,还有那张2006年的wcg选手证,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做的这一切,好像只能让我以后的记忆丰富一点,其它便没什么。

事业是个悲剧。

人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我们应该读到点什么?世界总是那么悲,让人生这本来应该积极、快乐的剧本变成一出悲剧片。

悲剧人生,何时结束?

读了上述内容,我万千感慨:对于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对于一个对家庭、对社会缺乏信心的学生,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营造和谐的土壤。

因为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号召全体同学与我同道向他播撒爱的阳光。通过每天近10次的师生交流,通过同学们时时刻刻的集体活动,y同学很快就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爱,同学们对他的接纳和关心帮助,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的听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当我正准备向黄校长汇报我的工作,证实我收y同学没错时,黄校长却面带怒气的在校门“迎接”我。

那是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因为要去替学生保管生活费,所以我老早就向学校走去。没想到黄校长居然比我还早。

“黄老师,你这么早就来了!”

“早!你看看你收的学生,要不是我早点来,明天学校就会有个大新闻,你自己去看看吧!”

我知道一定是y同学出状况了,我快步奔向九(6)班教室,发现y同学正站在教室门口,穿着一件白底蓝花衬衣和蓝底花色短裤,打着一条便携式黑色领带,脚上是一双“人”字型拖鞋。

“李老师,我知道看见我这样会不高兴,刚才黄校长把我训了一顿,你能听我解释吗?”

由于早有心理准备,再加上他刚才的话语。我已毫无怒色。

“那就到我办公室去,我慢慢听你解释,免得同学们误解。”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听他这么一问,我顿时明白过来。

“你在想你妈妈,是吗?”

“是的,自从发生那件事后,我妈妈就离家出走了,至今没有音讯。我虽然恨她,但也想她,这是我保留的她给我的唯一一套衣服,可以让我穿过今天吗?我保证哪儿都不去,明天一定换,行吗?”

听了他的解释,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实话,要不是他的提醒,我完全忘记了那天是母亲节。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作为班主任还能说什么?只能面带悦色的说“行!”

有了这个插曲,使我深深的意识到母爱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发动全班同学来关心他,只有发现他什么异常,及时向我汇报。从此,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同学们会及时向我汇报,我就带去饭馆吃饭,聆听他的诉说。当他心情平静下来时,我就会说:“希望你放下包袱,给你的父亲打个电话。”知道他最怕过周末,为了让他在周末不孤独,要么邀请他去我家共进餐,要么在学校陪他。终于把他父亲请到我们的饭桌上,消除了他对父亲的敌对情绪。

通过近两个月的共同生活,通过近八十天的交流与沟通,他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他写出了优秀的的作文《在困难面前》。

在困难面前。

人生就是一场战役。有胜利时的喜悦。有失败后的丧气。我们要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自信,无畏无惧,努力克服它。

以下是我最近的习题精选。

已知:在家,深夜,累了,还差三道几何题。

求:是否该完成。

解:我不行了,做了n道题了,现在思绪混乱,手指发麻,该休息了。

答:睡了,明早做。

批阅者:爸爸。

订正:做一道,我就学到一点,我不能养成拖拖拉拉的毛病,而且,像我这种天才,指不定三两分钟就把它拿下了。

已知:晚上七点半,一大堆衣服没有洗,想去看《同一首歌》,找了个手痛的借口。

求:是否该把衣服洗完。

解:如果卫生间有台电视,那该多好。明天再洗吧,电视错过了可就没了,再说,那儿还有一大堆干净的衣服可以换,不用那么急。电视,对我来说,是天大的诱惑。

答:先看电视,衣服一会洗。

批阅者:妈妈。

反思:现在中考最重要,我的重点高中梦,就靠它了。我得好好学习班,等上了高中,我再高高兴兴地看电视,要禁得住诱惑。

订正:于是我回到卫生间洗衣服,电视好象开得很大声,我听到那首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看到他的转变,使我觉得我收留他是对的;看到他不断上升的成绩,我觉得80多天的工作没白费。就在当年的中考中,他以445分的中考成绩进入本市的重点高中。就在几天前,他给我发来信息。说想来我家看看我,说要不是我当年那么爱他,他不会成为贵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今年已经大四了,特别想我。

这就是“教育爱”给我带来和教育硕果。

作为教师,我更深知:和谐的环境,不仅能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还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早在2003年,我就接了一批学生,如果以家庭环境和学生基础为标准来衡量,这班学生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全班50名学生中,缺乏家庭温暖的有48名。父母不在家的“空巢学生”有25人,单亲子女有5人,父母单方在家但近似“空巢学生”有13人,还有3个学生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呢;在学习基础方面,不识拼音的有28人,写不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的有35人,最简单的记叙文都不会读的有36人,只有11人能写出流水账式的记叙文。了解到这些,当时我真的想放弃。可这又不是我的个性,随即就想:这就好比农民种庄稼,不可能种子籽粒不好就把它扔掉、分的责任地贫瘠抛弃不种,只能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运用科技变贫瘠为肥沃,幼苗就能茁壮成长。为了尽快改变学生,我查阅大量的书籍,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教育爱”贯穿我工作的始终,尽力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千方百计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尽力去挖掘他们的潜力。

首先,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我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我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共同探讨,共享成功的喜悦;课外我是学生活动的亲密伙伴、知心朋友,和学生交心,和学生们一起玩耍、嬉戏。如和学生们打球、瓣手腕,向学生们谈自己儿时的经历和感受。

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积极推行班级民主自治,制定班级民主自治制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再通过班委民主选举班干部,民主讨论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师生共同制定班公约,引导、激励学生去处理班上的一切事务。

再次,在日常行为规范问题上,我始终为学生作出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请学生监督;学生犯错误要严肃处理,教师犯错误更得认真对待。比如在当年开学不久就有这样一件事:我因不知情错怪了一名学生,致使他倍受委屈,想退学,当我知情后,我立即家访,诚恳的对学生当面道歉,使他激动地回到学校,随后我又在班上当全体学生的面向他公开道歉,此时此刻同学们报以雷鸣般掌声,此同学也热泪盈眶。因为我的那次公开道歉和后来的主动弯腰捡垃圾,率先垂范使我和学生之间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最后,在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上,我多来年来可以说是身兼数职。有时是学生的慈父,给予他们无私的父爱;有时是学生的长兄,帮他们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痛苦;更多时候是他们的心理医生,为他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把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引领出来,使他们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教育爱是什么?就是培育和谐的土壤,就是播撒慈爱的阳光。因为和谐是学生心灵的营养,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

李吉勇。

[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教育爱(教师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九

赏识教育就是以适当的语言巧妙的夸大学生的优点长处,以赞赏的语言表情及动作来欣赏赞美学生,以唤起学生在人格上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何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赏识教育等提出个人的见解。

赏识教育,尊重,需求,教育方法。

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唤醒。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满足内心深处的需求。虽然我们的教育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但我们能从生活中来就能到生活中去,就地取材,因时而教,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潜移学习的方法;能做到在课堂上不流露鄙夷的眼神,不说尖酸刻薄的话语等,从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赏识教育是根据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他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

赏识教育为何能激发出这么大的潜力?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1.学生自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积极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召开“我就是我”、“我欣赏自己”、“我能行”等系列主题班会,开展特长展示,如“星光闪闪”等系列个性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自我,从而树立自信,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学生互赏。

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人性如果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像得不到太阳的庄稼一样枯萎,为此我们可以开展“我心中的榜样”、“我的偶像”、“我最欣赏的一个同学”等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寻找身边同学的闪光点,涉及范围包括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劳动、做人等诸方面。

3.家长欣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家长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家长不再是孩子生活上的保姆,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有一定赏识教育理论的初级教育者。为此我多次召开家长会请家长观看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讲座录像,讨论交流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使人人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与孩子沟通,懂得信任,尊重、了解、激励、宽容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与自强。让家长每学期两次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考核,请家长给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点,从而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同时也使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充分感受成功的愉悦,更坚定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4.教师欣赏。

有位心理学家这样比喻: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样,而老师的鼓励则更为孩子所期待。因此教师的赏识更应该是一种深层次的赏识,即用心温暖学生,用情去激励学生,用爱去鞭策学生,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适时赏识每个学生的点滴之长,时时注意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为此我坚持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等方面观察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掌握他们的心态变化,了解他们对不同事物各种现象的评价,注意他们的自我表现,及时归纳他们的成长点和激活点,为激励他们成长寻找客观依据。每天早读时,及时总结表扬好的方面及个人,并提出希望,让学生感悟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和希望,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

总之,沟通、平等、赏识是朋友;鼓励、帮助、启发是良师。让我们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用我们的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用赞美的语言让他心存感恩;用嘉许的语言,让他们爱人爱自己、让学生在教师的认同中掌握目标,公平中维护正义,友善中关怀世界,祥和中平和待人。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将来的学生,让我们从“心”开始,用“心”对待,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王安兰.适当的劣性刺激是“助长剂”.山东教育,20xx—33.

[3]石华恒.奖励幼儿要恰当.学前教育研究,20xx(1).

[4]林裕辉.不妨来点“惩罚教育”.班主任之友,20xx(11):22.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一

摘要: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科教学不仅要完成基本的知识传授任务,还要发挥其更多的功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

当前,高中生受社会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到冲击,面临着很多的挫折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借助数学中的文化因素陶冶学生性情。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数学的发展伴随着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可以有意地收集一些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一些重大发现的典故,或者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等。在这些资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价值,启发学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阻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的数学家,他们身残志坚,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钻研数学知识,百折不挠,这本身就给了学生努力奋进的精神力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欧拉,他在失明之后,凭着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在数学上做出来大量重要的研究突破,还陆续出版了400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来自于兴趣,来自于使命感,来自于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

二、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子,开展德育教育。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心理和异常行为问题的出现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生对祖国、对政府、对家人失去信心,就容易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虚无和冷漠的态度。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感到归属感,其它的社会需要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开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良好的心态展现给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精于专业,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也才能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把兢兢业业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相反,如果教师对于一些数学知识没有做到非常精通,在学生请教的时候,教师对知识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和对学业的态度。其次,虽然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强,但其中有很多等待挖掘的教育因素。例如,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源,能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数学课中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开,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尤其在当前这个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数学,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也离不开数学。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孜孜以求,奋发图强。

三、纠正学生异常心理行为有。

些高中生会有一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看课外书,甚至睡觉,还有的学生考试时候作弊,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单独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所在,帮助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之前的基础没打好,很可能会在之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就退缩,认为是自己的智力不行,便放弃努力,消极懈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其识别原因,把以前落下的课程补回来,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他们的成绩就会提高上来。

四、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开心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只要教师的心态积极,对各位学生平等相待,营造出一种鼓励、互帮互助的局面,学生自然会受到这种正能量的影响,提高突破困难的勇气。有的教师不注意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很多学生也因为讨厌这种气氛,而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更可怕的是,这种消极气氛会较长时间地影响学生的心情,甚至波及到旁人。从现实情况看来,课堂气氛差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有时教学过于严厉,出现过讥讽学生的错误,而学生本性是积极的,追求进步的,一次受挫的心理因素很可能导致他们怕出差错,而不敢于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积极思维的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内省,注意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忧虑情绪。

在应试教育重压之下,很多学校的课业任务繁重,这使得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高三学生,其产生焦虑异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些学生更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不注意休息,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情绪波动大,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过度焦虑会让学生产生不自信,由此带来考试怯场,从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教师要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消除忧虑情绪。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好数学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设计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取得学习的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元庆,冯娟.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10):773~774.

[2]李瑞久.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才智,20xx(27):136.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二

文章从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等方面研究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促进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适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1]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01).

[2]卢飞.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xx(01).

13软件司加兴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

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班级:13软件姓名:赵立坤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为帮助居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环境,降低危险因素,促进人们的健康......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三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突破传统教学,锻炼学生的心理,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历史学科心理问题渗透。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当代中学生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离异家庭增多带来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使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

一、当代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当今人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历时多年,对北京500多个班、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测试所得出的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由于现在独身子女居多,父母整天以孩子为中心,过分关爱或溺爱孩子,往往致使中学生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延伸到性格上,表现为自私、自大或自卑。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就表现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经不起挫折的考验等。

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各门学科都应当担负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当然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利用历史教材和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丰富的资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学科中能充分施展其功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

一部悠久的人类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充分挖掘其有利因素,努力把握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你说、我说、大家说”活动。

1.开展“开心一刻”活动。让学生准备一个历史故事、笑话、谜语,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

2.开展“答记者问”活动。预先选定一位学生,由他面向全体同学,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就犹如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般你问我答。

3.开展心理知识小讲座。例如:积极暗示的应用,自我激励的六个步骤,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区别等,可通过小讲座、小训练,培养学生心理教育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二)寓心理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史论结合、古为今用等策略,充分利用历史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而情绪健康的特点之一是自信、乐观、有主见。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亲临其境”,“融入”其中,体会古代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学习“元代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老师导入: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元代,假如你是一位元代的公民,你会怎样生活?(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示:假如你是皇帝、地方官、农民、商人、旅行家……你会怎样做?)(3)学生交流:“皇帝”说:“我们是游牧民族,放牧的收入有限,应重视发展农业。”“地方官”说:“我会注意发展人口,增加户数,鼓励百姓多开垦田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农民”说:“我会多种植粮食、棉花。”“商人”说:“我会到大都经商,从事漕运和海运。”“旅行家”说:“我会到大都、泉州游玩,到欧、亚、非各洲旅行,去认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并与他结为好友。”等等,这样一节课让学生“经历”历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心中一股对祖国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正确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我主要进行了以下教育:。

(1)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为典范,如邓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击日本;孙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领中国民主革命……让学生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点燃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

(2)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树立学生接受挑战的意识。当代中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就表现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曾经有一位学生看到历史内容很多于是很烦,没有坚持多久就放弃了,但他对古代的战争很感兴趣。于是,我让他去了解关于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史实,并教育他实力弱的一方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他们没有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放弃希望,没有悲观退缩,这使该生真正从具体的事例中汲取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承受挫折能力教育,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各种挫折,从而消除失落心理,增强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

(1)充分利用历史名人史事,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百折不挠,英勇奋斗。例如: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国,处处碰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张骞出使西域,一百多人出发,十几年后,仅两人而归,仍然坚持的精神,等等。通过这些历史上名人史事的学习,学生能从中受到感触,进而增强对学习、生活挫折的抵抗能力。

(2)充分利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应对挫折。如:牛顿“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鲁迅“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等,以及文学、历史都可用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等。

通过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耐挫折教育的渗透,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能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在历史学科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历史教师则要能动地开发学科与自身的潜能,推动历史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

[2]林崇德主编.人际关系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德育,20xx,(1).

[4]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5]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四

本人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此期间接触了很多境遇各异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普遍存在着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且日趋严重。我深感这些问题亟待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解决,且刻不容缓。本文拟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变化的角度,阐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期摸索出学校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及其缺陷。

1.单亲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离异或者由于疾病、自然灾害、车祸等原因导致父母一方独自抚养、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大多是“严”“慈”失衡的,从而失却了成功家庭教育中严慈相济、相契的特质。“严”、“慈”失衡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更大的危害是造成孩子心理的阴影和伤害,最终成为心理上的问题。

2.单方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一方(大多数为父亲)外出,由一方(母亲)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是一种“严”“慈”失衡状况更为严重的现象。

3.隔代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隔代间巨大的思想差异,严重的代沟问题,祖辈对孩子的溺爱以及教育思想的缺失,使其教育力度与效度极其有限。所谓的教育也只是放纵或看管,更多的仅止于抚养的层面,缺乏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

4.抚帮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除父母双方外,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亲戚、朋友代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跟单亲家庭教育相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要照看被抚帮的孩子,所以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一般只能采用“看守”的方式。他们大多数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孩子一旦出现教育问题,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会给孩子造成人际关系处理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家庭教育模式。

5.合伙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多个孩子合伙租房,多名家长委托一名家长教育的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别,孩子之间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果受委托的家长,能把这种攀比的心理引入学习能力的竞争、良好习惯养成的竞争,那可以使孩子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将给孩子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6.“真空”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只留下孩子长时间在家里自己生活、学习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孩子放任自流,无人管教,极易形成孩子懒惰、责任心缺失的人格品质。他们遇事不知所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种“真空”家庭教育模式更应引起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烦躁焦虑。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稳定、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缺少这种家庭氛围,特别是抚帮家庭,孩子感觉寄人篱下,被父母遗忘或不重视,有了问题也无法解决,整天惶惶不安,忧心忡忡,无心学习,极易烦躁,自暴自弃,做事缺乏条理。这些孩子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打击,遇事不冷静,为人处世缩手缩脚,缺乏自信。

2.自私自卑。自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主的心理状态;自卑则是自感处处不如人的心理状态。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期望得不到满足同时感觉不如人的心理状态。在他们自己看来,则只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别人不能占有其利益,当别人占有他们的利益时,会感到自己无能、渺小,因此,自闭、孤僻,难与他人沟通,更没有勇气挑战失败。本应健康向上、乐观主动的少年儿童却因父母的长期缺位,儿童应有的家庭温暖、教育监管缺失,致使其自私自卑的心理逐渐形成。成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孤僻自我,自信缺失,自私自卑渐成这一类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致使他们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

3.缩手缩脚。很多孩子原本聪明、机灵、活泼,却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变得茫然无措、冷漠无情、悲观无望,遇事无所适从,内心压抑痛苦,再加上诉说无望,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出现抑郁、自闭的心理问题。

4.过分任性。和谐健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则性,通常刚柔相济,严慈相辅。但是在隔代家庭教育模式中,祖辈对孙儿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溺爱,希望从孙子身上找回未曾得到过的温馨,故而对孙辈无原则地娇纵,导致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叛逆孤行,甚至出现攻击的倾向性。

5.难以满足。父母长期外出,孩子长时间失去了父爱母爱,缺少家庭的温暖,不能享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快乐,内心空虚无聊,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则逃学、泡网吧,有的失学与社会闲散人员勾结,干偷鸡摸狗之事;有的在学校无心向学,课堂上玩手机游戏;有的拿父母寄回的血汗钱请哥们大吃大喝等。这多是孩子在精神、物质上得不到适度的关注关爱而导致的一种异常表现。

6.提前进入青春期。这是指儿童超越了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在心理上表现出近似成人的倾向和特征。父母长期外出,辛苦创业,拼命挣钱,要求孩子在家省吃俭用,多做事,认真学习,在校表现好。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伶俐的孩子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已够繁重,又要承担家务劳动,弄得孩子不堪重负。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孩子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使孩子超越生理阶段,提前进入青春期。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形态各异的家庭模式导致留守儿童的各类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消除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失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留守儿童心理论文范文二: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农村小学中大批留守儿童随之产生。本文在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合理布培养学习动机、建立爱心桥梁和更新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xx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3亿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亿人,比上年增加473万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造成当地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有关资料显示,贵州农民工总量已有800多万人。由于户籍、高昂的借读费用和父母工作不稳定无法照顾孩子等原因,打工农民的孩子们只能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以遵义市余庆县为例,全县共有3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2.6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大概有6.3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农业人口的27.8%,留守儿童大约有13000多名。

一、问题和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因此在思想上、行为上和心理的成长中易偏离正常轨道,最终造成孤僻的性格和消沉的意志。

1.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动机不科学,成绩差。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不科学,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父母来学习,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听了父母及亲人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描述,想通过认真学习“跳龙门”考上大学,以实现跨入城市的愿望,是为走出家乡而学习。因此,不同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后劲。

2.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性格孤僻、冷漠。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就会对心理和身体成长造成一些后遗症。当前,大多数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彼此之间有代沟,孩子同祖辈不能有效沟通,慢慢就会形成孤僻、敏感、暴躁的性格。他们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也有一些留守儿童为了吸引老师和别人注意自己,故意做出一些特别和怪异的举动。另外,不少留守儿童还出现过早与异性交朋友,以及同性之间结拜姐妹、兄弟的现象。

3.焦虑心理突出,精神压力大。

农村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知道农村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种种原因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他们认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很重,认为自己不读好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和亲人。因此,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导致心理和精神压力大,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4.依赖心理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祖辈们由于思想观念陈旧、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影响,常对孩子过分地照顾与保护。他们都将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个别老人对孩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百事包办,除了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另外,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总觉得对孩子照顾不周,因此经常给孩子钱以补偿,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祖辈和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差。

5.逆反心理强,违法现象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情感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有时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一些孩子喜欢逃学、旷课,甚至参与社会不良青年团体,沾染上抽烟、打架、和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四处流浪。调查资料显示,父母均在外的留守家庭青少年犯罪率比一般家庭高70%。由于祖辈本身种种原因无力对孩子进行行为的控制和心理的教育,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较强,因此一些留守儿童极可能被社会上违法人员勾引,走上病态社会化的道路。

二、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种种不正常表现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一大难题,引起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理等问题,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工作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进步,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新课题。

1.建立留守儿童学生动态档案。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配合各学校对山区留守学生进行综合调查,走访留守学生,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档案内容,为留守学生的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进行联系,并做好联系记录,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2.培养留守儿童科学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动机。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提到:“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他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在活动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自觉去学习。留守儿童在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后,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进而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

3.建立家校爱心桥梁。

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相应建议,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关心爱护孩子。另外,可以利用各种节假日时家长返乡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形成合力效应,共同关爱孩子的成长。

4.更新教育理念,培养留守儿童全面发展能力。

学校应该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班主任应该既当教师又当家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留守儿童不等同问题儿童”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教与学转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提高教学内涵质量,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营造尊重、关心留守学生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更多参与校园活动中来,多举办一些能增加孩子动手能力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和做事,实现学生认知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病,但是如果不重视可能造成比生病更严重的后果。对待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讽剌打击,要像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受过专业培训和指导的心理老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大力开展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观劳教所,安排失足少年报告会,让他们对犯罪的后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他们珍惜生活,珍惜现在,预防犯罪。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会继续流向城市,留守儿童的队伍必将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不只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教师的积极参,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将发生较大变化。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新兴的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来适应留守学生更具挑战性的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帆,刘琴,赵勇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xx,11(8).

[2]纪中霞,陈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20xx,(10).

[3]梁建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xx,20(1).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五

现阶段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咨询机构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仅仅依靠几个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咨询和疏导工作,难以实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而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心理学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两种单一形式的教育方式未能实现应有的成效。因此,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活动形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师资队伍薄弱。

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和资金投入缺失,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现有的师资队伍已无法适应当代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教育需求。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常常由德育教师兼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这些教师多是非科班出身,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经过短暂进修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就接受工作任务,导致这些教师在开展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心理学教师的缺乏成为高职院校心里健康教育研究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而态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认识到位。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院校领导要提高认识,从源头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树立“心理育人”的正确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学生工作的核心位置并贯穿于学校全局工作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和途径。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改变单纯依靠课程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单一形式,要通过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例如,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开展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如专家讲座、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全校学生中传播和普及,引导学生心理正确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及优秀的品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培养。

在新的时期,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建设,只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和管理。各院校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师资选拔制度,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员或者获得国家级专业认可的心理学教师能更好地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引导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兼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整个高职院校在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足够的重视并取得相应成果,为科学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人才。

优秀初中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6篇)篇十六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加强情感教育,不断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才能够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出质的突破。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并探讨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能够科学而客观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规律以及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和相当紧迫的。现代化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根据社会效果以及目标本身的实际情况,以价值判断为主,进行客观评论简析。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经收效甚微了,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创新才能与现在的社会现状相呼应。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现代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代科技发达,高科技能实现简单的变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能简单变化,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运用过程,其中涉及教育各个方面,而不是只有设计教育的其中某一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变化就能做好的。目前由于大学生对现有的社会普遍存在一些认知的问题,很多的学生对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反感。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要求教师在实际生活当中,注重大学生的情感状况,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一)积极影响。

现代社会很多的新闻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各种眼花缭乱的新闻信息极大地扩充了大学生的认识层面和对于社会的了解。一些社会上思想价值观非常好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还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网上很多的社交网络平台也对学生的生活思想交流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这些交流平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水平的提高。如现在很多的社会阴暗面就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检举揭发的。

(二)消极影响。

很多的社会热门话题并没有通过国家的相关部门的审核就直接面向社会。这其中有很多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波及。现在热门话题越来越向要吸引人眼球,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发展。而且很多的话题空穴来风。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判断。当下很多没有道德,也没有思想,甚至不好好教人做人的话题,往往受到一些学生的追捧,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是很大的冲击,甚至严重的会波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引发一些心理疾病。现在很多的社会问题把大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引向了不好的一面,引入到了歧途之中。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信息,如暴力网站对于学生的心理就产生了严重的扭曲。一旦学生长时间地观看这一类网站将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甚至让当代大学生产生扭曲的人格,进而严重地危害社会的安全。

(一)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改变的突破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人的举止行为是通过情感来进行表达的,所以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相当必要,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感情发展都是非常的重要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是把情感教育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关键时期,对于自己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认识。所以对于有些心理健康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十分认同。应该重点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样才能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笔者为了实现塑造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目的,自始至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辅导并不反感,而且使用情感教育能够使得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改善教学的气氛。这样的学习气氛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促进学生的个人素质全面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虽然心理健康和思想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必然的联系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将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学生思想价值观也非常好。至于当代很多大学生心理消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信息爆炸,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信息接触过多,导致信仰淡化、价值观的扭曲等等。只有把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具备天时地利的便利条件,学生在学校中的时间是最多。对于学生的教育可以利用一些相关活动,如慰问抗战老兵等等,都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机械设备维修心得(通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自己内心感受和情绪的认识,提升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思路

    最新勤奋好学的演讲稿(案例18篇)

    演讲稿是在特定场合下,向听众进行口头陈述的一种文本形式,它具有语言生动、形象逼真等特点,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在许多场合,我们都需要准备一篇演讲稿,因此

    专业个人服务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所学所得。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例,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热门房子买卖申请书(汇总22篇)

    买卖行为的规范和法制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非常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买卖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卖方: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身

    专业解放军精神读后感(案例15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对书籍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

    优秀门面出租租赁合同(汇总20篇)

    双方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应当详细了解各项条款的意义和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几份合规合法的租赁合同样本,供大家下载使用。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

    优质教师党员庆祝建国周年思想汇报(通用19篇)

    党员思想汇报是党委、支部评价党员绩效和奖惩决策的依据之一。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党员思想汇报的典型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亲爱的党组织: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

    专业暑假心得体会六百字及收获(案例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累和总结的过程,可以节省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或事件所得到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首先,在写心得体会时

    最新门面店出租合同(通用16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伦理的基础,体现了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乙方(承租方):__________

    最新晨会心得体会范文(23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他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我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早恋是指青少年在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