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实用12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碧墨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实用12篇)

岗位职责的清晰界定可以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通过查看范文,你可以了解一些成功的写作方式和结构,以及关键信息的呈现方式。

中国石拱桥篇一

1、学习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3、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4、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重点:

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先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解决办法:

1、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2、用课件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3、学生质疑问难。

3课时

1、充当解说员。结合课件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2、拟题训练。

3、学生说话训练。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愿)并思考“本文的结构内容”?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在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一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有深刻明白的认识。

“序”而多“变”。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因此,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更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在“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中国石拱桥篇二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说明方法及答题技巧。

2、掌握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三学段精讲点拨(约30分钟)

一、考点解说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一)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格式

1、举例子:举了……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要下雨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云能预示天气的特点。

2、列数字:用……加以说明,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例: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

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70%”、“80%”这些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风遇到防护林速度会减少的具体程度。

3、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这里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英雄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伟、庄严。

中国石拱桥篇三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解疑,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明确。

2、讲解法,介绍有关说明文体知识(学生查阅后提问,完成不了的教师补充。)

3、情境陶冶法。(在万善石桥时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讨论法。(记叙文与说明文语言差别时)

中国石拱桥篇四

说明事物的特点,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学习以代表性事物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初步了解本文说明顺序。

筛读、讨论、实践。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以拱字切入。

(1)展示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桥,并做出判断。

(2)出示两种文段,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说明文体。

二、整体感知:

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并解决学生阅读课文中疑难问题。)

三、研讨课文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勾画圈点,看看赵州桥、卢沟桥是不是体现了中国石拱桥这些特征了。

(3)结合课文,观看幻灯片,赵州桥和卢沟桥各自还有什么特点吗?

(4)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5)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四、总结

五、牛刀小试

我们生活在江南水乡,桥梁无处不在,请你介绍一座熟悉的桥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小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篇五

1.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感悟

1.找出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结合课文了解其用法。

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能否去掉?)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可算是”能否删去?)

3.结合第一课时,试着归纳阅读说明文应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三、拓展延伸

中国石拱桥篇六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教学上应该放在学习说明文抓住物特征,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别;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同时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这一情况,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预习时了解说明文有关文体知识、关于作者、积累字词,及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质疑、解疑。第二课时整体感知文章,重点分析赵州桥一例,从中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参照上一例,自行分析卢沟桥一例。第三课时由于我乡境内有座石拱桥,所以此课到万善石桥上,除在这里结合文章内容感悟实体建筑物外,并与记叙文比较,体会差异,同时点出主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石拱桥篇七

1、了解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拱、贞、撑、涧、虹、弧”等6字。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 你见过哪些说明文?(举例)

2、 简介课题及作者。(板题)

二、熟悉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1、 听录音,划生字词语。

拱、贞、撑、涧、虹、弧

2、 理解运用下列词语:巧妙绝伦

3、 思考:阅读说明文,首先要理清说明的顺序。本文采用

了怎样的顺序?

提示:先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a、 石拱桥的外型

b、 石拱桥的结构

c、 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 赵州桥的历史

e、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 卢沟桥的特点

g、 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 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由一般到个别)

三、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1、 集体朗读1、2段,讨论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3、 赵州桥的特点?(4、5两段,讨论明确:结构坚固、形式

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2。

2、 完成课后练习4。

一、复习旧课: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二、讨论: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内容?它有什么特点?

a、引导朗读6、7、8段,明确:所在地点、建造年代、桥身长宽、

路面、桥墩、桥面、石栏、石柱;艺术价值、纪念意义等。

b、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明确:a、建造时间先后

b、结构由简到繁

c、典型例子:证明“有悠久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形式多样、有许多石惊人的杰作”等3个特点。

明确:原因3个。主次结构,脉络清晰。

4、课文只怎样说明我国石拱桥建筑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

明确:范围广、数量多、型式多。

三、指导学生归纳说明的中心内容。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辉煌成就和飞跃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讨论:

试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4个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 抓住特点,揭示本质。

2、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 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4、 说明语言准确科学。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五、六。

中国石拱桥篇八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2.揣摩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特点,弄清本文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同教学目标1、2。

同教学目标2。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词。

巧妙绝伦和谐惟妙惟肖匀称推崇古朴弧形

2、指名说出赵州桥的特点及说明顺序。

二、指导学习研讨

阅读课文6—9节,探讨下列问题

1、卢沟桥是个联拱石桥,和赵州桥一样,是我国最著名的石拱桥呢,它有哪些特点?

样说明的?

3、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三个原因中哪个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4、朗读第10段,思考:

揣摩本文语言特点,列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句子,说说括号里词语的作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符合实际情况。)弄清本文说明方法

请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举例说明。例如:

1、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长、宽、高时采用了列数字方法。

2、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形式时,分别采用了引用、打比方、摹貌方法

3、说明赵州桥及卢沟桥的特点时,分别采用了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等方法

4、用赵州桥和卢沟桥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篇九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二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三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一借助课文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利用讨论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三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中国石拱桥。

二读课文(请几位学生读,或默读,也可以教师范读)。

提出要求:认真听读,然后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三解决学生读课文中的疑难。

1.请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要求:给每一段标上序号;提问题时,先说出是哪一段,再说是哪些语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什么意思?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什么意思?

卢沟晓月的晓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书上的注释和集体讨论弄明白。

2.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弄明白。

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靠讲解使学生明白,最好利用画图或可演示的教具,效果更好。

四给课文题目添加定语。

给3分钟时间思考、准备,尽量对所添加的内容能用课文里的句子作一点解释。

学生可能添加的定语是:

古老的

世界著名的

美丽而坚固的

造型奇特的

巧妙绝伦的

有优良传统的

多姿多样的

体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

[说明]这一个步骤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继续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二学习举例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

要求:引用课文里的句子作根据回答问题。

明确:这样说是不对的。课文里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说明]学生能答出这样话是不对的。教师引导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来回答。

二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

因为这两座桥最著名。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特点。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代表性。

因为这两座桥集中了中国石拱桥的一些特征。

因为这两座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逐一引导他们弄明白他们的分析是否正确;重点引导学生研究这两座桥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征。

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这一步骤实际是又扣住前面整体感知的环节和内容,将那时学生没有明确的内容给以明确,即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那时是用添加定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所说明的事物特征的,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理解到这一步了。

三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共性。既然是共性,那么赵州桥、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是不是体现了这些特征。

明确:

1.历史悠久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余年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

2.形式优美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桥面两旁的石柱上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马可·波罗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盛景之一。

3.结构坚固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看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拱桥。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说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说明的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认认真真读书的学习习惯。

明确:抓主要的方面: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卢沟桥的柱头上有千姿百态的狮子。

(板书:拱上加拱28道拱圈拼成石狮百态)

[说明]在上面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理解两座桥的个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辩证法告诉我们: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每个事物既具有个性,也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同样,也没有不包含共性的个性。正因为如此,设计的这一步骤,既让学生弄懂举例说明方法的要点,也是引导他们学习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对课文说明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又具体形象的理解。

先请学生再看看书,想一想再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

两座桥一个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一个说明结构坚固。

赵州桥优美、坚固,卢沟桥具有历史意义。

举一个例子太单调,举两个例子能说明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两座桥都是最著名的。

注意:学生不太注意两座桥在形式上所代表的独拱、联拱两种类型。教师要耐心启发学生认真看书,从书中找到确切的回答。

明确:独拱、联拱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必须都要介绍,才能说明得全面、准确。说明文中举例子一定要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才能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说明]这一步已经进入到学习举例说明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进行说明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要典型,才能说明清楚问题。

总结全文。

1.借助板书带着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内容。

2.强调本课所学的说明文知识:

(1)这篇课文为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因为这两座桥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的特征,能够达到比较准确客观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的特征和目的。

(2)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代表性包括具有自身特征和共同特征两个方面。

3.指出本课重点词语:

推崇匀称古朴惟妙惟肖绝伦

[说明]总结要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同时,落实词语教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七题。

附第三题、第四题、第七题及参考答案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赵州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5.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

2.引用古籍,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

3.列举数字,传播卢沟桥结构知识。

4.引用古籍和运用比喻,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

5.运用解说,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

6.运用摹写,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四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即表示估计,表示程度,表示限制),并把它填写在句后的圆括号内。

1.(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参考答案]

(表示限制当时,表示估计可算)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参考答案]

(表示估计大约、可能,表示程度最)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比较)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几乎)

5.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参考答案]

(表示估计左右)

6.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最)

七给下边每组的字注音和词组,并分别说明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

中国石拱桥篇十

?中国石拱桥》是学生初次系统的接触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文体知识所知甚少,况且《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中的典范,这一课给学生印象的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因此,除掌握必要的说明文体知识外,还应该注意结合文章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中国石拱桥篇十一

1、讲关于万善石桥由来的传说。

2、请学生讲述真正的由来,如果不知道,教师讲述。

3、比较课文,观察万善石桥特征,记录相关数据等资料。

4、教师在桥墩上指挥,全体同学齐读赵州桥和卢沟桥一段。

5、教师进行知识要点点拨,并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6、返校,注意安全。

中国石拱桥篇十二

《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课文以园林建筑、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侧重于说明文。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更让我们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不为历史风尘湮没的光辉。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多为记叙文,对说明文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做好学生说明文的入门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体现新课标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1、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

2、,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说学生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2.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3.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四、延伸拓展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五、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教学反思:

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教学反思:

我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从文中的词句体会到: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如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找出句子说说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经过三课时的细致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了认识,学习说明文也有了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青春无价的演讲稿作夂 青春无价的演讲稿(通用8篇)

    梦想是无形的翅膀,让我们的思想飞翔在宇宙的辽阔天空。以下是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的讲话稿,给予我们一些思考和引导。青春无价的演讲稿作夂篇一这天上完课,几个学生缠着我

    最新吉祥话短句(优秀18篇)

    范本是对于某种类型或者某种方式的典型表现的集合,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应届毕业生的个人简历样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吉祥话短

    2023年中学生军训校长总结发言(精选8篇)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教学优点,并加以发扬光大。最后,建议大家在写军训总结时参考一些范文,以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中学生军训校长总结发言篇一各位尊

    乡下人家一等奖教案(通用8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南和参考,它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简洁明了的安全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你的教学带来一些新的

    最新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

    教师编写五年级的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的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我们精心整理了一些三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教

    英文的简历要多想想英文的特(优秀13篇)

    范文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善加利用。这些个人简历样本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份出色简洁的简历而收集的。英文的简历要多想想英文的特篇一性别:男民族:

    2023年六下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案设计(精选19篇)

    教案模板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教

    大班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全14篇)

    高一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吧。大班级数学公开课教案篇一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同学已经比较熟

    最新销售岗位描述 销售总监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通用13篇)

    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销售岗位描述篇一职责:确保理解并接受领导的指示、目标、政策和工作安排

    2023年情感说说短子(通用8篇)

    个人简历是一个对个人能力和成就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文件,它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你正在为自我介绍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简单明了的自我介绍模板供参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