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XY字客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和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指导您的教学工作,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参考。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质,并能初步领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冬天发展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说到寒冷的冬天,你们会想到哪些词?(生说。)。

师:是啊,它们可真了不起,不少诗人还专门写诗赞美它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青松》。(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读准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特别注意加点的生字。

(课件出示诗歌,在生字下加点,生自由练读。)。

师:哪个同学来读读课文呀?

(请三到五个学生读,在读中纠正读音。)。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字,看看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

(生读后交流)。

师:读诗歌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课件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配乐范读。)。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读法再读课文。

(请三至五位学生读,师指导纠正后,生配乐齐读。)。

三、理解诗意,体会品质。

(课件出示:大雪重压在青松树枝上的画面,让生理解“大雪压青松”。)。

师:谁能做一做“压”的动作?从“压”字上你们能感觉到什么?

(生观察交流,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压”的意思,体会青松在雪中的艰难处境。)。

师:假如现在你们就是风雪中的小青松,你们被大雪压弯了腰,心里会想什么?你们会对大雪说什么?(生想象交流)。

师:这时,你们会怎样站立在风雪中?

(生做动作:站直、站挺。师出示课件:挺立在大雪中的青松。)。

师:大屏幕上的青松在大雪中是怎么站的?

(生观察交流,理解“挺且直”,体会青松在雪中的顽强表现。)。

师:大雪终于融化了,春天来到了,青松变成了什么样子?

(课件出示:春天的青松。)。

师:青松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大家学习?(生说。)。

(音乐起,指名说。)。

四、课外拓展,领悟情感。

师:陈毅爷爷除了赞美青松外,还写诗歌红梅。

(课件出示:红梅傲然开放于雪中及诗句,生自读。)。

师:你们发现红梅和青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知道陈毅爷爷要赞美它们什么吗?(生交流)。

师:这两首诗都写于1950年前。当时,我国正在闹饥荒,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吃的。为了活命,人们啃树皮、嚼草根……可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饥荒屈服,坚强地和它作斗争,最终战胜了困难。陈毅爷爷写这两首诗真正想要赞美谁呢?(生交流,师引导)。

师:是啊,陈毅爷爷借这两首诗赞美的是顽强的中国人民。

(生配乐诵读)。

五、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六、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初步体会青松的品格。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兴趣。

1、出示青松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你们见过青松吗?你认识的青松是怎样的?

出示:“松竹梅岁寒三友”指导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3、你们喜欢青松吗?陈毅爷爷也非常喜欢青松,你们知道陈毅爷爷吗?

陈毅爷爷不但会带兵打仗,还非常有才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陈毅披着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灯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师饱含深情朗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求流利。

1、生自由读古诗,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谁来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

3、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读古诗肯定不成问题了,谁来试一试?

学生朗读,师相机正音。

4、要想读好诗,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那么这首诗该怎样读出它的节奏和停顿呢?你们做老师来读,我来画好吗?(生读师画)。

再次练读,读出诗的味道。

三、再读古诗会诗意。

1、自由读读,边读边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

2、指名回答,你读懂了哪一句,就先说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词儿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看图想象一下大雪的场景,指名学生说。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儿都有鹅毛般大,不一会儿,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们能想象得到,当时的积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气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在这寒风暴雪里,却挺立着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谁来读好这一句诗?(指名读。读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压在身上很重的感觉)。

这么重,这么厚的雪压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应呢?(生: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意做青松?(学生表演)。

通过这么一演,我们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间用“且”连接起来,“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在狂风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时还挺直自己的身体,这种“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句。

闭着眼睛再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青松?你想对它说什么?

说得好!风雪有什么可怕!困难在勇敢者的心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寒风吹不倒!大雪压不弯!昂首挺立于风雪之中,这就是青松!让我们都做一名勇敢者,一起再来读好这一句诗!

4、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绿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阳光下可能还闪着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过的青松,可能更干净了。

师: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师: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学生说。

四、总结拓展激情感。

孩子们,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压,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压着,还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厉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学习。

生:青松在困难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国连续三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来粮食。没有粮食可以吃,这让无数的中国人民,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可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害怕,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很快地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吗?你觉得中国人民怎么样?

生:中国人民真了不起呀!

生:中国人民真坚强呀!

生: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管多苦,都是勇往直前的!

师:是呀!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毫不屈服,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这高尚、纯洁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个冬天,陈毅爷爷提笔写下了《青松》这首诗——(师生齐读)。

师:这首诗赞美的是勇敢的青松,更是坚强的——生齐答:中国人民!

其实,陈毅爷爷不仅仅一首《青松》来鼓励和赞扬中国人民,《青松》只是他写的《冬夜杂咏》中的一首,另外还有许多首,比如《红梅》和《秋菊》(出示小黑板),小朋友们有兴趣课后再读一读。

五、教学生字助默写。

教学生字,重点指导:压、挺。

六、作业超市求巩固。

1、背诵默写古诗。

2、读《红梅》、《秋菊》。

3、写几句话,赞美你心目中的青松。

附板书: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三

1、(出示青松图)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树?一起说出它的名字。(生说“青松”)跟老师一起写它的名字。(师板书:青松)谁能把这个词语读好?(指生读,“青”、“松”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生齐读)。

2、小朋友们,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样的?谁来介绍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们,这样的树你们喜欢吗?

3、有一位爷爷,他叫陈毅,他也很喜欢青松。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陈毅的课文,叫做——《陈毅探母》,从那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陈毅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好儿子,没想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呢。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下着大雪,陈毅睡不着,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灯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动画,师配乐朗诵《青松》)。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毅的这首《青松》(板书:18)。

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1、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116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

2、(出示全诗,生字用红色的字)这些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谁来试一试?(指一生读,相机评价)。

3、如果你是小老师,你会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挺”是后鼻音)请你带大家读这个字。

4、让我们来齐读这些生字,读两遍。

5、小朋友们,字音读准了,诗句能读流利吗?自己练练。(生自由练读)。

谁来试一试?(师相机评价)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6、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好诗的节奏。这首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小朋友们听老师读。(师朗读后标出停顿符号)你们也想来试试吗?自己先练练。

谁来读?(指生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小朋友拿起书,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充分自学)。

2、(学生自学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

3、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来交流。

冬夜里的这场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生:很大,我从第一行中的“大雪”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出示大雪压青松图)。

你们看,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从地面上的雪我们也能猜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真是一场(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个成语?(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2)再读读第一行,哪个字也让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压)。

a、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这就是“大雪压青松”。(ppt出示“大雪压青松”,“压”用红字)(相机板书:雪压)“压”字,给你什么感觉?(指生说)。

b、你们的感受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读好这句诗。(出示第一行)。

谁来读?(指生读,相机评价。)。

让我们一起来读。

4、子们,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板书:雪压),它怕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

(板书:挺且直)。

那谁愿做一棵挺且直的青松?(一学生上台,昂首挺胸,伸开双手)。

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生接)直,在这里挺与直是同义词,中间用且字连起来。

我想问一问这棵青松:青松啊,寒冷的北风刮来,层层的大雪压在你的身上,感觉怎样?(指生说)。

你害怕吗?(生:我不害怕。)。

真是一棵勇敢的青松!大家愿不愿意也来做一棵勇敢的青松?

来,孩子们,咱们一起挺起胸,直起腰。齐读“青松挺且直”。(生齐读)。

来,咱们可以拍拍胸脯,怎么样,感觉是不是更挺了?

师引读:青松们,大雪重重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大雪狠狠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大雪毫不留情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恩,老师看到了一棵棵不畏严寒、昂然挺立在风雪中的青松!(请学生坐下)。

5、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男子汉的气概。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读这两行诗。(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6、小朋友们,太阳出来了,你们看,青松身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板书:雪化)阳光照耀下说的青松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指生交流)。

7、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所以陈毅爷爷不禁发出赞叹: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板书:高洁)是陈毅爷爷对青松的赞美,小朋友们,如果你是诗人,你要赞美青松的什么?(指生交流)。

8、小朋友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青松高尚纯洁的品格?自己先练练,谁来读?谁再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9、小朋友们,此时此刻青松在大雪的重压之下,不怕严寒,毫不畏惧,仍然苍翠挺拔,你想对它说什么?(指生说)。

10、来,孩子们,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出示全诗)自己先练练,谁来读?(指名读。师相机评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青松的挺拔,读出青松的高尚纯洁,读出对它的赞美之情。(生齐读)。

11、让我们把青松的形象牢牢印在心里吧,能背诵吗?先试试。谁来背?(指生背)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背诵。(学生齐背)。

真好,老师看到的是一棵棵坚强的松树。

1、小朋友们今天诗句读得好,背得好,老师相信今天的字一定写得更好。(出示生字)老师指,你们读。

2、谁想来当小老师,教教小朋友们,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指生交流)。

3、指导“压”。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和那个字有点像?(庄)。

这个小点可真调皮,和我们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过我们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给逮住了。

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有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

4、指导“挺”。

本课的生字里,最难写的要数“挺”了。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挺”的字形结构。“挺”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提手旁”要让出一些地方给右边。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写错啊?可千万别写成“延”啊。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两边,再写中间的建字底。谁知道“挺”的笔顺?(指生说)好,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边写边说要点)。

5、最难写的字都已经解决了,其它几个字通过自学,一定能写漂亮。请小朋友们打开《习字册》完成“挺”“压”的描红、仿影、临写。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四

本首诗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在理解了诗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有学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像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中国人民,也会更自然地想到诗的更深一层意思,那么课堂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五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寒风中的那棵青松,傲然挺立在悬崖上。

噢,我突然明白了,这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热爱,一种热爱生命的诠释。它像一道光打破了黑暗,给这荒芜的悬崖带来了生机。即使只有一线,哪怕只有一点点,一丝丝生机,它也不会放弃,努力地向上长,向上冒,度完自己的一生。我们也应该像它一样,顽强拼搏,与生活做斗争,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克服困难,努力向前,永不放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六

教学《青松》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挺且直”和“松高洁”,我用了角色转换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挺且直”,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有的说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

“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我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更加绿了,更加高大了。正好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松洁,我让小朋友想想为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帮他取这个名字呢?小朋友们一下就说出了,希望像松树一样坚强,不怕困难。那这里的“高洁”就已经理解了。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青松图)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树?一起说出它的名字。(生说“青松”)跟老师一起写它的名字。(师板书:青松)谁能把这个词语读好?(指生读,“青”、“松”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生齐读)。

2、小朋友们,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样的?谁来介绍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们,这样的树你们喜欢吗?

3、有一位爷爷,他叫陈毅,他也很喜欢青松。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陈毅的课文,叫做——《陈毅探母》,从那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陈毅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好儿子,没想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呢。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下着大雪,陈毅睡不着,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灯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动画,师配乐朗诵《青松》)。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毅的这首《青松》(板书:18)。

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句。

1、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116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

2、(出示全诗,生字用红色的字)这些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谁来试一试?(指一生读,相机评价)。

3、如果你是小老师,你会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挺”是后鼻音)请你带大家读这个字。

4、让我们来齐读这些生字,读两遍。

5、小朋友们,字音读准了,诗句能读流利吗?自己练练。(生自由练读)。

谁来试一试?(师相机评价)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6、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好诗的节奏。这首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小朋友们听老师读。(师朗读后标出停顿符号)你们也想来试试吗?自己先练练。

谁来读?(指生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三、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小朋友拿起书,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充分自学)。

2、(学生自学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

3、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来交流。

冬夜里的这场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生:很大,我从第一行中的“大雪”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出示大雪压青松图)。

你们看,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从地面上的雪我们也能猜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真是一场(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个成语?(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2)再读读第一行,哪个字也让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压)。

a、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这就是“大雪压青松”。(ppt出示“大雪压青松”,“压”用红字)(相机板书:雪压)“压”字,给你什么感觉?(指生说)。

b、你们的感受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读好这句诗。(出示第一行)。

谁来读?(指生读,相机评价。)。

让我们一起来读。

4、子们,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板书:雪压),它怕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

(板书:挺且直)。

那谁愿做一棵挺且直的青松?(一学生上台,昂首挺胸,伸开双手)。

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生接)直,在这里挺与直是同义词,中间用且字连起来。

我想问一问这棵青松:青松啊,寒冷的北风刮来,层层的大雪压在你的身上,感觉怎样?(指生说)。

你害怕吗?(生:我不害怕。)。

真是一棵勇敢的青松!大家愿不愿意也来做一棵勇敢的青松?

来,孩子们,咱们一起挺起胸,直起腰。齐读“青松挺且直”。(生齐读)。

来,咱们可以拍拍胸脯,怎么样,感觉是不是更挺了?

师引读:青松们,大雪重重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大雪狠狠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大雪毫不留情地压在你们身上,读——青松挺且直。

恩,老师看到了一棵棵不畏严寒、昂然挺立在风雪中的青松!(请学生坐下)。

5、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男子汉的气概。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读这两行诗。(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6、小朋友们,太阳出来了,你们看,青松身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板书:雪化)阳光照耀下说的青松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指生交流)。

7、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所以陈毅爷爷不禁发出赞叹: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板书:高洁)是陈毅爷爷对青松的赞美,小朋友们,如果你是诗人,你要赞美青松的什么?(指生交流)。

8、小朋友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青松高尚纯洁的品格?自己先练练,谁来读?谁再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9、小朋友们,此时此刻青松在大雪的重压之下,不怕严寒,毫不畏惧,仍然苍翠挺拔,你想对它说什么?(指生说)。

10、来,孩子们,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出示全诗)自己先练练,谁来读?(指名读。师相机评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青松的挺拔,读出青松的高尚纯洁,读出对它的赞美之情。(生齐读)。

11、让我们把青松的形象牢牢印在心里吧,能背诵吗?先试试。谁来背?(指生背)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背诵。(学生齐背)。

真好,老师看到的是一棵棵坚强的松树。

四、指导写字。

1、小朋友们今天诗句读得好,背得好,老师相信今天的字一定写得更好。(出示生字)老师指,你们读。

2、谁想来当小老师,教教小朋友们,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指生交流)。

3、指导“压”。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和那个字有点像?(庄)。

这个小点可真调皮,和我们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过我们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给逮住了。

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有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

4、指导“挺”。

本课的生字里,最难写的要数“挺”了。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挺”的字形结构。“挺”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提手旁”要让出一些地方给右边。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写错啊?可千万别写成“延”啊。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两边,再写中间的建字底。谁知道“挺”的笔顺?(指生说)好,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边写边说要点)。

5、最难写的字都已经解决了,其它几个字通过自学,一定能写漂亮。请小朋友们打开《习字册》完成“挺”“压”的描红、仿影、临写。

雪压挺且直。

雪化高洁。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八

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扩词。

高()()()青()()()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九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用具:投影仪、挂图、生字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登鹳雀楼》。

2、今天我们要学习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青松》。

3、板书课题:17青松。

简介陈毅。

二、初读指导。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出示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只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揭示生字:压   挺   且   化   待。

(2)学生逐句读读诗句,对照插图想想诗意,然后交流读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

(3)指名读诗。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谁能讲讲它的意思?(指名讲)谁还能联系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讲讲诗句的意思。

2、指名读三、四行诗句。

(1)"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2)讨论:这是不是仅仅指青松来说的?

(3)小结:通过写青松来赞颂跟青松一样的人,要经的起恶劣环境的锻炼和考验。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4、熟读全诗,想想诗意,自己试讲。

5、试背、指名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化、压、挺、且、待。

2、教师指导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

2、观察松树,写一段话。可先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3、读陈毅的故事,读有关青松的作品。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过程: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1)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2)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3)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

(4)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2)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 不畏严寒 情 纯洁高尚)

1、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 练习。(2)指名读,(3)齐读。

2、背诵。想象一下,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能背诵古诗。

2、完成相关的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 ) 且——( ) 青——( ) 公——( )

3、扩词。

高( )( )( ) 青( )( )( )

4、课后去观察一下松树,写一写松树的外形、特点或你对松树的理解。

作业设计

课后去观察一下松树,写一写松树的外形、特点或你对松树的理解。

板书设计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花时。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古诗,初步体会青松的品格。

小黑板、挂图等

1课时

1、出示青松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2、板书:青松

你们见过青松吗?你认识的青松是怎样的?

出示:松竹梅岁寒三友指导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3、你们喜欢青松吗?陈毅爷爷也非常喜欢青松,你们知道陈毅爷爷吗?

陈毅爷爷不但会带兵打仗,还非常有才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陈毅披着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灯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师饱含深情朗读古诗)

1、生自由读古诗,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谁来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

3、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读古诗肯定不成问题了,谁来试一试?

学生朗读,师相机正音。

4、要想读好诗,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那么这首诗该怎样读出它的节奏和停顿呢?你们做老师来读,我来画好吗?(生读师画)

再次练读,读出诗的味道。

1、自由读读,边读边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

2、指名回答,你读懂了哪一句,就先说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词儿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看图想象一下大雪的场景,指名学生说。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儿都有鹅毛般大,不一会儿,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们能想象得到,当时的积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气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在这寒风暴雪里,却挺立着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谁来读好这一句诗?(指名读。读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压在身上很重的感觉)

这么重,这么厚的雪压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应呢?(生: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意做青松?(学生表演)

通过这么一演,我们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间用且连接起来,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在狂风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时还挺直自己的身体,这种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句。

闭着眼睛再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青松?你想对它说什么?

说得好!风雪有什么可怕!困难在勇敢者的心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寒风吹不倒!大雪压不弯!昂首挺立于风雪之中,这就是青松!让我们都做一名勇敢者,一起再来读好这一句诗!

4、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绿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阳光下可能还闪着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过的青松,可能更干净了。

师: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师: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学生说。

孩子们,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压,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压着,还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厉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学习。

生:青松在困难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国连续三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来粮食。没有粮食可以吃,这让无数的中国人民,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可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害怕,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很快地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吗?你觉得中国人民怎么样?

生:中国人民真了不起呀!

生:中国人民真坚强呀!

生: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管多苦,都是勇往直前的!

师:是呀!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毫不屈服,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这高尚、纯洁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个冬天,陈毅爷爷提笔写下了《青松》这首诗(师生齐读)。

师:这首诗赞美的是勇敢的青松,更是坚强的生齐答:中国人民!

其实,陈毅爷爷不仅仅一首《青松》来鼓励和赞扬中国人民,《青松》只是他写的《冬夜杂咏》中的一首,另外还有许多首,比如《红梅》和《秋菊》(出示小黑板),小朋友们有兴趣课后再读一读。

教学生字,重点指导:压、挺

1、背诵默写古诗

2、读《红梅》、《秋菊》

3、写几句话,赞美你心目中的青松。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二

师:“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生:雪窖冰天

生:冰天雪地

生:滴水成冰

……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教学中,直观性原则尤为重要。把看上去十分抽象的古诗句与相关的图画联系起来理解记忆,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联想和发展形象思维。苏教版教材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古诗也不例外,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雪的大,并用上积累过的好词语,既为下面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的精神做铺垫,又加强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

生:重重的。

生:一定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师: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做青松?

(请一生上台来演,生昂首挺胸,生评议。)

师: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同学们再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也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心,有勇气)

师: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挺胸?

生:我考试考了好成绩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

生:我参加跳绳比赛时得了第一名,我就很高兴地挺起胸膛。……

师: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

(低年级小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在理解青松的“挺且直”时,我让学生上台表演,这样的设计是建构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弘扬了学生的个性,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通过演一演,深刻理解了“青松挺且直”的意思。)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三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示课题 。

二、初读课文 。

1、谈话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

2、板书课题:18青松 。

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

1、自学课文 。

2、引导理解诗句。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

3、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

4、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 。

5、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

6、练说全诗的意思。 。

1、教学字形。 。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

2、指导写法。 。

待、化:左窄右宽。 。

挺:直立而高耸。 。

且:而且 。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

练习朗读。练习背诵。认读生字。自学笔顺。交流记忆方法。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复习巩固,引入新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古诗的韵味。借助图画;激发想象,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指导写好生字。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四

2、小朋友们真厉害,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3、陈毅爷爷啊,他也很喜欢这岁寒三友中的青松,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青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1、小朋友,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音。

出示生字,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我们来开小火车读一读。

说一说,你有哪个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请你再带大家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

3、小朋友们,你们字音都读准了,课文你们肯定也能读好了吗?

指名读。

师: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1、小朋友,陈毅爷爷写的青松到底什么样子的呢?想看吗?

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成语呢?

青松是什么样子?指名说。挺拔且笔直。

3、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诗,想一想,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说得真好,你从哪个词最能读出--青松不怕冷。(挺、直)板书

追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啊?你能做个动作吗?

小朋友你还从哪个词读出青松不怕冷?板书:压。(雪大、雪重)

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4、小朋友,你们真会思考,已经学会从关键词来体会文章的含义,是啊,青松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却仍然傲然挺立,真让我们佩服啊!师范读。

现在你像老师这样能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还可以加上动作。

指名读。齐读。

5、面对这大雪,青松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看到这样的情景,陈毅爷爷忍不住吟诵到: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6、小朋友,请你读读这句诗,想一想,冰雪消融后,青松是什么样子?(高洁)板书:化

请小朋友想象一下,这青松是怎样的高洁。

7、小朋友,你们刚才想象得很形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学后青松得样子。出示图片。谁再来说说雪后青松的样子。

说说他比下雪之前有什么变化?

(比下雪前更绿了。)对这就是青松的高洁之处。(比下雪前更高了)这也是青松的高洁之处(他的叶子比下雪前更晶莹透亮)这也青松的高洁之处。他不怕寒冷是他的--高洁(生说),他不怕重压也是高洁。

小朋友们,在风雪的重压之下,青松更加苍翠,洁净,这就是高洁。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青松的高洁吧!(声情并茂很有气势)。齐读。

到这儿,你能体会到什么是高洁了吗?(坚强不屈、坚忍不拔)

8、学到这儿,你想对青松说什么?

9、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一棵坚强的小青松吗!

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好吗?让老师听听谁最像一棵小青松。

配上柴可夫斯基的《钢一协奏曲》齐读全诗。分小组读。指名读。

背诵。指名上台背诵表演。加上动作齐背。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陈毅元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简介写作背景后,问:你们想想文中的青松还会指谁呢?“(生:陈毅,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在陈毅爷爷的鼓励下,全国人民度过了难关。陈毅爷爷用他是告诉我们困难,只是短暂的,它终将过去。小朋友,你也是这坚韧不拔的中国人民的一员,让我们再读诗句,读出中国人民的坚强。再配上动作背。

2、师总结写法。

陈毅爷爷这种,由青松来赞美人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他啊,在为了鼓舞人民,用这种方法,还写了《红梅》这首诗呢!

跟老师读。齐读。

小朋友们,你们课后将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课文学完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认识吗?

你能给他们组一个词吗?

你来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你们说的这么棒,是不是也能写的这么棒呢?

生提出难写的字:挺、压。

指导观察范字,生指导老师范写,生:试写。师生评议。

生描红,临写这两字。教师巡视,辅导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1、有感情的读背诗歌。

2 、理解诗歌意思。

理解“高洁”意思,体会松树不畏严寒、纯洁高洁的品质。

一、利用旧知,谈话导入。

1、小朋友,现在是冬天啦!在这寒冷的冬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怕冷啊?

2、小朋友们真厉害,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人们把松

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3、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陈毅爷爷啊,他也很喜欢这岁寒三友中的青松,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青松》。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感知。

1、小朋友,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学生按要求自读诗歌。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读一读。

(2)说一说,你有哪个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请你再带大家读一读。

(3)去掉拼音读。指名读。

3、你们字音都读准了,课文你们肯定也能读好了吧?

(1)指名读。

(2)去掉拼音读诗。

(3)画出节奏读。

三、抓住字词,理解诗意。

1、小朋友,陈毅爷爷写的青松到底什么样子的呢?想看吗?

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青松是什么样子?指名说。(挺拔且笔直)

2、师总结图意。是啊,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说得仿佛是一幅画,说得真好啊!

在这大雪的重压之下,松树还是那样挺拔、笔直。我们说了这么多,陈毅爷爷只

用短短的一句诗就描写出来了。谁来说说是哪一句?

3、出示第一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指名读。

(2)小朋友们,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诗,想一想,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你从哪个词最能读出青松不怕冷?相机板书(挺、直、压)

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学生说说体会。

4、是啊,青松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却仍然傲然挺立,真让我们佩服啊!师范读。

现在你像老师这样能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还可以加上动作。

指名读。齐读。

5、面对这大雪,青松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看到这样的情景,陈

毅爷爷忍不住吟诵到:(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6、指名读。他的想法你理解吗?学生说说自己理解。

8、出示雪前和雪后的青松图片。说说雪后青松的样子,说说它比下雪之前有什么变化。

小朋友们,在风雪的重压之下,青松更加苍翠,洁净,这就是高洁。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青松的高洁吧!。齐读。

9、到这儿,你能体会到什么是高洁了吗?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形容一下吗?

(坚强不屈、坚忍不拔)

10、学到这儿,你想对青松说什么?学生赞一赞青松。

11、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一棵坚强的小青松吗!

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好吗?让老师听听谁最像一棵小青松。

齐读全诗。分小组读。指名读。

12、背诵。指名上台背诵表演。加上动作齐背。

四、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陈毅元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简介写作背景后,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现在再来看看风雪中的青松,陈毅爷爷在风雪中看到了大雪中的青松,还仅仅是一棵树吗?他还像什么?(中国人民)

小朋友,你也是这坚韧不拔的中国人民的一员,让我们再读诗句,读出中国人民的坚强。再配上动作背。

2、师总结写法。

陈毅爷爷这种由青松来赞美人的写法,就叫做——(板书)借物喻人。

他啊,为了鼓舞人民,用这种方法,还写了《红梅》这首诗呢!

出示《红梅》

跟老师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2指导观察范字,示范“挺”“且”

3、生描红,临写这两字。教师巡视,辅导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青松——挺 直 压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青松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棒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青松》。

齐背。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化:共四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撇,第四笔竖弯钩。右边是撇、竖弯钩。

压:共六笔。半包围结构。厂字头,下面是个土加一点。

挺:共九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第八笔是横折折撇,一笔写成。

2、其他要描红的字。

且:共五笔。独体字。第五笔“横”最长。它的上面部分要写得稍微宽一些。

待:共九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双人旁,右边是个“寺”。

雪:共十一笔。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各一半。上面的雨字头的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

2、 描红练习。

三、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1、在学习《登鹳雀楼》的时候,我们曾经讲过:通常读五言诗,每一行中间两次停顿,大都在第二、四字以后,但无论如何不能机械搬用,否则容易把关系紧密的词语拆开,反而影响了诗意的正确表达。根据这一点,请大家轻轻读《青松》,看看怎样处理停顿比较合理。

大雪 压青松,

青松 挺且直。

要知 松 高洁,

待到 雪化时。

2、小结:讨论后的停顿处理。

3、研究朗读这首诗的基调:赞美青松。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评读。

三、背诵指导。

熟读全诗。

试背、默写,对照纠正。

高声吟诵。

四、课堂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18、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景(所见)不怕重压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情(所想)高尚纯洁

青松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十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感受轻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感受青松的高洁。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看过青松吗?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青松的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3、板书课题:18青松

4、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见教参及后附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时”是翘舌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挂图,说说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样的青松?诗中怎样写得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引导理解诗句。

(1)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压:重压。挺:直立而高耸。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3)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4)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5)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青松的样子,与雪前青松比较,引导学生感受青松雪压不垮、苍翠挺拔、坚强不屈。

(8)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韵文。

2、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扩词。

高()()()青()()()

关于陈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重要,对于学生理解青松有帮助。

对诗的理解先重视学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与学生走近。

学习生字要重视创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学思路

昨天读了寒雨的《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

相关范文推荐

    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优秀15篇)

    安全教案的编写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年龄阶段,将安全知识有针对性地传授给他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教案编写和实施提供一些

    市场营销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实用16篇)

    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强手如林,一旦自己失去了目标,就无法抵达

    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专业14篇)

    文章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文章,我是设计师刘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主题是设计师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10个步骤,规划好5-8年内自

    大班科学教案(实用15篇)

    大班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大家都知道撰写一份好的大班教案并不容易,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幼儿教育指导

    护士实习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实习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实习的收获和成长,并且更好地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时光匆匆,在免疫科实习

    国庆节的记事范文(21篇)

    国庆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国庆节假期好书推荐,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成长。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也

    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范文(19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和协调的桥梁,可以促进师生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教学工作计划范文9: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分析林冲的性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范文(14篇)

    幼儿园教案能够提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使教师有迹可循。以下是由资深教师编写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在编写教案时有所启发。

    做一名合格党员(专业17篇)

    范文范本是对于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总结后得出的典型案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的水平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参加培训后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