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笔舞

调研报告是一种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特定问题或主题进行详尽研究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调研报告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撰写报告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一

教师的工作量,是教师实际工作任务和劳动报酬的集中反映。但新课改后,应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高中教师的工作量标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的。

一、调研的主要内容。

为了对高中教师工作量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我们在安龙一中、安龙四中、普坪中学高中部、龙广一中、德卧中学高中部等高中学校向316名教师发放了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一般课题《高中教师工作量标准研究》问卷调查表:一是教师的基本情况,从性别、教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类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二是教师的教学情况,从学科、所授班级的学生数、有无小班教学经历、推行小班化教育给学校带来的最大影响、小班教师的工作量与大班教师的工作量对比、选择执教班级、教学实际工作量(每上一节课所需备课时间、每天答疑所需时间、每天批改作业所需时间、考试命题所需时间、每周评阅试卷时间)、本学期每周你的实际授课学时数、每周班主任课时、每年指导实习学生人次、对自己教学工作量的评价、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所任教学科每周满工作量课时、高中教师工作量应以周课时还是以任教班级为标准、县级学校和省及州级学校同一学科教师工作量标准是否一样、早晚辅导是否应该计入工作量十六个方面进行调查;三是教师学术科研情况,从独立完成三种类型的一篇论文所需时间、科研工作量完成情况、科研工作量的压力强度、参加教研团队的主要原因、没有科研项目的主要原因、影响青年教师科研快速发展的原因、影响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主要因素、解决教学或科研难题时的通常途径、青蓝工程导师制在自己身上的落实情况、教学方面是否有导师指导、参加哪些教学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哪几种办法比较客观有效、外语培训对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近期是否有县和省外交流与进修的计划、业余时间一般都在干什么、在未来三年是否准备申报教学科研课题、在最近三年参加过哪些进修和培训、未来工作的重心、经过努力自己在教学方面最终有可能成为什么教师、科研方面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是什么、是否关注学校的各类信息、获取教育局和学校信息的主要途径、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哪些公共教学教研活动、是否参加过教研活动和学校会议二十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方式,一共发出316份问卷调查表,共收回316份,为了省时省力,便于减轻分析的工作量,我们随机抽取了回收的30份问卷调查来进行详细分析。

(2)本次调查问卷包含各阶段教龄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也涵盖初、中、高级,且均从事一线教学岗位,使得本次调查问卷更为全面、客观,有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教学情况分析小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教育法中规定为每班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的教学方法,其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各阶段已经普遍实行。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开始了小班教学的尝试,小班教学是以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育机构的变革。

本次问卷也涉及关于教师对小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1)目前我县教学方法依然主要为大班教学方法,原因与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有一定关系。

(2)小班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消化闲置的物质资源,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每个学生均等的享受教学资源。(3)教师对小班教育基本持支持态度,小班教育将逐渐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教师教学工作量分析:本次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除了正常授课课时间以外,包含备课耗时、答疑耗时、批改作业所需时间、考试命题所需时间以及批改试卷所需时间等方面的分析统计。教师教学工作量除了正常授课以外,备课、答疑等时间都是为保证教学质量而花费的,因此对这类时间进行统计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研究中具有一定意义。教师的实际正常授课时间每周占12学时的占绝大多数;同时教师每上一节课所需备课时间中2-4小时占大多数,其次是2小时以内,依据教师每周课时标准,则大部分老师每周备课时间则需要8-15小时左右;答疑耗时方面:大部分教师的答疑时间则在1-2小时之间,其次是1小时以内,则每位老师每周至少需要花费5-10小时进行答疑;而每天批改作业所需时间中,花费2—3小时的教师占大多数,其次是2小时以内,并且教师每周评阅试卷的时间大部分在2—5小时以内,据此可知教师每周的作业批改和评阅试卷消耗时间在13—18小时左右。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二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xx县教育工会把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xx年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县教育工会组织人员就全县自聘教师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和座谈,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入会工作,为维护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学前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发挥了工会应有的作用。

1.xx县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辖10镇5乡。全县有公立幼儿园22所,其中农村中心幼儿园17所,下设96个村幼儿教学点。公办教师166人,自聘教师364人。我县学前教育儿童80%以上在农村幼儿园,42%以上在村幼儿教学点。

2.xx县在1999年就出台了《xx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幼儿园100%公办。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一乡镇一个农村中心幼儿园,一个中心一个法人,辐射管理至行政村幼儿教学点的管理模式。

3.为保障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县政府为所有自聘幼儿教师办理了“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逐步改善幼儿教师工作环境(配置办公电脑、安装空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自聘教师福利待遇。并从xx年开始,每年为农村中心幼儿园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提高保教质量。

4.从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所有自聘教师大都没有入会,而在编幼儿公办教师作为会员只是参加所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工会活动。农村中心幼儿园尚未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对自聘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不够所致。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县教育工会常委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工会工作展开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在统一认识后,将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了xx年工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到5月底,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364位自聘教师都愉快地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领到了会员证。

2.中央组织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以“党建带工建”活动。要求通过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坚持在组织建设上带,扩大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由于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教职工人数大多不足25人,建立独立的基层工会条件还不成熟,幼儿园党员很少,且党组织关系在所在乡镇小学支部,参加小学党支部活动。因此,我们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组建幼儿园工会小组,在17所农村中心幼儿园组建作为所在乡镇小学工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会小组,纳入到小学工会工作管理中,新会员按规定交纳会费,幼儿园工会小组长列席小学工会委员会每月例会,小学工会主席每月要到幼儿园走访一次以上,了解自聘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与园长的沟通交流。各学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在对本区的自聘教职工情况摸底之后,及时召开本区小学工会主席和幼儿园园长联席会议,布置发展自聘教师入会有关事项,要求维护好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3.我县xx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目前,农村中心幼儿园和村教学点正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村幼儿园的布点更趋合理,办园条件不断优化。由于政府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更多的精力投向提高办园水平、提升办园内涵上来,有效促进我县学前教育特色化发展。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的组建,极大地调动了自聘教师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都说早该入会了,虽然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文体活动早已一视同仁,而入会后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为今后进一步参与民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4.落实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总体要求,农村中心幼儿园要逐步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本园各项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小学工会主席要到园指导并参加会议,力求相关制度科学、民主和公正。切实保障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依法维护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组建之后,工会的活动经费如何筹集?如何尽快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如何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工会的作用?让我们围绕学前教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会工作,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xx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xx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xx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xx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xx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xx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xx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四

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异常突出,制约了社会发展。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而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深刻认识到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教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满足教师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进而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第一,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同时,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第三,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对过去教研活动的深刻变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内容、随意化而不讲求质量、经验化而不重视科研方法等种种弊端,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发展。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的领导。对校本研修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误的氛围,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有效、深入学习的校本研修环境,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开展校本研修为手段建立学习型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同事、与先进理论的对比,寻找差别,提升自己;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鼓励教师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选择,不断反思自身的实践,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发展;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中的“知”与实践中的“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注重主体精神的发挥,鼓励教师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过的东西说出来。

关注、重视、促进教师群体研修。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开展群体研修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校团队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是每位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教师群体研修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设定主题内容,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可以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通过常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和课件制作评比、理论学习和主题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主动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在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同伴互助互学,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或敞开自己的困惑以求别人指点迷津,或公开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或不同观点、不同体会进行争论,思想与思想碰撞而生灵光,在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加强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主动寻求专业引领。如果没有专家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教师之间的互助可能会限于同水平重复。与大学及其教育专业机构、教育专家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通过专题讲座促进观念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思,通过专家指导促进骨干成长,通过学术沙龙促进交流沟通。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那就只是纸上谈兵,专业引领应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完美统一,共同引领。专业引领是使研究脱离低水平重复、收获最大成效的重要凭借,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专业引领的强势参与,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质量、高频度的专业引领对广大教师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然,校本研修不是惟一有效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本研修应该与其他模式有机结合。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

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激励教师,前提是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只有对教师作出了正确的评价,才能实施正确的激励,激励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科学、合理、公正、严格的评价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评价要以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改变以往只有领导评价的状况,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二是要坚持以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这是教师在回答“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三是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向前看”,坚持发展性原则,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在实施评价体系时,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倡导教师以评价促进自身发展。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研制评价的过程管理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增强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教师的自评结果,落实评价反馈。在教师自我评价之后,校长要及时以谈心、座谈等方式给予积极的肯定,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更高的希望,提供有效的帮助,使教师自我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激励教师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正确的激励方式。结合激励的对外竞争性、激励的对内公平性、学校自身的支付能力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方式,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方式,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组合。“物质激励”是使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的激励方式,但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同时,物质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精神激励可以有很多方式,一是领导们自身行为的“楷模激励”,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做教师的楷模;二是体现领导们亲和力的“情感激励”。领导们要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教师,既要在工作中为他们创设机遇,又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教师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定会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工作,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三是工作中的“责任激励”。责任是教师身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体现的是得到了校长的信任并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赋予教师责任是调动教师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四是决策中的“参与激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程度越高,其积极性越高。尊重教师的意见,就是要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五是对教师发展的“目标激励”。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更具发展潜力。帮助教师建立不断超越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等等。总之,校长要了解教师的精神需求,艺术地激发并真正的满足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欲望,这才是激励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本”落实到行动中,就是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就是尽一切努力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一切努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教师发展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的因素不可忽视,精神文化的因素更不能忽视。一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和类化作用,它会成为个体评价自我的内在尺度,去规范个体行为;它又影响并形成了群体的需要结构,必将有效地激励个体为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断前进。从哲学上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的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是专业的文化人,比社会上其他职业更需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校园是教师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教师发展,必须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核心正是人本身,人是有理想、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第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广大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第二,努力塑造为全体教师认同和共有的价值理念。要引导教师形成求真、向善、尚美等价值理念。价值理念被教师内化需要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可以把价值观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中来规范;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来启迪;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熏陶;可以通过校内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来示范。

第三,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究课、大型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学术思想、撞击学术火花、训练学术思维、激发学术智慧、加强学术互动、提升学术品味,进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促进自身发展。在学术研究中,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以业为缘,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枷锁,提高了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场,它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了精神生活,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解决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五

此次调研活动,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认为,学院文化氛围较弱,文化内涵有待提升,要注重解决学生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核心问题。二是认为,学生活动多,但质量不高,有形式主义倾向,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

这些意见,看似代表着两种声音,实则反映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育人工作。围绕这一问题,我通过个别走访、网络调查、对比分析等,进一步查找了我们在工作上存在的主要差距,并就其改进策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主要差距。

通过调研分析,我认为,当前,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认识不到位。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态,简单等同于“玩玩闹闹”“蹦蹦跳跳”的文体活动,而没有认识到它是校风、学风的集中体现,是深入的思想教育、科学的教学活动、严谨的管理体制、活跃的文化活动、友善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全面反映;将校园文化的作用、功能,片面理解为丰富和活跃课余生活,而忽视了其校风塑造和育人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想当然地归口于团委、学生处等学生工作部门,而没有看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位领导、教师、干部、职工或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策划者、实施者、践行者和承载者。

二是思路不开阔。认识上的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实践中总体思路的相对单一,突出表现在:其一,有长远规划,而没有分年度计划,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阵,零敲碎打,缺乏统筹安排;其二,重组织活动,轻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课程文化建设滞后,活动序化程度不高,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整体偏少;其三,硬件基本具备,而软件没有同步跟进,校园网、校史馆、图书馆、飞天书画院、体育场馆、拓展基地、实训基地等的文化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四,个别人群的“示范”性活动多,而群众性活动少,参与度不高,工作效果打折。

极少参与活动全过程指导;图书馆等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经费保障上,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科目,有的活动基本依赖向企业“化缘”开展,商业味冲淡了文化味。制度保障上,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整体考核体系也没有体现出对文化建设的足够重视。

二、整改策略。

上述差距,并非完全是一般性的工作问题,从中也映射出学院层面、部门层面和我们自身,都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倾向。比如:业务学习上,习惯于“现炒现卖”“临时抱佛脚”,不能深入了解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的合理诉求,不能从全局出发对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工作安排上,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按部就班,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不注重实效,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再如:在决策和制度设计上,习惯于闭门造车,习惯于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基层部门及师生的主动服务和针对性指导明显不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更看重部门或个人利益,不顾大局,不主动沟通,怕承担责任,拒绝合作,凡此种种,都是官僚主义的表现。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旨在集中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瓶颈,从根本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具体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

第一,组建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工作统筹和经常性督导,统一步调,分层实施,形成“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第二,定期举办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暨成果展示会,厘清认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不断优化工作思路,通过思想碰撞,推动队伍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第三,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育人功能,基于五大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

一是训言系统。完善校训释义,开发教师入职誓词、学生入学誓词,倡导基于校训建立系训、班训等,规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应用,推进教学、实训场所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训言体系,作为学院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展演和耳濡目染,引导师生员工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与学院办学理念逐渐趋同,重塑师生精神、心灵、性格,凝聚发展合力。

二是课程系统。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完善“231”课程体系,拓宽人文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通过推行学分制等,改变目前人文类课程或因学时整体不足、选修课机制不灵活,而沦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某种标榜;或因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呆板、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足,而无法广泛、有效实施的现状。要积极开发适用性国学读本,开辟“晨读空间”,打造“书声校园”。

结合时令特点、教学安排及整体工作重点等,确定校园文化主题,归整相关活动形式,基于“胡杨之春公益文化艺术节”“胡杨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胡杨之秋行为文化艺术节”和“胡杨之冬传统文化艺术节”,系统架构“胡杨”系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高职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四是宣传系统。加强校园网、学生网络社区、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及电子屏、学报、学生刊物、橱窗、板报等文化阵地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

五是制度系统。借助教育实践活动,查缺补漏,全面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制度,使学院精神文化渗透于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育人功效。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贴几个标签、拉几条标语、竖几块牌子、挂几幅字画、搞几场别出心裁的大型活动。它需要精心地培育、长期地积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实际行动去积极践行。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六

地处xx省xx市北部,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13个镇24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5.5万人。

近年来,彬县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先后通过陕西省教育强县验收,成为陕西省首家“双高双普”达标县,xx年全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幼儿教育事业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截止xx年年底,全县共有幼儿园60所,其中公办8家,民办幼儿园52所。在园幼儿园14115名,其中公办4049名,民办10066名。在岗教师931名,其中正式编制254名。全县共有省级示范园1家,市级示范园2家,该县已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免费教育序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1、总体数量增大。截止xx年底,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教师931名,较xx年增加了285名,基本上能满足14115名幼儿入园的需求,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素质得到了提升。截止xx年底,在全县931名教师,本科学历62名,大专学历360名,中专学历509名。较xx年本科增加43名,大专增加260名。有小学高级教师32名,小一以下(含小一)222名,县级教学能手1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县级骨干教师15名,县管专家2名。

3、待遇得到了改善。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县的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随着其他事业单位员工工资而增长,月工资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在900元至1500元之间。待遇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4、保教能力名下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园本培训的开展以及教师从教年限的增加,保教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在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连续从教五年以上的能占百分之六十。说明大部分人能安心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该县幼儿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截止xx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14115名,按照国家规定师幼比1:6计算,全县应有幼儿教师2353名,而实际有教职工931名,还差1422名。按照两教一保的编制,全县共有318班,应有幼儿教师954名,而实际有931名,还差23名。这不含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

2、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该县的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在一所公办幼儿园中,全园60名准专任教师中,无一人能全面通过幼儿教师的6项技能测试,懂得阅历键盘超不过10人,能进车型折纸的不足20人。这一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更为突出,教师学历虽然提高了,但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功底薄弱,语言表达不强,逻辑性较差。

3、临聘人员多,教师流动性大。

在全县60所幼儿园中931名教师中,有正式编制269名,即使在全县两所最大幼儿园中,共聘任临时教师50名。由于这些临聘人员工资在900至1600元之间,与正式教师差距很大,加之寒暑假没有工资,一旦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随时就有流失的可能性,这给幼儿园的管理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困难。即使在平时的工作中,临时人员缺乏主人翁感,缺乏归属感,影响着幼儿园的工作。任何一个团体,要谋求发展,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团体成员。而在现实中,诸多幼儿园都面临着教师随时流失的可能。

4、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全县幼儿教师中,虽然大专本科学历比比皆是,但真正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是凤毛麟角,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更少。在公办幼儿园中,教师已转岗居多,有一部分是师范专业毕业的。而在民办幼儿园中,学医学林学水者居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的。这些驾驶连基本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都没学过,对幼儿教育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更谈不上应用。保育保教活动的开展凭经验办事,不能遵循科学的规律办事。

5、幼儿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

在全县931名幼儿教师中,男教师90名,占10%。女教师841名,占90%,男女比例1:9而这些那教师基本上在幼儿严从事是管理工作或后勤服务,教学一线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师。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清一色的女教师在培养幼儿勇气胆量等方面存在欠缺,长期使幼儿生活在清一色的女老师的氛围中,容易使幼儿性格女性化,是孩子性格产生缺陷,犹如一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6、幼儿教师整体事业心成就感职业幸福感不强。

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和社会上,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哄孩子的文明保姆,缺乏对幼儿就爱哦是职业的正确认识,影响到教师对从事职业不想中小学那样受人尊敬,受人崇拜。由于在工作缺乏名师骨干教师引领,好多教师忙于上班下班,缺乏对自己职业规划,是的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看不到前景,从而缺乏事业心,成就感,进而缺乏职业幸福感。使许多教师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工作。

在认识到幼儿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后,笔者经过思考后,提出以下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有计划从省市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招录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逐年改善幼儿教师结果不合理的现象。在招聘过程要招录一定数量的男教师,以改善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在财政和编制制约前提下,要鼓励各园到师范院校招录学前教育专业的临时教师,为了是临聘教师素质得到优化,对于工资,县财政可分但一部分。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要大力争取把幼儿教师纳入其中,特别是临聘教师,特别对于经适房廉租房等方面,要积极为教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是教师有归属感。

2、加大对幼儿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职业幸福感。首先,要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全社会认识到幼儿教育重要性,改变公众对学前教育认识。其次,要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的政策,使人们认识到国家把学前教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再次,要大力宣传那些在幼儿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人和事。第四,在评优树模方面要对幼儿教师予以倾斜。

3、规范幼儿教师聘用程序,保障临聘教师的合法权益。对于临聘教师的聘任,要在劳动部门备案,督促用人单位为其缴纳“三金”。

4、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

对于新任教师,要坚持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习指南》、使其熟悉幼儿园一日工作规范。对于现任教师,要坚持立足岗位,立足课堂,立足幼儿保教活动的开展,开展形式多样业务技能比赛活动,提高其业务技能。在条件饮虚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教师到知名幼儿园参观学习,听课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可采用置换培训:与知名园所结对后,将知名园所教师派到自己园所,通过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示范引领,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将自己园所教师派往知名园所,通过跟岗培训,参与名园的保教活动,回园后进行引领。其次,要鼓励青年教师在学前师范专业院校进行学历培新提高。要充分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七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xxxx年xx底全区在职教师共xxxx人,专任教师xxxx人,中学xxxx人,小学xxxxx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xxxx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xx%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到xxxx年,完成xxx名“启明星”的培训工作,对所有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行轮训提高。

硬件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设备一流、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

四、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成功的一半。

建设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按需设课。注重课程的层次性、可操作性,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并将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指导老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后勤部负责财务、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

(三)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国内外)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奖励。

(四)硬件建设是必备的客观条件。

配备可容纳xxx人的报告厅、可容纳xxx人的网络教室各一,讨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2间。建成与国内著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基地。

(五)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

根据xx政府xxxx年第xx号文《xx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xx条规定,各级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具体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五、必须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难点:

1.“按需设课、按需施教”的“需”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他所认为的“需”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需”有一定的差异。

2.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一方面大多数教育专家大多从事理论研究或进行过少量的实践指导,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而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

3.教室的配备和功能不足。

解决方案:进修学校人员配备必须是,有相当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经验,善于与人沟通,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可以达到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的人,这样可解决难点1、2。难点3需由局统筹解决。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八

__同志,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现任__中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同志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高。能自觉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自身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稳步提高,并积极按照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修养,使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领导组的成员,积极参与并认真组织学校党总支“两学一做”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使“两学一做”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并深入开展,使学校广大党员得到教育、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得到实惠,达到学习教育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校党总支被评为区“两学一做”思想学习先进单位。在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指导开展进课堂、“两学一做”思想进课堂的活动,用和“两学一做”思想的真谛,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支柱。他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积极工作,无私奉献,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该同志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专业技术水平高,对学校管理工作十分熟悉,思想解放,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具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领导能力强。在中从一般中学跻身于省重点中学、实现“五年连上三个大台阶”的宏伟目标以及积极创办全国示范性高中的不平凡历程中,该同志历任总务主任、校办厂厂长、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为学校的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他勤政廉政,恪尽职守,团结带领学校“一班人”和全体师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通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加大民主管理力度,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及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强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工作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校园建设,几年来学校新增建筑面积超过以往60多年的3倍,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顺利通过示范性高中市级验收;在全省普通中学中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7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示范性高中验收标准;学校被评为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还被评为市“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市示范家长学校、市交通安全校、泉州市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区学校德育先进单位、区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校党总支再次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确定为市、区党建工作联系点。从而使我校所获得的集体荣誉称号以递增到10项,省级57项。

该同志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已,廉洁奉公,作风正,积极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抵制腐败行为。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中了解情况,亲自设置校长信箱听取师生意见,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生活排忧解难。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帮助身边的同志进步,具有良好群众关系,在群众中威信高。该同志年被评比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年被评为市“科教兴市”先进个人。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九

我校在职教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4岁左右。30岁以下只有4人,30—39岁18人,40—49岁26人,50岁以上9人,这种情况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由于生源的减少,教师队伍的饱和,从xx年起,我校再也没有分配一个新老师。二是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呈现出生物年龄未老,而心理年龄早衰的景象,教职工年龄差距较大,教职工老龄化的趋势已呈现出来。

二、健康状况。

我校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有明显疾病的教职工就有9人,占全体教职工的15.8%。其中患颈腰椎病的6人,患心血管病的2人,其它各种疾病患者1人。患病者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原民办教师群体。工作的压力,农活的繁重,子女的困扰,使他(她)们劳心劳力,疲惫不堪,以至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舍不得自掏腰包定期查体。在这种状况下,教职工不能提前发现病情,防患于未然。结果积小病为大患,以至于疾病缠身。

如何减少教职工的患病机率,应该引起各级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1、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快乐工作理念。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早发现,早治愈。3、组织教职工多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三、学历状况。

在我校57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4人,全部是xx年以后通过函授取得文凭的年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专科学历的36人,占63.2%;中专学历的15人,占26.3%;初中学历的2人,占3.5%。教职工学历偏低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他们难以应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

四、职称状况。

目前全校在职教职工中,取得中级职称的46人,其中聘任23人;取得初级职称的9人,其中聘任9人;另外还有2名工人编制。教师职称偏高,得益于好的政策。在评聘职称赋分项目中,教龄和任上一级职务年限赋分权重较大,有较明显的向老教师倾斜的意向。这一政策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同和好评。值得关注的是不同职称的教职工,在教师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鉴此,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职称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不同职称教师的任职责任,使教师职称与教师素养、业务能力等名符其实。

五、工资状况。

苏仙区是实行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的行政县之一,在郴州市范围内,苏仙区教师工资是位居前列的。以10月份教职工工资发放表为依据,在57名在职教职工中,个人最低月工资为1398.7元,最高月工资为2117.7.10元,平均月工资1675.33元,与同月份镇委、镇政府的公务员及机关工作人员的月工资相比,相差不大;与xx年全镇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相比,超出更多。据抽样统计,从xxxx年至20xx年间,教师工资增长了30倍左右。由此可见,教职工的工资状况非常乐观,教职工的经济状况已明显改观,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在各行业中尚属富裕群体。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教职工在城镇购买楼房或自建楼房的共计30家。经济比较困难的集中在一少部分原民师、单职工且年龄较大的教师职工家庭。略呈两极分化趋势。但总体经济状况是良好的。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职工工资待遇还会逐步提高。

六、编制状况。

我校现有正副校长3人,校长进行了提高培训,都有8年以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另外中层干部7人,学校班子团结务实,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学校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每位教师都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我校现语数英专业教师配备齐全,但音乐、体育、美术、电脑、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几乎都是由语数教师兼任,所以急需这方面的教师。同时,学校现教师年龄老化,我校已有八年未分配新教师。学校教师多数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规律,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但有个别老教师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更新观念,仍然采用老教法。年青教师都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多数老教师在这方面就不如年青教师接受的快。

七、思想状况。

教师最突出的思想行为表现是不敢管或不愿管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学生增多,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溺爱或放纵,社会不良环境的毒化,加上教育内部诸如“教室是学生犯错误的场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等等所谓教育新理念的出笼,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难管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不再给学生、班级、学校排名次,淡化分数,以至于“无分数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的最后一根枕木也将被撤除,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学生的“发病”几率也会随之越来越高。这种恶性循环,岂止是误人子弟,简直是误国误民!

其次,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较高。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38名教师,分“幸福”、“不幸福”、“没有明显感觉”三个方面,对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高达57.89%,有34.21%的教职工没有明显感觉,感觉不幸福的仅占7.89%。由此可见,多数教职工从思想上对教师职业是满意和喜欢的。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

为了进一步提高20xx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开展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组(xxx、xx、xxx、xxx)到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调研。所到学校无论硬件建设、师资配备都是所在校区最好的学校。调研期间听课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发放调研问卷80份。现将我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8节课,语文、数学各四节,授课教师年龄在30—40岁,其中仅一位是男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四位。使用了分组教学模式的两位。8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师,制作上仅停留在图片、文字的使用上,音乐和视频的插入都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忘了板书。大多忽视教学生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学习新知识。个别教师使用了分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于了形式。

综合问卷分析。

1、100%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2、90%的教师最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师认为目前最欠缺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100%的教师赞同对小学生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技术问卷分析。

1、不会操作电脑的教师为0。能简单操作的为30%,掌握的60%,精通的为10%。

2、90%的教师掌握网络上信息及资源的搜索。

3、95%的教师能够使用电子邮件。

4、100%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90%的教师能简单操作excel。

5、95%的教师不会对音频处理,85%的教师不会图片处理。

6、90%教师能简单操作多媒体设备。

音乐问卷分析。

1、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演唱训练或学习过歌唱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来唱。

2、90%能简单使用键盘,但仅限于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师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

4、90%的教师不具备音乐软件的使用。

5、95%的教师没有指导过课外小组的活动。

6、100%的教师没有见过20xx年新课标。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因专业知识或升学压力多数不上,换成了自己的主课。

新配发的教学设备,因不会使用多闲置。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是工学矛盾。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特别是远离县城的边远小学,师资短缺。并且现在的培训有时扎堆,再加上主题调研,让老师基本无暇以对。农村教师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分层培训,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统,一概而论。

四是希望能够送教下乡,让老师在家门口参加培训。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一

优秀作文推荐!近年来,部分中小学校和教师向学生乱收费、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更是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县教育、监察、纠风部门对此类问题非常重视,一直把治理工作作为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问题始终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上述现象时有发生。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群众对教育三乱问题反映强烈,为此,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三乱问题列入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给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对治理中小学存在的三乱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从根本上遏制三乱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我们通过深入学校了解、向中小学生家长和社会下发征求意见卡、组织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收集学生家长的举办信息等途径的调查,大家一致认为我县中小学和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多数学校适应形势要求把行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对教育三乱问题的整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开拓创新,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但是个别学校和教师自律意识不强,乱办班、强制性补课,乱订教辅材料、乱收费的问题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具体表现有:

1.强制性补课现象。

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或租赁房屋或在教师自己家中组织学生补课、做作业,甚至有的教师将不参与补课的学生列为不看好的对象,有的还有意将课上讲得部分内容放在补课时讲。

2.乱订教辅材料现象。

过去学生用的教辅资料除了按上级一科一辅要求统一代购的以外,有些教师还要另外选购一些发给学生,后来变成教师在书店选好资料,让学生自己去买。练习和作业多数是用后买的资料,学生不得不买,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3.乱收费现象。

部分学校曾经有过向学生收取招生报名费、水费、资料费、代课教师工资费等,去年以来基本得到纠正。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不定期向学生收取资料费,开始时只有主科教师,后来发展到各科教师,有的甚至收没名号的费,家长对此非常反感。还有个别教师收取择班费、座位费,最让学生和家长不满的是给了座位费就坐靠前,不给的不管个子高低只能坐后排,还有的是学生一犯错就拿坐后排惩罚学生。

3.现状分析。

去年,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县委县政府把整顿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教育、纪检监察部门把治理教育乱收费、滥补课作为教师队伍整顿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省教育厅在去年放寒假时和今年开学前就严禁中小学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两次发文,教育部门及时传达,有效遏制了上述歪风。然而,就在高压形势下,还有部分教师心存侥幸,明知故犯,顶风违规补课、收费,教育和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了一些教师。但目前乱收费、滥补课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放松管理,还有反弹的可能。

经过调研,虽然社会各界对实施教育振兴战略以来的教育工作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个别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乱收费问题,也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人们的价值观扭曲的社会大环境中,个别教师受利益驱动公开组织学生甚至通过个别做工作,利用校外场地对学生进行节假日或放学后有偿补课,从中谋取个人利益,把学生当成资源,作为赚钱的工具,这种现象在多数地方存在,我县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比较严重。

2.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我国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下,不能完全被学校、教师、家长接受。高分数才是硬道理,这句话虽出自普通百姓之口,但含义却很深刻,它是衡量名校、名师的标准,也是名牌大学择生的标准。而高分数从何而来?学校的办法是增加课时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的是把双休日变成单休或者两个星期过一个双休;教师的办法是办补习班,加大练习量;家长的办法是参加各种补课班,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二

从9月3日至今,我来到南宫实验中学实习已经3个多月了,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真的收获了太多太多。不仅收获了教育教学经验、班主任管理经验,更收获了对于农村教育认识的深化。这些收获是在大学课堂上永远学习不到的。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针对农村的音乐教学工作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音乐教学状况。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农村的音乐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师资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大大优于乡村学校。城市中小学校,大多配备了2―3名以上的专职音乐教师,而且大部分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已趋饱和。相比之下,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状况就令人担忧。因为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乡村学校配不起、也养不起专职音乐教师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最多也只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大多由非本专业的其他学科教师(音乐爱好者)兼音乐课。而部分乡村学校连能兼音乐课的教师都没有,音乐课只能虚设。这样的结果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太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

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学校中,对教研活动抓得比较紧,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新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以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学校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在师资不足与器材缺少的学校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的现象。他们把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课,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学会唱那首歌,另外就是让他们自己来“玩”,表达学到这首歌的什么。其实这样做不仅有损学科的科学性,也对学生造成了误导和表现出了自己对这门课还有学们的不负责任。

三学生学习状况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很突出,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有教学条件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在应试教育升学的压力下,来自学校、“主课”教师及家长的阻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欲喜爱而不能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高年级学生中尤为普遍。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我想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1.将艺术教育中的组织与领导、师资队伍与教科研、教学硬件与教学环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建立分级督导机制。

2.针对广大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应以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为工作重点,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条件上给予扶,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强化、优化有关政策,鼓励艺术学科的毕业生到乡村学校工作,以加快基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17期宁巨南新支队南宫实验中学音乐陈杨。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三

1、职业简介:

教师,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我认为具有三种重要的知识,它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学知识。

学科知识:包括一般学科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各种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之贯串于自己所教学科之中。然后再对各种不同知识和理论进行选择、组织、传递和评价。除此之外专业知识则要求教师必须广、宽厚,这是对教师专业过程中的第二次分工,更加细化了教师的工作。

实践知识:都说实践出真知,所以教师除了具有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在全面透彻地理解所要教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还要引导和带领学生开展学科研究和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书本知识不再空洞。

教育学知识:我认为教师在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更应该本着教师的职责,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地做到从学生出发,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环境简介:

从硬件方面来说教师的职业环境一直都是不错的。比如有专门的办公室、夏天有舒适的空调,办公室里也有芳香四溢的花卉植物作以点缀。每个教师都附有多媒体,给课程增加了丰富性并且节省了上课板书的时间。

2、存在的问题:

但是现在教师职业的队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都是冲着教师这个职业良好的工作待遇而去。并且现如今越来越多教师虐-待学生的事件频繁发生,许多教师已经不单单是把精力放在教育学生身上,而是更多的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随着这些年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变化,现在教师队伍里素质也是层次不齐,不乏有有一批素质低、作风不端正的人出现。教师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也非常盛行。教师之间帮派斗争也是存在的,评先进和职称的时候同事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所以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把关,也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

1、机遇: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所以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

2、挑战:

我选择教育这个职业并想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本身对学校生活存在美好的回忆,喜欢与学生之间单纯地相处。而现在随着就业环境的严峻,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所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另外我国教育职业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沿海地区教师资源丰富而偏远地区急缺教师教师供求不平衡。

1、教育教学能力:

身体条件方面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普通话水平方面拥有普通话等级证书,能准确、清晰地使用普通话授课。

职业教育理论相关课程学习要求方面非统招本科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认定教师上岗资格,要经过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生产实习教学法(实习指导教师和一体化教师要求)等课程培训,并经考试成绩合格。

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有教师上岗资格证,同时有公共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心理学证书。

2、岗位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至少为大学本科文凭,高等教育的文凭要求更高,依情况而定。

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的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具有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程度要求。

3、上岗条件:

思想品德条件方面热爱祖国和职业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学历条件方面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是否属于师范教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省教育行政部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来确定),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视为不合格学历。申请认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申请认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下同)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我心中所想。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则必然会拼尽全力去做好。我认为我有能力胜任好这份工作。虽然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这些外部因素。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我更应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教学方面:

每天都能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每学期能完成其教学目标,尽可能实现自己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地把传授知识放于第一位。关心和爱护学生地成长与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关注成绩,忽视学生的心理成长。

2、育人方面:

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来培育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脑力成长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使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健康正直的成长,不会误入歧途。

通过网上调查得知一所普通初中的普通老师一年的工资除去奖金和各种节假日发的物品或钱,大概5、6万,公务员基本一样,而且还有补课费、课时津贴,更重要的是教师还有完整的双休日和寒暑假等等。教师这个职业相对于比较稳定,很多人也是看中它有可观的退休工资。

通过行业背景知识、工作环境、职业前景、职业的任职要求、工作内容、薪酬等方面的了解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的择业与就业起到了更理智的分析。我认为现代大学生不能盲目选择就业,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能力出发,理智就业择业。我们要摆正心态,积极热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于迎接挑战,勇于直面人生的挫折。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是一次成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一步步成长。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四

三、教师反应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2“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

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教师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特别是“课改”的推进,教师普遍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不足。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摆在教师面前,成为教师当前最迫切的需求,61%教师在座谈中提到参加培训希望个人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如:从学历提高、教学技能、技巧提高、术科培训等分析,教师希望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学与用紧密结合。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五、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将教师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开设培训项目。围绕教育教学,开展调研,加强培训课程建设。改变以往培训专题零散、不系统的专题设置,体现课程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五

按照省市少工委要求,本人于20xx年9月起,在城固双溪中心校开展少先队工作蹲点调研活动。期间,通过听课、交谈、问卷、查看档案资料、参与体验活动等方式,对学校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双溪中心校位于城固北部山区的镇政府对面,是一所九年制农村寄宿学校。学校一年级到八年级共8个教学班,157名学生。

2、学校少先队基本情况。

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少先队工作,少先队组织健全,有大队、中队、小队组织,成立了大队委员会;学校没有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有自办黑板报;大中队辅导员从未接受过专门培训,都是兼职;少先队活动课已进课表。

3、学校大队辅导员的配备情况。

双溪中心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大队辅导员由校团委书记兼任,同时,辅导员还是学校八年级的班主任,并承担该班数学课的教学,另还带小学部六年级的思品课,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近两年内没有参加过少先队方面的相关培训。学校的中队辅导员均有班主任担任。

4、少先队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有少先队工作的专项内容,能按照上级团组织要求、结合本校事情,开展一些常规的少队活动,发挥了组织的作用。但在活动开展的周期上,都是不定期开展,形势不容乐观;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在课表中均有体现。授课教师为各中队辅导员。

20xx年春季学期,少先大队在3月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我为校园添绿色”主题活动,4月份“革命故事演讲比赛”,5月份“五一劳动节板报评比”,6月份的“庆六一文艺演出”,7月份的“优秀队员评比”,9月份开展了以“我爱老师”为主题的教师节庆祝活动,10月份,开展了“我为祖国喝彩书画展”和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纳新活动。

学校已在未来网进行注册,并能上传一些学校少先队开展活动的资料。

二、现存在的问题。

1、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素质不高,兼职任务重。

少先队工作对辅导员要求非常高,除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开放的思维、饱满的热情、开朗的个性、见多识广、年轻活泼也是其必备条件。如此条件,在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的农村小学是难以达到的,教师外出进行“主业”培训机会都很有限,更何况是“从业”的少先队工作学习,教师自我学习又缺少资料,加之,工作重、压力大,学历进修和业务学习还得搞。兼职辅导员往往还是学校的骨干力量,身担数职,简直无法顾及少先队工作。

2、辅导员兼课较多,少先队业务知识缺乏,信息闭塞。

学校辅导员还兼班主任工作,而且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班务管理和教学上,因为所带的数学科目要纳入全校乃至全县的评比,且评比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职称晋升、评优树模等一系列与荣誉挂钩的切身利益。如此一来,辅导员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业务书籍或去开展队活动。致使出现主题队会程序、队干轮流制和选举制度不规范,不知“全童入队”的思想,大队辅导员如此,中队辅导员更是不知所云。

3、少先队的阵地建设薄弱,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

农村学校教舍紧张,学校大队部和教工之家共用一室。但由于上述的原因,队室缺乏管理,布置不规范,利用率较低。活动照片资料陈旧,队史挂图也没有。学校没有鼓号用品,只有几只腰鼓少且破损严重。

4、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对少先队工作的考核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中队辅导员,许多人只是在完成任务式地工作,应付了事,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缺乏自主开展工作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

5、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和队干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和发挥。

由于辅导员缺乏少先队的专业知识,对辅导员的职责并不明确,任何活动都亲自去策划、设计,孩子们被动地充当某个角色,去表演一下,参与一下,导致活动成人化,缺少童趣,缺乏吸引力,队员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得到调动和发挥。

三、对策思考。

1、重点加大农村辅导员和学校主要领导的业务培训。

在调研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农村辅导员对于业务知识的渴求和业务培训的迫切心情,尤其是想干还不会干的刚上任的年轻辅导员和干了许多年一直摸着干摸不出头绪的老辅导员,包括一些校长,他们的愿望都很迫切。同时也急需扭转学校校长关于少先队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上级团委学少部应大辅导员分批进行轮训,加强队伍建设。

2、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力度。

上级团委学少部要针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特点,制定好农村少先队工作计划,经常召集农村辅导员开会、活动、听取意见,为他(她)们出谋划策,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城乡之间少先队工作的观摩活动。要经常到农村学校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工作,保证对一线工作情况及时掌握。

3、尝试量化管理模式,提高辅导员工作热情。

一是建立由学校与上级少先队领导组成少先队辅导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和管理、提拔任用,解决其身份问题,学校无权单方面任免辅导员,辅导员的考核与教师分离进行。二是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要用两把尺子去衡量。以鼓励为主,以提高辅导员更高的工作热情为目的,注重过程的管理,参照绩效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个人特长。将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的荣誉纳入职称考核内容,落实辅导员各项待遇,和评优树模、职称评审、绩效分配挂钩,让少先队辅导员和广大教师从政策上感受到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激励辅导员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六

根据县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问卷调研提纲,就我校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实有在编教师83人,现在在岗教师为78人,借出2人,3人因病不在岗,学历达标百100%。

1.目前,我校现有2名教师个人自行借调到了xx县进修学校,三名教师因病不在岗。我们对下一步清理整顿占编不在岗的教师的问题建议为:尽快归岗。对畅通教师“出口”问题建议为:一是尽快补齐学校编制,二是严把借调关口。

2.在编专任教师中,没有人是由原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

3.现在教学岗临时聘用人员为2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40%;临聘人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编,对于彻底解决临聘人员问题有何建议为:一是压缩招生,二是县里统一配备教师,三是现在借调出的教师尽快归还原单位本岗位。

4.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是97%;现在编教师中有81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人数,小学高级、中学高级职称存在比较严重的已评待聘情况;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体制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入口多,评上的多,聘任的少,二是鱼龙混杂,不具备相应职称级别的资格能力。现执行的评审条件、办法和程序科学合理。有效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建议为:一是提高评价教师能力标准,二是给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三是上级部门不能乱干预。

5.没有设立农村牧区教师岗位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助或专项奖金。对于吸引和引进优秀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任教的建议为:一是提高生活方面的待遇,二是提高政治方面的待遇,三是提高职称方面的待遇。

6.目前,本校主要是通过政府统招,统一开支为主渠道补充新教师。对于今后规范新教师招聘工作建议为:如果由学校招聘,由学校来解决新教师的工资开支,学校压力极大,还是采取政府统招,统一开支的渠道补充新教师的方式效果好。也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回校任教。

7.目前,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是由组织考核任命选拔任用的。实现了归口管理。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体制下产生的校长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个人素质较差。对于下一步校长交流工作的建议为:民主推荐,竞聘上岗。

8.地方财政未设有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而是由学校出资校总经费的3%给进修校作为本校老师的培训经费。对自治区组织的各类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建议为:求实务实,不能通过虚拟的网络形式培训,应该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为主要的培训方式。

9.就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采取的措施为:积极传达、落实主管局对此项工作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效果较好。

下一步的规划为:

一是充分学习贯彻落实县教体局的指示精神,

二是=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我校已经建立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并且已经启动了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我校有四名教师已交流到农村学校工作。

交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交通生活等后顾之忧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

二是大部分校长教师对原有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存在不愿交流的情绪,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在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去新的环境生活和工作。

对于有效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施的建议为:

一是交通等配套保障措施要到位。

二是可以以镇、片或一定的行政区域设定学区,试行学区管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七

建筑工程系有教师9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占2.2%),副高职称15人(占16.5%),中级职称人38(占41.8%),研究生学历人37(占40.7%),硕士学位人39(占42.9%),双师型教师人25(占27.5%)。

经实地调研,建筑工程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数量不足。随着学院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激增,教师出现数量上的缺口,教学工作量偏大,导致生师比偏高,部分课程如《建筑制图》等严重依赖外聘教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从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偏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年青教师比例偏大,教师队伍中能担任教学和科研重任的、具有突出业绩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梯队结构。

(三)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具有丰富职场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等学府毕业后直接来到学院工作,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也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足,教学上存在照本宣科,脱离生产实践等问题。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承担科研课题的层次、数量、成果等都有待提高,发表的科研论文、专利等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师德师风的教育以及教师“三全育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教师的培训缺乏整体规划,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途径有待扩宽。赴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制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融于企业工作环境,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有的教师培训往往是走过场或效果不明显,培训方式还有待改进。

(六)教师职业生涯定位模糊,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机制,现有的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制度苛求教师全面发展,忽视了教师个性和特色,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教师主观的原因,也有体制、政策导向的原因。首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视野不够广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些教师长期专注于教学,缺乏与行业企业接触,对于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了解不够,安于现状,制约了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既面临职称晋升的压力,又承担着繁重的备课上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真正用于个人专业技能发展、科研能力提升的时间和精力缺乏,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还不足,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状况。另外,对新进教师学历、学位过高的要求,也是导致“双师型”教师短缺的一个原因。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困难,拟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

(一)改革教师准入制度,拓展专业教师来源渠道,放宽学历要求,为吸纳企业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进入教师队伍制订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师资补充规划,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急需的短缺人才,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

(二)改革教师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专业教师发展外部环境,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现有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优化完善,薪酬分配向教学一线、“双师型”教师、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

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保障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项目经费,解决好住房、配偶就业等问题,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晋升高一级职称。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师实践锻炼制度,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并以此丰富教学素材,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比赛,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实践技能。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聘、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把师德建设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最美教师和师德标兵宣传工作,培养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形成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采取引进、培养和锻炼等多种途径,优化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选派业务水平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

继续开展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专业能力。在青年教师中继续开展备课、“说课”、教案编写、ppt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培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六)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支持校内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八

按照市组工干部入村蹲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6月14日、15日两天时间,我到乐业镇盛昌村开展工作调研,蹲点工作期间,我深入到田间地头、村里户外,通过走访座谈、交流和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所驻村屯基本情况、村委班子建设、党员队伍作用发挥和群众关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总体情况,村民生活富裕、村容建设良好,治安秩序井然,百姓生活水平及村级建设整体呈良性发展。

一、基本情况。

盛昌村位于乐业镇东5公里处,由盛昌、平山和友谊三个自然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全村人口约321户、1053人,耕地面积22400亩,国有收费土地3500亩、林地1800亩;村级活动场所150米2(含村卫生所),村民活动广场500余米2,村建房屋砖瓦率达35%;党支部书记刘成顺,村主任盛仁贵,两委成员10人、平均年龄45岁,党员38人,其中盛昌村党员11人、平山村党员13人、友谊村党员14人;人均纯收入9250元,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农作物为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分别为3400亩和17500亩,种植业转深加工企业1个(盛昌烘干厂),肉禽屠宰加工厂1个(平山村),发展养殖大户7户(养羊、养猪),畜禽总数约3100头(只)。

二、村级发展建设现状。

三个自然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村级整体建设发展在全乡镇占中上游,现各村基本上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关呼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及网络都已得到根本解决,现已实现全面畅通,保证村民及时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及外界情况,全村村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村容建设良好、治安秩序井然,三个村屯都不同程度安装了视频,环境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村民重视,村民生活垃圾能够集中堆放处理,住宅房前屋后空地绿化渐增,党和政府支农、惠民政策得到了村民理解和领会,在现实行动中思想能够统一到全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在治村建村过程中,村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明显,在完善村级建设和发展规划思路方面,村两委班子领导能够从全局考虑,全面领会上级精神,做党的政策宣传者、推行者和实践者,群众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较高,民主法制意识也越来越强,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也倍受群众关注,对创业富民、科技兴农信息渴求度日趋增长,村建群众活动基础设施不足,交通出行、孩子上学、科技增收等问题依然困惑村里整体发展。

三、村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三个村屯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均土地分配不均,由于历史原因,盛昌村较平山、友谊村土地多,近几年,随着粮食增产增收,三个村屯群众生活逐渐拉开距离,平山村由此上多次上访力争;二是友谊村内仍是土道,给村民生活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村里卫生整治较其他两个村子差,村民生产生活都受其影响,特别是种粮、卖粮时节更是苦不堪言;三是平山村由于土地分配不均衡、村务公开等问题多次上访,村两委班子工作被动、深感棘手,工作方法单一不深入,只局限于就事论事,主要问题得不根本解决;四是由于多数家庭陪读居住市里,现在市里买楼户已占40%左右,除农忙时节村里居住多数为老人,村民活动开展不起来;五是村级活动场所少,村委办公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投入扩建,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村医疗卫生条件差,还达不小病不出村的条件要求;六是村两委班子年龄大、缺少活力,从工作能力到创新意识已不足以与工作发展相适应,需要新生活力充实班子建设,更新观念、创新发展;七是村里发展建设缺少活力,看不到热火朝天建设新农村的景象,科技支农、外援信息馈乏,农副业生产增值增收不明显,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产值低下;八是村容村建设不规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还有距离,优化环境、低碳生活意识不强,村居个别外还有垃圾到处堆放,牧养管理水平低,存在到处便溺现象;九是村文化活动少,主要原因是缺少专职人才组织,村里文化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出现各自为政”、“自娱自乐”现象,最为平常的就是坑头麻将、坑尾酒;十是外援指导不到位,党群、干群还需要进一步勾通,达到内外统一、上下同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合力不够,存在各顾个、政令不统一现象。

四、几点建议。

1、加大村级建设投入,包括人、财、物力支持,建强班子、搭建好为群众服务平台,让老百姓有困难、有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村“一级政府”。

2、建立乡镇干部包村帮建责任制、签定责任状,每年或一段时期要出成效,为村民出谋划策、帮助脱贫致富,从思想上让村民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3、加强两委班子人员“输血”,充实班子新生力量,让大学生村官勇挑重担,把理论活学活用于现实实践当中,把创新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发挥“中西合并”、重剂驱病功效。

4、加大惠民、支农政策扶持力度,让老百姓先富起来,先解决好一日三餐,只有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吃上饭、吃好饭,才能安心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一级政府干部要经常下基层,真正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问题,常思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事、常兴为民之举,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多做事。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九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从单纯的课本知识学习转变为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社会生活、感知劳动、生产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因此,社会实践的开展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调研报告旨在掌握当前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通过分析中学生实践活动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观念与认识、愿望与评价,倾听他们对于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等的要求,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实践成功的积极有效途径。

前言。

面对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的状态,许多人针对“高分低能儿”的现象,提出了“中国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疑问。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潮流,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当代的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只停留在表面。实行所谓的“课改”、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措施往往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

一、瑞安第九中学基本概况。

(一)学校概况。

瑞安市第九中学是陶山片区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其前身为瑞安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创建于1955年,校址在碧山寺;1958年称碧山中学;1971年改称为陶山区中学;1981年迁址南朝名士陶弘景修身养性之地——陶山寺山背,兼融了原五七学校中学部;1992年更名为瑞安市第九中学,发展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50年来,学校培养了15000名毕业生,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影响深远。

学校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14500m2。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640余人,教职工102人。历届师生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走“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的教育发展之路。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获得了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温州市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温州市重点学校等荣誉称号;美术特色教育更是享誉温州市。

(二)社会实践开展概况。

本次调研在瑞安九中随机抽取12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71人。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为88%。

具体的调研结果为:在你寒暑假有没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个问题上有32人参加过,占总数的29.1%,有78人未参加过,占总数的70.9%。

在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必要性这个问题上,有24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数的21.8%;认为有必要参加实践的有70人,占总数的63.6%;有16人认为没有必要,占总数的14.6%。

在实践类型的选择这个问题上,有19人选择劳动技能类,占总数的17.3%,有43人选择志愿服务类,占总数的39.1%,有29人选择社会考察类,占总数的26.4%,有18人选择创造发明类,占总数的16.4%.有1人选择其他,占总数0.8%.

在常去的实践地这个问题上,有37人选择去书店,占总数的33.6%;有29人选择去敬老院,占总数26.4%;有16人选择村委会,占14。5%;有8人幼儿园(福利院),占8.2%;有19人选择其他,占总数的17。3%。

在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这个问题上,有54人次认为实践可以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有27人次认为可以培养组织领导力,有66人次认为可以了解服务社会。

在开展实践最大的困难这个问题上,有44人次认为学校不重视,有42人次认为是无实践基地,有26人认为是无时间,有32人次认为是无经费,有29人次认为是无指导师,有8人次认为是其他(学生不自觉)。

在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这个问题上,有31人通过家长朋友介绍,占总数的28.2%;有55人通过学校组织,占总数的50%;有11人次通过老师帮忙介绍,占总数的10%;有15人通过其他(自找)途径,占总数的11.8%。

在社会实践带给你最大收获这个问题学生们认为:可以培养能力、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团队精神,体验生活懂得生活道理劳动快乐,为自己进入社会打基础,工作经验,了解民众,开拓眼界、浪费时间,为了学分就,想想容易做做难,有钱,有空调,增加乐趣,服务能力。

二、制约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看:

1、参与度还不高,重要性还未被有效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虽逐渐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同,但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还是不够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其他形式和途径较少,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许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被框在一定的模式里,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收到抑制,不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

2、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但目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问题,对于排入课表的实践活动,有些是作为任务来完成的,而忘记了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而那些没有排进课表的实践活动则更多的是可由可无,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业的压力比较大,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去了,普遍以“升学”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开门几件事,都是围绕着升学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对高升学率的追求,在整个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系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一种具有主流性地位的价值理念。部分学校以教学、升学等借口挤占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我认为,目前,学校组织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其实质仍未摆脱行政组织的方式。

3、时间安排不足。

目前,虽然许多学校把一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排入课表或者作为学分管理的一个项目,作为常规性工作,但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来说,还是很小的。再加上挤占现象的存在,中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

4、经费保障不力。

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实践活动仍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扶持,尤其在经费管理方面。事实上,中学生实践活动所需的资金并不多,但由于其非营利性质,缺乏造血功能,往往开始时轰轰烈烈,不久便难以为继。

5、监督力度不够。

无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32人参加过,没有参加的有78人。从学生参加的情况上来看,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参加程度还是不够的,由于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填一下表格,盖个印章就行,所以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的参加过实践活动,大都是利用家里或者是亲戚家开厂的,利用那里的印章,盖一下就完成了任务了,所以虽然把那本实践手册填的满满的背后,其实学生根本没有去参加。所以学校或者社会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要进行查处,否则的话这样的实践对于中学生没有任何用处,只是教会了他们怎么样作弊,这个对于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三、在新课程条件下实现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政策导向和约束、监督机制,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化。

形成规范的制度,要求我们切实做到“四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通过政策导向机制和多方位的舆论宣传,形成点、线、面的带动局面,使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能够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二是政策扶持和约束到位:农村基层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切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措施,如落实相应的课程设置,专项安排,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等等,促使社会实践教育任务得到具体落实;三是审定和监督机制到位:对于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款项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有效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四是课程安排到位:严格要求各中等学校全面开设实践课程,必须一律开齐、开足,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不虚不空。

(二)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探索接纳、整合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的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在大量社会中间组织即“第三域”组织尚未生成之际,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仍需要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作好接纳学生志愿者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就长远而言,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善于应对各种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在肩负起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的同时,将来最终获益的仍将是社会。就村委和社区而言,它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所需要的很多指导、帮助和服务,都必须也只适宜在村委和社区中展开,因此我们就更有必要在此意义上探索村委会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接纳、整合学生志愿组织的有效机制课题,达到学校与社区、企业“双赢”的局面。

(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团教两家紧密结合,优势互补。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学校是青年人集聚的地方,所以广大中学生是我们团组织开展活动重点和主要对象。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共青团开展工作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共青团指导、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依托各种有效的载体与阵地,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引导广大中学生自主发展、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先锋引领的作用。同时,为推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更深层次领域发展和开拓,展示素质教育的优势,离不开团教两家的紧密协作和配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有效资源,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加强合作,努力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四)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把握社会实践的开放度,推进创新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个人对内容的拓展和组织的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希望自己安排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个性,锻炼能力,所以要求社会、学校提供更多这方面的机会,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当然,在此基础上,由于学生的把握度、个人素质、能力方面的参差不一,学校更要加强对自主活动的正确引导、扶持,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开放度,不包办但也不放任,为学生引航掌舵。在全面总体掌握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问题,推广经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五)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激励体系,形成有力的保障。

任何有效举措的实施应辅之以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制度,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完善双向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给学生有一种自我价值的承认与肯定,确立他们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及信心;其次,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第三,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深入度、广泛度,可信度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情况,教师应按一定比例评定等级,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典型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肯定,挖掘一些具有新意、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交流,激发同学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要加强对实践成果的检验力度,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人——学校——社会评价体系。

结束语。

农村中学要克服困难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我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与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利于教育改革,有利于办学体制由比较封闭的“内向型”转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息息相通的“开放型”,真正做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师工作量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二十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由教师在职培训演化来的。教师在职进修也称为在职培训,它既包括在职教师参与旨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活动,也包括其获得学位、证书、资质等准备性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培训,指学校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经历和活动机会,促进教师在专业、学术和自身修养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开始发生转变,是整个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也逐步转向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现今,新教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在提高素质的核心下,追求质量的提高。就目前看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培训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若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就一定要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各学校都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此,一种集中的非学历教师培训在全国开展起来。这类培训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小学在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课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条件”几个角度出发,对a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设计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咨询相关人员初步编制问卷,然后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对问卷可行度进行预测,反复修正后确定问卷。

(二)发放问卷。在a小学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为95%,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一)对培训内容的分析。

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不同,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素质培训是各级教师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训、创新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二)对培训方法的分析。

第一,对提高素质途径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经验,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研活动。

第二,对培训模式的分析。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师支持校本培训模式。

第三,对培训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见的参观考察培训形式,有些教师希望采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动、有指导的自学、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三)对培训条件的分析。

第一,对培训者要求的分析。教师多希望特级教师或有专长的外地专家、学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者。有的教师认为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和相关机构的讲师也可以作为培训者。

第二,对培训时间的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应对培训时间作出统一安排,希望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一)培训内容不合理。

继续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老师,对知识储备和培训内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训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科动态关注,无法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喜好为出发点,传授的知识空洞、抽象,没有很强的应用性,缺乏时代感,不能与学科的学术动态紧密相连,无法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训方法不合理。

培训方法过于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继续教育的重点偏重理论教育,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学员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板,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学员的需要不被重视,教师将继续教育理解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和解答疑难,缺乏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三)培训条件不合理。

培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互相影响,产生矛盾,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收到阻碍。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第一,加强教师本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就我国师范院校现状看,大多教师教育院校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教师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所以,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传授给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识方面的学习力度,提高对教学论、课程论、学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识、教改动态、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的重视度。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弥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发现现在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应该为教师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训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应选取不同的培训重点。对于那些相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高级、一级教师,应采取起点高的培训,在内容上应侧重教育科研方法、专业知识更新、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而针对相对水平较低、能力较差的教师,要加强在学科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学生心理知识、学习辅导技能、班级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二)在培训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目前,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以自己任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活动来自主进行。如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作专题讲座,进行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等。开展校本培训时,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避免校本培训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校本培训的计划严格培训管理。二是由于校本培训的基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所以并非每所学校都可以成为培训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某些方面相同的学校归为一类,选出满足条件的学校建设成为校本培训基地,为其它的学校提供受训基地。虽然以集中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曾受到人们质疑,但应看到集中培训模式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的。由专门培训机构负责高层次的、综合性、前沿性、专业性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教育水平。通过此次调查,本文认为虽然教师多支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但为避免以前问题的出现,集中培训要做到“精”,并增强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二,在实践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进成长。很多接受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培训的知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达不到培训目的,要让理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用实践检验、升华理论。目前,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应鼓励教师参与到课改科研的实践中去。一方面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进步。实践和科研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培训模式。除此之外,参观考察作为培训的一种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应用。

(三)在培训条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减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单一的集中培训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学矛盾,给教师学员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应全面考虑教师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满足教师需求。集中培训的时间要精短,将学习内容溶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师继续教育在促进学校实力增长,提升教育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从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培训来看,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继续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训机构,要认清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求对策,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销售行政年终工作总结(优质22篇)

    通过销售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重复出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销售工作总结的实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销售工

    党员互相批评条互相批评意见(优质15篇)

    8.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从而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接下来,你将看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与灵感。

    我心中的桃花源高考(优秀21篇)

    优秀作文不仅在内容上丰富有趣,还在思想深度上给人启示。善于从身边的琐事和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思考,写出令人惊艳的优秀作文。一张书桌,一把椅子,

    重阳节活动幼儿园活动总结(通用19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个特定活动的过程、结果、经验等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精心准备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礼仪的心得体会和反思(汇总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回顾和总结,它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我们要求孩子们从小就

    毕业的讲话稿(通用22篇)

    相比较即兴演讲,讲话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演讲的节奏和内容。无论是商务演讲、学术报告还是庆典致辞,这些范文都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精彩而成功的讲话稿。

    食堂工作个人总结(热门21篇)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下面是一些关于个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写好个人总结有所帮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接收食堂已经一年了

    我尊敬的妈妈初中(模板13篇)

    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示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妈妈说对我说:“孩子啊

    银行员工个人履职总结大全(17篇)

    写个人总结时,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以下是一些非常详细而全面的个人总结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

    学党史工作总结(热门16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可以记录工作的进展和成果,还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是否需要调整。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