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耳朵教学反思 神奇的耳朵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JQ文豪谁的耳朵教学反思 神奇的耳朵教学反思(模板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一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对情景动画片段及出示的图标挂图都非常的感兴趣。在目标与重难点的完成上,都教理想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整个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就是,小朋友对动物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某些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了。

在游戏环节时,交代的游戏规则不够详细,没有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清楚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将克服以上困难,将活动的质量提高一些。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层次清晰,设计巧妙,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我惊喜地看到,孩子们走进文本,回归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逐渐形成。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特性。纵观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打造品德高效课堂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价值具有多元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活动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自主的行为。活动是课程的主要特点,这节课我创设活动情境,富有创意地设置了有趣谜语导新课,看、摸、说知构造,诵读儿歌养习惯。围绕教学重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保护耳朵。在堵耳朵游戏中,被堵住耳朵的学生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走进内心深处,让学生认识到耳朵是多么重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这种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些活动体验,积极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亮点二:超越文本,碰撞生成,张显课程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要求使用者去重组教材,去完善补充教材。我深入钻研教材,洞悉和分析“学情”,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教学设计颇具匠心。用看一看、摸一摸了解耳朵的结构。通过演示知道“鼓膜”这么薄,很容易破裂,增强自我保护耳朵的意识。齐诵儿歌《保护耳朵齐做到》加深保护耳朵的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整堂课的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世界。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化,充分挖掘了课程资源,有延伸更有超越。

第三个亮点:构建生活化课堂,凸现课程的实效性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学中,我设计了“我当护耳小医生”,选取学生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如在一些场合不要随便发出声音,校园里图书馆、阅览室等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利用大喇叭的提醒做动作等,引导学生与课程对话,在对话中生成良好的习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

总之,本节课我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进行了价值引导,让瞬间机遇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充分彰显品德课程的独特魅力。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三

想象是思维的无限拓展,想象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它让会飞翔的思维把语言叙述文字描写变得生动鲜活,妙趣横生,让儿童原本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课堂,让孩子们放宽视野,拥有最自由的想象空间,勇敢地去探求大自然的秘密。

我们在学《神奇的耳朵》一课时,美妙的大自然,神秘的丛林,奇怪的声音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首先我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曾听过的大自然的声音,然后揭示课题,生通过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并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和老师一起走进丛林,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接着通过读课文,知道了动植物朋友和它们发出的声音。其中蝴蝶扇动翅膀是常常见到的,可是“小草伸展手脚,露珠在花瓣上跳跃,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这些拟人化的形象,学生既好奇又陌生。因此,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用心去想、去感悟,想好了再讲给其他同学听。学生们先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练习,比一比谁想的更好、更像。此时,学生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我也进行引导、提示、表演。

看到学生们一边想一边做,陶冶在自己构造的童话世界里,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有的学生把自己想成小草,先蹲下再慢慢站起来,一点点伸展双臂,同时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露珠和小甲虫。学生们表演的越好,就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掌握的越好。这种想象的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快乐中学,并对自己充满自信。

在本课快要结束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想、去听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让学生走进自己的想象世界里,用心去想。有的学生听到了小狗的叫声,有的同学听到了风的声音,有的学生想到了小草小花的声音。真是想象丰富,无奇不有。孩子们拥有灵敏的心智和永不枯竭的热情,如果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的快乐起来。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课文里所说的声音不是太懂,小草伸展手脚什么意思,我们怎么看不到它伸展手脚等,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没有做过多解释,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出答案。

想象在使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探索精神,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想象才有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一个互助互动、良性循环的过程。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四

在课前我先给师傅说了说我的讲课思路,她也给我指出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我在多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后来听了师傅的指点,我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了修改,又增加了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到了公开课那天,听课教师早早的就坐在了教室里,看到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心里挺紧张的。我选择的是下午最后一节课,本以为这个班的学生很听话的,但可能是最后一节课的原因,学生显得很浮躁,而且和在别的班的上课效果大不相同,最终让我觉得这节课上的挺失败的,其中就包括我选错了时间,最后一节课和上了四节课的我。

一节课下来,回到办公室,等待教师的评课,他们一个一个认真细致的记录了我的讲课过程,评的也句句在理,让我又一次认识了自己失败在哪。我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在课的开始可以领着学生一起做动作,而不是让学生听着歌自己做,反而做的有些凌乱。

有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懂得尊重他人,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醒学生回答时要大声,多鼓励他们,给他们勇气、自信的回答。

语气注意抑扬顿挫,语言不能多、碎,不能重复要求,活动前要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利用活动来有效控制课堂的气氛,管理课堂纪律。

每节课必须有板书,而且要设计合理。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紧促,把内容和活动紧密相连,不能有松散的感觉,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课堂显的充实有效。

以上就是这次被评课后我总结出的几点不足,每次被评课后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希望以后每次都能有大的收获。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五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这天的阅读者雷心妍,这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著名优秀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老师的作品《为了让你多看我一眼》。故事的主人公沈石溪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给他们班新配了一名班主任,名叫韩俊莲,韩老师是我们见过的最漂亮的女老师,身材高挑,鹅蛋脸,丹凤眼,长睫毛,一口整齐的碎玉般的白牙,不仅仅长得美,还擅长打扮,乌黑的头发烫成波浪,戴两个耳环,穿一件白色的披肩,即新潮又典雅。那个年代,人们不修边幅,习惯穿毫无特点的灰色或蓝色两用衫,因此,韩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韩老师刚来的时候,班上最捣蛋的男生金仁和,他恶作剧的在教室的门上放了一把脏扫把,沈石溪不愿看到韩老师被捣蛋鬼暗算,不愿一把破扫帚把韩老师砸得蓬头垢面,所以想到要给韩老师送鸡毛信,引起韩老师的关注。于是在接下来很多的时候沈石溪向韩老师报告班里同学的一言一行,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韩老师在欣然地理解了他多次报告后,找他谈话了,韩老师为了不让他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期望他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让他停止了“告密”,不再向他报告。沈石溪很不开心,委屈得哭了起来,他觉得他的情报员生涯不得不画个句号了,他觉得在韩老师的眼里又变得像过去那样可有可无的人了。他认为老师只关注两类同学,一类是成绩个性优秀的同学,而另一类是最调皮捣蛋、成绩最差的'那几位同学,他成绩中上,好事没他坏事也没有他,属于那种不起眼、不突出、很少有表扬,也很少有批评、有我不多,没我不少,即不会让老师头疼,又不会让老师惊喜的中游学生。记得有一次,韩老师要挑两名同学帮她去复印一份语文复习提纲,我昂首挺胸,手举得老高,渴望的眼光紧紧盯着韩老师,但是韩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身上瞄来扫去,当韩老师目光经过我身上时,却好像我身上涂过什么高级润滑油,那目光吱溜一下又滑过去了,最终,韩老师让别的同学帮她复印语文复习提纲了。

我心里充满嫉妒,决心改变自我这种可有可无的地位,于是我想透过提高学习成绩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要变成老师喜欢的优秀学生难于上青天,我奋斗了两个月,依旧没有引起韩老师的关注。。。。。。在尝试各种方法无效后,他采用了最极端的方法,那就是变坏,他要变成捣蛋鬼,不好好学习、躲在厕所抽烟、和同学打架、不剪指甲、和同学划“三八”线、在同学板凳上放图钉、家庭作业也不做。。。。。。。只有坏学生或者好学生才能享受老师特殊的关心。他的变坏让他到达了自我的目的,却没有想到极大的伤害了韩老师,韩老师最终被校长谈话。而沈石溪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没有胆量冲进校长室为韩老师澄清事实,什么也不能留住,最终韩老师默默的离开了学校,她走了,永远不再回来了。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六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把重点方在了四个问句的朗读指导上,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话和人物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兔、小羊因奇怪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一样而产生的疑问,读出惊异的语气;抓住“都”“真的”重读,读出大象信以为真的语气;最后是大象在思考,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心里的疑问。

总之,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的理解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现出来了,以至于在分角色朗读中特别有真实感。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七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层次清晰,设计巧妙,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我惊喜地看到,孩子们走进文本,回归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逐渐形成。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特性。纵观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打造品德高效课堂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价值具有多元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活动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自主的行为。活动是课程的主要特点,这节课我创设活动情境,富有创意地设置了有趣谜语导新课,看、摸、说知构造,诵读儿歌养习惯。围绕教学重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保护耳朵。在堵耳朵游戏中,被堵住耳朵的学生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走进内心深处,让学生认识到耳朵是多么重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这种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些活动体验,积极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亮点二:超越文本,碰撞生成,张显课程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要求使用者去重组教材,去完善补充教材。我深入钻研教材,洞悉和分析“学情”,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教学设计颇具匠心。用看一看、摸一摸了解耳朵的结构。通过演示知道“鼓膜”这么薄,很容易破裂,增强自我保护耳朵的意识。齐诵儿歌《保护耳朵齐做到》加深保护耳朵的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整堂课的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世界。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化,充分挖掘了课程资源,有延伸更有超越。

第三个亮点:构建生活化课堂,凸现课程的实效性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学中,我设计了“我当护耳小医生”,选取学生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如在一些场合不要随便发出声音,校园里图书馆、阅览室等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利用大喇叭的提醒做动作等,引导学生与课程对话,在对话中生成良好的习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

总之,本节课我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进行了价值引导,让瞬间机遇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充分彰显品德课程的独特魅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八

《叫醒耳朵》是一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名贫困潦倒的画家,这个画家很年轻,但是很孤独。他没有人赏识。几次求职都失败了。

最后他在教堂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虽然报酬很低,但是他还是全力以赴的去工作。他去租了一间车库做他的临时工作室,但是微薄的报酬让他入不敷出。他渐渐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准备在这发霉的车库里等死,有一段时间他失眠了,每次熄灯之后,都会有一只老鼠在他耳朵边叫个不停,他很想赶走那只老鼠,但是疲惫的身体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慢慢的,老鼠的叫声不再刺耳,变得有些动听了……他和那只老鼠变成了朋友。不久,那个画家离开了那座城市,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题的卡通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他的作品被一一否决,他又进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一个漫长的夜晚,他突然听到了“吱吱”的一声,这一刻他灵光一现,他拉开了灯,画了一个老鼠的轮廓。一个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年轻的画家就是闻名世界的沃尔特·迪士尼。

当命运迈着嘈杂的脚步,当不幸一路呼啸着向我们奔来,我们除了默默承受,也不能忘记给自己留一只清醒的耳朵,即使,黑夜已经来临,所有的梦想已经沉睡,你也不应该忘记把耳朵叫醒。

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但是当画家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去感受世界时,他却可以听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声音。我们可以学到在面对挫折时,清醒的耳朵默默承受的坚韧更重要。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九

梦回初醒,轻轻地拉开心灵的窗帘让缕缕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在这个惨淡的秋季里,枯叶洒满了多事的季节;日俄岛屿问题,中日纷争问题等等,让我觉得世界很需要灿烂的阳光,快把阳光叫醒!把阳光这个顽皮的孩子叫醒!

没有了阳光。我沉痛地低吟着,低吟穿透了可怕的时空,融化千山暮雪,化成血色的水,颠覆着每一寸心田。我相信,所有爱和平的同胞们都有如此悲痛的感受。阳光,为什么还那么羞怯呢?快醒,快醒。快醒!

路过某个孤僻的角落时,你是否会注意到一个冰冷并颤抖着的身躯,无力地靠在墙边。他穿着千疮百孔的衣服,同时,他的胸腔还含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灵。这就是乞丐。我们无法改变这么残酷的现实,但我们有义务去弥补社会的空洞。路过乞丐身边时,你是否有逃跑的欲动?你是否有厌倦的感觉?如果有,请你把内心深黑的角落阳光起来,把埋葬在心底的`阳光叫醒,至少它温暖你每一寸心田,至少它滋润你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

阳光,快结束你香甜的梦,来塑造我们爱的墙。请不要拉上残落的窗帘,拉上了,阳光就叫不醒了。缕缕阳光洒天下,丝丝爱意飘满天。但愿阳光永不失,千里共度婵娟夜。

谁的耳朵教学反思篇十

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是一个贫困潦倒无人赏识的画家。几次求职,堪萨斯城只让他平添了几许失望与颓废。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虽然报酬极低,他又无力租用画室,但他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当时,他借用了一间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办公室,可事情并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命运没有出现一丝转机。微薄的报酬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在昏暗发霉的车库里等待命运的`安排。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他熄了灯,陷入了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他失眠了,夜夜失眠,手中的画笔也断然搁下了,没了灵感,没了生机。更令他心烦的是,每次熄灯后,一只老鼠就吱吱地叫个不停。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所以他只好听之任之了。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能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无人知道的午夜与自己默默相伴。

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放纵着那只小老鼠。不只在夜里,白天它偶尔也会大摇大摆地从他的脚下走过。他没吓唬它,它便得意忘形地在不远处做着各种动作,表演着精彩的杂技。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小老鼠也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他的面包。到最后,它竟大胆地爬上他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他默默地享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意。不久,年轻的画家离开了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他听到了理想的大门“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坎坷的,他的作品被一一否决,他再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