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优质6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梦幻泡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优质6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要求和规范,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对于范文范本来说,我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文体和段落结构,从而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我整理了一些精选总结样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一

为保证**县农村公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高效有序地开展救灾工作,提高完善救助能力,及时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保障农村公路畅通防止阻断,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县境内农村公路因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公路和桥梁严重损毁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主要包括:

1、农村公路桥梁应急保障;

2、农村公路冰雪灾害应急保障;

3、公路汛期防汛应急保障;

4、地震、公路滑坡、翻浆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

公路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以及“统筹规划、规模适度、平急结合、专兼结合、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公路养护部门、路政管理部门人员和养护工人为基础,构建基层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全面提高**县农村公路的整体抗灾能力和应急抢修能力的原则。

(一)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公路灾害突发时间的应急抢险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县农村公路灾害应急领导组,统一领导我县农村公路的救灾应急工作。

1、农村公路灾害应急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领导组职责:

(1)指导和协调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工作,部署县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交办的相关工作;及时了解农村公路突发事件情况,根据情况需求向县政府和市交通局报告、通报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根据突发事件情况损害程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突发事件情况处理意见。

(2)实施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造成农村公路损毁的救灾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动、整合救灾力量和资源,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或专项预案,并根据公路受灾情况和抢险保通情况决定向上级请示支援。

2、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路管理所(505),办公室主任由张小红兼任,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应急领导组办公室职责:

(1)在应急响应期间负责领导组正副组长及成员的联络,及时传达领导组长的指示;应急响应时负责收集情况,提出报告和建议;及时传达和执行市政府和交通运输厅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2)负责收集、掌握和上报灾害信息;传达抢险救灾应急领导组的工作指令;根据需要组建工作组;协调指导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制定救灾政策和措施。

3、领导组下设三个救援组

(1)抢险巡查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县路政管理人员

职责: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及时巡查,发现隐患、拥堵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领导组,力争最短时间内恢复交通。

(2)设备供应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办公室等后勤工作人员

职责:为应急抢险提供车辆保障,所有车辆及相关成员不得安排长途运输,经常保持车况良好,确保随时出车;所有成员随时听从组长指挥调动。

(3)技术指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质监站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迅速抢修施工技术指导与质量管理,确保抢修施工顺利进行。

(二)人员准备

要组织成立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并与水利、卫生、交警等部门建立抢险救灾的协调机制。承担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门或单位,要组织专业的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并根据公路易发险情,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专业装备建设。各级公路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要定期做好抢险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抢险救灾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物资准备

要结合实际储备适量的救灾物资,并建立应急情况下救灾物资采购和调运制度。

(一)本预案的启动条件:

1、自然灾害:由于水毁、滑坡、翻浆、冰雪灾害、地震、突发事件等造成公路和桥梁瘫痪性损毁,公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或预报灾害即将严重危及公路交通。

2、突发事件:由于战争、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公路桥梁损毁中断交通,或依据有关情报、指示需重点防范区域内的公路交通保障情况。

(二)启动程序

水毁、滑坡、雪灾、地震、严重翻浆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将要造成或已造成的公路阻断,由事发地农村公路管理站向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机构报告预警预报或灾害评估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由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即将发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已发生灾害的情况向局领导报告情况,提出启动建议。

局安委会接到报告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在积极组织抢险的同时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

(一)灾情收集、报告与评估

为满足农村公路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要根据公路所在区域存在的多发性公路灾害类型以及所管养公路存在的灾害可能建立起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及时对各条路线进行调查、收集险情,描述登记现状、位置,评估可能的灾害类型及工程数量。此外,要及时收集上报已发生的灾情。

农村公路灾害应急领导组要及时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抢险救灾和恢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抢险和应急保障

1、预案启动后,救灾应急领导组根据灾情和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调动救灾资源实施应急抢险救灾,通过抢修、维护和加固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损失,尽快恢复交通。

2、交通运输局设立20万元的农村公路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基金,并专户储存,如遇突发道路、桥梁事故,及时启动此项资金,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充足的资金用来抢修道路、桥梁,保障车辆通行。

3、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施工、养护企业要积极组织必要的专用物资,为承担应急保障抢险队伍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车辆等必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4、预案启动后,抢险救灾应急领导组要负责协调交警、卫生、水利等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做好交通指挥、医疗保障和社会治安保障等工作,确保及时抢救灾民和伤员,以及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5、遇到较大灾害时,领导组将向县政府汇报险情,提出紧急支援请求。

6、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领导组要组织修复因灾害损毁的公路设施,恢复公路正常交通,确保车辆通行顺畅和通行安全。

要加强对现有危险路段、桥梁的日常养护和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对危桥险路路段设专人严防死守,做好每天的检测记录,对桥梁附属设施、涵洞盖板等小型构部件要提前预制储备好,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尽可能把阻断公路、进行抢修的时间降低到最短,抢修期间要派路政人员24小时疏导交通。对于大中桥要针对每个桥的情况完善便道抢修应急预案,以及路线绕行方案,尤其是目前未能及时改造、加固的危桥险桥,一旦出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便道抢修,力争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车。

对现有桥梁进行排查,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及限速限载标志,标志设置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并做到醒目、标准、齐全。

积极贯彻抢险先抢通的原则。一旦出现桥塌路断重大险情,由所属应急抢险分队实施抢险,并在半小时内上报局农村公路应急抢险办公室,在1小时内上报县政府和市局安委办。

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桥梁管理制度,明确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承担起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切实纠正“养路不养桥”的倾向。加强桥梁检查和检验力度,必须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桥梁实行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定期填报桥梁检查记录表。

各组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汇报所辖路段出现隐患的情况。路政人员严格巡查制度,并要做好记录,发现造成交通中断和其它严重情况,除采取紧急抢修措施外,应尽力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二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凝冻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各类饮用水水质的监管,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依据《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确保饮水安全,精心组织,严把质量,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对县域内各类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成立安全饮水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安全饮水检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监督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由雷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各部门职责

县卫生局:负责检查各类桶装水、瓶装水卫生质量,桶装水、瓶装水取水点水质监测,不符卫生标准及水质指标的立即责令整改,对无证经营的供水站坚决予以取缔,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及水质达标。

县水利局:负责对全县各类安全人饮水、水厂及县城周边应急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测、管理和监督。

县环保局:负责对水源地排污口污水排放达标情况进行检查。

县质监局:负责对取水单位及各类桶装水、瓶装水的水质进行质量把关。

县国土局:负责县域内桶装水、瓶装水的取水地土地手续办理核实。

县工商局:负责检查督促县域内桶装水、瓶装水的经营户,规范经营、守法经营。

县建设局:负责县城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安全供给监测工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全县各类桶装水、瓶装水及农村饮水进行检查、化验,确保安全,对饮用“竹源牌”桶装水的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和监测。

各乡(镇):负责对本辖区内各类饮用水、桶装水、瓶装水的水质卫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排污口污水排放达标情况、供水设施、消毒设施运行、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强消毒剂投放的监督检查;对无照经营、证照不全的经营者和无证经营的供水站坚决予以取缔,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1、4月17日—18日,对全县范围内采青矿泉水、富硒山泉、南江泉、硒泉、农二哥山泉5家品牌桶装水及在县域内销售的21个品牌瓶装水和49家销售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水质不达标的品牌饮用水采取封存或取缔,对在县域内销售竹源牌矿泉水的进行查封,并对近期已销售的进行跟踪调查和监测。

2、4月19日,对县城周边的应急水源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排污口污水排放达标情况、供水、消毒设施运行、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强消毒剂投放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安全隐患。

3、4月20日上午10点前,各乡镇、各部门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县卫生局应急办。

本文来源: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三

为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xx街办事处防汛应急要求,结合社区情况,特制定xx社区防汛应急预案。

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从严、从细、从深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汛情到来时居民群众的安全。当出现洪水汛情时,要以确保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全力抗洪抢险,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十个网格管理员统一听从社区防汛应急小组指挥,各网格管理员要负责实施每网格12员开展防范应急工作。同时,启动社区五级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防汛及抗洪工作。配合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和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各网格责任人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控制事态,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及时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到组长。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也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四

为确保澄迈县农村公路在发生突发事件:灾害、事故或战争导致交通截断时,能迅速及时抢险,保证畅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澄迈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管辖范围内的县道、乡道与村道公路、桥涵突发事件抢险保畅通的应急救援。

紧紧围绕澄迈县经济工作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各类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对公路、桥涵损害后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做好紧急抢险保畅通工作,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证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安全、畅通,抢救因本灾害造成损伤的人员及车辆,抢修因灾害造成的公路损毁以及相关设施,尽快恢复交通,防止阻塞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即保通、保畅、保安全。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时应坚持的原则是:

1、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2、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提高澄迈县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应急抢修能力。平战结合,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

3、公路桥涵毁坏,坚持就近保障的原则,由公路桥涵所在镇政府村委会或就近公路养护班组织抢险工作,并及时向县交通局或县地方公路管理站报告。

3、公路桥涵损毁严重的,县地方公路管理站迅速上报交通局,由交通局报人民政府开展抢险修复工作。

成立澄迈县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交通局局长王江担任,副组长由交通局副局长颜为文、徐建军、劳桂兴,副书记吴清飞担任,成员为:徐文雄、谢朝辉、符发义、徐玉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澄迈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主任由颜为文同志兼任,副主任为:王仕霞、唐昌智,成员为:陈焕章、徐明、李道生及路政稽查人员组成,设应急分队,应急增援分队和应急加强分队。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是:

1、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指示、命令;

2、全面了解和掌握公路桥涵损毁情况,正确做出判断,并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3、根据公路桥涵损坏程度,启动相应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

4、保持通信畅通,随时通报抢险修复情况。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成员职责是:

1、了解、掌握公路桥涵毁坏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所需信息;

2、依据领导小组的命令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行动;

3、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公路、桥涵毁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具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随时调整公路桥涵抢险修复工作预案。

4、组织在公路桥涵毁坏路段设置醒目的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5、做好公路桥涵抢险物资、机械设备调配工作。

6、发生公路桥涵毁坏等灾害,要及时抢险,及时救护被困人员,及时疏通公路,做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恢复交通。

(一)、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编成

1、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分队

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队的基本组成力量为: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员工及所属福山道班养护人员,共计18人。其任务是:在第一时间投入公路、桥梁抢险修复工作,保持公路畅通无阻。

2、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增援分队

增援分队为澄迈公路分局成立的应急抢险救灾队。因为支援分队不隶属于本站,故由交通局根据抢险情况指派调动。其任务是:及时支援第一线快速反应抢险应急分队,加快公路、桥梁抢险修复工作速度。

3、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加强分队

在险情重大,工程作业量大,需要人员加强时,由交通局及时上报县人民政府,指令所在乡镇政府,及时组织民工加强分队(或即近村庄的人民群众参加抢险工作)。其任务:加强公路、桥梁抢险修复力量,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任务。

以上队伍要进行模拟演练,熟悉工作程序,以保证一声令下,立即投产入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修复工作。

(二)、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物资淮备

1、抢险车辆、机械:工作小车2台,由站安排。货车2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1台、工程运输自卸车6台,从社会调用,列入常备编制与应急状态。

2、抢险物料:编织袋500条、草袋200条、塑料布200平方米,由县交通局组织储备。

根据澄迈县农村公路桥涵保障工作的要求,以及农村公路突发事件中公路、桥涵毁坏程度,并根据县党委、县人民政府和交通局的指示,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适时启动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预案。

(一)、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水毁:预报灾害即将危及公路及桥涵的安全;已经发生的灾害造成公路中断交通。

塌方:预报的灾害将危及公路、已发生滑坡、塌方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车辆受损,交通阻塞。

翻浆:公路连续发生翻浆,通行不畅,干线公路连续翻浆500米以上,一般公路翻浆1公里以上。

地震:造成的桥涵垮塌和公路阻断。

战争:造成的桥涵垮塌和公路阻断。

(二)、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启动一级响应程序

县乡公路等骨干公路发生公路桥涵毁损,出现人员、车辆受阻,必须立即组织抢险时,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组织抢险可完成时,启动一级响应程序,并由县公路管理站、交通局派出人员,指导现场抢险,尽快疏通公路保证通行。

(三)、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启动二级响应程序

发生公路桥涵损坏严重,在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交通局组织抢险不能完成时,启动二级响应程序,由县交通局调配公路分局人员、机械组成抢险队,配合地方公路管理站应急抢险队伍实施重点抢修,恢复交通。

1、一般公路桥涵抢险修复工作的现场指挥由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及所属管养道班负责。

2、重要的骨干公路桥涵抢险修复工作,由交通局指挥领导与公路管理站抢险修复领导小组担任。

3、组织指挥程序

1、发生公路、桥涵损坏或阻断时,按本预案规定由澄迈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与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组织抢修。

2、发生公路、桥涵损毁严重或阻断时,及时向交通局或县人民政府汇报,并负责收集损坏情况与评估。为抢险救灾和恢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应急抢险分队与抢险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制定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方案,立即组织抢险修复,并将所需人员、设备、物资的数量并上报交通局办公室。

4、物资运输组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将所需物资采备齐全运到现场。

5、公路、桥涵损毁程度较严重时,抢险指挥组将情况向上汇报险情,请求紧急支援。

6、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要修复公路设施,恢复公路正常交通,确保车辆通行顺畅和通行安全。

(一)通信保障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值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必须高度在位,确保通信畅通,特殊时期保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传达上级的指示、命令、请示、上报有关情况,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公路.桥涵抢险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平时以有线通信为主,联系电话为0898-67600165,突发事件以手机通信为主,手机号码:13876110227。机械车辆紧急调动手机号码:13876113698。

(二)公路保障

公路桥涵的维护、抢修和抢险任务由公路管理站所属养护班组成的抢修队负责。公路的管理、管制及清障等由县公路管理站路政组负责,必要时报请上级交给公安交警负责。

(三)、机械设备保障

抢险所用工程运输车辆与机械由从社会调用并建立长期联系,所有机械设备要经常进行日常保养、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遇有情况,能够随时出动,执行抢险任务。

(三)运力保障

在运力保障方面,除道班现有养护机械车辆,不足运力由县交通局负责调动。

(四)物资与技术储备保障

根据担负农村公路桥涵抢险任务的要求,一般编织袋、草袋、塑料布物资储备由县公路管理站负责。大量需求时由交通局负责或战备办公室负责。

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在预定路段储备砂砾土、沙等,县交通局负责储备必要的木材、块石等,并进行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运输车辆的登记造册,以备抢险中统一调配、使用。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五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要求,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在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妥善地处理,特制定《吉泰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组别组长职责领导组王仲涛制定各种安全方案,指导处理发生一切意外事故。

学生管理组黄德东组织、监控、安全环保教育工作,有关活动过程中学生情况掌握医疗保障组康泽茂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救护,善后的安抚工作后勤组杨波张英首负责一切后勤保障工作(水、创口贴、晕车药、红花油、手纸、感冒药等)紧急联络组何丛茂负责联络工作,突发事件向上级报告的紧急联系人,拨打110或120处。

1、全体教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责任心对每个学生安全负责,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要多方位的考虑活动安全性,确保防溺水安全万无一失。

2、课间活动前,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要讲明具体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及意外怀况联系方式、应急方法,特别强调:

1)准时。

2)不准单行动。

3)不准在无证摊贩处购食物。

4)乘车时有秩序,上下车不准拥挤,要礼让,不准在车内大声喧哗。

5)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严禁到无安全保证措施及偏僻地方游玩。

6)班主任不能脱离班级活动的区域,做好监控工作,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课间活动结束后,按要求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上车,清点好人数上报领导成员,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车。老师等所有的学生回家后才能下班。

4、班主任必须携带好通讯录的`学生联系电话,必须保持通讯畅通。

(一)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师生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教师立即联系校领导,并由一名带队老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就近送医院。

(二)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立即拨打120、110.并立即组织抢救。

2、迅速报告校领导,视伤情确定立即送医院,还是紧急处理后送医。

3、保护好现场,指挥师生撤离至安全地点,并由校领导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4、安定学生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诊治。

5、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分别负责家长、公安、医疗、保险各方接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四)、其他注意事项

1、班主任做好课间活动的组织工作,活动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为宜,不允许学生独立活动。学生也可以在老师带领下集体活动。

2、我们要根据“守法好学生”、“环保好学生”的评比要求,教育学生在外要遵守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保护好环境,不乱扔果皮等零食垃圾,不随意踩草坪。

3、全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集合处理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在**中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早日喝上干净卫生水”和来通江视察时“要想办法解决老区人民‘四难’(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的指示精神,按照省水利厅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县委、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通江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特讨论制订此工作方案:

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29.5万人。20**—20**年用工程措施解决20.6万人(重点解决高氟水1.45万人,苦咸水1.46万人,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7.7万人);用非工程措施解决8.9万人(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细菌学指标超标和其它水质性不达标)。

根据分析,全县29.5万人饮水不安全中,有8.9万人主要属于细菌学超标的的问题。这些可通过污染治理,卫生综合治理加以解决。其余20.6万人应通过修建各类农村饮水水工程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建议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总体方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地、因地制宜地选择工程类型。

1、在农村人口稠密、居住集中的平坝和农村集镇(含中心村),优先考虑建设适度规模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泵站扬水或自流引水等),确保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喝。

2、在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山丘区,有良好的地下水源时,结合当地实际,以单村或社为独立给水系统;村民居住十分分散且水源条件差的地方,规划开凿修建分散式供水井。

3、在中低山地区,地下水富集条件较好的地方,采取红层找水打井的方式加以解决。

4、在淡水资源缺乏的山区农村,修建小型雨水集蓄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

5、在工程投资较大、农民收入比较低的贫困山区农村,供水系统先建设到公共给水点,但仍然确保村民取水时间不超过15分钟。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定性为政府工程、系统工程,为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监察、水利、计划、财政、审计、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卫生、广播电视、国土资源、环保、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通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指导组、财务监督组等办事机构,从水利局及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班子,落实办公地点、专人办公。

2、各乡镇、村组建工作机构,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抽调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