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屈原小报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句(精选9篇)

时间:2023-10-04 作者:GZ才子端午屈原小报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句(精选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屈原小报篇一

1、端午节到了,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

2、今天是五月五,送你一个粽子,成份:百分百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友情=;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3、一粒粒的糯米,粘稠着我的思念;一颗颗的红枣,点缀着日子的红艳;一片片的粽叶,贴上了幸福的标签;一个个的粽子,包裹着幸福万千。端午节快乐!

4、天空,不空,因为天外有天。短信,不短,因为信短情长。愿我的短信常给你送去骚扰与被骚扰的痛快、牵挂和被牵挂的温暖!祝端午节快乐!

5、你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要珍惜你;你是我端午节的贵客,要热情招待;请你吃粽子,喝雄黄酒,看赛龙舟,就是要你端午节过的快乐无比!

6、展开舒心的笑脸,品尝快乐的甘甜,张开美好的翅膀,拥抱幸福的明天。端午节到了,送你健康粽,快乐枣,平安符,幸运神,祝你节日快乐!

7、糯米是粘粘的思念,棕叶是清凉的装束,龙舟是吉祥的快递,香囊是快乐的包裹,端午炎热的天气,已被欢乐屏蔽,你当然乐不思“暑”。

8、端午佳节至,千里送祝福:糯米黏黏香,情意绵绵浓,粽叶万里香,红枣心底甜,香飘鼻尖嗅,朋友祝福伴,艾叶幸福随,龙舟热闹至,平安快乐送。

9、送你一串幸运的七彩粽子:里面包藏健康香米!好运枣子!平安香菇!快乐虾米!长寿花生!还有我真心的祝福:端午节快乐!

10、爱人是路,朋友是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有难的时候靠靠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幸福时候别迷路,休息时候浇浇树。端午节快乐!

11、今年端午又来到,家家户户好热闹,又佩香囊又带荷包,又采艾叶又悬菖蒲,又吃粽子又喝雄黄酒,五色的丝线迎风飞舞,一起祝福国强民富。

12、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13、龙舟轻摇,摇出思念万千,祝福无数,龙粽品尝,尝出一生幸福,四季平安,艾草闲挂,挂出天天快乐,时时好运。端午节到了,祝您快乐无双,健康无疆!

14、端午节到了,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劲霸,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掉!

15、端午节到心欢畅,家家户户笑声高。美酒一杯请君尝,祝福深深身边傍。粽子蜜枣味香甜,情深意重思念长。锣鼓声中龙舟竞,犹忆当年小二郎。短信送到问候到,合家团聚体安康!

16、卡是要刷的,内需是要拉的;恋爱是要谈的,猪流感是要防的;过节假是要放的,端午粽子是要吃的。祝你端午节快乐,粽子越吃越开心!端午节手抄报短句。

17、糯米纯,糯米甜,糯米香甜情意长。艾草长,艾草香,艾草驱邪幸福长。红枣美,红枣鲜,红枣颗颗幸福连。龙舟好,龙舟长,龙舟热闹思念绵。端午佳节已来到,愿友幸福品粽香,快乐赏龙舟。

18、五月的风吹不走,对你的思念;五月的雨,冲不走端午节的祝福;五日,我用真心做馅,包55个香甜可口的粽子,送给你,祝你端午节快乐!

19、我的礼物,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甜蜜的辞藻,没有过度的包装,没有可爱的外形,但它有一颗粽子般热情的心。端午佳节临近,以逗号为芝麻,句号为蜜枣,顿号为砂糖,文字为米粒,括号为粽叶,包裹一颗幸福的粽子给你。吞下它,你就会收获满腹的惊喜。祝端午快乐!

20、如果我的字典里面有爱这个字,那么后面的解释一定是你,如果我的诗句里面有想念这个词,那么缠绵的一定是你。亲爱的,端午节快乐。

21、五月初五端午节,千里祝福顷刻到,送你粽子心意到:愿你心情快乐到,工作顺利高升到,财源滚滚发财到,友情爱情甜蜜到,生活美好幸福到。

22、端午节到了,“粽”是千山万水,隔不断我对你的挂念。事情“粽”有千头万绪,我也会记得给你稍去我的祝福。祝我最好的朋友,端午节过得愉快。

23、端午到,惊喜到!愿看短信的你,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吃粽子,得甜蜜;看龙舟,好运收;饮雄黄,逐小人;转短信,好运势。

24、端午节什么祝福最简单最能表达出节日的气氛字数最少,想一想,想一想是什么呢?是:端午节快乐!哈哈简单的问候!

25、端午节快到了,我按键敲下了我一行行的祝福,千言万语化成了这一条短信的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你幸福快乐!

26、总是想把最好、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您,不仅是在每一个节日,而且是在每一天,愿平安、幸福和快乐永远与您及您的家人相伴相随!祝端午节快乐!

27、开心,让我认识你;牵挂,让我想起你;友谊,让我们在一起;信息,让我不得不发给你;祝愿你一切都如意,端午节快乐。

28、让我挂一把艾叶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让我把一枝桃枝送予你手上,为你送走灾难迎平安:祝你端午节快乐!

29、香囊高挂,好运绵绵引进房;龙舟竞发,快乐滔滔满大江;畅饮雄黄,健康天天陪身旁;粽子尝尝,幸福久久万年长。端午节就要到了,我提前为你把祝福送上,愿平安阳光把你照耀,如意日子永远吉祥!

30、端午节到了,我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度过每分每秒,祝端午节快乐!

31、端午佳节到,“粽”有欢乐愉悦你,心情舒畅;“粽”有吉祥相伴你,好运连连;“粽”有福星环绕你,幸福天天;“粽”有平安保佑你,福寿无边;“粽”有朋友祝福你,心花怒放。祝端午开心哦!

32、端午节要到了,送你一枚小小的粽子,包上顺心,包上如意,包上快乐每一天;包上友谊,包上爱情,包上我对你的想念;还有一枚小小的——-铜钱。呵呵。

33、虽然发出的只是是问候,接受到的只是是文字,打开的却是牵挂,是快乐,读出的是思念,是祝福,是关心。这些你都感悟到了吗?愿你端午节快乐!

34、端午节短信,每个字都有香味,盛开你的笑容,滋润你的嘴唇,甜透你的腑肺。问我爱你有多深,粽子代表我的心!我的短信,每转发一次都使咱俩感情加深!

35、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36、万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枣泥豆沙凤梨馅,甜甜蜜蜜好滋味。蛋黄肉松肉儿馅,幸福快乐一生伴。祝你端午快乐!

37、一粒粒糯米粘又粘,黏住友情亿万年;一颗颗红枣甜又甜,幸福生活一天天;一片片粽叶大又大,包裹快乐和思念;一个个粽子香又香,问候传送千里远。祝你端午节快乐开颜!

38、天使说只要站在用心画的九十九朵郁金香前许愿,上帝就会听到。我把花画满整个房间,终于上帝对我说:许愿吧。我说:要看短信的人端午节快乐!

39、端午佳节即将到,心里不禁乐淘淘。抓紧时间做工作,准备假期回家园。心中似闻锣鼓响,龙舟竞渡笑开颜;鼻中似闻粽叶香,父母准备佳肴忙。提前祝福送给你,愿你合家团聚乐开花!

40、气候在变坏,端午五大怪。粽子玩裸奔,香包谈恋爱。龙舟被山寨,雄黄酒下菜。鱼儿更奇怪,不请自己来。祝福把门开,烦恼说bye-bye!端午快乐!

41、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42、知道我想啥吗?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有味道!知道为啥有味道吗?因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节快乐哟!

43、一朵鲜花代表我端午对你的祝福,为你献上美丽的百花园;一缕清风代表我端午对你的祝愿,为你奉献万里无云湛蓝的天;一束阳光代表我端午对你的眷恋,为你送去我深深地思念。祝你端午快乐,开心永远!

44、端午佳节近,问候来叙情。快乐是目的,幸福是中心。放松身心,随意浏览美丽风景;三天假期,闲碎的脚步别停;伴快乐一起同行,让烦恼雨过天晴。游山玩水乐,全抛烦恼心;举家融泄泄,幸福又温馨。预祝端午,非常开心!

45、端午节,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劲霸,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掉!

46、金钱不一定要有很多,基本够用就行;朋友不一定要常联系,藏在心间就好;端午不一定要吃粽子,过得开心就行。所以端午节你一定要开心!

47、端阳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陶陶。挂艾草,带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竞龙舟,祭屈原,历史传承越千年。端午粽飘香,愿您事事昌。

48、五月五,过端午,愿你端来快乐,无烦无恼;端来好运,无时无刻;端来健康,无忧无虑;端来财富,五谷丰登;端来祝福,五彩缤纷。端午节快乐!

49、经历风风雨雨,还要寻寻觅觅;生活忙忙碌碌,获得多多少少,失去点点滴滴,重要的是开开心心!祝端午节快乐!

50、今天是端午节,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

52、五月的轻风飘来淡淡的粽香,青绿的粽叶包裹浓浓的真情,徜徉在心迹流淌的岁月,追忆久已沉淀的情愫,又值端午佳节,粽香融入信息,“粽”是想着你。

53、一颗粽子一颗心,祝你事事都称心;一颗粽子一份情,祝你天天好心情;一颗粽子一种乐,祝你时时都快乐!端午节里寄心愿,合家欢乐福满门!

54、天长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颗,幸福美满一片叶,缠缠绵绵一条线,开开心心包成棕,羞羞嗒嗒送给你,愿亲爱的你端午添欣喜。

55、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拥有这美好的一切,端午节快乐。

56、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57、让风吹走你的烦恼,让雨洗掉你的烦恼,让阳光带给你温暖,让月亮带给你温馨,让友情带给你快乐,让我给你无限的问候,祝端午节快乐!

58、端午到来喜洋洋,家家户户聚一堂。龙舟竞渡歌声扬,呐喊声声震大江。美酒佳肴端桌上,粽子飘香劝君尝。佳节不忘朋友谊,短信送到问候长。祝你端午心欢畅,幸福快乐绕身旁!

59、开心的粽子,弥漫着香浓的粽香;幸福的粽叶,留下了淡淡的阴凉;健康的米粒,祝福你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红枣,愿你全家幸福的分享。端午节快乐!

60、送你一个粽子,平安的苇叶儿包着如意馅,真情煮熟,吃一口快乐,两口幸福,三口顺利,保全家健康,回味温馨,余香是祝福!端午节快乐!

61、层叠叠的粽叶层叠叠的香,粘稠稠的米饭粘稠稠的思,红通通的枣儿红通通的运,热乎乎的粽子热乎乎的情,喜庆庆的端午喜庆庆的过哦。

62、万水千山“粽”是情,夕阳有情,“粽”在你身边,“粽”是当时相逢处,“粽粽”场景笑流年。端午节到了,祝你“粽”是快乐,“粽”是健康,“粽”是轻松,“粽”是好运!

63、端午节来了,送你一个“快乐粽”,赶走烦忧时刻乐;送你一个“健康粽”,吓跑伤病平安伴;送你一个“财富粽”,财源滚滚进你袋;送你一个“幸福粽”,家庭和睦生活甜。祝端午节快乐!

64、端午节快到了,愿你:梦想“午”动人生,幸运“午”处不在,快乐“午”时无刻。精彩“午”限,幸福“午”比。提前预祝端午节快乐!

65、端午节还未到,我的祝福先来到:愿健康平安对你关照,吉祥如意和你拥抱,幸福快乐对你微笑,烦恼忧愁统统跑掉。祝端午乐淘淘,天天乐逍遥!

66、你是肉馅我是皮,严严实实包住你。你是牙齿我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你是粽子我粽叶,层层叠叠裹住你。端午,我要结结实实套牢你。

67、快乐的糯米,里面藏着代表甜蜜的馅,我用欢欣的粽子叶把这一切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充满吉祥,捎去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快乐!

68、端午节到了,粽子祝福大放送。祝你:身体像粽子一样壮实,爱情像糯米一样粘稠,工作像粽叶一样轻松,生活像粽馅一样丰富!端午节快乐!

69、雄黄醇酒杯中情,交杯换盏过端午。香粽美汁鲜味溢,艾叶飘香吉祥照。身体健康福临门,佳节良辰心欢喜。河口江岸人沸腾,龙舟号子长调扬。祝你:端午节日喜乐美,幸福美满生活丽。

70、端午节快到了,提前为你点了祝福外卖大礼包,里面有“粽”开心,“粽”幸福,“粽”健康,“粽”好运,“粽”如意,“粽”快乐,请笑纳,欢度端午节!

端午屈原小报篇二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传说二:“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屈原小报篇三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端,初也”,也就是“开始”的意思。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而“午”与“五”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五月五日,月与日同为五,故古也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古人也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也有“端阳”之称。明清时代,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中国大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备受楚怀王重用。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诽谤屈原,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

眼见楚国濒临绝境,因谗臣误国,将为秦国所灭,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希望喂饱鱼虾,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据说,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

1、樱桃

“先百果而熟”,樱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铁的含量,每百克高达6—8毫克,比苹果、桔子、梨高20—30倍,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桔子、葡萄高4—5倍,食用樱桃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及防癌的功效。

成熟的樱桃光泽一定比较好。成熟健康的樱桃表皮会呈现出水果天然圆润的光泽,而那些暗淡无光、蔫蔫的樱桃,手感往往也是软绵绵的,不够新鲜,口感也不好。在选购时记住,果梗是判断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志。樱桃刚采摘的时候,果梗为绿色,放久了,便开始发黑,营养也就大打折扣,不建议购买。

2、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微酸的李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缓解饥渴,且会让人有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食品。李子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有助于肠胃运动和排便,减少便秘。

红肉李以果粒硕大、果皮紫黑色、果面有白色果粉、无虫害者为佳;仁黄肉李以果皮亮黄色肉质软,但有弹性的为佳;桃接李以果色红亮、微成透明状、有弹胜者为佳;加州李以果粒大、果皮呈暗红色或紫色、富有香气的为佳。

3、荔枝

端午假期,正是吃荔枝的好时机。荔枝味甘性温,入肝脾两经,最益肝脾精血,可以说是最适合“职场精英”食用的水果。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荔枝的作用主要在于扶助阳气,因此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就不适合食用了,否则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不适。如果实在嘴馋想尝鲜者,可以淡盐水浸泡后少量食之,当无大碍。不过,小儿肝火偏旺,当少吃为宜。荔枝中含有大量糖分,对血糖影响较大,糖尿病患者还是不吃为宜。

4、甜瓜

甜瓜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c等。据测定,与西瓜相比,甜瓜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较少,但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则明显高于西瓜。夏天吃甜瓜能消暑热,解烦渴,还有利于人体肝脏及肠道系统。

挑甜瓜时,可以选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一看皮肉,从生态学特征上看,皮厚的甜瓜含糖量高,吃起来口感更脆,也更甜。因为瓜皮厚,所含的营养物质也比较丰富。二摸瓜蒂,要注意比较一下果柄,如果果柄过粗,可能沾了较多生长素,口味自然差。用手揪瓜蒂,根茎自然掉下,留下一个小坑,说明瓜是自然成熟。三闻香味,香气浓郁的瓜较好。

1.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端午佳节祝你愉快!

2.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怀念故人我心独伤;长江长长,苇叶飘香,思念故乡无限迷茫;西楼西厢,一抹残阳,沦落天涯从此断肠;茅屋藤窗,败柳枯杨,曾经为歌舞场;端午节,想朋友,念家乡,祝君快乐早辉煌。

3.龙舟一盏,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龙粽一串,连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快乐,粽是幸福,粽是惬意,粽是平安!

4.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份: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端午节快乐!

5.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6.把祝福做成一个粽子,包成快乐的样子,顺着好运的路子,带上成功的点子,穿过思念的巷子,在端午走进你的小日子,给你幸福一辈子!

7.粽粽情深,端午呈祥,酝酿了很多祝福,代替不了那句最朴实的祝福——祝你端午节幸福安康!

8.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温柔的叮咛作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美好的五月天!端午节快乐!

9.端午到,惊喜到!愿看祝福的你,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吃粽子,得甜蜜;看龙舟,好运收;饮雄黄,逐小人;系彩缕,好运势。

10.万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祝端午节快乐,永远幸福。

端午屈原小报篇四

中国的传统文化许许多多,比如:五月初五端午节要赛龙舟和吃粽子,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看花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要吃月饼,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登高山,还有腊月的春节俗称过年)。

我今天就给你们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大石头,纵身入江河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饭包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

端午节好好玩啊!外婆一到端午节就包一种有蛋又有肉的粽子,那种粽子真好吃啊!让我回味无穷。

端午屈原小报篇五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屈原小报篇六

元稹喜欢“萌”粽子 陆游爱办派对吃粽子

诗人和吃货是两个并不矛盾的词,在我国古代,越是文化人,就越讲究吃。文人们端午吃粽子就是一个明证,比如说,那粽叶非得是太湖里的,那糯米非得黄河边上的才好……古人吃粽子,花样繁多。像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就是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那位,他诗风婉约,喜欢的粽子也很精小。元稹有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可见他对那种小如初生绿菱的`“迷你卖萌”粽子情有独钟。

不过苏东坡的口味却又不同:“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说明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而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屈原小报篇七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手抄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端午来临,片片粽叶,把爱聚集到了一起。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一一包粽子。

家长阿姨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兴奋,只见有的同学摆桌子;有的洗盆子;有的摊桌布……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也没闲着,她在一旁剪粽子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真好看!我看着盆子里的米、甜枣和红枣,心想:这米和枣既香甜又可口,应该很好吃,俄被馋得直流口水。

只听见同学们吆喝着,包粽子啰!包粽子啰!这时,只见一位阿姨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漏斗形",用一片小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然后放一个甜枣进去,最后再把粽子绳拧紧、系好,一个完整而又漂亮的粽子包好了。家长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同学们干劲十足的样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也想要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拿起一片粽叶,先把它折成一个“漏斗形",用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用筷子把米弄匀再拿一片粽叶盖在上面,用一根粽子绳打结拧紧。

当我认为快大功告成时,我又不小心,一下用力太猛,大米就从一个小孔里漏了出来,洒满了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阿姨请教了一番,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试着包了一个,记住了要领,掌握了方法,慢慢的一个完好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粽子远远看上去,仿佛一个绿油油的小蛋筒冰淇淋,,十分诱人,好想咬上口啊!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可同学们还在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品尝着,真开心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当这个时侯,人们都是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庆祝。

大人们往住都会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准备过节的食物和材料。比如包粽子,人们都会先去摘好粽叶,再一片片放在水里刷洗干净。还要准备一些包粽子的糯米,还有一大捆绳子,包粽子时要捆粽子。

到了这天,大人们都会围在一起帮忙包粽子,他们边包边讲一些家常话。有时他们还会来比赛,看谁包的多。包完了一串串粽子便放进了锅里。等蒸好时散发着浓浓的粽香。孩子们的口水不知不觉随着浓浓的粽香而流的满地都是。

到了傍晚,小孩子们随着家长去看赛龙舟。赛龙舟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好多观众都聚集在那里看赛龙舟,这舞龙舟场景真是惊心动魄啊!大人们为选手喝彩鼓掌,时不时还为他们打气加油。几个小女孩则是把脸转过去,不敢看这激烈的争斗。赛龙舟那儿还有几个摆摊的小贩子正在推销他们买的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则是争先恐后地到那里买玩具和零食。

赛龙舟结束了,大人小孩们这都回去吃饭。饭桌上自然是摆了许多丰富的菜,因为每次过节,人们便会在吃饭时做许多丰盛的菜,买些饮料来庆祝过节。这些饮料小孩子们最是喜欢了,一喝就能喝几碗。

这就是人们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1、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2、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送一盘粽子,祝您全家端午节快乐!

3、每逢佳节“粽”思你,好友之间“粽”是情,端午节,“粽”言“粽”语祝福你,愿万事“粽”顺利,生活“粽”快乐,样样“粽”美好。

4、放一把湘风楚韵,和几缕夏日热情,青枝绿叶包裹,楚辞汉歌煲蒸,艾叶雄黄调配。好了,粽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浓浓祝福。

5、好茶清清淡淡,越品越香;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

端午屈原小报篇八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3.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4.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5.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屈原小报篇九

今年我吵着让奶奶自己做汤圆,因为我觉得做汤圆很有意思。首先,奶奶将黑芝麻倒入锅中,用小火炒,锅中发出“啪啪”声,好香呀!炒好后稍微凉一下,用擀面杖压碎。然后我们将搅拌好的糯米粉,分成一点点压扁,中间倒入芝麻,再把边缘向上收起,最后把它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啦!虽然做汤圆很麻烦,但真的好好吃,汤圆在我的嘴里滚来滚去,吃下去甜甜的、暖暖的。

我们还在网上买了制作灯笼的材料,亲自动手做灯笼,我们把做好的灯笼贴上花。贴上“福”字,因为今年是鼠年,所以把另一面贴上了小猪,我们还在灯笼下面挂上了中国结,为了让灯笼漂亮些,我把彩灯卡在灯笼里,彩灯在灯笼里一闪一闪的,可好看了!

到了晚上,我们提着各自做好的灯笼,去小区花园里玩,哈哈!小朋友们可喜欢我们的灯笼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