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

时间:2023-12-27 作者:XY字客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充分展开。欢迎大家查看以下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以获取灵感和思路。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一

(2)技能目标:学会用圈画,数数的方法正确判断单双数。

(3)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学会用圈画,数数的方法正确判断单双数,并记录下来。

1、物质准备:图片若干,1—10数字卡片,每人一支笔,记录表两张。教具ppt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认识数字1—10。

1、活动导入——话题导入。

听音乐《找朋友)进教室坐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要找好朋友,让我们来帮助它们吧!

2、基本部分。

(1)教师把10张图片分别贴到磁板上,老师手里有好多个数字宝宝,要请2个小朋友分别将这些小动物贴上相应的数字,。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将这些数字宝宝放在相应的小动物的下面呢?

(教师请多个幼儿进行操作)。

(2)师;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音乐,(两只小象)听一听音乐里面唱了什么呢,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老师会提出问题哦。

师: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有几只小象呢,他们是一对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给其他小动物找一找他们的'好朋友吧。

(教师先示范,用圈画的方式,将小动物两两圈出来,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多个幼儿分享自己的答案)。

师:你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那看一看王老师的答案和你们的一样吗?

老师把答案藏在了两个房子里,分别是红房子和绿房子。

(红房子和绿房子说了,他们俩好孤独呀,都没有名字,想让小朋友们给它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创设情景:有三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其中有一只小狗落单了,(引出幼儿自己自由的给这个落单的小狗起一个名字,教师引出单数这个词;则另外两只小狗都跑到了终点,他俩是双数。

教师总结红房子说;我下面住的都是没有找到好朋友的,都是哪些数字呀?

绿房子说:我下面住的都是找到好朋友的,哪又是哪些数字呢?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再次总结巩固单双数:

红房子说:两个两个数剩下一个数的,我们给他叫单数,大声说出来,单数有。

(1,3,5,7,9)。

绿房子说:两个两个的数,都没有剩下的,都找到朋友的叫双数。(2,4,6,8,10)。

3、操作练习。

师:已经有一个小朋友准备好了,来,宝贝,你起来说。

(教师提问多个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接下来的要回答的小朋友要说清楚什么地方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

师:小朋友太棒了都学会了认识单数和双数。老师呢现在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分别有单数和双数,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跳房子),把这些数字宝宝都送回家好不好,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红房子里面住的是单数,绿房子里面住的是单数哦。

师:老师看见小朋友们都快速的将数字宝宝送回家了呢,那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红房子里的数字宝宝安全回家了吗?红色房子里放的是单数,有?(1,3,5,7,9)。

绿房子里是双数,住着数字宝宝(246810)。

小朋友们都太厉害了,将数字宝宝都安全送到家了。

4、结束部分。

那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到家中,找一找家里的有哪些单数和双数,并记录下来,来园告诉老师!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二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多媒体、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一庹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

生1:5拃。

生2:5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公开课认识粗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请幼儿自由回答。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四、活动结束:教师简单小结。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四

1.通过课前的提问,让学生复习回顾了以往知识,了解到学生学生学习了空间与图形之后,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2.在此基础上,本节将讲授一些四边形的简单知识,并进一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及共性,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将会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1、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1.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1.长方形的概述;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周长知识的入门基础和铺垫。

四、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比较深入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五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尺子、图钉、纸条等。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六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生:喜欢)我们来猜一下数学谜语吧。第一个谜语:考试成果(打一个数学名词)。

生:分数。

师:你真聪明。我们再看一个:再见了妈妈(猜一个数学名词)。

生1:毕业。

师:跟妈妈再见,你就毕业了。(众笑)。

生2:分数。

生3:上学。

生4:分数线。

师:有点接近了,很靠近了啊。

生5:分子。

生6:分母。

师:与母亲分别,就是分母啊。有意思吧,再来一个怎么样?成语“七上八下”(猜一个数)。

生1:78。

生2:15。

生3:。

师:同意吗?(生:同意。)请同学们在心里想一下,八分之七怎样写?好了,准备上课。

师:刚才我们猜出的三个谜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呢?(生:分数。)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分数。

(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1:分4份。

师:随便分4份吗?

生2:要平均分4份。

师:这个词加得好。是什么词?(生:平均)。

师:平均分就是4份一样大小。那么每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生1:。(师:谁的?)这个苹果的。

生2:就是一小块。

师:一小块,就是多少呢?(生:)。

师: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大家学过分数吗?(生:学过。)什么时候学过?(生:三年级上学期。)。

师:你们只学了一个分数吗?为什么只用了,不用别的分数表示?

生3:因为把一个苹果分成了4份,一个小猴拿走一份,所以用表示。

师:谁能补充一下?

生4:平均分成四等分。

师:因为平均分了4份,一个小猴就吃了,假如平均分了5份呢?(生:)。

师:现在再来看看第二盒苹果。也要分给4个小猴,要想分得公平,必需怎么办?

生1:把它平均分成4份,然后每只小猴分一份。

师:每个小猴还是得到这盒苹果的,那你们猜猜有几个?

生1:2个。

生2:1个。

生3:4个。

生4:3个。

师:不论有几个苹果,猴妈妈要公平,都要平均分4份,每人分1份。

(师打开盒子,有8个苹果)。

师: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要怎样分?

生1(操作):

生2(操作):

生:因为有4只小猴,要平均分4份,每猴得1份,所以用表示。

师:不同的是第一个是谁的?(生:一个苹果的。)第二个是谁的?(生:8个苹果的。)。

师:请看大屏幕,现在有几个苹果?谁能把它平均分4份?

生1(操作):

生1:因为有4只猴子,要平均分成4份,或者说四等份,每只猴子拿一份。

师:因为仍然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4份,每1份就是它的。不论有1个苹果,还是一些苹果,只要你把它们平均分了4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

师:有20个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生:)200个呢?(生:)20000个呢?(生:)不论有多少个苹果,只要平均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以前我们只分一个物体,现在我们会分多个物体。现在我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习题)。

师:第一题中红色局部占这个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1:因为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一份都占。

师:第二题中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2: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

师:第三题中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3:还是。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4:还可以表示成。

师:有反对的吗?

生5:不能。因为图上画的虚线只分成了5份,没有分成10份。

师:你赞同是吗?为什么会想到是呢?

生:因为他没有看虚线。

生(边说边操作):把每个圆片分成1份,再把2个涂上红色。在中间再加一条虚线。

(考考你,大屏幕出示)。

生:。因为平均分成了3条。

师:说变他就变。(生:变)现在涂色的小猴子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因为平均分成了6份,涂色的占1份,所以用表示。

师:说变他就变。(生:变)现在涂色的小猴子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涂色表示1份,假如平均分就是12份。

师:我没看到12啊,哪里有12啊,你是估算的吗?

生(边说边指出):一共有3竖条,每条可以平均分4份,我是算出来的。

师:一共有3竖条,每条有4份,加上一点虚线就看出来了。

师:下面你们自身变吧。请拿出练习纸。先签上大名,看第一道题。(生读题)。

师:要我们做哪几件事?

生:分一分,涂一涂。

师:第一,看分数;第二,分一下;第三,涂一下。

生做题后,师生一起讨论并订正。

师:挑战难度大的吧,看第二题,有12个小方块,谁用不同方法,写出不一样的分数。

生操作,师巡视,展示不同的方法并评价。

师: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把分数学得更好了。

生2:让我们知道了分分数有更多的方法。

师:上学期我们只学了分一个东西,今天我们学习了分许多东西。不论是一个东西,还是很多东西,都要将它们平均分,要看分的份数,看表示的份数。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七

1、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3、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认识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1、能用准确地表示出1厘米的实际长度,从刻度尺上找出指定的几厘米。

2、会用学生用尺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一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裁缝师,他做出来的衣服既漂亮又得体,很多人都跑了找他做衣服,同样也有许多人找他拜师学艺。有一天,一位老人找他做衣服,于是他叫来一名徒弟帮忙记录,衣长5拃,袖长4拃??师傅怎么说徒弟就怎么记。过了几天衣服做好了,那位老人来取衣服,在试衣服的时候大家发现衣服短半截,这怎么回事?徒弟当时委屈极了,记录的数字没错呀,但衣服怎么会小了?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

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

(2)量一量:一支铅笔有多长?

(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3)估一估,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三、方法应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

4、判断题。(课件演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

五、课堂检测。

1、尺子上的一大格里有()个小格.

2、()个大格是1厘米?()个小格是1厘米.

3、橡皮左端对着“0”刻度,右端对着5,橡皮长度是()厘米?

4、粉笔左端对着尺子上的2,右端对的是9,粉笔长度是()厘米。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八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纸。

公开课教案:

一、创设情境

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3、讨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二)涂一涂

(三)折一折

1、用依仗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局部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局部就是这张纸的( )/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局部就是这张纸的( )/( )。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3、介绍分数:像1/2,1/4,2/4,……都是分数。

(四)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局部,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九

1、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认识,认识厘米。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直尺、布尺、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一、用童话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问题。

2、学生汇报。

3、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会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为什么?

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大声告诉老师。

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尺。在你们抽屉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来看一看,你们在直尺上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5、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课件。自由的读一读数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数字是几?0我们以前学过,那你们现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吗?总结:在尺子上0对准的这条刻度线叫做起点,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厘米》。板书,在尺子上你还发现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刚才有同学发现尺子上有厘米的标志cm,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数字、cm、长短不同的线)。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出示课件,蚂蚁们为了使小桥变得更漂亮,他们给小桥涂上了五彩的颜色,大家猜猜看,绿色这一段可能是多长?到底是多长呢?咱们听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这段有多长?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吗?行不行?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学们在仔细看看,在尺子上还有哪段是一厘米长的呢?出示课件让学生指出。

指着课件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啊?原来啊,尺子上的每一个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个小格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找一找。

(2)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长啊?

(3)好了,同学们,刚才咱们认识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有多长呢?

三、巩固。

1、出示课件,学生判断,对的举对牌,错的举错牌。(看仔细了,请评委亮牌。,请人说为什么正确)。

2、刚才蚂蚁王国的测量比赛结束了,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举行一个测量比赛呀?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量。(板书)同学们的表现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不行啊?钱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长。那我这样量可以吗?这样量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啊?刚才同学们都大胆的展开了想象,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啊,人们不仅发明了直尺,还发明了各种卷尺,那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那今天下去后,请同学们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长,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0刻度线:起点。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小动物,掌握相应的名词及和几种小动物动作有关的动词。

2、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说完整的语句绿色的草地长长的鼻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幅,添加图片(大象、皮球、蚂蚁)按故事内容设制。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背景图;“这个地方真漂亮呀,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大象,开始讲故事。老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的把故事讲一遍。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谁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地上?(一只大象)。“扑——”,大象用什么喷出了红皮球?(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呀飞落在哪里了?(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碰见了谁?(小刺猬)红皮球掉在哪里了?(水里),看见谁在水里?(蚂蚁)。小蚂蚁得救了吗?(得救了),他怎么做的?(爬上了红皮球)。谁把皮球勾上来了?(大象)。

3、引导幼儿比较大小:看看图中谁比谁大?(大象比红皮球大,红皮球比蚂蚁大)。谁最大?(大象)。谁最小?(蚂蚁)。

4、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小结:一只大象来到哪里,(绿色的草地上),学说完整句“绿色的草地”。他的鼻子怎么把红皮球弄出来的?学说语句“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到哪里,又滚到哪里,最后掉到哪里?谁在水里喊?他怎么样了?谁救了他?大象又怎么救了小蚂蚁呢?故事最后是怎么说的?老师在请小朋友回答的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5、老师再完整的复述一次故事。

延伸活动:

老师在日常活动中适当引导孩子用已学到的新词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如大象用鼻子喷皮球,还有什么可以喷东西呢?让他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巩固已已经掌握的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一

1、认识数字10,准确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理解其表示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判断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图卡,三角形标记、数字10 ,背景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面23、看数字印点字、印比10少的点子纸卡。

1、集体活动。

(1)目测图形的.数量。

出示图一,“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出示三角形标记,仔细看看松树是用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树顶上的一个大三角形是有4个小三角形拼出来的,大家一起数数树上一共有几个三角形,教师与幼儿一起点数。

(2)、认识数字10,理解所表示的饿实际意义

(3)、10可以表示10个三角形,还可以表示哪些东西?

(4)、小结:10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东西

2、 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计数

“小朋友在数图形时一定要仔细看,不能漏掉一个”

第三、第四组:看数印小动物

第五、第六、第七组:印比10 少的点子

3、活动评价:向幼儿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以表扬鼓励幼儿的进步为主

本次教具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有重叠图形),因此,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正确判断数量,在幼儿能正确判断数量的基础上认识数字10,感知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由于活动前做了较好准备,因此,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字10的实际意义有了正确的理解,活动效果很好。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二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个人思索的问题。我看到了电视上挑战800节目一瞬间我就想用这样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上也能和班会课一样,让我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课堂上的权威?本着体现新理念,用活教材,练活习题,激活课堂的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让学生分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理解本课重难点,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两、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投影仪、小黑板、自制4张长方形纸片。

a、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师:在比赛之前先来进行热身运动。

1、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的数;的分数单位是()。

2、里有()个,里有()个。

(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1)小组操作探究。

师:你想研究哪一组?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没有不同意见?你可以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

(设计意图:把教材上的例7和例8综合在一起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比较,也体现了用活教材的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效果颇佳。)。

(2)小组汇报总结。

师:你研究的是哪一组?你用的是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知道那个分数大小的?

生1:我们这组研究的是第一组,我们用的是折纸法,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取这样2份,当然要比取这样3份少,所以。把二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均分成3份,另一张平均分成2份,都取这样的1份,从纸上可以看出。

(有的小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还有用的是画线段图。老师根据课堂气氛和学生汇报的情况,如:语言组织、层次是否清楚等,老师可以给小组以加星以鼓励。)。

(3)观察比较。

师:这组和另外一组有相同的情况吗?你能再举一些相同的例子吗?

师:通过这些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生2:我还看出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反而大。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次。

生: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反而大。

(教师要根据学生多回答并根据情况给相应小组加星,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2、小结。

(适当多让几名学生回答。)。

3、练习。

完成第83页练一练第一题。

4、教学例9。

(1)出示练习十五第三题中前两题。要求学生将分数按一定顺序排列。

师:一定顺序什么意思?

生: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

(2)出示例9:、和。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会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再教学例9,从而降低了难点,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1、基本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一题。

(2)完成练习十五第二题。

2、小结。

师:今天的比赛阳光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冠军,老师为你们祝贺!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但是下面还有好题,落后的小组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哟!

3、发展题练习。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和你会比较大小吗?

(老师要给回答好的学生加星,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设计意图: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们不仅要重视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少数的优等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更符合因材施教。)。

五、全课梳理。

师:你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吗?

生: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也相应给小组总结,评选出最佳的优胜小组。整堂课结束了,往往很多老师课前定好的规则没有实施而就此结束,其实要上好家常课适当总结一下很必要的,因为要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这样学生才更可能信任你,才能更好为下一堂课努力争取夺到好名次。)。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三

图形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更不是单一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的某一个或多个视觉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的刻画和表达形式。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小班教案认识图形公开课。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吃的、用的、玩的等等,在我班有几个孩子在课间也会谈论起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跟同伴、老师述说着特征。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修路”、“做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1、能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愉快。

1、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土坑”的小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石块” 。

2、三个图形宝宝的家。

3、小猫挂饰人手一个,后面贴上图形。

教师:“今天,猫妈妈请来了几位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教师:“宝宝们真能干,现在图形宝宝请我们到他们家去做客。宝宝们出发了,要跟好妈妈哦,不然会走丢的。”放音乐,学小猫走。

2、来到小路边。教师:“唉呀呀,怎么了,”幼儿说,“小路上有许多小坑,”教师说:“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教师:“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把路填满呢?”幼儿回答。

教师:“宝宝们看,路边有那么多石头,我们用这些石头来修路吧,”幼儿修路,提醒幼儿:“宝宝们要动动脑筋,什么样的石头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教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都修好。教师:“你们用什么形状的石头修路的啊?(请个别幼儿回答),小路修好了,我们边走边说说你走在什么图形上。”(教师先示范,幼儿再示范)

1、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图形宝宝们的家,你们猜猜这是哪个图形宝宝的家呀?”引导幼儿说说。

2、根据幼儿身上的图形做客。教师:“我的猫宝宝真能干,现在我先请戴着三角形的猫宝宝到三角形图形娃娃家里去做客,同时要问好。回来时要跟三角形图形娃娃说再见。”

教师:“这次我们一起去做客,根据你身上的图形去做客。方法同上”

3、教师验证是否正确。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四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时间。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教具准备:圆形时钟一个,没有指针的纸制大钟面一个,1—12整点电子钟卡片。

2、学具准备:实物钟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7—8页。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游戏:钟之歌。幼儿和教师一起跟随音乐唱“钟之歌”,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完后教师提示:“这是一首谜语歌,请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刚才小朋友们猜的谜底是钟,我们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时钟。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时钟朋友。

1、教师出示圆形时钟,请幼儿观察钟面,了解钟的表面结构。

2、通过拨钟,认识分针和时针。

教师慢慢拨钟,引导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让幼儿说出: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3、通过拨钟,人是整点钟。

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调节钟背面的调时钮,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个数字,经过了一个小时。

4、自由拨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实物钟面,请幼儿轮流拨钟,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个数字。

教师小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钟。出示写有整点钟的电子钟卡片,与幼儿一起拨整点中。边拨边与幼儿一起说:“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面重合(即12点整)。

三、分组活动。

教师:时钟想和小朋友分组玩游戏。

第一组:游戏“时间超人”,一名幼儿站在大钟前,背对着大家。另一名幼儿报时“x点整”。听到报时后,大钟前的幼儿就用手臂来摆出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游戏可反复进行。

第二组:按要求拨钟。两名幼儿一组,一幼儿任意出示整点的电子钟卡片,另一幼儿用学具播出相应的时间。

第三组:时间时间对对碰。做《操作册》第六册第七页的活动“剪一剪、贴一贴”。

四、游戏活动。

教师:老狼也学会了认识时间,我们去考考它。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手拿1—12点钟的电子钟面卡片12张,走到前面扮演老狼。幼儿跟在“老狼”的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举起1点钟的卡片边回答:“1点钟”。幼儿继续问老狼,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其他幼儿必须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最后一个回到座位上的幼儿就被“老狼”吃掉,游戏反复进行。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将操作材料收拾好。

本节课通过幼儿观察发现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动手操作认识整点,知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钟,学会看整点。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教幼儿制作钟,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五

进一步学会看日历,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历的乐趣,感知时间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时间。

1、教师自制20xx年全年日历一大张作为教具(要求数字尽量写大)。同时制作并复印供幼儿用的05年全年日历表,每人一张。

2、抽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

3、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一、出示日历,再一次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1、在日历上找出表示年月日。

2、了解红字黑字表示的意思。

小结:通过日历我们可以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二、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

给每个幼儿发一张20xx年全年日历。

1、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指给同伴看。

3、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报出时间,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报几次后二人互换。

三、了解日历中的星期。

1、看日历找出一周有几天。

2、在日历上找出自己哪几天上幼儿园。

四、了解日历中“年”的意义。

对未来有初步的预想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问到再过10年你们有多大?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五、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完成学习包《看日历找生日》。

通过观察日历,幼儿去寻找自己的生日。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但是,在活动中,发现个别幼儿不能够准确的找到月份。所以下次活动时候要注意对能力弱的几个幼儿进行加强指引,并在材料投放上充分考虑幼儿的不同能力,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固定月份,让其找出日期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使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满足感。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六

教科书34、35页,做一做,练习八第1、2题。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一、质疑激情: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

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设计意图】。

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

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设计意图】。

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板书: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七

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培养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小白兔的录音、组合的房子。

1、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活动。

2、出示图片,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说出图片中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进行区分这些几何图形。

3、出示魔术箱,让小朋友通过摸一摸,进一步感知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图形中,三角形、圆形,小朋友基本上能知道,正方形对小朋友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小朋友们都叫它方方宝宝。游戏中,由于准备了一份供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小朋友操作时显得比较拥挤。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八

目标: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幼儿教案《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十九

1、通过探索活动,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了解一些特殊作用的汽车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2、激发起对观察周围车辆的兴趣,培养积极思维的习惯。

幼儿搜集各种汽车的图片和玩具,课件,音乐磁带。

一、导入:。

学汽车司机开汽车。(播放欢快的音乐)。

二、展开:。

1、看录像:“马路上的车”,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提问:看,什么车开来了?(公共汽车)。

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乘?

看录像:(出租车)仔细看,什么车要开过了?

问:你怎么知道是出租车?你喜欢乘出租车吗?出租车怎么乘?

2、观察、自由交流汽车的特征。

幼儿到后面,自由观察桌子上的汽车的图片、玩具,进行比较,发现汽车的不同特点。

幼儿分散观察,交流。

回到座位后交流: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车子?你为什么喜欢它?哪里会用到它?

3、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现在请听题。

——一二三,排队等,投币才能坐上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公共汽车)。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谁知道下雨车的名字?(洒水车)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洒水车的图片,。

请幼儿用动作模仿洒水车的样子。它的哪里会洒水?水装在哪里?哪些地方喜欢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唱歌。知道是什么车吗?(垃圾车)。

4、听声音,辨车子。

小朋友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车子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车来了?(放录音)。

(警车)模仿警车的声音。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救护车)模仿救护车的声音。

——生了急病的时候需要它帮忙。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车子长得各式各样,它们的本领也不一样,这些汽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三、结束:。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各种汽车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也来用自己的身体变成一辆汽车,好吗?我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请你就变成你喜欢的车子,我们一起出发吧!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

3.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课件:动画片我爱狗。

2.课件:图片——小猫,公鸡,小鸭,小狗。

3.头饰: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若干。

1.动画片导入。

播放动画片——我爱狗,幼儿观看。

2.教师:小朋友都很认真的看完了动画片,你们看到动画片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呀?

请幼儿说一说动画片里的小动物。

3.逐一出示则四种小动物图片。

请小朋友认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字卡,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4.看字卡做动作。

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5.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知道小鸡、小鸭是家禽,小猫小狗是家养宠物。

6.教师给幼儿讲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利用儿歌的形式教育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经常剪指甲。

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别忘擦鼻涕。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脸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

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7.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

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

小动物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活动自然结束。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一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

2、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

3、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4、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物质准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各六个;花仙子服饰一套;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各一张、节奏图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会分角色边说歌词边表演作为入场词。

1、创设情景,引出歌词,导入课题。

幼儿分角色带好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进入活动室,每一类小动物站一队。教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开始活动: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小动物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届音乐会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有请到了许多小动物朋友们,下面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花仙子按歌词顺序一一介绍小动物们,小动物随花仙子介绍边说入场词边做相应动作进入活动范围。

小兔入场词——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小花猫入场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花仙子:你们边走边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快教教我吧!

分别请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复述自己的入场词,帮助幼儿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再次理解歌词、审美愉悦),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并进行歌表演《走路》。

(1)花仙子:真好听,真好听,说的我都想唱出来了!

教师弹琴,示范唱歌曲《走路》,连唱两遍。幼儿欣赏。

(2)提问:花仙子姐姐唱的好不好?(好)你们想学吗?(想)。

教师分句演唱,幼儿跟唱两遍。

(3)师幼合唱。

花仙子:大家学得真认真,唱的真好听。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幼儿与教师一起合唱歌曲两遍。

(4)出示节奏卡图片:请幼儿跟老师边念歌词边打节奏,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5)边唱边打节奏。请小动物跟花仙子一起来唱《走路》,提醒幼儿唱歌的时候要用最好听的声音去歌唱。

第一句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要表现出小兔的活泼好动,

第二句小鸭走路“摇啊摇啊摇”要用连贯的方法歌唱来表现小鸭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路形象。

第三句小乌龟走路“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来表现小乌龟的慢性格。

最后一句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要唱出渐弱的声音,表现小花猫走路的特点。

(6)表现音乐:看指挥表演唱《走路》。

现在,花仙子姐姐正式宣布,本届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请欣赏节目:歌表演《走路》。

幼儿看指挥分角色表演《走路》两遍。

3、创编歌曲。

花仙子:大家唱的真好听,跳的真开心啊,瞧,大家欢乐的笑声吸引来了谁?

出示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并讨论他们的走路特点。

小袋鼠走路蹦蹦蹦蹦跳,小企鹅走路摇呀摇呀摇,小蜗牛走路慢吞吞,小朋友走路静悄悄。

教师带领幼儿用《走路》的节奏唱出创编的歌词。

教师弹琴,幼儿随伴奏进行歌表演。

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这么多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幼儿积极思考,教师引导鼓励幼儿说的完整、合理。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相关范文推荐

    福安市党员干部学习(专业19篇)

    学习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一些关于学习总结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充分

    市直机关汇报材料(通用15篇)

    在撰写汇报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受众的背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最后,希望以上的汇报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导,助力大家写出更好的汇报材料。

    旅游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实践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

    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模板19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观察和反思自己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方法。参考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如何写一篇完整的总结。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上半年,我乡党、

    高中教导主任竞聘演讲稿(精选19篇)

    竞聘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可以帮助求职者不断成长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竞聘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以职位要求和个人优势为主线,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展

    四季的花小学(优秀20篇)

    优秀作文有着清晰的结构,合理的逻辑,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认同。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我眼中的四季是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范例精粹(精选15篇)

    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让我们以身作则,用行动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

    施工安全的责任协议书(优秀20篇)

    施工的目标是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工程,保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施工案例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甲方:乙方: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要求所有员工认真学习,

    低工资辞职报告(热门15篇)

    辞职报告是离职员工对自己在公司工作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同时也是对公司的感谢和告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辞职报告示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老板你好!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中的筷子含反思(精选18篇)

    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幼儿园中班总结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