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

时间:2023-12-27 作者:雅蕊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比较的标准,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中的重要参考资料,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的助力。怎样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范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一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调查等途径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就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景,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自由探究的兴趣;二是学生的地位,通过探究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辅助教师设计课堂;三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

二、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很多学校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智”的方面,而忽视了“体”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偏差,体育课程不受尊重。体育课程被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冠上了“玩世不恭“的错名,他们对体育课所持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体育课没有被摆上“必修课”的位置上。这也导致了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时间不足,而且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传统强势课程所占用,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枯燥,教学方式落后。很多中学体育老师缺乏创新能力,教学沿用老一套,更甚者以自由活动充当正常课堂,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较低,教学效果很差。在教学方式上,“邯郸学步”的方法是很多教师的惯用手法,让学生一味地模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在教学内容上,高低年级不分学习级别,内容单一,没有渐进性,通常都是重复着一些基本的运动项目,学生很难学到新东西。

(三)设施短缺,设备利用率不高。很多贫困地区的中学缺乏必备的体育运动工具,学生的兴趣被扼杀。而一些经济水平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出于“唯成绩论”和安全性的考虑,压缩体育课程数量、时间和频次,学生体育兴趣较低,体育设备不能获得有效利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提出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问、踊跃质疑。例如,在第一堂排球课上,学生初次接触软式排球,又软又轻的球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好奇。教师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充分接触软排的同时,安排一些游戏让他们接触“硬排”。这时候,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激发出诸如“软硬排球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用”“什么样的动作更合理”等一些疑问,质疑引发了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并将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

(二)开放课堂,提出假设。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踊跃思考,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采用独立的或者小组式的方式,对所质疑的问题进行各种假设,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并将自己的或者小组的结论清楚的表达出来。

(三)自主探究,适时点拨。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是自主探究,它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进行问题的探究,得出探究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者查阅,提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并将计划付诸体验,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例如,在原地投掷铅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两脚平行站立正面投掷铅球”和“两脚开立侧身转体投掷铅球”两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或者以其他方式(如观察他人)去探究哪一种方式更能将铅球投掷得更远这一问题。学生将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得出投掷铅球的正确方式,领悟原地投掷铅球技术动作的要领。

(四)归纳总结,应用创新。

在探究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自主体验探究外,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通过互助协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补充,整合归纳结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学生间观点相互补充,激发对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修正,使得结论更加完备、合理,也可以运用体育专业术语、图表等系统而又简明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把探究得到的问题提升到实际生活或者其他领域中。

四、小结。

探究式体育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更关注学生“怎么样才能真正学懂”,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上下功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互助协作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索此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而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林.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刍议[j].体育与科学,2003,24(3):77―78.

[2]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5):13一16.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二

摘要:伴随着高中知识的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从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逐渐向由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新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遵照“引入教学情景—带领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课堂总结”的新型自主探究式模式逐渐的在高中数学中开始推广使用。这篇文章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为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一)“学习环境”理论。

“学习环境”理论注重学生对环境的管控。指的是在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使用周边的能够支配和利用的资源,开展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情境、沟通、协作与作用。所谓的教学情境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属于核心内容。老师在设计教学环境的时候应该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最终的学习目标。沟通,是创建学习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学生应该使用沟通的方法,开展合作。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并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协作是沟通的终极目标,这里所说的协作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作。开展科学有效的学习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用,指的是老师在开展教学任务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作用的研究和创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基本内容,深层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学教”理论。

“学教”理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这种理论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方法向老师分享知识的方法进行调整。这些改变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工具”理论。

“教学工具”理论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课堂中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设计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步骤,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得教学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以及以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中创建联系,并且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机或者是信息技术工具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解近似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笔者专门设计了教学情境“在一个雷电风雨的晚上,某小区的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这是一条10千米的线路,怎样迅速找到故障?”笔者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能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运用二分法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探究,笔者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并且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彼此合作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

(二)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

老师通过精神的设计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运用多种方法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以往的学习方法向积极主动探索发展。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内容的独立探究。先通过老师进行启发和指导,例如在演示和解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中理论概念的时候,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探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在探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系时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够沿着概念框架进行攀升。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够自我分析,主动思考,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比较少,可是对学生的帮助十分大,充分显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优势。

(三)进行课堂总结。

进行课堂总结时,总结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进行总结;第二,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总结;第三,让老师独自总结;第四,让学生将总结写成文章。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举行总结文章的答辩分析。主要的答辩方式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和老师共同组成评审组,让组长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总结的顺序,在每一个小组进行总结的之间,将总结文章上传到电脑中,总结报告中先介绍本小组的主要探究过程,然后在回答评审组提出的问题。然后评出表现优异的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主题。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研究证明,高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比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开展多层面的分析和讨论。来扩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3]覃庆文.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j].成功(教育),2012(08).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三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的歌唱模块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新课程中该模块的教学模式是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阐述了歌唱技能的教授方式、歌唱模块与音乐鉴赏模块的整合教学及合唱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音乐课歌唱模块新课标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由六个模块组成:音乐鉴赏、演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其中,按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鉴赏作为优先开设的基础性模块属于必修模块。歌唱模块是大部分学生的选修课程,这一模块作为高中音乐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施中需要特别关注。

一、加强歌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要想非常好地表现歌曲,一定要有很强的歌唱技能。歌唱技能的掌握是很关键的。传统音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练声,虽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目的性不强,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新课标下的歌唱模块,应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歌唱技能的训练,把歌唱技能训练贯穿到教唱的过程之中,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学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判断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主要应该体现在对其歌曲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上。要从歌曲作品出发,结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指导其进行歌唱训练。只有学生对歌曲作品有透彻的理解,才会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学生歌唱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歌唱的声音融合到音乐的情感之中。

基于学生对歌唱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实践中可以采取小组交流、协作的方式,强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歌曲及所表现情感的感受。而在处理声音和歌曲情感的关系时,应该坚持声音服从于歌曲情感的表达这一原则,要学生做到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随着情感的变化去调整气息、力度、共鸣、速度、吐字、咬字等关键点,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歌唱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的乐趣,而且也能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体验。

二、与音乐鉴赏模块进行教学整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事实上,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都上一门课程,学生就会感觉到乏味,产生疲惫感,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音乐鉴赏课作为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情绪。如果能够适时地给学生换换口味,在教授必修课的同时加入趣味性比较强的歌唱课,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而且,歌唱与音乐鉴赏是互补的知识构架。学生在不断地听、赏、分析之后,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基础,会迫切地想通过歌唱艺术的实践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如果仍继续以音乐鉴赏的方式教授,学生就会产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在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之前,加入歌唱技巧的教授,会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对音乐的初步审美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更倾向于在歌唱的艺术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可见,音乐鉴赏课和歌唱课的交叉教学,比较适应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可以提高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教学计划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把两个模块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把这两个模块进行整合后,将其作为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可以为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更多的思路。教师反复熟悉教材、研究分析音乐,把教材中的音乐吃透了,也就理出了教学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搜寻更多的音像资料,对其进行整合,优化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重视歌唱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歌唱能够直接抒发感情并愉悦身心,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歌唱的表现过程就是实践音乐艺术的过程,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音乐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和音乐知识与技能。

在歌唱课上,老师应充分发掘、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中,选择曲目时,教师不应该硬性地指定歌曲范围,而应让学生在其指导下主动去收集资料、选择歌曲,以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和探索歌曲的难唱之处及特点,并找出应对办法。同时,在教授学生歌唱时,教师应从讲台走下来,以普通演唱者的身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进行某些歌唱艺术处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讨论,让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出最终的艺术处理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有表情的演唱去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陈缨,刘羚驹.高中音乐新课程歌唱模块教学浅见[j].中国音乐教育,(4).

[2]欧阳宁.实施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积极探索――音乐鉴赏与歌唱模块教学整合[j].中国音乐教育,2007(4).

[3]官思渡.高中歌唱模块教学要求与评价的思考[j].音乐天地,(3).

[4]曲娜.高中音乐教学之我见[j].中国音乐教育,(4).

[5]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湖南师范大学出。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曹青波作者单位:通州高级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五

华东师大钟启全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说:“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内含其中。”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内容,应当是指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需要,在全面深刻地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素材,形成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研讨的信息集合体。语文的教学内容应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在语文的学习中,多种文本体式共同存在,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同的文本体式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滋养。也就是说,文本体式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教学内容不同必然使得教学目标不尽相同,所以,确定教学模式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模式是在较长时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着特定的语文教学发展目标而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语文教学结构形态和语文教学流程,具有鲜明性、直观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古代诗词更为璀璨耀眼,新课程十分注意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精选了历代著名诗人、词人的经典作品,这些优秀的古诗词,语言简洁精炼,节奏韵律优美,指导学生学好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不但能让学生领会诗词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的感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重视诵读和鉴赏,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诗词教学的基本理念。

对于诗歌文本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面来加以把握。外形式突出表现为诗歌的韵律,内形式突出表现为诗歌的隐喻。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如果从这个层面对于诗歌的文本特质作一个最简单的概括,我们可以说,诗歌其实就是一种能够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所谓能给读者特殊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当然主要是指诗歌在句式上和音韵上的特点。而外形式突出表现为诗歌的韵律。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的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韵律、节奏是形式,形式自身也有美学意味,也能表现情感,表现人的生命活力。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咏,须朗诵,须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可见诵读是品味诗词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诗的内形式,则是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具体说,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

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使内心情感与足以唤起诗人这份情感的外物交互融会,最终将幽玄飘渺的诗情化为心物交融、情景相生的意象、意境,或者熔铸为具有强烈暗示性的象征性、隐喻性形象,使诗情得以感性显现。

所以,对于诗词的`鉴赏就是从诗词的外形式走入诗词的内形式,据此,在诗词教学中,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经过不断地总结与深化,设计了诗词教学的教学模式。

引,导引学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还是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就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在备课中要将自学指导作为教学的第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预习:

(1)收集作者的相关材料;

(2)了解本首诗词的写作背景;

(3)熟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你是否见到过和本诗类似的诗歌,说说他们的相似之处等等。

诵,认真自读,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来讲,诗歌首先呈现给他们的是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读,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认识,诗词节奏鲜明,富于变化,声韵和谐,所以诵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的重要途径。

启,启发思考。疑,大胆质疑。

当学生通过诵读已经对诗歌有了整体的认识之后,教师要针对诗词中的鉴赏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而作为学生,一定对诗词有自己的理解,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只有质疑才会有深入透彻的分析。

归,归纳问题。悟,体悟赏析。议,展开讨论。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质疑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挑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而此时学生将走入诗词的内部,对诗词进行体悟赏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凝练的语言换化成具体的画面,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诗境当中体验作者表达的意思,抒发的情感。如果学生自己在体悟赏析时遇到困难,可以展开讨论,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深化对诗词的认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赏析停滞不前,困难极大,教师要把握时机点拨,如提示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讲,讲解要点。结,总结评议。

学生的体悟赏析和讨论过后,对仍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讲解,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体悟与认识,此时教师的讲解是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最后,由学生进行总结评议,即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收获等等。

设,设计练习。练,练习拓展。

练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对诗词有了一定的分析之后,要完成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训练题。这些题目直接指向高考,在做训练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这一过程的设计既能夯实课内基础,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和方法,延伸到课外。所以,教师在出课内诗词鉴赏题目的同时,还要收集与此风格、内容相似的其他诗词加以对比,进行深层次赏析,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诵读是贯穿在每个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诗词到分析、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直至背诵。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六

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随处可以见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例如《数学4》中,仅“思考”栏目就设置了32处,“探究”栏目设置了23处。

使用新教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我们教师更是要在如何上好探究课上下功夫。

首先:为了能够落实好新课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这是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揉合。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环境。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思维情景空间。

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教学必须为发展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中间发明的萌芽。”比如在讲授集合的概念时,可以为学生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集合的例子,更多让学生列举许多现实生活中集合的例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接着讲授集合的定义,概念给出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集合的实例,将评价权也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言大胆发表个人的见解,老师适时的给同学们的发言做个点评。教师还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极大的丰富了以后的教学素材,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所希望达到的。

(三)深化理解,引申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而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总之,“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四)打破定式。

解决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打破定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的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所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是长期的、日集月累的,应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培养与之相关的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提问题,提,好问题,提好问题。数学的教学是思维的教学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让我们也不得不去想我们究竟教了多少思维的方法给学生。人云亦云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七

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笔者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可以较好地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2.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策略。

3.联系实际,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策略。

4.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形象策略。

二、结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八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7、8三个班的地理课。并担任高二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遵循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我们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政治学习,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学方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教师形象,敬业爱岗,奋发向上,把忠诚献给事业,把爱心献给学生。工作中勤勤恳恳,学校分配的任务都能乐意接受并尽力完成好。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为提高个人素质,积极主动地进行了业务学习。

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包括教育理念的学习、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学技巧的学习,“xx”辽宁省地理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六个一”活动等,并积极参与研讨。

(二)精心备课。

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案。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这个学期的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三)全力上好每一节课。

(1)、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探究式教学,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分组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3)课堂教学精讲多练。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尤其是新课结束以后的复习更是注意精讲精练。

(4)、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

(四)精心编写单元练习。

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讲评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三、积极组织参与教研活动。

1、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及有关计划,积极的相互听课评课,坦诚的分享在授课中的优点和问题,取长补短。

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我们面对的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一高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九

国家教育部还未出台针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标准或基本要求,教学课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离散度很高。教育部相关文件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原则要求是必需够用为度,具体到高职数学课程尚无具体说明,各学校理解及执行差异很大。对于数学课程在各类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师认识不一致,理解不统一。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已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学校的足够重视,认识基本统一,方向比较明确,实践已经启动。但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改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过多触及,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还没有形成,教学改革目标还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基于此种情况,在学习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相关文件的前提下,研究毕业生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计划,应与专业课教师形成纵向研究团队,与同类学校数学教师形成横向研究团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改革实验,形成适合高职层次、具有专业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

第一,依据“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要求,建立具有高职层次,突出专业特色的各大类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必须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不仅要对本院专业带头人进行交流调研,对毕业生及主要岗位群和用人单位也要进行抽样调查,以便确定数学课程对后续课程及专业岗位的数学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甚至还要对相关兄弟院校的数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情况进行部分项目的抽样调查。以便制定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二,制定各不同专业类别的各教学模块,并明确各模块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要求。关键解决模块内容及分层要求与专业需求的一致性,协调性。首先要根据后续专业课程调研,与各大类专业带头人进行研讨论证,确定基础模块和工程模块所包含的具体二层模块教学内容,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及考核要求:(基本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制定各层次教学标准,合理匹配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只须通过任一层次的考核标准。

第三,建立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使用课件、网上答疑、题库、数学软件、数学文化、数学论坛等)形成包括:教材、教学课件、网上答疑交流、试题库等信息化、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在变化。我们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相对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第四,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搜集整理加工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问题案例,形成案例集。通过案例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以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把握好案例的难度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的衔接。在这里关键要做好纵向与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业问题实例;横向与本行业、本区域同类院校进行案例交流,筛选加工。案例难度注意学生实际水平的可接受性,案例加工过程注意条件限制的适度性。力争做到各层次教学模块和主要教学内容均有相应的教学案例。有了案例,知识变得不那么抽象,以实际引出内容,寓形成知识、训练方法、能力培养于问题分析解决过程之中,又通过形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注重问题设计,设置疑问,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这里,需要特别明确“必需够用为度”在高职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解释:数学知识必须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必须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数学思想方法必须满足专业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数学课程体系必须服从专业目标培养系统,数学知识深度以支撑专业后续课程为度,降低理论,淡化形式、避免繁杂运算。并将此落实到教学教改中,具体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目的要求、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的确定,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振吉.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曹之江.论优秀的数学教学.中国大学教育,2005.10.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

(甘肃省合水县第一中学,甘肃合水745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在逐步发展。而对于高中语文的发展,很多学者提出了整合式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整合式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优点逐渐呈现出来。本文就针对语文整合式教学方法做了一个探讨,概述其内涵、价值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最大的转身就是开始意识到教学的主体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与思维能力发展,更关注激励、唤醒等方式。笔者在这里将要和大家共同探讨微探究教学。所谓微探究教学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微”处着手,以小化大或化大为小,见微知著,唤醒自我,从不同视角欣赏文本。本文以《陈情表》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微探究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与探索。《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该文陈情艺术的“绝妙”是一大难点。微探究教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目的'性、创造性、启发性与适切性。基于此,笔者在探究《陈情表》陈情艺术的“绝妙”时精心设计“微问题”,层层深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巧解文本难点。

一、“一叶知秋”细品味,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课时后,学生借助工具书已大致了解了本文是李密在忠孝难两全的情况下写的文章。但是怎样从文本阅读得出这个结论也是颇费脑筋的。笔者在教学中借“微”问题作大文章,从小切口进入,牵一问而动全文,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让阅读既不脱离文本,又能高于文本。文言文中不乏古代官职与人名的合称,例如《五人墓碑记》中有“贤士大夫者,浊湟蛑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梅花岭记》中有“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这些都是官职与姓名等连用,而《陈情表》却有“前太守臣逵”“后刺史臣荣”这样看起来莫名其妙的组合。于是可以以此设置问题进行探究。微探究问题设置:这里的表达与惯例相比多了一个“臣”字,李密这样写用意何在?微问题一出,学生才惊觉这个表达确实特殊,他们不自觉地把这句话又读了数遍,然后开始各抒己见:生:这句话如果老师不说,我也没觉得特殊,就是读起来拗口一点,现在一说还真的特殊,太守、刺史本就是官职,再加个臣,太守臣,刺史臣,底下的注释中也没出现这个“臣”字的翻译。生:我发现一个问题,整篇文章李密都是自称为“臣”,现在又在他们的官职上加个“臣”,这中间是不是有关联?生:“臣―――俯首称臣”,经过大家的议论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词,这是李密在表明态度。生:对,李密想说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皇帝的臣子,愿意接受晋武帝的统属。生:原来李密心思缜密到这个地步啊,望尘莫及!(整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李密作为一个旧朝遗臣,身份尴尬,其心思缜密、言语谨慎,从此例可见一斑。“孝情”是可以光明正大放到台面上的,可“忠情”对于李密来说确实是一个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难题,李密仅凭一个“臣”字就解决了难以言说的“诉忠情”。

二、“步步为营”巧设疑,吹皱一池春水。

(一)问点“独创”,激起探究欲望。

李密在文章开头极力陈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在第三、第四段用说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忠孝抉择”,也就是只能先尽孝再尽忠。微探究问题设置: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互换位置,先说理后言情可不可以?生:我觉得也可以,先给晋武帝戴上高帽子,把不能尽忠的理由充分表达出来,再展现自己的现实处境,也未尝不可。生:我觉得不可以。在晋武帝面前,李密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打感情牌。先动之以情,博得同情,然后才有机会说理。生:我觉得从人的认知顺序来说,还是先谈情比较好,正如妈妈要跟你讲大道理的时候,往往先用情作铺垫,然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整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自己与祖母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祖母病情日笃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这个微问题在设置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把握文章结构,知晓作者的写作思路。问题设置的难度不是很大,与第一课时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对于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完成知识建构帮助较大。

(二)问点“留白”,插上想象的翅膀。

微探究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学组织者和学习者不竭的创造潜能,教师要利用教学契机,以新颖的视角创造性地设置微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微探究问题设置一:“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其大前提是“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其小前提是“臣孤苦,特为尤甚”,两者都已具备,可结论却没有说出,你能把李密真正想说的话补充完整吗?生:这很简单,大概意思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我的情况又是如此特殊,所以我因为要尽孝,不能出来当官。微探究问题设置二:李密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呢?生:肯定是说不出口,这件事只能让晋武帝意会,不可言传。生:这两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是无懈可击。毕竟他曾经也是在蜀汉当官的,能在蜀汉当官,为什么就不能在晋朝当官呢?生:在蜀汉当官是李密不可回避的历史,与其被晋武帝提及,不如自己主动谈及,还显得落落大方,而且在文中李密把蜀汉称为“伪朝”,也是跟历史划清界限的表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答案的生成往往也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微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完成认知的飞跃,获得更深层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二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1.明确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1.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1.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2.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

3.教读示范+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

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2)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3)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4)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5.习作训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一步。

写,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单元写作训练,就是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吸取单元课文写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练习。进行完前四步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有关文体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自然是水到渠成。高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单元后都安排有与单元知识和课文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学生练习,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三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但当前一些高中的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效果十分有限。一方面,教师的不正确做法剥夺学生的参与机会。高中正处于面临高考的紧张时刻,教师乃至学校都担心探究课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使很多本应该由学生来完成的探究过程,由教师代劳,违背了探究式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压缩,自觉不自觉地减少学生发表看法的时间,使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可以想象,学生参与性不高,使当前高中的政治探究式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探究式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的自由表达,有些高中的政治教师只记住了教材中对探究课活动的分组讨论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其看法,可以使学生自主思考,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过程的引导与要求。如此一来,由于学生并没有做到充分的自主学习,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分组讨论其实已经没有意义,学生也难以真正表达出其真实的看法与想法,讨论流于形式或走到人云亦云的老路上去,效果难以保证。

备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充分做好备课环节,通过有效的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学会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多媒体的字、图、视频、动画等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从课件的制作入手,利用多种形式,尽可能地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要多准备生活中的事例,现代学生更喜欢具有代入性的事迹,以前那种高大全的例子,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并可能因为其过于遥远,使学生没有认同感。通过身边的例子,平凡人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共鸣。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政治教学的认同感,使学生主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寻例子,主动去思考、去准备,从而保障政治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学生不参与课堂,探究式教学就没有意义,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角色,保障其主动性,才能使探究式教学达到预定效果。一方面,要切实将课堂教给学生。不能因为高中学习的紧张就随意缩减政治教学的时间,特别是不能随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或是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没有表达的时间与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在分组讨论等环节中,因为丰富的经历而有所感、有所想,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通过与教师、同学的讨论,得到快速的成长。

探究式教学活动组织的效果,是探究式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效果的重要基础。要根据教学目标,灵活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不正确观念,使其重视政治课堂前的自主学习,真正为自己准备好分组讨论等活动时的发言,并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以及创造性思维等习惯。另一方面,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效果。从平时对学生的关心开始,从认真的备课入手,以平时的自我修养为重点,以课堂的开放性为手段,不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使学生从轻松的课堂中感受到上政治课的乐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的政治学科教学新模式———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轻松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改变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提高。要针对高中的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探究式教学的规律,以学生的参与为重点,从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以及组织好探究教学活动等入手,不断提高高中的政治探究式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四

摘要:高中地理情景教学即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符合新课改对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学,学会学习。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的现状及应用进行了探究和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五

目前,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往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机械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更多的一线高中地理老师逐渐意识到情景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部分教师开始付诸实践,但是有些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使得情景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很多教师在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情景教学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地在教学中流于形式地表演,教学还是“换汤不换药”,从而失去了情景教学的意义,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总结起来,目前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情景创设策略过于单一。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更加趋于多样化,但是如果将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等进行简单的重复,那么情景创设就会千篇一律,甚至无论学习任何内容都习惯性地使用多媒体,忽略教学内容,那么创设的教学情景就会降低学生的体验,降低课堂效率,偏离重点难点,回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老路子上来。因此,教学中,创设的情景要因课堂内知识的不同而做出有效的调整,进行“因材施教”,多样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2情景创设重视形式轻视内容。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在实际的应用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新颖,情景创设往往被作为“时髦”的方式方法引入地理教学中,所以,情景创设极尽花样,无论课堂导入还是知识内容的教授都凸显情景的新颖,但往往却容易偏离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活动,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重点难点,淡化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华而不实。所以情景创设要适度,能体现教学的目标,使得情景的作用更加实用,更有价值。

2.3情景教学的开展缺乏经验。

情景教学目前还主要存在于理论阶段,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更多靠不断的自我摸索前进,所以情景教学经验的缺乏使得情景教学的开展面临挑战,一方面,我们的一线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思想转变困难,教学中缺乏对情景教学的热情,或者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时照猫画虎,对情景教学理解不够深入,出现课堂导入采用情景创设导入,但是在教授实际知识内容时,却按照传统教学思路来,换汤不换药。另一方面,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还是以“我”为主,不重视学生的情绪的变化,忽视课堂情景气氛的渲染,再加上教师语言表达的不准确,使学生缺乏真切的感受,这些情景教学经验的缺失,使得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时只得流于形式,而不能深入引导学生学习。2.4情景教学在课后练习阶段的欠缺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情景教学在导入阶段和合作探究阶段的应用,而更多的会忽略了在课后练习阶段的作用,上课前情景氛围的语言或者图片视频的渲染,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气氛,而完成课上教学目标以后,学生课下的巩固与练习没有改变,还是以往的传统模式,这样便会减弱课上情景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后练习是学生在课上所学内容的消化和提高的阶段,通过情景式引导型题目的训练,更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表明,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知识的。我国传统地理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点的掌握,而忽略了知识跟实际生活的联系,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冷锋过境的时候,可利用冬春季节冷锋过境时,给人带来的不同直接感受,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有同学会说天冷了,家长会叮嘱多穿衣服,说明气温降了,有的会说下雪或者下雨了,有的还会说会有大风,往往是西北风,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够比较起来过境前、过境时和之后的天气状况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直接观察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回忆起很多日常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

现代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地理情景越来越受到一线地理教师的追捧,相比语言文字的描述,图片、音视频的客观展示更加直接,有效的凸显教学情景,学生感受也更加强烈,既避免了文字语言描述的不准确,也能解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将一个个地理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尽可能多地调动了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探究的热情。

3.3引入地理实验创设情景。

地理实验跟物理化学实验一样,通过实验既能验证巩固所学知识,也能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地理实验包括课上的模拟实验也包括野外考察等活动方式,通过实验,学生学会在“做中学”,不再像以前一样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而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例如: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过程:夏季,取两个烧杯,一杯放水(代表海洋),一杯放等量的细砂(代表陆地),在两个烧杯中均插入一支温度计。把两个烧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定时间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把两个烧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3.4利用地理游戏创设情景目前,将教育与游戏结合起来已经是一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rpg(roleplaygame)网络游戏的流行,能够结合游戏和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学习知识,既能寓教于乐,也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游戏开展角色扮演会受到条件限制,而采取真人角色扮演,采用课堂辩论等方式创设情景则更加有效方便。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三就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开展一场角色扮演的辩论会,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了解我国天然气目前开发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角色:输出地当地居民、输入地当地居民,政府官员、油气开发商、环保组织官员等角色,从自己承担角色的利益考虑,讨论就是否应该进行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阐明自己代表一方观点的理由。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六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高中语文的工作被提出要使用创新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科学化的要求,所以整合式教学方法逐渐被很多高中语文教师所接受,并且开始推广。为什么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育方法会被很多人接受,归结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科学教学的目标,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所以语文整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必然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最熟悉不过,议案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以应付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机械化学习模式,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导致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急剧下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这种模式必须进行改变。

1.整合式教学文本。教学文本通俗易懂的说就是日常教学中所用的教材。整合式教学文本的意思就是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将一些内容相近、主题中心思想相似的文章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通常会花上好几节课的时间,在整合式教学中,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能够多讲几篇文章,使得文章主题更为明显,方便学生的理解。

2.整合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传统上的所有文章的教学方式都千篇一律。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就是教师读一遍然后对文章进行解析,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整合式教学方式中,要求教师适当的转变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机会来思考,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中急需一种新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整合式教学拥有科学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及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这种创新性教学设计是把高中语文课堂整合成综合的对话课堂和活动课堂的一个新型教学活动的过程。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方法是对我国传统课堂的一个改革过程,是为了推动高中素质教育的`进程。高中语文整合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符合我国现代科学教学教育目标。我国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课堂科学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观念以及自我创新能力。语文常常拥有很大的语言魅力,这就需要学生自我去欣赏感受语言文化的底蕴。

2.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在很多大学中率先实行了素质测评与毕业挂钩。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更应该打好这方面的基础。()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方面发展,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不让学生自己去动脑。高中的语文教学一方面需要完成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同时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开发他们对语言的分析、鉴赏和运用的综合实践能力,很好地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作品的阅读、思考、鉴赏能力,从而积极健康的发展。

1.创造全新的教学结构。高中语文实施整合教学可以将传统的教学结构转变成一课多文或多课多文。全新的教学结构主要是运用“主题现行”的办法,通过对多篇文章的阅读以及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这种教学结构要求各教育机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教学的材料要与主题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避免学生去学习文章作者的思想,避免出现对同一作者都采取相同的思想去理解。

2.促进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语文教学观念应该从目标论转向过程论。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教学目标外的知识,而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的教学。而进行转变以后,教师会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注重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

3.语文教学内容得到一个整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将不同的文章根据其中心思想以及创造风格、知识点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和整理,就会促进语文课堂内容的多面性,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4.帮助学生培养个人情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是对于文章内容以及文字的欣赏,让学生对语文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和艺术手法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进而提高个人情操。

前文也多次提到,对于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是以现代化教学教育的理念来引导的,强调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结合和统一,培养了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情操。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是帮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认识以及热爱之情,形成正确健康的性格。在高中语文整合式的设计中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1.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学都是按照指定的教学大纲以及目标来进行的教学,在整合式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将不同的内容、相同主题的文章联系在一起向学生传授,为学生呈现一个多样化的教学课堂。

2.将高中语文特点和高中生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这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要教授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表达方法等的不同来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案。通过对他们的整理归纳得出一种整合式的教学方案。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

3.语文整合式教育的具体应用方法:(1)寻找重点,完成目标整合。在进行语文整合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教材和方法这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找到合适整合的教育教材,所以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重点、抓住主线、运用明确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实现目标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抓住文章的重点,并不是一篇文章每个部分都应该讲到,而是应该围绕文章的重点,很自然的与其他相似文章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2)丰富话题,完成与内容的整合。这里所提到的话题是针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用来与学生交流的话题。整合式的教学总的来说是非常讲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自顾自地讲是不被采用的,而是应该通过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问,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3)将书本知识有效的结合在实践中,完成资源的整合。学习书本知识是为了以后的实践中能够灵活的运用,所以在语文的整合式教育中,就需要强调语文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教课中可以开拓室外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可以布置与语文教学符合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实践来理解文章内容,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4)强化练习,完成过程的整合。通常练习是为了巩固知识,这是很多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模式,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有效结合。学生获得了新知识以后,需要一定的练习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完整的整合。(5)问题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自我扮演过程中可以深刻地领会文本。同时在角色扮演中,更能揣摩到文章所表现的任务情感。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境中,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就锻炼了学生在文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6)多媒体教学与竞赛教学方法整合。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将重要的片段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展开课堂竞赛,比如抢答比赛和辩论赛。大多数高中生都是处在青春期,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将教学资源与竞赛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六、结语。

总而言之,对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未来语文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七

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促使其认识与理解数学规律与性质,拓展其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都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兴趣是其学生的主要动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具体特点,致力于其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主动进行探究。

以这种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更加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

此外,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便利。

教师可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播放,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与生动性,从而在感官上刺激学生,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

2、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更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策略,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实现其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讲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提供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硬纸片、直尺、剪刀等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充分调动其强烈学习动机的同时,培养其自主思考与探究精神。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在更加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过程的同时,也能实现其各种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提升。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不易产生兴趣,而小学生年龄又较小、活泼好动且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兴趣。实践动手操作的方式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质疑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清晰的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箱子,里面装满各种形状东西的袋子,让学生伸手到箱子里摸一摸、猜一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东西,大概代表了哪种图形与形状。然后拿出来,和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看是否正确。

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兴趣,促使其积极参加、动手实践,在对比概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在初步感知图形的基础上,为后续的探究式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日益盛行与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引导策略的实施,能够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提高其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八

作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的老大难。一听到写作文,学生不是磨,就是整体写作质量不高,议论文更是如此。议论文相比于记叙文,更让学生言而无物,甚至第一步就剑走偏锋,审题错误。如何摆脱学生害怕写议论文的现状,让学生不仅能准确立意,还能言之有物,甚至能结合实际,升华主题,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研究命题。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1)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分类整理素材。

审好题是写好一篇议论文最基本的前提,立意错误的议论文只能属于三类文,在高考的战场上相当于给作文判了死刑。每次习作和考试,都会出现很多学生审题不清,立意空泛的现象,作文出现大失误,语文分数自然也会低。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平时他们也花时间阅读议论文写作素材,但是为何还是收效甚微呢?我慢慢地总结出原因,他们所谓的看素材只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以为自己知道这件事就可以了,却忽视了素材下面的提示,适用于什么话题的文章,这才是核心。同时也不善于总结归纳,在写作时显得捉襟见肘,素材张冠李戴,记忆错乱等,这些都是写议论文的大忌。

如何有效地规避学生写议论文审题不清的毛病,首先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让学生准备一门议论文素材整理集,归类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将诚信,勇敢,爱心,忠诚等这些经常出现的素材分类整理,只能写上提示语,平时拿出来回忆和复习,强化自己的记忆。让所有学生在写作时能确保审清题,立好意。但是现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题蝴蝶在山洞里生活,由于人的出现几天后蝴蝶飞走了。的确,乍一看我们老师都没法立好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对文章的理解。

(2)写作指导要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苏联教学家赞可夫提出“学习是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活动,要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思维个体,对每个话题的理解和把握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也要因材施教,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首先,我会根据学生多次的写作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作文兴趣小姐。如长期立意不清,选材不当的为一类;材料堆砌,言之无物的为一类;立意正确,选材恰当,但是流于俗套的为一类;最后是选择,立意都很好,但是缺乏主题升华的为一类。每类学生水平不一,我可以针对学生的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作文题,让她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更大的提升。其次,我还会组织组内作文评价活动,每训练完一篇习作,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和评价,同时写出最恰当的评语。我认为学生如果对一篇作文的好坏有自己的观点和把握,那也是自我品鉴能力的提升。最后,我会亲自翻阅学生的点评意见,再次批改,做到作文的精细讲解。作文是学生思维成果的展示,不管优秀与否,我们都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精讲细批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本职工作的尽职尽责。

(3)指导正确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

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讲究立意准确,同时也要能将自己头脑中积累的素材灵活的组织,运用,最后呈现出一份完美的佳作。很多学生都发难,为什么每次写议论文都感x像是材料的简单堆砌,没有什么思维逻辑,作文显得松散。其实,这就是在写作前没有做到谋篇布局,没有想好该怎么写就轻易的下笔。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写作打草稿的好习惯。

议论文的写作分为几种布局形式。总分总是学生惯用的写作套路,也是教师偏爱的写作模式。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进行详细的论证,论证的过程就是每位同学谋篇布局的呈现,也是学生见仁见智的方法。所选用的素材可以以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古今对比式等不同的形式呈现,这会让文章立体丰满,构思严谨,更有易于学生说理论证,确之凿凿。这就是议论文的亮点,如何排列自己的写作素材,是个人思维能力的展现。因此,我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会让学生在下笔之前,先构思好整篇文章的写作框架,循着自己的思路写作会有效地开始书写,尝试着灵活运用议论文的结构和素材,避免写作素材零散,逻辑思维凌乱的弊病。这是我一直沿用至今的教学方法,事实证明,也有很大的教学效果。

简而言之,议论文的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和素材积累,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比之炊”,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首要前提,同时要注重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论证有理有据,层层深入,这是判断一篇好议论文的标准。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当下时代完整的结合,做到古今论证,议论升华,这是佳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去蔽与创新:孙绍振作文教育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吴纪梁.高中议论文写作理性立意教学浅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叶敏.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写作教材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13。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实用19篇)篇十九

根据出土文物的佐证,中国最迟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发明了文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记录、交流的国家之一,中国人书写汉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在长期的书写过程当中,中国人形成了许多有条理的、框架宏大的、体系完备的书法理论与书法教学经验。中国的书法,用变幻莫测却有规律可循的线条与笔画,填充了空旷的白纸,美轮美奂,异彩纷呈,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一道文化景观。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书法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需要在语文课中,使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的,对于书法,也是需要学生使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课下的学习以及巩固。高中语文教材对于书法的教学是极其重视的,在高一语文教材必修第一册的“梳理探究”这一环节,就有大段的关于古代以及现当代书法鉴赏、学习的篇幅。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也是对高中语文的书法教学,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取得的分数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而在高考试卷的评判当中,学生书写优雅与否、清晰与否,对分数的高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答卷越清晰、字迹越好看,评卷老师的心情就会越舒畅,所给分数就会达到极致。反过来,在高考与其他各类型的考试中,有不少的学生学习不错,在卷面上呈现的知识点颇为精确,但就是因为书写混乱不清,阅卷的老师经过努力也认不清,最后只好按错误处理,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人生发展前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书法的训练,尤其是硬笔书法的训练,对于学生试卷的解答,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当将硬笔书法的教学置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书法的教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长远的是,通过潜移默化,可以让学生深入品味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韵味,增强中国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艺气质,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长远的积极的影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当今的语文课堂上对于书法的教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语文教师对于书法教学的忽视,以及学校在教学资源上的提供不充裕,所以在当今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书法教学,呈现出了边缘化、淡漠化的状态。其次,即使有的语文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开展书法教学,教师也大多因为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书法教学的培训,使用效率不高或是错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这样,即使学生付出颇多的心血去学习以及练习书法,也事倍功半,从实践效果来看,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要从政策上以及态度上支持高中语文书法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书法教学,首先需要的就是学校在条件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师生对这件事的重视。第一是学校方面应该做的事情,学校应该首先明确书法的学习对于语文以及其他各科成绩的重要意义,在高一以及高二年级,安排足够数量的书法教学课时,应当积极联系出版社,为学生订购书法学习配套教材,为学生学习书法、师生之间互相切磋提供教室。同时,学校方面从激励学生苦学书法这一角度考虑,应当多多举办类似书法竞赛、书法节之类的活动,促使学生们踊跃参加。第二,教师要对书法教学予以重视,把眼光放得长远,不能被分数的功利性牵制,应当从学生的终身素质的培养高度着眼,在高一、高二阶段,尤其是高一阶段,教师应当侧重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以及文化的熏陶,尤其注重对学生书法的教学,而在布置练习题方面,应当尽量以做精题、精做题为主,避免因为学生陷于题海战术耽误了学习书法、陶冶情操的宝贵时间。另外,身为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当在课余时间积极充电,学习更多书法以及高中书法教学的知识,这样书法教学才能丰富多彩,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关于教材、字帖的选择。

在高中书法教学上,光有学校方面的主动,以及教师的辛勤奉献,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学校以及老师采取了并不是很理想的书法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学习书法的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这是由于学生个人的书法写得怎么样,学生个人的天赋以及认知的差异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学生只靠对学习的激情以及长期的坚持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生如果想要练就一手优美的书法,并且形成鉴赏书法的深厚素养,还是需要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导以及训练。首先,教师要慎重选择书法教学的教材范例。当今的社会风气异常浮躁,书法出版物鱼龙混杂,有很多字帖、教材是不适合高中生临习的,比如说很多当世所谓名家的字帖,其实只是徒有虚名,仔细看来笔意媚俗。但是可悲之处就在于,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对学生临习的字帖不加甄别,让学生胡乱去书店买字帖临习,但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赶不上老师,往往会买一些粗制滥造的字帖,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练字的成效低下,甚至会越练字,书法越差。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进行书法教学的时候,没有为学生选择好临习的范本。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在为学生选钢笔行书字帖的时候,以邹慕白的行书字帖为最佳,因为邹慕白的行书,不仅笔画构造相对简单,而且笔意连起来看,具有藕断丝连之感,适合高中生进行答题以及快速书写。在为学生选择钢笔楷书字帖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的性别、天赋,现当代书画家的字帖,是不适合给高中生练的,因为当代的楷书字帖缺少意蕴。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们可以多为学生们选一些古代书法名家的字帖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女孩子适合学习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三门记》、《胆巴碑》的硬笔化字帖。赵孟頫的楷书,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女孩子多临写赵体的硬笔楷书,可以养成柔中带刚、风姿绰约的形态。而男孩子则更适合学习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玄秘塔碑》的硬笔化字帖。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男孩子临习柳体楷书,不仅与男孩子阳刚的本性相得益彰,而且可以培养男孩子的骨气。对书法天赋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学习唐代钟绍京的《灵飞经》的硬笔化字帖,《灵飞经》是唐代小楷的巅峰,堪称字字飘逸,字字绝妙,天赋好的学生临习《灵飞经》,可以增添飘逸峻拔之气。而对于那些较为欠缺书法天赋的学生,教师应当指导他们使用薄薄的描红纸,附着在语文教材之上,每日坚持描画印刷体的文字。因为印刷体的铅字,有着横平竖直的显著特点,既没有结构上的灵巧,又不要求写字时候的腕力,所以即使书法天赋很差的学生,只要坚持描写印刷体文字,也可以最终做到在答卷的时候字迹清晰工整,即使不能加分,也起码可以做到不扣冤枉分。

(三)关于学生练习书法,字帖临写方法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书法教学当中,即使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了合适的字帖,但是如果在指导学生临习字帖的时候,培训方法不得法,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书法教学,教师往往就是让学生买字帖,不再进行学习书法方法的指导,学生也不了解学习书法的方法,因此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单纯的去描字帖上面的描红纸。这样,学习书法的效果不会太好。其实学习汉字书法的最有效方法,在古代就基本已经成型了,古人常常这样进行书法教学,那就是描红、临摹、创作有机结合,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人练习书法有充裕的时间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当代的高中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还有大量的其他课程作业需要完成,因此,书法教学中的描红、临摹、创作,都不大可能被分配到足够的时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可以如此布置作业,每日只练习字帖里面的两行字,在描红字帖之前,先对要描红的.部分进行临摹,之后进行字帖的两行描红,描红之后再对这几个字怎么写进行反思,反思过后再一次临摹,最后进行创作,也就是自己写两行字帖以外的内容,创作的内容以规定背诵的语文文言文为主,这样的书法学习作业使得描红、临摹、创作三者有机结合,总共练字的内容只有8行,这样既不会因为学习书法给学生造成太大的负担,又可以督促学生背诵课内文言文。

三、总结。

高中语文硬笔书法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仅应当足够重视对学生书法技能的教学,也应当深入研究字帖的选择、学习的程序。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成语故事(实用15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思考和精心组织语言,用准确、生动的叙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一种文体,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写一篇优秀作文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清晰的逻辑

    中学生清明节广播演讲稿(优秀20篇)

    中学生演讲稿的撰写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中学生演讲稿的精华部分,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欣赏。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

    最喜爱的季节(精选24篇)

    优秀作文的构思来源于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人文关怀和个人感悟,并能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作文中,使作品更加有温度和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预防近视爱护眼睛个人(热门21篇)

    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独特思想和个性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作找到自己的声音。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参考以下优秀作文范文进行学习。1、让阳光照亮心灵之窗

    詹天佑读后心得体会(专业14篇)

    心得体会需要真实、客观,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感受和抒发情感。下面是一些领导者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对领导力的思考和认识。今天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主

    人类的地球(实用12篇)

    优秀作文从细节入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而饱满的世界。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啊,这难道就是人类赖以

    自我介绍诗(优秀19篇)

    自我介绍是展示自己独特魅力和才华的机会,通过引人入胜的介绍方式,我们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自我介绍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写好自己的自我介绍

    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个人自我介绍(实用15篇)

    在许多场合中,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各位考官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向各位进

    员工入职培训心得感想(优秀13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经历和所得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有效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同学的培训心得,他在学习中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学习会上,台领导及各个部门主任的讲

    党员干部学习反四风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员自身价值观和党性修养的反思和总结。下面是一些党员心得体会的精华片段,供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安排,我社区组织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