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念青松

每一篇优秀作文都是作者用心灵的火花和文字的魔力创造出来的。优秀作文是在语言组织、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一篇作文。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准确的论述和丰富的内容。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字数多少的问题,更关注的是观点独特、观点深入、观点清晰。优秀作文的核心在于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并被感染。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废话连篇的东西,而是通过阅读让读者从中得到真正的收获。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一篇优秀作文常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思考和反思。优秀作文是作者内心感受和思考的真实写照,是作者用文字展现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热爱。优秀作文是作者用心铺展出来的一道美丽景色,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到文字的魅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一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注重深化对文本的挖掘,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新课程语文教学就是在“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人文性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内化生成.这种情感体验不仅是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必然需要.而且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作者:章小建作者单位:如皋市袁桥镇初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76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6)分类号:g63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体验培养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二

常熟市第一中学范重怡。

摘要: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展示自己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次改革中实现“蜕变”.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在一阶段的艺术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身为艺术教师首先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我把他总结为“三态”.

关键词:新课程;艺术;教师;情态;语态;形态。

艺术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型课程,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告诉孩子,艺术并不神秘,并不遥远。怎样唤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法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艺术课一阶段的教学、探索,我把它总结为“三态”.

1情态。

长期以来,老师们在韩愈老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下,每个老师都模式化为一个“领导者”了。身为“领导者”,自然就想着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听自己的,自己必须强于学生,这样才“师道尊严”.本来该属于孩子的金色童年失去了灿烂的光辉,本来该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容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沉重,本来孩子灵动的双眼化作了呆滞的一潭死水。新艺术课程的诞生使原本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的活泼而又丰富,既有感性认识,理性反思,又具心灵感悟,让学生在掌握学科能力和品位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对艺术的感悟,而不是单纯的唱歌、画画、跳舞、表演,让学生在艺术的感召下迁移学科能力。所以,我们不应再把自己局限在三尺讲台,而应饱含情感,充满激情,与学生一起投入艺术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怎样才能为学生开设令人陶醉的艺术乐园?我在《中秋节》这一课上,尽情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意义。我首先深情地演唱了一段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同学们已被深深地打动,轻声跟随着节奏唱了起来。当谈到中秋的情感与色彩时,他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认为“中秋节”有甜蜜,有伤感,所以色彩应该很丰富。a组学生认为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应用粉红色,桃红色,表示甜蜜,幸福。b组学生认为中秋佳节,是丰收的节日,应用黄橙色。c组学生认为“中秋”也是常娥与后弈分离的日子,充满了无耐、幽怨、哀愁,所以,用深深浅浅的蓝与紫来表达也不为过……小小的课堂,就象一个演讲台,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在讨论中感觉到中秋节是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除了用色彩表达外,诗歌则不失为一种美好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师生共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时,我身边的一位学生不经意中拉住了我的手,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的我仿佛沉浸在与亲人团聚地幸福之中,眼前的孩子是多么真诚、可爱、亲切,我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热情……我们在亲密的合作中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可见,教师的情绪相当重要。当教学活动需要温暖、柔和、优美的情绪时,教师应先用自身的平和、深情、充满爱意地“发出信号”去感染学生,当学生的情绪高涨,到了将无法自持时,那么,教师必须“冷静”.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一起产生和谐“共鸣”时,学生才会被你的“情”所打动。教师的情态随时都处在被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当你微笑,点头,轻拍学生的背或握拳以示鼓励,赞赏或又扬眉,摇头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更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欣赏的热情,让他们想说,敢说,畅所欲言,尽情领略艺术的魅力。

2语态。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课堂教学中,精练的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言中让学生感受激情,在表演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声音把学生带入艺术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比如,在《走进大师》这一课中,为了介绍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在背景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的伴奏声中,我满腔悲愤地朗诵着诗人涅克拉索的诗句:“到伏尔加河边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婉转悲切的语调立刻把学生们带入了那遥远的19世纪沙皇统治之下的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一群衣衫褴褛,蓬头诟面的纤夫们,顶着烈日迈着沉重的脚步,擦着地皮艰难地行进着。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他们心潮澎湃,怒目圆睁……我注意到他们的小手都拽地紧紧地,满腔悲愤,他们为纤夫们的命运表示不公,他们对沙皇的统治表示痛恨!当《伏尔加船夫曲》再次响起,“哎嗨哟,嗬……”沉重的歌声中同学们模仿着纤夫的形象拿起了身边的绳索,勒在肩背上,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歌声忧郁、深沉、浑厚、有力!画面赤黄的色调弥漫着一种焦躁,凄凉而悲壮!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纤夫的生活是多么苦难,他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踏平这世界的不平之路!这种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给学生创造了鲜活地生命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这就是精练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许多学生缺乏信心羞于表现时,教师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更尤为重要。在《健与美的丰采》一课中,我曾设计了形体创作这一环节。“同学们,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伟大的,我们班的同学都比较有个性,有才能,下面就是你们展现自我的时候,让我们共同领略你的丰采。”话音未落,同学们早已摆出各种各样的健美姿态……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语言又能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广大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成为美的创造者。

3形态。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最终目的。马克思主张培养“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全面发展的人。现在,艺术教育的综合化为人才培养,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椅摆放,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友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在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讲究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这种“合作学习”在现在的艺术教学中为天性好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机会,虽然偶尔会让课堂纪律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但只要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体验感受艺术的目的,教师以一种亲切、自然的教态,多一个鼓励性的`微笑,多一次肯定的颔首,多一个表扬的动作,课堂上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显示自我的才能与个性。期末时,陈开灵同学说:“没想到艺术老师是那么亲切,自然,上课时如沐浴在和暖的春风中……”.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组织学习活动时,要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例:在介绍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完整地欣赏影片《城市之光》,并设疑卓别林的形象?卓别林的表演风格等?要求课后学生们分组搜集有关卓别林的资料以备下节课的抢答活动。在第二节课中,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抢答异常激烈。题目的设置由简至繁,由浅入深,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题的机会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在最后评选“模仿秀”时(模仿卓的形象或哑剧片段),他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一展自己的模仿才能,每一个“模仿者”都迎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通过欣赏、搜集资料、理解、阐述、表演等这一学习过程了解到卓别林机智、幽默、具有讽刺意味的表演风格并体会出他善良、真诚、坚强、对艺术充满了热情,执着!现在,每次轮到上艺术课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赶往教室,因为又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畅游艺术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创作的作品是相同的,没有一个同学的感受是一样的,学生正是用自己喜欢的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有一次我在批阅小组作业时竟然发现在落款处出现了文案、策划、设计思想等专业词汇。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方式、灵活多变的教法、亲切自然的教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相互间的合作团结精神,还可以调动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的探索兴趣。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新的视角看艺术课程》李殷著。

[3]《中国美术教育》第二期。严抒勤《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建构的理论思考》(2003-5-20收稿)。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三

摘要: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的思考,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据,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的内容、方式途径与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验感悟。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还泛指亲身经历,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笔者认为,感悟是对人间百事的豁然开朗,是对人生况味的瞬间明晰与了悟。

本文的体验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与感受情感,感悟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与审美能力。体验与感悟是不一样的,体验更多指情感活动,而感悟则多指理性层面的,它往往是在体验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体验与感悟又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成。因此,本文将两者联在一起进行阐述,以《我盼春天的荠菜》、《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课的教学为例。

一.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内容。

1.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阅读文章的过程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故事的情节,角色的遭遇等都能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情感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感受内心的变化。如《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教学时,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和心情变化,概括成“惊讶、愤怒、感动、高兴”四个词,再让学生分别说说哪些地方让自己惊讶、愤怒、感动和高兴,以及为什么。这样就形成了以体验与感悟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2.体验文章角色的情感。阅读文章,一定要善于体会文章角色的情感,并从中感悟一些人生哲理。这是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善于读书的人,善于设身处地,移情体验,将自己的心灵与角色的心灵合为一体,进入极高极佳的审美境界。也只有体验了文章角色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的情感。如《祖国,我回来了》一课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句,如“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等,通过朗读等方法深刻体验钱学森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3.文中人物处境的体验与感悟。人物的处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体验与感悟。如《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中,在讨论让人“惊讶”的地方时,应该引导学生:“我”吃了什么?怎样吃的?为什么如此馋?怎样的饿导致我如此的馋?这样就比较充分地体验了当时的“我”馋和饿的程度。再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被美国人迫害时的处境,如“半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近15公斤。”“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与感悟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为之深深感动。

4.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体验与感悟。这是很可贵很难得的体验与感悟,有助于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如四年级选学课文《去年的树》,讲的是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冬天将要来临时,鸟儿要飞回南方,临别时答应明年回来给大树唱歌。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时,发现大树已被吹走。它到处寻找,知道大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最后找到火柴,火柴已经烧完了。鸟儿便在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教参及课文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懂得鸟儿遵守诺言,珍惜友谊。但在教学时,学生却更多地感触于对大树的命运的质问:大树真是可怜,难道大树的命运只能做成火柴吗?人为什么如此残忍地对待大树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禁想到,有生命的东西哪一样不是从有到无?花开了会谢,草绿了会枯,人生下来会死……一时,学生都傻了,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这是多么难得的寂静啊!学生的心灵在震惊、在颤抖,然而就在这震惊与颤抖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萌发,生命的价值观悄然而生。

二.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途径。

1.朗读。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不少内容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并以朗读来表达所体验与感悟到的,情动于中,而声传于外。如学生分别说了让他们愤怒的句子时,就先让他读出愤怒,再叫其他同学读出愤怒,读好了再来说原因说体会。其他让学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特别是高兴的地方,几乎不用讲,只读充分就可以了。先读后讲、以读代悟实在是一种很有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2.读书时写批注。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先与学生进行有关读书方法的谈话,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后谈到读书应该注意感受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心灵感悟,并及时地在文章的段落句子旁边写下来。接着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每一段课文的旁边写下表示自己读到此处时的心情的词语,及一些话。教师将黑板分成六块,因为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再请读完课文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有不同的随时上来补充。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语,并根据这些词深入课文,展开学习,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

3.述说。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达的个体。当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就应该及时的说出来,说痛快,这是一种学习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说,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如讨论“愤怒”时,让学生体验“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掰的玉米?“实在饿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掰一棵玉米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这件小事,那家伙竟“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地追来”,从这又看出那家伙怎么样?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词汇、语句来说明,如“凶狠、残暴、吝啬、毫无人性、冷酷无情”等词语,把愤怒的原因说得很透,也体验得很真切、很深刻。

4.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一中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有明确的对象,有具体的内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第一段时,先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敬佩、自豪、崇拜”等。接着出示钱学森的画像,让学生面对画像用一些词语来赞美钱教授,最后让学生面对画像说几句,表达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这种面对画像的对话,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有如面对钱学森本人,感情真挚,言语恳切,足以打动人心。再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可让学生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信。也可起来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

5.宣泄。有人读书时读高兴起来,会抱着椅子跳舞;有人看《水浒传》看得气愤,竟要把电视机给砸了。这是一种很投入的阅读,心有块垒,不吐不快。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小时候的“馋”是因为“饿”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小女孩,听到地主家的胖儿子叫你馋丫头,你服气吗?”学生都说不服气。于是我又问:你们想为自己辩护吗?怎样辩护?于是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我象你一样有鱼有肉有饭,谁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饿了三天三夜,你会比我还馋的!”等,异常兴奋与投入。再如读了令人愤怒的地方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想骂人吗?骂谁?”同学们都说想骂地主。于是光明正大地骂,理直气壮地骂,骂得痛快,骂得尽兴。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得到尽情表达。

6.想象。阅读过程中的的体验与感悟是间接的,不是亲历亲为的。主要靠移情、设身处地等方法进行。因此,想象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与感悟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第五段,第一句“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是怎样的5年?”学生纷纷说这是“水深火热的5年”,“生不如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5年。这一段最后两句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体验,“1956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环抱。”教学时问学生“他在船上度过了几天?这是怎样的21天?”学生回答是“归心似箭的21天,是望穿秋水的21天,是百感交集的21天”等。以上两外例子一正一反,都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体验与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赤子之心。

三.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教学策略。

1.课前创设情境,教师以情动人。如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时,为了消除学生经历与课文的距离,笔者先出示一位妈妈的话:“我小时候想鸡蛋吃,我现在要孩子吃鸡蛋。”问学生: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然后抓住“想”和“要”两个字进行指导。妈妈想鸡蛋吃,是因为妈妈小时候生活不好,在妈妈心中,鸡蛋就是最好吃的了。但妈妈常常吃不到鸡蛋。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妈妈想让孩子多吃鸡蛋,有营养,长得好。但现在孩子不想吃鸡蛋。因为现在孩子比鸡蛋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接着,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引入新课:同学们,也许你们一时无法理解妈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但你们可知道,十年前,二十年前,直至五十年前,人们的生活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差距多么大。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来体验另一种生活。也许这会让我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堂情境之中。

2.主题拓展。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阅读,不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其他学科或多种手段,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学将尽时,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1950年9月--1956年,钱学森和他夫人是怎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吗?然后,幻灯片出示课外材料《在受困的日子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学生深深地被钱学森夫妇顽强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心所打动。

3.朗诵与歌唱。教学时,如果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歌曲或诗歌,会将教学推向高潮,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师紧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顺势利导,说也许有一首诗能代表钱教授表达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一腔热血。这就是《我的中国心》,幻灯出示歌词。学生一齐深情朗读。最后播放张明敏的cd歌曲,同学动情跟唱,课堂教学又一次掀起高潮,师生沉浸于一片感动之中。

4.多元解读与立体感悟。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

5.通过计算进行体验。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佬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明白是他们怕钱学森帮助中国强大起来。然后出示美国佬自己的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三个师。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学生一时还无法明白三个师是一个什么概念。于时备课时,,笔者打电话询问了退伍军人相关情况,上课时出示部队普通编制:一个班12个人,一个排4个班,一个连4个排,一个营4个连,一个团4个营,一个师4个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钱学森到底有多少力量?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一个师约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钱学森抵得上三万多人。这多厉害!美国佬当然不能让他回国了。那么,钱学森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凭的不是力气,而是智慧、科学的力量!

6.假设情境,引导体验。阅读时,如果能够关注“可能性”这一主题,善于假设另一种结局另一种可能,会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体验,收到良好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学中,重点是第12自然段: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朗读讨论后,改变结局,出示另一段话: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这位父亲,抱着孩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坐在瓦砾堆上,喃喃自语: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结果可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还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者邮箱:guoenp@。

[体验和感悟教学例谈(网友来稿)]。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四

【预测1】成长中的你,见过了许多的人,经历了许多的事,有许多想说而未说出的话。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称谓(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等),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预测2】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预测3】楼上楼下,对门隔壁,前村后院,这些相邻的人不可避免地分享着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构成我们的生活。能在回不了家时有个暂时歇脚的地方,能在困难时听到一句安慰的话,攀住一双温暖的手,这便是友邻相伴的幸运。

请以“友邻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就是为同学们整理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的相关内容,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五

1.1、有效的体验。

从根本上讲,体验是职业教育体验训练教师模式的第一个步骤。简单地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的转变,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并察觉到学习中的不足,为日后的学习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体验主要包括有三个部分,即感官体验、理性体验和行为体验,三种体验是递进的,标志着学生体验感知的进步和加深。简单地说,教师应该在职业教育中引导学生从感官体验上升为理性体验,并最终升华为行为体验,进而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体验环节,为职业教育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提供有力支撑。首先,针对于感官体验,教师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某一职业的特点、技能、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直接的体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依靠眼睛进行直接的体验。其次,针对于理性体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性的体验。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就能够对某一职业的相关因素产生更加详尽的了解,就能够将直观片面的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某些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过滤,进而对特定职业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正确意识的引导下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最后,教师必须将学生的理性体验升华为行为体验。顾名思义,行为体验就是指通过实际的行为来获得更加真实、立体和深刻的体验,其可以被看作是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延伸。通过行为体验,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进而对已有的理性体验进行升华和提炼。这就需要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特定的职业进行感受和领悟。更为关键的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在行为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提炼和能力的提升,并且更加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2、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有效体验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训练,才能够真正发挥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力。首先,教师所开展的`训练应该主要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该项工作,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的技能与能力,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开展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专项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特定的情景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技能解决问题,由此就达到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其次,教师还应该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随着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更加重视职业化人才。其中,职业化人才不但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包括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开展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教师可以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领悟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人员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

1.3、改变意识和教育观念。

另一方面,要促进职业教育中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建设,就必须要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根据实践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职业教师没有意识到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更进一步说,部分教师从主观上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就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就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前者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将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当作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后者虽然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却没有立足于现代市场需求,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意识较低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要提高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就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意识,以及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首先,职业院校必须改变教师的错误观念,要使其明确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也要立足于市场的需求,正确的制定教学的目标与计划。其次,教师必须了解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意义,才能够制定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教学计划,才能够促进该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职业院校应该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参与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具备相应的能力开展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才能够将体验与训练区分开来,根据各自的目的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体验训练教学模式做好有力支撑。

2、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但在实践中,职业教育还无法发挥出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率,其还有待完善和提升。因此,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改革方法,制定更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而完善职业教育中的体验训练教学模式,并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六

1.1、有效的体验。

从根本上讲,体验是职业教育体验训练教师模式的第一个步骤。简单地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的转变,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并察觉到学习中的不足,为日后的学习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体验主要包括有三个部分,即感官体验、理性体验和行为体验,三种体验是递进的,标志着学生体验感知的进步和加深。简单地说,教师应该在职业教育中引导学生从感官体验上升为理性体验,并最终升华为行为体验,进而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体验环节,为职业教育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提供有力支撑。首先,针对于感官体验,教师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某一职业的特点、技能、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直接的体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依靠眼睛进行直接的体验。其次,针对于理性体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性的体验。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就能够对某一职业的相关因素产生更加详尽的了解,就能够将直观片面的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某些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过滤,进而对特定职业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正确意识的引导下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最后,教师必须将学生的理性体验升华为行为体验。顾名思义,行为体验就是指通过实际的行为来获得更加真实、立体和深刻的体验,其可以被看作是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延伸。通过行为体验,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进而对已有的理性体验进行升华和提炼。这就需要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特定的职业进行感受和领悟。更为关键的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在行为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提炼和能力的提升,并且更加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2、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有效体验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训练,才能够真正发挥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力。首先,教师所开展的`训练应该主要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该项工作,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的技能与能力,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开展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专项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特定的情景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技能解决问题,由此就达到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其次,教师还应该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随着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更加重视职业化人才。其中,职业化人才不但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包括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开展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教师可以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领悟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人员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

1.3、改变意识和教育观念。

另一方面,要促进职业教育中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建设,就必须要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根据实践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职业教师没有意识到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更进一步说,部分教师从主观上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就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就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前者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将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当作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后者虽然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却没有立足于现代市场需求,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意识较低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要提高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就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意识,以及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首先,职业院校必须改变教师的错误观念,要使其明确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也要立足于市场的需求,正确的制定教学的目标与计划。其次,教师必须了解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意义,才能够制定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教学计划,才能够促进该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职业院校应该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参与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具备相应的能力开展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才能够将体验与训练区分开来,根据各自的目的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体验训练教学模式做好有力支撑。

2、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验训练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但在实践中,职业教育还无法发挥出体验训练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率,其还有待完善和提升。因此,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改革方法,制定更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而完善职业教育中的体验训练教学模式,并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文档为doc格式。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七

中国旅游业近十几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和长足发展的势头。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旅游业的高速增长,起着强力支撑作用。而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多数仍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业界对旅游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需求。体验学习是通过实践和反思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深化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体验式”的素质教育,是培育出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成功地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关键是授课教师要创设一种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生成意义。下面,本文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依据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对创设学习情境进行一些浅要的分析。

1.选择学习内容。

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体验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适合这种学习方法。究竟何种知识适合用体验学习方式?依据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的分析,隐性知识(只可意会的知识)比较适合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可以说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对于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传授可能是高效率的。而体验学习在态度、心智模式、信念、潜能、团队意识、新知识应用等侧重精神、文化领域里的学习或教育中功能卓著。旅游管理学科属于综合性应用学科,隐性知识众多,正是体验学习大显身手的教育领域。

2.创设学习情境。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含义的具体环境,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它是一种气氛,它具有能激发人们去主动的联想、想象、思维,和使人们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两个特征。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弓丨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创设情境就是恢复其原有的生动性、丰富性,还原理论认识产生的实践背景。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侧重于对学生所获的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实施体验学习的重要前提。其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的教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兴趣是推动这种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其次,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出发。从学生的认知体系出发创设情境,寻找认识的“落差”,有利于引发学生探査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学生所经历的事情毕竟有限,对事物的认识深度有一定限度,所以在已有的认知体系中肯定有一些相对不成熟的认识或者从没有探究过常见现象下所隐含的规律。

再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象出发创设情境。一方面,很多旅游管理论知识和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实践背景,而且其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依靠学生仅有的认知是难以理解的。另一方面’现实生活和产业实践又离学生太近,有时无法窥之全貌,学生的认识仅停留在表层。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对理论把握t的理解和迁移,在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接时要注意从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和经验人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联接,这样可以使学生用“新鲜”的眼光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另一种角度审视自己周围的生活。再加上教师地讲解和阐述,运作的原理就深刻地印记在学生头脑中。

另外,创设现场情境。即将课堂搬迁到旅游产业实践中,使学生接触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人产业实践进行思考,以便有所感悟。这就避免了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从书本到书本,抽象、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耳闻目赌。比如,在讲授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时,选择实地考察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最后,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开启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这个过程就是“不协调一探究一深思一发现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3.实践感受和自主体验。

这是学生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体验学习中的“体验”,可以是学生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而产生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产生的。教师首先创造好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实践和行为实践,自主体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旦进人情境,主动权就在学生手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但是教师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体验学习能否成功。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指导他们获得感悟或体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4.引导学生反思。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体验中对对象、知识的感知以及情感体验等内化为行为或观念。人的记忆时效性强,亲历中的感受已经融人当事者的认识之中,需要的是及时进行整理’防止遗忘。而且’只有对初级认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才能更好的对新认识和旧知识进行融合。因此,反思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性特征之一。我们必须将其贯穿于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一旦远离学习者的反思,体验学习也就不复存在。讨论分享是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学习者的反思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5.归纳迁移和反馈评价。

这是认识提升的关键,也是体验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仅依据占有材料的丰富性,是不能确定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得是否到位,认识是否深刻。学生对产业实践的了解,个人的社会阅历与见识才是最重要的。这恰恰是大学生所欠缺的。教师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因为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所体现。教师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些差异,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对理论知识和概念体系的工具性理解是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最大的弊病之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因此,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引进体验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体验学习的应用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表现都令人鼓舞。尤其是,旅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应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实践的问题能力,体验学习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八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激励性,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倦,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把生活的灵感和思想贯穿到自己的`话语中去,达到“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进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语言感染.

作者:杨享英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刊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年,卷(期):“”(9)分类号:h1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九

语文阅读中的体验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历,结合自己的情感、心理、心智等渗透到对语言文本理解、感悟的方法。阅读体验教学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平等对话者。基于学生阅读体验中的理解、感悟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充分让学生阅读中,或有效创设适合的情境,或借助相关教学资料等方法,让学生同教学文本语言产生联系,以促成其阅读体验的生成。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运用体验生成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一、充分阅读,体验的基础。

2、五壮士是怎样完成掩护任务的?

3、完成掩护任务后,五壮士是怎样往莲花瓣、棋盘陀方向转移的?

4、把敌人引上绝路后,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当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进入阅读,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激发讨论。为此,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需要将学生自我阅读安排在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可以借助相关资料或者字典等工具书去解决;对于课文中那些拗口、不易读的'句子需要多读几遍;对于课文重难点教学段落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以充分把握内容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阅读段落(文章)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思考这一段(文章)主要讲什么?这一段(文章)涉及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方法讲述……对于学生的朗读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其学会圈、点、批、划,让其边默读边动手,从而熟悉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体验的激活。

阅读体验是以阅读情感为特征的心理活动。从阅读心理学来看,阅读者的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阅读者在阅读中进入某种情境或虚拟情境,或多或少能激起某种生活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激发其某种体验。情境创设的途径很多,一般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笔者曾对紧扣“纹丝不动”这四个字提出三个中心问题(在提问题时,还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邱少云趴在地上的照片):1.邱少云所在的连队为什么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2.邱少云是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当时他是怎样想的?3.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是什么,与战斗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当学生阅读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再看看多媒体投影的图片———邱少云趴在地上的照片,为了配合教学情境,教师准备一个不大的体育仰卧起坐的垫子,让学生模仿邱少云战士的趴在地上的姿势,体验“纹丝不动”。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的中心问题教学容量较大,教师有效地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启发,再加上教师让学生体验“纹丝不动”的教学活动,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符合教学情境。这种情境体验教学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让学生思考中心问题,即经历以下“体验”过程:首先认真阅读与问题有关的课文;其次抓住要点自己尝试组织答案;最后自由发言及对发言进行评价。

三、相关补充,体验的深入。

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得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认识活动同以往的认知结构体系中存在可以学习新知识,会产生某种新的有效认知内容,语文阅读体验也是具有相同的学习心理。为此,要想让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有效地生成新的认知内容,教师有时候需要补充相关学习资料,为学生阅读体验“铺设知识经验”,以便让学生有效地促成新知体验的生成。例如,古代诗歌《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别诗,由于诗歌所描绘的时代与生活环境同当代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的现代社会相比有很大的出入,又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经验的不足,自然不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造成难以理解诗歌所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开的家乡的离别之情。古代诗歌中诗歌感情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将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地域情况介绍清楚,否则就无法让学生理解诗歌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之时,需要补充相关教学信息,即在多媒体课件上补充以下信息:教学资料一:渭城到安西两地相距多远呢?(需出示两地的路线图,带领学生计算两地距离———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教学资料二:渭城与安西两地不同的生活图片:(需出示两地不同的地域信息,从地域景色、地区经济等对比)“劝君更尽一杯酒”,酒中含情,借酒传情,这会是一杯怎样的酒?殊不知元二这一去,不知何时归,这杯酒也许就是诀别酒。

四、小结。

“体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方法,符合当前核心素养时代下的语文教育背景。基于生活体验、认知理解、心理特征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文的篇幅、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目标等有效开展。教师的体验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语文教学素养。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

一、新教材如此地贴近生活。

新教材所用的语言、插图等符合中学生的心理,数学教学由书本数学走向了生活数学,这本书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摸得到,看得见,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每一章内容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每一个情景都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取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仿佛数学就是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第一章的《丰富的图形世界》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因为数不够用了,才引入了负数,通过图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简单的.几何图形就可以构筑如此多的丰富图案。在平平常常的日历中有许多数学知识等。

二、新教材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地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很快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登堂入室,进入知识的大厦。有了这种“兴趣”,就能促进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动力。如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通过圈出日历中的一个竖列的相邻的三个日期,告诉它们的和,老师就能猜出这三天分别为几号?通过这样的提出问题,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教科书上还有很多地方,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了很多功夫。

三、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教材注重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得出了结论,发现问题,学会新知识,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愉快的经历。体验探究的无限乐趣。新教材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动口,动手的机会,参与教学。锻炼动手能力。如《展开与折叠》、《七巧板》的制作等。

四、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教材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参与,每位同学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主动思考,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发现问题,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自我见解,学生就会有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观点或意见的相互探讨中产生创新的智慧火花,如自己的富有创新的想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同而感到自豪,体会那种成功感。如在讲美丽的图案时,让学生实际去做,走出校门,小组内部互相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截一个几何体时,同学们合作用橡皮泥,进行切割,用几副七巧板拼出非常美丽的图案等。

半学期的课改实验,有辛苦、汗水、失败、但也有开心,我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我深深体会到编者的那句话“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成为数学家”,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获得作为一个21世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学会数学知识,而且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更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收获颇多,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和反馈,我更加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本文将分享我在教学体验中获得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和学生们有所启发与帮助。

第二段:充分准备的重要性(200字)。

在教学前,准备充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提前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我能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准备充分也能提高我对所教知识的理解深度。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才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简化并有条理地传授给学生们。因此,充分准备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第三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200字)。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通过讲解来传达知识,也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游戏等互动形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更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而对于一些抽象概念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还会借助图形、示例等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第四段:倾听学生的需求(200字)。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每堂课结束时,我都会留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困惑。通过及时倾听学生的反馈,我能够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倾听学生的需求也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来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体验,我深刻感悟到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教学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作为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事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结:

教学体验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通过充分准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倾听学生的需求以及不断反思和提升,我逐渐摸索到了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学体验也让我明白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更加认清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更好地辅导和引导学生们追求知识和成长。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二

摘要:

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投入和亲自感悟,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之一,将学生的内心感受、内心理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基础水平是建立在充分阅读之上;学生的体验激活能力是建立在有效创设情境中;学生的体验深入情况是建立在教师的相关补充资料中。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三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体验教学之我见。

沁阳市第九中学,河南沁阳454550。

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涉及到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是,它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了解人类的过去,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一、以学生探究问题为目的。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出炉,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也被新的教学理念所取代,并且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一伟人曾说过;“是问题才把像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证据”。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固定式。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没有形成真正地探究性问题,一般都是表面问题,或者是让学生机械重复的问题。而历史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学方法是为探究问题而设定的,这是给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提供机会,并让学生深入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还能逐步地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和深钻、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提高阅读理解、综合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教师教好学生学习历史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因为不管是从哪一角度分析,历史本身特点和历史学科都没有被限定在某一模式里。人们对历史的领悟需要发散式思维和复合式思维,而且也需要广阔、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对历史上因果关系进行思考,这是对人们思维水平的检验。所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发散发展。

三、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要形式。

教学能够得到真正展开地关键性问题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而且还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因为只有让学生投入其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且还能勇于表现自我、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挫折感和成功感之间的区别,也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鉴别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历史教学论文)只有学生多和教师、同学之间交流、合作,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学方法的设计和使用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而且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或者是练习中出现的疑难和暴露的问题,兼顾普遍性和个体差异,通过集中辅导、互矫互补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四、以历史资料应用为重要条件。

对于人们认识历史事件的前提条件是获取相应的文字资料,只有得到相应的史料才能掌握学习历史方法。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就把学习历史的根本意义给丢失了,新课改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学习过程和得到的知识储备形成正比,而不是过程与结果相悖离。所以,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认识和研究历史史料,间接地训练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信息的能力,并且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推论,利用史料为证据,解决历史问题。因此,采用正确的历史教学方法,必须使用历史资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史料。

五、以周密的教学设计为准备。

教师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并不都是随意的,更不是随机的,都是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安排,而且还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理念,这就体现出了教师独特的教学观念,这种方法的实施是要有步骤和回旋余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认真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必须要把所能涉及到的因素考虑全面,包括教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采取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等,这些都要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计划。

六、以教师的引导为两翼。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只有教师在说,学生在记。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就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心。但是这并不是要摒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就像运动教练一样,对训练员进行引导、组织、控制,时刻地关注诊断教学,并且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应该有的主导性地位。

总而言之,教师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问题上,应该以研究学生学习历史方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发展为辅,全面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历史教学就能真正收到实效,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得到保证,更能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所以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观察实验和做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已学的知识。做完实验的概括、小结等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便构成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实验起的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的目的。条件差的一些学校,化学教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评价学校及化学教师的标准也主要是考试分数,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也未得到锻炼和培养。

为了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特别爱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开端。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实验教学浅谈几点做法。

一.保证演示实验效果,使实验现象明显。

如“科教版第三章氧气的制备分别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分别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现象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二.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氧气的有关性质,镁燃烧、硫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酸和碱的溶液跟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的作用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边讲边指导学生实验和观察,并探究实验结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看实验演示”为“亲自实践”,给同学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在失败中锻炼自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见度,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电教媒体可以加强演示实验效果,弥补传统实验演示方法的不足。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实验现象往往只有前面几排学生看清。如:第四单元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因气体是微量的,检验不易观察,但改用投影实验,现象就清晰直观地展现于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些实验比较危险,例如:

(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

(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

(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实用15篇)篇十五

体验式教学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根据教学过程的中的具体实例设计,引导学生创造或者模拟实际真实的角色、情景和产品使用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呈现或者反馈在教学实例内容上,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去感受和思考,促进内在学习的能力。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创新,完成知识体系的延伸和再创造。

(1)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伽利略曾说过:“谁也无法教给他人任何东西,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可协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前制定产品设计课题,并对课题进行简单的讲解或者进行场景预先设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真对题目进行角色选择和扮演,模拟人物,还原场景,在演绎和故事中去发现人物的行为和需求。再通过师生协作探讨的方式开展引导分析,让学生自己感受和领悟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主体,教师则承担起教学辅导者、问题引导者和场景设计者的角色。

(2)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发现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模糊性和新鲜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性,学生在这个阶段很有学习的冲动,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学习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案例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好的思考习惯,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工具,引导学生去收集信息、处理资讯和认知材料,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以团队形式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人、事、景完全如临真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认知活动。

(3)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存在于每个学生的认知层面,每个学生面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于角色和情景的演绎也各不相同。课堂上对同一场景的不同理解和总结,往往能够让学生对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感受。教师应该在一定的设计规则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演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2产品设计课程研究的要素。

产品设计课程是通过一系列侧重点不同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的知识导入和相对应的设计课题的实践训练组成。前期以课程讲授为主,后期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理论为依据,展开课程实践练习。而整个课程体系都是围绕着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设定的。这也是产品设计课程三个不同维度的研究要素。

(1)人——用户。产品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体验的主体、发起和目的是为了用户。用户的年龄、性别等生理特征,审美、文化等心理特征以及教育背景、职业、收入经验等社会特征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是产品设计前期分析和设计展开最为关键的研究要素。这三个特征构成了一个个用户模型,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用户的审美观,也决定了用户的心智模型,即如何去发现并理解产品。

(2)环境。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设计的产生也是基于用户与环境一种协调方式。环境、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是营造用户体验的催化剂,是用户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辅助条件。产品会根据环境而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使设计完成的'更加完美,达到整体的统一和谐。所以,对具体的环境下和情景下的用户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3)产品。产品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架起人与环境协调平衡的桥梁,是为人和环境服务的。产品能否准确传达设计的意图,能适应环境,用户能否准确理解产品都是课程研究的重点。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产品的认知有一定的模糊性,缺乏对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特性的了解。在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产品的外观,对产品进行实际操作和使用。

3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课程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为产品设计课程带来了新的思路,本质是亲历、实践,接受产品与人和环境之间的直接刺激和操作,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形成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1)角色体验辅助产品目标用户的研究。学生首先要根据设计课题进行前期的市场或者是品牌分析,选择目标用户群。目标用户群体的设定使我们更有方向和有效地把握设计需求。设定了目标人群,要基于这部分目标人群进行角色的设定和研究。设定的角色要符合大众人群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后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性格、职业、薪资、生活消费水平,生活状态、生活习惯、审美爱好、生活圈子、经常出入的空间和场景、目标和愿望等等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分工扮演,去认识和理解目标用户,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理解的信息,把自己内在的思维方式逐步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性和主观能动性,把用户的故事和生活轻松的讲述出来,便于理解,为下步的情景体验和课程的设计的进行做好准备工作。

(2)情景体验辅助用户行为和环境的研究。情景是指一定的情况和环境。从某种角度上说,人及其活动都是处于一定的情景中。而体验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情绪或者情感上的感受。所以在角色设定后,要进行情景设计,通过设计丰富的环境以及多样的故事,为角色体验者创造一种全新的交互性的活动。在整个课程设计之中,主角是主要的体验者,与其他角色在一定的情景下形成一种虚拟的交流合作,进而不断地提升角色的情景体验感。教师为使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情景,需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相似、相关的工作或是生活的地方去观察,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拍摄记录,详细分析研究,使角色情景表达更到位,才能从中感受到用户的行为模式,寻找设计的切入点。

(3)产品实物体验辅助用户与产品互动时的感受研究。

在产品设计的授课过程中,普遍发现学生对某些产品的概念很模糊,对产品的基本情况和使用操作一无所知,这对课堂作业的完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概念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高难度的设计作业。教师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去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引入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去感知产品的外观,使用产品,体验其功能和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每一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教师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实际产品或是模型;另一方面设计课题可以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产品领域设定,表现形式转为“产品图片+产品实物”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多视角感知产品,与产品进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对设计内容理解与设计信息接受的效率。学生心理上也会有一种对设计、产品的积极掌控感。在操作和学生间的讨论中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相关范文推荐

    中标通知书样本(热门16篇)

    5.通知的内容通常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要素,准确明了。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通知的常见结构和语言特点。一、采购项目编号与名称:采购编号:武采公标【

    个人催款通知书范文(14篇)

    通知中应包含清晰明了的事项和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有关学校、工作、社区等方面的通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连文路______有限公司:

    学校食堂承包简单版协议书(汇总18篇)

    在学校里,学生可以结交各种背景的朋友,学习到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和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签订合同单位:甲方:

    少先队展示活动方案(优秀18篇)

    活动方案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组织各项工作。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少年先锋队在党的领导和共

    用电安全的通知书(优质16篇)

    通知的语气应该客观、清晰,避免使用过度表达或情感色彩过重的词语。在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通知的模板和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业主:进入夏季,风干

    足球夏令营范文(19篇)

    优秀作文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深入展开主题,并丰富文章的内涵。以下是一些老师点评的优秀作文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

    校园师生课外活动总结(实用14篇)

    活动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范文,供参考。这学期,我组织了

    文化活动的工作总结(模板14篇)

    撰写月工作总结提醒我们,我们的工作需要被及时整理、总结和评估,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提供一些

    九九重阳节活动总结幼儿园(模板16篇)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活动的目标与计划是否达成,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活动总结的常用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为让孩子们了解

    幼儿端午节活动总结(优秀20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的挑战、难点和解决方案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又是粽子飘香时,又是端午佳节至。农历五月初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