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雨中梧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我们整理了几个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在不同领域中获取启发。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一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与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完成《学习与探究》

课后小记: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二

1、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2、 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1、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那谁来说一下什么是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1) 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3/100,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2) 鸡蛋的重量约13/100千克,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总结得出: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而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而分数不但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还能表示具体数量。

1、 练习与应用第1题:

先让学生讨论性别栏目中数据有关的问题,再让学生围绕年龄和民族这两个栏目中的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

2、 练习与应用第2题:

药品抽检的合格率是指什么?(合格产品的批次数占被抽检药品总批次数的百分比。)

再根据问题回答。

3、 练习与应用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种颜色面积各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提示学生把得到的分数改写为百分数。然后分别回答问题,理解问题意思。

4、 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根据图判断:在哪个袋里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是100%?为什么?再让学生在图下各写出一个百分数,用来表示从该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让学生解释你是怎么想的。

5、 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说说怎样把分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分数;把小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小数。

6、 练习与应用第6题:

先理解什么是合格率,再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校对。

7、 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先回答第1个问题,再通过估计回答第2个问题,最后通过检验估计得是否正确。

8、 练习与应用第8题:

含糖率是指什么?(含糖率是指杯中糖的克数占糖和水总克数的百分之几。)

体会含糖率高的糖水自然会甜一些。

再计算第2题中两个杯子中的含糖率,进行比较。

1、 一个田径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 今天六2班到校48人,缺席2人,六2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本课时将对第九单元内容在知识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高教导设计的教案中体现了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梳理,而且能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复习题。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重、难点,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还需通过第5题的填表进行方法的总结;第3题和第4题则是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第1、2、6、7、8题都是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要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百分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百分率的大小比较来解决相关问题。

本课时习题难度不大,课中,我们要多给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一点学习的自信心。

回顾与整理涉及到本单元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讨论,有助于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的学习内容。

练习与应用第1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百分数的含义,知道表示的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并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第2题用统计图呈现了我国药品市场98~03年每年的抽检合格率,让学生在解释百分率含义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第3题通过对百分数的比较,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相关数量比较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第48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含义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我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了练习题的练习顺序,教学效果较好。

受教材练习题的启示,我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一些信息来编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注意问题的设计,对于即将到来的总复习来说,更需要教师将本学期所学知识适当重组,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学习效果较好。练习安排也注意了基础题与发展题、对比题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时思路比较清晰,但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少听学生的分析过程。

课后有两点值得自己反思。

第一是:我自认为简单明了的方法,在学生眼中不一定是好方法。

第二是:练习课上怎样呈现题目效果最好?

练习课的题目呈现,通常都是老师一题一题出,学生一题一题答,学生的练习本上只有答案。那也就是说,题目与答案是分离的。这给学生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不便,觉得可把要做的练习印成一张纸发给学生,课后收回,能容易检测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及时找出学生错误的成因,利于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与其他两位老师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单元的知识相对于前面其他内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如果学生那个单元学得扎实的话,只要将百分数看成是特殊的分数,那么一切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分数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三

1、通过回顾与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以及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回顾,复习引入。

师: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生2:我学会了约分;

生3:我学会了通分;

生4:我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揭题--今天,我们将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与练习“。(板书课题:与练习)。

二、自主探究,巩固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2)约分和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和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师生协作,将相关知识点作好。

3、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思考,也可以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然后交流补充: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2/3、4/6、6/9、8/12等分数表示。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填写下面一行的两道题目时,可以把除法算式改写成相应的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括号中要填几。最后在班中交流,说明思考过程。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目意思,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数约分,完成和集体核对。

(4)完成第4题。

可以引导学生先把题目中的分数都约成最简分数,再进行比较,其中15/10、3/2和18/12是相等的,可以用直线上的同一个点来表示。

(5)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口答,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三、质疑,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个知识点上的理解掌握有所进步?有什么经验跟吗?(生自由发言)。

作业:课后将这些知识点作。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四

1、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体或圆锥。

2、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一、回顾与

1、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组织交流。如学生有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说到的计算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重点以下方面内容:1、特征;2、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3、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4、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二、练习与运用

1、第33页填表

先让学生看表,理解要求,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题几个问题计算的先后顺序,以及每题的计算方法。

2、补充:判断

(1)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

(2) 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8立方厘米。

(3)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体积一定是圆锥体积的3倍,反之,如果一个圆柱体积是一个圆锥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3、补充:填空

(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高是1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如果圆锥的高是18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厘米。

(2)把一个圆柱形的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已削去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则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部分是剩下部分的()。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 )。

4、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3题。

(1) 分析条件是什么?

(2) 第一个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3) 将包装带所包装的线路与同桌比划一下,理解怎样求彩带的长?

5、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5题。

(1) 理解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 要求的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每次遇到上单元复习课,我总感觉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学习了高教导设计的这一课教案后,我想基本的教学过程也是这样进行。

在“回顾与”这一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一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互评交流情况,这时教师及时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在“练习与应用”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的第1题是基本题,可以要求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交流时也可以重点交流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第3题中的第2小问求彩带多长,估计很多学生想象不出是求什么,我想课上可以要包装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来理解。

高教导补充的一些题目如果课上来不及要另外安排学生进行练习。

每次练习课或是讲评课学生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是很低,自己感觉上得也不是很轻松,更是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这节课我打算先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说。然后组织学生完成书上的第一题和高教导补充的练习,第3题让学生讨论彩带的长如何求,其它练习让学生在课上独立完成,有时间的话在课上评讲,时间不充裕的话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再找时间讲评。

这节课帮助学生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课时。如何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对知识的再现与补缺,简单地将各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忆、套用知识,而无法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弄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还会使学生觉得是"炒冷饭"而产生厌恶感。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这样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这节课还是没来得及处理课堂作业,但很多学生的作业还是在课堂上完成了。练习第3题尽管在课堂上分析过,可学生还是有不少错误,最多的是计算表面积的错误。有个别学生在求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时候会算成底面积×高。第四题并没有和学生分析但很多学生还是知道15.7分米就是水桶的底面周长。

对于高教导补充的最后一题,和上学期的长方体是同一个类型,只要让学生知道表面积增加的12.56平方厘米,实际上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通过画图演示,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一点,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课后也翻阅了一些其他的练习册,感觉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有很多类型。作为教师,我想应该有选择性的让学生练习,其实一些基础题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可以适当的做些提高题。所以有时候布置作业也有点头疼,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经常做一些基础练习,其实也是一种重复的机械活动,对学生还是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

批了一些学生的补充习题,发现很多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对烟囱还是不够了解。实际上只要求一个侧面即可,上下两个底面是通的,有点疑惑的是我原本以为学生都应该知道的。

这节课一开始先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概念与公式,使已有的知识再现在巩固知识基础上,达到了温固引新的目的。接着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抢答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检查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情况。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圆柱体,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柱、圆锥的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不同的学生在此题中有不同的收获。

不足之处是我感觉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还是没能完全放开。

尽管这节课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习题,但这些习题大部分是在自习课完成的.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两个重点:一、回顾,并通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内容,板书如下: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底面积=半径平方乘圆周率

圆柱体积= 底面积乘高

圆锥体积= 底面积乘高乘1/3

在时,结合表面积计算,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是需要计算2个底面积的,哪些是需要计算1个底面积的,哪些是只要侧面积,不要底面积的。对圆柱侧面积与体积计算进行了对比,并从计算单位与计算原理上提醒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

四、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上的习题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实质是什么,怎样求?在这样的引导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从作业上看,部分学生有误也是因计算问题,解题思路基本上都正确。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五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通过整理与练习,更好的掌握数位顺序表,正确地读、写多位数,进一步掌握大数改写、大小比较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法,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数。

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训练。(板书课题)。

2、回忆梳理。

1.小组合作,复习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从右边起按顺序说出数位顺序?

学生集体说。

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这些数位是怎样分级的?个级、万级、亿级上的数分别是哪些数位?

说明: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分别表示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多少个一。

你们能依次说出计数单位?出示数位顺序表中计数单位。

同桌互说再集体说。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集体朗读)。

p25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讲评。

(2)多位数的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同桌讨论。

明确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不管是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出示:724098170000000075050000。

学生口答。

p25第3题。

同桌互相读数集体讲评。

师:这组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的国力增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3)多位数的写法。

完成书上p25第4题学生上黑板板演。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讲评。

我们刚才写了这些数,请问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4)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下面的数你会比较大小吗?

比较下面各数:

98965()100000。

410200()409300。

52605()68800。

38546()38456。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桌互说,集体讲评)。

(5)数的改写。

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学生回答。

明确:为了读写方便,我们经常把整万或者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八个零,后面加一个“亿”字。

改写前的数和改写后的数大小有变化吗?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知道准确数,只要知道近似数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呢?

明确: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看保留到某一位后面一位。

(1)四舍:如果是4、3、2、1,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2)五入:如果是5、6、7、8、9,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三、综合运用提升。

1、练一练。

出示:56940≈57万,中可以填(),

56940≈56万,中最大填()。

2、完成教材p26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数和写数。

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近似数。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六

教科书第7-8页第1-5题。

1、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2、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3、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1、小组讨论: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小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2、小组讨论: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说一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具体说说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并要求举例说明。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2)学生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3)教师提问:解方程要注意什么?

(1)帮助学生弄清解决每个问题各需要用到题目中的`哪些条件。

(2)学生列方程解答。两名学生扮演。

注意:提醒学生用不同的字母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量。

(3)全班交流,说说每题的数量关系。

(1)提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

(2)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小树原来的高度加上这6个月长的高度,等于现在的高度。

(3)列方程解答。

(4)全班交流。

(1)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本印刷费”的含义。

(2)帮助学生理解:印刷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制版费,第二部分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从而启发学生找到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1)让学生列出每一小题的方程。

(2)说说自己列方程的思考过程。

第(2)小题重点讲解,可以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2x+1.5×2=9”这样的方程,也可以列出“x+1.5=9÷2”这样的方程。

1、甲数是20,甲数的6倍比乙数的5倍少5,乙数是多少?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七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同学们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

1、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把这张表格填好,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5题。

这题要求需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可先让学生看一下示意图,每根铝合金条就是长方体相应的棱,要求至少需要分米的铝合金条,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3、完成第7题。

第(1)题求的是所有立柱的底面积之和,可以先求出一个立柱的底面积,然后再求出12根立柱的`底面积。

第(2)题是求这些立柱的体积之和,方法可以采用第一个。

第(3)题求的是一根立柱除了底面积以外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4、思考题。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这个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12×2=24;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工有24个。

2、把一个棱长0。8米的正方体钢呸,锻成一个横截面是0。16平方米的长方体方钢,锻成的这块方钢长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八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九

2、能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练习与应用

1、第52页第10题

先做第一题:五一班一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口头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数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1/40。

(2)再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3)独立做下面两题。

(4)交流总结

3、做第11题

(1)学生先独立练习

(2)引导比较

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3)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二、做第12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1)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选择的被除数为什么不同?除数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做第13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要引导学生区别清楚:

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

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四、思考题

方法一:可以根据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画图帮助思考

五、课堂总结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练习。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具体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的学习方法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生:我学会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谁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认为使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注意什么?

你还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约分?

师:约分的依据是什么?什么叫约分?约分一般要约成什么?

什么是最简分数?

请你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几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

生:我学会了通分

师:如何通分?

生:我还学会了分数的大小比较

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比较分数大小时,要根据相关分数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比较的方法。

二、练习与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1、教学第1题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能说出与它们相等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与之相等的分数,看谁说得最多?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出示:

一个分数是6/8,分子乘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除以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减少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三、练习与应用:约分

教学第3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4/96/157/21

10/1520/723/39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补充练习:将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38/5134/5439/65

像这些分数比较难约分,你能找出很快进行约分的方法吗?

师:将分子与分母中较小数时行分解,如38等于2乘19。再看看分解出的因数能否整除另一个数,能就可以约分了。

试一试其它的两题。

教学第4题

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数,再问这些分数可以进行分类吗?(真分数与假分数)有的分数在0~1之间,有的分数比1大比2小。

找出小数1的分数有哪些?

这些分数在表示时,要注意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对,先约分,这样画出来比较简单。

如果不约分行不行,举例说明:100/150

再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画

要注意平均分的等分点要画清晰。

学生画完后,一个个地进行批阅,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作业:第152页的第2题和第5题。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通过整理与练习,更好的掌握数位顺序表,正确地读、写多位数,进一步掌握大数改写、大小比较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法,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数。

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训练。(板书课题)

2、回忆梳理

1.小组合作,复习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从右边起按顺序说出数位顺序?

学生集体说

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这些数位是怎样分级的?个级、万级、亿级上的数分别是哪些数位?

说明: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分别表示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多少个一。

你们能依次说出计数单位?出示数位顺序表中计数单位。

同桌互说 再集体说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集体朗读)

p25第2题

独立填写 集体讲评

(2)多位数的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同桌讨论

明确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不管是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出示:7240981 7000000007 5050000

学生口答

p25第3题

同桌互相读数 集体讲评

师:这组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的国力增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3)多位数的写法

完成书上p25 第4题 学生上黑板板演

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讲评

我们刚才写了这些数,请问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4)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下面的数你会比较大小吗?

比较下面各数:

98965( )100000

410200( )409300

52605( ) 68800

38546( )38456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桌互说,集体讲评)

(5)数的改写

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学生回答

明确:为了读写方便,我们经常把整万或者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八个零,后面加一个“亿”字。

改写前的数和改写后的数大小有变化吗?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知道准确数,只要知道近 似数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呢?

明确: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看保留到某一位后面一位。

(1)四舍:如果是4、3、2、1,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2)五入:如果是5、6、7、8、9,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三、综合运用提升

1、练一练

出示:56940≈57万, 中可以填( ),

56940≈56万, 中最大填( )。

2、完成教材p26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训练

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数和写数

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近似数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二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的其他习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百分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认识百分数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对策:

课前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上面带有百分号。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百分号。

3、学生课前了解自己家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和总支出。

教学预设:

请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百分数来考考其他同学,让其他学生说出百分数的含义。

二、探索与实践。

1、探索与实践第10题:

(1)先交流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科目是什么?

(2)出示班级课表,请学生清点自己喜欢科目的周课时数。

(3)计算这些科目的课时数分别占一周总课时数的百分比,并填在表中。

(4)组织交流。

2、探索与实践第11题:

(2)指导看书,掌握操作程序。

(3)指名上台操作。通过交流明确操作方法。

(4)集体练习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书上。再要提醒学生:当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百分号前只需要保留一位小数。

3、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事先的调查和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家的恩格尔系数。

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联系自己和同学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说说体会,感受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

4、请学生自主阅读第113页的统计表,一要适当说明电话、电脑普及率的含义;二要让学生具体说说某个年份中某种电话或电脑的普及率是百分之几;三要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我国的电话、电脑的普及率正在逐步提高。

学生计算出本班家庭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后,让学生再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并告诉学生:这里算出的普及率只能代表本地区的情况,真正调查一个地区的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要收集更多、更有代表性的数据。

5、布置课外实践作业:探索与实践第11题。

6、完成补充习题。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四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五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一、整理回顾。

2、 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有何相同之处?

1、 选择题。

a、直径       b、半径       c、周长。

(2)一个圆柱体有(   )个面。

a、2       b、3       c、4。

a、1:1      b、3:1       c、1:3。

2、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6题。

(1)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怎样求第3个问题?

3、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7题。

(1)先引导学生分析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有余力的学生用两种方法完成。

(3)组织交流校对。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8题。

学生按要求操作,再比较,找发现的规律:容量比体积小。

2、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9题。

四、阅读你知道吗?

四、阅读你知道吗?

补充:

2.将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多少木料?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六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

3、读一读对韵歌。

4、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12个成语。

6、读背小诗《问到底》。

7、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8、学写毛笔字。

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课内]。

习题二~四题。

[课外]练习册。

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描红。

2、练习轻声的读法,正确区重音和轻声。

3、读一读对子,培养语感,理解对子的大体意思,并练习对对子。

4、加标点,学习顿号的用法。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读贴,注意这句话中每个字的笔画各布局。

对重点字进行指导。

反馈、评点、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分小组读读议议,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有什么异同。

(2)讨论完后,请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讨论的结果。

(3)请同学读一读,注意把轻声读好。

(4)再让全班同学读一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一读,标己读得可能不够准确的字词。

(2)让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或请教别人解决,也可以查字典解决。

(3)理解后再请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清丽雅致的校园生活情味。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2)用铅笔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分小组讨论正确答案。

(4)指导,归纳。

(5)读一读。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开学了我来到商场的文具部买了尺子铅笔橡皮盒等崭新的文具。

4、反馈。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语。

2、读一读《问与底》这首小诗,理解诗意。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读成语,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纠正读得不正确的成语,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强人意”这两个成语。

(3)再请学生正确朗读。

(4)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中自己已经大体理解的成语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语请教别人。

(5)让学生自己再读读,找找这些成语有哪些共同之处。

(6)齐读成语,读出成语歌的韵味。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小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讨论这首小诗的意思。

(3)理解诗意,再请学生读,听听他是否读得好。

(4)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反馈。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给家乡的环保提建议。

教学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到生活环境中进行污染源调查,有条件的可延伸到农村和野外。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话题: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2)学生自读课题要求。

3、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说书上的要求。

(3)指名说说调查到的情况。

(1)根据学生调查的内容,组成讨论小组。

(2)请小主持人来主持讨论交流。

(3)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说说调查到的环保情况。随机指导。

(5)学生交流发言。

5、强化。

(1)要求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和建议加以,再当众说一说。

(2)写一份建议书。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七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一、回顾与整理。

1、 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a.什么是圆柱的高?有几条?

什么是圆锥的高?有几条?

b.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二、练习与运用。

1、 第33页填表。

2、 补充:判断。

(1)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

3、 补充:填空。

4、 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3题。

(1)分析条件是什么?

(2)第一个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3)将包装带所包装的线路与同桌比划一下,理解怎样求彩带的长?

5、 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5题。

(1)理解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要求的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 底面积乘高。

圆锥体积= 底面积乘高乘1/3。

补充:

整理与练习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八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2、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对未来作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

5、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究竟该取哪一种?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师简单小结:联系具体的词来确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试着说出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3)学生再读句子,看看哪种解释更适合句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确定词义的方法。

(5)小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有时光查字典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预习课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1)请同学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举句子。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发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正确而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事)。

第二教时。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会合作》。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指出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点“竞争、需要”等词的间架机构和整体布局。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讲话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步入未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将会是什么景象?

(2)全体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评议。

3、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医、匪”。

4、指导。

(1)学生观察“医、匪”的书写方法。

(2)教师讲解两个字的写法,学生练写。

(3)教师查看学生练写情况,发现问题再指导。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元旦策划活动方案(模板18篇)

    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策划方案,会导致工作的混乱和不可控,影响最终的结果和效果。策划方案九:针对公益活动的策划方案,明确活动主题和参与人群,制定活动方案和宣传策略。

    幼儿园毕业班老师辞职信(汇总17篇)

    辞职信是对过去工作中所获得的成就和教训进行总结的机会。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辞职信样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园长:我来xxx幼儿园也快一年了,也很荣幸自己

    小学四年级喜欢小猫的我(实用19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我最喜欢的小动

    药店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5篇)

    制定策划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小编整理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划方案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通过组织开展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

    店长个人工作辞职报告(精选23篇)

    辞职报告是我们与上级领导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表达的重要渠道,它需要我们认真写好。以下是一些优秀员工撰写的辞职报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您们好!非常感谢

    老兵退伍茶话会主持词(热门22篇)

    在座的各位来宾都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客人,请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下面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热烈欢送老战士光荣退伍,向退伍老战士

    小猫咪我的动物朋友(专业22篇)

    优秀作文要具备独到的观点和深厚的内涵,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10.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智慧。邻居家的英国短尾猫是我见过的最可爱、最

    小学英语教学观摩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通过思考和总结后形成的一种体验与感悟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

    参加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实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范文(20篇)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进。这些范例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和目的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1、了解“我”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2、体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