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灵魂曲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请大家参考。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一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一)导入新课。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设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2、用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1)教师提问:鼓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咚”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

3、填唱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跟着钢琴,慢速地填唱歌词。

(2)解决歌曲的难点部分。

难点部分先学唱歌谱,再填入歌词演唱。

(3)用原速演唱歌词部分。

(4)合着伴奏演唱歌曲,学生唱歌词部分,教师唱衬词部分。

4、学生学唱衬词部分。

(1)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2)加入力度处理衬词部分。

5、学生合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进行歌曲处理。

(1)为歌词部分加入二声部演唱。

(2)在教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安徽的地方民歌《凤阳花鼓》,同学们下去多练习,搜集有关的舞蹈动作,下节课我们在共同学习。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二

《凤阳花鼓》又名《凤阳歌》,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淮河三花”,享有“东方芭蕾”的美誉,并于20xx年评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一朵美丽奇葩。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本课主要以唱歌教学为主,并辅以体态律动、游戏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在整个教学中,我设计了我的身体会唱歌--感受作品--学唱歌曲--分析歌曲--歌曲处理--舞动课堂--拓展欣赏几个环节,本着“重导轻演”的原则,引领学生在重复、对比欣赏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发现、探究、合作、体验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我选用了钢琴和双条鼓作为课堂教学乐器,钢琴主要用于歌唱教学,双条鼓可使学生更近距离的感受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

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凤阳花鼓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和体验,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1、饶有兴趣地背唱歌曲。

2、了解凤阳花鼓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形式、曲式结构、节奏特点),加深学生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体验。

3、加强对民族五声调式的认知。

1、教学重点:感受凤阳花鼓的艺术特点并饶有兴趣的背唱歌曲。

2、教学难点:切分音、衬段部分的情绪特点和演唱。教学准备:

一、搜集有关凤阳花鼓的录像、图片,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二、教师课堂乐器选用钢琴和双条鼓,能够与学生灵活交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我的身体会唱歌(打拍读节奏或者节奏律动)。

2、切分音。

切分音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将复杂的切分音给学生讲明白,一我本着“从前”的原则,在课的开始趁学生还比较精神集中的时候讲解,二本着“从简”的原则,只对本节课出现的一种比较常用的切分节奏进行讲解。主要通过图示和体态律动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切分节奏的理解和体验。

a.强拍与弱拍。

b.切分节奏。

3、谁的耳朵最灵?

由节奏向旋律迁移,引出本课课题。

三、新授课程。

2、感受作品。

(1)完整聆听作品并谈谈你的感受?(2)带着问题跟随哼唱作品。

4、分析作品。

究找出旋律特点和民歌的几种创作手法,夯实基础】。

(2)谁是记忆王?——衬部a.衬部旋律节奏特点b.歌词的记忆。

5、歌曲背唱处理。

(1)正确的演唱姿势(2)饱满的情绪。

(3)跟着老师的手势。

6、双条鼓讲解及演示。

7、舞动课堂。

(1)感受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2)体会花鼓艺人的辛酸苦乐。

四、拓展欣赏。

1、《凤阳花鼓》:“说凤阳,到凤阳……”

2、《打花鼓》。

五、课堂小结。

学生听着《名扬花鼓》主题曲走出教室。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三

教学内容:花城版广东教育出版社音乐第六册第三课多彩的乡音(二)第一课时《凤阳花鼓》。

教学思路:

教学分析:

《风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充满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稳,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背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欣赏《花鼓新声》,感受作品的情绪,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学习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的歌唱与表演。

2、歌曲中衬词部分的学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鼓、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唱民歌互动。

(1)师: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生:江苏《茉莉花》;新疆民歌《哇哈哈》。

(3)师:旬阳民歌《兰草花》。

师:你们还听过哪些旬阳民歌?生答:

2、师:民歌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反映当地的乡音之美,乡情之浓。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乡音》,(板书:第3课多彩的乡音)让我们了解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

师: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安徽,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3、了解旧歌的历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绪。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凤阳花鼓。(出示凤阳花鼓图片)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锣鼓相间,歌词都是教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困讨饭的象征。我们一起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题:凤阳花鼓)。

(课件放音乐)。

老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悲愤痛苦难过同情……。

板书:速度较慢。

二、新授歌曲《凤阳花鼓》。

师:如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甚至走出了国门,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誉。我们不妨先听为快吧!

1、欣赏歌曲《凤阳花鼓》。(课件:范唱)。

生:速度,较快。情绪:喜庆、欢快、热情。

板书:速度较快情绪欢快。

师:(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请听老师范唱一遍。)。

2、教师范唱。

3、听音乐律动,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强拍。

4、听唱歌曲。(1遍)。

5、教唱歌曲。师唱曲谱。

师:你对哪个部分的唱词最感兴趣?

6、学习衬词部分。

生:得儿另当飘一飘……。

师:这是模仿打击乐器发音的衬词,

操练:

a教师用小镲示范一遍。

b有感情的唱出这一部分。(唱出喜庆之气)。

师:让我们怀着喜悦之情,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1、不同形式演唱。

师:老师用了独唱的形式,你们用了齐唱的形式,还可以用哪几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领唱、)。

2、为歌曲伴奏。

师:不错!不错!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如果我们能为歌曲配上伴奏,那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吧!

用小锣、小鼓、双响筒为歌曲编创伴奏。(每样乐器请学生出来单独编创节奏,然后学出编的最好的,一起为歌曲伴奏)。

师:听了这首欢快的歌曲,我们一起舞起来吧!

3、表演。

四、拓展(欣赏)。

师: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再欣赏《花鼓新声》舞蹈片断。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四

《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在导人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安徽地区的一些景物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新歌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随录音拍节奏,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在巩固歌曲时我拿出一些打击乐器和腰鼓、手鼓让学生去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力度,然后我让学生自找伙伴为一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自编简单的舞蹈。学生在反复练唱中学会演唱歌曲,在合作表演中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效果非常好。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五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地图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给以组为单位为《凤阳花鼓》旋律进行加花,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1、歌曲中歌词的改编以及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

2、为旋律进行加花。

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民歌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显示中国地图)。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师:老师给你们一个调色盘你们会用什么颜色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学生讨论1分钟,请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它的形式也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国外表演,获得外国友人的赞誉。

(1)教师让学生再颜色来显示凤阳的变化。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与学生为凤阳今天的变化用歌声表达(在原来的曲谱的基础上改歌词)。

(1)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的琴唱歌谱。

(2)好,同学们听了也唱了,先想想看,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的特征(学生说了以后)现在我们在前奏和过门的时候有手拍节奏,歌唱的旋律用“la”音哼唱全曲。

这是我们民族地图,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邀请几名学生到台上拿自己喜欢的乐器,每个人依次向大家简单介绍并演示自己手上乐器的演奏方法。

(2)请这几位同学演奏自己介绍的打击乐器,下面的同学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共同来伴奏。老师要求同学们打出来的节奏要适合歌曲的节奏进行就可以了。

7、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边唱歌边用选用打击乐器来给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表演得真不错,我们课本上还有一首《凤阳花鼓》,旋律比较简单,我们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去学一下。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六

2、做用打击乐器伴奏唱一唱创编旋律。

3、听《黄杨扁担》、《斑鸠调》。

4、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唱一唱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3、通过旋律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4、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的感情。

5、孔竖笛:学会吹奏《波兰圆舞曲》,初步做到节拍分明,起伏明显,连音与断音对比鲜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增强热爱民歌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培养创编节奏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卡片、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通过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其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凤阳花鼓》                                         1、 听乐器演奏版本                                                                   师:历史上的凤阳……(资料),就如老师刚演唱的《凤阳歌》一样凄凉,那你来听听这段旋律与《凤阳歌》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三、学唱《凤阳花鼓》                                                    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农闲时当地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通常由父亲击鼓,女儿歌唱,这种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民间歌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已不用于卖唱了。歌曲为单乐段结构(4+4+2+5),最后5小节的“得儿另当飘一飘”,是歌曲的尾声,生动地模拟了打击乐器的声响和演唱者身段的变化。如今的凤阳县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向小康进军,但这首《凤阳花鼓》却长久地流传在民间,成为喜庆节日时经常表演的节目之一。                       1、 发声练习                                                             师:不急不急,来,先唱唱这句旋律。(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这句旋律中,感觉如什么?                                            2、 儿童版本                                                        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                                                          (1)向学生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2)衬词中“得儿”应连在一起发音,不要唱成两个字。

(3)注意切分音节奏。

(4)我们学唱这首歌曲可将它作为民间喜庆节日演唱的小调来处理,因此可以唱的欢快、活泼些。

(5)用多种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男女声演唱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做用打击乐器伴奏。

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通过旋律的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培养创造的欲望,感受旋律的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拍号,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1、演唱歌曲,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欢快、活泼)。

3、出示节奏旋律,用打击乐器伴奏。

4、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练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根据歌曲情绪及表演需要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和伴奏乐器,全班共同表演,倾听产生的效果,选出最佳方案。

5、在表演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演唱演奏音量的协和和互相配合,不可喧宾夺主。

三、唱一唱下面这首《凤阳花鼓》,说说它表达的情绪与本课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1、分析:

作为练习唱一唱《凤阳花鼓》,叙事性较强,它的原词是“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从歌词内容来看,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虽是边歌边舞,但情绪却是十分悲凉的。曲调采用商调式,旋律较平稳,略带忧伤,和本课所学歌曲《凤阳花鼓》情绪上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为视唱来唱时,仍应唱出卖艺人悲伤的心情,速度不要过快。

2、出示旋律:

1=c4/4。

先视唱旋律,再配上歌词唱一唱。

四、创编旋律。

要求:本课的创编旋律,既是对3/4拍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训练。需要创编的旋律为两个乐句,有拍号要求和旋律音,创编只需加入节奏即可。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

1、 出示。

1)5 5  6 1 1  6。

2)5 6 5 3 5 -  -。

3)3 3 5 6 6 1。

4)5 6 5 3 2 1 -  -。

2、 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3、 小组合作完成。

(1)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3/4拍含义和学过的3/4拍节奏型。

(2)根据节奏型把练习中的节奏音进行组合,产生旋律。

(3)在视唱的基础上加入节奏型的旋律创编。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 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五、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黄杨扁担》 《斑鸠调》                                       教学目标:                                                           通过听《黄杨扁担》和《斑鸠调》,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逐步积累民歌,培养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杨柳青》                                                       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                                    1、《黄杨扁担》                                                    教材分析:

《黄杨扁担》是四川东南部秀山花灯的典型传统曲目,常在元宵节进行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歌曲用“盘龙卷”、“插花钮”、“狮子滚绣球”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地姑娘各种美丽的发饰,表现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教材分析:                                                               《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56216”乐汇贯穿其中,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3、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

五、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1、教材分析:

《波兰圆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该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2、出示旋律:

视唱旋律,体会乐曲的节奏特征和气氛。

3、演奏要求:

(1)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演奏时应注意其鲜明的节拍与节奏特征。

(2)第一乐段采用非连音奏法,要求学生演奏的得连贯、流畅。由于第一乐段中的乐句较长,所以演奏时速度不能太慢。

(3)第二乐段则以断音奏法为主,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情绪更欢快、热烈。

(4)记号起是乐曲的第二个乐段。

4、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波兰圆舞曲》。

五、教后记。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七

2、做用打击乐器伴奏唱一唱创编旋律。

3、听《黄杨扁担》、《斑鸠调》。

4、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唱一唱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3、通过旋律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4、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的感情。

5、孔竖笛:学会吹奏《波兰圆舞曲》,初步做到节拍分明,起伏明显,连音与断音对比鲜明。

1、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增强热爱民歌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培养创编节奏的能力。

录音机、磁带、卡片、八孔竖笛。

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凤阳花鼓》教学目标:通过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其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2、交流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农闲时当地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通常由父亲击鼓,女儿歌唱,这种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民间歌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已不用于卖唱了。歌曲为单乐段结构(4+4+2+5),最后5小节的“得儿另当飘一飘”,是歌曲的尾声,生动地模拟了打击乐器的声响和演唱者身段的变化。如今的凤阳县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向小康进军,但这首《凤阳花鼓》却长久地流传在民间,成为喜庆节日时经常表演的节目之一。

2、儿童版本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跟磁带学唱。

4、解决难点。

(1)向学生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2)衬词中“得儿”应连在一起发音,不要唱成两个字。

(3)注意切分音节奏。

(4)我们学唱这首歌曲可将它作为民间喜庆节日演唱的小调来处理,因此可以唱的欢快、活泼些。

(5)用多种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男女声演唱等。

师:你想怎么来更好的表现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四、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可总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这又是何缘故?那现在你就是当初的凤阳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会选择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动人家呢?可现在没有打击乐器,你能用身边的东西代替吗?来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下课。

六、作业:

七、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做用打击乐器伴奏。

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通过旋律的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培养创造的欲望,感受旋律的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拍号,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二、用打击乐器为《凤阳花鼓》伴奏。

1、演唱歌曲,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欢快、活泼)。

3、出示节奏旋律,用打击乐器伴奏。

4、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练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根据歌曲情绪及表演需要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和伴奏乐器,全班共同表演,倾听产生的效果,选出最佳方案。

5、在表演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演唱演奏音量的协和和互相配合,不可喧宾夺主。

三、唱一唱下面这首《凤阳花鼓》,说说它表达的情绪与本课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1、分析:

作为练习唱一唱《凤阳花鼓》,叙事性较强,它的原词是“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从歌词内容来看,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虽是边歌边舞,但情绪却是十分悲凉的。曲调采用商调式,旋律较平稳,略带忧伤,和本课所学歌曲《凤阳花鼓》情绪上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为视唱来唱时,仍应唱出卖艺人悲伤的心情,速度不要过快。

2、出示旋律:

1=c4/4。

先视唱旋律,再配上歌词唱一唱。

3、引导学生体会这首《凤阳花鼓》的情绪与速度。

四、创编旋律。

要求:本课的创编旋律,既是对3/4拍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训练。需要创编的旋律为两个乐句,有拍号要求和旋律音,创编只需加入节奏即可。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

1、出示。

1)556116。

2)56535——。

3)335661。

4)565321——。

2、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3、小组合作完成。

(1)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3/4拍含义和学过的3/4拍节奏型。

(2)根据节奏型把练习中的节奏音进行组合,产生旋律。

(3)在视唱的基础上加入节奏型的旋律创编。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五、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

教学内容:听《黄杨扁担》《斑鸠调》教学目标:通过听《黄杨扁担》和《斑鸠调》,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逐步积累民歌,培养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杨柳青》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

1、《黄杨扁担》教材分析:

《黄杨扁担》是四川东南部秀山花灯的典型传统曲目,常在元宵节进行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歌曲用“盘龙卷”、“插花钮”、“狮子滚绣球”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地姑娘各种美丽的发饰,表现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1)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3)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拓展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教材分析:《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56216”乐汇贯穿其中,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1)听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衬词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2、思考:两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3、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下课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

五、教后记。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1、教材分析:

《波兰圆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该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2、出示旋律:

视唱旋律,体会乐曲的节奏特征和气氛。

3、演奏要求:

(1)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演奏时应注意其鲜明的节拍与节奏特征。

(2)第一乐段采用非连音奏法,要求学生演奏的得连贯、流畅。由于第一乐段中的乐句较长,所以演奏时速度不能太慢。

(3)第二乐段则以断音奏法为主,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情绪更欢快、热烈。

(4)记号起是乐曲的第二个乐段。

4、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波兰圆舞曲》。

五、教后记。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八

【过程与方法】。

采用欣赏法、互动法和小组合作等方法,体会歌曲洋溢的欢乐气氛。

【知识与技能】。

准确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及历史发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重点】。

【难点】。

切分节奏的演唱,一字多音的演唱,衬词的正确演唱。

钢琴、多媒体。

播放歌曲《茉莉花》,提问学生这首民歌的'名字及地区。教师总结“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安徽的民歌《凤阳花鼓》。”

1.初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热烈的。

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出衬词部分。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掌握切分节奏;。

2.教师示范念衬词“得儿”,用手势作为辅助,学生感受儿化音的特点;。

3.教师钢琴伴奏,带学生学唱旋律部分;。

4.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歌词中衬词部分的演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聆听旧时《凤阳花鼓》,请学生分小组思考并讨论新旧《凤阳花鼓》有何区别。之后,请小组发言,而后进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凤阳花鼓》,感受到了充满生机的新凤阳,人们所唱的《凤阳花鼓》也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凤阳花鼓》不仅融入到了寻常生活中,更是成为了节日中、迎客时的必不可少的节目,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了解凤阳、喜爱凤阳,热爱我们各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并能像凤阳人民一样热爱生活。最后学生们再次唱起《凤阳花鼓》,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九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

初一年级。

1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注重通过听、唱、创、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在有趣的体验中,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初步了解凤阳花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魅力。

《风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一首安徽凤阳花鼓的代表作。歌曲结构短小,旋律优美,采用“鱼咬尾”式的创作手法。歌词具有叙事性,衬词部分诙谐风趣,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社会上的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对于民歌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缺乏主动参与民族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运用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中。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凤阳花鼓的风格特点,培养其学习民歌的兴趣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听、唱、创、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初步了解“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方法和“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调动学生有兴趣地参与音乐体验,通过听、唱、创、演等形式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

聆听、示范、引导、体验、小组合作与探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凤阳花鼓等。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凤阳花鼓》伴奏音乐,创设情境)。

1、展示花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展示一面凤阳花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回答。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鼓)这个鼓与你们平时常见的鼓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探讨花鼓的特点,出示课题《凤阳花鼓》。

2、通过体验花鼓的敲击,尝试为歌曲《凤阳花鼓》进行简单的伴奏。

(1)师:有没有同学想试试他的声音?引导学生体验初步花鼓。从兴趣出发,邀请几名学生体验花鼓的敲击,及时评价学生敲击的声音。

(2)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音乐,处处都有节奏。引导学生拍打身体,和伙伴配合,或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去感受花鼓的节奏。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凤阳花鼓》,启发学生为歌曲《凤阳花鼓》编创伴奏。

(3)学生跟随歌曲《凤阳花鼓》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节奏编配,体验花鼓的伴奏。

3、启发学生编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凤阳花鼓》进行伴奏。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合作为歌曲《凤阳花鼓》编创合适的节奏型进行伴奏,并鼓励小组展示。师:一个人的智慧还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我们小组合作的力量。请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块根据这首歌曲编创出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节奏进行伴奏。(放音乐,生讨论)小组展示合作成果,进行生生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花鼓和花鼓的节奏这个兴趣点,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花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层层深入,学唱《凤阳花鼓》。

1、师生互动进行节奏模仿,解决衬词部分的节奏。(1)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延续学生兴趣。老师和学生一块玩打节奏的游戏,老师打什么节奏你们就打什么节奏。(衬词部分的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凤阳花鼓》,引导学生从其找出节奏模仿部分——歌曲衬词部分。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这首非常好听叫《凤阳花鼓》。

2、学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鼓励学生根据节奏唱出衬词部分。师:这是歌曲的衬词部分,歌曲的衬词部分非常的诙谐、风趣。我们试着按照刚才击打的节奏,把歌词唱一下。(教师钢琴伴奏弹奏主旋律)。

根据学生的要求,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解决衬词演唱中的难点。可以利用放慢速度,按照节奏念歌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演唱难点。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伴奏,启发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在多次聆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状态。师:同学们,我们试着把整首歌曲演唱一遍好不好?请同学们注意坐姿,听好歌曲的前奏。(教师钢琴伴奏弹奏主旋律)。

4、根据学生的要求解决演唱难点。

对于学生遇到的难点之处,采用重点教唱的方式,并能够及时的纠正学生唱不准的地方。对于歌曲的处理、学生唱歌的姿势、演唱声音的位置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始终贯穿整个学歌过程,并不是单独拿出来去练习的。

5、教师用较快的速度伴奏,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的情绪。(1)师:你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师钢琴伴奏速度略快,钢琴伴奏加上伴奏织体)。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肢体体验衬词部分的情绪。用自然圆润、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6、与学生进行演唱接龙游戏,结合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歌曲“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和“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

(1)师:同学们唱的这么好听,老师想和大家玩歌曲接龙游戏,好不好?(师生接唱歌曲)师:咱们配合的非常默契啊,这种默契是歌曲的旋律赋予我们的,大家来看看,我们接龙地方对应的旋律音,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形式上的“接龙”理解旋律上的“接龙”——“鱼咬尾”。

7、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边打花鼓边演唱歌曲,体会凤阳花鼓的演唱风格,完整展现歌曲。

启发小组合作编创歌曲《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并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师: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是将歌曲和花鼓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编配一下这种形式。(放音乐老师及时指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凤阳花鼓》所带来的独特风格特点。并通过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鱼咬尾”和“五声调式”等知识点。

1、感受旧时代的凤阳花鼓——歌曲《凤阳歌》。

(1)师唱《凤阳歌》,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原始风格。

由花鼓“小”的特点——表演的场合——情绪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凤阳花鼓在旧时代的风格特点。教师演唱清代刊行版本《凤阳歌》,用音乐告诉学生歌曲的情绪特点。

(2)学生根据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再唱《凤阳花鼓》。

师生探讨在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情绪如何表现凤阳花鼓的风格,生用悲凉情绪完整唱。教师钢琴伴奏,伴奏速度慢,伴奏织体变为分解和弦,伴奏节奏型为规整的二拍。

2、感受解放区的凤阳花鼓——钢琴曲《花鼓》。

师弹奏钢琴曲《花鼓》片段,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变化。简介钢琴曲《花鼓》背景,作曲家瞿维1946年来到东北解放区,把安徽的凤阳花鼓跟东北的民间秧歌相结合,创作了钢琴作品《花鼓》,这首《花鼓》不仅把民歌传承了下去,还进行了创新。

欣赏《凤阳花鼓》合唱视频。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视频《凤阳花鼓》创新的理解。

4、升华主题,共同表达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我们身边有很多好听的民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学生理解在传唱的时候结合新生活进行创新。

师生共念:“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引起精神上的共鸣,达到课堂的最高潮。

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民歌唱好,唱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设计意图】从聆听到实践,通过多种体验,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通过强烈的听觉对比,感悟到音乐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引起精神上的共鸣,达到课堂的最高潮。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一

《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在导人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安徽地区的一些景物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新歌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随音乐拍节奏,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在巩固歌曲时我拿出一些打击乐器和腰鼓、手鼓让学生去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力度,然后我让学生自找伙伴为一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自编简单的舞蹈。学生在反复练唱中学会演唱歌曲,在合作表演中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效果非常好。

凤阳花鼓是流传于安徽的一种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们在封建阶级的剥削和连年水患的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表演时手拿花鼓小锣,配以简单动作,边唱边舞。清代《缀白裘》一书中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就是描写当时的演唱情况。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歌词:“身背着花鼓走四方”表现了当时逃荒卖唱的情景。歌词是八句为一段,词句精炼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情景,后四句叙述了人们的悲惨生活。这首歌前面有四小节锣鼓点做前奏:唱腔分为两个乐段,一段唱完又以有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仅一、二句不同,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在整个教学中,我将新、旧两版的《凤阳花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聆听、演唱不同情绪的两种版本的凤阳花鼓,引导学生用颜色来表现歌曲情绪,帮助他们来了解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对同一首乐曲的情绪所起的不同的作用。通过歌曲教学,引导孩子们深刻体会歌曲情绪,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境遇下的相同题材的民歌,所反映的不同情绪,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节奏型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经过学习向孩子们介绍了凤阳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发展,整体了解凤阳的过去、现在;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为歌曲创编新歌词,来展望凤阳的未来!

在整个教学中,我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培养他们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合作的能力和表演能力。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二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二声部合唱,并且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二、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嘚儿”诙谐风趣。

三、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的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合唱、乐器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

3、通过对歌曲的学唱,体验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唱、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六、教学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七、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乐器(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用音乐师生问好。

2、练声(无声练习和吭鸣)。

3、歌曲第二声部的节奏、旋律的练习。

4、播放三个花鼓楼的建筑,引出今天的课题《凤阳花鼓》。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学生回答:欢快的。

2、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教师提问:让学生挑出這首歌曲最难唱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最后三小节,然后韩老师重点教唱,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4、在韩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用了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三)表演歌曲。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凤阳人民的幸福,最后就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来祝愿凤阳的明天更美好。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三

手拿着锣鼓。

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只会唱个凤阳歌。

凤阳歌来咿哟嘿。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

飘飘飘一飘。

左手锣。

右手鼓。

手拿着锣鼓。

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只会唱个凤阳歌。

(music)。

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

飘飘飘一飘。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

飘飘飘一飘。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铃咚飘一飘。

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

飘飘飘一飘。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欣赏认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歌《凤阳花鼓》的旋律,感受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2、愿意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敲花鼓、物红绸的动作表现乐曲的情绪;

3、尝试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乐曲;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一定的节奏经验;

2、教学音乐、安徽名歌的舞蹈dvd;

3、红绸、花鼓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粉笔、黑板。

活动过程:

1、欣赏、认识音乐《凤阳花鼓》,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感。

(1)、倾听乐曲,引导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引导幼儿欣赏安徽名歌的舞蹈dvd,了解乐曲表演中经常用到的道具和乐曲。

(1)、引导幼儿欣赏舞蹈dvd;

(2)、出示花鼓,引导幼儿随a段音乐(1―8小节)模仿敲花鼓;

(3)、演员又是怎么舞红绸的?我们一起听着b段音乐(9―15小节)试一试。

3、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音乐,分红绸和花鼓合作表现乐曲《凤阳花鼓》。

教学反思:

演唱的形式如果能多样些,给学生多一点表现和互相点评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更好的体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风格。对于课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课堂形式还是有欠缺的。在教唱环节中演唱的形式只有全班唱,师生轮唱两种,个别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五

凤阳花鼓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很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也去凤阳感受了一下这种传统文化形式。而我在这次凤阳花鼓之旅中的收获和感受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凤阳花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凤阳花鼓源于安徽凤阳县,是一种用花鼓、板胡、板凳等道具和舞蹈、歌唱、说唱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逢节庆、婚丧嫁娶、商业贸易活动等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几百年来,它一直作为农民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传承到今天。

第二段,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包括花鼓、板胡、说唱、杂技等,其中花鼓是最主要的演出形式。在表演时,艺人常常手持花鼓,跳动着身体,同时扭曲脖颈,眼珠左右转动,十分具有感染力。演员们用花鼓伴随歌乐和舞蹈,往往透露出那种地方人平易近人、情感奔放的特点,给观众带来感染力和兴致。

第三段,凤阳花鼓的舞台表现力。凤阳花鼓除了在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价值上拥有稳固的基础外,它的舞台表现力也是十分出色的。它不仅有着强烈的文化历史气息,还有着非常高的艺术表现值,是舞台演出和文化旅游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凤阳花鼓还能反映一些社会现实、生活百态、风景名胜等内容,具有很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欣赏价值。

第四段,凤阳花鼓的现状和挑战。凤阳花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近年来也并未没有逃脱现代文化压力和市场化变革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面临着传承人才不足、经济效益不高、资源禀赋不足等多重困境。这就需要国家财政和文化管理部门联合社会力量来加大对凤阳花鼓的投资和保护力度,以保障它的传承和发展。

第五段,我的心得和感受。在我的凤阳花鼓之旅中,我不仅欣赏了精彩的凤阳花鼓表演,还深入了解了它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凤阳花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品质极高的文艺形式之一,拥有浓厚的独特地域性、生动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当中去,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下去,成为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凤阳花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精彩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使人心驰神往。我们应该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发展来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传承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六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能够为音乐进行乐器创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了解《凤阳花鼓》的特点以及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体验,导入新课。

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带领学生在花鼓戏的舞台中体验音乐。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湖南有许多特色的音乐形式,大家知道哪些哇?

生:花鼓戏、长沙弹词、常德丝弦……。

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起立,跟随老师一起感受一下湖南音乐的魅力。

师: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形式,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安徽,进入到凤阳花鼓的世界。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

1.初听歌曲,感知内容。

生:欢快、热烈、生活场景……。

师: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点击凤阳花鼓的图片)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2.再听歌曲,初唱b段。

师:老师从大家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大家对凤阳花鼓的喜爱,那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表演视频,看看你觉得你最喜欢的是哪句呢?(学生通过再听歌曲,听到歌曲中“得儿另当飘一飘”这些语气句、歌曲口语化的表现)。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伴奏一起来把这段“得意”的“飘一飘”表现出来吧。

由于学生对于这块的节奏掌握较难,教师可以通过在前两小节每拍加入击掌,第三小节在强拍处加入击掌的方式进行熟悉节奏,进而掌握b段的演唱。

3.师生合作,学唱a段。

跟随教师的伴奏2遍学生自由学唱a段。

完整演唱歌曲。

4.分组创编,表达歌曲。

将课前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分发到每组,学生对乐曲进行自由的创编,在通过小组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对比听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灰色代表心情很伤心、黑色代表社会很黑暗。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的凤阳也一片欣欣向荣。

(四)课堂小结。

师:那下面就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一起唱起我们今天学习的欢快的《凤阳花鼓》,让我们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五、板书设计。

欢快、热烈。

得儿另当飘一飘。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七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扭一扭——花鼓》,大家注意看一下花鼓的敲法是怎样的。

生:(跟随视频模仿)。

师:凤阳花鼓又称“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是安徽凤阳民间古老戏曲艺术的瑰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凤阳花鼓》。

二、新课教授。

(一)了解歌曲背景。

师:(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听了这首歌以后是什么样的心情?说说这首歌描述些什么?

生:悲愤、痛苦、难过、同情……。

(二)学习歌曲。

师:(唱)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

师: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好听是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情绪去演唱?

生:高兴、喜悦。

师:我们就怀着这种心情,来跟着音乐用“啦”哼唱一下。啦啦啦啦啦……(模唱)。

师:旋律十分朗朗上口,大家学的也很快,老师完整的给大家示范一遍,同学们可以小声跟着老师唱一下。(范唱)。

师:在这首歌曲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歌曲那些地方比较难以掌握?

生:“得儿另当飘一飘”等。

师:嗯,这是这首歌中最有特色,它带着安徽凤阳地区特有的民族方言风格。其中“得儿”也就是人们模仿打击乐器的发音,譬如小锣,让我们也来模仿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同学已经能发出舌颤音了,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鼓掌)。

师:没有学会的同学不要着急,只要你们课下勤于练习,肯定能练会。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钢琴唱一唱吧!

师生:(唱)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

(三)表现歌曲。

师:大家学的非常快!我们现在看一个视频,看看他们是怎样表演这首歌曲的。

师:大家能够模仿这几个动作吗?来,两个人一组,先来跟着老师一起学做一下!

师:我们现在两人一组自由练习五分钟,你们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改编,一会儿来展示一下吧!(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组同学表演的特别有创意,我们请他们来展示一下吧!

师:(鼓掌)非常棒!这两位同学不光歌声好听、动作优美,表情也配合的非常到位。希望大家都能向他们学习!

三、课堂小结。

生: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了很多收获、很多感想。最后,希望同学们课下试着用竖笛吹奏这首歌曲的旋律。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八

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新旧的《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和风格。

【知识与技能】。

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能够为音乐进行乐器创编。

【重点】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了解《凤阳花鼓》的特点以及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特点。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带领学生在花鼓戏的舞台中体验音乐。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湖南有许多特色的音乐形式,大家知道哪些哇?

生:花鼓戏、长沙弹词、常德丝弦……。

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起立,跟随老师一起感受一下湖南音乐的魅力。

师: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形式,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安徽,进入到凤阳花鼓的世界。

1.初听歌曲,感知内容。

生:欢快、热烈、生活场景……。

师: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点击凤阳花鼓的图片)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2.再听歌曲,初唱b段。

师:老师从大家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大家对凤阳花鼓的喜爱,那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表演视频,看看你觉得你最喜欢的是哪句呢?(学生通过再听歌曲,听到歌曲中“得儿另当飘一飘”这些语气句、歌曲口语化的表现)。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伴奏一起来把这段“得意”的“飘一飘”表现出来吧。

由于学生对于这块的节奏掌握较难,教师可以通过在前两小节每拍加入击掌,第三小节在强拍处加入击掌的方式进行熟悉节奏,进而掌握b段的演唱。

3.师生合作,学唱a段。

跟随教师的伴奏2遍学生自由学唱a段。

完整演唱歌曲。

4.分组创编,表达歌曲。

将课前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分发到每组,学生对乐曲进行自由的创编,在通过小组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灰色代表心情很伤心、黑色代表社会很黑暗。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的凤阳也一片欣欣向荣。

师:那下面就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一起唱起我们今天学习的欢快的《凤阳花鼓》,让我们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欢快、热烈。

得儿另当飘一飘。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十九

执教:深圳市华强中学肖丽娣。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来源深圳市华强中学。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二十

凤阳花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凤阳花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大亮点。在我参观凤阳花鼓中心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所传递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凤阳花鼓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凤阳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凤阳花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但是凤阳花鼓中心坚信,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广凤阳花鼓文化。

第二段:文化底蕴的内涵。

凤阳花鼓所贵在的是其传承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表演中,花鼓舞者所引领的音乐与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了生动、流畅、节奏感极强的表现形式。凤阳花鼓中心的导演和编配更是借鉴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从而使得凤阳花鼓结合了文化、历史、艺术、民俗等多元素,具备了很高的文化积淀和价值。

第三段:表演艺术的精华。

凤阳花鼓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更是一种表演艺术的精华。在日常表演中,凤阳花鼓的表演者通常需要同时具备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能力,如音乐、舞蹈、说唱、扮演等。在表演形式上,花鼓舞者通常化身为不同的人物,穿着不同的服装,演绎出不同的情感和故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

第四段:创造性的文艺创新。

凤阳花鼓中心的导演和编配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还大胆地进行了文艺创新。他们将现代舞蹈元素与花鼓艺术相结合,使得花鼓舞者在表演时更加具有肢体美感和舞蹈柔韧度。他们还将传统花鼓舞蹈、器乐表演和民族唱腔等不同形式的表演形式结合在一起,使得表演更具备多样性和流畅性。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凤阳花鼓中心便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利用航空、旅游等多种渠道向海外注册、推广凤阳花鼓文化,让凤阳花鼓走进世界,使得凤阳花鼓国际化成为了今天的重要方向。借此机会,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言,我们更应该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从艺术角度来看,更应该继续不断地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更新的激活,给予花鼓更多的文化涵义和艺术创作的新突破。

总之,在观赏凤阳花鼓的过程中,我不仅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传承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也领悟到了在文艺创新和国际推广中的重要性。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不仅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优美多姿。

凤阳花鼓教案(优质21篇)篇二十一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二声部合唱,并且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嘚儿”诙谐风趣。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的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合唱、乐器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

3、通过对歌曲的学唱,体验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唱、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钢琴、课件、乐器(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

1、用音乐师生问好。

2、练声(无声练习和吭鸣)。

3、歌曲第二声部的节奏、旋律的练习。

4、播放三个花鼓楼的建筑,引出今天的课题《凤阳花鼓》。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学生回答:欢快的。

2、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教师提问:让学生挑出這首歌曲最难唱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最后三小节,然后韩老师重点教唱,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4、在韩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用了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凤阳人民的幸福,最后就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来祝愿凤阳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清明节踏青(优质19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作品,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并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在踏青的一路上,春景

    街道总结东湖街道妇联工作总结(优质1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发现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技巧。

    酸的和甜的读后感(优质15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发现和思考读书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推荐大家阅读以下精选读后感,或许能给你们带来新的触动和启发。羔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作为一个文

    食品微生物实验报告(通用19篇)

    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它们提供我们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姓名。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

    积极向上的课前演讲稿范文(16篇)

    演讲稿需要引用有力的例证和数据来支持观点,增强说服力。在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它们的观点和论证过程,以及它们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法

    字入党转正申请书(通用21篇)

    入党转正申请书的填写是对党员在入党后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对党员个人发展的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接下来是一些入党转正申请书的范文,

    三年级古诗词教案全文完整范文(13篇)

    教案的编写应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

    月大三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优质20篇)

    转正思想汇报是一个重要的自我展示机会,可以展示我们在工作中的成果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员工的转正思想汇报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学习。敬爱的党组织:您好!今天,在这

    大鞋小鞋中班教案(优秀19篇)

    中班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这里,我们分享了一些中班语文教案的编写经验和教学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

    镇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模板12篇)

    通过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身体和财产安全。接下来是一些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社区要积极打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