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FS文字使者

通过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果。希望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使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出色和有成效。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一

社会发展了,很多家长进城务工,农村许多土地闲置,即使是农村的幼儿对于生产劳动的认识也很少,她们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家具是谁做出来的,怎样做的等等,于是我想到了要开展一次《拉大锯》活动。让我们的幼儿了解我们农村的`生产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参与意识。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二

1.舒活筋骨,做准备运动。(播放健康音乐)。

师示范动作: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动动手呀,动动脚呀,我们一起做运动。幼儿一起做动作。

2.说儿歌《拉大锯》。

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动作。

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锯木头,盖房子。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

3.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动作。

4.游戏《拉大锯》。

请幼儿两两结伴,互握双手,两人对做,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的前俯后仰的动作。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三

1、喜欢童谣,乐意参与活动。

2、学习两人合作游戏,体验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1、(教师请配班老师合作一下)师:小朋友,你们看,胡老师和赵老师一起玩个游戏,你们想看吗?(幼:想)

2、两位老师一起边做游戏边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游戏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3、再次表演一遍,速度慢一点。

师:我们俩玩了什么游戏呀?你们想玩吗?

1、两手放前,一前一后做拉大锯样,进行表演边学习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3、鼓励小朋友同伴之间互相合作,找个好朋友,进行边朗诵边表演。

1、师:哇!外婆家那儿的戏真好看,看,他们的小手开始变魔术了呀!(复习儿歌:手指变变变)

2、师:小手累了,该休息了!(复习儿歌:小不点)

孩子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通过游戏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感情,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百玩不厌。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四

3、欣赏儿歌《拉大锯》。

(1)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让幼儿跟读儿歌。

4、理解分析儿歌内容。

(1)拉大锯可以做什么?(箱子)箱子里可以装什么?

(2)拉大锯可以做什么?(床)床有什么用?

(3)拉大锯可以盖什么?(新房子)新房子是什么样的?

两个人面对面坐,不要坐得太远,也不要坐得太近,以各自伸出手能握住为准。做前倾后仰动作,一边拉锯一边朗诵儿歌。

6、按照活动规则分组进行,练习朗诵儿歌,边做动作边朗诵。

7、教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提示:拉大锯做什么?小朋友说的时候,也像儿歌中的句子一样,说做什么?起什么作用。

(2)幼儿仿编儿歌。我要求基本顺口就行。

8、鼓励幼儿将所编儿歌回家念给家长听。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五

1、教幼儿学拉大锯的动作,让幼儿知道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2、让幼儿了解各种木制家具的用途。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六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创编儿歌最后一句,把“你、我”替换面自己的名字。

3、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大锯”一把、教师排练好的“拉大锯”游戏。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教师出示大锯:今天,黄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玩具,小朋友看,是什么玩具呀?小朋友们知道这大锯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进行游戏。

4、提问:

(1)、游戏的名字叫什么?

(2)、游戏时老师念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再次有感情地念儿歌,后提问:老师念了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2遍。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三、交待游戏规则。

四、组织幼儿游戏两遍。

1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游戏。

2请小朋友搬到椅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进行游戏。

五、教师示范创编儿歌。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七

“拉大锯”这一民间游戏,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篇幅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动作简单有趣,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非常适合小班孩玩。。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音韵之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一盘轻音乐

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见过木匠拉锯吗?现在老师学给你们看。(教师找一个小朋友一起模仿木匠拉锯。边做动作边唱儿歌“拉大锯,扯打锯,锯木头,盖房子,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大家一块去看戏。”)你们觉得好玩吗?”

2.每个人都找一个好朋友,两人组成一组面对面站立,两只脚一前一后站的稳稳的,两臂交叉,互相牵着手,向老师一样,边唱儿歌边,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3待幼儿学会唱儿歌,动作做熟练了,可以变化玩法。

4.三人玩。三个幼儿手臂两两交叉也可以玩。

5.幼儿还可以面对面坐在地上,两腿自然弯曲,两手相牵,一拉一送,配合着口中的童谣,玩拉大锯游戏。

“拉大锯”是一个经典民间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场地,在平地上就行了。两人面对面坐着或站着,两手相牵,一拉一送,配合着口中的童谣,模仿着木匠拉锯的动作就行了。在一拉一扯之间,锻炼了孩子的手臂肌肉,在抑扬顿挫的儿歌声中,使幼儿体会到音韵之美,还能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幼儿玩的非常开心。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八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一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通过游戏“拉大锯”让幼儿体验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二、结束环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去谁家看大戏呀?

(2)幼儿学念创编的儿歌。

(3)共同念儿歌玩游戏。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看戏活动,学习有表情有节奏的表演童谣。

2、能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仿边编童谣第三句。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背景、木头房子、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

师一边开火车一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放开火车的音乐)

来到姥姥的门口,师:“姥姥的家到了,我们敲敲门看看姥姥在不在家?”

师敲门,姥姥说“谁呀?”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姥姥你好,我们是小(1)班的小朋友,我们要来你家门口看表演!”

姥姥:“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看表演!,表演快开始了,请你们保持安静,去屋前的空地上坐下来。”

师:“现在小演员就要给我们表演了,我们欢迎她们上场。”完整的看一遍拉大锯。

师:“刚才这两个姐姐的表演真不错,她们边表演边说了些什么呀?”

幼儿学说童谣《拉大锯》

再次表演,提出要求:她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脚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集体学习表演)

师:“我们都学会了这个游戏,现在可以找个好朋友一起玩了。”

幼儿自由组合玩游戏2―3遍。

师:“我们刚才一起看了大戏,还玩了“拉大锯”的游戏,那么除了你也去,我也去,还可以请谁去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幼儿根据创编的童谣表演。

师:我们请了那么多人去,也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去吧。

附:

童谣: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看大戏。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戏。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

1、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

2、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

3、如何安全度过小桥。

教学平台及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4、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兢,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矿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家长不宠孩子,从小不过分迁就孩子,不使孩子养成任性,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坏脾气。

(8)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即使孩子在劳动中受了点伤害也不能中止,要让孩子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9)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教师做起,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要求爱护财物,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1、事先与配班教师排练两人合作的“拉大锯”的游戏。

2、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家看戏,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

【一边开火车一边说】。

师:“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环节一:

师:火车到站了,看谁来接我们呢?

【出示指偶“姥姥”】。

幼:姥姥。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一圈)。

环节二:

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1、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一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通过游戏“拉大锯”让幼儿体验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二、结束环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去谁家看大戏呀?

(2)幼儿学念创编的儿歌。

(3)共同念儿歌玩游戏。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喜欢童谣,乐意参与活动。

2、学习两人合作游戏,体验快乐。

活动过程:

1、(教师请配班老师合作一下)师:小朋友,你们看,胡老师和赵老师一起玩个游戏,你们想看吗?(幼:想)。

2、两位老师一起边做游戏边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游戏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3、再次表演一遍,速度慢一点。

师:我们俩玩了什么游戏呀?你们想玩吗?

1、两手放前,一前一后做拉大锯样,进行表演边学习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3、鼓励小朋友同伴之间互相合作,找个好朋友,进行边朗诵边表演。

1、师:哇!外婆家那儿的.戏真好看,看,他们的小手开始变魔术了呀!(复习儿歌:手指变变变)。

2、师:小手累了,该休息了!(复习儿歌:小不点)。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让你们的小手搬着小椅子回到线宝宝那儿去吧。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1、运用听说游戏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丰富相应词汇:出门、跌。

2、学习将不同的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小狗形象,加上动作表演儿歌。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手指游戏的乐趣。

运用听说游戏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丰富相应词汇:出门、跌。

学习将不同的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小狗形象,加上动作表演儿歌。

1、儿歌“小花狗与大石头”。

2、故事袋(中有小狗、小兔、小猫、青蛙等)图片。

一、出示故事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故事袋中是哪个小动物要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教师摸出小狗玩具:“哦是谁呀?小狗要和我们做游戏。”

二、学习手指游戏“小花狗与大石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手带纸偶边说儿歌《小花狗与大石头》边表演。

2、幼儿练习儿歌:

让幼儿和小花狗一起做游戏,教师一手握拳,一手做小花狗:“我的小花狗准备好了,你的小花狗准备好了吗?”检查幼儿是否已经准备好。

3、幼儿表演手指游戏:“小花狗与大石头”。

师:“和小朋友玩游戏,小花狗玩得很高兴。“谁想和小花狗一起表演?”

(用“小花狗亲一亲幼儿”的方式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激发所有孩子的热情。)

三、仿编儿歌,尝试将其他动物形象替换歌曲中小狗的形象。

师:“小狗要休息了。我们让小狗回到故事袋里吧。故事袋里还有别的小动物也想出来和你们一起玩,谁来请他们出来?”

(请一个幼儿来从故事袋里摸出一个动物玩具。教师示范用这个动物形象替换歌曲中的小狗来边玩边唱。如“一只小花猫呀,出来走走走。碰到大石头呀,跌个大跟斗。”)

1、老师示范用这个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的小狗,来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2、师幼一起说替换后的儿歌,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3、再请幼儿来摸一或两次,大家一起进行替换或儿歌

四、游戏“小花狗”,用动作表现儿歌。

这首儿歌还可以用那些动作表演呢?

回答问题后,教师做“狗妈妈”,幼儿做“狗宝宝”,玩游戏。

五、结束语:小动物要回故事袋里休息了,下次在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1、教会幼儿正确发出n、1、j、x等音。

2、要求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培养幼儿愉快地与同伴协调动作,进行游戏活动。

幼儿与教师排练"拉大锯"的游戏。

1、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先与一幼儿表演"拉大锯"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游戏儿歌,如:"表演的.是什么游戏?儿歌里念了些什么?"重点练习"拉、锯、姥、戏"等字音,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

2、交代游戏规则。

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一起确定游戏规则。如:"两人怎样做拉大锯的动作?…"游戏时,是否要大声清楚地念儿歌、做动作?"然后,教师归纳出以下两点:

(1)游戏时,两人必须面对面.手拉手,随着儿歌做拉锯似的前倾与后仰等动作。

(2)游戏活动中,拉大锯的两位幼儿念儿歌及动作的方向和速度要一致,要与同伴友好协调地表演合作。

(3)在熟悉儿歌之后,可以更换儿歌第3句内容,将"你也去,我也去"改换成自己的名字,如"玲玲去,冬冬去",使游戏与儿童本人更有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两两结对并相对而坐,(若教室里有地毯,也可让幼儿坐在地上开展游戏活动)边念儿歌边与同伴协调地拉动双手表演动作,使每位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游戏儿歌拉大据。

拉大锯,拉大锯,(手拉手做前倾与后仰动作)。

姥姥家门口唱大戏。(同前)。

你也去,我也去,(幼儿分别用食指指着对方和自己)。

大家一块去看戏。(幼儿分别在胸前左侧和右侧做拍手动作)。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能跟老师学念创编过的儿歌。

2.喜欢与同伴一起做拉大锯的民间游戏,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在餐后游戏时老师和幼儿做过传统拉大锯的游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请一名幼儿上来和老师做拉大锯的游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带幼儿学念创编过的拉大锯的儿歌。

3.幼儿游戏,教师积极参与和幼儿共同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4.幼儿自己找同伴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拉大锯这个民间的游戏活动,之前也在餐后游戏活动中进行过。幼儿在老师的带动下兴趣也很高。但由于以往的儿歌语句比较多,幼儿不容易记住。有的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会把自己平时说的话加进去。如:拉大锯,拉大锯,拉到北京去;或拉到某某家里去等。因此我们自己创编了拉大锯的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宝宝家(可随机选一地点或某一幼儿的家),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因为儿歌中有些来源于幼儿平时的经验。所以幼儿记起来比较容易。幼儿感到新鲜、好奇,参与活动的兴趣就更高了。传统的民间游戏模式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平时也乐意与同伴一起加入到拉大锯的游戏活动中去。

拉大锯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这个民间游戏是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的,幼儿自己选择玩伴进行游戏。因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经具备了这种与个别幼儿独自交往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喜欢与自己的好朋友一同游戏。而且这个游戏在地区已经流传了很久,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户外或在室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所以幼儿在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玩,回到家后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游戏。

1.锻炼幼儿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

"风吹来,小树在摇晃。"幼儿模仿小树的样子,进行腰部和上肢的活动。(小草、花------)。

两人对坐或站立,双手对握随着儿歌的节奏,做拉锯似的动作,最后一句儿歌时用手指向对方。

(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锅台后大母鸡,下蛋给谁吃--你。)游戏时要求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力过大或忽然松手,以免伤到小朋友。

活动主题的选择: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很浓,游戏是以小动物为线索进行的,幼儿同教师一起游戏,更是幼儿喜欢的方式。这个游戏更能体现出在玩中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锻炼的身体,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个方面的能力。

1.培养肢体的灵活性,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

2.认识时间,练习1--24的顺数。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一、热身活动。幼儿在场地上做热身操,同时进行跑和跳的练习。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出示教具--大灰狼头饰,教师给幼儿说明游戏规则:教师扮演狼,幼儿来扮演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游戏开始后,教师在前面走,幼儿在身后问: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在前面报点:1点了--24点了,教师在这24个小时中定上一个点(黑夜),做为老狼出来抓小动物的时间。当教师说到这个时间时,幼儿要快速的回到家(出发地点),如果被抓住就要停止游戏一次。

三、让幼儿扮演大灰狼,来报点。游戏反复进行,

四、游戏结束。与幼儿散步讨论如果你遇到坏人要怎样保护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以瞬间为以瞬间为话题(专业21篇)

    优秀作文通过摒弃繁杂的修辞和千篇一律的套词,以独特的个性表达出作者自身的风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时间老是由无数个瞬

    菲罗姆历险记童话故事(热门15篇)

    优秀作文是展示自己才华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上广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考。在河南省孟州是有一

    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年度总结(热门17篇)

    通过撰写年度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一年的工作与学习经验,为未来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求职简历上的励志名言(优秀17篇)

    没有谁的黄金岁月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坚持梦想,不畏挫折,就会收获令人瞩目的人生总结。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语录,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自己人生的思考。1、没有天生的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专业13篇)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从小就爱读书,养成了书本不离手的习惯。其中,我喜欢的书有《三毛流浪记》,《单翼天使不孤单》等等。一次,我看到墙上贴满了乱七八糟的标语,

    小班游戏拉大锯教案(模板12篇)

    制定小班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下是一些小班教案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活动目标:1、喜欢童谣,乐意参与

    快要开学了(优秀17篇)

    优秀作文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体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佳作,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会务工作自我鉴定(汇总17篇)

    通过工作鉴定可以识别出组织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的不足,为组织改进提供指导意见。接下来是一些行业内公认的优秀工作鉴定报告,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方向。

    记一次跳绳比赛小学(模板17篇)

    比赛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成长。这里有一些比赛中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路和启示。先是从低年级开始,依次类推!终于轮到我们

    新手面试自我介绍(模板17篇)

    自我介绍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要避免过于冗长和啰嗦,保持清晰和鲜明。以下是一些经过专业编辑和校对的自我介绍示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