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薇儿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小编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一

1、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俺被一种情感深深地打动着,于是随手编了几句诗:(投影)。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哆嗦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浸透衣服的'汗水。

朋友她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此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情真谛。

2、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俺们先来简略了解一下:(投影并阅读)。

中国和非洲虽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和非洲就开始相互了解.明代是中非古代交往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友好关系已发展到双方官方代表相互访问。

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他们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在道义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之后,又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努力协助非洲国家兴建工厂、农场、水利、能源、交通、电信和文教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协助非洲国家建设了800个成套项目,其范围涉及农场、工厂、医院、学校、电站、政府办公大楼、体育场、铁路等基础设施。阿尔及利亚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援助行动。

3、今天,俺们就去看看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出示课题,同学读题)。

4、下面老师先检查昨晚的预习情况,请你们大声地朗读,俺看嘴型,听音量就能大概了解你的朗读训练程度了。(同学自由读课文)。

5、检查普通劳动者词语:

(自由读,抽读,齐读)。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配图)。

游览 壮观 出售 陈设 观赏。

摊点 驮着 构思 诚实 宾馆。

掏钱 犹豫 即将 晚饭 一堆。

流露 遗憾 牙齿 规范 付钱。

工艺品。

6、出示四字词语,齐读根据老师描述抢答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五官端正。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手不释卷 语无伦次 清晰可辨。

7、出示以下词语并问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上它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黑人少年:

五官端正 牙齿 诚实 流露 遗憾 规范。

8、少年的这一丝遗憾,就是那友谊种子的萌芽。不信,俺们们细细品味他之后的言行吧!请自由读8至最后自然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

9、同学自学,反馈并归纳。

10、这些言行的背后倒底反映了少年当时怎样的心境呢?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二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顺序: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三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四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知识点梳 理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过 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顺序: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课 后

反 思

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摊点陈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用上其中的几个说上几句相关联的话。

二、以“木雕”为主线,分析课文。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板书:介绍木雕。

思考:作者在介绍木雕前,先描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其实瀑布本来与主题无关,可。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因为瀑布很出名,很壮观。

师:赞同你的说法,这种写法叫衬托。那你觉得用瀑布的美来衬托什么美呢?

生:木雕精美。

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木雕是十分精美的,谁能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2、生读三四自然段。板书:挑选木雕。

师:看到这样精美的木雕,你有什么想法?

生:想买一个。

师:是呀,那作者经过仔细挑选,最后选中了一个象墩子,那她买了吗?

生:没买。

师:为什么?请同学们默读五至九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生默读课文。板书:放弃买木雕。

生:因为作者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所以不能带上这个沉甸甸的象墩子。

师:描写作者“我”和非洲少年言行的句子有哪些?请画下来。

生: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非洲少年很想让“我”买这个象墩子。

师:还有哪句?

生:“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师:“我”为什么语无伦次?

生:因为“我”特别喜欢象墩子,又不能买。

生:可以看出我很矛盾。

师:还有哪句是描写非洲少年神情的句子?

生: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师:为什么遗憾?

生:因为非洲少年看出我很喜欢这个象墩子,而由于路太远,行李又重,致使“我”不能。

买它,而感到遗憾。

生:非洲的木雕是十分精美的,少年很想让中国夫人带一个回去。而中国夫人却没有买,

所以他感到遗憾。

师:少年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您要是买一个该多好呀!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十至十五自然段。

板书:送木雕。

师:第十段中又描写了瀑布,你觉得这次描写景物是衬托什么的呢?

生:衬托非洲少年美好的心灵。

师:送木雕是在什么时间?

生:晚饭后。

师:那同学们想象一下,为什么会是在晚饭后,才来送木雕呢?

生:因为少年白天忙着卖木雕,晚上回家才有时间为中国夫人雕刻小象墩。

生:因为白天游人很多,各国的都有,如果让别人看到了,只送中国人而不送其他国家的人别人会不高兴,我觉得他晚上来送是为了避嫌。

师:再找一下描写人物的言行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生: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从中可以看出非洲少年很善良、淳朴。也可以看出他喜欢中国人,愿意和中国人做朋友。

板书:我们是朋友。

师:他此时会想些什么?

生:他会想,我帮助了一个中国人圆了一个梦,我太高兴了!

生:我雕刻的小象墩能被带到中国去,我太骄傲了!

师:你想对非洲少年说些什么?

生:你对我们中国人太好了,我谢谢你!

生:我们是朋友。

生:欢迎你到我们国家来,我也要送你礼物。

三、练习写话。

请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你对非洲少年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同学们,多么淳朴,多么可爱的黑人少年,为了不让一个中国夫人带着遗憾回国,他特地送来一个精美的小象墩。不但不要钱,还说了一句让人感动的话:“我们是朋友”!是的,我们是朋友,我们全世界的人都是朋友,我们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拥有同一片蓝天,我们应该友好相处。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六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游览、名不虚传、标准”等词语。

2、积累并运用词语,欣赏文章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非友谊学习资料文本打印数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高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图片,师简介非洲。)。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旅行时,想买一个为纪念,但却因为所以放弃购买,感到很,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我很。

2、交流。

三、欣赏木雕,积累语言。

1、故事围绕着木雕发生,那么什么是木雕?木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播放木雕图片,师简介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自己读一读课文的3——6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并读一读。

4、交流。

用文中的词语再来形容形容图片上的这些木雕。(指导理解四字词语。)。

5、小结填空。

课件出示: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四、品读言行,感悟形象。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   )  宾() 构( )。

洲 (   )浜() 沟( )。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善良质朴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

动作 。

语言 。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质朴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六、板书设计。

介绍木雕     。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八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 ) 宾( ) 构( )

洲 ( ) 浜( ) 沟( )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动作

语言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 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九

一、知识能力: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二、过程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一、资料共享。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

(1)利用课件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2)认读生词,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2、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一

栩字不要读成羽。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两个部分是教学重点。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

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还记得课文讲了“我”和黑人少年的什么事吗?(出示填空)再加上这个象墩又实在太重了。

2、一个卖木雕的少年最后却送出了木雕,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翻开课文来一步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活动吧!

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去读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

二、品读“遗憾”

出示第9自然段。

请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一个词语:遗憾。“遗憾”就是因某件事不能称心如愿而感到的惋惜、失望。读词。它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写谁遗憾?(少年遗憾),一次是写谁遗憾?(夫人遗憾)。

(一)、体会夫人的遗憾。

1、夫人因什么事而感到遗憾呢?

2、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到底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请谁来读,其他同学想!

(1)、哪里精美?请生说。a(构思新奇在哪儿?)人坐哪儿呢?说是坐在坐凳上,其实就好比坐在象背上,这真是构思新奇啊!再加上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简直就跟活的一样)果真精美!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词。是呀,夫人她站在少年的摊位前,看看这个,这个坐凳,瞧瞧那个,那个坐凳,再看看另外几个,哎呀,这些坐凳个个。只要是站在夫人旁边的人都看出来了,看出什么来了?(夫人非常喜欢,想买)。

评: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一点就通。

感情读得多好啊!

(3)、如此喜欢却不能带走,确实遗憾,让我们一起读出夫人的遗憾。

(二)、重点体会少年的遗憾。

那么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5-9自然段,划出少年说的话,仔细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愿意的话可以在旁边写下来。

2、交流出示少年说的三句话,引导体会少年内心的遗憾。

生:“更有礼貌”是的,更有礼貌了。请你礼貌地读读。

生:“更诚恳了”对呀,更有诚意了。那你能读得更有诚意一些吗?一起读第二句话。少年说话如此诚恳,他的心里在想什么?a(是的,非洲是个非常穷的地方,所以金钱对他来说非常地重要,卖不掉木雕,心里当然遗憾了。读遗憾句。)。

b:(非常希望夫人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师:是呀,你圆了心愿我赚了钱,多好!

c:(非常想卖掉象墩)师:是呀,非洲是个非常穷的地方,少年多想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啊!

可是尽管少年再诚恳,夫人就是不买,少年心里当然有些遗憾了。读遗憾句。

会想些什么呢?这和中非两国的亲密交往有关。

4、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图文资料吧!(播放课件)注意看文字。

真是一位善良的黑人少年。读第9自然段。为了不让这个中国朋友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少年又专门为夫人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大声读读第10—15自然段。

三、感悟友好(引:做好了象墩,少年就……)。

他等了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呀,少年就一直坐在这块岩石上,等到太阳落山,等到暮色已至,等到别人都吃过晚饭出来散步了,他还是耐心地等着。

我说少年啊!你还是回去吧!你们又没互相约定,天知道等得到还是等不到?

(少年:我一定要……亲手……)。

何必呢?夫人连你姓会名谁都不知道?值得你这样等吗?

(生说)。

哎呀,多善良、多么可爱的一位黑人少年啊,我觉得你也非常善良。让我们带着感动,一起来读出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吧!

2、少年还专门为夫人做什么了?(出示:这个小……却只有拳头大小。)。

同学们,此时夫人还遗憾吗?她的心情怎样?可是夫人和少年毫不相识,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少年为什么对她如此友好,白送象墩呢?请谁来代替少年读出他回答夫人的一句话?(板书)让我们一起来回答一遍吧!

3、出示“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是呀,此时夫人才深深地明白了,当初少年的那丝遗憾是因为……。

少年的耐心等候是因为……。

少年的亲手赠送更是因为……。

一句“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就像一阵微风,轻轻地拂去了夫人心中的遗憾,你说夫人感动吗?假如此刻你是其他国家的游客呢?或是非洲本地的人民呢?当你们看到了少年为夫人所做的一切,你们感动吗?又会如何夸赞这位少年?请同学们先假想自己是下列其中一种身份的人物,然后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少年吧:生写。交流。

四、升华。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的,只要心存友善,哪怕远在天涯海角,我们也能成为好朋友;只要我们心存友善,不只是中非,全世界的人都能成为好朋友!是呀,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同一片蓝天之下,又有什么理由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呢?你们说对不对?最后让我们用夫人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三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四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识字写字指导。释是翘舌音,宾是前鼻音,要注意读正确。栩字不要读成羽。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3、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两个部分是教学重点。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

4、本课词语非常丰富,教师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

5、本课的对话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6、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五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并恰当灵活的运用。

前置作业:

2、我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以下两组词语:

第一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写木雕)

第二组-游人如织,五官端正,爱不释手,一丝遗憾。(写人)

(指名读,齐读,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适当造句)

2、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及叙述的顺序。

二、学生根据前置作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出示前置作业:

2、提出学习要求,学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走近少年,初识少年的形象

主要抓以下三句话,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卖木雕少年的形象。

1、根据反馈,出示以下句子:(5―9自然段中)

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着。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2、仔细读这三句话,说说:从这几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学生会抓以下两方面来说:如-我读出了那个少年非常想让我买他的木雕//那个少年的态度非常诚恳……)

3、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读这几句话,把少年的非常想和诚恳的态度读出来吧! (先指名读,再分组读,齐读。)

(二)走进少年,体会“沉甸甸”的中非友情

1、出示句子:

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用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体会这三句话,体会少年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流露出一丝遗憾,进一步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边读边想,拳头大小的木雕小象墩怎么会“沉甸甸”呢? (学生可能只会从表面上去理解,既然是木头做的东西,一般都是“沉甸甸”。)

(2) 教师引导:在这几句话里,“沉甸甸”不只是字面上的“沉甸甸”,其实,课文中“我”的心情也是“沉甸甸”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大家再默默地读一读这三句话,一边读,一边思考。

(学生能够体会到: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候”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的;从“不用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的。)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心情,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情谊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吧。(学生齐读。)

(4)、老师小结:原来,这位非洲少年那一丝遗憾,并不是因为我不买他的木雕呀。怪不得他还给我送木雕呢。(板书:送木雕)

3、资料补充,加深理解

(1)、过渡:少年送给我的仅仅是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吗?还送给我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3)、看着这些资料,你能说说少年除了送给我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还送给我什么吗?

(少年除了送给我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还送给我的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深深的感激,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老师小结:难怪少年对我说――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第三句:“不,不用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相机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看着面带笑容、露出两排洁白牙齿的黑人少年,你想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说一说后,总结,评价。

五、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木雕少年教案(实用16篇)篇十六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宾()构()。

洲()浜()沟()。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质朴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动作。

语言。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质朴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单位借款的合同(热门20篇)

    借款合同是借贷行为的重要凭证,能够有效防范借贷纠纷的发生。希望以下借款合同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

    2023年抓鱼的趣事小学大全(21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活动,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创作。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的启发。今天,我和妈妈去凤凰山游玩。因为山很险

    最新IT员工工作规划(实用23篇)

    规划计划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和坚持性,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规划计划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新的学年度早已逐渐,在本学

    最新半读生毕业生自我鉴定(实用21篇)

    毕业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年轻的活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毕业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三年的中职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

    期货金融合同(实用14篇)

    金融是指通过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进行投资、融资和资金管理的经济活动。接下来,小编为您推荐一些关于金融总结的优秀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写作。摘要:金融期货和商品期

    感人新郎婚礼致辞大全(20篇)

    组织一场婚礼需要耗费许多心血,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这些是一些经典而难忘的婚礼场景,让您对婚礼的规划有更多想法。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大家好!此时此

    申请复议申请书大全(21篇)

    在现代社会中,申请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文件形式,用于向学校、公司、政府机构等地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申请。并非所有的申请书都适用于所有情况,大家在撰写申请书时要根据

    最新体育工作专项评估自查报告(模板17篇)

    通过撰写自查报告,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后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精选的自查报告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尊敬的各位领导:为了深入贯

    小班健康活动方案小鱼小鱼快回家(模板20篇)

    编写活动方案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小编精选了一些成功案例,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于活动方案的创意和灵感。活动目标:1、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2、通

    小学四年中秋节(模板22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