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紫薇儿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进度等进行细致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和智慧,还离不开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一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已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根据游乐园里的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由乘法算式编写成乘法口诀,并能对乘法口诀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9页。

1-4的乘法口诀是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将对以后的乘法口诀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过程中,以童话故事呈现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教学2和3的乘法口诀时,写出乘法算式,再按照乘法算式编写出乘法口诀,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结构。在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画一张表算一算,再对应数学问题写出几个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能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组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境图,题卡,表格图。

今天是小象的生日,他和妈妈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宴会上象妈妈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出示宴会的场景图)。

生1:4个4个地数,4、8、12、16,有16个。

生2:4+4+4+4=16个老师:其实老师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你们想学吗?揭示课题:1—4的乘法口诀。(板书)。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泼、自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

1、谈话:生日宴会结束后,小象它们来到游乐园玩,小动物们都跑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玩了。

2、学习2的乘法口诀。

(2)想一想:2x1=□,你用那一句口诀算?

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正确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算式。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的很棒,老师想考考你们!(出示题卡)1x2=□口诀:一二得()2x1=□口诀:()2x2=□口诀:二二得()。

3、学习3的乘法口诀。

(1)例题,谈话:这边小猴子们得高兴,那边小熊们也玩的不亦乐乎。看!他们在荡秋千呢!(出示场景图)提问:每个秋千上有几只小熊?是几个几?怎么列乘法算式?两个秋千呢?3个秋千呢?小组讨论,指生汇报:一个秋千上有几3小熊,是1个3,乘法算式是:1x3=3;两个秋千是2个3,乘法算式是:2x3=6;3个秋千是3个3。乘法算式是:3x3=9。提问:你用什么好的方法很快算出这三道算式的结果的?引导学生编出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老师板书乘法算式及口诀。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编写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写3的乘法口诀,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有效迁移。

(2)想一想:谈话: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三句口诀是3的乘法口诀。想一想:3x1=□,3x2=□,用什么口诀算的?指生答。小朋友能用刚刚学习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老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看算式摆小棒;把算式填写完整;把口诀填写完整。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安排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有利于新知识内化。练习由直观的摆小棒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成乘法口诀。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

4、学习4的乘法口诀。

指出: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就可以去掉了。

(2)练习谈话: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请小朋友们来解决这两道题。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生板演汇报。1x1=□,口诀:()让学生自己填写,并编出口诀。

1、想想做做第3题。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示范,生口答,然后同桌一人出卡片,一人说出得数和口诀。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用线连一连,再通过交流,引导他们体会:一般情况下,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试题。

1—4的乘法口诀。

小猴玩跷跷板图。

小熊荡秋千图。

小火车图表格。

1x2=2;1x2=2一二得二。

1x3=3;3x1=3一三得三。

1x4=4;4x1=4四得四。

2x2=4二二得四。

2x3=6;3x2=6二三得六。

2x4=84x2=8二四得八。

3x3=9三三得九。

3x4=124x3=12三四十二。

4x4=16四四十。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二

教学内容:第54例4,练习十三的5~10题。

教学目标: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时,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7′。

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

158×476297×234。

让学生笔算过程。

2、口算:

14×725×3160×523×100。

60×7021×30018×50。

1、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

2、学生口算。

教学例4。

21′。

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

3、指出:也可这样列式:

674×25。

问:25674。

×674和×25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

4、练习:完成做一做。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

25×674=16850(千克)。

25。

×674。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

674。

×25。

学生比较后得出:674。

×25。

笔算时比较简便。

4、学生练习(两人板演)。

5、学生归纳。

作业。

7′。

练习十三:7、8、9题。

板书设计:

例4: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

25×674=16850(千克)674×25=16850(千克)。

25674。

×674×25。

1003370。

1751348。

15016850。

16850。

答:(略)。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8个羽毛球图片、火柴根图片、口诀卡片、折叠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乘法口诀,

2.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

二()得八、()四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

()三得六、三()十二.。

3.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12÷4=3。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4.出示火柴棍图: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四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多媒体课件例1主题图彩笔。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五

1.学习编写5的乘法口诀。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3.探索5的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知道5是10的一半。

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课件。

生:跳远。

师:从0开始,

小青蛙跳了几次,每次跳了几小格呢?

表示几个几?

生:跳了三次,每次跳了5格,表示3个5师:用算式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3×5=15。

师: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小青蛙跳远的情况。

师:你想让小青蛙跳几次,表示几个几呢?

再来列列算式吧!(请点击数字)。

生:

师:不用跳格子的方法,你能说出5×5=?吗。

生:5个5比4个5多一个5,积就大5。

5个5比6个5少一个5,积就小5。

师:6×5=?

生:6个5比5个5多一个5,积就大5。

6个5比7个5少一个5,积就小5。

师:除了用邻近的乘法算式来推算出积,还有什么方法呢?(讨论)。

生:6个5是3个5的加倍,所以积就是15的加倍。

师:还可以用加倍的方法。

师:8×5=?

生:8个5比7个5多一个5,积就大5。

8个5比9个5少一个5,积就小5。

8个5是4个5的加倍,所以积就是20的加倍。

小结:我们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来求邻近乘法算式的结果,也可以用加倍或减半的'方法来推测。

师:为了使计算更快、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编乘法口诀。

1×5=5一五得五。

师: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1和5作为口诀的前半句“一五”,把积作为后半句,由于积不满一十,就用“得五”,读作:一五得五。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一五得五”这句口诀呢?

生:5×1=5师:请同学们根据算式,编一编5的乘法口诀。

(小组活动)。

几个5交换。

1个51×5=5一五得五5×1=5。

2个52×5=10二五一十5×2=10。

3个53×5=15三五十五5×3=15。

4个54×5=20四五二十5×4=20。

5个55×5=25五五二十五5×5=25。

6个56×5=30五六三十5×6=30。

7个57×5=35五七三十五5×7=35。

8个58×5=40五八四十5×8=40。

9个59×5=45五九四十五5×9=45。

注:这里从6×5开始,学生可能会把口诀编成六五三十。教师要加以解释,以语言上顺口为主,把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同是6×5与5×6本来就是交换题,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师:读口诀,

再用你喜欢的方法熟记口诀。

学生熟读。

师:你使用什么方法熟记的?

师:老师和你对口令。

全班对,个别对。

师:你和同桌对口令。

同桌交流。

师: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是一对形影不离好朋友。

(1)根据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五七三十五。

五五二十五。

(2)用口诀计算下列根据算式。

3×55×65×47×5。

师:先算一算,然后再找找规律。

2×10=7×10=8×10=2×5=7×5=8×5=。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小结:5是10的一半。

(1)每人手里拿5个气球,9人共拿几个气球?

问:告诉我们每个人拿5个,有。

9个人,也就知道这里有几个几?

求“9个人一共拿几个气球?”,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根据9个5,可以用乘法计算。算式是9×5(或者5×9)。

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9×5=45(或者5×9=45)。

师:解决问题要完整,应用题要写上单位名称“个”,和答句,

答:9个人一共拿45个气球。

小结:这道题要求的是5的9倍,或者说9个5。

(2)有6只盘子,每只盘子里装5颗草莓,总共有多少颗草莓?

和小组内其他组员讨论这题应该怎样解,应该怎么想?

汇报交流。

板书:6个56×5=30(个)。

想:五六三十。

答:总共有30颗草莓。

小结:这道题要求的是5的6倍或者说6个5。

(3)红色积木有5块,绿色积木的块数是红色积木的2倍,绿色积木有几块?

板书设计:

5的2倍。

2个55×2=10(块)。

2×5=10(块)。

想:二五()。

答:绿色积木有10块。

小结:这道题要求的是5的2倍,或者说2个5。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六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多媒体。

导入新课。

一、引入新课。

1、让我们先进入第一层,门上写着一组算式:

2+3+65+5+59+1+22+2+2+24+4+4。

二、感知“几个几相加”

小朋友真聪明已经得到第一把钥匙,进入第一层,现在我们要争取进入第二层啦!

(1)出示例1图。

提问:图中几只小白兔?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2+2+2=6(只),3+3+3+3=12(只)。

这两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

追问: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连加;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

(2)完成第页的“试一试”

三、认识乘法。

1、出示第2页的例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2+2+2=8。

(添加电脑图片为6个2)是几个几相加,你能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吗?

(添加电脑图片为10个2)现在呢?

谈话:随着电脑数量的增加,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你们感觉怎样?(太麻烦了)。

介绍:不要着急,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这问题。(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板书:2×4=8。

4×2=8。

(乘数)乘号(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读写乘法算式。

提问:6个2相加,用乘法算怎样写算式呢?10个2呢,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3、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先独立完成,再评讲校对,并让学生说一说,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五、连系实际。

谈话:在完成了上面的题目后,我们已经冲刺到“智慧宝塔”的最高层,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庆祝一下,好吧。

拍手游戏。

要求: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六、总结。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10()=100()。

得出:1元=10角=100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0.10、0.100是否相等?为什么?

(板书:0.1=0.10=0.100)。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2)出示:0.4元、0.5、0.05、0.40元4.0元。师:这些数中有大小相等的小数吗?说出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

0.40=0.4。

(4)师:如果在它们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三个“0”呢?相等吗?为什么?

(5)0.5添上“0”成0.05,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6)揭示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

师: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60=0.6;。

203.0500=203.05。

口答:课本“练一练”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3)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4=0.4003.16=3.16010=10.000。

练习:口答“练一练”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

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3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八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4×1/412×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九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times;12。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times;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times;10=240

24times;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times;12

48……24times;2的积

24……24times;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8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3、笔算:

4、正误辩析: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times;19。

1、各组讨论: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

一、引探准备:

1、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探过程: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三、引探总结:

1、3/18×62/5×153/7×6。

3、p31、2。

四、引探实践:

你认为今天那些知识最让你感兴趣?

一、引探准备:

1、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探过程: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三、引探总结:

1、3/18×62/5×153/7×6。

3、p31、2。

四、引探实践:

你认为今天那些知识最让你感兴趣?

文档为doc格式。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一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挂图

一、 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估算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在学生解答时可分几步呈现:

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 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 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 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本题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几。3、对接近3万或5万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卫星运行时间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二

教材1-7页。具体内容: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2、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乘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使学生通过对口算乘法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理解口算乘法的过程,并能运用口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回忆乘法表,并请一位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乘法表的内容。

1、引入教材第2页上的实例。把问题由一位数乘法2×3扩展到整十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2、提问:怎样计算20×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比较这两上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1、讲解: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20×4,20×5。再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3、引导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行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4、总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5、布置“练一练”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举出教材第4页的实例。

2、提问:怎样计算12×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思考,看能否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

1、讲解算理,并给出12×3计算过程。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4。

3、对学生的解答作出肯定,让学生举实例,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

4、回答并总结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本课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通过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

列出九九乘法表。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三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关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埋下伏笔。

3、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1)教科书47页的第4题。

1、 教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2、练习时人人参与,独立口算。

3、 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

(2)教科书48页的第5题。

1、小黑板出示算题。

2、口算得数,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请认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

结合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

教科书48页的第6题。

1、小黑板呈现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教科书48页的第7题。

1、板书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买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钱,得到4棵小树)

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鼓励创新思维。

5、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四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十二的第1~3题。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红一家通过了趣味桥,来到了游乐园。

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如果给你一次玩的机会,你会玩什么呢?)小红想和爸爸妈妈玩一次碰碰车,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把这问题说完整。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读题审题,知道什么?求什么?

(3)怎么列式呢?20×3=60(元)。

(4)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人20元,3人就需要3个20元,所以用乘法计算。

(5)这个60是怎么得到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20×3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写一写。

(1)合作学习。

(2)汇报:

a、用小棒摆:3个两捆是6捆,是60。

b、20+20+20=60。

c、2个十乘3是6个十,是60。

d、先算2乘3得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

师:同学们真能行,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3)现在学会了20×3=60,你会不会算200×3呢?2000×3呢?

(4)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个乘数是一位数,另一个乘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揭题。

3、小结。

师: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要想算的快又准,那种方法呢?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有了这个窍门,我们算起来一定会更快。咋们来试试吧!

1、打气球。

2、套圈游戏。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五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口算卡及实物投影。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7×3=7×6=6×4=。

5×2=7×2=7×4=7×7=。

6×3=6×5=7×1=7×0=。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除15题外,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谁算得快。

7×2=5×7=6×7=7×5=。

4×7=7×7=7×4=6×4=。

7×3=2×7=6×6=5×6=。

6×5=7×6=3×7=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教学反思: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会用乘法口诀。

正确求积。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摘苹果游戏(利用电子白板画苹果树和乘法题)。

(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并与售货员对话)。

售货员:每本台历6元。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的回答适时解决,当学生出现66时。

师问:这个有口诀计算吗?(没有)该怎么计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更快呢?(乘法口诀)。

师:我们发现有口诀计算起来真快,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编出6,7的乘法口诀吧!

揭示课题并板书:6,7的乘法口诀。

1、教学6的乘法口诀。

教师:一本台历6元,要求4本台历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会列乘法算式吗?

学生:64=24。

教师:能根据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

学生:四六二十四。

教师:5本台历多少元?算式怎样列?口诀怎样编?6本呢?

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

61=6一六得六。

66=36六六三十六。

62=12二六十二。

67=42六七四十二。

63=18三六十八。

68=48六八四十八。

64=24四六二十四。

69=54六九五十四。

65=30五六三十。

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请学生在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么每句口诀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学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个6得数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学7的乘法口诀。

教师:你又看到什么数学信息?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仿照6的乘法口诀编写方法编出7的乘法口诀。

教师:小朋友,你们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帮助,集体订正。

教师:你是怎样想出77的`得数的?

学生:刚才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数。

教师:你是怎样编出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的?读一读,背一背。翻开书31页,将7的口诀补充完整。

1、游戏:对口令(课堂活动第1题)。

(1)老师对全班。

(2)同桌对。

(3)师说全班抢答。

2、摆小棒(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在展台上用6根小棒摆1个六边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

教师:摆1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6根)。

教师:那么摆两个六边形要几根?摆3个呢?摆摆看。

学生摆后汇报。

教师:如果不用摆,那你知道摆7个六边形要几根小棒吗?

学生:我知道,要42根。因为1个六边形要6根小棒,摆7个六边形就是7个6,六七四十二。

教师: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7=4276=42口诀:六七四十二。

1、练习九第1题口算。

2、看口诀写算式。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小结,回答略。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七

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学生:有4。板书:四()教师:括号里可以怎样填?

出现汽车图。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 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

教师:4×8。 学生:四八三十二。

教师:8×4。 学生:四八三十二。……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八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的习惯.

使学生掌握用整百数乘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出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

投影片.

1.(投影片出示口算题)请同学们口算:

100×6300×54×208×60。

200×7400×813×3023×20。

2.通过上述后四个题的练习,你能说出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应该怎么想吗?(通过以上两个内容的复习,使学生明确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条件)。

3.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乘法,那么乘数是整百数又该怎样口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乘数整百的口算的.乘法。

1.教学例1:

引导学生先明确,用乘法计算:100×4板书:100×4=400。

(2)再引导学生竖着数有多少个小格?

启发学生明确:用乘法计算4×100板书:4×100。

(3)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100×1212×100启发学生先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100×12表示求12个100是多少,即12个一百是1200。

12×100就是算一个数乘以100,可以想100乘以这个数,简便算法实际上是几乘以100就在几的末尾添写两个0.

反馈练习:6×10018×10027×10049×100。

(先口算,再指名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通过说算理,既加深了学生对例1算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例2的学习做了铺垫)。

3.教学例2:

(1)出示例2,7×200引导学生想200是几个百?

(2)那么7和200相乘得多少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口述:7和2个百相乘得14个百,也就是1400。

(3)出示算式:12×300学生独立试算,订正时汇报算法.

4.总结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组讨论后汇报.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概括:用整百数乘,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被乘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再在得数后面添上2个0.

(3)完成49页做一做(订正时,找三个题说应怎样想)。

(通过基本题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新知内化)。

1.50页练习十二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三人说说前三组题中上下两题的关系(含义和计算的想法)。

2.练习十二的3、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十二的第2题,做为小组抢答题,教师出示题目,每小组指一名学生抢答,哪组抢答的多,哪组优胜.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5题.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0。36×101。

(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引入。

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

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5。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数学教案(实用20篇)篇二十

本节课是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有上节课的知识作铺垫,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可作如下设计。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贵在“温故而知新”。本设计中,通过“连一连”的练习,唤起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回忆,同时能够复习上节课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扶放教学就是适应了这种精神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注重扶、又敢于放,扶中有放、放中有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新知的教学中,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利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分别编制出2、3、4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符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1、根据5的乘法口诀连一连。

一五二十。

三五一十。

五五得五。

四五十五。

二五二十五。

2、学生完成后交流。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1)课件出示例2,交流信息。

(2)提问:每副有几个乒乓球拍?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编制口诀: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4)编制2×2的乘法口诀。

教师出示两副乒乓球拍,提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各应该怎样写?

教师根据乘法算式说明: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

(板书:二二得四)。

(1)编制3×1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观察例3的实物图并思考:每组有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应该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2)编制3的其余乘法口诀。

求两组一共有几个气球,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组呢?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相关范文推荐

    物业公司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精选22篇)

    安全工作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业务特点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一份完善的安全工作计划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经典范文,供大家

    个人常用公租房申请书(热门18篇)

    租房的优缺点需要综合权衡,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合理决策。小编整理了一些租房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二、申请人所在单位:三、申请原因:1、个人基本

    幼儿老师年终的工作总结(热门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工作中的潜力和机会,为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指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

    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演讲稿分钟(专业18篇)

    通过安全演讲稿的撰写和演讲,可以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些实用的安全演讲稿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工程师个人总结工作总结(专业16篇)

    月工作总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进。对于写月工作总结感到迷茫的朋友们,可以先阅读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中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实用19篇)

    范本是对一种文体或题材的典型代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文体或题材的特点和规律。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范文范本,看看它们是如何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我是**大学*

    区水利局局长述职报告(优质17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亮点和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述职报告范文和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

    车位租赁简单版的协议书(专业14篇)

    租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是租赁交易的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租赁总结范例。出租方(甲方):地址:联系电话:承

    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总结(优质19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次活动的回顾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反思经验和教训。接着,小编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精彩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阳光体

    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的论文范文(14篇)

    合作可以培养个体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合作案例七:一家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了一项公益活动,帮助了大量需要帮助的人群,传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