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QJ墨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规划和组织教学工作而制定的一份计划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进行了分类,供教师们选择和借鉴。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一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

2、创意性地对圆形进行添画,并根据画的内容对部分歌词进行改编。

3、体验合作的乐趣和自编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画板每人一份,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扩散思维,想出很多圆的东西来,并用蜡笔把各种圆的东西画出来。

指: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圆的东西,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指:有些什么东西是圆的呢?

3、利用幼儿的画,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指:小朋友画出了许多与圆有关的东西,真棒!李老师在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指:李老师唱得好不好?你听到李老师都唱了些什么啊?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休止符。

(1)学习歌词,并能跟着钢琴的速度有节奏地念出来。

指:他说得真好,我们和他一起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出来。

(2)初次尝试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现在,跟着老师小声地唱一唱这首歌。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同时以边唱边游戏的方式来感受休止。

(4)幼儿边唱边拉圆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唱一句,并在乐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圆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圆的造型。

5、活动结束。

指:大圆圈变变变,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还有些什么圆的东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二

引导语: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彝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和我国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音乐cd、节奏图谱。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123|223|站成圆|圈————|;

(2)123|223|向中间|走————|323|423|退回原|地————|;

(3)123|223|向左旋|转————|323|423|向右旋|转————|;

(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223|唱着歌|向右旋|转————|323|手拉手|向中间|走————|423|手拉手|退回原|地————|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三

1、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上课之前啊,我们先做个律动活动一下。

2、播放音乐《转圆圈》进行律动,动作:听音乐拍手。

3、看节奏,大家看黑板上有许多可爱的小星星,它们排成了许多有趣的队形,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把这些队形拍出来呢?试一试,2/4555︳555︳生拍手。这个队形实际有两个小节,每个小节有两拍。大家再来看这个队形,你们还能拍出来吗?3/45555︳5555‖这也是两个小节,这时候这个小节变成了几拍啊?生:3拍。现在老师要把它变化一下,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么长的队形拍出来呢?555︱555︳5555︱555‖还不错,请男女同学分别拍,师:这条节奏,有二拍子出现,又有三拍子出现,这样的节拍叫混合节拍,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刚才拍得很好,你们的表现这么出色,吸引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请听师唱: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谁来了?(月亮)我们用歌声欢迎月亮好不好,师教唱,生学唱。月亮是晚上出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唱?(柔美)。

5、听音乐,生跟唱,师发现问题,注意让声音越传越远,是纠正。

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们是怎么做这个游戏的呀?我们看一看。谁能够用歌词来回答我?生回答。师:用小星星的这条节奏把它读出来,大家来听,看看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跟学读,师,那么转圆圈的游戏怎么才能转得好呢?生: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脚儿齐得快,圆圈就转得圆,生教生学用节奏读出来。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把节奏拍出来的,现在,我们用脚步看看能不能拍出节奏。拉起手,跺脚,师同同学们边拉手转圈,边用节奏读歌词。

8、听音乐拍手,在强拍的位置拍手,(第一排的位置)。

说一说对自己拍手不满意的地方。这首歌曲是混合拍的歌曲,用转手腕的方式拍三拍子。

9、再听音乐跟节奏拍手。同学们拍的非常整齐,自己鼓励一下。(鼓掌)。

10、师教唱歌曲,生学唱主旋律。同学们唱得很整齐,唱得很好,老师在那个地方唱了两遍?为什么?有个什么记号?反复记号。你能不能自己唱啊?生自己跟琴声学唱。

11、梁老师想和同学们接力比赛,我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看能不能接得住,和学生换位置,老师接,注意装饰音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找一找。注意高音的位置。听音及老师范唱。同学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什么心情?开心。

12、完整的听唱歌曲。用表情动作去表现开心。

13、创编动作,双手上摆,创意,能够发出响声的动作。拍鼓,谁愿意上来拍鼓?单脚跺脚,拍手。师弹琴,生边唱边做动作。唱的“乐”后面乐,前面“柔”。

14、听音乐,生跟唱,让所有的小伙伴都听到月亮出来了,其实是在干什么呀?呼唤同伴,一起做一做呼唤的动作,谁来做第一个呼唤小朋友的动作,柔一点,第一个呼唤完之后,同学们回应站起来,听音乐,拍手最后“吔”。

15、了解一下撒尼族,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撒尼族的童谣《转圆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撒尼族,他们是居住在云南石林,撒尼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每到火把节的这天晚上,撒尼族的男女老少举起火把,点起篝火拉成圆圈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撒尼族人模仿火把节时跳的舞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16、观看舞蹈《阿细跳月》梁老师从这上面学会了一个动作,请同学们为我唱一唱,老师跳,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会。

17、老师跳舞,学生边唱歌动作。脚垫起来,手拍手,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跳一跳,下面的同学唱。你们原地做,先迈右脚,看看我们能不能转得圆。

18、老师有一个想法,老师想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撒尼族的山寨,我们用我们的歌声和舞蹈,把这种游戏的场景表现出来,,你们先回到各自的家里去,我们的歌声前面要“美”后面要“乐”,领唱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站起来唱歌拍手,一部分同学跟老师跳圆圈舞。

19、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了解撒尼族,了解拍子,舞蹈,有三个音组成的135以后有机会欣赏其他的民歌,让我们听着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走出教室。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四

1.通过欣赏《转圆圈》,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彝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和我国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2.了解撒尼族音乐风格,乐曲主要使用do、mi、sol三个音组成,并进行即兴创编。

1.通过反复聆听,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引子及合唱应答部分能进行合唱,并把握好强弱。

3.能用do、mi、sol三个音口头创编。

《转圆圈》是撒尼族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一、导入新课。

1.师:欢迎进入音乐课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师: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今天邹老师就要带大家去云南看看。那里有一个民族叫彝族,有部分地区的彝族人也自称为“撒尼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撒尼族的风土人情吧。(课件出示)。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唱一首撒尼民歌《转圆圈》。

二、教学新歌。

1、初听。

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它在描写怎样的场景?

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师:对,前两个乐句,歌曲比较徐缓,第一乐句用领唱引出,第二乐句用合唱作应和。描写了月亮升上来时的那种宁静。音乐相对较安静,节奏也比较自由。你看,自由延音记号,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唱者的情绪发挥,可以自由延长这个音。

师:后面部分音乐节奏比较明快,属于小快板。这是孩子们在来到草地上,打破了夜的宁静,一起唱歌、跳舞、转圆圈。歌曲也就欢快起来了。

2、复听。

师:这首歌曲采用2/4和3/4拍交替出现,主要集中在小快板部分,舞蹈性很强,更体现了孩子们唱歌、跳舞、转圆圈时的欢快,这是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师:歌曲主要采用了domisol这三个音,虽然只使用三个音,创作的歌曲却很好听。这也是这首歌曲创作的特点。

过渡语:拍号、旋律音特色结合,形成了它特的民族风格—撒尼族歌曲的歌舞性。

3、学唱徐缓部分。

师: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听钢琴把第一、二乐句弹奏一遍。

a、一遍钢琴弹奏。

b、一遍用“噜”自弹自唱。

c、合着钢琴跟老师试着用“噜”哼唱一遍。

d、合着钢琴师生一起把歌词放进去唱。

e、请高声部的学生唱。(去掉钢琴)。

f、请高声部的学生重复唱第二乐句。(去掉钢琴)。

g、教师加入低声部的旋律。(去掉钢琴)。

h、请低声部的学生唱下面的音,高声部的继续唱。注意指挥手势,渐强---减弱。

师:你们刚刚唱的是哪个声部的?(低声部)这就形成了合唱。

i、一、二乐句唱,(指挥渐强、减弱)。

j、加上前奏(试着演奏一遍开头)。

4、学唱小快板。

a、听一遍钢琴弹奏,可以用“噜”轻轻地哼唱。(先慢速试一下)。

b、把歌词放进去,慢速来一遍。(师生同唱)。

c、把歌词放进去,慢速来一遍。(生唱)。

d、唱不准的乐句,师范唱,生跟唱。

e、生唱小快板。

f、加速度,加前奏。

5、完整地演唱。

a、跟琴唱,注意高低声部。

b、跟多媒体伴奏唱,师指挥。

三、创编。

过渡句: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这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这首歌曲能用domisol这样三个音创作出这样一首好听的曲子,作曲家也真是厉害。

师:让我们也试着用domisol口头创编一小段旋律吧。

师:我们先四人小组一起试着编一编,唱一唱。

反馈(写在黑板上)。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彝族的风土人情,学唱了这首歌曲,还进行了口头创编。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加喜欢彝族的歌曲。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五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六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七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舞蹈。你们想不想看?”(“想。”)“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录像中的叔叔真厉害,他们用脚踩出的节奏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的小脚能不能踩出这么好听的节奏呢?(“能”;“不能”)不管怎么样,今天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

1、出示十六宫格板,教师摆节奏谱。

师:“瞧,老师特地请来了这些小脚印帮忙,看看我是怎么摆的。”教师演示。

2、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三种节奏。

(1)教师引导幼儿对三种节奏逐个学习。

师:“这么多的小脚印该怎么踩呢?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一个即四分音符,踩一下;一个即八分音符,踩两下;空格即休止符,不踩)。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语音谱,边用脚踩相应的节奏。

师:“真不错,那我们就看着这些“小脚印”一边念一边踏脚,好吗?”(嗒嗒嗒嗒嗒)。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看图谱,边朗诵边踏脚。

师:“真好听!要是来点音乐就更好了。加上音乐试试看,怎么样?”

(4)幼儿看图谱随乐踏脚,教师用手指着图谱。

师:“真棒!那我们站起来踩节奏,好吗?不过,有个要求,在踩节奏时能象录像里的叔叔一样就用脚踩出节奏,嘴巴不发出声音,在心里念节奏,能不能做到?”

三、启发幼儿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1、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节奏,教师进行指导。

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脚印”和十六宫板,由你们自己来贴“脚印”,编节奏。几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哪一组编的节奏最好听。记住了,编好后,一组的几个小朋友要看着自己贴的“小脚印”,先来试着踩一踩节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较为协调又便于自己踩的节奏。

2、请各组的幼儿展示自己新编的节奏谱,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随乐踩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将四组新编节奏连起来完整的练习一次。

师:“看来,你们的小脚也很厉害,也能踩出好听的节奏,对不对呀?最后,我们站起来,听着音乐把我们自己编的节奏连起来表演一次,好不好?”

四、结束。

师:“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些“小脚印”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好吗?”(教师带幼儿出活动室)。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八

一、游戏:到壮乡做客——教师扮演壮族“刘三姐”在壮族原生态音乐《壮乡春早》中带领幼儿感受壮乡丰收的气息,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讨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方式,并大胆地表述。

指导语:你都知道壮族人民哪些庆祝丰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担,在《大地飞歌》的音乐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拿扁担舞蹈。

指导语:跳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拿着扁担舞蹈吧。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自编扁担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赏原生态扁担舞的vcd,引导幼儿发现扁担舞的典型动作特点和节奏特点。

1、欣赏vcd中扁担舞的场面。

2、将幼儿分为“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两队,通过有趣的抢答游戏,引发幼儿说出扁担舞的特点。

指导语:

(1)扁担舞是一个人在舞蹈还是很多人在舞蹈?

(2)扁担舞的道具有哪些?

(3)跳舞时,扁担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敲打的?

(4)扁担敲打时,你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5)扁担要怎样拿才不会打到别人或自己?

六、师生共同学习扁担舞典型的打法。

1、讨论:我们能够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示扁担敲打的位置?

2、引导幼儿看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练习扁担敲打的位置和节奏。

3、教师按照图谱的节奏敲击大鼓,引导幼儿听鼓声跳扁担舞。

七、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在音乐《大地飞歌》中跳起欢快的扁担舞,并大胆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打法与节奏。

八、壮族传统游戏:碰蛋——进一步体验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九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图谱一张;。

(4)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音乐cd、节奏图谱。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站成圆|圈-- -- |;

(2 ) 1 2 3 | 2 2 3 |向中间|走-- -- |

3 2 3 | 4 2 3 |退回原|地-- -- |;

(3 ) 1 2 3 | 2 2 3 |向左旋|转-- -- |

3 2 3 | 4 2 3 |向右旋|转-- -- |;

(4 ) 1 2 3 |站成圈|向左旋|转-- -- |

2 2 3 |唱着歌|向右旋|转-- -- |

3 2 3 |手拉手|向中间|走-- -- |

4 2 3 |手拉手|退回原|地--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一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音乐、场地

1、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情绪。

2、复习舞蹈。

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注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快乐情绪。

3、学习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注意保持原位置。

2)学习圆上走队形。

教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注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伸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二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族民歌,歌曲前两个乐句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勾勒了明月初升的宁静夜色,我让学生边听录音范唱边看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带进了歌曲的意境中来了,不自觉地跟录音唱起来,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后面的乐句转为小快板,力度加强,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游玩耍的场面。我放一段孩子在做游戏的画面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自学歌曲,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学会了整首歌曲。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我让学生自找伙伴做转圆圈的游戏,让他们感受曲中欢快的情绪。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自学歌曲,小组做游戏的方法来教唱歌曲,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中学好歌曲,又提高了学生的歌唱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3)123|223|向左旋|转----|323|423|向右旋|转----|;(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223|唱着歌|向右旋|转----|323|手拉手|向中间|走----|423|手拉手|退回原|地----|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

教学重点:

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

教学重点:

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歌曲曲谱。

3.出示“xxx”“xxx”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的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歌曲。

5.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学生设计节奏型。

方案一:方案二:

木鱼:xxxx|xxxx|木鱼:xxx|xxxx|。

小钹:xxx|xxx|小钹:0x|0x。

堂鼓:xx|xx|堂鼓:xxxx|xxx|。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一欣赏过的〈阿细挑月〉作比较。

9.听上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段。

10.部分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次高潮。

教学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那么熟悉的声音也有那么有趣的变化,能更好得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会更加深了学生想感知音响、探索音响的兴趣。

但要注意的事,二年级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能力比较差,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提供及时地帮助和督促,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还要增加小组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地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实现互补。

还有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的仔细的观察学生,创设课堂交流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五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六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转圆圈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七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音乐cd、节奏图谱。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3 ) 1 2 3 | 2 2 3 | 向 左 旋 | 转 -- -- | 3 2 3 | 4 2 3 | 向 右 旋 | 转 -- -- | ; (4 ) 1 2 3 | 站 成 圈 | 向 左 旋 | 转 -- -- | 2 2 3 | 唱 着 歌 | 向 右 旋 | 转 -- -- | 3 2 3 | 手 拉 手 | 向 中 间 | 走 -- -- | 4 2 3 | 手 拉 手 | 退 回 原 | 地 --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相关范文推荐

    汽修厂促销活动方案(优秀21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到参与者的特点和需求,以提高活动参与度。不知道该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活动方案?以下是一些范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帮助。xx店圣诞(元旦〉欢

    候选律师事迹材料(实用15篇)

    事迹材料通过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等进行客观真实的陈述,向读者展现了一段有价值的历史经验。这是一份精心编写的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xx是云南盟志

    移动办公方案(通用19篇)

    计划书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承诺,它向他人展示了我们的思维和计划能力,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和精心准备。希望以下计划书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完

    班长申请书班长申请书班长申请书(热门17篇)

    最后,申请书的书写要认真审查,确保没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低级错误。不同种类的申请书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要求,下面是一些具体例子。敬爱的*老师:您好!我性格外向

    节约用水相关的讲话稿(热门18篇)

    好的讲话稿应该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通过论证和举例能够使听众更容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通过阅读这些讲话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精彩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如何组织主体部

    父亲节经典活动方案(通用18篇)

    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同时考虑到参与人员的需求和意见。以下是一些展示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升品牌形象,推

    数学学科组学年度学期总结(精选18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和总结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方向。在看完以下年度总结范文后,相信大家会对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亲子阅读创意活动方案大全(18篇)

    活动方案应该注重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共同学习和参考。“清凉一夏”已经在校报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发言稿(通用21篇)

    发言稿是演讲者表达自己观点、传递信息、引起共鸣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与听众互动。在这份发言稿集锦中,你可以找到各行各业的发言稿优秀范例。党员领导干部一

    大专毕业设计论文范文(17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它们是我们提升综合素质的有力工具。以下是几篇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建筑专业是一门以学习如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