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笔尘

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撰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来总结我们的实践过程和收获,以便更好地记录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一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xx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x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x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x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20xx年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20xx年实施项目x个,共x公里,截止20xx年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xx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xx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一是20xx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x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x人,见习岗位x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x人,辅警x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x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x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建成x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户,带动就业人数x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人,带动x人脱贫。

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20xx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x处,其中x个魅力庄园、x个精品庄园、x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x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x个,去年共完成x个村x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x户、面积x亩,签订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x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xx年正式更名为“xx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xx年,投资x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xx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x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x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20xx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20xx年x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月底确定将x乡连壁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方案。

》,并对连壁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x支,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x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x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xx年新栽植x万亩,提质增效x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达x万公斤,产值x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x亩,总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x个、百亩杂粮示范片x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x头(只),畜牧饲养量达x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x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一大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其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生态庄园发展到x家,其中规模最大的x大魅力庄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麻田顺康、鲜淼酒庄等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开发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等等。

3、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xx县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践证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xx年x月底,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x个,正常经营x个。其中按产业划分:种植业x个,蔬菜产业29个,林业x个,畜牧业x个,其他x个,年产值超过x亿元。自20xx年开始发展以来,截止目前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x个,共流转土地x亩,有效实现了家庭农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至20xx年,xx县职业中学、x学校、县农技推广中心和x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x人,专业技能型x人。

4、农村电商迅速发展。20xx年x月xx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我县大力实施电商本土化战略,截止目前已建成x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办了xx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村级服务店x个,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x%,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站体系。培育一麻袋、尚农、大侠等电商扶贫示范网店x家,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x人,发展电商和微商x户,带动了劳动就业x余人,核桃、茶叶、杂粮、手工艺品等x余种特色产品实现网上销售,20xx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完成x万元,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万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20xx年荒山造林绿化x万亩,河道堤防治理xkm,x个村庄实施了整村绿化工程,境内公路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x%,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达x%以上。全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条件。创建省级宜居示范村x个、市级宜居示范村x个,并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x轮园林村建设、污水处理、集体经济破零、创建“一村一品一主体”新路径等“八普及一创建”工程,累计投资x亿元。全县建成垃圾填埋场x座,其中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座,简易垃圾填埋场x座,覆盖了全部的村庄,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填埋、县监督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同时,对全县所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和“五洁净、六要六有”专项行动,围绕拆违、治乱、提质、达标四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3、改善生产条件。全年实施林业重点工程36项,新造林x万亩;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杆还田x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x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x%。

4、改善环保条件。我县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于20xx年,目前已完成x共x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x人,资金投入x万元。我县累计改造卫生厕所x座,无害化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x%,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注重民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1、实施文明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习“连壁精神”活动,组织全县x个乡镇x多个行政村两委主干深入连壁村;精心组织“红色xx·道德讲堂”活动,全县x个乡镇,x多个农村建成道德讲堂并举办近百场宣讲活动,累计有x万多农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幸福夕阳关爱行动”、困难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等志愿服务,机关单位广泛参与,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举办x余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节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20xx年,xx县县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xx,桐峪镇上武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xx年,xx县桐峪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有x个村镇被授予省、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2、将文化元素注入农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小花戏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村镇建设中,连续多年在基层村镇举办xx民歌小花戏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除了对基础设施、环境整治进行提档升级以外,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x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x多平米,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方面。

始终把“x大攻坚工程、x项专项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性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让x万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红土垴、东沟二期、东长义、易居苑小区x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可安置x户,x人;实施依托参与造林绿化快速脱贫、退耕还林政策定向脱贫、生态公益林管护帮扶脱贫“三个一批”工程,全县x名贫困人口依靠林业建设脱贫;构建了“以国家免、奖、助、贷、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为辅”的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培训贫困劳动力x人,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织密补牢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民生保障网”,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应保尽保。20xx年又有x万人可脱贫,x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预计到20xx年底,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面。

1、“三基建设”全面夯实。重点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工程、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农村党建九大工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坚持“三点发力”,推动全面过硬。一是提升组织力。培育x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整顿x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并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通过资源开发、股份经营等模式,x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二是提升凝聚力。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x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x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x人,村委班子成员x人,同步培养后备干部x人。三是提升保障力。乡村运转经费、党建经费足额拨付,乡镇干部岗位补贴、村两委主干基本报酬按标准兑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两轮危旧狭小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个、修缮x个,社区场所全部达标,其中x平米以上达x个。

2、平安建设得到强化。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农村防控体系,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了x个社区(农村)警务室。每日三次安排社区民警和派出所巡逻队按时、按规定进行定点和不定点巡逻,进一步加强社区(农村)的巡逻防控力度;通过网格系统共排查矛盾隐患x余件,就地化解x余件,其余全部导入调解渠道进行了化解;县信访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后,对一般问题当场咨询化解,对情况复杂适宜调解的信访件分类导入调解渠道处理,近年来,x%的信访案件均通过调解渠道化解。全县各类案件和事故明显下降、不安定因素逐年减少、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乡村建设。

3、县委对农村工作领导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特别是精准脱贫以来,我县把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工作力度,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出台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逐年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推动农村工作快速发展。

4、三农干部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实施“三农”干部培训工程,增强他们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本领能力。二是实施“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扩大视野选准选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三是实施“三农”干部安心工程,关心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感情留人;完善“三农”干部激励机制,畅通“三农”干部的晋升渠道,实现事业留人;加大对乡村运转经费、“三农”干部报酬待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待遇留人。同时在精神激励上重视和丰富对三农干部的荣誉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乡村振兴带来很大困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作为贫困山区,我县农村基础建设成本很高,困难重重。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均衡,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平川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2、农业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设施蔬菜产业看,xx县冬季较寒冷,地下环境比较复杂,菜农掌握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从杂粮产业看,近年受连年春季寒潮和市场下滑影响,出现“谷贵无米、谷贱伤农”现象,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挫。

3、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4、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全县除x个村外剩余村庄均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村民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废水中有机物质直接溶解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中氮、硫、磷的含量较高,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产生硫化氢、硫醇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在夏季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同时,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经常出现投入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

5、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6、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严格执行,尤其是财务制度。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农村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不到x%。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8、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已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核桃、设施蔬菜、中药材、杂粮、畜牧五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完善xx湖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九龙岗核桃产业文化基地、凤凰山核桃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建设x亩芹泉镇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和x万亩x中药材基地,努力创建全省功能农业示范县,探索以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主攻方向的xx特色功能农业发展新路径,结合杂粮基地、核桃园区建设,分别发展x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种养加贸等产业链条的各个层次的收益,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三是设计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强农惠农政策,给予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补贴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持续推进“八普及一创建”工作,完善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农房及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发展,同时按照“五洁净”、“六要六有”的标准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在农村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让农村不仅留住农村人,还要留住城里人来玩、来住、来发展产业。

3、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把xx红色绿色资源变成脱贫的资产。以我县获批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为载体,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对xx旅游基础设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在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景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快速提升我县旅游综合承载力,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成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康养度假、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发展区。

4、突出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一是主抓项目建设。把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精心编制、包装项目,充分挖掘我县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多,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二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经纪人。三是以核桃、杂粮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培育壮大一麻袋、田农宝等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县农民脱贫奔小康。

5、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对x国道沿线采煤区及桐粟线铁矿区破坏山体生态环境地区进行修复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6、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加快落实政策举措和帮扶机制,确保年底全县x个贫困村、x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突出产业脱贫“治本”功能,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重中之重,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等产业项目发展,进一步压实“五有”全覆盖,确保产业真正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和兜底扶贫,严格落实“三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三救助(个人缴费救助、大病关怀救助、特困人口特殊帮扶)”医保政策,筑起因病致贫返贫的牢固防线,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对低保、五保、残疾等特困群体应助尽助,为脱贫攻坚再战再胜提供坚强保障;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搬迁,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在加快推进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后续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减免项目税费、保障搬迁户权益,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方面问题。同时,同步启动奔小康工程,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决战小康同步谋划、系统推进,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7、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一是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二是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招考一批大学生到县、乡镇农技岗位任职;三是选派省市优秀技术骨干到县、乡挂职,为本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鼓励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优惠、产业支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8、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要以户为抓手、以村委基础、以乡镇为龙头,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丰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的创建载体,着力发挥好各类创建典型的排头兵作用,努力掀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高潮。引深xx“道德模范”、“xx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和善行义举榜建设活动,进一步健全好人评选、礼遇道德模范、帮扶困难道德模范机制,在乡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9、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推动工作高效落实。成立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和乡村振兴办,加强县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同时解决乡村振兴编制问题,配备工作人员,专职负责该项工作,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二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201x年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201x年实施项目x个,共x公里,截止201x年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x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1x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一是201x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x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x人,见习岗位x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x人,辅警x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x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x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建成x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户,带动就业人数x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人,带动x人脱贫。

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20xx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x处,其中x个魅力庄园、x个精品庄园、x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x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x个,去年共完成x个村x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x户、面积x亩,签订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x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1x年正式更名为“xx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1x年,投资x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1x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x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x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201x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201x年x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月底确定将x乡连壁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连壁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x支,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x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x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1x年新栽植x万亩,提质增效x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达x万公斤,产值x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x亩,总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x个、百亩杂粮示范片x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x头(只),畜牧饲养量达x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x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一大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其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生态庄园发展到x家,其中规模最大的x大魅力庄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麻田顺康、鲜淼酒庄等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开发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等等。

3、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xx县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践证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x年x月底,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x个,正常经营x个。其中按产业划分:种植业x个,蔬菜产业29个,林业x个,畜牧业x个,其他x个,年产值超过x亿元。自201x年开始发展以来,截止目前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x个,共流转土地x亩,有效实现了家庭农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至201x年,xx县职业中学、x学校、县农技推广中心和x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x人,专业技能型x人。

4、农村电商迅速发展。201x年x月xx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我县大力实施电商本土化战略,截止目前已建成x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办了xx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村级服务店x个,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x%,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站体系。培育一麻袋、尚农、大侠等电商扶贫示范网店x家,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x人,发展电商和微商x户,带动了劳动就业x余人,核桃、茶叶、杂粮、手工艺品等x余种特色产品实现网上销售,201x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完成x万元,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万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201x年荒山造林绿化x万亩,河道堤防治理xkm,x个村庄实施了整村绿化工程,境内公路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x%,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达x%以上。全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条件。创建省级宜居示范村x个、市级宜居示范村x个,并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x轮园林村建设、污水处理、集体经济破零、创建“一村一品一主体”新路径等“八普及一创建”工程,累计投资x亿元。全县建成垃圾填埋场x座,其中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座,简易垃圾填埋场x座,覆盖了全部的村庄,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填埋、县监督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同时,对全县所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和“五洁净、六要六有”专项行动,围绕拆违、治乱、提质、达标四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3、改善生产条件。全年实施林业重点工程36项,新造林x万亩;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杆还田x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x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x%。

4、改善环保条件。我县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于201x年,目前已完成x共x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x人,资金投入x万元。我县累计改造卫生厕所x座,无害化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x%,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注重民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1、实施文明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习“连壁精神”活动,组织全县x个乡镇x多个行政村两委主干深入连壁村;精心组织“红色xx·道德讲堂”活动,全县x个乡镇,x多个农村建成道德讲堂并举办近百场宣讲活动,累计有x万多农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幸福夕阳关爱行动”、困难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等志愿服务,机关单位广泛参与,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举办x余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节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201x年,xx县县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1x,桐峪镇上武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1x年,xx县桐峪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有x个村镇被授予省、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2、将文化元素注入农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小花戏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村镇建设中,连续多年在基层村镇举办xx民歌小花戏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除了对基础设施、环境整治进行提档升级以外,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x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x多平米,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方面。

始终把“x大攻坚工程、x项专项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性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让x万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红土垴、东沟二期、东长义、易居苑小区x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可安置x户,x人;实施依托参与造林绿化快速脱贫、退耕还林政策定向脱贫、生态公益林管护帮扶脱贫“三个一批”工程,全县x名贫困人口依靠林业建设脱贫;构建了“以国家免、奖、助、贷、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为辅”的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培训贫困劳动力x人,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织密补牢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民生保障网”,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应保尽保。201x年又有x万人可脱贫,x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预计到201x年底,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面。

1、“三基建设”全面夯实。重点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工程、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农村党建九大工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坚持“三点发力”,推动全面过硬。一是提升组织力。培育x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整顿x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并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通过资源开发、股份经营等模式,x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二是提升凝聚力。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x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x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x人,村委班子成员x人,同步培养后备干部x人。三是提升保障力。乡村运转经费、党建经费足额拨付,乡镇干部岗位补贴、村两委主干基本报酬按标准兑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两轮危旧狭小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个、修缮x个,社区场所全部达标,其中x平米以上达x个。

2、平安建设得到强化。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农村防控体系,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了x个社区(农村)警务室。每日三次安排社区民警和派出所巡逻队按时、按规定进行定点和不定点巡逻,进一步加强社区(农村)的巡逻防控力度;通过网格系统共排查矛盾隐患x余件,就地化解x余件,其余全部导入调解渠道进行了化解;县信访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后,对一般问题当场咨询化解,对情况复杂适宜调解的信访件分类导入调解渠道处理,近年来,x%的信访案件均通过调解渠道化解。全县各类案件和事故明显下降、不安定因素逐年减少、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乡村建设。

3、县委对农村工作领导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特别是精准脱贫以来,我县把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工作力度,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出台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逐年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推动农村工作快速发展。

4、三农干部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实施“三农”干部培训工程,增强他们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本领能力。二是实施“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扩大视野选准选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三是实施“三农”干部安心工程,关心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感情留人;完善“三农”干部激励机制,畅通“三农”干部的晋升渠道,实现事业留人;加大对乡村运转经费、“三农”干部报酬待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待遇留人。同时在精神激励上重视和丰富对三农干部的荣誉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三

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1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xx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x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x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x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201x年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201x年实施项目x个,共x公里,截止201x年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x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1x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一是201x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x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x人,见习岗位x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x人,辅警x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x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x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建成x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户,带动就业人数x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人,带动x人脱贫。

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x处,其中x个魅力庄园、x个精品庄园、x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x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x个,去年共完成x个村x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x户、面积x亩,签订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x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1x年正式更名为“xx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1x年,投资x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1x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x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x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201x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201x年x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月底确定将x乡连壁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连壁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x支,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x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x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1x年新栽植x万亩,提质增效x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达x万公斤,产值x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x亩,总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x个、百亩杂粮示范片x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x头(只),畜牧饲养量达x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x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业x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其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生态庄园发展到x家,其中规模最大的x大魅力庄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麻田顺康、鲜淼酒庄等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开发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等等。

3、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xx县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践证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x年x月底,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x个,正常经营x个。其中按产业划分:种植业x个,蔬菜产业29个,林业x个,畜牧业x个,其他x个,年产值超过x亿元。自201x年开始发展以来,截止目前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x个,共流转土地x亩,有效实现了家庭农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至201x年,xx县职业中学、x学校、县农技推广中心和x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x人,专业技能型x人。

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万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201x年荒山造林绿化x万亩,河道堤防治理xkm,x个村庄实施了整村绿化工程,境内公路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x%,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达x%以上。全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条件。创建省级宜居示范村x个、市级宜居示范村x个,并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x轮园林村建设、污水处理、集体经济破零、创建“一村一品一主体”新路径等“八普及一创建”工程,累计投资x亿元。全县建成垃圾填埋场x座,其中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座,简易垃圾填埋场x座,覆盖了全部的村庄,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填埋、县监督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同时,对全县所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和“五洁净、六要六有”专项行动,围绕拆违、治乱、提质、达标四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3、改善生产条件。全年实施林业重点工程36项,新造林x万亩;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杆还田x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x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x%。

4、改善环保条件。我县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于201x年,目前已完成x共x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x人,资金投入x万元。我县累计改造卫生厕所x座,无害化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x%,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注重民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1、实施文明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习“连壁精神”活动,组织全县x个乡镇x多个行政村两委主干深入连壁村;精心组织“红色xx·道德讲堂”活动,全县x个乡镇,x多个农村建成道德讲堂并举办近百场宣讲活动,累计有x万多农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幸福夕阳关爱行动”、困难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等志愿服务,机关单位广泛参与,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举办x余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节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201x年,xx县县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1x,桐峪镇上武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1x年,xx县桐峪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有x个村镇被授予省、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务和文化建设,x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x多平米,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方面。

始终把“x大攻坚工程、x项专项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性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让x万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红土垴、东沟二期、东长义、易居苑小区x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可安置x户,x人;实施依托参与造林绿化快速脱贫、退耕还林政策定向脱贫、生态公益林管护帮扶脱贫“三个一批”工程,全县x名贫困人口依靠林业建设脱贫;构建了“以国家免、奖、助、贷、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为辅”的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培训贫困劳动力x人,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织密补牢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民生保障网”,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应保尽保。201x年又有x万人可脱贫,x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预计到201x年底,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面。

破零。二是提升凝聚力。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x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x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x人,村委班子成员x人,同步培养后备干部x人。三是提升保障力。乡村运转经费、党建经费足额拨付,乡镇干部岗位补贴、村两委主干基本报酬按标准兑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两轮危旧狭小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个、修缮x个,社区场所全部达标,其中x平米以上达x个。

2、平安建设得到强化。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农村防控体系,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了x个社区(农村)警务室。每日三次安排社区民警和派出所巡逻队按时、按规定进行定点和不定点巡逻,进一步加强社区(农村)的巡逻防控力度;通过网格系统共排查矛盾隐患x余件,就地化解x余件,其余全部导入调解渠道进行了化解;县信访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后,对一般问题当场咨询化解,对情况复杂适宜调解的信访件分类导入调解渠道处理,近年来,x%的信访案件均通过调解渠道化解。全县各类案件和事故明显下降、不安定因素逐年减少、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乡村建设。

3、县委对农村工作领导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特别是精准脱贫以来,我县把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工作力度,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出台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逐年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推动农村工作快速发展。

4、三农干部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实施“三农”干部培训工程,增强他们贯。

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本领能力。二是实施“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扩大视野选准选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三是实施“三农”干部安心工程,关心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感情留人;完善“三农”干部激励机制,畅通“三农”干部的晋升渠道,实现事业留人;加大对乡村运转经费、“三农”干部报酬待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待遇留人。同时在精神激励上重视和丰富对三农干部的荣誉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乡村振兴带来很大困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作为贫困山区,我县农村基础建设成本很高,困难重重。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均衡,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平川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2、农业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设施蔬菜产业看,xx县冬季较寒冷,地下环境比较复杂,菜农掌握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从杂粮产业看,近年受连年春季寒潮和市场下滑影响,出现“谷贵无米、谷贱伤农”现象,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挫。

3、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

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4、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全县除x个村外剩余村庄均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村民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废水中有机物质直接溶解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中氮、硫、磷的含量较高,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产生硫化氢、硫醇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在夏季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同时,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经常出现投入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

5、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6、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严格执行,尤其是财务制度。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农村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不到x%。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8、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已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药材基地,努力创建全省功能农业示范县,探索以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主攻方向的xx特色功能农业发展新路径,结合杂粮基地、核桃园区建设,分别发展x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种养加贸等产业链条的各个层次的收益,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三是设计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强农惠农政策,给予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补贴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持续推进“八普及一创建”工作,完善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农房及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发展,同时按照“五洁净”、“六要六有”的标准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在农村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让农村不仅留住农村人,还要留住城里人来玩、来住、来发展产业。

3、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把xx红色绿色资源变成脱贫的资产。以我县获批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为载体,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对xx旅游基础设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在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景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快速提升我县旅游综合承载力,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成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康养度假、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发展区。

4、突出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一是主抓项目建设。把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精心编制、包装项目,充分挖掘我县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多,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二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经纪人。三是以核桃、杂粮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培育壮大一麻袋、田农宝等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县农民脱贫奔小康。

5、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对x国道沿线采煤区及桐粟线铁矿区破坏山体生态环境地区进行修复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6、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加快落实政策举措和帮扶机制,确保年底全县125个贫困村、3805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突出产业脱贫“治本”功能,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重中之重,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等产业项目发展,进一步压实“五有”全覆盖,确保产业真正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和兜底扶贫,严格落实“三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三救助(个人缴费救助、大病关怀救助、特困人口特殊帮扶)”医保政策,筑起因病致贫返贫的牢固防线,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对低保、五保、残疾等特困群体应助尽助,为脱贫攻坚再战再胜提供坚强保障;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搬迁,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在加快推进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后续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减免项目税费、保障搬迁户权益,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方面问题。同时,同步启动奔小康工程,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决战小康同步谋划、系统推进,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7、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一是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二是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招考一批大学生到县、乡镇农技岗位任职;三是选派省市优秀技术骨干到县、乡挂职,为本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鼓励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优惠、产业支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8、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要以户为抓手、以村委基础、以乡镇为龙头,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丰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的创建载体,着力发挥好各类创建典型的排头兵作用,努力掀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高潮。引深xx“道德模范”、“xx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和善行义举榜建设活动,进一步健全好人评选、礼遇道德模范、帮扶困难道德模范机制,在乡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9、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推动工作高效落实。成立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和乡村振兴办,加强县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同时解决乡村振兴编制问题,配备工作人员,专职负责该项工作,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2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安排,10月10日,由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常委会各位副主任、部分组成人员、委办负责人、人大代表和机关科级干部组成调研组,在县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的配合下,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县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落实,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了良好开局、成效显著。

了有效借鉴。

(二)围绕冲刺清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6.24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3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54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3+3”冲刺清零、“十查十看十补课”和“六大行动”,对1320户长期闲置房屋进行了拆除,1635户易地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3388户贫困户饮水不稳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劝返复学学生8名,送特。

教学。

校就读残疾儿童25名,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达到100%,新纳入低保1217人,新增特困供养19人,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9308万元,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增收产业,贫困群众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

箱(桶)1005个,全面推行“户积存、村收集、乡镇转运、县(片区)处置”的农村垃圾处置模式,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全域推进“风貌革命”。以55个清洁村庄创建为牵引,精心培育“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示范村。积极推进农村废弃危旧庄基拆除复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四旁”绿化,有效改善了环境面貌。统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六项行动”,农村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强化支持保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作为核心要素,统筹用力,多措并举,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加快产业振兴。认真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扎实推进“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提升年”活动,精心筹办并组织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启动实施赛园赛果活动,全县新建果园2087亩,补植补栽1.7万亩,搭建日光温室114座、钢架大棚308座,种植设施西瓜1.68万亩、露地蔬菜1.44万亩,引进“平凉红牛”基础母牛1657头,订购红安格斯良种基础母牛**头,特色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量化配股财政支农资金5140.4万元,带动全县187个村参与“三变”改革,实现分红767.2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38.84万元。推进人才振兴。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健全完善人才引培机制,举办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2期,培训各类乡土人才3000多人次。聘任17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15名农村致富能人、经纪人、技术能手为科技特派员,建办科技示范基地(点)20个,有效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分别增至22户、76家。促进文化振兴。持续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三下乡”、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充分发挥乡村红白理事会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得到初步扭转。注重生态振兴。强力实施农村环境保护攻坚战,切实加大秸秆禁烧、畜禽粪污和农膜尾菜污染治理力度,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二、主要问题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县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谋划早、抓得实、效果好,成效令人满意。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农村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步履维艰,整体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作用还不够强。二是农村劳动力趋于老化弱化且较为短缺,持续推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乏充裕的人才保障。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施中资金需求量大,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四是近年来一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投入不足,道路硬化率偏低,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五是宣传引导不够到位,农村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足,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个别环节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

规划先行、点面结合、精准用力、有序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力求凸显泾川特色、创造泾川经验,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一)推进产业振兴,促使产业培育向产业兴旺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产业互补性的需要,坚持果品、畜牧、瓜菜、乡村旅游一体支持、统筹推进原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在果品产业提质管理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持续扩大矮化密植新品种果树栽植面积,积极开展老果园、残次果园的更新换代,促进弃管果园向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序流转。要加大果园防灾体系建设,加强防雹网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果品产业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果品在适应现代果业发展中再上新台阶。二要在畜牧产业养殖扩量上再做探索。要以市场选择为主,高度重视牛、猪、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农户养殖的有效工作量合理确定饲养数量,确保分户养殖效益最大化;继续鼓励、扶持农户适度规模养殖,逐步走向专业养殖,保障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三要在蔬菜产业转型提销上找准出路。在丰富“菜篮子”的基础上,借鉴苹果、红牛发展经验,发展大宗产品,通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整乡整县一品突破。支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真正实现地理标志商标及其标志产品产量更大、卖得更多、收入更好。四要在乡村旅游促进增收上做好文章。要在突出重点、内涵提升、宣传推介、整体链接上多做文章,把城市消费者对美好乡村的向往需求与乡村供给结合起来,以旅游业带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三变”改革,带动消费,提供就业,促进区域群众增加收入。

(二)推进人才振兴,促使劳务输出向人才回流转变。要从学校,从青少年抓起,培养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树立致力乡村繁荣、奉献乡村振兴的价值观。通过兴办家庭农场、扶贫农场、扶贫车间、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平台。用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效益,吸引一大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积极鼓励、宣传、引导优秀返乡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队伍,激发其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智慧热情。要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致富能人领办产业园、创业园、创新园,建办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要持续加强职业培训,不断培育更多更好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完善实施村组干部培养规划,保障和提高村组干部待遇,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三)推进文化振兴,促使社会道德向乡风文明转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塑乡规民约,倡导公序良俗,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新时代优秀乡村文化和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经济振兴的文化支撑点。要深入挖掘乡土优秀文化人才,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要抓好德治,不断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抓好法治,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抓好自治,教育引导村民依法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四)推进生态振兴,促使环境改善向生态宜居转变。

行动”。有序推进“一户一宅”政策落实,注意把握好村庄保留与搬迁的关系,农户住宅保留与改造、拆迁与新建的关系,注重突出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防止大拆大建,乱修乱建、侵占多占。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要传承泾川造林绿化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塬面、山地、沟壑、村庄、道路整体绿化,做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家家有果,建设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四

xx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股改+拆违+引进新业态”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更强,经济薄弱村彻底转变。结合城南新城开发建设,统筹谋划各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村(居)民致富。

一、村居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

街道共有25个村(居)、3个纯城市社区,另外有齐鲁石化2个社区在辖区范围内。25个村居中,有3个村居(西夏、车站、山王)集体收入比较好,年均收入在100万以上。收入来源,西夏主要是齐鲁石化、华能电厂等大企业占地,从用电用水等给予部分政策支持,和租占地费用;车站、山王是两个城中村,主要靠房屋租赁费用。有19个村居集体收入在10万至100万之间,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村居周边工业企业租地费。有1个村居(安乐店)集体收入在10万以下,3万以上,仅为7.82万元,主要来源为承包地租金。另外,有2个村居(陈家、矮槐)在3万以下,收入来源全部是上级补助资金,为经济薄弱村,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合同不规范(期限长、没经民主议事程序)个别人长期占用集体资产等问题、租赁承包费用低等原因,集体资产价值流失比较严重,热门思想汇报集体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

(一)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xx街道自开始,以安里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在25个村居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除车站社区以外,其余24个村居已完成改革工作。共核实村居集体总资产约20.19亿元、集体土地约2471万平方米(折亩数约37065亩),经过身份认定,共确定享受集体经济股份的村居民24141名,经过股权量化,共有约16.37亿元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能够用于经营产生经济收益)被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人。已有安里、渠村、杨家、仉行、窝托5个村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其余村居正在积极办理中。经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村(居)民对集体资产有多少、分别是什么非常清楚,堵住了被侵占、被挪用、流失的漏洞。最主要的一点,提高了集体资产的预期收益。

(二)拆违促进集体经济发展。xx年,我们通过拆违,拆除了75万平,为各村居拆除腾空大量可用建设土地。同时在拆违过程中,一并进行了经济承包合同的理顺,对那些明显不合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土地和院落收归村集体或重新发包。范文内容地图比如杨家社区,分别对拆违拆出的3个地块规划了农贸市场、邻里中心、沿街商铺等项目,进行对外租赁经营,预计大幅提升集体收入500~600万元。

(三)积极策划新业态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xx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组建村居集体资产运营中心,加强村居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协助村居股份合作社规划产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现代农业、娱乐中心等建设,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重点推进的村集体项目主要有6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在渠村违建腾空区,结合生态防护林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城南市民休闲中心,集室内休闲、体育运动等于一身,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40万元左右。

二是在矮槐村,利用交通优势,规划建设智慧仓储项目,利用拆违治乱腾空的土地约130亩,初步规划建设仓储面积约40000平米,分两期建设,预计投资60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后可疏导齐园农贸市场的副食产品等物资的储存,为齐园农贸市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配套。同时,矮槐村借助乌河整治的机会,发挥乌河生态资源的优势,远期规划乡村旅游景点。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90万元。

三是对华能xx电厂西侧窝托社区的山体进行复垦利用,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标准化停车场。

四是以安里村生态园为辐射点,北至南外环、东至淄江路、南至安里生态园南路、西至辛朱路,包括安里、王朱、仉行等村,涵盖森林公园、特色农业、文体特色产业以及蚯蚓养殖等,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服务、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田园综合体。综合体内建设联动棚,将安里村各户初具规模的葡萄种植引入综合体内,实现村民致富、品种优化、统一管理,绿色生态。待综合体发展成熟后,将范围扩大至王朱村,同时引入渠村煎饼等食品加工业。带动城南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五是在山王社区违建腾空区,规划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项目,预计建设260个车位的智能立体停车场,预计投资900万元。服务周边餐饮、小区居民停车,极大缓解牛山路及周边小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投入使用后山王集体收入年增收5万元,后固定资产全部移交山王社区。规划建设城市休闲娱乐综合体项目,位于牛山路与山王路交叉口,预计投资万元,由股东和集体集资,规划建设特色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项目。投入使用后,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

六是在杨家社区拆违腾空区,加快推进农贸市场、邻里中心建设,其中杨家农贸市场项目位于一诺路以西、牛山路以南,占地面积约20亩。通过股东集资1.5万元/人,共集资1000万元进行开发。现已开工建设,预计7月份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200万元。杨家社区邻里中心项目位于牛山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2亩,预计投资1300万元,由集体和股东集资建设,范文写作现已开始施工,预计年底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两个项目,集资分红回报率保守估计不低于15%,平均每位股民增收1万元。

一是村居可用土地资源较少。土地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大多数村居可用建设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二是在建项目的手续问题。由于xx街道整个辖区位于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上,必须在保护好水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方能开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立项问题较难解决。

三是发展思路不明。部分村居受困各类因素影响,发展思路不明确,没有好的`发展项目。

四是政策扶持方面。一方面,上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流动性资金,靠自身建设集体项目难度较大,需上级出台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存在政策障碍。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土地利用方面缺乏政策依据和支撑。

一是在完善组织功能方面。应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功能作用,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运营。在经营模式创新上,借鉴江浙一带“股改+小微产业园"模式等成型经验,利用好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般、top100范文排行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与承包大户、技术能人、企业等联合与合作,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

二是工商注册登记方面。一方面,工商注册程序繁琐,目前,经济股份合作社仍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注册登记,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工商注册登记后税费负担过重。登记注册后,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面临税费的问题。合作社办理工商登记后共需缴纳房产税、租赁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红利税等十余项税费,xx街道目前集体资产20.19亿元,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支持,将面临缴纳超过1个亿的税费。另外,村居委会还负担着社区治安、卫生、教育等公共职能,其运转经费仍由合作社列支,应当制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对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中用于村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的部分,实行税前列支。

三是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方面。构建统一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出租和集体资产变卖处置、集体工程项目购建等,提供正规的公共交易平台。

四是政策扶持层面。一方面,加大上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利用村居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需加快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五

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精神,_月__日,年轻干部班第四学习小组_人,赴__镇坳上村、__村、__村进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概况。

__镇地处边陲,富河下游南岸,东往、西接城关、南临、北靠,与__省__市五个乡镇接壤,属省际边界“口子镇”、东大门。__省道、铁路、__高速、__高速(在建)穿境而过,“高铁”专线站建成运营。是一个交通发达、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的农业大镇。全镇版图面积__平方公里,下辖__个村,总人口_万人,拥有耕地__亩、山场__亩、水面__亩。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农业大镇,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酒厂白酒生产基地。

__镇坳上村、__村及__村,都是__镇的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初期因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匮乏导致集体经济落后,且因居民外迁比重较高,造成农村无人劳作,发展资源大量浪费,因病、因残等多种致贫原因导致整个村贫困,但在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在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带动下,这些村已经分别整村脱贫出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产业精准脱贫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总体要求。

__镇的当前的总体布局是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活镇、商贸富镇”为总目标,以做大做强酒业和畅和竹业园区为着力点,精心打造新老两街品味,加快推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统筹推进镇域产业升级、空间优化、项目建设和体制创新,逐步实现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产城发展集约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辐射效应的新型小城镇,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至,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达2万人,城镇化率达36%,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转型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城镇功能配套明显增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生态宜居、产城融合、享誉世界的劲酒之城、旅游之乡。

三、主要发现。

调研过程中,通过与镇村相关领导的座谈以及实地走访查看,自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__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结合实际,全面规划了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秀美和谐新。

1、党建引领:坚持党建第一政绩,促进组织振兴。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派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村当支部书记。创新抓好“党建引领、活力村庄”试点工作,以榜样力量激发党员干部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情。规范村庄理事会建设,支持和保障理事会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开展自治活动,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维护村庄稳定、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构建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2、产业发展:始终把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突破口,继续着力打造“三个产业示范带”,打造中药材基地“示范带”,大力发展以腊米为主导,多种类中药材种植结合,实现长短结合,长久收益,围绕腊米做好“文章”,腊米作为__镇的传统种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技术,且经市场调研,近期市场行情较为稳定,所以下一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到达到2万亩规模;同时计划发展腊米种苗培育基地,成立培训中心,实现统防统治,推动发展腊米深加工,真正做到规模化,品牌化,把腊米打造成为__镇的地理性标志品牌;打造旅游产业“示范带”,依托工业旅游,石佛泉洞、石田古驿等旅游景点资源,借助交通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结合“腊米”名片,真正把__镇打造成为“有氧健康特色小镇”;打造工业企业“示范带”,就是以酒厂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建成有机肥厂,依托工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3、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第一位置,促进环境振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挺在最优先的位置上。按照“整洁是基础、美丽是特色、和谐是根本、宜居是目的”的要求,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土治气”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工程。加大绿色保护力度,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占道路问题。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设鸟语花香、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4、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摆在压倒性位置,稳扎稳打,做足绣花功夫,确保群众高质量脱贫。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投入,把修路、电网改造、绿化美化、公益设施、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汽的目标,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感受到党和政府释放出的民生“温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道德模范”评选,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四、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分析该镇在发展振兴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水平加快提升,城市人口比例从1960年的33%上升到20的54%,城镇化率从的36%攀升至年的57.4%。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提升,带来的是农村人口的锐减。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城市定居。农村更多是“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组成的“空壳村”,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乡村人口结构,农村活力越来越小。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归根结底需要人、需要更多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和更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复合型人才和“工匠”型的专业人才。农村是否有活力,核心是人,关键看人才。但现实是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以村干部为例,现在村干部待遇低,村里工作任务繁重,学历高、能力强、素质好的年轻人不愿回来当村干部,村级组织存在后备干部不足、无人愿干的尴尬局面。如何吸引人才回流是当前应该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

2、产业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基底有多牢固、有多厚实,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大厦能有多高、能有多宏伟。这也是为什么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把产业兴旺摆在第一位。就目前__镇农村产业而言,旅游产业、特色种养产业等等,农业产业结构不优、层次较低,三产融合做得不够。比如,__镇__村的土地虽说有1300多亩,但其中800多亩都是山地,在种养产业用地方面受到制约,在种植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适合山地种养的品种。另外在全镇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吴茱萸、金丝皇菊、丹参、知母等种植产业,后期必须要有配套的深加工项目,真正做到三产融合,否则仅靠售卖这些种养产品,要实现乡村振兴,远远不够。

3、土地与规划问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对中国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大量的土地闲置或流转,土地没有发挥最大化价值。就大多数乡村而言,农民依靠的更多是土地,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将是乡村振兴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村庄规划跟不上,功能布局不优化,村庄无序建设,土地粗放利用,村庄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没有特色韵味,让人记不住乡愁。

4、资金问题。镇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前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就__镇而言,财政增长渠道窄,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还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致使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困难。同时,村级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比如,村干部的工资,财政只保障一半,其余部分靠村集体自筹,此外村庄保洁、路灯电费等村级公共服务支出也没有全额纳入财政转移支付范围。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对经济发展思考不多,项目建设几乎空白,造成很多村集体支出压力大。

5、公共服务问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极为匮乏,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公共服务往上集中,农民被迫进城。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的美好生活。农民的衣食住行上学就医养老等公共服务不解决好,乡村振兴就谈不上有质量。

6、环境问题。生态宜居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虽然__镇的交通区位在全县优越,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自然资源也比较优裕。但该镇也由于道路交通便捷,大型货车车流量很大,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等问题持续存在,同时由于该镇村落距离较远,部分村都在山林脚下,生活垃圾污染在该镇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污染问题不解决好,生态宜居就是空话。

五、对策与建议。

(一)让产业旺起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第一位。不过,目前__镇的现状是产业有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当前要快速地把资源变资金,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让产业快速旺起来,主要发展万亩腊米,万头藏香猪,万亩油菜,万亩果园、茶园、苎麻园,及200万棒食用菌基地。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品一特,一特一优”,保证有劳动力的农民有业就。

(二)让乡愁浓起来。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乡村的模样不尽相同,可以是幸福生活的家园,也可以是休闲旅游的乐园。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是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产业、文化、管理、服务,实现净化、绿化、文化、亮化,将农村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1、让基础设施硬起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是简单地按“村庄建设”或者“新房建设”,而是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既要美化农村环境,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现在的农村现状还存在着资金短缺,建设缓慢的问题,农村垃圾污水建设和运行管护相对滞后问题。所以文明乡村建设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坚持不懈地完善地方的基础设施,要让基础设施硬起来,能足够支撑美丽的乡村发展。

2、让公共服务体系全起来。(1)要想乡村振兴,就要缩小城乡差距,要完善乡村的医疗卫生,能使全职医生培养得起来,留得住,实现得了,必须建设健全的医疗体系,提高全职医生的待遇,提升医疗水平。保证乡村的农民都能享受全职医生医疗服务,乡村的慢性病也能得到医疗的保障。(2)缩小城乡差距,要扩大镇区的基础教育,彻底解决大校制、大班制。要储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化教育环境,倡导师德德风,尊师重教,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城里的教育,孩子是未来,也是希望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先。(3)充分体现交通优势。想致富,先修路,农村兴,交通便。希望村里老百姓也能享受公交带来的便捷,而不再是“村村通”。(4)以镇区为单位增加养老投入。乡村振兴,老有所养,特别是乡村的现状,孩子们为了谋生,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的问题也是乡村的大问题,也是社会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要加大养老机构的硬件建设和力量配备,队伍建设,让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3、让环境美起来。让山绿起来,让水清起来,让天蓝起来,让地肥起来,让村庄美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领头雁作用,让党员的身影自然地活跃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大家的事大家办,制定可行的乡规民约;发挥村庄理事会的理事作用,把一些急需解决和难解决的问题,发展问题,让理事会成员主动作为,主动谋划,主动实施,使各项事宜快速推进。

4、让农耕文化传起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并不是要摧毁旧的农耕文明,要以改造为主,以新建为辅,突出农味、土味、原生态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农耕文明的国家,农耕文化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对古老建筑、古树名木,尽量不改变地形地貌、道路水系,不破坏植被,突出农味、土味、原生态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1)鼓励更多乡土文化资源进村。依托文化礼堂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民新的文化需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充足,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丰富,要经常送戏下乡,为乡村百姓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2)把乡土文化传承下去,留住乡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深化对乡村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深入挖掘、继承泥土里酝酿的独有文化,增强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信心,广袤的农村大地培育出了大量的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车灯、手工油面、鱼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传承和发展双赢,让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3)易风易俗过出生活新滋味。坚持用百姓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通过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成为乡风主流,把老百姓身边的好故事、好榜样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让新风尚在广阔乡村生根发芽。

(三)让农民富起来。乡村振兴,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那么该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呢?一是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二是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三是让集体经济壮起来。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乡村振兴,既要立足于富农户,又要立足于壮集体。

(四)让人才动起来。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亲的人更有信心,让愿意返乡创业的能人更有决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六

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乡村振兴带来很大困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作为贫困山区,我县农村基础建设成本很高,困难重重。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均衡,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平川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2、农业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设施蔬菜产业看,xx县冬季较寒冷,地下环境比较复杂,菜农掌握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从杂粮产业看,近年受连年春季寒潮和市场下滑影响,出现“谷贵无米、谷贱伤农”现象,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挫。

3、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4、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全县除x个村外剩余村庄均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村民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废水中有机物质直接溶解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中氮、硫、磷的含量较高,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产生硫化氢、硫醇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在夏季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同时,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经常出现投入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

5、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6、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严格执行,尤其是财务制度。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农村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不到x%。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8、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已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七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八

为扎实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分别深入到xx、xx、xx、xx、xx等镇街,对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又组织召开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县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落实,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由县发改委牵头,已编制出台《xx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xx—2022年)》。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四五”土地整治规划,强化城乡统筹规划,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积极做好与现代化农业、城乡融合、特色小镇、美丽田园乡村、农村产权等规划的衔接工作。经过县域协调、镇村酝酿统筹,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了xx镇的xx村、xx村、xx村作为试点村庄开展我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xx镇和xx镇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国土空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xx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列入部级名录,省级首批补助资金近xx亿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扎实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已完成造林xx亩,农田林网xx万亩,四旁植树xx万株、森林抚育xx万亩,另有xx绿美村庄建设正在快速进行。全域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为建设“颜值”与“内涵”并重的美丽xx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我县“农”字招牌作用、积极挖掘“特”字带动潜力、不断打造“商”字专属品牌。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生态虾稻、高效园艺和休闲农业、数字农业“2+2”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全县虾稻共生总面积达xx万亩,高效园艺种植面积xx万亩,xx镇xx村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xx镇xx村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xx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建成xx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xx万亩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旅融合工作,并在全县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加分中予以体现。编制了《xx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坚持以“3221”品牌创建为目标,以“一南一北”两个区域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建设。xx社区、xx村、xx社区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聘任旅游发展顾问,建立旅游专家智库;实施“牛师傅耕耘计划”,聘请高校、第三方专家团队作为“牛师傅”,指导我县乡村旅游区建设和发展。xx镇共整治土地xx万余亩,用于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并出台支持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相关政策;xx镇xx村与县平台公司共同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高标准打造田园综合体。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原有已建成xx个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上,再打造xx个左右的美丽宜居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xx%以上。实施县域污水一体化工程,目前xx、xx污水处理厂以及xx、xx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合计建设污水管网超xx公里。xx水处理厂xx万吨/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配套污水管网已经完成约xx公里,计划xx月底前建成并通水运行。

截止xxxx年底已有xx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xx%,自然村覆盖率达到xx%,农户覆盖率达xx%。xxxx年拟新建xx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管网xx公里,预计投入xx万元,覆盖新的行政村xx个,项目建成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xx%。xxxx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有xxxx和xxxx,目前这xx条黑臭水体已基本完成治理工作。xx县xxxx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xx条,涉及xx、xx等镇街,整治长度xx公里,计划投资xx万元。xxxx年实施xx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投资xx万元,涉及xx镇xx村、xx村。小流域面积共计xx平方公里,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xx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目标完成率达xx%。健全三级河长制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为盱眙县总河长,县委、县政府xx位领导分别担任全县xx条(个)重要河湖河长,全县镇(街道)河长xx名、村级河长xx名。

按照“进城、入镇、留村”原则,坚持把危房户、砖泥房户、丘陵高岗饮用水困难户和“三道两区”周边矮旧房户作为优先改善对象。对四类重点对象户,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通过危房改造、政府托底安置等方式改善其住房条件。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建设xx镇xx小区、xx社区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对规划发展村庄进行新建翻建或改造提升,用于搬迁群众“留村”安置。xx年来共改善农户xx余户,xx个农房改善项目竣工交付。

常态化在冬至、除夕、中元节、清明节等重要祭祀期间,引导群众摒弃焚烧冥币等祭扫陋习,倡导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对占用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和未经批准建设的xx家公益性公墓发出停止运营、停止扩建、停止销售的通知;拆除超大超豪华墓xx座、停建超大超豪华墓xx座、改造超大超豪华墓xx座、整治xx座散葬坟墓。全县所有农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均达到xx平米以上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有“四室七个一”,借助良好的硬件设施,举办文化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普讲座,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达xx%。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xx万元,对全县xx个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达到了“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完成xx镇和xx镇敬老院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双提升工作试点,积极推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有序开展。

我县建成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三馆以及镇街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xx个镇街设有综合文化站,xx个村(社区)设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设施全覆盖。今年,根据民生实事要求新建xx个公益放映厅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镇(街)以“一乡一特”为要求,精心组织文艺演出、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文体活动、骨干培训,鼓励引导业余文艺团队节目出新。

依托“法律七进”,共开展反邪教、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xx余场,共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解答群众疑惑xx余条。开展xx场“百场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活动”。结合各村实际,多点多面多形式打造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栏等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实现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xx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xx家、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xx家。xx县xx个村(社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xx名,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民法典活动达xx余场。积极实施“网格+普法”,定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活动,送法进村入户到田头,向群众宣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选强配优法律顾问人员,由xx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律师分别挂钩,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从“有形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转变。

xxxx年县科技局投入资金xx万元组织实施苏北科技专项项目,共有xx家优秀涉农企业单位申报,其中“xxxx”等xx个富民强县项目以及“xxxx”等xx个科技帮扶项目成功立项。针对产业结构和业态比较单一问题,在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基础下扩展支持面,新增加特色种植与加工,组织实施了“xxxx”等科技计划项目。不断加强人才培训、技术培训,培育了xx、xx等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型企业。

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扶持龙虾产业发展,对虾稻共生种养户进行扶持,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带动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共争取省以上资金xx亿元。紧紧围绕“财政亲民折通车”方便、快捷的服务宗旨,及时、高效地将涉农补贴发放给补贴对象,每年通过“一折通”系统发放涉农补贴xx项,资金总额约为xx亿元。十三五以来,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xx亿元,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xx万元,分配低收入农户xx万元,全县xx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xx个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xx万元以上,全部达标出列,并实现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创业能力,xxxx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xx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xx人,岗前培训、以工代训xx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xx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xx人。开展重点群体创业意识、能力培训xx人。xxxx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xx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xx人,适岗培训xx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xx人,创业意识、能力培训xx人。培育农村实用乡土人才,开展乡土人才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xx、xx通过评审获得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证书。开展了省级乡土人才建设发展项目评选工作,xxxx已通过“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评审。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我县乡村产业仍处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状况。传统产业缺乏竞争力,经营效益偏低;特色农业有规模但经营水平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新型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农村新型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步伐较慢,乡村旅游产品不够精致,差异化、品质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集散中心、智慧旅游虽已建成,但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参与性、互动性的旅游产品较少,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依托明祖陵景区,xx村发展了农家乐、乡村客栈、民俗文化等旅游业态,但由于受到后续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项目单一等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不佳。

二是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短板。由于历史欠账多,加上重视程度、保障力度、措施办法的差异,各镇街之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整治经费投入不足,乡村保洁队伍不稳定,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不高,不少村庄仅限于环境卫生整治,对亮化、绿化、美化、公共设施方面标准低,人居环境整治未形成长效机制。组织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的参与意识还不够强。部分镇街长效管护体制不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经常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项维护资金严重缺乏,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维修费、生活垃圾日常保洁清运费、公共道路亮化绿化日常管理维修费用、污水管网维修及日常处理费用等,导致部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昙花一现,建成之初时“高大上”,建成之后疏于管理,杂草重生,设施损坏,美景不再。

三是乡村引才、留才难依然存在。一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地区转移,“空壳村”、“老龄村”等成为普遍现象,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产业发展政策难以落实,产业发展受到人力限制。二是乡土人才回归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需要健全。现行的人才政策总体上缺乏系统性,难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影响了扎根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乡土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培养方式和手段,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四是大部分乡土人才创办的企业和合作社与高层次创新创业类企业相比,存在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带动就业人数少等短板,导致部分镇街对乡土人才创新创业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

四是农村改革进展不平衡。一是对农村改革认识不到位。从调研情况看,个别镇(街)和部门对深化农村改革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来谋划推进,存在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些镇(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利用综合改革等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有些宅基地改革相对缓慢。三是改革效果不平衡。有的镇街,通过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收、财政增收,提升了村容村貌、基层组织面貌、广大群众精神风貌;有的镇街,对改革政策不研究,工作没思路,推进没办法,存在“等靠要”思想和不想触及矛盾的惰性。

五是村居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少村居干部喜欢按老办法、老规矩办事,不敢打破常规,创新思维,缺乏担当精神。不少村居干部对乡村振兴认识模糊,特别是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高,认为人居环境整治就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今天整治了,明天又重复,是一场既费力又费钱的难事,对这项工作持有观望思想和畏难情绪。有的村居干部到县里或镇里开会后,回到村居后既不开会传达,又不对外宣传,更谈不上家喻户晓,认为乡村振兴是上面的事情,上面工作安排了就应付一下,认为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了,在家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宣传了也就是摆摆样子,实际意义不大。这种做法的长期结果就是农民对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卫生意识和觉悟认识很难提升。有的村居一到考核的时候就突击上人整治一下环境卫生,检查过后,无人问津,做不到长效治理。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农办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的意见》精神,树牢“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资”理念,坚持“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利用、村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具特色,不搞千村一面;坚持规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划编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编制,获得大多数群众认可。要注重示范引领,在全国聘请一批不同设计风格、设计理念的设计团队编制规划,提高规划水平,做到规划一个,评审一个,实施一个;要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就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二要坚持产业支撑。产业兴则乡村兴。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农民持续增收上来。要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人才、土地、资源、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相互流动和平等交换,释放农村发展潜力。要围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百村百态”“百村百业”,选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建立健全集旅游集散、咨询、商品展销、智慧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加快编制《旅游交通规划》,并按照规划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全域范围内实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工程,进一步丰富xx、xx、xx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体验型项目和业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要坚持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突破口,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计划。围绕省市特色田园创建工作部署,强化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统筹社会资金,加快我县特色乡村、田园乡村、活力乡村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设计,依据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特”的特色田园乡村。各职能部门和镇街要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要对已建设完成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维护管养,使农村成为绿色生态宜居的亮丽风景线。要充分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文化、乡愁故事,打造田园综合体,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

四要坚持改革驱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挖掘农村内部潜力,充分解决好乡村振兴资金不足和土地瓶颈制约。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组建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盘活闲置宅基地,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解决产业发展用地问题,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力。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住房抵押、有偿退出和流转机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激活基层基础活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要坚持统筹协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建立考评督导体系,定期研究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统筹谋划,科学安排,积极稳妥推进。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安排县镇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城乡资金、技术、产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资源融合发展。

六要坚持人才先行。要从从青少年抓起,培养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树立致力乡村繁荣、奉献乡村振兴的价值观。通过兴办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平台。用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效益,吸引一大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积极鼓励、宣传、引导优秀返乡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队伍,激发其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智慧热情。要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致富能人领办产业园、创业园、创新园。要持续加强职业培训,不断培育更多更好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完善实施村组干部培养规划,保障和提高村组干部待遇,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九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也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笔者通过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徐家堎村和中洲乡西塘村两个行政村和20份个人调查问卷的调查,尝试浅析基层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徐家堎村委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距离市区有13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户籍户数502户,常住户数485户,常住人口2295人,耕地面积282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由于地处市郊,当地的农户大都在家务农,闲暇之时去城里做零工,生活倒也安逸。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有改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乡风民俗纯朴,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村上下大力推行村民自主自治,发展村级经济,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4元。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脱贫成果显著:2015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2019年年底只有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人。

西塘村委位于樟树市中洲乡,距离市区有5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户籍户数478户,户籍人口2016人。全村耕地面积4420亩,山林地面积5800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50元,是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经过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战,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收集了20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提交的问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富裕了,交通便利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变宽了,医疗保障更全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攀比之风也渐长,特别是结婚彩礼这块。徐家堎村的彩礼已高达20多万,除了彩礼有的女方还要求男方在市里买房,有的还要买个10多万的车,结婚费用高达七八十万。再有一个请客送礼也是农户生活中较大的开支。大家普遍反映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有资金、人才和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心化趋势严重。目前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这种人口的单向不可逆流动,不仅使得一些生态条件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更使得山区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缺少了必要劳动力的支撑。像中洲乡的西塘村,全村户籍人口478户2016人,其中整户外出1250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谋生,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使得人口流失无法逆转,造成该村目前劳动力严重匮乏,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

其次,脆弱的生态条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洲西塘村由于山区村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剧了该村的人口流失,使得这里大片土地严重撂荒,土壤更加贫瘠,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农民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乡村振兴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客观讲,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上,这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变化的需要,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农户甚至缺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具有普遍“圖安稳”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以“一村一品”带动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像徐家堎村距市区较近,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稻田养虾产业,现已建好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6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西塘村已建成130平米的平菇种植大棚12个,千亩枳壳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深入进行农产品开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特色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二是实现乡村人的振兴。推动乡村人的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鼓励下乡发展、回乡创业,也要带动职业转换,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要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重点是实现乡村要素与城市要素的结合,将城市需求与乡村的供给、乡村的需求与城市的供给,通过青年人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村居民留乡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全要素综合配给。

三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在产业振兴与人的振兴带动下,赋予传统乡村文化新的内涵,发展新乡村文化;二开展农村度假休闲游,通过对环境、设施等的改善吸引游客,发展自然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三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

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美,又要实现乡村居住生态环境净,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庄龙玉,龚春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提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浙江省松阳县为案例研究,从全域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突出特色主题、打造智慧平台、完善交通系统等四个方面策略,以便统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创收,助推松阳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民创收。

本文为2018年12月5日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旅”融合——以松阳县为例”(项目编号:lc201823)。

中圖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4日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载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模式和路径。

松阳县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松阳已在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视角探索松阳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可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升级,增加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丽水建设大花园,把握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机遇,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助力。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松阳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立足超优生态优势和古村人文特色,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以做强百亿茶业、复活百座古村、建设百里绿道、办好百场节会、打造百个艺术家工作室的“五个百”工程,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2,039元增加到2018年的17,546元,年均增长9.9%,其中2018年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松阳依托传统村落特色优势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目前全县共建成民宿(农家乐)500余家,2018年接待游客252.3万人次,经营收入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6%,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二)松阳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松阳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依然尚未成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从顶层设计看,缺乏乡村旅游统一规划,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占大多数,投入少、规模小、分布散、品牌效应差,整体呈现出“小、乱、散”的发展局面。

2、从产品内容看,旅游产品单一,形式简单,同质化竞争严重,民宿发展仍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上,未能充分发挥乡村超优生态和地域文化底蕴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

3、从产业配套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有待强化和提升,接待能力低。农村交通条件差,民宿客房数量少且档次不高,卫生设施简陋,极大影响了游客体验感。休闲娱乐服务项目缺乏,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养、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

4、从人才支撑看,松阳乡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旅游创意设计、规划管理、宣传营销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同时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服务和管理专业水准都有待提升。

(三)小结。松阳乡村旅游在村景数量、地域分布和农民创收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在此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将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出路,把乡村列入全域旅游的范畴,从全域的视角统筹乡村以及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一)政府主导,构建乡村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乡村全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规划导向,完善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实施机制,推广基于新技术的乡村规划管理模式。

1、政府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村庄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定位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旅游主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既不盲目开发又不浪费资源,合理布局旅游要素,做到“处处皆是景”,实现景点全域化。

2、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向乡村旅游发展倾斜的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建设经营民宿、种植农产品等的财政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全域建设乡村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全域化。

3、强化政府在乡村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推广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指导制定科学、先进、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千年古县,田园松阳”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服务水准,为乡村全域旅游保证人才输入,实现人才全域化。

(二)因地制宜,完善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松阳田园风光资源丰富、民俗传统保存完整、生态环境优良,要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绿色健康旅游等。作为名副其实的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超优生态环境和独领风骚的农耕文明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其境域内各个乡村因其地理位置、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特色不一,大体分为景村共生型、景区依托型、资源活化型、潜力挖掘型四种类型村庄,要分类施策,科学整合,形成特色主题系列产品。景村共生型村庄资源丰富且周边有景区,乡村旅游相对成熟,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景观条件下降,这类村庄要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同质,提高娱乐休闲体验,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景区依托型村庄自身无明显特色资源但周边有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对景区依赖性强,这类村庄要加强与景区的沟通联系,完善交通设施,实现“村景贯通”,努力发展新业态。资源活化型村庄自身特色明显但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要坚持保护自身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有规划地开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潜力挖掘型村庄自身缺乏特色资源且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可以从文化产品培育角度入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打造文创产品特色品牌,促进文旅融合。(三)协同推进,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松阳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旅游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旅游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一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实全县门户网站上的旅游专题网站,结合两微一博公众号平台,完善全方位宣传体系。二要加强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统计客流量、游客咨询、酒店民宿入住率及旅游收入等数据,整合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并科学调整分配。三要构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端口,向游客开放景区介绍及门票购买、周边餐饮及预定、实时交通、医疗配套等旅游管理服务,构建集个性定制和金融支付于一體的全域化、综合性旅游交易服务平台。四要探索乡村旅游线上营销模式,构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全域民宿线上预定及管理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等,为游客提供旅游oto服务。

(四)内外连接,完善全域交通网络系统。交通网络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发达的全域交通网络将为全域旅游打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虽然金丽温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衢丽铁路都进一步完善了松阳交通网络系统,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仍制约着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条件。一要构建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争取早日开通高铁、机场等大型交通系统,全面完善大路网格局。二要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强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交通衔接,设立交通枢纽,建起全域旅游的“微循环”。三要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完善旅游交通专线、自驾风景道、慢行休闲绿道等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慢行交通体系”。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是中国首个骑行茶园景区,目前已建有休闲健身骑行环线8.3公里,专业越野赛道7公里,有效串联中国绿茶第一镇——新兴镇和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松阴溪景观带等旅游资源。可借鉴大木山骑行绿道成功案例,结合自然资源条件,打造“松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走廊”——特色绿道观光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项晓艳.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江南论坛,2019(11).

[2]李汉勤.松阳:以“五个百”工程助推乡村振兴[j].政策瞭望,2019(2).

[3]莫艳恺.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2).

[4]杨冬琳.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

[5]何跃武.东部落后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8.34(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xx县、xx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央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潜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根据民权县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在林七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9月下旬透过走访农户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整理如下:

(一)xx村概况。

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群众经济收入达4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群众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群众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用心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带给新鲜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用心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用心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

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x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应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用心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

按照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总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构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x村的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2、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x村下辖8个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

3、干群关系得到必须改善。

以前乡镇干部及村干部下农村入农户时,是“要钱要命”,而此刻是“送钱送物”。

1、徐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中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该村党员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多数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证明x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性,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此看来,x村两委领导班子尤其是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素质高低,必须程度上决定着该村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少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事一议较难统一农民的意见,使得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目前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

3、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对科技应用的不够。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农民富起来,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农村的卫生事业、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没有高素质的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认为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一些精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特产业等技术能人,让每一个农户至少要有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要以乡、村为单位做好非农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过年辉煌历程之际,我也有幸作为x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一员,于220xx年月2日,来到平度市崔家集周家村参加立时五天的三下乡活动。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周家村赢得了x市文明村庄、x市文明标兵、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

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的思想,亲身体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也宣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周家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从小树立远x想,紧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

在这些实践服活动中,我们不仅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作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也学习、体会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三个代表进行实践服务是对三下乡活动的深化和创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走访了老党员,与基层党员干部座谈,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等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

我们通过走访老党员,听老人讲周家村从解放前一直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老人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党,广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没有党,广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们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座谈会上,我们了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况,村里农民主要靠种植果树和制种致富。

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他们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了200亩种子,100亩x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年他们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柿子树,去年又种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树收入200元计算,去年仅柿子树一项,全村就收入了40多万元。周家村取得的成就,多半归功于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他们利用改革开放的良机,积极采用新技术,开拓市场。村领导心系村民,处处为百姓谋利益,敢于承担责任。但是,村两委普遍感到村里经济还主要停留在种植上,而农村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上项目,深加工,办企业,走出去。但领导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带头。我们也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并表示回去以后多宣传周家村,提高周家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进外资,引进人才。

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总之,一切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与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不可分的。

这次暑期三下乡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宣传学习三个代表方面又有了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实践三个代表有着内在联系:科技下乡推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下乡传播了先进文化,卫生下乡、法律下乡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实、好事。以前总觉得三个代表只是报纸上、领导干部们讲话里的东西,经过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受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思想教育。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带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我以为这是一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的好途径,是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好办法,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形式。

_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__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____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__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今年的暑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社会实践潜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在我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活动,具体工作主要为撰写稿件,会议纪录,广播通知,撰写稿件,列席部分会议并发表意见,协助村干部搞好和进行各项工作!

放暑假后,我立即联系我村村委会,证明期望参加和帮忙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以期锻炼自我,同时为乡亲们服务的诚意。村主任刘兵经于部分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幷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听到消息后,我异常的兴奋,不仅仅因为自我能够顺利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完成学校指定的任务,还因为自我找到了一个能够很好的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潜力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最后能够运用自我的潜力为家乡的人们服务了,这是我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在接到村委会通知的第三天,我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天“上班”,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顺利,例如在作会议纪录时,经常记住了上句记不住下句,而且为了赶时间,字迹十分潦草,整个会议过程我都手忙脚乱的,闹了不少笑话。但是会后村主任找我谈话,并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反而对我进行了鼓励,并告诉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一天下来,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学会了怎样调整自我的心态,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去!

以后几天,我一向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简单的工作,但是即使从这些不怎样起眼的工作当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很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我加强了对自我的要求,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对我的表现大加赞赏,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自我肩上的职责越来越重,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资料将会提升一个档次,我暗暗地对自我说了声:加油!

果然,在我实践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后,村主任找到我,递给我一些材料,期望我能为我村这几年的发展写几篇宣传稿子,然后在报纸上发表一下。我深感职责的重大,自我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思考到这是关系我村发展,提高我村影响力的好事,也是对自我潜力的一种挑战,我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来,我沉浸在那堆材料中,上网查找资料,走访我村村民,联系同学帮忙自我,最后最后写成了一份长达6000多字的文稿,然后顾不上连日来的疲惫就把文稿递了上去。村委会专门开会讨论了我的文稿,他们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并提出在全村进行广播、向报社投稿。看见自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种欣慰和喜悦填满了心头,同时我对自我的潜力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可惜的是,这篇文稿并没有见诸报端,但不管怎样样,我都对自我以后的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我参加实践的最后一段时间,村委会召开了一次“关于我村未来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除村干部外,还有处在不一样生活水平的村民代表和部分邻村村委会的主要负责干部,由于我上次写了一份关于我村这几年发展的文稿,对我村的实际状况有了很深入的了解,所以村委会决定也让我参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我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同样是上网查资料,找关于三农的问题,向专家咨询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办法,同时走访村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临近几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村子进行走访和调查,然后综合我村家庭饲养牲畜多的实际状况,草拟了几条我认为适合我村发展的推荐和具体措施。在讨论会上,大家都用心发言,为我村的用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会议重点讨论了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问题。我在会上作了一篇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新农村道路》的报告,详细叙述了怎样结合我村的实际状况发展自我的特色产业,搞活我村经济,增加就业,完善农业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会人员给予了我较长时间的掌声,我也深感到自我作为一名农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用自我所学的知识回报了家乡,回报了社会!

最终,我在村委会完成了我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这些天下来,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许多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而透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潜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外,就是农村在这几年里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欣欣向荣,农民生活的巨大改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党和国家关注三农问题并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之后,农村能够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税费改革到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制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无一不是关于农民民生的重大事情,这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也更加说明了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农业兴,则百业兴,则国家兴!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能够在农村中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农村基层,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透过这次活动,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潜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我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

20xx年,我有幸作为xx大学xx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一员,于20xx年xx月xx日,来到xx村参加立时五天的三下乡活动。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xx村赢得了x市文明村庄、x市文明标兵、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

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也宣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xx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

我们通过走访老党员,听老人讲周家村从解放前一直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老人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党,广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没有党,广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们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座谈会上,我们了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况,村里农民主要靠种植果树和制种致富。

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他们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了200亩种子,100亩x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xx年他们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柿子树,去年又种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树收入200元计算,去年仅柿子树一项,全村就收入了40多万元。xx村取得的成就,多半归功于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他们利用改革开放的良机,积极采用新技术,开拓市场。村领导心系村民,处处为百姓谋利益,敢于承担责任。但是,村两委普遍感到村里经济还主要停留在种植上,而农村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上项目,深加工,办企业,走出去。但领导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带头。我们也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并表示回去以后多宣传xx村,提高xx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进外资,引进人才。

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才建设、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组织座谈等方式对我市xx县、xx县部分乡村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结合我市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一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2_年__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___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_名、每个村配_—_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____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__%,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__%以上。202_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___万元,较202_年相比增长率达__._%。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__%。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二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建设,努力打造“有底气、有颜值、有内涵、有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新进展。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规划是行动的先导。今年以来,我们高标准编制实施了《关于2021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xx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方案(2021-2025年)》,确定了年度乡村振兴工作着力点。为抓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实,制定了58条重点任务清单,全部落实到责任单位,实现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同时,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富民强区八大行动调度会议,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技改项目全面竣工。总投资1.5亿元的工厂化育苗项目一期完成投资3000万元,年育苗1亿株以上。华腾牧业项目完成投资2000万元,预计明年5月底将完成猪舍建设。总投资7800万元的5.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将完成工程总量的80%。

三、坚持以乡村生态振兴为支撑,着力改善乡村村容村貌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我们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重点,狠抓生态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需求。2020年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2021年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全面开工建设,明年9月前将顺利完工。今年确定的3个示范片区,共实施1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34亿元,绿化提升5.4万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眼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农厕后续管护服务站24个,实现抽厕、维修等后续服务的全覆盖。全年市级42个村污水治理验收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验收。新、改建农村公路,开工完成路面里程36.3公里,完成投资5485万元。完成农村地区新建5g宏基站30处,千兆光纤网络已实现“镇镇通”。超额完成年度标兵户创建任务4263户。淄河干流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乌河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有序推进。

学小巷135条,开展“美学讲堂”800余期,建成美家超市、积分银行170余家,中央文明办对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公益性公墓实现城乡全覆盖,凤凰镇南太合村红白理事会入选山东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完善文化供给,提升惠民成效,完成30个“5+n”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个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20个城市书屋建设提升,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筑牢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基石人才培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超额完成年度农民专项培训1000人任务。实施乡村振兴高校行活动,新引进高校毕业生4375人,其中博士9人、研究生219人、本科生1893人。做好乡村好青年联系培养工作,选树村级好青年1284名、区级189名、市级13名,3人被评为省级“好青年”。实施乡村振兴女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加大基层医疗教育帮扶力度,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8个,派驻团队专家35名,完成乡村教师交流轮岗347人。完成区级乡村之星评选工作,择优评选区级乡村之星10名,4名被推荐评选为市级乡村之星。

经济,全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到358家,占行政村总数的99.4%。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已全部消灭,50万元以上的村75个,占比20.8%。强化金融支持,落地“强村贷”2090万元、“鲁担惠农贷”7.1亿元。

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势产业不“优”。一般性同质化农产品“量大价低”,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仅占总播种面积的40%。二是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偏少。我区仅12家,占全市7.5%。三是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后劲不足。部分村居没有集体经营的特色产业支撑,个别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体运营能力弱。

下一步,我区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最红战旗、最优标杆为引领,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用新理念、新视野、新标准进一步厘清乡村振兴目标、措施和路径,加压奋进,攻坚破难,努力实现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贡献xx力量!

特此报告。

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2021年12月17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三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我一直紧紧围绕着我。xx发【20xx】1号关于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项任务,努力推进我镇农村振兴。

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领导的农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团队成员的具体负责,镇农业、农业经济、水利、农业机械、财政等部门共同调动工作人员。

今年以来,全镇新建农村经营主体11家;。

产业扶贫持续发展,产业带动1105户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271万元;。

农技部门积极宣传农技知识,提升农民秋种积极性。

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努力培养照就一批致富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乡创业农民39人,到9月底全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达63人次。

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已经完成改厕任务900户;。

与扶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庄中心村。

近年来,随着堰东村、周岗村、公庄村等省级文化广场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我镇蓬勃兴起,共有腰鼓队、锣鼓队4支,龙狮队1支,广场健身舞队1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极为丰富,篮球队、乒乓球队相继组成,锣鼓队、篮球队还参加县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已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搭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适时开展股权设置、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四

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__年__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1)黄旗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22246米、出水口509个、排气阀门井36个、泄水井36个、排水沟22670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14213米、塔杆组立架线300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1077.05亩,其中4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8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__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项目,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发展区。其中11个小项目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项目开始施工,1个项目完成施工,1个项目需重新招标,2个项目正安排前期工作;1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4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__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项目15.8亩。

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444.6915亩,成交价款6.6803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1.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5%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2.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3.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五

调研报告是对整个调研工作的总结,包括策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它不仅是研究人员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要求的最重要的书面成果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年初以来,县委农工部带着“如何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实现乡村五个振兴”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长9%。

(一)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效益方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730个;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二是质量兴农兴牧战略破题起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2017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47.6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90%。三是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18家,带动农牧户3.2万户。

(二)在抓好生态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一是自然生态逐步修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1.28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141.78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万亩。二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3.98万座,普及率达到55%。

(三)在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方面。一是基层文化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二是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会新风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2000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09390米。

(四)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方面。一是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创业带富”行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农村党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均达到3万元以上;248个“创业带富”党员带动贫困户1781户;196个嘎查村活动场所均达到规范化标准。二是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严厉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新建改建了699个民间警务室,连续三届、12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同时2017年被授予“长安杯”称号,是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三是打造“三农”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农牧民达15万人,大多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乡村人才在水稻种植、黑木耳种植、育肥牛养殖、农家乐等产业项目上,带领1781户农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五)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方面。一是精准扶持贫困群众增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全力实施“菜单式”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和资金收益扶贫,2017年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4万人。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完善财政补贴措施,投入1800万元扶持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农村公益岗位解决1077贫困人口增收问题。2017年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惠牧资金12.5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6亿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该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乡村振兴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50万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玉米为例,东南乡镇的好力保镇基础设施完善,玉米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北部乡镇玉米亩产在7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棚圈建设滞后,导致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北部苏木镇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

二是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县耕地、水源、劳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成长也慢、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经费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均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大多数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边、田边、河边倾倒,乡镇所在地的垃圾处理都是就地简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粪污治理成为环境整治难题。农村牧区卫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实际覆盖率不足50%,无害化厕所基本空白,较大影响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比如:好力保镇五家子村年过七旬的赵守业,给3个儿子娶了“媳妇”,盖了大瓦房,自己却住着危土房,后由国家救济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只有2个女儿在床前照顾,儿子儿媳不闻不问,类似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风气,因此,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五是乡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不足,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52人,其中种养技术类人才810人,占95.1%,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引领新技术的“尖兵”团队。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返乡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渠道、缺少创业平台,导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六是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不宽。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牧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要实现“土里刨金”难度很大,比如:自治区固定观察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万亩,有家畜1.9万头只,通过对其中20户进行常年观察,该嘎查农牧民产业收入来源只有三项即种地、养畜、务工,比例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时,该县现有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企业规模效益不显明,对农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新时代,新乡村。面临党中央、国务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沿袭传统,要敢突破,要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乡村振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的新蓝图,是走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生态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的新道路,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农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骤上要有新思路。要正确处理好规划、主体和时间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盟委的统一部署,实施“三步走”战略,具备战略定力,具有历史耐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第三,在资金投入上要有新举措。“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的蓝图就无法绘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在整合财政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吸纳工商资本、汇集社会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使广大农村牧区成为吸引“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实践探索上要有新机制。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土地草场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农民收益。

第五,在推动落实上要有新合力。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丰富宣传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实施。具体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做好文章,寻求突破。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到2020年打造出“粮、肉、糖”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年输出商品粮200万吨;建设畜产品储备供应基地,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肉牛存栏50万头,实现年产肉类产品15万吨;建设中国北方“糖都”,发展甜叶菊种植10万亩、甜菜50万亩,实现年产甜菊糖2500吨、甜菜糖30万吨。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双稳双增双扩”工程。种植业推进“稳粮增经扩饲草”,稳定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水稻种植达到80万亩,其中旱作水稻10万亩,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料;畜牧业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牲畜比重,发展安格斯牛1万头,到2020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只。三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实施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甜叶菊、黑木耳、山产品、优质肉蛋奶类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二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本土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当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培育根雕、剪纸、编织等高技能人才。注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导作用,培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一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二要树立朴实的价值观。引导嘎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乡村风尚。三要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好“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动力主题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农牧民群众围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等主题,自编自演歌曲、舞蹈、小戏等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风貌。

(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一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立足恢复、建设、保护和利益驱动生态,积极创新产权模式、造林方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不断发挥和拓展生态效益。到2020年,实施造林6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村镇、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10万千瓦,推进秸秆资源转化,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高效环保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确保扎赉特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五)坚持党建统领发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一要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以实施“北疆先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富民党建”,以抓党建促振兴。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统筹谋划农村牧区党建工作。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发挥乡镇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实现有效覆盖。二要培养过硬的党员队伍。从严加强农村牧区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嘎查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注重在优秀青年农牧民中发展党员,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切实用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机制,做实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要建设更强的嘎查村两委班子。今年要全面完成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认真落实扶持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十条措施,确保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嘎查村稳定在80%以上。实行嘎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嘎查村级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监督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农村的“面子”就是中国的“里子”,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1、农业产业竞争弱。县内蔬菜及其他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步伐慢。在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有名无牌,有的有牌无名,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主体作用发挥差。由于多数行政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热情不高,出现了“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

3、农村环境污染重。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等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部分行政村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乱排乱倒现象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危害人居生存环境。

4、三大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迟缓,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5、乡村文化项目贫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乡村文化项目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

6、基础设施欠账多。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更有很大差距。

7、实用人才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首先,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内部转移,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营企业作为全面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型民企投资农村。其次,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各乡镇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最后,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国家现在对医保这块投入越来越大,可报销比例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缴纳医保的费用,认为那是花“冤枉钱”。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我们要贴心,细心、耐心地讲解医保的作用,让每一位村民都可以享受到医保,不至于“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人放心看病。

一是实施文明培育工程,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县直单位、乡镇政府、各村委会组织开展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举办“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教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文艺晚会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二是将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闽南戏曲、芗剧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镇村建设中,在基层镇村举办戏剧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发展文化的产业化,提升文化底蕴,让乡村文化真正做到移风易俗。

最大化利用资源,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面对农村“地多劳动力流失”的情况,可以形成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农村闲置土地,一方面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应成立种植合作社或引入第三方合作,解决劳动力外出流失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扩大农民的参与度,积极引进资源,形成“乡镇企业+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立足本村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产品质量,多元化思考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打造属于本村的特色经济产品。加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了解并顺应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发展中,打破产业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开展电商服务,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

着实摸清贫困人口家底,明确扶贫思路。乡镇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核对贫困户家庭生活情况,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着力落实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住房问题。镇、村两级通力协作,全力摸排易地搬迁对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督查,督促贫困户加快确定建房地址、抓紧动工、加快建设进度,早日住上新房。着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围绕乡镇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支柱产业,以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办理小额贷款等帮扶模式将“结对”贫困户推上了快速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管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切实把加强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组织部、农业局应联合举办乡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大力度高频次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设置创业富民、新型农业经营、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主题培训班。培训对象的遴选要具针对性,一是重点面向贫困地区,二是遴选村级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其他成员、大学生村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等。各地高校要负责培养一批内心真正为民生为国家做贡献、做牺牲的毕业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把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的人选拔进来,在农村这片热土上,留下踏踏实实在基层服务的干事人,留下兢兢业业的逐梦者。

没有完好生态环境的乡村是病态的,不完整的,乡村振兴,应该绿色先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开展乡村垃圾治理,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管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理顺管理机制,制定农村环境管理和督查、环卫设施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乡村污水治理,各乡镇主动履职、敢于负责、镇村联动、合力攻坚,乡镇政府要主动牵头,自觉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齐心协力,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严格执法,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各乡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集中清理乱搭乱建、乱推乱放、乱写乱画,做好“五清”,提升村容村貌亮化美化。开展乡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各乡镇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打击力度,切实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坚决将整治落实到位,对违法行为决不能姑息,切实做到禁养区内养殖场所一律取缔;可养区内无证养殖的坚决予以打击,正在办理手续的,一律停办。要狠下决心重拳出击,合力抓好畜禽退养整治工作,做到零复养、零延伸。开展乡村矿山及废弃矿渣整治,持续加大矿山整治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矿山修复、狠抓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关乎全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年初以来,县委农工部带着“如何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实现乡村五个振兴”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长9%。

(一)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效益方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730个;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二是质量兴农兴牧战略破题起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2017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47.6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90%。三是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18家,带动农牧户3.2万户。

(二)在抓好生态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一是自然生态逐步修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1.28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141.78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万亩。二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3.98万座,普及率达到55%。

(三)在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方面。一是基层文化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二是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会新风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2000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09390米。

(四)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方面。一是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创业带富”行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农村党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均达到3万元以上;248个“创业带富”党员带动贫困户1781户;196个嘎查村活动场所均达到规范化标准。二是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严厉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新建改建了699个民间警务室,连续三届、12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同时2017年被授予“长安杯”称号,是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三是打造“三农”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农牧民达15万人,大多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乡村人才在水稻种植、黑木耳种植、育肥牛养殖、农家乐等产业项目上,带领1781户农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五)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方面。一是精准扶持贫困群众增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全力实施“菜单式”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和资金收益扶贫,2017年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4万人。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完善财政补贴措施,投入1800万元扶持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农村公益岗位解决1077贫困人口增收问题。2017年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惠牧资金12.5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6亿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该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乡村振兴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50万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玉米为例,东南乡镇的好力保镇基础设施完善,玉米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北部乡镇玉米亩产在7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棚圈建设滞后,导致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北部苏木镇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

二是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县耕地、水源、劳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成长也慢、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经费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均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大多数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边、田边、河边倾倒,乡镇所在地的垃圾处理都是就地简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粪污治理成为环境整治难题。农村牧区卫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实际覆盖率不足50%,无害化厕所基本空白,较大影响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比如:好力保镇五家子村年过七旬的赵守业,给3个儿子娶了“媳妇”,盖了大瓦房,自己却住着危土房,后由国家救济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只有2个女儿在床前照顾,儿子儿媳不闻不问,类似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风气,因此,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五是乡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不足,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52人,其中种养技术类人才810人,占95.1%,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引领新技术的“尖兵”团队。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返乡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渠道、缺少创业平台,导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六是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不宽。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牧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要实现“土里刨金”难度很大,比如:自治区固定观察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万亩,有家畜1.9万头只,通过对其中20户进行常年观察,该嘎查农牧民产业收入来源只有三项即种地、养畜、务工,比例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时,该县现有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企业规模效益不显明,对农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新时代,新乡村。面临党中央、国务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沿袭传统,要敢突破,要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乡村振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的新蓝图,是走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生态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的新道路,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农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骤上要有新思路。要正确处理好规划、主体和时间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盟委的统一部署,实施“三步走”战略,具备战略定力,具有历史耐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第三,在资金投入上要有新举措。“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的蓝图就无法绘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在整合财政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吸纳工商资本、汇集社会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使广大农村牧区成为吸引“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实践探索上要有新机制。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土地草场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农民收益。

第五,在推动落实上要有新合力。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丰富宣传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实施。具体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做好文章,寻求突破。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到2020年打造出“粮、肉、糖”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年输出商品粮200万吨;建设畜产品储备供应基地,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肉牛存栏50万头,实现年产肉类产品15万吨;建设中国北方“糖都”,发展甜叶菊种植10万亩、甜菜50万亩,实现年产甜菊糖2500吨、甜菜糖30万吨。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双稳双增双扩”工程。种植业推进“稳粮增经扩饲草”,稳定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水稻种植达到80万亩,其中旱作水稻10万亩,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料;畜牧业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牲畜比重,发展安格斯牛1万头,到2020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只。三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实施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甜叶菊、黑木耳、山产品、优质肉蛋奶类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二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本土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当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培育根雕、剪纸、编织等高技能人才。注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导作用,培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一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二要树立朴实的价值观。引导嘎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乡村风尚。三要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好“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动力主题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农牧民群众围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等主题,自编自演歌曲、舞蹈、小戏等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风貌。

(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一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立足恢复、建设、保护和利益驱动生态,积极创新产权模式、造林方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不断发挥和拓展生态效益。到2020年,实施造林6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村镇、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10万千瓦,推进秸秆资源转化,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高效环保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确保扎赉特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五)坚持党建统领发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一要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以实施“北疆先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富民党建”,以抓党建促振兴。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统筹谋划农村牧区党建工作。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发挥乡镇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实现有效覆盖。二要培养过硬的党员队伍。从严加强农村牧区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嘎查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注重在优秀青年农牧民中发展党员,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切实用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机制,做实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要建设更强的嘎查村两委班子。今年要全面完成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认真落实扶持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十条措施,确保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嘎查村稳定在80%以上。实行嘎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嘎查村级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监督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年初以来,县委农工部带着“如何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实现乡村五个振兴”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长9%。

(一)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效益方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730个;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二是质量兴农兴牧战略破题起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2017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47.6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90%。三是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18家,带动农牧户3.2万户。

(二)在抓好生态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一是自然生态逐步修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1.28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141.78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万亩。二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3.98万座,普及率达到55%。

(三)在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方面。一是基层文化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二是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会新风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2000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09390米。

(四)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方面。一是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创业带富”行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农村党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均达到3万元以上;248个“创业带富”党员带动贫困户1781户;196个嘎查村活动场所均达到规范化标准。二是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严厉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新建改建了699个民间警务室,连续三届、12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同时2017年被授予“长安杯”称号,是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三是打造“三农”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农牧民达15万人,大多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乡村人才在水稻种植、黑木耳种植、育肥牛养殖、农家乐等产业项目上,带领1781户农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五)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方面。一是精准扶持贫困群众增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全力实施“菜单式”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和资金收益扶贫,2017年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4万人。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完善财政补贴措施,投入1800万元扶持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农村公益岗位解决1077贫困人口增收问题。2017年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惠牧资金12.5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6亿元。

近年来,该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乡村振兴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50万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玉米为例,东南乡镇的好力保镇基础设施完善,玉米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北部乡镇玉米亩产在7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棚圈建设滞后,导致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北部苏木镇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

二是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县耕地、水源、劳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成长也慢、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经费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均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大多数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边、田边、河边倾倒,乡镇所在地的垃圾处理都是就地简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粪污治理成为环境整治难题。农村牧区卫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实际覆盖率不足50%,无害化厕所基本空白,较大影响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比如:好力保镇五家子村年过七旬的赵守业,给3个儿子娶了“媳妇”,盖了大瓦房,自己却住着危土房,后由国家救济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只有2个女儿在床前照顾,儿子儿媳不闻不问,类似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风气,因此,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五是乡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不足,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52人,其中种养技术类人才810人,占95.1%,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引领新技术的“尖兵”团队。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返乡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渠道、缺少创业平台,导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六是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不宽。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牧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要实现“土里刨金”难度很大,比如:自治区固定观察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万亩,有家畜1.9万头只,通过对其中20户进行常年观察,该嘎查农牧民产业收入来源只有三项即种地、养畜、务工,比例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时,该县现有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企业规模效益不显明,对农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新时代,新乡村。面临党中央、国务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沿袭传统,要敢突破,要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乡村振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的新蓝图,是走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生态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的新道路,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农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骤上要有新思路。要正确处理好规划、主体和时间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盟委的统一部署,实施“三步走”战略,具备战略定力,具有历史耐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第三,在资金投入上要有新举措。“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的蓝图就无法绘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在整合财政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吸纳工商资本、汇集社会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使广大农村牧区成为吸引“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实践探索上要有新机制。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土地草场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农民收益。

第五,在推动落实上要有新合力。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丰富宣传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实施。具体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做好文章,寻求突破。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到2020年打造出“粮、肉、糖”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年输出商品粮200万吨;建设畜产品储备供应基地,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肉牛存栏50万头,实现年产肉类产品15万吨;建设中国北方“糖都”,发展甜叶菊种植10万亩、甜菜50万亩,实现年产甜菊糖2500吨、甜菜糖30万吨。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双稳双增双扩”工程。种植业推进“稳粮增经扩饲草”,稳定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水稻种植达到80万亩,其中旱作水稻10万亩,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料;畜牧业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牲畜比重,发展安格斯牛1万头,到2020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只。三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实施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甜叶菊、黑木耳、山产品、优质肉蛋奶类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二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本土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当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培育根雕、剪纸、编织等高技能人才。注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导作用,培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六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年初以来,县委农工部带着“如何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实现乡村五个振兴”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
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长9%。

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万亩;
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730个;
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6.5%。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2017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47.6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90%。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18家,带动农牧户3.2万户。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1.28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141.78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万亩。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3.98万座,普及率达到55%。

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2000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09390米。

重点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创业带富”行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农村党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均达到3万元以上;
248个“创业带富”党员带动贫困户1781户;
196个嘎查村活动场所均达到规范化标准。严厉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新建改建了699个民间警务室,连续三届、12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同时2017年被授予“长安杯”称号,是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农牧民达15万人,大多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乡村人才在水稻种植、黑木耳种植、育肥牛养殖、农家乐等产业项目上,带领1781户农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全力实施“菜单式”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和资金收益扶贫,2017年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4万人。完善财政补贴措施,投入1800万元扶持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农村公益岗位解决1077贫困人口增收问题。2017年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惠牧资金12.5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近4100元。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6亿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该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乡村振兴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50万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玉米为例,东南乡镇的好力保镇基础设施完善,玉米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北部乡镇玉米亩产在7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棚圈建设滞后,导致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北部苏木镇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

二是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县耕地、水源、劳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成长也慢、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经费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均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大多数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边、田边、河边倾倒,乡镇所在地的垃圾处理都是就地简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粪污治理成为环境整治难题。农村牧区卫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实际覆盖率不足50%,无害化厕所基本空白,较大影响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比如:好力保镇五家子村年过七旬的赵守业,给3个儿子娶了“媳妇”,盖了大瓦房,自己却住着危土房,后由国家救济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只有2个女儿在床前照顾,儿子儿媳不闻不问,类似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风气,因此,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五是乡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不足,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52人,其中种养技术类人才810人,占95.1%,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引领新技术的“尖兵”团队。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返乡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渠道、缺少创业平台,导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六是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不宽。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牧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要实现“土里刨金”难度很大,比如:自治区固定观察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万亩,有家畜1.9万头只,通过对其中20户进行常年观察,该嘎查农牧民产业收入来源只有三项即种地、养畜、务工,比例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时,该县现有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企业规模效益不显明,对农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新乡村。面临党中央、国务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沿袭传统,要敢突破,要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乡村振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的新蓝图,是走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生态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的新道路,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农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要正确处理好规划、主体和时间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盟委的统一部署,实施“三步走”战略,具备战略定力,具有历史耐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的蓝图就无法绘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在整合财政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吸纳工商资本、汇集社会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使广大农村牧区成为吸引“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土地草场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农民收益。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丰富宣传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四、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实施。具体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做好文章,寻求突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到2020年打造出“粮、肉、糖”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年输出商品粮200万吨;
建设畜产品储备供应基地,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肉牛存栏50万头,实现年产肉类产品15万吨;
建设中国北方“糖都”,发展甜叶菊种植10万亩、甜菜50万亩,实现年产甜菊糖2500吨、甜菜糖30万吨。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双稳双增双扩”工程。种植业推进“稳粮增经扩饲草”,稳定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水稻种植达到80万亩,其中旱作水稻10万亩,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料;
畜牧业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牲畜比重,发展安格斯牛1万头,到2020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只。实施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甜叶菊、黑木耳、山产品、优质肉蛋奶类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本土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当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培育根雕、剪纸、编织等高技能人才。注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导作用,培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引导嘎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乡村风尚。组织好“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动力主题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农牧民群众围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等主题,自编自演歌曲、舞蹈、小戏等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风貌。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立足恢复、建设、保护和利益驱动生态,积极创新产权模式、造林方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不断发挥和拓展生态效益。到2020年,实施造林6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村镇、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10万千瓦,推进秸秆资源转化,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高效环保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确保扎赉特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以实施“北疆先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富民党建”,以抓党建促振兴。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统筹谋划农村牧区党建工作。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发挥乡镇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实现有效覆盖。从严加强农村牧区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嘎查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注重在优秀青年农牧民中发展党员,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切实用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机制,做实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要全面完成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认真落实扶持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十条措施,确保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嘎查村稳定在80%以上。实行嘎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嘎查村级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监督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就该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确定为年度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震宁将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建议作为重点处理建议,牵头督办,并多次带队开展专题调研。6月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汇报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听取了省政府及省发改委、农委等15家部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汇报。随后,带队赴徐州、南通、盐城等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人大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邳州市、如皋市、建湖县农业农村发展、镇村建设情况。7月11日,带队到省农委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如何做好专题询问工作开展了走访调研。同时,13个设区市和26个县(市、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了上下联动调研,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39份调研报告。此外,我委还赴湖南省、广东省开展了调研;
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在江苏人大网、中国江苏网设立征求意见专栏,全面征集代表、网民对专题询问的建议;
创新调研方式,与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道设计针对工商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各级人大代表四类主体的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提出的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示范引领的要求,研究谋划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并逐步付诸实施,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开局良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面落实职责任务。以思想解放提升谋全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明确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徐州市贾汪区建立了党委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研判工作会议。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出台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方面5年的量化指标和政策措施。三是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了全省重点工程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行动计划,形成了任务分解表。连云港市构建了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

(二)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加大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是制定专项计划。编制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打造优质稻麦、绿色蔬菜、休闲观光农业等8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逐个细化实施方案。泰州市下发《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着力培育省内外有影响的“泰”字牌绿色农产品。二是开展专项活动。举办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推动打造溧阳旅游1号公路、睢宁淘宝小镇产业路等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开展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农产品电商“双万人培训”行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举办新农民新技术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三是注重典型选育。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采集、分析、研究典型案例,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整合人、地、钱等资源的典型模式,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编印成册供各地学习参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重点解决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的问题。加强财政支农。2018年,省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233.78亿元,同口径增长7.1%。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着手推进“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合理确定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注重金融惠农。无锡市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各县(市、区)也给予专项财政支持,对符合政策的工商资本投农项目可优先获得“富农贷”、“金农贷”、“新农贷”等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同时在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开展人才认定。着手建立乡土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开展乡土人才技能等级评定。将乡土人才纳入国家和省特贴专家、大工匠等重点人才项目的评选表彰范围,组织认定省级传统技艺技能大师。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为重点,推进涉农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统筹协调武进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覆盖、深度融合。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关于深化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召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议,推进整省试点工作,部署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三是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新路径。邳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全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决定》,动员全市深化对农村道路、河道、集体资产资源等公共空间治理。对梳理出的集体土地进行统一发包,进入产权交易平台成交总额6.2亿元,进而有效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增速良好。围绕产业兴旺,启动“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和主体创意农园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制度,上半年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收入超过300亿元。推进“一村一品一店”示范和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建设,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235亿元。围绕生态宜居,推进全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省推进工作,省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各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力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今年全省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新增1200多个,开展50个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镇建设。围绕乡风文明,总结推广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实施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行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和保护工作,已确定28座村落为“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围绕治理有效,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为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重要遵循。围绕生活富裕,大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提高到1.91万元,今年上半年为11192元、同比增长了8.9%。

调研中,省各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基层干部群众也通过座谈、邮件、电话等形式反映了一些关于多规合一、要素下乡、环境整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还不够,特色不够鲜明。不少设区市及县(市、区)的调研报告中提出,镇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缺少一县、一镇的总体规划整合。现有村庄规划编制进展缓慢,特色不够鲜明,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进行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明确,“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鲜明。规划在引领村庄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发挥不够,现有的省级规划保留村庄数量太少,很多有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村庄未能作为保留村庄纳入规划。苏北一些县(市、区)在调研中反映,农村房屋多是砖木结构,构架相对简单、功能单一,安全舒适性差,改建住房势在必行,但现在政策对农民自建改建住房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都控制太严,不利于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和乡村面貌提升。

二是本乡本土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基层普遍反映,缺人才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产业发展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从农村技术支持看,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很多县(市、区)及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多年没有新人补充,面临断层的困境。农村教育、卫生等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从农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的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后备干部不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选调的大学生村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够。从乡村人才提升看,现有农村人才、乡土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工作在基层一线,“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而评定职称要考核论文发表数量,要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影响了基层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

三是建设用地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还要加强。基层普遍反映,现有政策将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按照农业用地管理,但这一政策没有完全落地,一些地方还是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对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应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标基本上用于县城房地产、开发区或其他非农产业,政策实施不到位。基层普遍反映,村庄综合整治、集中居住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获得的收益,村里得到的很少。部分设区市反映,产权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的通道还未真正打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等改革试点还在进行中,推广试点经验的步伐慢,“盆景”变“风景”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有些基层干部反映,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但目前省级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实际操作难。

四是财政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有待加强,金融产品支农作用发挥不够。财政涉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还不健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部分县(市、区)财政支农投入有所下降。各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规定过于具体,缺乏灵活性,地方无法统筹使用。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省级农业开发、粮食产能规划等涉农项目资金分散、多头管理,部分项目存在建设重叠。财政投入道路、住房、环境等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也较为分散,多个部门各自为战。部分省人大代表指出,有些类似送电影下乡这样的支农做法是流于形式,基层群众看的不多,认可度不高,造成财政资金投入浪费。部分省级贫困县反映,扶贫资金使用对时效兼顾不够,扶贫项目精准落地慢。家庭农场主、创业大户普遍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贷款难。大部分农户反映小额贷款额度偏低,规定单户原则不能超过2万元;
期限偏短,一般不超过1年,满足不了农户发展农业项目的需要。基层干部反映,农业保险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覆盖不够,不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足够的风险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代办机构存在办事拖拉、勘灾理赔不及时等问题,有的农户反映,春节前大雪压倒蔬菜大棚,到5月底赔偿还没有到位。

五是农村产业发展还有待加强,带动农民致富作用发挥不够。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科技、装备等基础条件较好,但农村产业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结构相对还比较单一,粮食等传统产业占用全省80%的生产资源。新型职业农民少,大部分农民创业致富能力不强,农村创业创新氛围不浓。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加工转化效率不高,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品牌,支撑和带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不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且大部分是工商资本创办,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收益的办法不多。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创办民宿存在消防设施审批门槛高、审批难的问题。

六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环境治理层次水平还不高。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多,大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农村道路、供排水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是农村发展短板。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政策不活,办法不多。农村河道管护资金来源单一,特别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河道还大多停留在“以河养河”阶段,管护保障严重不足。基层普遍反映,现有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村庄污水治理全面覆盖推进难度很大,县级财政压力大。另外,农村居住分散,水系发达,沟塘众多,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高,管网建设难度大。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不到污水,设施难以运行。有些县(市、区)在调研报告中指出,环境整治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杂物乱堆放、垃圾乱抛洒等现象给黑臭水体整治、美丽村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统筹整合各类要素和政策,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强化对乡村组织振兴的支持和引导。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提升乡镇干部整体能力水平。建立健全抓镇促村机制,强化对市、县、乡党委的指导考核,督促基层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抓好乡村组织振兴。关心关爱乡村党员干部,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主动适应新变化新形势,尽快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牵头部门,建立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协调领导小组制度。一是尽快出台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科学谋划,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职责和政策措施,形成今后五年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策框架。规划编制要注意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二是全面开展镇村规划编制。赋予设区市及县(市、区)更多镇村规划自主权,科学合理地确定“一般村”、“重点村”、“特色村”,稳妥推进乡村人口集中居住、项目集中落地、土地集中经营。尽快研究出台镇村规划编制指导性意见,并对规划编制费用提出解决办法。三是加快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明确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优化细化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四是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区分村(居)的资源禀赋、地域差别,率先形成以村(居)为单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等不同指标在内的评价考核标准。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应坚持系统化,全面反映“五个振兴”情况;
坚持标准化,全面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
坚持人性化,充分考虑群众的获得感。

(三)进一步优化结构,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积极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装备补贴,形成专项工作实施意见。推动更多种植大户、农业企业主动参与绿色蔬菜、应时鲜果等高效作物生产。尽快出台产业兴村强县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加快引导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二是加大品牌农业培育力度。支持大品牌建设,对销售额超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产品品牌给予资金扶持。设立“农业大企业”培育基金,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对外合作。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政府性基金投资推动一批农业中小企业做精做专。三是加大科技兴农支持力度。形成具体实施办法,推动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创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制定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具体办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向企业流动,促进我省更多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四是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制定“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大丰区恒北村,以梨为媒,不仅梨产品网上销售红火,还给村里带来了温泉度假村、精品民宿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相关经验值得省级层面总结推广。吴江区在调研报告中建议,出台省级消防等专项审核办法,对农村闲置房、农民空心房等有规划、有条件改建为民宿的给予支持。

(四)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一是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依托基层党校、成教中心、远程教育站点、职业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展系统培训。尽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及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分类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培训。二是注重专业人才培育。加大财政对有涉农专业高等院校、大中专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引导其扩大招生规模。总结推广部分设区市及县(市、区)开展的农业人才定向委培模式,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尽快制定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的指导性文件,为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注重服务人才引进。把地方引进农业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学历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考核体系,把农业人才指标纳入地方发展指标。近年来,宿迁市遴选1324名本乡本村的创业型大学生(平均年龄29.7岁)到村挂任副书记或副主任,进一步增强了村支两委发展活力,缓解了大学生留不下来的问题。要总结相关做法,研究鼓励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财政支持办法。制定公职人员回乡到村任职实施办法,发挥省、市、县各级机关干部懂政策、会管理的优势,提升村(居)发展水平。

(五)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推动更多要素下乡。以推进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政策制定上为乡村发展松绑,在激活要素上为乡村注入活力。一是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形成省、市、县各级涉农财政资金可整合目录,切实落实“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开展分散在各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权下放到县级试点,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落实到县,推动各地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总结盐城市阜宁县等地整合资金投入康居工程的有效做法,全面推动乡村居住条件改善。二是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建议对各地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政策执行到位。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单独选址的农业休闲旅游设施等有预留规划建设用地。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形成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扩大财政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规模,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切实缓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根据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开发符合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四是妥善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小镇为载体,引导支持工商资本、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发展。总结无锡市开展“百企建百园”工程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推动更多工商企业建设农业园,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投入农业领域。

(六)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一是高标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布局优化,把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与“重点村”、“特色村”打造相衔接。二是统筹建立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预留一定比例的管护经费,并形成制度性规定,确保基础设施建好、用好。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程中,提留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长期管护。将乡镇、村(居)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管护等岗位设置与促进失地农民、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就业结合起来。三是高质量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瞄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形成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农村养老等服务进村的实施办法。建立教育、卫生人才在县城与乡镇、村(居)之间定期流动机制,提高在镇村工作人才的待遇。四是注重乡村环境的长期维护。加大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湿地的保护,重点是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检查和打击力度。围绕5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河湖联通和疏浚清淤工作计划。出台农村环境管护实施意见,形成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管护办法。总结推广邳州市开展公共空间清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对河道护坡乱耕乱种、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村庄内乱堆乱放等加大治理力度,切实打造农民认可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五是更加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定期不定期抽查兜底保障的公平性与覆盖面,督查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收措施落实情况。

(七)进一步强化农村治理,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一是加强涉农法制建设。坚持法规立改废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制保障。今年内,省有关部门要对涉农法规和规章进行一次统一梳理,逐条逐项进行研究,对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一些条文进行修改。各级人大要继续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发挥乡村振兴立法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宣传推广徐州、南通、淮安等地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助力脱贫奔小康的有效做法,动员更多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倾听意见,参与到项目推动、政策制定中来,通过人大代表之家等多种载体,搭建法律法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平台。三是完善自治机制。引导村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村民自治。开展农村道德宣讲活动,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最美乡贤选树、表彰等活动,充分发挥乡贤在矛盾调解、民情联络、敦风化俗中的作用。四是培育特色文明乡风。制定农村健康、科普、法治等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加快推进运动健身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评活动,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五是激发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细化针对基层干部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贯彻落实的工作方案。形成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的具体办法,加大工资及考核奖励向基层干部倾斜的力度,形成选拔任用优先考虑基层干部、涉农干部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充分体现政协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责任担当,市政协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今年市政协专题协商议题,组织力量开展调研,形成此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力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儋州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规划布局的调整和完善。在经费投入上,积极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农田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生态建设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以及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投入。三年来,全市在“三农”工作中投入了32.6亿元。在产业发展上,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发展雪茄烟叶、海头地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粽子、黄皮、跑海鸭蛋等九大农业品牌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制定和实施全市污染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完成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场勘测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行和落实“河长制”。在文化建设上,逐步建成了市镇村三级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16个镇综合文化站、21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完成21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创建1116个文明生态村,推动和庆美万、大成南吉等一批文明生态村升级晋档,打造了木棠铁匠、兰洋南罗等一批全国和全省文明村。在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当前,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但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海南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客观分析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当前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

(一)农村建设规划不统一。农村建设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大多数农村对村庄风貌特色、建设规划的管控把关不严,对于展示儋州地区特有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建筑风格等方面考虑不够周全,调整和完善乡村战略规划力度不够大,运用“多规合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较为滞后。

(二)高效农业品牌不响亮。由于农业产业不大不强,农业增效后劲不足,虽然有粽子、红鱼、黄皮、香芋、蜜柚、绿壳鸡蛋等农产品产业,但农业产业规模不够大,规模农业整体实力不够强,品种不够多,也不优,品牌不够响、名声也不够远,品牌效应还没有真正做大做强,为农业增效、给农民增收成效不够显著。

(三)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和主力军,但是许多农民群众,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涉农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不力。

(四)三产融合程度不够深。由于我市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同时,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制约着先进技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渗透。尤为是,农民群众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产融合发展的进程。

(五)新型经营组织不壮大。我市农村新型经营组织还没有发挥生力军的作用,组织规模不够大、发展质量不够高、发展后劲不够足。如农民合作社,主体就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够强,积累也不多,经济实力不强,合作社贷款融资比较困难,加上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原因严重制约着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六)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随着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承担的工作逐年加大,涉农部门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的机制不够完善,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的有效载体不多,加之农业技术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服务力量薄弱,极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发展。

(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市对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建设成本较高、困难较重,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加上,历史欠帐较多、发展不均衡,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条件依然有短板,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有差距。

(八)生态环境建设不优化。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和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加上,村民乱堆杂物、乱放禽畜、乱倒垃圾等现象,“脏乱差”的农村面貌亟需改变;一些农村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民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渠、河道、池塘等水源中,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盗采河沙现象屡禁不止,侵害人居生存环境。同时,许多村庄村民对燃放烟花炮竹、秸秆焚烧等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呵绿、护绿、育绿意识薄弱。

(九)精神文明建设不深入。我市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够高、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婚丧嫁娶、建庙做斋、封建迷信等,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和借机敛财的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一些因开发建设而富起来的村庄有恶势力潜在的隐患,农村社会风气存在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为学习借鉴外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调研组赴河南、浙江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与当地干部交流、收集材料等方式,学习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

(一)强化规划引领。河南、浙江两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典范,走在全国前列。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两省十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浙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始终坚持接力实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按照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河南省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认真落实20字总要求,着力抓好“五大载体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

(二)加强产业培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这意味着,有了红火的产业、美丽的家园、越来越鼓的腰包,以及各项权益的切实保障,农民才有了“体面”,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生长梦想、收获幸福。为此,河南、浙江高度注重农村产业培植,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河南许昌市全力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和健康养老产业稳步发展,千亩以上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达17家,特色基地百家以上,“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项目在许昌乡村遍地开花,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三产融合的产业优势。刘沟村的豆腐产业、李金寨村的雕砖产业等,让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在鄢陵县8个花木核心产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浙江永嘉县坚持产业支撑,谋划打造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量体裁衣、私人定制主导特色产业,真正做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同时围绕国家5a级景区创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做好“旅游+”融合发展文章,成功打造全省唯一的百丈瀑“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全市唯一的楠溪源头省级田园综合体,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此外,还谋划实施15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重大项目,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成功招引乡贤回归项目337个、到位资金293亿元。

(三)培育农村电商。支持电子商务参与农产品物流,让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富起来。河南、浙江大力把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让农村因电子商务活起来,让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富起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电子商务发达的浙江,政策上支持各方面的社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发展优质的农产品物流配送,让电商给农业带来好处,给农民带来好处。台州市涌泉镇是中国无核蜜橘主产地、中国优质柑橘基地乡镇,全镇柑橘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近年来,涌泉镇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农户“触网”,逐渐形成了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齐头并进、深度融合的局面。涌泉电商数量众多,目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超5000人,为了让行业拧成“一股绳”,涌泉镇成立了临海市首个电子商务协会,目前共有会员120多名。涌泉镇网络零售额逾3亿元,占柑橘总销售额60%,并带动包装、快递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此外,涌泉镇还拓展阵地,选取梅岘、外岙等村打造农村电商“加油站”。依托村级阵地建设集网络代购、创业培训、商业零售、快递分发、产品收购于一体的党员电商服务e站,实现农村党员服务站、便民服务代办点和农村淘宝服务站“三站合一”。

(四)抓实环境整治。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河南、浙江两省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村湾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河南省禹州市在环境治理上,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清洁家园”等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方位打造“四美乡村”,让农村旧貌换新颜,更具吸引力。同时,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和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湿地,推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全力打造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浙江省也十分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在垃圾收集方面,每个乡村都能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除了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打响环境革命、厕所革命,还建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平台”,村民在投放垃圾时只要选择种类、在终端机上刷“垃圾分类积分卡”,再投进相应的投放口即可,村民可根据积分多少拿奖品,大大地调动了村民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

(五)注重文化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河南、浙江在乡村发展战略过程中,十分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此次考察的乡村来看,浙江、河南很少有大拆大建的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街、古巷、古桥、古居以及祠堂、石坊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了旧的农民居住的土砖房、石头房,既展示了村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屿北村作为全省第一个整村置换的试点,建“新村”换“旧村”,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古村的古风古貌,成为另一种独具特色的古村,供人保护与研究。同时,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源头村精心挖掘乡土文化,实施舴艋舟文化复活工程。先后在岩坦前溪、溪口等几个地方重新制造舴艋舟,一批老工匠被请了出来,舴艋舟和船篷制作老工艺从此复活。此外,瓯窑小镇在抢救瓯窑文化历史遗产、重塑瓯窑文化品牌、弘扬瓯窑文化之路上,迈开了复兴的步伐。河南则大力倡导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许昌市以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善行义举、中原新乡贤、好公婆好媳妇、孝心示范村等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激发德念善行,集聚道德力量,乡风文明内涵不断丰富,辐射力感染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通过学习河南、浙江等外省主要做法,结合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实际,围绕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振兴”,突出“六先行”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儋州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儋州。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七

我发现世界并不仅仅只有眼里的那三寸风景,在更多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多我没见过的东西。在这里有很多会发光的人,他们坚韧向上的力量、从心底流露出的勤劳善良,感染着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心存理想,就像带队的李老师说的一样,用信念和知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为家乡、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同时获得内心的充盈与成长。

这短暂而又充实的调研,我认为对于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价值引导作用。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自身感悟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调研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社会实践是我们青年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从而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用实践夯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以前从未参加过如此大规模且规范的调研活动,最初参加这个调研活动只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以及体验一下真正的调研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到最后不仅收获到了这些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方面,更重要的是领悟到自己以后该如何增强实力去帮助那些弱小的人,自己能否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哪怕在微小之处尽些许绵薄之力。珍惜当下幸福,不断奋斗前行,或许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但是通过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对世间保持一颗赤忱之心,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或许会消去世界一些黯淡吧!

相关范文推荐

    我家乡的小吃大全(16篇)

    优秀作文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展现作者的才华和思考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的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家乡风味小吃真是“一极

    学生文明礼仪读后感范文(15篇)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文明礼仪的实践,让社交活动更加愉快和顺畅。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我对

    迎会考演讲稿(优质18篇)

    一篇好的演讲稿应该具有逻辑性强、观点明确、语言生动等特点,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下的演讲稿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不同领域和背景的演讲者的思考和观点。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热(模板13篇)

    当你下定决心要辞职时,写一份精心准备的辞职报告是对自己和公司的一种负责任表现。在这些辞职报告范文中,作者对公司和同事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和敬意。尊敬的领导:您好!在

    我的宝石我的梦五年级(精选20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独到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思考能力,以及对语言表达的灵活运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这些作文内容丰富、观点独特,值得一读。我从小就喜欢弹钢

    酒吧安保工作年度总结大全(15篇)

    通过年度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潜力和能力,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挑战。下面是一些年度总结的范文,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和视角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和

    自信话题自信话题(优质14篇)

    在写一篇优秀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如果你想欣赏一些文学的力作和思想的佳作,不妨阅读以下这些优秀作文,相信能给你带来全

    秋天冬天八年级(优秀21篇)

    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摘抄,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作文创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新叶从大树上偷偷探出

    月光虹读后感(优质18篇)

    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思考、体验和领悟进行整理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和感悟作品的内涵。下面是一些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后感作品,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

    应聘出纳人员简历(通用18篇)

    出纳要熟悉银行业务和金融知识,能够处理各种与资金相关的问题和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出纳工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性别:男。出生年月:1988年12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