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GZ才子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需要考虑教学环境和资源的配置,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一

1、知识与技能: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课件、各种三角形。

1、猜谜语:。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

2、猜三角形。

3、引出课题。

师:为什么不会出现两个直角?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王国,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板书课题)。

2、猜一猜。

3、验证。

4、学生汇报。

(1)测量。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三人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师演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5)数学小知识。

5、巩固知识。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2、判断。

3、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求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三

l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

2.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进行角度计算和简单推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l重点:

难点:

l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目的:通过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其中的道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四

“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探索与发现课,让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高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不错,但是,这一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1、教学设计不错,环节紧凑,思路清晰。

2、重视操作过程,时间把握得好。本节课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做小组实验,从而让他们自己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印象深刻。

3、能注意前后照应,解决了前面的疑问。在讲授新课前,设置一个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以此来吸引学生,找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特性。在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再次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解决。

4、板书巧妙,一步步引入课题。先是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定义,接着简单说明什么是“三角形内角”,最后再讲授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叫做“三角形内角和”。

5、课堂纪律好,气氛活跃,学生踊跃积极。学生在小组活动时,活跃而有序,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同时,实行小组评价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6、求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一个比一个直观、生动。从量一量、算一算,到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练习题设计得比较好,特别是判断题,都是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在课堂上用比较直观的课件显示出来,让学生的印象深刻。组合题也很有灵活性,先是找出能组成三角形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

8、能尊重学生的意见,有的小组没有在算一算的时候,没有得出180°的结果,老师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

1、在老师给出“画有2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的任务时,学生明显是画不出来。但是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失败的作品展示出来,照应之后的讲解。而不能一带而过。

2、如果量一量的方法,不能让人信服,要在后面打个“?”,等到解决疑问后,再去掉。

3、在进行剪一剪、折一折的活动时,老师应该先用板书上的三角形来示范一次,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因为有些学生折不出来。拼的时候,也有出错。

4、把三角形拼成平角后,要用直尺或者是量角器测量一下,看看得出的图形是不是平角,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不能光用眼睛来判断。

5、老师注意提醒学生读题的时候要规范,要读出度数单位,这很好。但是,在做题练习时,应该请一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这样也便于教师提醒学生,在书写时,也要注意写上度数单位,强调格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五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呈现情境:出示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 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 长方形有几个内角 (四个)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都是直角)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360°)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 从而引入课题。

让学生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的教学, 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 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 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

提出问题:长方形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撕―拼: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 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撕下来拼一拼。

(3)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平角,一个平角是180°,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画: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来, 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 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质疑: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

观察:(指着黑板上两个大小不同但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原因,三角形变大了,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结论: 角的两条边长了, 但角的大小不变。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实验: 教师先在黑板上固定小棒, 然后用活动角与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手拿活动角的顶点处, 往下压, 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活动角在变大, 而另外两个角在变小。这样多次变化, 活动角越来越大, 而另外两个角越来越小。最后, 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

结论:活动角就是一个平角180°, 另外两个角都是0°。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容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的影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角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利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旧知识来理解说明。

对于利用精巧的小教具的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想象, 充分感受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感悟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的原因。

1。基础练习: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9,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 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4。智力大挑战: 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

习题是沟通知识联系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的四个层次的练习中, 能充分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第二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题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分与合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此过程中三角内角的 变化情况,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第四题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 学生能把这些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以此促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六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量角器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 三角板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生3:把三个角顺次画下来也可以

生4:拼一拼的方法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师:cai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合作探究:

1、每四人一组,每组至少选两个三角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2、看那个小组验证的方法新、方法多

师:在巡视,并进行个别操作指导

三、交流探索的方法和结果

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

生1: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度也可能比180度小一些,也可能比180度大一些。

生2:二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生3:三是折一折,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师:孩子们,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到底是多少度呢?

生:180度。

五、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2、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七

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对结论的记忆和模仿,而这节课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中赵老师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是激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先创设猜角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学生自己飞翔.”这正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性的表现。所以在这节课中赵老师树立了数学教学为学生服务,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想办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核心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样学生的潜能的以激活,思维展开了想象,能力得以发展.

四、给学生一个开放探究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完后又引发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数学课堂充满挑战.所以课堂上老师没有因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而罢休,然后用一个大的三角形剪成两个小的,用两个小的拼成大的内角和延伸,使学生悟出规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向更高的学习目标继续探索,一追求更大的成功。

一堂好课不应是自始至终的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高科技现代教育技术的集中展示。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而在于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它留给人们的应是思考、启示和回味。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八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些活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其实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一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但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别重视问题的提出,再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方法。

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第二环节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猜想。为此,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没有限定了具体的操作环节,但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分组活动,感觉更利于我的目标落实。但在分组活动中,我更注意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了问题的解决,比如说画,老师走入学生中指导要领,因此学生交上来画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学生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再比如说折,有的学生就是折不好,因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顶点和边的重合,其实还要折痕和边的平行,这个认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师也要走上前去点拨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没有标好具体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限定的操作活动中,既体现了老师的“扶”又体现了老师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乱。我还制作了动画课件,更直观的展示了活动过程,生动又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每种活动的特点,这对他认识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在此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

在归纳总结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习题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为了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我除了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已知三角形二个内角求第三个角的练习题外,还设计了几道习题,第一道是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二个锐角,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明白,任意三角形都有二个锐角,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则必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这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三角形按角分的定义的理解。第二道题是一个三角形最大角是60°,它是什么三角形?通过对此题的研究,使学生发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主要看最大角的大小,如果最大角是锐角,也可以判断是锐角三角形。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题我拓展延伸到三角形外角,第四题我设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九

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

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

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同桌合作、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蕴含的学习方法,检测学习目标2的掌握情况。

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1、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3、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4、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第一环节,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由图形引入,让学生指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发现在这些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钝角。问:想看钝角三角形72变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1)钝角变小,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2)钝角变大,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3)钝角变大、变大、变大再变大,还能再大吗?发现再大就成平角了。平角多少度?这时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加起来,和可能多少呢?猜测:180度。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观察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发现都是180度,和猜测是一样的,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课件出示一些直角三角形,让学生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的猜测。

四人小组合作,拿出学具袋里三个红色的直角三角形和表格,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猜测。学生可以“量一量”,也可以“剪一剪”,还可以“折一折”。汇报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同时在课件上展示。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推理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途径,并且方法之间可以互为验证,达到结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明白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比获得结论更为重要。

课件出示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研究它们的内角和吗?动手试一试,可以同桌讨论。(学生操作,汇报,课件演示)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由此得到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基本练习。

通过做一做和说一说这两个练习来强化学生认知。

2、拓展练习。

拼一拼、想一想。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说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或大小如何改变,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3)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剪成一个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4)如果变成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此基础上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升华。

猜测(180度)。

验证:测量、撕拼、折叠结论。

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对本节课学习方法的一个回顾。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十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十一

各位评委、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应该说,新的教学方式将伴随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逐渐透视而形成新的路径。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1.知识目标: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步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方程的思想。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2.能力目标:通过拼图实践、问题思考、合作探索、组内及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等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添置辅助线教学,渗透美的思想和方法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数学,遇到困难不避让,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采用对话式、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十二

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

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

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1、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3、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4、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第一环节,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由图形引入,让学生指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发现在这些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钝角。问:想看钝角三角形72变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1)钝角变小,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2)钝角变大,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3)钝角变大、变大、变大再变大,还能再大吗?发现再大就成平角了。平角多少度?这时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加起来,和可能多少呢?猜测:180度。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先让学生观察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发现都是180度,和猜测是一样的,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课件出示一些直角三角形,让学生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的猜测。

四人小组合作,拿出学具袋里三个红色的直角三角形和表格,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猜测。学生可以“量一量”,也可以“剪一剪”,还可以“折一折”。汇报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同时在课件上展示。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推理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途径,并且方法之间可以互为验证,达到结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明白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比获得结论更为重要。

(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件出示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研究它们的内角和吗?动手试一试,可以同桌讨论。(学生操作,汇报,课件演示)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由此得到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基本练习

通过做一做和说一说这两个练习来强化学生认知。

2、拓展练习

拼一拼、想一想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说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或大小如何改变,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3)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剪成一个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4)如果变成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此基础上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升华。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测(180度)

验证:测量、撕拼、折叠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对本节课学习方法的一个回顾。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案(实用13篇)篇十三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谢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猜想——验证——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刚开始上课,谢老师用选王大会设悬念,三种类型的角在激烈的争执,到的谁的内角和大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谢老师就提到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我们总不能口说无凭吧?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善用验证: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谢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善于引导巩固内化: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谢老师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第一关牛刀小试: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学生求第三个角,从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关过关斩将:让学生判断有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5、有一定的拓展创新: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谢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你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谢老师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大全(18篇)

    在编写培训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基本培训手册?紧急事件处理

    爱清洁讲卫生演讲稿(通用16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作为演讲者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演讲内容。下面是一些成功演讲者的精彩演讲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首先要

    实验室工作总结结束语大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个人或团队在某一时间段内所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正在为写月工作总结发愁,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帮助你排忧解

    住宅楼购房合同(汇总21篇)

    购房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周边配套设施,以便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购房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决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购房范文,相信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小班安全工作计划上学期(热门18篇)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上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比得斯)为幼

    保洁劳务承包合同书(通用19篇)

    承包合同是一种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的合同形式,常见于建筑工程领域。以下是一些经验总结和提醒,以便大家能够更加顺利地执行承包合同。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有限

    司机辞职报告理由(实用18篇)

    当我们决定离开当前岗位时,辞职报告让我们能够在离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和交接工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辞职报告模板,供大家参考撰写自己的报告。尊敬的经理:我进入公交公司

    主管岗位晋升申请书大全(21篇)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要注重与目标机构或组织的匹配度,突出自己的优势和适应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申请书范文,相信它们会对你的申请书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大学生图书馆活动策划书(专业20篇)

    通过活动策划,我们可以提前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确保活动的圆满完成。对于初次进行活动策划的人来说,以下的活动策划案例可能会有所帮助。

    大学生对学业生涯的规划(通用14篇)

    大学,对于我而言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轻松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这样的一种悠闲的氛围对我来说是充满了x般的.诱惑。大学,意味着不需再埋首于辞海题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