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藏祈愿文 坚持拜地藏菩萨心得体会(通用7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飞雪最新地藏祈愿文 坚持拜地藏菩萨心得体会(通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地藏祈愿文篇一

拜地藏菩萨是许多佛教信仰者在生命历程中一直坚持的信仰仪式。自己也是佛教的信徒,相信一切众生都有此生因果,这样的信念逐渐使我更加关注自身善业,尊重他人,在人生道路上保护并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们。每次在拜地藏菩萨的过程中,都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也能深深体会自己内心反思,更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修炼自我品质

拜地藏菩萨不单是一种信仰仪式,更是一种自我内心修炼的体验。拜地藏菩萨能引领我们进入内心,认真反思自己的品质,包括对他人的爱心、忍耐和信任等等。在去往拜地藏菩萨的寺庙途中,背负的拜礼品和行走的路上的遭遇都是我们修炼自我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第三段:发现自身的弱点

在拜地藏菩萨的过程中,可以认真观察自身的弱点。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自己的缺点,而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弱点,在内心里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我们可以从反思中看到自己最需要修炼的品质,仔细思考我们究竟需要哪些改变,也算是一种深化内心修炼的过程。

第四段: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拜地藏菩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世间点滴,是对佛教信仰的忠实体现。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感恩的呼唤,发现生命里面每一个为我们付出的人。在感恩过程中,我们会深深理解帮助和带着光明的能量是多么重要,也会体会到相信并感谢自己在生命中的遇见。

第五段: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拜地藏菩萨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的品质修炼,需要负责任的态度。当我们做好了内心的修炼,也需要把学到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负责任的人。我们需要在自身精神、行为、社会中负责任,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呼唤外界的改变。

总结:

拜地藏菩萨是一种信仰仪式,更是一种深入自我内心的品质修炼过程。通过反思、观察自身的弱点,发现自身最需要修炼的品质,保持感恩的心态和负责任态度,去呼唤外界的改变,人们能够在这样的修炼过程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体会。拜地藏菩萨,这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对每一个信教者的人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地藏祈愿文篇二

净空老法师讲述地藏经第二十一卷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中第三十九面,看经文:

看这段。在《地藏经》上我们看到供佛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地方是以“伎乐”,‘伎’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歌舞、音乐。在大乘佛法里面,在古代我们所看到,世尊弘法变相图里面许许多多,世尊在讲经说法诸天载歌载舞来供养。这些事情小乘佛法里头决定没有,像‘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决定禁止歌舞的场所。可是大乘菩萨就不一样,非常明显能够看到,小乘是对保守的社会,对保守人佛所设施的善巧方便;大乘佛法是对开放社会,是对一些开放这一类众生。这就说明佛确实没有定法,没有一定的法,佛教化众生都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在《华严》里面特别谈清楚这些地方,他的确是应机。

当然佛有智慧、有德能,看一个众生能够看无量劫前的因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佛摄受众生是圆满的四摄法。四摄法末后利行、同事,同事这就开放,如果不开放的话,怎么能跟众生同事?这是高度的智慧,甚深的禅定。他能够顺众生,能够在其中诱导众生,让众生觉悟、让众生回头,改邪归正,断恶修善,佛有这个能力。如果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定功,也要学这样子很难抗拒外界的诱惑,许许多多人定慧不足,被外面境界诱惑而退转,而丧失道心,比比皆是。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出家人堕落,出家人还俗,其实还俗比堕落还要好,他舍出家人的形象,去还俗做在家修行人,也不错,也能成就。所以在佛门里面出家还俗,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不能拿另外眼光去看,我们自己就有罪。像现在小乘国家他们有短期出家,在泰国连国王都要出家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再还俗,这是接受佛教教育,过佛教的生活,对社会决定有好处、有帮助。

这段是说明以歌舞、音乐供养菩萨所得的福报。前面一段是讲供养,后面一段是讲他得福。从这段经文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引伸到以艺术的方式来弘法利生。在《大藏经》里面,我是在《嘉庆藏》里面看到,《嘉庆藏》是明朝时候编辑,《藏经》里面有厚厚的,现在是用精装本,大概有这么厚两册,内容是什么?全是歌词,谱上曲,歌词谱上曲,都可以演唱。由此可知,古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很常见,因为众生喜欢接受这种方式。编成剧本来表演比较少,为什么?条件要多,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能够做得到。一、两个人用歌唱,两个人这种表演,民间的艺术,在古时候是很常见。

特别是在法会当中来表演,因为法会的时候人多,以这种方式来宣扬佛法,以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法。《地藏经》如果我们将前面光目女、婆罗门女这些故事,以歌舞、戏剧这种方式表演出来,效果比我们在讲台上讲经效果大很多。这个理念希望同修们要记住,我们今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条件具足,大乘佛法要搬上舞台;如果能够编成电视连续剧,在电视台广播,你想想看教化多少众生?普遍受到大众的欢迎。这是我们应当要想到。

在古时候剧本里面,古德也有编辑,我看到的是平剧的剧本《归元镜》。这里面是三个故事,都是我们净土宗,第一段是慧远大师的故事,第二段是永明延寿大师的故事,第三段是莲池大师的故事,编得好。它是以平剧方式,在舞台上表演。演员那就是菩萨,就是在讲经说法。上一次游本昌居士到新加坡来访问,来看我,特别提到他愿意用艺术的方法来帮助佛教;我说错了,不是帮助佛教,你不是帮助法师,你就是大法师,你就用这个方式弘法利生,这才是正确。所以他计画这一次第二集推出来之后,第三集他要演济公说法,正式当大法师。我们非常期望他的愿望能够实现,也欢迎他来演地藏菩萨。过去我听说电影里头拍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但是没有按照经文经义来表演,按照经义来表演才真正是利益一切大众。

这段经文里面关键的字眼,还是“善”字,‘善男子、善女人’,还是在‘善’字。可见得他歌舞表演的目的是劝化众生,而不是营利,现在世间种种娱乐的目的都是在营利。如果利润欠佳,他就不肯做,表演一定要卖座。善男子、善女人,他的用心就不一样,他的目的是教化社会,目的是宣扬佛法,利益众生。关键的字眼在此地。“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下面“乃至劝于一人、多人。”最好是利用法会场合,古时候常有,佛菩萨节日都演戏。演戏是有根据,这经文上就有。但是看你是演的什么戏?演戏的内容,演戏目的之所在。如果演戏目的是招揽信徒,那就错误。目的一定是用这种手段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这就善了。关键就在这一点。

地藏祈愿文篇三

拜地藏菩萨,是许多佛教信徒的信仰之一。地藏菩萨被视为救度众生的佛菩萨,供奉之后也会得到保佑,许多人会在平日里行拜地藏菩萨的礼仪,然而,能够坚持拜地藏菩萨并做到心无杂念的却并不多见,本文将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谈谈拜地藏菩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多次叩拜与心无杂念

拜地藏菩萨是需要多次叩拜的,每一次叩拜都代表了我们对地藏菩萨的虔诚信仰。但是,光是叩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内心真正地虔诚,不应该有任何杂念。因为,我们的内心是地藏菩萨判断我们是否真心诚意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的心中存有私心杂念,地藏菩萨也不会保佑我们。

第三段:坚持拜地藏菩萨的力量

坚持拜地藏菩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坚持下来的收获却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是精神上的满足感,身心放松,内心充实,从而更能够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其次是心态上的改变,拜地藏菩萨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牢固和坚忍,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气馁,这些都能够让我们在日后的人生路上更加成功。

第四段:拜地藏菩萨需要真心实意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为了求个保佑去拜地藏菩萨,那么这种拜法是无效的。地藏菩萨是有灵性的,他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虔诚而在不加判断的情况下去保佑我们。所以,当你行拜地藏菩萨之时,要真的心无杂念,用虔诚的心去拜,有效的拜法才能够达到保佑的效果。

第五段:拜地藏菩萨的修行

拜地藏菩萨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活动,还可以弥补自己一些修行上的不足之处。在拜地藏菩萨过程中,我们应该去深刻了解地藏菩萨的教义,懂得怎样自我约束,怎样发愿,怎样养成持戒的好习惯。这种修行不同于其他的修行方法,是富有灵魂性和人文性的修行方法。

总结

拜地藏菩萨并不只是一种形式的信仰,更是一种教义,是一种精神内涵的体现。坚持拜地藏菩萨需要真正的虔诚,并带有一份强烈的信仰力量,能给人温暖的精神上的满足和心态上的转变。通过不断的修行,在拜地藏菩萨中持续进化,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能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

地藏祈愿文篇四

“念经度母,看经摩尼,读经地藏”是许多佛教信徒的修行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读经地藏。地藏菩萨是东亚地区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以守护地狱众生为己任。读地藏经不仅能够带来快乐,而且可以加强人们与内心的联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第二段:分享读经的过程

在我的修行中,读经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日常活动。我每天早上都会在家中静坐一会儿,然后用几分钟的时间念读地藏经文。 刚开始读经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困难,在字体和语言上的不同都让我感到有些头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熟悉了文字和内容,也开始关注经文中的深刻含义。

第三段:地藏经的重要性

地藏经对于信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部经文中包含了许多故事和启示,同时也传递了地藏菩萨的智慧。比如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告诫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众生,应该给予所有想要施舍的人一个机会。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宽容。

第四段:读经对于个人修行的益处

读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佛教的教义,还可以让我们寻找与佛陀的联络,尤其是读地藏经之后,我们可以意识到生命的永恒性。读经也可以让人平静内心,带来宁静感。当我们反思和忏悔自己的行为时,读经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内心,从而找到内心平静的力量。

第五段:结论

在读经的过程中,我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这个过程不需要过度关注自我,反而是专注于经文中的故事和意义,让心灵与经文融为一体。我渐渐地意识到,这样一来,我更加容易理解佛教的原则、更加满足于生活,而且更加平静。因此我会一直继续读经,分享和学习,并将这种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够获得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启示。

地藏祈愿文篇五

《地藏经》是具体讲因果规律的经典。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离开了因果就没得佛法。“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不仅是我们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这个“逃”字,这个字份量很重啊!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种的是杀盗淫妄的因,当然得的果报就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果。这个决没有错嘛。种污染的因,当然得污染的果报。种清净的`因,才得清净的果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惮。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虚云大师提出学道的先决条件,第一个就是深信因果,第二个就是严持戒律,因为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关系都非常密切。《地藏经》对因果谈得很具体,这个是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信心的人把这部经看成神话,那就错了,那就得不到真实受用。

《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是佛说的遗嘱,是做人处世的教科书,是学习因果的重要经典,所以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就可以说明这部经典应是佛弟子必修的经典。

“地藏”这两个字,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够生长一切,能够运载万物。藏,就是宝藏。也含有储藏的意思,大地能够储藏一切宝藏。佛法是心地法门,心如大地。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的宝藏,智慧福德都从这里生长。正如慧能大师开悟时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来有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显现,这就是佛法的精髓。佛陀证悟了这个事相,他毫不保留的把这些东西拿来教化我们,希望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让我们都能够悟入佛的知见,这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教育我们开发自己心地的宝藏,才能脱离尘世的苦恼,才能够得自在乐,如来不开示,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正如经典上说的,“譬如暗室宝,无灯不可见”暗室里有一颗金钢钻,没得灯,你在哪里去找?“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

菩萨是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菩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人。但是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泥塑木雕的就是菩萨,所以土地、财神都称为菩萨,这是错误的。

“本愿”就是根本大愿,也就是自性的流露,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这个就是菩萨的根本大愿。

译者是和田沙门实叉难陀,“沙门”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是我们自性本具,贪嗔痴是我们本来没有的,也就是说除去本来没得的,恢复本来有的,所以沙门这个意思含有返本还原,恢复本来面目。“实叉难陀”意思是喜学。他是西域和田人,他当时应武则天的邀请,携带了八十卷华严经来到洛阳,后来同菩提流支、义净法师一起把八十卷华严经翻译出来了,就是这位大德,他是《地藏经》的译者。这就是《地藏经》的经题和译者。

地藏祈愿文篇六

有念《地藏经》的,要坚持念。家里有供养地藏菩萨,不管是金银铜铁的,那坚牢地神都会护持。下面是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的讲记。

地藏经十三品,此第十二品。佛、法二宝已讲完,且地神发愿拥护学佛修法者。

此品是僧宝,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佛、法二宝和合,出生无量功德,是名僧宝。此品谈僧宝具无量功德,利益众生,若见若闻,皆得利益。僧宝指地藏菩萨,故名见闻利益品。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

佛宝属觉,觉则诸法现前;法宝属理,解理生智便是佛。非佛无以觉法;非得法无以成佛。佛、法不能相离,所以佛、法和合,出生无量功德,名曰僧宝。

当尔之时,世尊从顶门上——佛顶最上,更无有上;表佛、法和合,出生功德,此功德最上,更无有上。‘放’者,出生也。百千万亿大毫相光,表佛、法和合,出生无量功德,一一功德,皆具法身德,故名大;一一功德具解脱德,故名毫相;一一功德,皆具般若德,故名光。如是大亳相光,即三德秘藏。佛、法和合,出生无量三德秘藏,以赞扬地藏菩萨僧宝功德,见者闻者,获大利益。

所谓。

指法之辞。

白毫相光。

指布施。白是诸色之本,布施是诸法之本,内舍悭贪,外利众生,能到彼岸,具解脱、般若二德,故名白毫相光。

大白毫相光。

三檀等施,三轮体空,见布施实相,具三德秘藏,故名大白毫。

瑞毫相光。

瑞者,吉祥也。持戒清净,恶止善生,一切吉祥。

大瑞毫相光。

指见尸罗实相,具三聚净戒,故名大。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是故具足持净戒。”

玉毫相光。

指忍辱。忍则诸恶不生,烦恼不起,如白玉无瑕。

大玉毫相光。

指无生法忍。见忍辱实相,具无量功德。

紫毫相光。

指精进勇猛,修行一切善法。精而不杂恶法,进而不退善法。

大紫毫相光。

指身心两忘,不见有精进相。离妄名精,悟理名进,故名大。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然心不起,精进无有涯。”

青毫相光。

指禅定。青属东,东方是群动之首,动中有不动,是定亦然。对境心不动,是名定。

大青毫相光。

指佛定。“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即首楞严定。

碧毫相光。

指般若——能空一切相,破一切执,成一切智,到涅槃之彼岸;如碧玉,一切玉中,最贵者。

大碧毫相光。

指出世般若。般若为前导,导一切法到彼岸,周遍法界,无一法不是佛法。

红毫相光。

指方便。能令众生祛黏解缚、断惑证真,如红光照大千。

大红毫相光。

指一乘方便。能令三乘人,开权显实;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绿毫相光。

指愿。发愿入生死,度苦厄,是艰难之事;如绿叶荫覆群生。

大绿毫相光。

大愿度生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而付难。

金毫相光。

指力。以神力度人,离苦得乐,如金宝。

大金毫相光。

指佛十力。具足度众生之力。

庆云毫相光。

指智度。佛法大海,惟智能度;如庆法云,覆生死海。

大庆云毫相光。

指一切种智。庆法界云,荫涅槃海。

千轮毫光。

指慈。能与世间种种之乐。

大千轮毫光。

指无缘大慈。与法界众生出世之乐。

宝轮毫光

指悲。能拔世间种种之苦。

大宝轮毫光。

指同体大悲。能拔分段、变易二生死苦。

日轮毫光。

指喜。随喜别人种种功德,如日光照大地——万物温暖。

大日轮毫光。

指大喜。众生先成佛,我则大喜矣!如地藏,“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阿难,“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如大日轮,普照万物,悉皆果熟。

月轮毫光。

指舍。怨亲俱舍,心月清凉。

大月轮毫光。

指大舍。所有一切功德,舍与一切有情。如大月轮,普照大地,皆得清凉。

宫殿毫光。

指三乘菩提,如登法王之殿。

大宫殿毫光。

指一乘菩提——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海云毫光。

指三乘涅槃,覆生死海。

大海云毫光。

指大般涅槃,覆法界海。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世尊在天宫上,最初含笑、放种种光明云、出微妙音,赞叹众生本具之性德。

现在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出微妙音,是赞叹众生的修德。菩萨从性起修,修德有功,性德显现,自性出生无量功德,能利益无量众生。

前者性德,众生本具不假修成。

后者修德,须仗佛力、法力,见佛闻法,佛、法和合,事理圆融,方能出生无量称性功德,充满法界,利益有情。

所以如来,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又出微妙音,告诸在会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修成如是等功德,利益人天之事;乃‘不思议事’——指地藏菩萨具不思议神力,分身十方,拔三途苦,与人天乐事。

‘超圣因事’,指地藏菩萨具不思议智力,说种种法,能度三界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事。

‘证十地事’,指地藏菩萨,自证十地,又能化他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指地藏菩萨愿力,能助众生不退转无上菩提,毕竟成佛事。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

天宫法会,唯观世音菩萨与地藏菩萨德业相齐,所以观世音菩萨出来问法。

‘观音’是南海普陀观世音,是大悲救苦观世音,与地藏愿力相同。

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世尊,地藏大菩萨,具大慈悲心、大愿力,怜愍造罪受苦众生。在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度生利他功德,及不思议神力,救苦之事。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赞莫能穷之文。

观音菩萨在忉利天宫,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同时赞叹地藏菩萨。佛佛道同,一佛赞时,佛佛同赞。如阿弥陀经:“十方诸佛,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异。

观音又言:正使过去佛、现在十方佛、未来诸佛,尽说地藏利生功德,犹不能尽。利生功德,犹如涌泉,滔滔不绝,如何能用言语说得尽!可知地藏从性起修,行山高逾须弥,愿海深过溟壑;况智慧神通,皆不思议,周遍法界,妙用无方,奚能以言说称量哉!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刚才又见世尊,从顶门上放种种大毫相光,预备又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神力,如何利益人天之事。对众宣扬,令天龙八部,瞻礼地藏,皆获福利。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赞观音利生之文。

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许说之文。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先救天苦之文。

佛告观世音:‘未来现在,所有世界中,有天人享受天福,不知不觉天福享尽,当时五衰相现——一者头上花萎,二者不乐本座,三腋下汗出,四衣服蒙垢,五天女舍离——不久命终,随业受报,应堕三恶道者。’若不求救,决堕无疑。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

获救之文。

如是天人,若男(天子)、若女(天女)——指欲界六天,皆有男女——当五衰相现时,还可以救。怎么救呢?只要见地藏菩萨像,至诚归依地藏菩萨;或闻地藏名号,一心称名忏悔宿世罪业;仰仗地藏神力,宿业消除,霎时罪灭福增——增加天福、再续天寿、复享天乐。罪业消除,故永不堕三恶道受报。娑婆百亿帝释,有一帝释,五衰相现,寻诣佛所,求哀请救,佛为说法,便得见谛;衰相一时皆灭,重获天福,欢喜踊跃,以爱语伽陀赞佛:“大仙应当知,我即于此座,还得天寿命,唯愿尊忆持。”

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上来归依称名,尚增天福永不堕恶道,何况见闻菩萨以后,日日香花供养、衣服饮食奉献、宝贝璎珞布施,至诚供养;物供养、身供养、心供养、如法修行供养。仗菩萨神力、愿力,及自供养力,所获功德福利,现在未来无量无边了。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复以救天苦之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一切世界中,所有六道众生,其临命终时,若得闻地藏菩萨功德洪名,一声功德洪名,历历然入其人耳根。耳闻心知,心知方能耳闻,其人心内有菩萨名号,便有菩萨功德神力;仗菩萨功德神力,将其心内,所有业障种子,如汤销冰、如明破暗,破尽无余。此人永生不造业,不再历三恶道受苦。

此乃地藏僧宝神力,从佛、法两宝和合而生。

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

上以闻名,尚有如是功德,何况塑像功德呢!

临命终时,最好父母眷属,将命终人的`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尽行布施;舍与塑画地藏形像,留存世间,受人供养,其功德更大。

更使病人未终之时,其眼能见、其耳能闻,知道眷属,将自己舍宅、宝贝等物,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则病人心内,八识田中,自然有塑画菩萨善根种子,此种子渐渐增长时,其威力不可思议。

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

是人未合即死,而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塑画地藏僧宝功德之力,寻即病障消除,速得痊愈,而且增益寿命,长寿在世,修诸善法。

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是人若是业报,今生福尽命尽,不可再住世间,应该舍寿。即承斯塑画地藏功德力,所有一切罪障、十恶业障,合堕三恶趣者,一律消除,剩尽无余。命终之后,又承斯塑画功德,即生人天二道,善根增长,常修善业,受人间、天道胜妙之乐。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复以病苦之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婴儿在襁褓时,须饮母乳,有的饮三年。所谓“三年哺乳,十月怀胎,母恩也。”能不回忆。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或祖母,乃至亡失兄弟姊妹同胞之亲,是人年既长大,念此身之所从来,无不忆念生身父母,及忆想同胞兄弟姊妹。如是亲眷别后,到底其识神落在何趣?(指六趣。)生何世界?(近指各国,远指十方世界。)生何天中?(指六欲天。)

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

欲知亡眷,落在何趣,令自心安,唯一办法,塑地藏像,一瞻一礼;念地藏名,七日不退初心。如是闻名、见形、瞻礼、供养,七日一心、一心七日,打成一片,至诚所至,玉石为开,无不感应。故以七日为期,如是七日又七日,直到感应为止。

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此乃眷属蒙益之文。

若能七日闻名、见形、瞻礼、供养不退初心,亡者眷属,假如因宿业而堕恶趣者,计劫受报,仰承阳间男女为父母、兄为弟、姊为妹,塑画地藏形像,及瞻礼功德,寻即解脱恶趣之报,生人天中,受殊胜微妙之乐。

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所谓‘福不唐捐’。是眷属自己已有福力,生人天受殊胜妙乐者,即承此间男女代其塑地藏像,瞻礼功德,从人天胜福转增为三乘圣因,乃至毕生死苦,其福不尽,故云‘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

上来冥益,未能亲见亡眷生处,欲得显益,须要更进一步。三七日中,一心恭敬、瞻礼地藏,至诚念菩萨名号,念到万罪消除,万福骈集,此时感应道交,见菩萨现无边身,遍满虚空——虚空即法身,法身无相,能现一切相;法身无声,出大音声,具告是人眷属生界。

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凡夫有漏不能入三摩地,亲见眷属生趣,唯有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行人神识,到诸世界,与亡者眷属会面相见。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此乃菩萨度生成佛之文。

上来礼念功德回向先人,未尝为己事打算。除利亡者之外,更应为自己生死设想,求今生见谛。每日至诚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实行修称念法门,念念相续、念念无间,念成一片,念到一心不乱。又仰仗菩萨神力外助,己力、他力和合,菩提种子容易萌芽,善根容易增长。堪称佛子,成就法器。

此时菩萨观汝善根成熟,有进无退,是佛门的栋梁,即遣所在土地神、宅神、地方势力鬼终身卫护,令汝一生衣服丰足,无诸疾苦。乃至世间横祸、灾难,亦不入汝门,何况及身。既无外患,又得菩萨护念,自己精进,终有一日,蒙菩萨摩顶,授当来圣果之记。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

地藏菩萨是大愿王能满一切愿。因能满众生之愿,所以名大愿王。复以礼念之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者’。修行全凭愿力,所以发愿要紧。

(一)欲发广大慈心。以无缘慈,遍缘法界有情,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离种种苦。众生苦尽哪时休?四弘誓愿,属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

(二)欲修无上菩提,则一切不管,万缘放下,不著有无,凡圣情忘,勇猛精进,直趣菩提。如古人云:“修行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一切是非不管,直趣无上菩提。”四弘誓愿,属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

(三)欲度自己出离三界,早日解脱生死,破除九十八使见思二惑。四弘誓愿中,属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上来三愿皆美,但做事要有步骤。欲得成就,须假外缘,如万物生长,必假日光之缘;欲度大海,必仗舟航之力。佛种从缘起,但因无缘,难得成就。今日很好,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愿,为我助缘。所以我们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三宝中属归依僧宝。归依之后,时时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表我敬意。还要一瞻一礼,如菩萨在我目前,我在菩萨前,彼此言行不远,炙手可亲,感菩萨神力功德流入我心。仰仗菩萨功德神力,自然所愿速成,永无一切业障阻碍。

宋空观寺,释定法同僧俊归依地藏菩萨。每月十斋日,模画地藏像,礼拜供养,祈请菩萨应现。满三年,有小沙门投宿寺廊间,定法闻之,出敬问讯。说一两言,忽然不见。人异之,问定法曰:“沙门何言?”沙门言:“妙愿已圆,意气何短?”闻者皆云:“汝求见地藏,不念出要,故菩萨言,意气何短。”定即发菩提心,欣求无上道果。感梦云:“前沙门者,是地藏菩萨也。汝求见我,不发菩提心,是故觉悟汝。汝模画我像多,永不堕三恶道,舍寿生兜率天,慈尊下生日,得授佛记。我随顺汝,如影随形,如水随器。”寤后感泪如雨。

观此文,地藏菩萨随逐修行人,如影随形,我们岂可不仰仗菩萨力,而单靠自力与生死魔军作战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地藏祈愿文篇七

佛门常讲,可以不信佛法,但不要不信因果。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活得很洒脱,动不动就讲“大不了一死,二十年后,还是好汉一条!”或者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要么就讲“这一辈子活得好就好了,管他下一辈子,想那么远干什么?”这都是属于不信因果的,也是导致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的最大根源。

孔老夫子说过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家庭,在几十年前,一家非常的富有,有权、又有钱,到第三代的时候,穷困潦倒,一代不如一代,儿子就不太好使了,不行了,到孙子就更不行了。后来,这第三代的孙子,就是现在的人,就问他的父亲,我们家究竟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父亲说,我从年轻到现在,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那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第三代穷到这样?他父亲说,我也不知道。

孙子就去问上了年龄的一些老人,老邻居,我家究竟以前做过什么坏事?这些老人不敢说,可又看到这个家庭现在的境况,心里也不太舒服,就对他讲,你去问你爷爷就知道了,除非他不说。这位孙子真的去问他的爷爷,我们家里究竟做过什么坏事?这位爷爷就说,我年轻到现在也没做什么坏事,只有做一件而已,一件。年轻的时候,为了争夺财产,害死六个人。

一生就这一件,这一件导致一代不如一代,这一件导致家破人亡。这一件事情导致了未来的子孙个个穷困潦倒。因为当爷爷的这个老人,年轻谋夺了不义之财,然后有权又有钱。诸位道友,你要知道,身外之物是有限的,道德良心是无限的。钱花完了,有限的物质花完了,又没有无限的道德和良心,孝道和智慧,就会一代不如一代。到第三代穷困潦倒,甚至到第三代、第四代,搞到当路边天使做乞丐。第四代没人了,神经病的神经病,当乞丐的当乞丐。那位老人到他年纪大了,才懂得了,真正传给儿女的,应该是道德,并不是财产。

《三字经》里说的':“人遗子,金满银,我教子,惟一经。”所以现在一些当老板的,有权的,有钱的,拼命挣钱,拼命谋利,他要留给下一代的是什么?自己认为是舒适的生活,其实往往结果不是他想看到的,他的后代都变成了什么人?你看《地藏经》上佛说的,“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成了这一类的人。

所以讲,不要过多地为子孙留下他命里无法承受的资财,多积阴德给子孙,多教子孙明因果。如果能把《地藏经》作为传家的法宝,保证这个家族一代比一代兴旺,绝对不会落入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拓展阅读:《地藏经》校量布施功德缘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帝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德天瀑布的诗歌(实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2023年教学方面的主要成绩 小学教学方面的论文(大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最新项目实施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和联系(大全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

    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总结讲话材料(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

    最新促销活动案例 促销活动方案案例完整(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促销活

    最新食品安全广播稿(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最新被家暴的离婚申请书(汇总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驻村辅警年度个人总结(汇总7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

    2023年冲刺对自己的励志留言(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产科出科小结医生 产科实习小结(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