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薇儿

在教学工作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

(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

(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二

针以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用的说明顺序。

(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重点)。

2、了解说明顺序。(难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外国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2)今天,我们幸学习《活板》一文,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作者作品简介。

3、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4)不以木为之者;

(5)每字为一印;未未简易;

(6)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7)满铁范为一板;

(8)极为神速。

(9)不以木为之者;

(10)唐人尚未盛为之;

(11)更互用之;

(12)旋刻之。

(13)火烧令坚;

(14)持就火炀之;

(15)用讫再火令药熔?

(1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7)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18)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9)其法:用胶泥刻字。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四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五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近义词;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目的一。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学生用“阅读提示”充分自读及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借助注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三、引导讨论: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练习: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

作文训练。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顺序:从说明的目的出发和对象出发,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程序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用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教学方法: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本单元的课文为范例。

作文提示:

针以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用的说明顺序。

(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六

一、解释下列各词:

1、板印____。

2、盛为之____。

3、已后______。

4、皆为扳本___。

5、布衣__。

6、又为活板___。

7、薄如钱唇。

8、每字为一印。

9、火烧令坚。

10、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

11、以一铁范置铁板上_____。

12、乃_____。

13、持就火炀之____。

14、则字平如底____。

15、止印___。

16、未为简易___。

17、已自布字。

18、更互用之__。

19、瞬息可就__。

20、重复者。

21、以纸帖之__。

22、每韵为一帖__。

23、奇字。

24、素无备。

25、旋刻之。

26、不以木为之者。

27、文理___。

28、兼与药相粘__。

29、燔土___。

30、用讫__。

31、拂__。

32、殊不__。

33、其印___。

34、为予群从所得______。

二、写出四个通假字:

三、写出三个词类活用字: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七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八

确定讲这一课后,我先认真研读了课文,课文共三段,第一段说明了活版印刷发明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与开头“毕昇,又为活版”相照应,而第二段“其法”一语,总领全段,引出活版的制作、功效和用法的叙述,构成文章的'主体部分。

制作活板的过程步骤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我想,如果能把这个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不是既生动有趣又便于理解吗?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一个课件里的动画让我眼前一亮:字模“薄出钱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等等就像实物一样依照课文的说明一一出现。特别是本课的重点要突出“活字印刷”的“活”字。整个排版过程,第二块印版的重排,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作那些字模,将它们排列得十分有序且平整,利用多媒体便能轻松实现。

我设想:让一位学生来做解说(翻译课文),动画则跟着他的解说依次前进,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他会觉得自己在操作活版的制作过程,其他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像观看实物一样集中于大屏幕,眼、耳、脑并用,增强了记忆,知识性与趣味性自然融为一体。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印刷发展中的一个飞跃,而这个重大贡献却是宋朝的一位平民发明家毕昇作出的,平民能有如此大的贡献,而且这一技术早于世界400多年,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我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上拓展延伸,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现在的生活做一些创造发明。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发挥,也会更加有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自然会生成。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

(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

(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九

简要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体时间和使用情况。

详细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关的问题。

交代毕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总体上是以什么为序?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3、本文课题是“活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的?

从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术的一个飞跃。试问,雕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

(死,不灵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优点和特点。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十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活”字布局谋篇,但由于是篇文言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因此理解文意对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一词多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等。让学生照着自主学习内容自学课文,然后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这样既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本课教学中学生对重点的实虚词掌握不理想,我将重点的实词虚词提出来重点讲解,最后再次强化学生记忆,结合课后题和其他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虽然每节课字词理解讲解的较少,但从作业及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理想。也是偶然想着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表演活板印刷,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同学听说这样的表演之后个个兴趣十足,准备好了军旗做为道具,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弥补了语言信息的缺失,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真是一举多得。

本课是有关制作的说明文,在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提出让学生仿写一段“韭菜炒鸡蛋”的制作过程,从学生的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此类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基本掌握。学习此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快乐,因而充满了幸福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十一

1、齐读全文。

2、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举出实例。

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数字。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十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十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专业14篇)篇十四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相关范文推荐

    哥哥的小学生我的哥哥(实用19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思路和观点,还需要注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我的哥哥叫简博,是伯伯的儿子。今年

    学生贫困认定学期申请书(优秀20篇)

    贫困申请书的提交是贫困家庭争取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只有通过书面申请,他们才能得到正式的援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贫困申请书的样本,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写作的灵

    沉迷网络的危害(专业23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接下来请欣赏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网吧与网游这两个词语,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对于

    有趣的科技课范文(19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独特的观点来吸引读者的作文。这些优秀作文不仅写得动人,而且思想深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四下午,是我们的科技课。科技老师像往常一样

    我等待长大(模板14篇)

    优秀作文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文所表达的情感。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摘抄,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专业21篇)

    读后感是将读书中的感受、收获及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过程。阅读别人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下面是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激发员工潜力的方法与案例分析(实用23篇)

    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请大家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相信其中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文化润疆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记录自己成长轨迹和思考历程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示例文本十】通过实践和反思,我发现自己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

    最新专业实践报告样本(实用19篇)

    编写实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电子版)。

    中秋节儿童游戏活动方案(优秀17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它包含了活动的目标、内容、时间及相关资源的调配等方面的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