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紫衣梦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看看他人的心得体会,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一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的多媒体运用知识匮乏。今年暑假,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范文与资源应用》的培训,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培训教师向我们全面的讲解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形象说明如何转变问题学生,我知道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教育思想,比如杜威的“最近发展区”,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具有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观念。

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另外,我还学习并掌握了如何运用教学摸板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如何选择媒体,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并开展教学评价,并且学会了做博客,知道了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各地教研网站,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处理音频和视频文件……这些知识对我的教学和生活都是非常实用的。学习和实践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我在教学设计、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上面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二

时间:2014年5月13日(周二下午);地点:多媒体教室。

二、组织机构组。

长:曲东阳副组长:曲蕾艳、鹿伟丽。

成员:郝成强、解伟杰、邹振乐及教研组长。

评委会。

考核委员会成员及教研组长。

三、

参赛说明。

此项目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指定教学任务的能力,要求教师现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

1、教学设计应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须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含教案以及现场讲解演示的ppt(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5、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比赛采用现场演示的形式,时间为10分钟。

四、具体安排。

1、参赛人员的产生:全校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上报参赛教师名单。

2、分数汇总:现场公示成绩,汇总时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

3、奖项设置: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

教导处。

2014年5月。

附件:比赛评分标准。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三

姑且抛开信息化环境这个大背景不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教学设计,在没有学习这一课时,教学设计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一个老师写下自己在个课时之下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我脑海中形成了粗略的备课方案(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虎门销烟》为例):首先教学目标,让学生知识和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勾画、感悟、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在心中埋下坚决不碰毒品的种子。学习了这一课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不科学,这样的备课老师而言,它的实用性是多么的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上课伊始,通过视频观看,便借助录象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节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所构建的“世界”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语文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有所提高,还能从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本,与文本对话,自始至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环节就是要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课文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将静止的文字描绘成鲜活的画面,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达到既真正地走入文字之中,又自由地抒情于文本之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把课文读厚,善于读出文章背后隐含的东西,善于想象出文章可能牵连着的意蕴。“围观的群众又想到了什么?”以及“你想说点什么?”这两个问题都为学生放飞思维搭建了一个自由的平台。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将静止的文字描绘成鲜活的画面,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学生既真正地走入了文字之中,又自由地抒情于文本之外,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始至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课件能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此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录象中,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从视觉上直观地欣赏虎门销烟的壮举,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不仅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由此将课文的情境继续延伸,并将课文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重视课后的积累。

所以我们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或者是一位优秀的学习者,是必须了解一些重要的理论的。教学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我们想象中的过程,而是由一系列的过程组合起来的,如:学习需要分析,我们在教学之前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就会对安排的内容有取有舍,学习目标的阐明,作为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具体化的,现在的新老师们往往会犯一些共同的毛病例如:把学习目标写得过于笼统,用一些大而空的词如:理解、了解、掌握等概括性很强的词,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不能清除有效的判断自己是否学懂了。所以我觉得蒋老师介绍的两个方法十分有效一个是a,b,c,d编写法,清楚易懂,一个是内外结合的编写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实习或者从教之中必定会带了巨大的帮助。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目前,我校的校园网络已经与办公室、教室相连,每个教师的办公台和每间教室均有互联网信息点,教师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充分地利用,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课题选择。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有毒、有害、现象模糊以及较难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合理、适当”,所谓“合理”就是该用的时候用,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不是为用而用,单纯追求美观、摆样子。所谓“适当”就是恰到好处,用得适时。

二、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媒体素材。

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二是网上下载。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而自豪。但是,毕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甚至外语水平所限,完全由自己制作的课件终是少数,大量的课件还需要到网上去下载,或者进行二次开发。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化学教师应该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解决同一个教学难点甚至可以找到多个课件,我们要有比较地吸收、利用、改进和开发。当然,也别忘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网上供同仁参考和下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化学教学类专业网站出现的历史还不长,其内容尚在不断丰富之中,经常光顾这些网站,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目前开通的南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网(/)的资源中心集中了清华同方、k12等专业的网络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大而全,并且有许多是积件(intergrableware),可由教师根据需要自己组合运用。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1][2]。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五

本学期我参加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网上培训,收获颇多。在研修期间每天,我坚持观看视屏讲座、学习案例、积极参与在线研讨、相互交流评论、撰写研修感言,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次网络研修中,我观看了全部的在线视频。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与班级情况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能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通过培训了解了什么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就是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培训进修密切结合的教师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其实质是把教育科研的方法论与长期坚持的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教师培养作为核心工作目的的研究取向。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于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很多研究表明:教师是在课堂的拼搏过程中成长。关注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对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的关注。任何远离与教师息息相关的课堂生活的理论与研究都很难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聚焦课堂就是在促使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回归正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认为教研必须从课堂中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能增加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1、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反思自己,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2、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本次研修中我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自觉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本次培训,汇聚了各学校的骨干教师,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为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己,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六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七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电教馆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教师培训,五天的培训,系统学习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讨“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的精彩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这五天的学习情况,谈一谈我的一点拙见。

新时代的大潮将我们带入信息社会、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教育和信息化不断交织、融合和深化。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从广义角度讲,不仅教师、教材、教室是教学资源,而且学习伙伴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而且学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种资源,甚至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过程,单一的某种资源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通常是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把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八

当前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云计算时代,而所谓云计算,是指利因特网技术将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整合成以极大规模上,对多个外部客户作为服务来提供的一种计算方式,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最近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约70%的网络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它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作为一种公共设施(utility)提供给广大用户,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资源。因为云计算是基于web的,使用的软件程序不是运行在个人电脑上,而是存放在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的服务器上,所以利用任何一台连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访问所有自己创建或使用的程序和文件。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

1.云计算是强大、智能、可编程的,在云中,数千万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供用户通过因特网公开访问,它所形成的巨大的计算能力是一台单独的台式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

2.云计算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一旦你连接到云中,那么任何云里存放的任何数据包括文件、图片、应用等都会打上你的标记,可供随时调用,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一般来说,个人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电脑或者便携设备,经由因特网连接到云中。对用户而言,云则是一个独立的应用、设备或者文件。作为工作组群,云中的任意一台机器都可以随时为我所用。

3.云计算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不必考虑应用程序能做什么,而是要考虑任务需要做什么和程序如何完成任务。总之,云计算实现了从计算机到使用者,从应用到任务、从孤立的数据到可以随处访问、可以与任何人共享的数据的转变。

云计算带给教师的用处。

基于云计算的这些特性十分适合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供了有力的服务支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深人发展的今天,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就像英特尔公司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软件与服务事业部首席研发官杨诚在形容云计算时说道:“因为不贵,所以珍贵;因为不繁,所以非凡”,相信云计算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育风暴。

而作为现代教师教学技能,一般认为,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如,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等。本研究认为现代信息化教师教学技能是传统的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新的内容,包括:信息化检索、信息化的表达讲演、可视化思维、信息化教学评价、网络人际交流、工作反思与叙事,以及网络合作探究学习等技能。

传统的师范技能训练模式如见习实习、口语表达训练等均不能使师范生获得以上新技能,基于“云计算”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而这种教学训练的有效性,注重提高表现在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这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教育观念。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6.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体验学习心得2016。

7.2016年中小学教师研修的感想和建议。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

南海市桂城中学陈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目前,我校的校园网络已经与办公室、教室相连,每个教师的办公台和每间教室均有互联网信息点,教师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充分地利用,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课题选择。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有毒、有害、现象模糊以及较难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合理、适当”,所谓“合理”就是该用的时候用,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不是为用而用,单纯追求美观、摆样子。所谓“适当”就是恰到好处,用得适时。

二、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媒体素材。

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二是网上下载。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而自豪。但是,毕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甚至外语水平所限,完全由自己制作的课件终是少数,大量的课件还需要到网上去下载,或者进行二次开发。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化学教师应该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解决同一个教学难点甚至可以找到多个课件,我们要有比较地吸收、利用、改进和开发。当然,也别忘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网上供同仁参考和下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化学教学类专业网站出现的历史还不长,其内容尚在不断丰富之中,经常光顾这些网站,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目前开通的南海教育信息网(/)的资源中心集中了清华同方、k12等专业的网络教育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大而全,并且有许多是积件(intergrableware),可由教师根据需要自己组合运用。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四、化学教师如何适应网络环境。

1、加强自身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认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差,而且由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信息分散等因素,造成信息吸收困难。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效应。

2、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实现三个面向目标,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首先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的方法和要领。其次学会cai课件的开发和使用,学会常用软件如authorware、photoshp、frontpage、flash等的使用和技巧。同时学习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一

教育技术素养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态度和责任。其中,意识、态度和责任是内隐的,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成效;能力是外显的,它体现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才干;而教育技术的理论则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在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时,要注意设计思路的正确引导,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以便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手,早日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急需的信息化教学人才。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因而,我们习惯于将之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合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科知识系统,而是将教学目标组合成新的教学活动单元;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拓展。

信息化教学需要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法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利用internet上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对现有的常规电化教育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购买商品化教育信息资源、自主开发、交流与共享。教师还可以充分开发网络课程,将经过加工改良的课件和素材,作为网络课程的子课件或素材,进行重新组织,集成在网络课程的相应模块中,可以方便地查找和调用(在线或下载后打开、播放)。另外,通过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e-mail、聊天室、留言板、bbs论坛等多种途径,对信息化教学(包括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与应用)进行全面评价,获得对信息化教学的全过(包括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细节)的详细评价信息,以及对整体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信息。参加评价的人员包括学生、同事、同行、教研人员、计算机或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学科教学专家、计算机或教育技术专家参加,进行点评、点拨或诊断。此外,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环境下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其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型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等等),教学过程中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驾轻就熟、灵活多变,大量实用的教学技巧需要总结归纳,教学评价的标准更是值得深入探讨。所有这些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勇于实践以外,还要勤于反思和总结,并且通过虚拟教研及时吸取同行教师的先进经验,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体会、疑惑与困难通过bbs论坛、新闻组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流,或寻求他人帮助、不断提高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信息化教学风格。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实施并评价其结果,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依据学习需求,确定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是对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设计,还是对一节课的设计,还是对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然后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对象(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进行教学实践和评价、修正。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二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相关指导委员会协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竞赛范围。

本次大赛设置学科(或专业)有:德育类、语文类、数学类、英语类、公共艺术类(另行组织)、计算机应用基础类、体育与健康类、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电工电子类、机械类、汽修类、建筑类、商贸类(含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服装工美类、学前教育类、农林类,共18个。

三、竞赛时间、地点。

大赛时间:2014年6-7月(各学科竞赛时间另行通知)。大赛地点:各学科竞赛地点另行通知。

四、参赛选手准备的作品内容及报送方式。

1.德育课(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参赛选手准备的作品内容有:“参赛选手、作品登记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现场说课课件”、“课堂教学实录”,共5项。

2.文化基础课(含语文类、数学类、英语类、公共艺术类(另行组织)、体育与健康类、物理类、化学类)参赛选手准备的作品内容有:“参赛选手、作品登记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现场说课课件”、“微课视频”,共5项。

3.专业课(含计算机类、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电工电子类、机械类、汽修类、建筑类、商贸类、服装工美类、学前教育类、农林类)参赛选手准备的作品内容有:“参赛选手、作品登记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现场说课课件”,共4项。

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7。

请各校参赛选手认真备赛,以学校为单位报送作品。请于2014年6月1日前(逾期视为放弃)将以上作品资料刻录成光盘(1份)邮寄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同时将“参赛选手、作品登记表”电子版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电子邮箱并确认。原则上每所学校每个学科(专业)限报1人。

五、组织要求。

1.各学校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本活动,先举办本校的初赛和选拔,推出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决赛。

2.本次大赛为课后说课。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专家集中初评,第二阶段对通过初评的参赛选手采用现场说课。

3.从获奖选手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总决赛。

4.根据全国总决赛要求,大赛统一使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新教材或其相关教材。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个人奖、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献奖。个人奖名额按第二个阶段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的15%(一等奖)、30%(二等奖)、55%(三等奖)比例设定。优秀组织奖设若干名,原则上奖予团体总分排名前10%的参赛学校(计分方式: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特别贡献奖授予竞赛承办单位和竞赛支持单位。奖项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经费支持。

七、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280号科普大楼208室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省教学服务中心,邮编:510650。

联系人:邓意李挺黄见吴伟健。

4电子邮箱:14719913@。

大赛网站:,http://。

大赛微博:http:///u/2690897012(广东创新杯说课大赛,新浪)。

有关大赛末尽事宜可联系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或相关指委会秘书长。

数学教学指委会:胡永侠***。

商贸专业指委会:罗楚民***。

服装纺织专业指委会:邱祖怀***。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三

千里之层,起于垒土。“说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是教师说课比赛心得体会,欢迎阅读。教师说课比赛心得体会1。

在教研室推荐下,来自不同教研室的七位教师参加了应用外语系说课程比赛。在大练基本功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更是一种提升。老实说这次比赛我已很认真去准备了,但最后的说课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短短的十几分钟的陈述,从总体上看,步骤还是清晰的,条理清楚。但由于紧张和对己所陈述的内容不是十分娴熟,这就使得说课程设计时语言不够,还要时常看看课件。通过这次说课,我的感受很深,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就说课程而言也有了一些认识,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

说课程是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对课程的设计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任何比赛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赛选手,首要的是认真学习这个标准,并且按照标准的指示规范自己的说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参加说课程比赛前,我拿到了相关文件材料,本次说课程规定时间为20分钟。主要从课程构思、课程设计、课程实现和课程运作四方面来解析一门课程。因此,我以评价标准为纲,但不僵化于教条之内来设计课程。

第二、充分准备。

在了解比赛要求的基础上,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我说的《计算机英语》是一门新开的专业选修课,自己对计算机专业不是很熟悉,因此第一步我先搜集资料,把手头上有的资料都又重新翻出来,并从网上进行信息搜寻;另外我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特长,潜心制作了说课程课件,自己制作模板,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字体。统一模板字体的色调,在细节中呈现特色。

因为说课程的时间只有20分钟,在这里不仅要把理念充分诠释,在教学设计环境中渗透,而且还要顾及教材、学情等其它板块的呈现。为了让我的说课程更加呈现逻辑性,我把各个板块的关键语句做在幻灯片上,让评委和观众更能够跟着我的思路走。同时在设计中体现关联性。比如我讲到课程实现的时候,与我所讲到的教法结合起来。再次阐明,增强逻辑性。同时要把教学过程中环节设计的亮点,巧妙地陈述给评委观众,让大家觉得你一直用心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环节设计意图讲明讲透,语速沉稳缓慢,加以手势表情运用。

三、语言表达。

常言说:三分戏,七分演。说课程也是如此。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说课艺术,它也贵在创造、贵在灵活、贵在说课者说出自己的特色来,这也正是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说课者会有不同的说课效果的根本原因。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课程的成败。好的说课者语言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快慢错落,要根据说的内容把握好语言的节奏。让人听得舒服、听得清楚。所以说课时既不能面无表情、平淡呆板,又不能拿腔捏调。另外,说课程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不违反说课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创造的空间,说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若干说课的若干环节或对某些环节作些拓展,以及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精彩的导语和艺术地运用好多种教学媒体等等。

四、充满自信。

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好的说课者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自信——自信我们的设计最优,自信我们的表现最佳。因为说课程是说给同行听的,说给领导听的,说的过程不是先知在布道,也不是专家在培训,是介绍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想,唤起听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探索更合理的教学设计。所以,说课者整洁的仪表、轻松自然的谈吐、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都会给听者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努力做到轻松又不眉飞色舞,庄重而又不严肃拘谨。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对教学设计了然于胸,需要我们扎实地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作支撑。

五、注意细节。

说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教研活动,除用于评比外,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之间互相研讨、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无论目的是什么,说课程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对自己的课程设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课者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在讲述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要针对重难点环节谈明白自己理论支撑。以便听者从中看到说者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对教学的认识高度,从而产生共鸣。另外,一定控制好时间。时间就是效率,就是教师掌握教学时间的体现。说课前应该根据规定的时间,对各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大致做一个估算,心中有数。整个说课程过程中力求做到节奏和谐统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说完该说的全部内容,切莫时间已到,还冗长陈述。

总之,本次说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研讨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交流了教学技艺,深化了教法、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广大教师对课程研究的热情。通过这次说课,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时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反思之余,我发现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个出去学习的机会,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以便信息共享。

我是5月11日号和我市的三位老师一起去哈尔滨参加的黑龙江省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观摩研讨会的,参赛选手来自全省各地市,共300多人,按说课的文章体裁,比赛分五个组进行,我在说明文与议论文组,共68名选手,四天时间听了60多位选手的说课,最后还听了哈尔滨市125中学和大庆市一位曾获全国赛课一等奖的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参赛教师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精美的课件制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参赛教师都比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说课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说课竞赛过程中,参赛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语言准确精炼、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

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四、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的处理,知识的拓展和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教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多采用先给学生播放视频或补充一些历史资料,然后根据资料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五、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参加本次说课比赛我的最大感受是:说课赛场真可谓龙争虎斗,虽说这说课表面上看来仿佛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单打独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学校、一个区域集体教研活动的动态,前台展示的显然是后台的集体素质,无不凸显着各地教研的最新成果和教师所掌握的最新理念。

内容,又增强了说课内容的真实性、原本性,体现了“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充满语文”??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苗头,一种方向。还有的选手采用了课后说课,渗透了教育反思,而且说课内容也在不断整合,生成性资源也在不断涌进这块神奇的处女地。绝大多数选手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课件,信息技术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结合点,课堂教学视频也大胆地走进了说课程序,以教学课例解剖的方式在进行着微观分析;更精彩地是多位选手“无意”选用的同一课题,呈现的“同课异构”,精当地阐释了什么叫做“百家争鸣”,什么叫做匠心独运。而争鸣的结果是,燕啼莺歌,春曲婉转。

沉钩历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出现说课以来,说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多彩,千奇百妙的电子演讲稿,科学灵动的语文课件,深入浅出的人文性讲解,精彩的现场专家点评??无不演义的是一场场生动的教育活剧,是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不断发展的活剧。

把握要求,应该是说课的基点,因为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和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还必须立足于“课”,它也不同于教学基本功比赛,不同于教学技能表演,没有“课”,无论是说还是演都是徒劳。说课同样要关注重点,只有紧紧抓住那些教师较为关心、渴望了解的重点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说课”的交流作用。

说课更需要激情,有声有色,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激情飞扬。无论你面对的是学生还是同仁,没有激情,就不能收获胜利!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今后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有幸参加了今年的省级德育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我感慨良多,也受益匪浅。

第一,这次大赛让我作为一名德育教师真实地感觉到了自己的重要!

学校很重视这次大赛,除了校长在大会上动员参赛,我们德育科长还特意一个一个地找我们谈话,使我第一次有了被重视的感觉——我们这些领导眼中的次课教师终于有为学校争光的机会了。所以明知道“创新”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也要用心地去做好。在备赛过程中,学校领导、同行一遍遍地鼓励我、指导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关爱着的,我们德育老师并没有被遗忘!后来我虽然只拿到了二等奖,但仍让我们德育科振奋不已,我们几个德育教师的教研干劲更足了。

第二,备赛过程就是我的专业提升过程。

为了备赛,我除了广泛查阅资料,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一次次地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上好课外,还用心地学习说课,做好说课比赛的准备。可以说,备赛过程是紧张的、辛苦的,同时却是充实的。这一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与时俱进了,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第三,比赛和培训过程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素质。

首先是比赛,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选手们创新性的课程设计、精美的课件及精彩的演说使我大开眼界,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到改进的办法!然后是培训,我收获很多。无论是王院长还是蒋教授的演讲,除了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德育教学存在的弊病让我们清醒外,都试图通过指导一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使我茅塞顿开。

第四,这次大赛使我更懂得感恩!

因为有了比赛,领导、同事、亲朋好友时时不断地关心我、鼓励我,让我倍感温暖!我要感谢他们!其中我最想提一提的是我老公。比赛前那段时间,虽然我老公工作也很忙,但他仍很体贴地把小孩的生活和教育责任全包揽了,使我能全心全意地备赛,真的让我很感动!

大赛虽然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很深刻的美好回忆。我知道自己做到的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下去的。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7月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个章节,针对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在3月13日,教育部针对信息化教育印发一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的颁布,可以说将信息化教育推到一个时代的浪尖,成为信息化教育的纲领性文件。20的5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即落实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电子政务能力、数字化校园以及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通过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信息化设计的重视,教育部也不断出台新的文件对于信息化职业教育进行革新和保障。对于我国而言,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推广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国家、各相关教育部门、职业院校、教师等多方联手,共同开启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时代。

1、符合国家教育的素质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主”的人文精神追求是信息化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地调动各种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教学指导,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2、多种教学模式的配合。

信息化职业教育课堂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是将教学目标分散化组合成多种活动单元,通过活动化的信息教学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以“任务”进行学习、以“目标”进行探索,形成多种信息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资源分享式学习等。注重因材施教,对于特殊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对待,调动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在信息化职业教育中,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教师要合理地转化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指挥者变为课堂的观察指导者,在信息化的职业教育课堂中,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应机而变,掌握好整个信息化职业教育的整体性,这个整体性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活动类型、教育评价等方方面面。教师在课堂中要协调组织,而不是一味地讲课,进行自我知识“表演”。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信息化职业素质,拓展自我视野。

4、教师与学生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识。

在信息化职业教育的时代,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意识,能够顺应时代变化,接受新的知识革新和技术变化,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例如,office办公室软件技术、网页ie浏览、电子邮箱的使用等。

5、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将职业教学目标与各种多媒体信息设备结合起来,进行多媒体的信息展示,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职业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创新、新颖、有趣的环境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对于教学目标和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而言,两种的结合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包容关系,在进行信息化环境整合时就已经将多媒体设备进行了优良整合,在这个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了职业教学知识的传输,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活动的启发者和控制者已经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本人。学生通过自身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理解,自主地选择职业教育知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不仅优化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而且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有着推动性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对于职业教育进行辅助化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教学,一切都是为教学服务,不论是网络化的推广还是多媒体的灵活运用,都是为教学创造便利,如果信息化教学脱离了教学本身,那么它就毫无意义可言;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来说,其重点内容就是信息化的推广,与传统的教师口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解放教师的职业固定,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转变,由指挥者变为引导者,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指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采用以“探究、合作、自主”为主要的课堂学习方式。当代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平台在教育中作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教师转变了以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当指引者、统筹者、分析者、审阅者的角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探知自己喜欢的知识,教师再加以引导指挥,在无形中将知识进行内化,改变了枯燥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创新式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当然这种创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课本就是世界的弊端,使得学生有更多的精力了解课外知识,从课外汲取课本上根本学习不到的知识,也可以因材施教,因能力施教,使每个学生个体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1、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在信息化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课堂角色已经充分地转变,学生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因此信息化教学计划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合理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设计情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2、转变教师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将“终身教育”奉为信念这是首要的准则,其次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多下功夫、花费精力和时间,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充分活跃起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识完善,多进行职业教育专业知识的进修,开拓多元化职业教育知识角度的视野,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最后,高职院校及院校老师还应该通过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展示比赛做好信息化职业教学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职业教育学习氛围,让高职学生体会到网络职业教育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3、加强学校师资力量。

要使信息化更好地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构建中,高职院校就要加大对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投入,及时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的信息库和资源库,使学生能够及时地补充最新的资源和讯息,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丰富专业职业教育知识。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对于职业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只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实践素质能力增强,才能使信息化的教学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才能转变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

4、优化教学方案。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多种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将学习的内容与信息化设备配合使用,通过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教学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将学生带入信息化的课堂,通过多媒体设备了解更多的职业教育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感。

5、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设计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互评体系。在评价主体改变上进行完善,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形成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计划的评价体系完善,不仅能够使学生和教师有阶段性的目标和总结,还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将信息化教学与职业教育教学相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将教学模式多元化,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道路,为以后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当然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的构建中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高职院校多方联动共同优化和完善,尽职尽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五

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缺乏针对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本节课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板书,进而适应学生。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往往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搜集更多的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制作出不同形式的教学课件,要做到页面简洁明了,安排合理,避免太多文字,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2.2重外在形式,轻实质内容。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太过花哨。图片色彩变化较大,其实,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必在背景音乐、页面的跳转等方面下太大的功夫,否则就会显得喧宾夺主。教师认为制作的课件形式多样,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会高。相反,如果学生长时间地接受多媒体技术的刺激,会导致身心疲惫,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动感的音乐,鲜艳的色彩,外在的声音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会消弱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长此以往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2.3多媒体课件缺乏共享。

在日常工作中,课件制作和使用一般都是教师本人来完成,教师间往往相互独立,教学资源不能共享,体现不出思维的碰撞,尤其是难以集中老教师们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娴熟,因此设计课件时难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也不会考虑到为其它教师提供补充信息的需要,使得教学资源不能共享。

3提高教学手段发挥最佳效果。

3.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制作的课件不能太过花哨,不要过分的的注重画面的美感,插入过多的背景音乐,这样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课件中要有学生的练习题库,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使用对媒体技术,要从高中生的特点出发,遵循他们的学习规律,利用课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课件中加入适当的引导性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也要控制好图片的数量,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忽略教师所讲的内容。重点内容要在课件中特殊标出,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避免学生在一堂课下来,不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始终服务于教学,很多教师制作的课件容量大,播放起来犹如走马观花,多媒体教学变成了看电影。所以,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避免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公式比较抽象,可以利用动画进行模拟真实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感官比较单一,朗读就用嘴,默读就用眼,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在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去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

教学管理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有教学目标的管理,也有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技术,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高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班级授课的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大多数的能力进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进一步拔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搜索巩固学习内容的相关习题。教务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把人事进行网络化观念里,建立自己学校的站,把教师的信息档案都根据不同的标准成若干个小系统,便于对教师进行各种管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会议,在过去可能需要长途跋涉,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和远在千里的同行们进行研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了教育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库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为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有利于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资源库包含大量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热点和认知特点、学科特点等建立不同的试题库,免费让学生和教师下载,资源库中还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有典型的易错题,方便搜索到优质的课程,并对课程进行按时更新。比如,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匮乏,在资源库中可以搜索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一些缺少优秀教学资源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搜索需要的知识内容,把自己没见过的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经常翻看查阅,并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习题进行练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还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4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它的运用使教育信息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再加工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但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是把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克服不足,不断地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发展和完善,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敏惠.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华章,2008,(z2).

[2]马银娟.创设生动有效情境,构建轻负高质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3]王东.管江红.浅析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藏科技,2007(01).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六

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渐建立了数字校园,尤其是最近几年校园局域网的建立,硬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资源库的完善。当前,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连接进了各个教室中,教育教学软件的初步形成,使师生之间可以共享数字化资源,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可以全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改进工作,探索新的创新方式。在以往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讲解方式,将大量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此种方式不具备合理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一定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而教师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扮演指导者。

2.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呈现全面性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应多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期间,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到最高,以此培养学生主观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比如,以《嫦娥奔月》课本教学为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在这一视频故事氛围中,学生会对其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学生在提升兴趣的基础上自主朗读课文,从一定程度加深对内容的认识,最后,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不仅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这对于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能够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课堂教学课堂稳定开展,以此实现学生呈现全面化发展方向。

2.3利用信息化搭建自学平台。

学习能够体现出学习人员对知识的一种渴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需要探索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同时还要利用原有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建立自学平台,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让它们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此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自学平台中,学生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建议或者不同的想法,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质量。

3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这对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万军,刘庚.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9).

[3]谢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七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时代能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修饰人像照片。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感悟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在教学分析这一块,我分为5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是教材,我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第3版,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课人像照片处理节选自本书第六章第二节的任务二内容。

我所教的对象是中职学校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各自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了初步的规划。通过前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和acdsee等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在面临美图秀秀等新软件的学习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如下:掌握美图秀秀软件的修饰人像等功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本节课的难点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个方面是技能层面:探索美图秀秀软件手机版本的应用。另一个是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情感铺垫。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有4种想法,分别称之为:由人及己、外内整合、环环相扣和时间分配。

其中我教学思路是以照片为主线,由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mv导入新课,正是由于有了视频中那一张张引人回忆的照片,这首mv才更能打动人心,然后进入授课的主题,利用美图秀秀修饰我们同学自己的照片,最后利用自己的照片也完成一个作品《青春不散场》,留住我们的青春岁月,将时间定格。最后一同欣赏。

课前让学生们通过云课堂、qq群微信群等平台接收预习通知,通过课前的预习,将课外时间整合到了课内,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利用网络直播和qq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让“外聘教师”淘宝美工“现场”教学,正是有了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的手段,才能更好的整合课外时间,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变课外为课内。同样,正是由于信息化的存在,也使得课内教学有了向课外教学拓展的可能性。这样,将传统多媒体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合为一体,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外聘教师”淘宝美工的参与。从刚开始的网络直播教学,到学生练习,再到qq视频中淘宝美工对小组作品的点评,美工老师一直全程参与。

根据新课改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2课时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练习时间占据着整节课的60%。导入、教学及分享环节分别各占10%,20%和10%。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小过程,分别是课前准备、新课前奏、新课伊始、课堂实施、成果展示和课后提升。

课前通过云课堂、qq群、微信群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发布预习通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及时收到信息。

良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本课我的导入是播放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mv,伴随着王铮亮的歌声,一张张动人的照片映入眼帘,以此来引入教学主题。

上课之后,学生们进入手机端云课堂平台,完成课堂签到。通过教师端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下发教学素材(学生照片)。并在云课堂内讨论照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前的预习,每组的组长都能够回答出可以利用美图秀秀去修饰该组照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之后再联系“外聘”老师——淘宝美工进行网络直播教学,淘宝美工利用直播软件将美图秀秀自带的图片进行修饰,以专业的角度替教师完成本课的新课教学任务。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恰巧也是他们喜欢的方式,同学们看的也都很仔细。

接下来同学们根据淘宝美工老师视频直播教学的内容,对自己的照片进行修饰。技能知识才有自己亲自练习过,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因此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

经过同学们修改之后的照片,相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这一点,在和淘宝美工老师的qq视频对话中也得到了肯定。经过练习环节对照片的修饰,把照片放入给定的ppt模板中,制作出“青春不散场”。给定套用模板,可以节约时间,突出重点。通过展示成品,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团队的协作功不可没,此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提供美图秀秀手机版的二维码下载链接,让大家扫码下载,便于课后利用手机版美图秀秀对手机中的照片进行修饰,将课上的教学任务拓展至课外,升华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将课上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活学活用。并把手机中修饰好的照片分享至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爱分享不仅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人的一种修为。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有两点感想,一是,本堂课以信息化为载体。

通过云课堂平台统计学生的考勤、成绩、等多种信息,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充分利用腾讯qq、微信等通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且利用当下最火的直播进行教学,教学方式新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是,多元化的教学机制,从教学的角度看,针对本课内容的特殊性,采用了直播、qq视频等多种新形式教学手段。从对学生评价的角度看,采用了传统形式和“外聘”专业老师网络直播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课外的延展上,本堂课的教学很好的把课外时间整合为课内,把课内教学内容延展至课外,把书本知识拓展至生活中,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范文推荐

    来自星星的烦恼读后感(模板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可以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这些读后感范文或许可以激发你对书籍的更深层次思考,也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更优秀的读后感作品。我看了一本书叫

    数学名著读书心得体会(优秀23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的整理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时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

    黄山怪石总分总大全(19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和精炼,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的一篇作品,它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作者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公司个人工作计划(通用16篇)

    公司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公司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响应上级领导关于制定工作计划的要

    我的知心老师(模板16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考方式。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的见解和思考,颇具开拓思路的效果。我心目中的好老

    中石化员工年终总结(汇总17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反思过去的机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大连游日记(汇总19篇)

    每天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回顾过去的同时也为未来指明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日记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参考。星海湾,大连必

    掺在米粥里的爱大全(15篇)

    优秀作文可以打动人心,让人们对事物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多样化思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薏米是榖物的一种,薏米粥也是不少人喜爱

    成长的磨难(模板21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检验,它需要作者积极思考和不断的反思修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五年级叠被子(优质20篇)

    作文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体现。以下范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优美,是我们写作的很好的参考。今天的军训,还是那么枯燥无味。但是,中午的一